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部分乳腺放疗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应用的系统评价

    作者:闫茂慧;王跃珍;王准;申良方

    目的 通过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估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部分乳腺放疗与全乳放疗在肿瘤复发、患者生存及放疗损伤等方面的差异.方法 制订纳入和排除标准;制订检索词检索中、外文数据库,手工检索及互联网查找;筛选关于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部分乳腺放疗与全乳放疗的随机对照试验的相关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数据收集;按照Cochrane协作网的偏倚风险评价工具进行质量评价;采用x2检验研究各纳入研究结果间的异质性,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Meta-分析),采用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为合并效应量的统计指标,通过敏感性分析评价Meta-分析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结果 7项试验研究,共包括8 133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纳入本研究,其中部分乳腺放疗组4 053例,全乳放疗组4 080例.保乳术后部分乳腺放疗与全乳放疗比较,5年同侧乳腺局部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5年对侧乳腺癌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5年区域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5年远处转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5年乳腺癌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3~4度皮肤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结论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部分乳腺放疗较全乳放疗较高的5年同侧乳腺局部复发率,5年对侧乳腺癌发生率、5年区域淋巴结转移发生率、5年远处转移发生率、5年乳腺癌死亡率、5年生存率及3~4度皮肤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 乳腺癌微创治疗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作者:左文述;陈鹏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由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乳腺癌的手术效果不仅要求彻底切除肿瘤,也要大限度地为患者保留良好的乳房美容效果.20世纪80年代以来,"小手术全乳放疗"的乳腺癌保留乳房治疗的远、近期疗效及美容效果得到普遍认可.随着早期乳腺癌检出率的提高及微创外科的发展,"开放性"保乳治疗的美容效果已经不是医患追求的高境界,人们正在探索各种创伤小、恢复快、美容效果好的微创疗法[1,2],期望使患者在形体、功能及心理上得到全面的康复.

  • 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全乳照射研究现状

    作者:王素贞;李建彬

    目前保乳治疗已成为早期乳腺癌的首选治疗方式,而放疗则是乳腺癌保乳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常规分割全乳放疗疗程超过6周,过长的疗程成为部分患者放弃保乳治疗的原因,也使部分接受保乳手术患者放弃术后放疗,而且成为放化疗顺序安排纠结因素之一。

  • 手术中放疗技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炯雁;马金利;陈佳艺;郭小毛

    乳房保留手术加术后放疗是早期乳腺癌重要的局部治疗手段.术后放疗通常采用全乳房照射50~ 55 Gy后,用电子线针对瘤床加量10 ~ 16 Gy.这种照射方式的总治疗时间较长,一般需要6~7周时间,瘤床加量时靶区的定义往往不够精确.研究发现,保留乳房术后,有85%的局部复发发生在手术部位[1],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质疑全乳放疗的必要性,部分乳腺照射的技术应运而生.术中放疗( intraoperative radiation therapy,IORT)是指在手术过程中直接给予瘤床一定剂量的单次照射[2].该技术的优点是可在肉眼直视下确定瘤床,较术后放疗提高了靶区的精确性,能够更好地保护正常组织,并缩短放疗的疗程等.

  • 原发性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后五年原位复发特点分析

    作者:郭文利;喻其霞

    目的 总结原发性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后5年原位复发的特点.方法 2000年5月至2005年5月保乳手术治疗原发性早期乳腺癌47例,行象限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39例,单纯肿块局部广泛切除术无腋窝淋巴结清扫8例,其中术后行全乳切线加瘤床放疗40例.结果 随访5~10(7.0±1.5)年,原位复发3例,占6.4%(3/47),均为非浸润性癌.术后行全乳切线加瘤床放疗者原位复发率(2.5%,1/40)低于未行全乳放疗者(28.6%,2/7)(P=0.035),行象限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者原位复发率(2.6%,1/39)低于行单纯肿块局部广泛切除术无腋窝淋巴结清扫者(25.0%,2/8)(P=0.029).结论 原发性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后放疗及象限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是必要的,可降低5年原位复发率.

  • 放射治疗在早期乳腺癌中的应用

    作者:尤金强;王平

    目前保乳治疗已经成为早期乳腺癌的标准治疗方案,而放射治疗在保乳治疗中的作用也日益得到体现.由于传统的全乳放射治疗存在着诸多的劣势,所以近些年来,部分乳腺放疗逐渐为人们所重视.相对于传统全乳腺照射,部分乳腺放疗可使患者的保乳治疗更快捷,且降低了远期并发症的风险.但是部分乳腺放疗研究的长期结果尚缺乏,而且病例选择及放疗实施也存在很多不确定性.部分乳腺放疗是有前途的方法,但在病例选择治疗技术以及处方剂量上仍有很多工作要完成.本文对放射治疗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中的应用情况做一综述.

  •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后10年局部复发与部分乳腺放疗

    作者:王志震;李瑞英

    目的:总结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后局部复发的表现,分析全乳放疗的作用.方法:1990年4月至1995年12月保乳治疗原发性早期乳腺癌49例.行象限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40例,单纯肿块局部广泛切除术9例.术后全乳切线加瘤床放疗39例,全乳切线照射整个乳房,6-MV X线,中平面剂量45GY,瘤床补加电子束剂量15GY.结果:本组10年复发3例,占6.12%(3/49),均为非浸润性癌.术后不加全乳放疗组局部复发率高(2.56%与20.00%).行象限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组局部复发率低于单纯肿块局部广泛切除术组(2.5%与22.22%).局部复发病例l00%为原位复发.结论:保乳术后放疗是必要的,只限于肿瘤邻近区域足够剂量的放疗方式应该是可行的.

  • 乳腺导管原位癌保乳术后全乳放疗联合瘤床补量放疗对局部复发率影响的Meta分析

    作者:李镜;姜武忠;周卫兵

    目的:Meta分析保乳术后全乳放疗联合瘤床补量放疗对乳腺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患者局部复发的短期和长期控制效果,以及对同侧浸润性乳腺癌局部复发的控制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a Journal Full-text Database,CJF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a Biology Medicine disc,CBMdisc)、Embase数据库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筛选符合文献纳入标准的研究.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质量评价量表(Newcastle-Ottawa Quality Assessment Scale)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估.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项非随机对照研究(13项为队列研究,1项为非同期对照试验),包括8 679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保乳术后全乳放疗与保乳术后全乳放疗联合瘤床补量放疗的5年局部复发率(比值比为0.92,95%可信区间为0.46~1.82,P=0.81)、7年局部复发率(比值比为0.70,95%可信区间为0.45~1.09,P=0.11)、≥10年局部复发率(比值比为0.95,95%可信区间为0.79~1.15,P=0.62)和同侧浸润性乳腺癌局部复发率(比值比为0.89,95%可信区间为0.62~1.29,P=0.5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全乳放疗相比,全乳放疗联合瘤床补量放疗不能降低乳腺DCIS患者保乳术后的5年、7年及≥10年的局部复发率,也不能降低同侧浸润性乳腺癌的局部复发率.

  • 65岁及以上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辅助放疗的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Kunkler IH;Williams LJ;Jack WJ;Cameron DA;Dixon JM

    背景对于绝大多数老年早期乳腺癌患者来说,保乳术后的标准治疗手段为辅助全乳腺放疗及辅助内分泌治疗。 Kunkler项目组开展的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目的在于评估5年局部复发风险较低的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在保乳术后如不行全乳腺放疗是否也能够产生良好的局部控制效果。方法2003年4月16日至2009年12月22日,在4个国家的76个机构共招募1326例65周岁以上的女性患者,均确定为低危早期乳腺癌(通过激素受体、腋下淋巴结、瘤体长直径、切缘情况、肿瘤组织学、淋巴血管侵袭等判定)。所有受试者此前均行保乳术,且正接受辅助内分泌治疗。将符合条件的受试者采用中心分层、区组随机化方法分成放疗组(放疗剂量:40~50 Gy,分15~20次进行)和无放疗组。项目主要研究终点为患侧肿瘤复发情况。该试验为意向性治疗分析,目前随访仍在继续,且将持续至后一位受试患者结束治疗后10年。该试验已在IS-RCTN. com注册,编号为ISRCTN95889329。结果放疗组658例,未放疗组668例。中位随访期5年(四分位距:3.84~6.05),全乳放疗组的患侧乳腺肿瘤复发率为1.3%(95%CI:0.2~2.3;n=5),无放疗组为4.1%(95%CI:2.4~5.7,n=26),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2)。与全乳放疗组相比,无放疗组患侧乳房肿瘤复发的单变量危险比为5.19(95%CI:1.99~13.52,P=0.0007)。两组间的区域复发、远处转移、对侧乳腺癌或新发乳腺癌的发生率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共89例死亡,其中无放疗组的49例中有8例死于乳腺癌,放疗组的40例中有4例死于乳腺癌。两组的5年总生存率为93.9%(95%CI:91.8~96.0)。结论保乳术+辅助内分泌治疗后的全乳放疗可适度降低≥65岁早期乳腺癌的5年局部复发率。然而对于部分患者,即使不行术后辅助放疗,患侧肿瘤的5年复发率仍非常低。

  •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APBI技术的应用进展

    作者:王升晔;方美玉;杜向慧

    全乳放疗是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的标准辅助放疗,使每年的局部复发率仅增长0.5%~1%,且副反应较轻,外形改变不大[1,2]。EBCTCG试验显示全乳放疗减少了约75%的复发风险[2];EORTC 22881-10882试验显示小于50岁的乳腺癌患者在接受瘤床加量16Gy/8Fx照射后局部复发风险明显降低[3]。但常规分割的全乳放疗疗程长,存在往返不便、高额的医疗费用等负面因素。近十年来,一种与全乳放疗相比,在5d内完成照射部分乳腺靶区的部分乳腺加速照射技术(APBI)逐渐被应用。现就相关资料作一综述。

  • 保乳术后调强放疗和部分乳腺照射

    作者:杜向慧;郑远达

    保留乳房治疗作为早期乳腺癌重要的治疗选择手段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共识.近年来,随着乳腺癌患者对治疗后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放疗技术进展更多地着眼于改善乳房长期的美观效果、降低心肺等重要器官的放射损伤.临床上在开展的三维适形和调强放疗技术,具有靶区剂量更均匀、心肺损伤更少等剂量学优点,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简单的二维治疗.在选择性患者中以"部分乳腺照射"来代替全乳放疗,也是近年来挑战传统放疗模式的重要趋势.

  • 锥形束 CT 观察早期乳癌保乳术后全乳放疗过程中血清肿的体积变化

    作者:李良;吴广银;雒建超;王权

    目的:评价锥形束CT观察早期乳癌保乳术后全乳放疗过程中血清肿体积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32例早期乳癌保乳术后出现血清肿的全乳放疗患者,采用锥形束CT和普通CT分别在每例患者全乳放疗初次和末次进行扫描成像,然后由2名医师分别在两类CT图像上勾画出血清肿大小,并比较两类CT图像上血清肿的体积变化值、血清肿可见度评分(SCS)和适形指数(CI)。结果:锥形束CT和普通CT图像上的血清肿体积变化值分别为(17.5±7.8)和(17.7±7.7)cm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配对=1.939,P=0.062)。锥形束CT的SCS和普通CT的SCS一致性较差(Kappa=0.293,P=0.005),但两者呈正相关(rS=0.848,P<0.001)。锥形束CT的血清肿CI值和普通CT的血清肿CI值呈正相关(rP=0.882,P<0.001)。锥形束CT图像上血清肿的CI值和SCS呈正相关(rS=0.843,P<0.001),当SCS≥3分时,其CI值>0.60。结论:锥形束CT可以用来观察早期乳癌保乳术后全乳放疗过程中血清肿的体积变化,尤其是当SCS≥3分时,应用效果佳。

  • 比较全乳放疗与术中瘤床放疗的5年局部复发率和总生存率

    作者:朱腾;王坤

    对于接受保乳手术的乳腺癌患者而言,针对患侧乳腺的外部放疗(external beam radiotherapy , EBRT)已成为标准治疗方法,然而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该方案,术中放疗为我们提供了新思路。英国伦敦的研究团队在Lancet杂志上发表了TARGIT-A研究的数据,这是一项前瞻性随机Ⅲ期临床试验,比较了采用标准全乳EBRT 治疗与术中瘤床放疗(targeted intraoperative radiotherapy,TARGIT)两种放疗方式对肿瘤复发及总生存率的影响。

  • 皮肤建成区效应对早期乳腺癌全乳照射治疗计划评估的影响

    作者:傅玉川;王世超;谢莉;杨玉琼;李平

    背景与目的:调强放疗技术(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可以显著提高全乳放射治疗时乳房内的剂量分布.但全乳放疗中靶体积的确定和勾画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正向调强方式下全乳放射治疗计划的剂量--体积直方图的分析.定量研究皮肤建成区效应对早期乳腺癌全乳放射治疗计划评估的影响.方法:22例Ⅰ、Ⅱ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后需要做全乳放疗的患者.所有患者的治疗靶区均由一名有经验的放疗医师勾画.靶区的前界直接沿皮肤的轮廓勾画,后界沿胸壁的轮廓勾画.勾画的区域为临床靶区(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然后在前界和后界分别收缩0.5 cm,形成另一个靶区CTV1.选择佳角度的两个相对的切线野,用正向调强方式制定治疗计划,保证重要器官肺和心脏所接受的剂量体积比、每一层面的剂量分布都满足临床放疗要求.结果:CTV超过95%处方剂量的靶区体积百分比的平均值为(89.6±3.2)%,明显低于CTV1超过95%处方剂量的靶区体积百分比(96.5±2.0)%,(p<0.001);CTV的靶区剂量均匀性指数D99-01为(14.0±2.4)Gy,明显高于CTV1的D99-01(7.3±1.6)Gy,(P<0.001).结论:皮肤建成区效应是早期乳腺癌全乳放疗中必须考虑的重要方面之一.定量认识建成区效应对治疗计划评估的影响.是有效实现乳腺癌全乳调强放疗技术在临床开展应用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调强治疗方式下,应该以扣除表面和建成区域的临床靶区体积来进行治疗计划的评估.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