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抗磷脂抗体阳性致反复妊娠丢失42例疗效观察与护理

    作者:郎彦;卢娟娟;韩爱玲

    近年来,复发性流产、死胎的发病率有所升高.2003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应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反复妊娠丢失患者42例,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致皮下出血2例

    作者:畅晓光

    1 病例报告例1,女,57岁,主因心悸、胸闷3d,于2008年6月1日入院,行心电图检查示: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入院诊断:冠心病,高血压Ⅱ级,心律失常.查体无特殊,入院后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齐鲁制药有限公司.批号8010031EL,每支5 000IU)5 OOOIU皮下注射2次/d,2d后,右上肢出现3~4个散在的直径1~2cm大小的皮下淤斑,压之不褪色,无痛感,未给予特殊处理.

  • 低分子肝素钠在小儿急性偏瘫综合征中的应用

    作者:于玲;金昌顺;申永帆;金桂芬

    1 临床资料1996-2000年我院共收治42例小儿急性偏瘫综合征(AHS),年龄2个月~12岁.男27例,女15例;左侧偏瘫28例,右侧偏瘫14例;肌力0~1级9例,2~3级26例,4级7例;全部病例按照Okuno的分型法分成三型,Ⅰ型20例,Ⅱ型7例,Ⅲ型15例.

  • 低分子肝素钠合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作者:姜克家;潘怀富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合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将12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2例,2组均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组加用低分子肝素钠.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1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3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钠合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有较好的疗效.

  • 低分子肝素钠抗凝治疗对D-二聚体升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凝血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

    作者:何清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抗凝治疗对 D -二聚体升高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凝血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方法将90例 D -二聚体升高的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5例,2组患者均采取常规对症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皮下注射,4000 IU /次,每日1次,2组疗程均为10 d,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D -二聚体、凝血指标及血气分析变化。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 均﹤0.05),观察组肺功能指标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 均﹤0.05);2组患者治疗后 D -二聚体含量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均﹤0.05),观察组 D -二聚体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凝血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观察组治疗后凝血指标较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明显改善(P 均﹤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气分析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均﹤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气分析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 均﹤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钠抗凝治疗 D -二聚体升高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能够有效改善肺功能,降低 D -二聚体,改善凝血状态及呼吸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9例治疗体会

    作者:郭建新

    近年手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可能与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提高和基层医院彩色超声诊断仪的普及,使本病得以早期诊断有关.自2004年以来,本院应用纤溶酶、低分子肝素钠、低分子右旋糖酐和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29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按压时间与血小板计数的相关性

    作者:麻青芽;麻雪亚

    低分子肝素钠(克赛)在临床上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其生物利用度接近100%,故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我院2006年11月-2007年4月对21例患者应用克赛抗血栓治疗,并对其血小板计数、局部按压时间与皮下出血情况相关性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

  • 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作者:高红伟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19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治疗组同时予低分子肝素钠5 000 IU每12h 1次皮下注射,丹红注射液30 mL+5%葡萄糖液250 mL静滴,每日1次,疗程均为14d.结果 心绞痛症状缓解有效率和心电图总有效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与硝酸甘油、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治疗可有效缓解心绞痛症状,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发作时间,同时心电图也明显改善.

  • 川芎嗪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

    作者:从莉萍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内科急症之一,发病率、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院应用川芎嗪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急性脑梗死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 低分子肝素钠与硫酸镁治疗重症肺源性心脏病68例疗效分析

    作者:张新华;耿梅

    重症肺心病由于感染等因素使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加重,呼吸衰竭明显,临床治疗效果欠佳,病死率高.1999年9月以来,笔者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及硫酸镁对34例重症肺心病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急性肺栓塞患者溶栓抗凝治疗临床观察

    作者:吴琦;陈光瑾;钟殿胜;王燕

    肺栓塞是常见病、多发病。美国的发病率在心血管病中仅次于冠心病和高血压占第3位[1]。病死率仅次于肿瘤和心肌梗死。因此,早期确诊和及时治疗是十分关键的,1年来我科诊治肺栓塞12例,分别进行溶栓抗凝治疗,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选我科住院患者12例,按照全国急性肺栓塞尿激酶溶栓治疗多中心临床研究工作手册的规定,将其分为溶栓+抗凝组和单纯抗凝组。其中溶栓+抗凝组5例,男4例,女1例,年龄24~70岁,平均年龄47.80岁。单纯抗凝组7例,男3例,女4例,年龄19~75岁,平均年龄60.14岁。患者具有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并行心电图、血气分析、超声心动图、X线胸片和放射性核素肺灌注扫描等检查,均符合肺栓塞诊断,并于溶栓后1天和抗凝7天复查。1.2 方法溶栓+抗凝组采用尿激酶(南京大学制药厂生产)100万IU或150万IU溶于0.9%生理盐水,2小时滴完(体重<65kg者给100万IU,体重>65kg给150万IU)。溶栓结束后每4小时检查1次APTT(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ACT(激活的全血凝固时间),待其恢复至基础值的1.5~2倍以内开始给予栓复欣(低分子肝素钠,意大利Alfa Wassermann大药厂生产)0.3ml,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共7天。给栓复欣的后3天同时口服华法令3mg,每日1次,根据PTA(凝血酶原活动度)或INR(国际标准化率)调整华法令剂量,使PTA维持在30%~40%,或凝血酶原时间(PTT)控制在16~20s,或INR2~2.5,持续服用6个月。单纯抗凝组采用栓复欣0.3ml(7 500IU)皮下注射,12小时1次,共7天,给栓复欣的后3天同时服华法令3mg,每日1次,其余同溶栓+抗凝组。

  • 改良注射方法在减少注射低分子肝素钠引起皮下出血和疼痛中的效果观察

    作者:李香花

    目的:探讨改良注射方法在减少注射低分子肝素钠引起皮下出血和疼痛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我院100例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注射法,试验组采用改良注射方法. 观察两组患者注射低分子肝素后引起的皮下出血及疼痛情况. 结果:观察组注射部位疼痛及皮下出血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改良法皮下注射低分子钠肝素可有效降低出血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疼痛,有利于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导致延迟性小动脉出血1例护理

    作者:朱敏;史作霞;张文彦

    低分子肝素钠是一种有效抑制血栓形成的抗凝药物,具有抗凝血酶Ⅲ依赖性抗Xa因子活性,但与血浆蛋白及血小板的结合率低,延长活性部分凝血时间的作用很弱,药物半衰期长,生物利用度高,对血小板影响不大,出血的风险较小,无需实验室监测[1].目前在临床上广泛用于防治血栓形成、稀释血液、防治动脉硬化、控制血脂.但其仍不可避免的存在注射部位出血、血肿及硬结等并发症.目前在我科室应用低分子肝素钠的患者众多,发现1例延迟性小动脉出血病例,现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女,84岁,2012年6月22日主因喘憋原因待查收入院,人院后心电图提示心房纤颤、ST-T段改变.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室射血分数44.6%,左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双房扩大,心包积液(少量),心房纤颤.BNP(B型钠酸钛,是心衰定量标志物)587 pg/ml.考虑到患者心功能Ⅲ级,持续心房纤颤超过48h,为防止血栓形成,加强抗凝治疗.

  • 腹壁注射低分子肝素钠后是否按压与皮下出血关系的研究

    作者:刘巧云;孙蕊;吴国辉

    目的:探讨腹壁注射低分子肝素钠后是否按压与皮下出血的关系.方法:对7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自身对照研究,每l2 h腹壁皮下注射1次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6400 IU,同一患者8:00注射后不按压,20:00注射后按压3 min,注射后12h测量皮下出血面积,比较两种方法差异.结果:72例患者共接受腹壁皮下注射569次,不按压283次,按压3 min 286次,共有4例患者出现皮下出血,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钠注射后不按压与按压3 min效果相同,临床建议注射后不按压,在不增加皮下出血发生率的同时,减轻了护士不必要的工作量.

  •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不同按压时间的研究

    作者:侯立君;马彩艳;陶娜娜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是否按压与皮下出血的关系并探讨适按压时间.方法:58例PCI术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据按压时间随机分为A,B,C3组,A组按压3 min,B组按压10 min,C组不按压,观察各组皮下出血情况.结果: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局部出血发生率情况为不按压效果好于按压3 min的A组和按压10 min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压时间对引起皮下出血无明显影响.结论: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局部不按压引起皮下出血率及出血程度低.

  • 普通肝素钠和低分子肝素钠在血液透析中的抗凝效果观察

    作者:张祖凤;罗宇茜;鄢华珍;游美珍

    目的:观察普通肝素钠(UFH)和低分子肝素钠(LMWH)在血液透析中的抗凝效果.方法:5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分别应用UFH和LMWH抗凝,各观察1个月(即8次血液透析),每周透析2次,每次4h,血流量200 ~250 ml/min,透析液流量500 ml/min,温度37℃.透析结束后用200 ml生理盐水回血,观察透析器和血路管的血液残留情况.结果:UFH组有10例患者每次血液透析结束回血后透析器存在不同程度的血液残留,其中4例透析器血液残留较严重,且动、静脉壶内也有凝血块.LMWH组仅1例在观察初期(第1周)有轻度血液残留,至第2周以后基本上无血液残留现象.结论:LMWH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抗凝效果明显优于UFH.

  • 探讨局部压迫对预防低分子肝素钠注射后局部出血的作用

    作者:胡淑芬;尤小玲;颜卉

    目的:探讨注射低分子肝素钠后压迫穿刺点对注射部位局部出血的影响.方法:将69例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按克赛治疗时间先后随机分为实验组34例和对照组35例.实验组注射拔针后压迫穿刺点3 min,对照组不压迫.观察每次注射部位皮下出血情况,比较两种拔针方法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共注射476次,对照组共注射490次.实验组产生轻度瘀斑12次,中度瘀斑12次,重度瘀斑12次,血肿4次;对照组产生轻度瘀斑32次,中度瘀斑19次,重度瘀斑22次,血肿18次.两组比较,在轻度瘀斑、重度瘀斑、血肿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拔针后,穿刺点压迫3 min可降低注射局部皮下出血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 探讨局部压迫对预防低分子肝素钠注射后局部出血的作用

    作者:胡淑芬;尤小玲;颜卉

    目的:探讨注射低分子肝素钠后压迫穿刺点对注射部位局部出血的影响.方法:将69例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按克赛治疗时间先后随机分为实验组34例和对照组35例.实验组注射拔针后压迫穿刺点3 min,对照组不压迫.观察每次注射部位皮下出血情况,比较两种拔针方法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共注射476次,对照组共注射490次.实验组产生轻度瘀斑12次,中度瘀斑12次,重度瘀斑12次,血肿4次;对照组产生轻度瘀斑32次,中度瘀斑19次,重度瘀斑22次,血肿18次.两组比较,在轻度瘀斑、重度瘀斑、血肿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拔针后,穿刺点压迫3 min可降低注射局部皮下出血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 祛瘀疏络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钠对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作者:杨丽

    目的 研究祛瘀疏络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钠对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01-2015-01收治的104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依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祛瘀疏络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运动功能评分、血清指标变化以及hs-CRP水平的变化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及痉挛状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祛瘀疏络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钠能有效改善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疗效显著.

  • 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疗效观察

    作者:罗根艳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凝血功能变化.方法 对14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按常规治疗加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观察治疗结果.结果 治疗后,患者总有效率为66.22%,治疗过程中,有21例(13.1%)皮下注射附近皮肤有瘀点、瘀斑,无其他部位出血现象.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

668 条记录 10/34 页 « 12...78910111213...33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