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晋波;刘红

    目的:观察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5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Ⅱ)即胰岛素泵组和每天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MSⅡ)组,观察两组的空腹和餐后血糖、血糖达标所需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事件.结果:CSⅡ组血糖达标所需时间、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次数都显著低于MSⅡ组(p<0.05).结论:CSⅡ不仅能快速平稳地控制血糖,而且需要的胰岛素用量相对较少,低血糖发生率相对较低.

  • 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在老年退行性腰椎不稳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张东;许燕

    目的 探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在老年退行性不稳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方法 对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23例老年退行性腰椎不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都采取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结合椎体间植骨治疗,手术前详细测量将要进行螺钉置入的椎体的骨密度,手术中将螺钉的大旋入力偶矩进行详细的测量,将螺钉取出后,在钉道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3 mL,再将螺钉拧入椎体,拧紧,然后再对患者进行椎体间植骨和固定.结果手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时间为半年至两年,经过治疗,患者治愈率为87.0%,无并发症.经过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之后,大旋入力偶矩有所增加,由本来的(0.590±0.212)N·m增加到(1.331±0.378)N·m,手术前后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能够有效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不稳,有效增强螺钉的稳定性,值得推广.

  • 胰岛素泵对2型糖尿病围手术期降糖治疗的临床观察

    作者:钟海花;万沁

    目的:评价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胰岛素泵治疗)对2型糖尿病围手术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本文对42例需外科手术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两种方法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胰岛素泵组(continue subcutaneous insulin injection 简称CSⅡ)20例,常规胰岛素强化治疗组(multi subcutaneous insulin injection简称MSⅡ)22例.观察两组患者在胰岛素用量,血糖达到理想控制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及切口感染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治疗在胰岛素用量,血糖达到理想控制时间有显著性差异,而CSⅡ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MSⅡ组.术后CSⅡ组所有患者均无切口感染发生,而MSⅡ组有1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结论:CSⅡ治疗能更快、更有效控制高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明显缩短患者手术前调整胰岛素量时间,使患者更为安全渡过围手术期.

  • 强化治疗糖尿病低血糖症120例临床分析

    作者:黄丽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引起低血糖的原因及临床表现和对策.方法:以2001~2002年住院用胰岛素强化治疗120例糖尿病作为研究对象,对低血糖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引起低血糖主要原因为:胰岛素加量过快、过大、进食过少,未正规监测血糖,其次为运动量过大,用药不正规等,大多数患者低血糖有症状,一部分无症状,极少数年老患者发生昏迷.结论:提高对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引起低血糖症的认识,积极采取预防措施,熟悉低血糖症的临床表现,做到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 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肺结核24例临床分析

    作者:党员喜;陈谦彬;杨光锃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难治性肺结核判断:采用摄片和痰直接涂片法;按DOTS方案(短程督导化疗--采用标准短程化疗方案,且病人的每次用药都在医务人员面视下进行)治疗1月以上者和在本门诊按DOTS方案强化治疗2月后痰涂片仍为阳性和或摄片病灶扩大或无改变者.疗病人.

  • 结核病治疗中类赫氏反应33例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杨杨;褚立顺

    赫氏(Herxbeimer)反应是在驱梅治疗中出现的一种病灶暂时性恶化的一种特有的反应.而在我们抗痨治疗中,部分结核病员在强化治疗时,亦有类似的现象发生,称之为类赫氏反应[1].本文将两院1999年全年收治的33例报告分析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护理

    作者:余春芳;汪林秋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护理特点并观察其疗效.方法:对158例糖尿病胰岛素泵治疗的患者进行心理、技术等综合护理.结果:158例患者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血糖控制良好,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胰岛素泵在强化治疗糖尿病方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安全、可靠、方便及灵活性,是强化治疗的佳手段.综合护理是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保障.

  • 胰岛素泵与每日多次注射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作者:赵炼玲;袁丽

    目的 比较胰岛素泵与每日多次注射胰岛素对初诊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效果.方法 2013年12月-2014年2月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将36例初诊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组(18例)和皮下注射组(18例),胰岛素泵组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皮下注射组采用专用胰岛素笔三餐前皮下注射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睡前皮下注射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血糖控制水平、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用量及皮肤感染情况.结果 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8个时点的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胰岛素泵组发生低血糖1例,皮下注射组发生低血糖6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8).胰岛素泵组治疗1周后胰岛素用量(33.73±4.12)U,皮下注射组(43.61±9.18)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胰岛素泵组无皮肤感染发生;皮下注射组发生皮下硬结1例,进针点发红3例.结论 胰岛素泵模拟了正常人体胰腺胰岛素的分泌,可更快更有效地控制高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糖尿病患者安全有效的选择.

  • 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

    作者:秦清华;乔旭霞

    目的 观察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为初诊2T2DM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2008年5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56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6例和对照组80例;观察组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对照组予三餐前门冬胰岛素加睡前诺和灵N皮下注射;治疗2周后,两组门诊口服降血糖药物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空腹血清C-肽(C-P)、餐后2 h血清C-肽(C-P 2h)、HbA1c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治疗2周、6个月,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15.8%、34.2%,低于对照组的35.0%、61.2%,P均<0.05,均未发生严重低血糖.出院6月后观察组未服口服降糖药物仅靠严格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血糖达标者占46.1%,高于对照组的18.8%,P<0.05.与治疗前比较,住院治疗2周、门诊治疗6个月后两组FBG、PG 2h、HbA1C均下降(P均<0.01),空腹血清C-P、C-P 2h均升高(P均<0.01).结论 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诊T2DM,能更快、更平稳地控制血糖,并能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ARDS强化胰岛素治疗的临床干预效果观察

    作者:雷贤英;刘英;甘辞海;唐显玲

    目的 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ARDS强化胰岛素治疗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 将6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ARD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传统组(TT组)与强化组(TT组),两组均采用微量注射泵输入胰岛素,TT组将血糖控制在10.0~11.1mmol/L,IT组将血糖控制在4.4~6.Immol/L.观察两组使用呼吸机时间、ICU住院时间及低血糖例教等情况.结果 两组存活患者比较,IT组使用呼吸机时间、ICU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结论 强化胰岛素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ARDS的治疗过程起着一定的干预因素,加快了脱机时间,缩短ICU住院时间.

  •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观察

    作者:陈敏

    目的对46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疗效.方法分为3组:胰岛素强化治疗组(A组)、胰岛素非强化治疗组(B组)、口服降糖药组(C组) .结果 A组血糖水平基本达理想目标,A组控制血糖水平明显优于其他两组.3组间治疗后空腹、餐后胰岛素及C肽水平无明显差异.3组病人治疗观察期间,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提示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是一项既安全又能迅速纠正糖代谢紊乱,尽快使血糖达控制理想目标的治疗措施.

  • 110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临床分析

    作者:王艳红;徐晓英;张梅;李筱琴

    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和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两个主要因素.在糖尿病发生以后,β细胞功能仍呈进行性下降,其下降的速度决定于糖尿病病变发展的速度.有效控制血糖是预防糖尿病晚期并发症的重要环节.UKPDS用胰岛素强化治疗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为探索胰岛素强化能否在以农村为主的城乡人群中进行,我院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110例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6个月,合并高脂血症者同时降脂,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诺和锐30治疗新诊断老年Ⅱ型糖尿病的疗效研究

    作者:夏芳

    目的 研究诺和锐30(BIAsp30)和诺和灵30R(BHI30)对新诊断的老年Ⅱ型糖尿病治疗效果、安全性及性价比.方法 将42例新诊断的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诺和锐30治疗组及诺和灵治疗组,诺和锐30组予早晚餐时注射,诺和灵30R组予早晚餐前30分钟注射,疗程3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及果糖胺水平,达到目标血糖所需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等.结果 两组治疗均有效,诺和锐30组血糖达标时间较诺和灵30R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诺和锐30组低血糖发生例数低于诺和灵30R组,但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诺和锐30能有效纠正高血糖,较快速标,不增加低血糖风险,更适用于老年患者.

  •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作者:张红军;马兵;王静;赵英;梁平;文彦;李秀明;罗文清;邱慧敏

    目的 研究短期的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短效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榆注胰岛素治疗(CSII).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多次胰岛素治疗方法(MSlI),分别舛治疗前、治疗中、疗程完成后和治疗后3个月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治疗组在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血糖控制理想度、尿微量白蛋白、血脂的改善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2型糖尿病及早开始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迅速纠正糖脂毒性,使部分初发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较长时间不用药物治疗情况下达到良好糖代谢水平,对于基础血糖较高,病程较长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在理想水平,并在改善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方面明显优于常规胰岛素方法治疗的患者.

  • 门冬胰岛素30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对血糖、血脂、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艳妮;张逢;胡杰;李兴梅;李转霞

    目的 探讨门冬胰岛素30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糖、血脂、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7月我院接诊的92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使用门冬胰岛素+精蛋白锌人胰岛素强化治疗,观察组在三餐前给予门冬胰岛素30强化治疗.比较两组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分泌指数(△I30/△G30)、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以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L)、HOIM-IR、△I30/△G30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HbA1C、FBG、PPG、TG、TC、LDL-C、HOIM-IR、△I30/△G30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传统胰岛素强化方案和门冬胰岛素30强化方案均可有效降低血糖、血脂水平,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但门冬胰岛素30强化治疗可缩短血糖达标时间,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胰岛素泵针头腹部留置位置的探讨

    作者:李玉萍;史云菊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腹部留置的佳位置,以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010年6月~2011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216例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8例.实验组通过测量腹围,评估腹部皮下组织厚度,确定置入位置.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置入.比较两组治疗7d后空腹及餐后血糖控制情况,治疗期间低血塘、高血糖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比较(t=3,55 P<0.01)、餐后血糖比较(t=5.00 P<0.01)、低血糖发生率比较(x2=4.67P<0.05)、高血糖发生率比较(x2=7.71 P<0.01)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通过测量腹围、评估皮肤局部情况后,再确定胰岛素泵针头置入位置,治疗效果更满意,血糖稳定性更好.

  • 胰岛素泵在糖尿病强化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作者:李占萍;徐兰蕙;金秋;卢翠琼;高虹;何永桂

    胰岛素泵通过模拟正常胰岛素分泌模式,持续向患者体内输入微量胰岛素,从而使高血糖病人在较短时间内控制血糖在理想范围内,是目前临床上强化治疗糖尿病的一种先进手段,正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1].

  • 门冬胰岛素30与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30R对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比较

    作者:彭捷;陈丽

    近年来全球糖尿病发病率显著增加,国内糖尿病患病率增加更明显.我国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较重,应尽早起始胰岛素控制血糖.预混胰岛素可兼顾空腹及餐后血糖,具有使用安全性较高、灵活方便等特点已成为医生及患者的理想选择.门冬胰岛素30为预混人胰岛素30R升级产品,含有30%可溶性门冬胰岛素和70%精蛋白结晶的门冬胰岛素,其作用模式更接近生理胰岛素分泌模式,现已广泛应用于胰岛素起始和强化治疗.我科于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采用门冬胰岛素30与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30R对比治疗患者共118例,对其降血糖效果及低血糖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 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30例疗效观察

    作者:陈胜勇

    强化治疗已被证实是治疗糖尿病取得更大疗效的新观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CSⅡ简称胰岛素泵治疗)其模拟了人胰岛素的生理分泌模式,是强化治疗的更有效手段,我院对2007-10-2009-08住院期间2型糖尿病患者30例给予CSⅡ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常规治疗联用奥扎格雷钠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胸痛及凝血功能的近期影响

    作者:廖永芳;吴伦宽;彭雁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tlary sylldrome,ACS)是一大类包含不同临床特征、临床危险性及预后的临床症候群[1].根据心电图有无ST段持续性抬高,可将ACS区分为ST段抬高和非ST段抬高两大类.后者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on-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NSTEMI). UA/NsTEMI标准的强化治疗包括:抗缺血治疗、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2].

1049 条记录 46/53 页 « 12...43444546474849...525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