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肝移植术后早期空肠造口置管和鼻胃管肠内营养效果的比较

    作者:黄加干;鲍鹤玫;褚静茹

    目的 探讨肝移植受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途径的佳选择.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择2005年5月至2011年10月在解放军第302医院进行肝移植术后需早期肠内营养的8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肠内营养的方式不同分为空肠造口置管组(n=44)和鼻胃管组(n=41),比较两种肠内营养途径的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结果.结果 与鼻胃管组比较,空肠造口置管组术后营养管开始时间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5±0.53)d vs(0.75±0.23)d,t=36.34,P<0.01].空肠造口置管组胃食管反流发生率(9.1%,4/44)低于鼻胃管组(26.8%,11/41),胃潴留发生率(13.6%,6/44)亦低于鼻胃管组(34.3%,14/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患者腹泻、管道堵塞发生率以及急性肾功能不全和急性排异反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移植患者术后进行空肠造口置管能够在术后第1天即进行肠内营养,有效降低胃潴留和胃食管反流发生风险,不增加腹腔感染及肺部感染发生的风险.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作者:吴文川;靳大勇;秦新裕;吴肇汉

    目的:评价早期肠内营养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康复及减少并发症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7月~2001年6月间3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临床资料,其中EN组11例,术中空肠造口,术后24h开始肠内营养支持;PN组21例予全肠外营养支持.结果:EN组术后平均住院日较PN组为短(25d比36.3d),平均费用少于PN组(28368.71元比40494.29元),均有显著差别(P<0.01).EN组并发症发生率虽少于PN组,但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放置空肠造口管,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安全可靠、费用低廉,并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作者:陈月英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术后早期常出现胰瘘、胆瘘、胃滞留等并发症,并使相当一部分患者出现不同度的营养不良.此类患者手术后机体处于一种以分解代谢为主的高代谢状态,通过营养支持,可以促进患者恢复,并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此前,临床应用较多的是肠外营养(PN)支持,在取得一定效果的同时,也逐渐发现PN的一些不足.近年来,本所肠内营养(EN)的应用逐渐增多,其价值日益得到重视[1-2].本文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EN的效果与临床意义及护理方法.

  • 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人的临床应用

    作者:温冰;娄礼广

    目的:比较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人围手术期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支持的效果. 方法:6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全肠内营养(TEN)组和完全胃肠外营养(TPN)两组,每组各30例.手术前3 d开始给予营养支持,TEN组口服百普素,术后24 h内开始经空肠造口管输注;TPN组术前3 d开始经腔静脉置管行PN支持,术后24 h恢复TPN支持,两组营养支持时间均为14 d. 结果:两组病人均完成营养支持计划,未发生吻合口瘘和腹腔感染.两组病人术后的体质量、体质指数、上臂周径均较术前略低,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人血清蛋白水平在手术后均有明显下降,TPN组下降更明显,组间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TPN组术后谷酰转肽酶和乳酸脱氢酶高于TEN组.术后监测氮平衡1周,两组均表现为负氮平衡.TEN、TPN组肠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2.5±0.5) d和(3.0±0.5) d(P<0.05).术后排便时间分别为(4.0±1.0) d和(6.0±1.0) d(P<0.01).两组病人住院天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TEN组伤口愈合情况优于TPN组(P<0.05),平均住院费用/药物费用TEN、TPN组分别为11 206/4 502元、15 430/7 500元(P<0.05). 结论: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人,术前3 d及术后早期行EN,可改善营养状况,降低蛋白质分解,促进肠功能恢复,符合生理需求.

  • 肠内营养对外科手术病人血液内毒素水平的影响

    作者:陈大伟;全志伟;沈定丰

    观察肠内营养能否降低外科手术病人血液内毒素水平.将门脉高压症、胰腺癌、胃癌等病人41例,随机分成EN组和PN组,EN组21例,PN组20例.两组年龄分别为(59.62±8.44)岁和(61.20±8.12)岁.按Harris-Benedict公式,计算出基础能量需要量,每天实际能量供给为BEE×1.2,非蛋白质热量和氮的比值为135∶1.术后第1天起行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第一天给半量,第二天起给全量.肠内营养在手术时经鼻放置鼻肠管,或行空肠造口术.

  • 早期含膳食纤维肠内营养在腹部大手术病人中的应用

    作者:全志伟;姜保成;徐佶;蔡威

    观察早期含膳食纤维肠内营养在腹部大手术病人的临床应用.对门脉高压症、胰腺癌、胃癌、大肠癌等21例行手术治疗的病人,术后第1天起行肠内营养.按Harris-Benedict公式计算出基础能量需要量,每天实际能量供给为BEE×1.2,热氮比为135∶1.在手术时经鼻放置鼻肠管,或行空肠造口术.肠内营养喂养管过后一个吻合口至少15 cm.

  • 经皮内镜下胃和空肠造口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作者:欧希龙;刘松桥;邱海波;孙为豪;曹大中;俞谦;张有珍;吴自英;刘顺英

    目的: 探讨经皮内镜下胃和空肠造口术的方法. 方法: 114例病人胃造口术(PEG)采用Pull法,26例空肠造口术(PEJ),在PEG基础上用异物钳钳夹胃腔内空肠造口管,推送胃镜将其送至Treitz韧带以下. 结果: PEG成功率为100%,通过改良胃镜下直接置管方法,26例PEJ全部一次放置成功.15例局部有活动性出血, 8例局部有分泌物和红肿,经相应处理后缓解.21例引起呼吸道感染,用抗生素治愈,1例胃黏膜下出血,形成血肿, 1例在第8天发现胃造口内固定片嵌顿,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结论: PEG简单、安全、可行;PEJ方法可一次使造口管到达空肠,有临床应用价值.

  • 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术在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江志伟;汪志明;李国立;吴素梅;李宁;黎介寿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于1980年开始应用于临床,目前主要适用于建立长期肠内营养支持的途径或进行姑息性胃肠减压[1].

  • 胃和空肠双管造口治疗食管癌术后并发食管胸腔瘘

    作者:叶宁;叶群南;陈德熙;卢昌超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并发严重食管胸腔瘘改良治疗法.方法胃和食管多孔硅胶管持续负压吸引取代鼻胃管和空肠造口营养管,治疗4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胸腔内瘘和3例食管下段自发性破裂.结果愈合时间缩短,无死亡.胃肠道内营养改善,病人痛苦减轻,费用降低.结论胃和空肠双造口管治疗严重食管胸腔瘘是一种积极可行的治疗方法.

  • 腹腔镜下空肠造瘘在微创食管癌Ivor-Lewis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戎保林;梅新宇;吴显宁

    目的 分析腹部不加切口的完全腹腔镜下空肠造瘘术的操作方法,探讨腹腔镜下空肠造瘘在微创食管癌Ivor-Lewis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腹部不加切口的完全腹腔镜下空肠造瘘术的279例患者临床资料,观察空肠造瘘术中完成情况、空肠造瘘口渗液、造瘘口局部皮肤感染、管道堵塞、脱落、肠梗阻、二次手术等发生率.结果 27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空肠造瘘置管,平均手术时间(16.7±3.2)min,带管时间(30.2±3.6)d,空肠造瘘术后并发症为20.1%,其中造瘘口渗液7例,造瘘管脱落3例,造瘘管堵塞2例,肠梗阻4例,二次手术1例.结论 腹部不加切口的完全腹腔镜下空肠造瘘术,是一种可行、较为安全的手术方法,是建立肠内营养途径的有效方法.

  • 经十二指肠置管减压术联合经空肠造瘘插管十二指肠减压术治疗十二指肠创伤

    作者:王维帅;刘舒亚;李永康

    目的 观察经十二指肠置管减压术联合经空肠造瘘插管十二指肠减压术治疗十二指肠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十二指肠创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0例患者采用单纯十二指肠置管减压术作为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经十二指肠置管减压术联合经空肠造瘘插管十二指肠减压术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在手术当天及术后7d评价患者营养状态.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无1例发生十二指肠瘘,对照组4例(13.33%)发生十二指肠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86,P<0.05);两组术后并发腹腔脓肿、肺部感染、切口感染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7d体质量及右上臂周径稳定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x2=7.519、9.868,均P<0.05).结论 经十二指肠置管减压术联合经空肠造瘘插管十二指肠减压术治疗十二指肠创伤手术减压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十二指肠瘘的发生,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十二指肠创口的愈合.

  • 腹部闭合性损伤76例诊治体会

    作者:袁胜平

    1 临床资料1997年1月~2007 年12月,本科收治76 例腹部闭合性损伤病人,均经手术证实.男62例,女14 例,年龄7~70岁.就诊距受伤时间20~150 min.致伤原因:交通事故51例,房屋倒塌致伤7例,高空坠落伤11例,暴力伤7例.76例中共损伤腹腔脏器79个,合并四肢骨折24 例,颅脑损伤7例,胸部损伤4例,骨盆损伤2例.76例病人术前均接受诊断性腹腔穿刺术(表1).76例中治愈72例,治愈率94.7%;死亡4例,病死率5.3%,其中1例死于肝门血管破裂大出血,1例死于严重骨盆骨折并髂内血管损伤,2例死于合并脑挫裂伤.

  • 腹腔镜辅助空肠造瘘术的临床体会

    作者:董自波;李家福;李明;董兴隆

    目的:总结腹腔镜辅助空肠造瘘术的临床效果与手术经验,探讨其推广价值.方法:2010年5月至2013年10月为6位患者行腹腔镜辅助空肠造瘘术.其中5例为晚期食管癌梗阻,1例为食管胸腔瘘.综合评估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情况等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平均(45.0±3.1) min,下床活动时间平均(7.5±1.6)h,术后无需镇痛,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8.0±1.7)h,术后第1天开始经造瘘管滴注肠内营养液,术后平均住院(6.0±0.6)d,患者均顺利出院.无一例发生切口感染、肠粘连、肺炎等术后近期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辅助空肠造瘘具有手术创伤小、康复快、安全、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在我国基层医院推广.

  • 经皮内镜胃联合空肠造瘘在普通外科疾病中的应用(附12例报告)

    作者:雷霆;赵义辉;赵欣;李四桥;李朝辉;张练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胃造瘘(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联合经皮内镜空肠造瘘(percutaneous endoscopic jejunostomy,PEJ)用于治疗普通外科多种疾病的价值.方法:2003年10月至2008年6月我院为12例普通外科疾病患者行PEG联合PEJ治疗,其中术后胃瘫2例,胆汁回输4例,胰头癌致胃十二指肠不全梗阻6例.结果:12例PEG及PEJ均一次性完成,手术成功率100%.2例造瘘管周围感染,患者PEG/J管发挥作用后逐步停用原有鼻胃(肠)管,改静脉营养补液为肠内营养补液,患者病情明显好转,9例带管出院,3例病情恢复后拔除PEG/J管,瘘口愈合,起到了替代原有鼻胃(肠)管的治疗作用;患者带管期间原有的咽喉部不适等症状消失,满意度高于传统的经鼻胃(肠)管.结论:PEG/J管是建立胃(肠)腔与外界通道的一种非常微创、有效和安全的方法,PEG置管可替代普通外科中大部分较长期的经鼻置胃(肠)管和手术胃(肠)造瘘置管,值得推广.

  • 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治体会

    作者:刘哲华

    目的 总结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治体会.方法 对1995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76例腹部闭合性损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6例病人,治愈72例,死亡4例,共损伤脏器110个.结论 诊断性腹腔穿刺术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符合率高,简单易行.在复苏的同时早期行剖腹探查术,对年老体弱、严重复合伤者行空肠造痿,胃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是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

  • 高位小肠造瘘术后林格液肠内灌注的作用比较

    作者:沈淳;郑珊;肖现民

    目的 分析造瘘远端肠道内灌注林格液对高位小肠造瘘患儿术后恢复的作用.方法 2005年1月至2007年8月收治小肠造瘘距Treize韧带距离≤60 cm的13例患儿,分二组:A组7例,无造瘘远端肠道内灌注;B组6例,造瘘远端或肛门内给予林格液灌注治疗.13例患儿在造瘘术后的28~35 dN均接受小肠造瘘关闭术.比较二组患儿术后TPN使用时间、达到完全肠道营养脱离补液所需时间、2次手术之间体重增加差异及预后.结果 二组患儿术后TPN平均使用时间分别为(25.4±2.5)d和(18.9±7.2)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组患儿达到完全肠道营养脱离补液所需平均时间分别为(31.6±5.3)d和(22.4±4.5)d(P<0.05);A组患儿二次手术之间平均体重下降0.116 kg,B组患儿平均体重增加0.287 kg(P<0.05);A组3例存活,4例死亡.B组5例存活,1例死亡.结论 小肠高位造瘘患儿,术后肠外营养和肠道喂养同时,辅助性给予林格液经造瘘口远端或经肛门肠道内灌注,可有效缩短患儿术后脱离补液所需时间,逐步达到全肠道营养,有效增加患儿术后体重,改善预后.

  • 经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对防止老年人误吸的重要意义

    作者:陈小琴

    空肠营养是肠内(EN)的一种常见方式,具有简便、安全、有效、经济的优点.目前空肠营养管置管分为手术与非手术两种方法,手术方法即术中放置空肠营养管及术中行空肠造口术;非手术方法包括常规法、X线透视法、超声引导和内镜引导法.我科对长期卧床的老年人,合并胃肠及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住院期间反复发生呛咳、误吸、发热,当常规安置鼻胃管,行肠内营养不能有效防止误吸发生时,采用在胃镜引导下安置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 术后经空肠造瘘管实施早期肠内营养对胃肠道肿瘤的疗效

    作者:张劲弩;肖启恩;李学军;刘浩

    [目的]探讨术后经空肠造瘘管早期肠内营养对胃肠道肿瘤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8例胃肠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肠外营养(PN)组(20例),肠内营养(EN)组(18例),PN组给予静脉营养,EN组在给予静脉营养的基础上,术后24 h开始经空肠造瘘管输注肠内营养乳剂Fresubin(瑞素),量由500 ml/d递增至1500 ml/d,分别于术前及术后d8抽取外周血,测定营养状况及免疫指标.[结果]术后EN组患者的血清前白蛋白较PN组恢复更快(P<0.05),EN组的IgA、IgM和淋巴细胞计数较PN组上升快(均P<0.05).[结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可改善胃肠道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 经皮空肠造瘘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吴正茂;申文娟

    [目的]探讨经皮空肠造瘘术(PEJ)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5年11月在本院诊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PEJ肠内喂养组(观察组)和鼻肠管(NIT)肠内喂养组(对照组),每组6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1 d、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两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血清白蛋白水平、前白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水平、非瘫痪侧肱三头肌皮褶厚度5项营养指标,同时比较两组治疗4周后肺部感染、反流性食管炎、副鼻窦炎、脱管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1 d各项营养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2周、4周后血清白蛋白水平、前白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水平、非瘫痪侧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反流性食管炎、鼻窦炎、脱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PEJ肠内喂养可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经皮内镜下胃和空肠造瘘术在治疗食管瘘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宁瑞花;高波

    目的 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和空肠造瘘术治疗食管瘘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本组患者行胃和空肠造瘘术行胃减压,避免胃液及营养液返流入食管,食管旷置后瘘口愈合.结果 本组治疗均成功,使其治疗期间维持足够的肠内营养,改善营养状态,瘘口自行愈合.结论 此法疗效满意,方法 简便安全易行,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46 条记录 2/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