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1例右下肢静脉血栓并肺栓塞的护理

    作者:李玉兰;庞晓霞

    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是救治心脏传导阻滞的有效手段之一,在我院已顺利开展62例,其中61例术后安全出院,1例术后36 h出现右下肢皮肤发绀、肿胀,第5天出现肺栓塞症状,经紧急抢救、治疗,悉心护理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胎儿期Ⅰ°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性研究分析

    作者:郭敏;朱琦

    目的:选择较理想的指标及临界值点用于筛查胎儿Ⅰ°房室传导阻滞.方法:对62例晚孕孕妇(均大于38周),进行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检测,记录Aa-Ⅳ(心房收缩期起点至等容收缩期起点的时间间隔)及Aa-Sa(心房收缩期起点至心室收缩射血期起点的时间间隔),作为胎儿房室传导时间的评价指标.出生后一周内行新生儿心电图检查,测量PR间期.应用直线回归分析,比较Aa-Ⅳ、Aa-Sa与PR测值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比较Aa-Ⅳ、Aa-Sa的诊断准确性.结果:Aa-Ⅳ与PR的相关性更好.ROC曲线显示Aa-Ⅳ具有中等诊断意义;Aa-Sa诊断价值较低.根据敏感度及特异度分析,认为Aa-Ⅳ ≥93.7 ms可作为筛查胎儿Ⅰ°房室传导阻滞的佳临界值.结论:Aa-Ⅳ更适用于胎儿Ⅰ°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筛查胎儿Ⅰ°房室传导阻滞的佳临界值为Aa-Ⅳ≥93.7 ms.

  • 氟哌啶醇致高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

    作者:吴志峰;王素美;刘艳萍;万发银

    病人,男,85岁.反复咳嗽、咳痰20年加重伴发热2 d .体温37.6℃,脉搏80次/min,血压135/75 mmHg(1 mmHg=0.133 3 kPa).唇无紫绀,颈静脉无怒张,桶状胸,叩诊双肺过清音,听诊两肺呼吸音粗,双肺下部可闻及少许湿性啰音,右肺可闻少许哮鸣音,心率96次/min,律不齐,心音强弱不等.腹部检查未见异常,双下肢无水肿.诊断:(1)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Ⅱ型呼衰;(2)阻塞性肺气肿;(3)肺源性心脏病;(4)心房纤颤.患者住院期间出现精神烦躁,出汗较多,心率100次/min 左右,胸闷,呼吸困难,咳黄色黏浓痰,体温波动于37~39 ℃,兴奋躁动、谵语.查血气 PH 7.264,PCO2 64.7 mmHg,PO2 50 mmHg,HCO3 -29 mmol/L,SO2 76%.考虑为肺性脑病,予抗炎、平喘、改善通气及氟哌啶醇10 mg,肌注2次/d 等治疗,症状逐渐控制,氟哌啶醇连续应用第5天心电监护显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长RR间期达3 600 ms,立即停用氟哌啶醇,次日房室传导恢复.

  • 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伴心脏传导阻滞一家系5例

    作者:李艳平;刘爱军

    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FDCM)的发现已近50年,FDCM伴心脏传导阻滞的文献报道较为少见,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遇到一家三代15人中5例患有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脏传导阻滞,现报告如下.

  • 精神病患者家属对患者治疗相关知识知晓率调查

    作者:刘爽

    精神药物除有治疗作用外,同时还有许多不良反应,如常见的有肝功能损害、粒细胞减少心律失常、心脏传导阻滞、心悸及ST段降低等.故应对在家中应用精神药物治疗的精神病患者做定期的相关辅助检查,常见的有肝功能、心电图及血常规.这是及时发现不良反应的有效手段.很多精神病患者在家由家属监督应用精神药物治疗,但家属却不知晓做辅助检查等相关知识的重要性.致使患者因药物不良反应出现各种躯体疾病,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本调查的研究目的是了解患者家属对患者应定期做检查的知晓情况并做相关分析.

  • 心脏传导阻滞及晕厥诊断技术的进展

    作者:赵珺;袁如玉;李广平

    心脏传导阻滞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传导系统随年龄的增加而发生纤维化和退行性变是其主要原因[1,2],器质性心脏病包括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均可以导致不同类型的传导阻滞[3],此外手术损伤心脏传导系统或机体内环境紊乱等多种疾病可以导致传导阻滞的发生[4,5]。临床上因传导阻滞的类型和严重程度不同而产生不同的临床症状,重者可以引起全身低灌注的表现,如乏力、失眠、肾脏损害等,RR 间期≥2 s,患者出现黑曚;RR 间期≥5 s,患者会出现晕厥,昏倒但无抽搐;RR 间期≥10 s,则出现阿斯综合征。晕厥可能偶发,也可1日发作数次,多可于数秒或数分钟自行恢复,重者可猝死,因而如何准确的诊断心脏传导阻滞及晕厥的类型,评价其严重程度,对指导治疗和预后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心脏传导阻滞及晕厥常用的诊断技术及进展进行综述。

  • 未分化脊柱关节病的诊断

    作者:李军;张奉春

    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Seronegative spondyloarthropathies,SpA)是一类独立的临床疾病,以主要累及下肢非对称性大关节炎或炎性腰痛、伴或不伴其他相关临床表现为特征,如肌腱端炎、指(趾)炎、家族史或银屑病等.其他表现还包括急性前葡萄膜炎、孤立主动脉返流或完全性心脏传导阻滞等.

  • 急诊床旁超声和心电图引导下植入临时心脏起搏器的比较研究

    作者:李朝中;钱传云;张玮;李宛容

    目的 比较在急诊床旁超声引导下与传统心电图引导下两种方法 植入临时心脏起搏器的研究.方法对2010-07~2016-12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及心内科就诊的210例心律失常患者植入临时起搏器进行了一个单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其中105例患者经床旁超声引导下植入临时心脏起搏器,105例患者经传统心电图引导下植入临时心脏起搏器.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穿刺时间、总的并发症发生率及从决策到成功起搏时间.结果 210例患者均成功起搏,两组患者在穿刺时间、总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决策到成功起搏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持续性心动过速及导管需要调整位置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床旁超声引导下植入临时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安全、快速、可靠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方法.

  •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价值的探讨

    作者:张旭;王燕玲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在常规心电图上是难以诊断的.尽管国外学者对此曾进行许多年研究,但仍无一致意见.作者对1999-2004年住院的33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塞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演变、冠状动脉造影进行分组,现分析如下.

  • 慢型克山病心脏传导阻滞和心肌受损在心电图上的表现

    作者:车文彦;张明义

    各种类型的传导阻滞是慢型克山病心电图的重要改变.慢型克山病的心肌坏死呈播散的灶状分布、心肌内层的损害重于中层和外层,左右束支位于心室间隔两侧心内膜下,该处损害较重,故常导致传导障碍,特别是束支传导阻滞.本组1,000例中有各种传导阻滞的431例,占43.1%,其中表现为左、右束支阻滞和完全性右束支阻滞伴左前分支阻滞、完全性右束支阻滞伴左后分支阻滞的共328例,占32.8%,房室传导阻滞为103例,占10.3%.

  • 基于稀疏连接残差网络的心脏传导阻滞 精确定位的自动识别

    作者:齐继;张瑞卿;沈阳;常世杰;沙宪政

    目的 实现对右束支阻滞、左束支阻滞和正常心电信号进行自动分类.方法 以MTI-BIH数据库为实验数据来源,从中提取训练集和测试集数据用于训练和测试网络模型,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提出核心算法:稀疏连接残差网络.将稀疏连接残差网络与已有的经典网络模型进行对比,以评估模型的识别效果.结果 稀疏连接残差网络的测试集准确率为95.2%,识别结果优于经典网络模型.结论 该文提出的算法能够辅助医生进行心脏传导阻滞类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心脏传导阻滞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的改良护理

    作者:罗建英

    目的 探讨不同护理方法和冲洗液高度、温度对前列腺增生合并心脏传导阻滞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 术前明确诊断为前列腺增生合并心脏传导阻滞.并于2005年2月至2008年12月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ue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的患者38例为对照组,2009年1月至2010年4月行TURP患者38例为改良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保温措施,静脉输注液和冲洗液温度为22~24℃,冲洗液高度60 cm;改良组采用综合保温措施,即常规保温措施联合静脉输注液和冲洗液加温至35℃,冲洗液高度40 cm.监测术中患者体温、心率、心律和平均动脉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术中HR<60次/min或出现心律失常予以药物对症处理者计为一次心血管事件.结果 对照组术中10例HR<60次/min,14例出现心律失常;改良组5例HR<60次/min,7例出现心律失常,均给予药物处理.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于心脏传导阻滞患者,TURP术中使用温输注液和冲洗液、加强保温措施、控制冲洗液压力可维持其生命体征稳定,明显降低术中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 儿童Kearns-Sayre综合征8例临床分析

    作者:方方;丁昌红;肖静;王晓慧;吕俊兰;马祎楠;吴倩;郎志奇

    目的 分析儿童Kearns-Sayre综合征(KSS)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 对8例临床诊断为KSS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头颅影像学特点、实验室检查、常见线粒体基因(mtDNA)点突变筛查、肌肉病理和随访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男6例,女2例;发病年龄5岁3个月至13岁1个月,平均9岁5个月;病程1个月至3年,平均1年6个月.8例就诊时均出现眼睑下垂,5例以眼睑下垂为首发症状,双眼同时发病4例;2例以共济失调为首发,1例以智力倒退为首发,这3例在发病后1个月至2年半均出现双眼睑下垂.2例合并糖尿病,1例既往患Person综合征.8例均有眼球活动受限和身材矮小体征,身高和体重均在正常同龄儿的P10以下;6例眼底检查发现视网膜色素变性,1例入院时无视网膜色素变性,5年随访时出现视网膜色素变性.8例均未见视神经萎缩.小脑共济失调6例.心脏传导阻滞5例,其中3例入院时即发现完全或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分别于1年7个月至4年后发展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随访均死亡;2例入院时ECG未见传导阻滞,随访4~5年时出现Ⅰ度房室传导阻滞.6例CSF蛋白均>1 000 mg·L-1.7例行尿有机酸分析,其中4例正常,3例提示酮尿症.常见mtDNA的A3243G、A8344G、T8993G、T8993C、A1555G、G11778A点突变筛查,均未发现突变.8例均行头颅MRI检查,均表现为双侧对称性白质长T1长T2信号,Flair像高信号,以额、顶叶皮质下白质及小脑白质为主,2例累及胼胝体压部,1例内囊后肢受累;6例脑干受累,以中脑和桥脑背盖部为主,丘脑和基底节区受累分别为4例和3例.肌肉病理6例组织化学检查可见破碎红肌纤维,8例电镜下均观察到肌膜下线粒体堆积和形态异常的线粒体.1例应用Southern印迹方法发现肌肉组织中存在大片段mtDNA缺失约6 kb.6例随访2~5年,其中3例死亡,3例病情进行性加重.结论 儿童KSS罕见,双眼睑下垂、眼肌麻痹、视网膜色素变性、小脑共济失调和心脏传导阻滞为主要表现.根据临床及肌肉活检可进行临床诊断,肌肉样本中发现mtDNA大片段缺失可确诊.

  • 精神药物导致的心源性猝死

    作者:谈艳;张少平;陈银娣

    1963年首次报道2例患者在分别接受甲硫哒嗪1500 mg/d和3600 mg/d治疗时发生猝死,以及26例服用剂量低于200 mg/d患者的T波改变,在死亡病例中,心电图显示心脏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此后相关的报道不断增加.

  • 自体窦房结细胞移植治疗心脏传导阻滞的初步研究

    作者:张浩;徐志云;段炼;宋智钢;邹毅清;宗刚军

    目的:将未成年猪窦房结细胞移植到自体右室近心尖部,探索临床治疗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新方法.方法:取健康未成年猪12只,随机分为移植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只.安置临时心外膜起搏导线后,切取自体窦房结组织进行消化培养并制成细胞悬液,注射到移植组自体右室近心尖部心肌内,对照组相同部位注射等量培养液.2周后射频消融希氏束,建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动物模型.建立模型后对两组动物经股静脉微泵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观察心律改变.结果:体外分离培养的未成年猪窦房结细胞主要呈梭形,活细胞率≥75%.射频消融希氏束后,移植组和对照组均表现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移植组室性自主心律高于对照组(P<0.05).经心内膜起搏标测证实,移植组室性自主心律起源于细胞移植部位.注射ISO后,移植组室性心律改变明显(P<0.05).结论:分离的未成年猪窦房结细胞移植到自体右室近心尖部,能够提高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后的心室率,且对异丙肾上腺素具有良好的反应性.

  • 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术后传导阻滞的观察研究

    作者:刘博;何静;王妍妍;秦永文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术后发生传导阻滞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7年10月间行介入治疗的室缺患者210例,男11 2倒,女98倒,年龄3~47(16±9)岁,全部应用国产封堵器.术前常规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术后住院期间连续心电监测以及每天至少1次的12导联心电图检查.结果:210例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均获成功,其中41例术后7 d内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传导阻滞,其中高度房室传导阻滞(AVB)6例,在术后21 d内恢复至术前,Ⅱ庹Ⅱ AVB 2例,术后14 d内恢复正常,Ⅰ度AVB 1例,术后7 d内恢复.束支传导阻滞32例,24倒在7 d内恢复至术前,8例为新发束支阻滞未恢复.结论:心脏传导系统的损伤是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与患者的年龄、室缺的位置、大小、封堵器的类型、术中操作时间及术前心电图异常有关.

  • 安置生理型人工心脏起搏器31例临床分析

    作者:秦永文;曹江;丁继军;周炳炎;胡建强;赵仙先;郑兴

    生理性起搏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我们自1997年开始,应用心房按需型(AAI)和房室全能型起搏器(DDD)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房室传导阻滞患者31例,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 成人经导管堵闭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术后发生传导阻滞的临床研究

    作者:申俊君;黄文晖;黄新胜;黄奕高;黄涛;张曹进;陈纪言

    目的 探讨成人经导管堵闭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术后传导阻滞的发生比例及防治方法.方法 对137例经超心动图声和造影检查证实且具有介入治疗适应证的膜周部VSD患者进行导管堵闭手术,术后即刻出现心律失常(如传导阻滞、交界性心律、心律减慢等)者(C组)予静脉注射地塞米松或经静脉泵注射肾上腺素.术后即刻未出现新发心律失常的患者分层随机进行对比研究:A组,常规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每日1次,持续3 d;B组,不做特殊处理,待心律失常出现持续24 h后再据病情给予相应治疗.结果 术后即刻38例患者出现传导阻滞,占27.9%;术后即刻99例患者未出现传导阻滞,占71.6%.A组传导阻滞的发生率和一过性传导阻滞的发生率分别为9.8%和5.9%,均显著低于B组的41.7%和27.5%(P值均<0.05).结论 经导管堵闭膜周部VSD术后新发传导阻滞的比例相对较高,术后7 d内连续心电监护和预防性使用激素是必要的,且需要进行严密的随访.

  • 甲亢并低钾麻痹与单纯低钾麻痹伴心脏传导阻滞的相关分析

    作者:金富庭

    目的探讨甲状腺机能亢进合并低钾麻痹与单纯低钾麻痹伴心脏传导阻滞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比分析两者发生心脏传导阻滞的发生率、性别、平均年龄、心脏传导阻滞类型、发现心脏传导阻滞时的血清钾初始平均浓度,心电图恢复正常时补钾平均总量和平均时间等方面的差别.结果两者除心脏传导阻滞的类型有显著差异外(P<0.01),在上述其他方面无显著差异.结论两者在心脏传导阻滞类型方面有显著差异.两者发生心脏传导阻滞的机理与低钾有关,但不尽相同.通过及时足量补钾、辅以补镁,心脏传导阻滞在较短时间内可完全恢复正常.其补钾平均总量分别为17.8g及23.2g,补钾平均时间分别为88h及103h.

  • 慢型克山病心脏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

    作者:蔡萍

    各种类型的传导阻滞,是慢型克山病心电图的重要改变,其心肌损害内层重于中层和外层。左右束支位于心室间……

242 条记录 7/13 页 « 12...45678910...121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