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数字化全牙列下颌骨三维解剖建模

    作者:朱赴东;石珏;宋恩;葛巍立;廖胜辉

    目的:探讨建立具有高质量牙列的下颌骨三维数字化解剖模型。方法用激光扫描获取1套标准下颌牙列解剖标本的精确三维模型,用CT扫描数据重建下颌骨三维模型,使用基于几何和图像解剖标志的配准变形方法将每颗牙齿模型对齐融合到下颌骨模型,进一步生成牙齿的牙釉质、牙本质、牙周膜。结果成功建立了具有高质量牙列的下颌骨三维数字化解剖模型,每颗牙齿具有牙冠细节和完整的牙根,区分牙釉质、牙本质、牙周膜,可以对任意解剖区域放大和旋转观察,显示解剖标志。结论高质量牙列的下颌骨三维数字化解剖模型具有逼真的三维显象和方便的教学学习功能,可用于口腔、颌面、解剖等多个学科。

  • 髁突颈横行截骨和骨折对大鼠下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

    作者:朱房勇;陈玉华;陈建中;蒋骞;邹建明;高宇峰;凌厉;李松

    目的 建立年轻SD大鼠单侧髁突颈部截骨、骨折的动物模型,探讨应力改变对大鼠下颌骨及髁突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4周龄72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3组,每组24只,分为截骨组、骨折组、对照组.建立大鼠单侧髁突颈部横行截骨,骨折的动物模型,观察术后1、3、5、9周髁突影像学、组织学及下颌骨解剖学的变化.检测与髁突生长发育关系密切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及X型胶原(Col X)在髁突软骨中表达的变化.结果 截骨组手术侧术后1、3周髁突区膨大,髁突颈呈分离影像.骨折组手术侧术后1周髁突呈圆柱状,见骨折线.截骨组手术侧术后4个时间点下颌骨生长发育受到限制,髁突软骨的总厚度术后1周代偿性增厚为(1468.28±53.73) μm,大于骨折组手术侧;术后3、5周总厚度明显降低;术后9周与骨折组手术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都小于对照组(P<0.05).截骨组手术侧CTGF在髁突软骨中的表达在术后1、3、5周分别为60.18±1.23、72.43±2.82、86.00±2.90均高于骨折组手术侧和对照组Col X表达在术后1周时为64.46±3.76,高于骨折组手术侧和对照组(均为P<0.05).结论 单侧髁突颈截骨,致应力改变明显,影响下颌骨及髁突生长发育,可导致手术侧、非手术侧下颌骨的不对称,并影响CTGF及Col X在髁突软骨的表达.

    关键词: 下颌骨 截骨术 骨折
  • Twin-block矫治器对下颌后缩安氏Ⅱ1类错(牙合)儿童咬肌形态学变化的影响

    作者:马迅;林僖;王大为;蔡斌;曹阳;王洋;卢新华

    目的 研究Twin-block矫治器(TB)对下颌后缩安氏?类错(牙合)儿童咬肌影像学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下颌后缩安氏Ⅱ1类错(牙合)儿童9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CDE),在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观察咬肌影像学变化.结果 治疗前超声检查示咬肌边界清楚、低回声像,肌肉中纤维纹理平直、流畅、边缘锐利;戴入TB后,咬肌回声增强,纹理变模糊,肌肉发生水肿样变,随后咬肌有恢复治疗前的趋势.能量多普勒显示,治疗前咬肌血流稀少,随着后牙的建(牙合),血流信号增强.结论 TB使下颌向前移位,在新的位置建(牙合),咬肌发生改建.其超声影像学变化为初期回声增强,纹理模糊,肌肉水肿,随着后牙的建(牙合),咬肌有恢复原来的趋势.

  • 下颌骨神经鞘瘤1例

    作者:董红梅;郭瑞峰;陈健;田茹

    患者女性,58岁.左下颌骨肿物半年余,逐渐增大,无疼痛及其他明显不适.查体:面部不对称,左下颌体部、升支膨隆,部分区域可触及乒乓球感,无触压痛,双颌下及颈部淋巴结未触及.曲面断层片示左下颌骨可见多房透光影,内有分隔,边缘可见切迹,左下颌第5、6、8根尖吸收.

  • 牙源性透明细胞瘤1例

    作者:王洋;吴丽莉;高莉;张顺民

    患者男性,57岁.右下颌骨无痛性渐进性膨隆伴咬颌不适1年余.查体:面部不对称,右下颌明显膨隆、畸形,表面皮肤正常,未及"乒乓球"感,无压痛.CT及曲面断层X线示右下颌角前1 cm至6 远中见颌骨骨质膨隆,骨密质未见明显变薄,骨质内见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透光区,呈大小不等的多房状,边缘不清,有分隔及多个钙化点,不含牙.瘤腔内牙根无吸收,牙齿未见明显异位.临床诊断:牙源性钙化上皮瘤.行下颌骨次全切除术+血管化腓骨肌游离移植下颌骨重建术+气管切开术.

  • 痣样基底细胞上皮瘤综合征1例

    作者:张纪华;潘惠娟;李维华

    患者男性,61岁.发现左眼角小黑痣10年,逐渐长大,近1年反复破溃并伴有肿痛.检查:左眼内眦2个痣样结节,大小0.2cm左右,表面尚光滑,呈浅褐色,除眼角外,颜面及躯干亦有散在的大小不等的痣样结节数10个,从针尖到黄豆大.手术分别切除眼内眦部,鼻背部及颜面其它部位黑痣6枚.患者曾先后4次行下颌骨多发性囊肿切除术.

  • 角化型成釉细胞瘤1例

    作者:修小斐;丁洋

    患者男性,33岁.主因左下颌牙龈肿物伴牙齿松动4个月.专科检查:左下颌31、32、33唇舌侧牙龈肿物,界清,无明显触压痛,色红润,质韧.31、32Ⅱ度松动,无叩痛.X线检查示左下颌牙槽骨呈吸收溶解样改变,与正常骨分界不清.34近中区至41近中区见1.9 cm×1 cm×1cm大小不规则低密度影,病变区唇舌侧可见骨板吸收破坏,31、32牙根部分吸收.行下颌牙龈肿物切除术.

  • 下颌前突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应力分析

    作者:刘展;樊瑜波;钱英莉

    下颌前突是常见的颌面畸形,其下颌骨的力学环境不同于正常人.基于一位下颌前突患者的头部CT片,建立下颌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关节盘和关节软骨层间考虑接触,对其施加模拟正中咬合的载荷,分析下颌骨不同部位的应力分布特点,为下颌前突的治疗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下颌骨的高应力区出现在乙状切迹和下颌角,分别为13.337MPa和13.850MPa;下颌骨的大变形发生在颞下颌关节(TMJ)区域.通过与正常人下颌骨的比较,发现下颌骨大部分区域的应力分布较为吻合,但TMJ内的应力分布存在较大的差异,表明下颌前突可能导致TMJ内紊乱症,甚至髁突吸收、关节盘穿孔.可见,除了必要的矫形或手术治疗外,有时还需要针对TMJ进行治疗.

  • PDLLA/HA接骨系统固定兔下颌骨骨折愈合过程中外源性rhBMP-2的作用

    作者:万涛;廖锋;李祖兵;阎玉华;李世普

    探讨rhBMP-2在PDLLA/HA接骨系统固定兔下颌骨骨折愈合过程中的作用.对36只新西兰白兔实施骨折模型,采用PDLLA/HA接骨系统、PDLLA/HA接骨系统+胶原膜、PDLLA/HA接骨系统+含rhBMP-2的胶原膜3种不同方法,进行兔下颌骨骨折处的固定.在术后2周、4周、8周、12周,进行大体观察、X线观察和组织病理学的分析,对3组结果进行比较,并考察rhBMP-2膜在PDLLA/HA接骨系统固定兔下颌骨骨折愈合过程中的作用.各组动物伤口均Ⅰ期愈合,骨折无移位,咬合正常;X线显示,术后2~12周,骨折线逐渐由清晰变为模糊后消失.但加入rhBMP-2组比另两组在同一时间段骨折线密度更高,在第2周、4周、8周显示,rhBMP-2组愈合加快,HE染色显示,在早期(2~4周)rhBMP-2组即有大量成骨细胞和成软骨细胞及新生骨样组织,12周rhBMP-2组骨折线不可见,骨小梁走向趋于规则.不含rhBMP-2的两组骨小梁呈网状,不如rhBMP-2组规则,骨折线模糊.PDLLA/HA接骨系统具有良好的固定骨折和使骨折愈合的效果,而rhBMP-2膜与PDLLA/HA接骨系统联合使用来固定兔下颌骨骨折可提高愈合速度,具有很好的促骨愈合效果,为临床上解决固定期过长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 磷酸钙骨水泥与骨形态蛋白复合材料修复下颌骨缺损的研究

    作者:徐靖宏;谈伟强;林军

    为提高磷酸钙骨水泥的成骨活性,将自制的磷酸钙骨水泥作为骨形态蛋白-2的载体予以复合,对复合载体材料进行物性研究和异位成骨试验.并以该复合材料修复兔下颌骨缺损,通过生物力学检测和骨界面新生骨计量,观察其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效果.结果表明,以该复合材料修复兔下颌骨缺损,其材料与宿主骨界面的结合强度以及新生骨量均明显高于单纯材料的修复.

  • 一种具有微观仿生结构的定制化下颌骨植入体

    作者:刘亚雄;王珏;卢秉恒;李涤尘

    为了使下颌骨人工植入体具有定制化的外形,并使其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及与人骨内部哈弗氏管和福克曼管类似的三维微观通道,提出了利用快速原型制造仿生下颌骨替代物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快速原型技术快速准确地制作出与人骨形状相匹配的人工植入体(模型)及内部三维仿生网架,而后运用铸钛技术完成植入体钛框架的终成型,钛网内的三维仿生网架被复合有骨形态发生蛋白的磷酸钙骨水泥所包绕.该项研究结果不仅利用快速原型制作出仿生下颌骨人工植入体,还成功地投入临床应用.结论:虽然仅以下颌骨为例,但快速原型适宜于所有仿生人工植入体的定制化制造.

  • 成牙骨质细胞瘤一例

    作者:王文泽;钟定荣;郭丽娜

    患者男,23岁.5年前发现左下颌骨小肿物,伴疼痛、咀嚼痛,未予处理.肿物渐增大.患者局部无红肿热痛症状,体重无降低.体检:双侧面部基本对称,无面瘫,颞下颌关节区无压痛,开口度及开口型均无异常.口内第一磨牙区颊舌侧可见一2cm×2cm大小的肿物,颊舌向膨胀,质硬,界限清楚,移动度差,按压痛.表面黏膜颜色正常,未触及骨质破坏.颌颈部未及肿大淋巴结.曲面断层片示:左第一磨牙牙根周围2cm×2cm大小不均匀斑片状高密度影,累及牙根,肿物周围可见一清晰的环状透亮带.患者入院后行肿物及受累牙齿完整切除术加周围软组织刮除术.术后病人恢复良好,无口唇感觉异常等并发症.

  • 下颌骨牵引成骨术对下牙槽神经的影响

    作者:王晓霞;王兴;李自力

    牵引成骨术[1]在颌面外科主要用于矫治小下颌畸形、半侧颜面发育不全畸形,并在上下颌骨宽度不足、严重上颌后缩畸形、下颌骨或牙槽骨缺损治疗方面显示出独特优势.下牙槽神经(inferior alveolar nerve, IAN)位于骨性下颌管中,在下颌骨牵引过程中会同时受到牵拉,这是否会损伤IAN 的形态结构,能否完全恢复,目前意见不统一.我们通过动物实验研究,探讨下颌骨牵引成骨术对IAN形态结构的动态影响.

  • 牵引成骨技术治疗严重小下颌畸形伴中重度OSAHS

    作者:毛波宇;陈军

    严重小下颌畸形患者多见于儿童先天发育性疾病,下颌骨框架发育不足,不仅影响容貌,且多因舌后坠导致口咽区间隙狭窄而引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由于该疾病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已越来越为广大医务人员及患者所了解并重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自2003月9月至2008年4月共收治严重小下颌畸形伴中重度OSAHS患者19例,现报道如下.

  • 20例喉外伤患者的治疗分析

    作者:房振胜;王德利;杜志华;邹越;赵文波;战秀兰;张雷

    耳鼻咽喉科喉位于颈前正中,受下颌骨、胸骨、颈椎和双侧胸锁乳突肌保护,平时受伤机会少,受伤时常合并颈部其他软组织损伤.近年来因交通事故及意外损伤增多,喉部外伤亦有增加趋势.现将我院1998年4月至2002年12月救治的20例喉外伤病例报告如下.

  • 外伤性心肌梗死二例

    作者:杜景柏;马五一;李成祥

    例1.患者男性,32岁,1月前面部及胸部挤压伤,伤后胸部CT及胸部正位片提示正常,1周前行下颌骨骨折固定,术前心电图检查提示"陈旧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既往心电图提示正常.入院体查:120/80mm Hg(1mm Hg=0.133kPa),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 人颌骨骨膜成骨细胞的体外分离与培养

    作者:藕小平;陈伟良;吴渺夷;张胜

    目的 探讨人下颌骨骨膜分离培养成骨细胞的可行性.方法 切取人健康的下颌骨骨膜,用胰酶、胶原酶分步消化法分离出成骨细胞,利用差异贴附原理对分离出的细胞进行纯化,对成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与扩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生长、增殖与黏附情况,利用碱性磷酸酶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人成骨细胞Ⅰ型胶原表达来对成骨细胞进行鉴定.结果 人下颌骨骨膜成功分离出成骨细胞并进行体外培养与扩增,免疫组化学方法检测出Ⅰ型胶原表达,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反应率达95%以上.结论 自人下颌骨骨膜分离培养成骨细胞的方法切实可行.

  • 下颌骨骨折坚强内固定术后钛板取出原因分析

    作者:王君;郭新程

    目的 分析下颌骨骨折坚强内固定术后拆除钛板的原因.方法 收集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口腔科1999~2007年内行下颌骨骨折坚固内固定术术后取钛板患者86例,就其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取钛板原因中患者要求35例、感染15例、钛板断裂9例、外部可触及钛板5例、钛板外露5例、影响发育6例、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3例、影响修复6例、下唇麻木2例.结论 下颌骨钛板内固定术后取板适应证包括:①心理因素;②钛板感染、断裂或暴露;③影响儿童或青少年期的颌骨或牙胚发育;④影响义齿的修复;⑤影响局部器官功能.其中骨段固定不稳所致的感染是下颌骨骨折坚强内固定术后取板的重要原因.

  • 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

    作者:陈昆达;王宁

    采用钛板进行下颌骨骨折复位内固定治疗,克服了传统骨折治疗中的众多不足,能对各型颌骨骨折进行坚强内固定,也能起到骨缺损区的支架作用,获得良好的复位和咬牙合关系[1].钛金属与机体形成稳定的生物相容关系,是耐磨蚀、强度适中、质量轻的生物材料,可长期在体内存留.2001年2月至2007年10月间我科收治下颌骨骨折患者29例,采用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 1例缓解顽固性呼吸暂停的护理

    作者:荆素卿;李爱华;程春琴

    本病例为1例腮腺混合瘤术后复发,并大面积侵犯颅底再次进行手术切除的病人,术后32小时无任何诱因突然出现频繁、顽固性的呼吸暂停现象,严重威胁着患者生命,经有关专家多次会诊,并采取各种治疗方案,但呼吸暂停现象持续3天无改善,终经恰当护理手段得以解决.现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1.1 患者男,27岁,因腮腺混合瘤术后半年复发而入院.入院时生命体征正常,体质虚弱、头发稀疏,右额纹及鼻唇沟消失,口角向左侧歪斜,右眼不能闭合,右上唇不能上抬,右面肌、颈肌、肩胛肌明显萎缩,下颌及右颈下可触及大小不等六个包块,直径2×1 cm至4×3 em,CT显示肿瘤侵犯颞下窝、咽旁、下颌骨及颈椎,并向后上侵入后颅窝、中颅窝和斜坡区,脑干被压向左侧.诊断.右腮腺混合瘤术后复发,颞下、后颅底及后颅窝广泛受侵.

1785 条记录 3/90 页 « 12345678...899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