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自体骨粉移植修复兔下颌骨部分缺损的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检测

    作者:吴景泉;刘俊;谢爱国;王琳琳;柳大烈

    目的 通过成骨定量检测了解自体骨粉移植修复兔下颌骨部分缺损的效果.方法 以6只新西兰大白兔为实验对象,造成双侧下颌骨部分缺损,随机选取一侧应用自体骨粉回填移植作为实验组,另一侧缺损旷置作为空白对照组,均采用自体对照.于术后12周分别处死动物,采用半自动图像分析法进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检测.结果 术后12周实验组成骨定量检测,动态指标选择荧光周长百分率(%L.Pm)、骨形成率(BFR/TV)和矿化沉积率(MAR),静态指标选择骨小梁面积百分率(%Tb.Ar)、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分离度(Tb.Sp)和骨小梁密度(Tb.N),进行单因素析因方差检验,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自体骨粉移植修复兔下颌骨部分缺损成骨效果良好.

  • 自体微小颗粒骨移植修复兔下颌骨部分缺损的骨密度检测

    作者:吴景泉;刘俊;王琳琳;井建;柳大烈

    目的 通过骨密度检测了解自体微小颗粒骨移植修复兔下颌骨部分缺损的效果.方法 以24只新西兰大白兔为实验对象,采用磨骨术造成下颌骨部分缺损,随机选取一侧应用自体微小颗粒骨同填移植作为实验组,另一侧缺损旷置作为空白对照组,均采用自体对照.于术后8周及12周分别处死动物,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进行骨密度检测.结果 术后8周实验组骨密度是0.077±0.003,空白对照组骨密度是0.059±0.010,实验组的骨密度大于对照组(P=0.0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2周实验组骨密度是0.237±0.007,空白对照组骨密度是0.196±0.003,实验组的骨密度大于对照组(P=0.0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验结果 显示应用自体微小颗粒骨修复兔下颌骨部分缺损成骨效果良好.

  • 固定期放疗对兔下颌骨牵张成骨术中新骨形成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田磊;何黎升;刘翔宇

    目的 研究固定期放疗对兔下颌骨牵张成骨新骨形成的影响.方法 30只成年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成A、B、C三组,A组实验动物行双侧下颌骨皮质骨切开术并植入牵张器,5 d后开始骨牵引,速率为0.5 mm/次,2次/d,连续10 d,共延长下颌骨10 mm,固定10周;B组实验动物行双侧下颌骨皮质骨切开、植入牵张器,进行骨牵张,牵张结束后固定10周,并在固定4周后开始用直线加速器照射双侧下颌骨,5.4 Gy/次,隔日1次,共5次,总剂量为27 Gy;C组动物为对照组.固定期结束处死动物后,取各组动物牵张区新生骨痂行X线检查、组织学观察、骨形态计量学分析、骨密度测定及三点弯曲试验测试牵引区抗弯强度.结果 大体观察和X线检查显示所有进行下颌骨牵张的实验动物牵张间隙均有新骨形成,骨小梁沿牵张方向排列,骨密度较高;组织学观察显示A组实验动物牵张区均充满排列整齐的新生编织骨,B组可见较多的胶原纤维成发及软骨岛,新生骨小梁不及A组致密、成熟;骨形态计量学分析和机械力学分析结果显示B组的新生骨在骨密度和新生骨小梁数目上与A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是在新骨矿化程度方面,固定期放疗组较差,其机械强度也较低(P<0.05).结论 在牵张成骨术的固定期进行放疗仍可以出现牵张区的新生骨形成,但软骨成分较多,机械强度较低.牵张成骨术用于颌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颌骨早期重建是可行的.

  • 鼻咽癌放疗诱发下颌骨黏液纤维肉瘤一例

    作者:解龙川;徐晓明;袁玲玲;江广斌

    患者男,56岁,因“鼻咽癌放疗术后3年余伴左下颌牙龈肿物1月余”入院,患者于3年前曾因鼻咽癌行放射治疗,放射剂量为70 Gy,1个月前患者发现左下颌磨牙颊侧出现外生性肿物,近1个月来生长加速。专科检查:患者左侧颊部彭隆,口内可见左下颌34至磨牙后垫区域及对应前庭沟有一类椭圆形肿物,约3.0 cm×2.0 cm,质地较软,表面红白相间,边界较清楚,左下颌37松动明显。CT扫描示:左下颌角区域骨质破坏,边缘不清,并颊部肿块,边界较清楚,约2.3 cm×2.0 cm,肿瘤内部不均质强化。见图1。

  • 胆囊癌下颌骨转移一例

    作者:王倩;唐维平;程君涛

    患者女,53岁,于2012年6月因右下颌肿痛就诊当地口腔诊所,诊断为冠周炎,经“消炎”等处理后拔除47、48牙齿,症状无明显缓解,但未进一步诊治。于2012年8月因右上腹胀痛,就诊我院肝胆外科,查腹部CT示:胆囊占位性病变。 MRI增强:考虑胆囊癌并累及肝脏。入院后行胆囊癌根治术(肝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图1A):镜下见癌细胞呈不规则腺腔样排列,细胞异型性明显并呈浸润性生长,病理诊断为(胆囊、肝)中分化腺癌,侵及胆囊壁全层。送检3枚淋巴结其中1枚转移。免疫组化:癌细胞CK8(+), CK18(+), CK19(+), CK7(+), Hepa-1(-),CEA(+),Ki-67约40%(+)。术后病情平稳,切口愈合后出院,期间仍反复出现右下颌肿痛不适,未重视未诊治。后因右下颌肿痛逐渐加剧伴张口受限于10月18日就诊我科。查体见:颜面部不对称,右下颌明显膨隆,肿物位于右下颌骨靠近下颌角,大小约5.0 cm ×3.5 cm;右面部放射性疼痛,右下唇麻木,中度张口受限,口内47、48牙缺失,口内右侧磨牙后区软组织肿痛其余未见异常,颌下及颈部无异常淋巴结。全景片提示:右下颌骨恶性肿瘤可能。行下颌骨CT平扫及骨三维(图2):右下颌骨占位病变,可见周围骨质破坏伴软组织肿胀,提示恶性肿瘤。头颅、胸部、上腹部、盆腔CT平扫未见异常。于10月23日行右下颌骨扩大切除术。术中冰冻结果:疑右下颌骨转移性腺癌,癌组织浸及骨组织。术后病理结果(图1B):镜下见癌细胞呈腺样排列,细胞异型性明显呈浸润性生长,病理诊断为转移性腺癌。送检右颌下淋巴结2枚其中1枚转移。

  • 埋伏牙伴多生牙四颗一例

    作者:李丽华;米方林;伏艳;秦小慧;伍建容

    患者男,12岁,学生,因口腔正畸来我院就诊.询问患者及家属,在孕期及婴儿期未接触X线照射,未服用影响牙齿发育的药物.专科检查:颌面部左右对称,发育正常,后牙区咬合关系良好,磨牙中性关系.口内恒牙27颗,未见11,11位置为乳切牙残根(图1~3).12和21间唇侧颌骨明显膨隆.全口曲面断层片示(图4):13、15、23牙根尖区以及44和45牙根之间各可见1颗未萌多生牙.23牙根尖处多生牙形态似发育中的尖牙,其余3个多生牙皆为牙胚.未萌出多生牙周围未见囊性变,上、下颌骨未见异常,11颌骨内见一个埋伏阻生的中切牙.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颌骨内埋伏中切牙进行定位评估(图5):冠根走向为唇腭向,牙冠在唇侧,牙根在腭侧.牙冠舌面朝唇向,牙根弯曲.父母亲全口曲面断层片未见异常.临床诊断:埋伏中切牙伴多生牙4颗.处理:建议拔除埋伏中切牙及多生牙,全牙列行正畸治疗.

  • 快速原型及种植导板辅助血管化骨移植在下颌骨节段性缺损重建中的作用

    作者:刘冰;贾俊;熊学鹏;邵喆;张文峰;赵怡芳

    目的:评价快速原型及种植导板在下颌骨肿瘤切除节段性缺损同期血管化自体骨移植修复重建过程中的作用。方法22例下颌骨肿瘤的患者,术前行螺旋CT扫描并三维重建成像,采用快速原型技术制成与患者颌骨形态相同的实体及镜像模型,根据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在模型上确定病变切除范围、预成型重建钛板;采用模型压模法制作外科种植导板,按设计行下颌骨节段切除,血管化腓骨肌瓣采用双层平行法或髂骨肌瓣修复骨缺损,依照重建板和种植导板进行移植骨塑型、摆位,确定牙槽重建高度和种植位点,固定移植骨及重建板于正常下颌骨,并进行血管吻合。术后定期复查随访。结果基于快速原型进行的模型外科可准确地辅助真实手术操作,由预制的重建钛板及种植导板引导进行的移植骨分段塑型、固定后所重建的颌骨形态与下颌骨外形匹配并获得适应的种植骨床;6例患者同期行种植体植入,7例行二期种植体植入,随访期共13例行义齿修复;术后患者面部外形对称,术后影像学显示下颌骨形态良好,牙槽高度和方向适合种植及义齿修复要求。术后定期复查显示患者面型和功能逐渐恢复或改善。结论快速原型技术为下颌骨肿瘤切除术后骨缺损个体化修复重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基于原型制作的种植导板的应用可较好地重建义齿修复所适应的组织结构,从而为功能性颌骨重建提供了保证。

  • 四重癌一例

    作者:朱剑锋;高广义;吴正东

    患者男,73岁,有40年吸烟史,无饮酒史.1980年因右下颌肿块行右下颌骨肿块刮除术,术后病理示"造釉细胞瘤".1986年局部复发,再次行右下颌骨肿块切除术,术后未再复发.2000年12月患者出现肉眼血尿,CT示右肾肿块,行右肾摘除术,病理示"右肾透明细胞癌".

  • 超声诊断无下颌并耳畸形一例

    作者:张淑美;冷学武

    患者女,35岁,孕3产2,孕18周.继往有畸形儿分娩史,孕早期曾接触大量农药(根瘤药"深龙单").2006年5月29日,孕4个月时(约18周)在我院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胎儿双顶径4.2 cm,颅内结构未见明显异常,可见脑中线回声,左右侧脑室可见,颌面部严重畸形,下颌骨缺如,建议引产.

  • 胎儿唇腭裂伴面横裂畸形产前超声表现一例

    作者:万娜;刘林;李杰珍;崔艳萍

    孕妇,28岁,孕29周,孕2产0,既往身体健康,孕期无服用药物及不良接触病史,无遗传性疾病及慢性病史。产前常规超声检查示:胎儿双顶径73 mm,股骨52 mm,羊水深78 mm,羊水指数168 mm,胎盘位于宫底前壁,厚度27 mm,成熟度0度。胎儿颅内结构、脊柱、颈、胸、腹部、四肢未见异常。胎儿颜面部超声声像图示:双侧上唇及上颌骨均显示连续性中断,并于双侧口角处向两侧裂开,约30 mm,下颌短小,呈明显后缩状态,下颌骨未显示,双侧耳廓可显示,位置稍偏低,颜面部三维表面成像示双侧唇腭裂伴面裂畸形(图1)。超声提示:(1)宫内单活胎,孕29+3周。(2)胎儿唇腭裂伴面横裂畸形,下颌骨发育不良或缺如。引产胎儿颜面部检查示,双侧完全唇裂伴双侧完全腭裂,双侧口角向外耳裂开至面颊部,耳稍低位,下颌内缩,触之较软,未触及明显骨质结构(图2,3)。

  • 原发性下颌骨中央性鳞癌误诊1例报道

    作者:洪超;余海玉

    原发性下颌骨中央性鳞癌由于早期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诊断极为困难,极易误诊为颌骨囊肿,且预后较差,术后生存率不高[1].作者收治1例原发性下颌骨中央性鳞癌,复习相关文献,就该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进行了讨论.

  • 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两例McCune-Albright综合征患者临床特点及药物治疗析评

    作者:李梅;邢小平;夏维波;龙明清;余卫;钟定荣;肖宇;姜艳;王鸥;周学瀛;孟迅吾

    病例摘要病例1:患者,女,29岁,因间断心悸、多汗7年,右下颌骨膨出15年来诊.患者14岁出现右下颌骨肿胀、膨出,伴疼痛,无其他部位骨痛及骨折史,外院疑诊为"骨髓炎",行两次下颌骨髓腔清理术及1次活检术,术后下颌骨病变无改善.

  • 泛发性骨皮质增厚症一例

    作者:高艾东;杜小丽;邢新博;吴燕;路遥;袁建军

    患者女,33岁。颈肩部不适2个月就诊。体检无异常。既往身体健康,无疫区工作史。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正常,血钙21 mmol/L,血磷0.9 mmol/L, AKP 656 U/L,血清碱性磷酸酶轻度升高。医学影像检查:颅盖骨、颅底骨、下颌骨(图1,2)、颈椎椎体及棘突、长管骨及短管骨皮质明显增厚,骨小梁结构密集,在皮质增厚的背景下显示模糊,管状骨骨髓腔狭窄(图3,4);各关节间隙无明显狭窄;颈椎椎间孔未见明显变小变形(图5~7)。初步诊断为考虑泛发性骨皮质增厚症。

  • 弧线式牵张成骨器的研制与应用进展

    作者:吉凯

    颅颌面牵张成骨技术已有近40年历史.1972年Snyder 首次对犬下颌骨进行牵张成骨动物实验,1992年McCarthy 首次将颅颌面牵张成骨技术应用于临床.经过学者、医生们的不懈努力,该技术日益成熟,科研和临床应用不断拓展[1-3].牵张成骨术需要依靠牵张成骨器来完成,牵张成骨器的状况对于牵张成骨术的成败、效果至关重要.

  • 评价下颌骨三维重建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管迪;葛桂霞;修雪梅

    目的:对下颌骨三维重建的效果和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价,为下颌骨三维重建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方法:使用CT获取下颌骨相关信息,借助于三维重建软件进行重建,比较下颌骨重建模型的测量结果和下颌骨标本的测量结果。结果:下颌骨三维重建的效果良好,模型和标本的测量结果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CT扫描帮助下的下颌骨三维重建效果良好,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 CBCT测量分析下颌第一磨牙区颌骨的倾斜度

    作者:杨荃荃;李志勇;刘敏

    目的:应用CBCT测量分析下颌第一磨牙区颌骨的倾斜度,为该区域牙种植手术设计方案提供依据. 方法:测量分析68例136侧单侧下颌第一磨牙缺失患者下颌骨的倾斜度,并做性别比较分析. 结果:下颌骨的倾斜度患侧大于健侧,同一患者两侧差值的平均值3.24°±0.83°,其性别间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下颌骨的倾斜度患侧大于健侧,提示了缺牙区舌侧的骨吸收大于颊侧,牙槽嵴顶向颊侧移动.

  • 骨质疏松患者下颌骨随访的初步研究

    作者:孙蕴;马兆坤;潘克梫;贺丽英

    目的 初步研究下颌体、下颌支做为骨密度随访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美国Norland XR-800双能X线骨密度仪,通过重复四次测定30例正常志愿者下颌骨骨密度,计算下颌体、下颌支重复性试验精确度变异系数百分比;通过测定30例正常志愿者及45例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患者左股骨近端、正位腰椎、下颌骨骨密度,观察其骨密度的差异;通过测定20例用药患者6个月内左股骨近端、正位腰椎、下颌骨骨密度,随访观察股骨颈、Ward区、L2-4、下颌体、下颌支骨密度(BMD)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及临床特点.结果 ①30例正常志愿者下颌体的重复性为2.08%,下颌支的重复性为2.75%,略高于Ward区的重复性变异系数2.27%.②45例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患者下颌体、下颌支BMD显著降低,与正常志愿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20例随访用药患者下颌骨BMD变化先于其它部位出现,下颌支BMD四周即可发生变化,早于下颌体.结论 下颌骨骨密度变化敏感性高,非常适合做为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随访指标,优于其他部位的骨密度测量.

  • 骨质疏松症患者颌骨骨密度与全身骨密度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胡晓晖;王晨明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症日趋突出,使得骨密度的测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颌骨作为全身骨骼的一部分,其骨矿量与骨质疏松症密切相关.本文就骨质疏松症患者颌骨骨密度与全身骨密度的相关研究进展及测量方法进行综述,由于颌骨骨密度的测量方法远未成熟,研究适合于颌骨测量的探测器及先进的软件开发迫在眉睫.

  • 双骨胶囊对维甲酸致骨质疏松大鼠下颌骨结构影响的初步研究

    作者:张军芳;曹峻岭;夏永祥;郭雄;毕华银;张增铁;张富军;杜晓阳;谢龙;岳燕

    目的观察中药双骨胶囊对维甲酸所致骨质疏松大鼠下颌骨结构的影响.方法选择3月龄SD雌性大鼠,采用85mg\5kg-1\5d-1维甲酸灌胃15 d复制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采用"双骨胶囊"进行治疗.治疗30 d、60d后,取大鼠磨牙段下颌骨进行组织切片观察,并作形态计量学测量.结果光镜观察显示,双骨胶囊组和雌激素组下颌骨骨小梁增宽,骨小梁间隙减小,骨髓腔缩小.组织形态计量学测量结果表明,两治疗组骨小梁平均宽度明显增加,骨小梁平均间隔宽度明显减小.结论中药"双骨胶囊"可通过全身用药,改善颌骨结构,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增强引起的骨吸收,从而减缓下颌骨骨量丢失.

  • 骨碎补总黄酮对去卵巢大鼠下颌骨显微结构及大载荷的影响

    作者:曾辉;赵许兵;徐红艳;左艳萍;周芳

    目的 应用Micro-CT和骨生物力学技术,探讨骨碎补总黄酮对去卵巢大鼠的下颌骨显微结构及大载荷的影响.方法 40只3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 组:假手术组(sham operation group,Sham)、去卵巢模型组(ovariectomized group,OVX)、骨碎补总黄酮高剂量组(high-dose drynaria total flavonoids group,GB-H)、骨碎补总黄酮低剂量组(low-dose drynaria total flavonoids group,GB-L)和戊酸雌二醇组(Estradiol Valerate group,EV),建模成功后连续给药12 w.实验结束后,取下颌骨进行显微CT扫描及三维重建,然后进行大载荷测量.结果 与Sham组相比,OVX组大鼠下颌骨微结构:骨密度、相对骨体积、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目明显减小(P<0.05),骨表面积体积比、骨小梁间隙明显增高(P<0.05);下颌骨的大载荷明显减少(P<0.05).与OVX组相比,EV组大鼠下颌骨微结构获得良好修复,大载荷也明显修复.骨碎补总黄酮低剂量组相对骨体积、骨小梁数目较OVX组显著升高(P<0.05),骨小梁间隙显著减小(P<0.05).骨碎补总黄酮高剂量组疗效优于低剂量组,大鼠下颌骨的相对骨体积、骨表面积体积比、骨小梁间隙、骨小梁数目以及下颌骨骨密度均得到一定程度修复,下颌骨大载荷也较OVX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 骨碎补总黄酮能够修复去卵巢大鼠下颌骨微结构,提高下颌骨骨密度和大载荷,这将可能为颌骨骨质疏松的防治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1785 条记录 5/90 页 « 12345678...899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