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分析
肩锁关节脱位在骨科创伤中较为常见,多是由于肩部受到直接暴力致较,临床表现为肩关节的疼痛和功能障碍.对于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一般手法复位及外固定治疗不能获得满意效果,达到肩锁关节复位及确实固定,并维持其位置,选用正确的手术及固定方法是必要的[1].
-
认识人工髋关节
人工髋关节市场广阔、种类繁多,作出选择是一件非常头痛的事情,尤其是对于参与筛选过程的非临床工作人员而言.我们在本文中对人工髋关节文献和当前方法中的主要差异因素——设计、材料和固定方法进行研究比较,以便尽可能地帮读者做出明智的决定.当今的髋关节植入物市场提供了很多种系统.ECRI研究院2011年6月份的保健产品比较系统——关于人工髋关节的图表中,列出了来自 17个供应商的100多种产品(包括全髋关节系统以及独立组件在内).除了其它特性外,现有的模型主要在设计、材料和固定疗法的细节上有所不同.有效地管理这项技术就需要了解这些关键差异因素.
-
介绍一种婴幼儿桡动脉穿刺的固定方法
动脉穿刺术是儿童重症监护工作中比较常见又难度较大的一项操作,临床上常用的穿刺部位有股动脉和桡动脉,由于婴幼儿股动脉和股静脉穿刺位置较为接近,而且股动脉搏动也不是很明显,所以每次穿刺抽取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概率几乎很接近.而临床上行血气分析检查必须采取动脉血,所得结果才能作为临床病情判断的依据,特别是一些呼吸道疾患和行呼吸机应用的患者.所以为了获得更高的阳性率,我科对1个月-3岁的婴幼儿基本从桡动脉处采取动脉血.本人在实践中总结出一些穿刺时的固定方法,不仅能提高穿刺成功率,而且在无人协助的情况下也能完成.
-
二件式尿路造口袋在胸、腹腔穿刺后渗液的护理
胸、腹腔穿刺术是临床上诊断某些疾病重要的检查手段,也可以减轻胸水或腹水的压迫症状和炎症反应,但由于个别患者的依从性差和患者的特殊体质,如恶液质、低蛋白血症、腹壁脂肪层薄等,在持续引流过程中常常腹水、胸水从穿刺点周围渗出。传统保护穿刺点的方法是用无菌纱布覆盖后胶布固定,然而这种固定方法存在着许多弊端,如穿刺点的密闭性不够,易造成感染;液体渗出,污染患者的衣物、被服、影响患者的舒适度;胶布黏性过强,有腹水的患者腹壁很薄,撕拉时易造成皮肤破损;胶布黏性较差,无法很好地固定纱布,穿刺点易污染,从而增加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我科自2012年1月以来,采用二件式尿路造口袋管理胸、腹腔穿刺后的渗液,效果较好,做法如下。
-
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 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4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给予观察组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给予对照组动力髋螺钉( DHS)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和切口长度等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插管固定器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插管固定器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98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48).观察组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固定器固定气管插管,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固定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气管插管固定效果、口腔黏膜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气管插管妥善固定,无移位46例(92.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7例(77.08%)(P<0.05).观察组患者的口腔清洁率为8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0%(P<0.05).结论 气管插管固定器能够降低气管插管的移位、脱出,减少口腔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
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不同固定方法的效果分析
医疗临床护理中,静脉穿刺作为一种极为重要的医学治疗技术,正在被不断改进.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具有诸多优点,如为患者的行动提供便利、通过减少穿刺的次数达到保护静脉的目的、在临床抢救方面应用广泛等.浅静脉留置针穿刺在临床医疗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
鼻饲管置管及固定方法在临床中应用与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留置胃管及改良固定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012年1-12月收治留置胃管患者195例,进行常规操作及护理作为传统组;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留置胃管患者333例,采用改良棉线固定方法和心理行为干预作为改良组,对比两组重复插管率、脱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改良组胃管意外脱管率、重复插管率明显少于传统组。结论:对留置胃管患者加强心理行为干预、棉线固定胃管则发生脱管数明显少于胶布固定者,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成人留置胃管固定方法的护理进展研究
留置胃管作为临床常见的护理操作,由于固定不牢可能导致胃管脱出,加剧患者痛苦,不利于患者的身体恢复,同时还会增加护士工作量.而在护理不断研究和深化下,成人留置胃管固定方法不断完善,实现胃管固定,提升临床护理质量.本文就成人留置胃管固定方法护理进展进行综合综述,寻求合理的固定方法,以求为后续临床实践提供依据.
-
树脂黏接夹板和托槽固定在外伤松动牙中的临床应用
口腔颌面部损伤常常伴有牙齿的折断、松动甚至完全脱落,松动脱落牙及时的复位和固定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临床常用的固定方法有金属丝结扎、牙弓夹板、树脂黏接夹板、托槽固定等,其中树脂黏接夹板及托槽固定应用更为广泛.本文对这两种固定方法的操作时间和临床疗效进行了比较分析.
-
胸腰椎骨折经椎弓根内固定术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
自1970年ROY-Camille采用椎弓根螺钉及钢板作为脊柱后路固定方法以来,椎弓根内固定系统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已被公认为理想的脊柱后路固定方法,并因此获得了广泛的临床应用,我院在无术中X线透视的条件下,自2003年以来开展此项手术21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两种不同固定方法对60例Colles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固定方法治疗colles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闭合性的colles骨折患者60例,随即分为夹板固定组(Ⅰ组)和石膏固定组(Ⅱ组),各30例.采用手法整复,夹板或石膏固定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疗效和后遗症.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按疗效评定标准,Ⅰ组的治愈率为93.34%,Ⅱ组的治愈率为86.67%,两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后遗症发生率为0,Ⅱ组后遗症发生率为16.67%,两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手法整复夹板固定治疗colles骨折具有取材容易、治疗简单、康复快、病人痛苦少及后遗症发生率低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
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穿刺2种固定方法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穿刺两种固定方法的应用效果,以延长留置时间,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方法:静脉留置穿刺成功后,采用透明敷料上标注使用日期和时间的标签以穿刺点为中心先固定,避免留置针移位,然后再以穿刺点为中心覆盖透明敷料.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明显延长(P<0.05).结论:有效固定留置针穿刺部位,降低了重复穿刺次数,减轻了患儿痛苦,减少了护士工作量,也减少了患儿的治疗费用,融洽了护患关系.
-
改进给氧鼻导管固定法在长期吸氧患者中的应用
鼻导管吸氧作为一种常规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为此,2009年来对鼻导管吸氧的固定方法进行了改良,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材料与方法取废旧静脉输液延长管1根[1],直径约5mm(以刚穿进输液延长管大小为宜)长2cm、3mm的止血带各1段,将长2cm止血带对折后用剪刀从对折处剪一5mm的缺口,将静脉输液延长管从止血带两端穿过,将止血带的缺口处撑开套进吸氧管的鼻头端,送至患者鼻部,用长3mm的止血带将两端的输液延长管固定在枕后(类似胶箍的作用),或从耳下绕过耳后固定于额前(睡觉时),吸氧管每日消毒更换1次,头环可每周消毒一次,可反复使用.结果见图1.
-
小儿头皮针的固定方法
头皮静脉是小儿静脉输液常选用的静脉.在临床患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后,由于小儿出汗多,哭闹不合作,好动,输液时间长等原因,导致再次穿刺的现象很多.如果固定不牢或方法不当,会影响输液通畅、针头滑出血管外致输液失败,从而需要重新静脉穿刺,不仅增加了患儿痛苦及护士的工作量,浪费了药液和材料,同时会引发护患纠纷.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实践中搜索了一些小儿头皮针固定方法,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近拇指关节静脉穿刺固定方法体会
目的:探讨近拇指关节处静脉穿刺后妥善的固定方法.方法:将92例近拇指关节处静脉穿刺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用传统常规敷贴固定,观察组在常规方法上,采用纸筒置于掌心处.观察两组1次固定成功率及输液渗漏发生率.结果:观察组1次固定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15.87,P<0.01),输液渗漏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10.89,P<0.01).结论:纸筒固定近拇指关节静脉穿刺效果可靠,简单方便,患者易于接受.
-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应用现状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它为特殊的生物材料制成,柔软、光滑、不易打折、可以随血管弯曲,患儿能够带管进行轻度活动.早在60年代[1],静脉留置针就在欧美国家普遍使用.近年来在我国也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在儿科,成为临床输液的主要工具.由于儿科的特殊性,因此对留置针的穿刺固定方法、封管技术、留置时间以及常见并发症等问题,国内护理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我们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现综述如下.
-
四肢长骨开放性骨折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四肢长骨开放性骨折的感染与损伤程度、部位、清创时间、骨折固定方法及是否有休克和合并症均有一定的关系.
-
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的研究与进展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是维系膝关节稳定性的重要结构,在膝关节损伤中ACL的损伤为常见,其损伤后严重影响膝关节的稳定性.前交叉韧带损伤后的重建一直是骨科和运动创伤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国际上在移植材料的选择、隧道的重建和移植材料的固定还存在着差异,这些因素以及术后的康复功能锻炼都是影响ACL重建远期疗效的关键.
-
不同固定方法对野生型及β受体基因敲除C57小鼠心电指标的影响
目的:通过对比3种不同固定状态下心电图指标的变化来选择测量小鼠心电图佳的固定方式。方法:测量小鼠在自制鼠套、胶带捆绑以及呼吸麻醉3种不同状态下心电指标ST段幅值以及心率的变化。结果:两种动物心电图ST段幅值在捆绑和麻醉状态下较安静状态(即自制鼠套固定)明显抬高(P<0.01);C57BL6小鼠心率在捆绑状态下较安静状态明显加快(P<0.05,P<0.01),而β1/β2-AR-/-小鼠在麻醉状态下较安静状态和捆绑状态均明显减慢(P<0.01)。结论:相对于捆绑和麻醉方式,利用鼠袋固定小鼠更能真实地反映其生理/病理状态,是实验研究中测量心电指标较好的固定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