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小儿心脏手术脑保护药物研究进展
深低温低流量和深低温停循环技术的广泛运用,推动了婴幼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的发展.但其在运用于疾病治疗的同时也对患儿多个系统脏器产生了不小的损伤.其中脑部的损伤尤为显著,相应的脑保护引起了大家广泛的重视.据统计,体外循环术后30%的患者存在脑功能紊乱[1].多数脑损伤程度较轻,呈一过性,但少数也可致残,甚或死亡.因此在心脏手术中需要较好的脑保护方式,其中药物保护在体外循环脑保护中占极其重要的地位,现就脑保护药物进行综述.
-
内源性脑保护的研究进展
脑血管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特点,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有效治疗手段并不多,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卒中单元、抗血小板治疗得到了认可[1-2],而脑保护治疗虽然经基础研究证实有效,但临床运用并没能得到理想的效果[3],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外源性给予脑保护药物常常作用于单一靶点,而脑缺血损害的病理生理涉及多个环节.
-
中国颅脑创伤病人脑保护药物治疗指南
一、宗旨为了指导我国神经外科医生正确使用腩保护药物治疗颅脑创伤病人,减轻脑功能障碍、促进脑功能恢复、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减轻国家和病人的医疗负担.
-
脑缺血及再灌注损伤保护性药物的研究进展
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高,可引起生活质量的严重下降,给社会及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临床上应用有效的药物却少之又少,为此缺血性脑卒中的保护性药物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几年临床前应用脑缺血及再灌注损伤保护药物的实验室结果,以期对临床试验及药物的研发提供线索,从而有助于提高脑卒中病人的存活率及生活质量.
-
短暂脑缺血发作对后继脑梗死的脑保护研究进展
短暂脑缺血发作(TIA)诱导的脑保护作用是通过短暂缺血/缺氧触发内源性神经细胞保护机制,增加神经元细胞对继发致死性缺血/缺氧的抵抗能力,这种神经元保护作用称为缺血耐受或缺血/缺氧预处理(IPC/HPC).该作用已在动物模型、神经影像学及临床实践等各种研究中被证实.由于脑保护药物的应用效果至今不能令人满意,内源性缺血耐受现象越来越受到关注,现就其近年来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神经外科的若干进展
1 颅脑损伤的治疗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国内颅脑损伤发病率呈持续增高趋势.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我国颅脑损伤的发病率已超过100/10万人口,接近西方发达国家150~200/10万人口的水平.随着急救体系的完善、手术技术的改进和神经影像技术的发展,颅脑损伤治疗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在该领域内仍存在许多尚待深入研究和解决的课题,如外伤后脑梗死的早期处理、急性脑膨出及脑积水的处理、钙离子拮抗剂的疗效、脑灌注理论的临床应用、激素的疗效和安全性、脑保护药物的选择、植物生存状态的标准等一系列问题,国内外仍存在许多争议,许多研究报告的结论甚至大相径庭.颅脑损伤治疗的新进展有以下几方面.
-
窒息新生儿脑保护药物不同给药时机对预后的影响
窒息新生儿的脑保护药物多用1,6二磷酸果糖(FDP),它是葡萄糖分解代谢的中间产物,在体内经静脉注射后可广泛分布于心、脑、肾等器官.FDP可通过血脑屏障被中枢神经系统代谢,对保护和恢复脑功能具有重要作用.2006年1月~2007年6月,我院对窒息新生儿早期应用FDP治疗并进行了随访,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162例颅脑外伤患者脑保护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162例颅脑外伤患者脑保护药物的使用情况,为提高颅脑外伤治愈效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以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62例颅脑外伤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利用DDDs对患者所用神经系统用药、脑血管病用药及促智药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计算排列前位药品的药物利用指数,观察用药合理性.结果 科室脑血管病用药及促智药注射剂型使用DDDs排名前5的药物依次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长春西汀、奥拉西坦、三磷酸胞苷二钠和依达拉奉;口服剂型DDDs排名前5的药物依次为胞磷胆碱钠片、氟桂利嗪胶囊、乙哌立松、石杉碱甲片和胞磷胆碱钠胶囊;科室神经系统用药依DDDs依次为谷维素片、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钠和硫辛酸.全部药品DUI均<1.0,但口服用药DUI更接近临界值,合理性相对较差但未至过量.162例患者中,不合理用药3例,不合理率1.85%.结论 我院颅脑外伤患者脑保护药物使用量基本合理,但仍有不足,医院应注重加强对口服剂型脑保护药物剂量使用的控制,同时进一步规范临床用药,以减少治疗过程中药品的不合理使用现象,确保医疗质量及用药安全.
-
心脏手术脑保护药物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体外循环( 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应用于心脏和大血管手术已有半个多世纪,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提高、CPB装置的改进以及器官保护措施的不断完善,CPB术后总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已明显下降,然而,脑损伤仍然是CPB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据文献报道[1],严重的中风发生率为2%~5%,病理性脑病为10%~30%,认知功能障碍在术后1周内的发生率为50%~70%,术后2个月其发生率仍可高达30%~50%,严重者甚至死亡。 CPB下心脏手术期间脑微血栓的形成、脑灌注改变以及系统性或局部性的炎症级联反应等因素常造成脑损伤,因此CPB期间脑保护意义重大[2-3]。许多脑保护措施被应用到CPB手术中,包括低体温、药物保护及缺血预处理等。而CPB脑保护药物在降低炎症反应、改善患者预后方面,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就CPB脑保护药物及其机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
全国192家医疗机构26011例创伤性颅内损伤患者的药物利用分析
目的:了解创伤性颅内损伤患者的药物应用状况及用药特点,为促进创伤性颅内损伤患者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金额排序分析和用药频度(DDDs)分析等方法,对全国192家医疗机构2016年6月1日-2017年5月31日期间创伤性颅内损伤住院患者电子病历中的人口统计学信息、诊断信息、药品信息等进行汇总、统计、分析.结果:26011例创伤性颅内损伤患者中,男性占72.4%,女性占27.5%;31~50岁者占总数的57.0%;交通伤为主要的致伤因素(占33.8%),而高处坠落伤导致的住院时间长、费用多;诊断疾病占比排前3位的分别是未特指的颅内损伤(占55.3%)、脑震荡(占19.6%)、弥散性脑损伤(占13.0%),而局部脑损伤的平均住院时间长、平均住院费用和药品费用高.使用金额排前3位是神经系统药物(17887.5万元)、血液和造血器官药(6149.6万元)、全身用抗感染药(4946.1万元).在神经系统药物中,脑保护药物金额和DDDs均居首位;不同损伤严重程度的患者中,使用脑保护药物组的平均药品费用及住院费用均显著高于未使用组(P<0.05),而两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液和造血器官药中,血液代用品和灌注液金额占比高,其中的静脉注射液、静脉注射液添加剂、血液和相关制品分别占35.51%、19.17%、17.17%.在全身用抗感染药中,金额排序前3位的分别是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碳青霉烯类药物、第二代头孢菌素类药物;DDDs排序前3位的分别是第三代、第二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和氟喹诺酮类药物.结论:创伤性颅内损伤患者所用药物以神经系统药物、血液和造血器官药、全身用抗感染药为主,大多为对症治疗药物,总体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脑保护药物滥用等问题.因此,对脑保护药物等的使用还需进一步加强管理和严格控制,从而进一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
我院颅脑外伤脑保护药物使用情况调查
目的 分析颅脑外伤患者脑保护药物的使用情况,寻找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提高颅脑创伤病人的治疗效果,促进合理使用药物.方法 调查2012年上半年我院颅脑外伤病例242例,得出使用频度排名前十位的药品.依照《中国颅脑创伤脑保护药物指南》和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进行分析.结果 脑保护药物使用前10位的品种为注射用奥拉西坦、尼莫地平片、桂哌齐特注射液、依达拉奉注射液、维生素C注射液、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胞磷胆碱钠注射液、注射用复合辅酶、注射用维生素B6、脑苷肌肤注射液.主要在药物的选择,用药疗程上存在问题.结论 颅脑外伤患者脑保护药物使用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规范.
-
脑保护药物治疗颅脑损伤的现状与展望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通常存在意识丧失、运动神经功能障碍、记忆功能障碍和精神异常.目前,临床医师都在使用各种脑保护药物治疗脑功能残疾患者,期望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但是,所使用的大量脑保护药物是否有效尚待进一步研究,如何正确使用脑保护药物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和不科学性.
-
脑梗死急性期治疗探讨
循证医学证明,脑梗死急性期有效的治疗是:卒中单元、3~3.5 h内静脉溶栓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但实际上血压的调控、脱水剂的应用、脑保护药物、降纤药物以及综合治疗措施等也是非常重要和有效的.现就脑梗死急性期治疗的几个应特别重视的问题阐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