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应用股骨髁上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27例

    作者:黄杰文;昌耘冰;尹庆水;李志权;陈家鸣;曾雄

    目的:探讨股骨髁上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时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7例新鲜股骨远端骨折病例采用股骨髁上交锁髓内钉进行内固定.结果:所有病例随访12~48个月.无植入物松动、断裂.1例因骨缺损不愈合,二期行植骨后融合,其余在4~8个月内获骨性愈合.改良膝关节功能评分优18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93%.结论:股骨髁上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和稳定性高的优点,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 中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 股骨远端骨折51例

    作者:高帅

    目的:观察中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02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盲抽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补肾壮骨汤(骨碎补30 g,熟地黄、怀牛膝、续断各20 g,鹿角霜、姜黄、锁阳各15 g,水蛭、香附、黄明胶各10 g,甲珠3g)治疗,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术后完全负重、骨折愈合时间、骨密度水平、膝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1),术后1个月、3个月的骨密度水平及膝关节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可提高骨密度,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改善膝关节功能.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股骨远端骨折效果观察

    作者:黄海滨;刘明伟;黄肖华;陈劲;武守荣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9例老年股骨远端骨折患者行股骨髁上逆行交锁髓内钉(GSH)内固定,术后采取单盲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3例常规治疗;治疗组1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内服外洗.结果:治疗组优10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87.5%;对照组优6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76.9%;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股骨远端骨折疗效满意.

  • 逆行髓内钉与锁定接骨板治疗股骨远端A型骨折疗效分析

    作者:劳晨登;蒋国华;袁广之

    目的:比较逆行髓内钉与锁定接骨板治疗股骨远端A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股骨远端A型骨折48例,分为逆行髓内钉固定组22例和锁定接骨板固定组26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功能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4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至骨折愈合,两组术中出血量和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逆行髓内钉与锁定接骨板固定治疗股骨远端A型骨折,均能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逆行髓内钉更加符合微创理念,具有创伤小、能早期功能锻炼、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

  • 手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固定器械的研究进展

    作者:覃洋海;杨启灿;王大伟

    随着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的大量使用导致车祸多发,以及建筑业的发展导致高处坠落伤的高发,现今股骨远端骨折逐渐增多,是骨科临床常见的病种之一,为骨科治疗重点.

  • 微创稳定系统(LISS)和股骨髁支撑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研究

    作者:邬哲慧;黄玉良;许立;王晓锋;王家梁

    目的 对比观察微创稳定系统(LISS)和股骨髁支撑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09年8月~2012年8月间收治的38例老年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LISS组和髁支撑钢板组,观察两组患者的骨不连发生率、内固定失效率和深部感染发生率及骨折愈合时间,用Schatzker-Lambert股骨远端骨折功能评分来评价术后膝关节功能.结果 LISS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骨不愈合发生率和深部感染发生率等指标方面均优于髁支撑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骨折愈合率、骨不连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总数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参照Schatzker-Lambert股骨远端骨折功能评分标准评定膝关节功能,LISS组优良率为85.00%;髁支撑钢板组优良率为83.33%;两组膝关节功能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髁支撑钢板组有3例发生松动,LISS组有1例发生松动,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骨质疏松妇女是股骨远端骨折的高发人群,LISS和股骨髁支撑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临床效果相当,应根据手术者的经验和患者的个体情况等选择固定方式.

  • 逆行交锁髓内钉和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对比

    作者:黄家基;蒙家辉

    目的 分析逆行交锁髓内钉和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探讨两种不同术式的适应证.方法 股骨远端骨折68例,其中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35例,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33例.用Merchant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判定疗效,并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68例随访6~36个月(平均18个月),其中3例发生骨折不愈合,其中逆行交锁髓内钉组1例(A3型),解剖钢板组2例(C2、C3型各1例).逆行交锁髓内钉组疗效优于解剖钢板内固定组(7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978,P=0.048).结论 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应根据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方法 ,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创伤小,操作简单,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及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复杂的骨折宜选择稳定牢固的解剖钢板内固定.

  • 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88例临床分析

    作者:刘华彦;李龙;唐运鹏

    目的 观察逆行交锁髓内钉(GSH)治疗股骨远端骨折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GSH治疗股骨远端骨折88例.结果 随访5~26个月,平均13个月,X光片显示骨折对位良好,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4~8个月,平均5个月.膝关节功能按Merchan等评判标准,优83例,良好2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96.6%.结论 GSH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固定牢靠、创伤小、可早期功能锻炼、骨折愈合快等优点.

  • 微创稳定系统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

    作者:何勇;叶剑峰;齐识

    目的 分析微创稳定系统(LISS)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4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闭合性骨折21例,开放性骨折3例,麻醉后,对患处行复位及重建处理,缓慢插入LISS钢板于外侧肌与骨膜之间,再用锁钉固定.结果 经LISS钢板内固定治疗,患者活动度总体有效24例,无效0例;肌力治疗总体有效24例,无效0例;屈膝畸形总体有效24例,无效0例;稳定性治疗总体有效24例,无效0例.愈合效果:显效15例,有效9例,无效0例;术后钢板固定效果:显效13例,有效11例,无效0例;感染与并发症预防:显效17例,有效6例,无效1例.结论 LISS钢板内固定治疗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靠、手术创伤小、手术后感染率低、伤口愈合较快、对日常功能锻炼有促进作用等优点,适于推广使用.

  • 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患者疗效观察及对血清标志物的影响

    作者:程向红;周萍

    目的:探讨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股骨远端骨折患者120例纳入研究对象,根据内固定材料不同将入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接受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对照组接受股骨髁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关节功能以及血清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影像学完全愈合时间、完全负重下地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Harris评分、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白细胞介素1(IL-1)及术后不同时点肌酸磷酸酶(CK)、肌红蛋白(Myo)、超C反应蛋白(h-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有助于减小手术创伤及软组织损伤,缓解炎症应激反应,促进术后骨折愈合,改善关节功能.

  • 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清ACTH、IL-10、hs-CRP水平的影响

    作者:刘建敏;吕建萌;李全义;党星波

    目的 研究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疗效,探讨其对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白介素-10(IL-10)、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36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术式分为对照组(n=62)和观察组(n=74),对照组行单侧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行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的相关指标、临床疗效,并观察两组患者血清治疗前后的ACTH、IL-10、hs-CRP水平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长,但骨折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7.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3%,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BI指数评分均降低,但观察组降低的幅度较对照组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ACTH、IL-10、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末,观察组患者血清ACTH、IL-10、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股骨远端骨折患者行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少,且可降低血清ACTH、IL-10、hs-CRP水平.

  • 股骨髁解剖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

    作者:欧海山

    目的 分析使用股骨髁解剖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股骨髁解剖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11例.骨折采用AO/ASIF分类,CI型5例,C2型3例,C3型3例.结果 随访6--24个月,无近晚期并发症,骨折愈合良好,平均愈合时间4个月,按Merchan评分标准[1],优6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0.9%.结论 采用股骨髁解剖钢板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理想方法.

  • LISS钢板与传统解剖钢板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疗效比较

    作者:朱建举;窦庆寅;梁旭强

    目的 探讨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在股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40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67)和对照组(n=73),其中对照组患者行传统解剖钢固定治疗,治疗组行LISS钢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情况,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LISS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ISS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ISS组术后1年的优良率为92.5%,与常规对照组的87.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ISS钢板固定和传统解剖钢固定治疗具有相似的效果,但LISS钢板固定治疗伤口小,术后恢复较快,有效的缩短手术治疗时间,值得临床中应用.

  • Stryker锁定钢板治疗C型股骨远端骨折疗效分析

    作者:孙超;杨业林;管国平;朱超;王斌

    目的 探讨Stryker锁定钢板治疗C型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9年10月到2011年9月收治的19例C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均采用了股骨远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其中男性12例,女性7例;年龄24~58岁.按AO分类:C1型关节内骨折10例,C2型6例,C3型3例.结果 18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8~24个月.参照Karlstrom制定的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11例,良5例,中2例,优良率达88.9%.结论 Stryker锁定钢板内固定是治疗C型股骨远端骨折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愈合率高的特点,且螺钉方向具有可调性,避免钢板位置放置不当螺钉进入关节腔的可能,是目前治疗股骨远端骨折较好的一种方法.

  • 补肾壮骨汤联合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临床观察

    作者:吴国强;赵德义;华建辉;徐志飞;唐昌贵

    目的:观察补肾壮骨汤联合内固定术对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将80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补肾壮骨汤。疗程为3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完全负重时间明显缩短(P<0.05);按照膝关节Kolment评定标准,对照组术后优良率为70.0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87.50%(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骨密度相比无差异(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骨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有1例发生切口感染,1例骨折不愈合,2例出现膝关节内翻畸形;观察组切口感染1例,骨折不愈合1例,无膝关节内翻畸形;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当(P>0.05)。结论补肾壮骨汤联合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能够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骨密度。

  • 微创LISS接骨板对老年股骨远端骨折患者IL-6、IL-8变化影响及临床疗效研究

    作者:郭新安

    目的 探讨微创LISS接骨板对老年股骨远端骨折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变化影响及临床疗效研究.方法 选取该院骨伤科收治的股骨远端骨折老年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普通接骨板固定治疗;治疗组予以微创LISS接骨板固定治疗.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IL-6,IL-8水平,采用Kolment标准评价术后膝关节功能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1)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IL-6、IL-8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IL-6、IL-8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组治疗后优良率(91.31%)明显高于对照组优良率(71.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创LISS接骨板能够降低老年股骨远端骨折患者血清中IL-6及IL-8水平,降低炎性反应,改善膝关节术后功能,提高临床治疗疗效.

  • 前正中切口联合微创内固定系统双钢板固定C3型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包微;范远俊;李正云;陈增刚

    目的 探讨前正中切口联合微创内固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s,LISS)双钢板固定AO-C3型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筛选2014年6月至2017年3月我科采用膝关节置换术中常用的前正中切口联合LISS双钢板固定治疗AO-C3型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18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6例,年龄19 ~ 62岁.包括交通伤11例,高坠伤7例;6例为开放性骨折,12例为闭合性骨折.后1次随访中采用Kolment和Wulff(1982)治疗评价标准评定内固定术后膝关节功能.结果 18例患者手术时间平均145(110 ~ 200) min,术后均获得17.5(12 ~25)个月随访,术后骨折平均愈合时间22(20 ~26)周,骨折全部愈合,未出现骨折不愈合、感染、骨髓炎及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对末次随访患者按照Kolment和Wulff(1982)治疗评价标准进行评估:优6例,良9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达83.33%.结论 采用的膝关节前正中切口可充分暴露股骨远端关节面,术中显露清晰,便于关节面骨折的解剖复位,可一期处理关节内结构损伤,同时联合LISS双钢板牢固固定骨折,避免对骨折断段软组织的过多剥离,允许术后即刻进行有效的早期功能锻炼,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

  • 双锁定接骨板治疗股骨远端复杂性骨折

    作者:李光旭;杨明贵;杨逊;马健;李德胜;周秩华

    目的 回顾分析双锁定接骨板治疗股骨远端复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 2008年7月至2011年8月,股骨远端髁上、髁间粉碎性骨折23例,运用外侧锁定加压接骨板结合内侧重建锁定接骨板治疗,术后加强早期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 手术时间78~213 min,平均115 min;术中出血78~526 mL,平均237 mL;术后伤口2例表浅感染,不影响骨愈合;所有病例获随访12~27个月,平均18.5个月;术后骨愈合4~12个月,平均6.8个月.2例存在前后成角3°~7°,1例短缩1 cm,未作特殊处理,无下肢内外旋、接骨板螺钉松动断裂、骨不连、膝内外翻畸形等并发症.术后膝关节功能Merchant评分优15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91.3%.结论 对于股骨远端复杂性骨折,运用外侧锁定加压接骨板结合内侧重建锁定接骨板固定,骨折断端充分植骨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 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铁军;罗新华;张朝跃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2006年1月~2010年4月在我院行锁定钢板治疗的股骨远端骨折23例患者的I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评价内固定效果.结果:2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18个月,平均13个月.采用Kolement疗效判定标准.其中优12例,良9例,可2例,优良率91.3%.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具有创伤小,骨折愈合快,内固定可靠等优点,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理想选择.

  • 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

    作者:罗智;陈德忠;梁昌祥

    股骨远端(髁上、髁间)骨折困解剖结构的特殊性和损伤的复杂性,临床治疗比较困难,近年来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能有效的解决这个难题.

539 条记录 22/27 页 « 12...19202122232425262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