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急性心肌梗死的中医药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因持续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在临床上常表现为胸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以及反映心肌急性损伤、缺血和坏死一系列特征性心电图演变.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诊断急性心肌梗死至少满足下列3条标准中的2条:①缺血性胸痛临床病史;②心电图系列变化;③血清心肌酶标记物的升高与降低.
-
重新认识血管痉挛性心绞痛
血管痉挛性心绞痛(coronary spastic angina,CSA)指心外膜下冠状动脉(冠脉)主干及其主要分支发生一过性痉挛收缩,导致管腔不同程度闭塞,支配心肌区域产生透壁性或非透壁性缺血,心电图表现为相应导联ST段抬高或压低,临床表现为缺血性胸痛症状[1].流行病学研究表明CSA的发病率并不低,在亚洲国家更是一种常见病.2000年日本一项针对2251例心绞痛患者的多中心研究表明冠脉痉挛检出率竟然高达40.9%[2].
-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心肌缺血性胸痛的原因及处理
尽管冠状动脉造影被认为是检测冠状动脉病变及程度的"金标准",但这项技术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临床上常遇到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心肌缺血性胸痛的情况,其常见原因及处理如下.
-
急性冠脉综合征抗栓与溶栓治疗
1 概述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rupture)或糜烂(erosion),继发斑块表面血栓形成(thrombosis)和(或)远端血栓栓塞(embolization).造成完全或不完全的心肌缺血为特征的一组疾病[1-4].根据心电图表现,ACS分为ST段抬高型(ST segment elevation ACS,STE-ACS)和非ST段抬高型(Non-ST segment elevation ACS,NSTE-ACS).STE-ACS患者具有典型的缺血性胸痛症状,且心电图相应导联ST段持续(>20min)抬高,这类患者绝大多数发展成为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AMI,STEAMI)[1.2].STE-ACS通常反映了冠状动脉急性完全闭塞,血栓成分以纤维蛋白和红细胞为主,即红血栓(red thrombus).
-
第4讲胸痛
胸痛是急诊常见的就诊主诉之一,也是急诊医生应重视的病症,急性胸痛往往提示一大类危重疾病,患者可能在短时间内病情急剧恶化乃至死亡.常见原因有炎症、缺血、损伤、理化刺激、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及邻近器官病变所致牵涉痛等.依据胸痛的产生部位可分为胸壁疾患所致胸痛或胸腔内及邻近脏器病变所致胸痛,其中脏器缺血性胸痛需特别引起重视.
-
冠状动脉痉挛性心绞痛的识别及治疗
长期以来,医学界一直认为冠状动脉痉挛(以下简称冠脉痉挛)是引发变异型心绞痛的主要病因.晚近研究表明,冠脉痉挛可能为包括稳定劳力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及猝死等在内的缺血性心脏病的一项重要病理基础.日本循环学会等多家学术机构于2008年在共同发表的冠脉痉挛性心绞痛(CSA)诊疗指南中将CSA定义为行走于脏层心包下冠状动脉主干及其分支发生一过性痉挛收缩,引发冠脉管腔完全或几乎完全闭塞,导致的由其血流灌注支配的心脏产生透壁性或非透壁性缺血者.缺血性胸痛症状及心电图相应导联描记的ST上升或下降为其特征性临床表现.基于此,变异型心绞痛仅为冠状动脉痉挛致诸多心肌缺血综合征中的一种临床症候群,隶属于CSA的命名之列,现己不再用其原有病名.
-
缺血性胸痛患者高三酰甘油血症-腰围表型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的关系
目的 研究缺血性胸痛患者高三酰甘油血症-腰围表型(HTWP)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12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就诊的胸痛患者309例,根据三酰甘油(TG)和腰围将其分为TG和腰围正常组(A组,38例)、单纯腹型肥胖组(B组,122例)、单纯高TG组(C组,18例)和HTWP组(D组,131例).分析各组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检出率及HTWP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的关系.结果 309例患者HTWP检出率为42.4% (131/309),其中男性患者HTWP检出率为37.6% (73/194),女性患者HTWP检出率为50.4% (58/115),男、女性患者HTWP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腰围、体质量指数(BMI)、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空腹血糖(FPG)均高于A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A组(P<0.05),TG、TC和LDL-C高于B组(P<0.05),腰围和BMI高于C组(P<0.05).D组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检出率为88.5%(116/131),高于A组的36.8% (14/38)、B组的70.5% (86/122)和C组的66.7% (12/18) (P <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腹型肥胖、高TG血症和HTWP均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在校正年龄、性别和BMI后,仅高TG和HTWP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有关(P<0.05),且HTWP对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的影响大.结论 HTWP是心血管疾病危险病因素聚集的独立预测因素.
-
吗替麦考酚酯胶囊致缺血性胸痛1例
吗替麦考酚酯(商品名:骁悉,MMF)是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剂,是霉酚酸(MPA)的2-乙基酯类衍生物,在体内脱酯化后形成具有免疫抑制活性的代谢产物MPA,MPA能特异性地抑制淋巴细胞嘌呤从头合成途径中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酸(IMPDH)的活性,因而具有强大的抑制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适用于预防器官移植的急性排异反应和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1].其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对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的影响;另外,用药使感染特别是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疾病和恶变的发生率增加[2],对于发生缺血性胸痛的不良反应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报道.
-
联合检测缺血修饰白蛋白与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诊心源性胸痛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评价联合检测缺血修饰白蛋白(IMA)与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诊心源性胸痛(CCP)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诊胸痛<3h的患者106例,检测IMA、H-FABP、心肌肌钙蛋白抗体(cTn1)、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电图.结果 后97例确诊为心源性胸痛,其中,IMA或H-FABP阳性81例(83.5%),cTn1阳性62例(63.9%),CK-MB阳性52例(53.6%),心电图阳性43例(44.3%),IMA联合H-FABP检测与cTn1、CK-MB、心电图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检测IMA与H-FABP在急诊心源性胸痛早期诊断中阳性检出率高,敏感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缺血修饰白蛋白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缺血性胸痛 -
血清中炎性标记物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价值
血清生物学指标作为缺血性胸痛的临床病史、心电图动态演变的补充,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诊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生物学指标主要是一系列心肌损伤标记物,其中又以肌钙蛋白作为首选.但它们存在着早期敏感性低及不能鉴别出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缺血性胸痛的缺点,因此结合其他生物学指标综合考虑是必要的.
-
颈动脉超声检查预测缺血性胸痛及辛伐他汀的治疗作用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预测缺血性胸痛的临床研究及辛伐他汀的治疗作用.方法:筛查148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颈动脉有病变56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余根据病人意愿抽取30例作为对照组.56例有颈动脉有病变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1组2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上辛伐他汀20 mg,日1次口服,治疗12个月,观察2组30例仅常规治疗.对各组病人随诊1年,观察心绞痛发作例数及住院例数,无症状者后行心电图平板活动试验,记录阳性结果,统计各组差异.记录观察两组颈动脉超声变化、临床情况及血脂改变情况.结果:观察2组心绞痛发作例数、因心绞痛住院例数、心电图平板活动试验阳性例数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应用辛伐他汀治疗后.观察1组心绞痛发作例数较2组少(P<0.05),颈动脉超声检查病变减轻较显著(P<0.01).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可预测缺血性胸痛患者,筛选CHD高位病人.辛伐他汀对减轻颈动脉病变、减少缺血性胸痛有效.
-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45例临床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诊断依据为:(1)典型的缺血性胸痛临床表现;(2)特征性的ECG动态演变;(3)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浓度的动态变化[1].
-
缺血修饰白蛋白:一种新的胸痛筛查指标
胸痛是临床常见症状,其病因多种多样,临床意义也各不相同.起源于局部轻微病变的可无重要临床意义,但心源性胸痛,特别是缺血性胸痛临床危险性大.快速正确诊断及正确处理至关重要.既要避免漏诊以免造成严重后果,又要避免不必要的住院或留观而造成医疗资源的严重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