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凉血解毒化瘀汤为主治疗慢性重型肝炎48例

    作者:申开荣;毛德文

    我们于1997年7月~2000年以凉血解毒化瘀汤为主治疗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慢重肝)48例获得较好疗效,并与同期以甘露消毒丹治疗的慢重肝39例做了对照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慢性重型肝炎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龙富立;邱华;毛德文

    总结了慢性重型肝炎的病因病机,从辨证论治、辨病论治、专方治疗、中成药静脉注射、中医外治疗法等方面综述了中医药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研究进展,认为中医药治疗此病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 慢性重型肝炎并多种合并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作者:江淑贤;王乔凤;谢小荪

    探讨 慢性重型肝炎合并症患者的心理问题,通过测评78例慢性重型肝炎合并多种并发症患者的心理状态,针对存在心理问题,采取心理干预后,对疾病的康复起到积极作用.

  • 复方茵陈合剂保留灌肠在慢性重型肝炎中的应用

    作者:张羡珠

    目的 探讨复方茵陈合剂保留灌肠用于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西医综合疗法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茵陈合荆保留灌肠,每晚1次.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及症状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西医综合疗法结合复方茵陈合剂保留灌肠可大大提高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效果.

  • 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清胎球蛋白A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磐;范学工;Haichao Wang;刘洪波;章保新

    目的 探讨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血清胎球蛋白A(AHSG)水平与肝损害程度、预后及炎症因子的关系.方法 设立健康对照组、慢性肝炎组和慢性重型肝炎组,慢性重型肝炎组中设恢复组和未恢复组,检测各组血清AHSG、肿瘤坏死因子(TNF)-α、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清蛋白和总胆红素,并进行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慢性重型肝炎组血清AHSG水平(114.02±89.11)μg/mL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317.75±107.84)μg/mL和慢性肝炎组(253.14±206.45)μg/mL(P<0.01);慢性重型肝炎未恢复组血清AHSG水平(82.53±47.90)μg/mL较其恢复组(203.05±112.94)μg/mL明显降低(P<0.01);慢性重型肝炎组血清AHSG水平与PTA、清蛋白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493与0.420,均P<0.01),与TNF-α和总胆红素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378与-0.463,均P<0.01).结论 血清AHSG水平是反映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肝脏损害程度的重要指标,低AHSG水平提示预后不佳.

  • 132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清胆碱酯酶分析

    作者:胡莉华;王小敏;唐灿良

    目的探讨血清胆碱酯酶(CHE)活性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疗效估计及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32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根据预后及转归情况分为预后好及预后差2组,统计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HE活性的变化.结果慢性重型肝炎预后好组患者治疗前血清CHE值为(3 534.56±646.31)U/L,治疗后为(5 758.25±823.56)U/L;预后差组治疗前血清CHE值为(2 027.23±552.15)U/L,治疗后为(1 532.17±326.63)U/L.两组患者治疗前CHE活性均低于正常值;预后好组CHE活性治疗前后均明显高于预后差组(均P<0.01).预后好组治疗后血清CHE活性逐渐升高(P<0.01),预后差组则继续降低(P<0.01).结论测定血清CHE活性可了解肝脏的合成和储备功能,对估计疗效及预后判断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 胸腺素α1治疗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彭仕芳;傅蕾

    目的 观察胸腺素α1对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44例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为治疗组(综合治疗+胸腺素α1)20例和对照组(综合治疗)24例,观察8周,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病毒学标志物(HBsAg与HBeAg)以及HBV DNA等指标,比较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治愈率以及患者存活率.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清TBIL明显下降(P<0.01),PTA明显上升(P<0.01);治疗组SBP治愈率为81.25%,对照组为42.1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治疗组存活率为75.00%, 对照组为45.8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后两组血清病毒标志物和HBV DNA无明显变化;未发现明显毒副反应.结论 胸腺素α1能显著提高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SBP治愈率,改善肝功能,并提高其存活率.

  • 血清降钙素原、内毒素和常用炎症指标结合MELD评分对慢性重型肝炎预后价值的评价

    作者:周青;谭德明;易钊泉;郑宜翔;鲁猛厚

    目的:结合终末期肝病评估模式(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内毒素和临床常用炎症指标对慢性重型肝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1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科住院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124例,在入院24 h内测定其炎症指标、肝肾功能,进行MELD评分,并留取患者当日血清,集中测定内毒素、PCT和C-反应蛋白(C-reactin protein,CRP).在所有病例出院后随访3个月,并根据他们的转归分为生存组(n=58)和死亡组(n=66)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124例患者中有66例死亡,58例生存.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MELD评分、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PMN)计数、CRP和PCT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MELD评分和PCT与预测慢性重型肝炎死亡与否存在显著性的相关关系,相对危险度(OR值)分别为1.07,1.42和1.02(P<0.05),并且可以预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死亡概率.2)MELD评分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年龄和MELD评分呈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21(P<0.05),PCT和MELD评分呈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为0.54(P<0.01).3)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表明:MELD评分和PCT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较高,分别为0.91和0.77(P<0.01).当MELD评分≥30.09分时,预测患者死亡正确率高(82.26%),而单独使用PCT及联合PCT和MELD评分预测患者死亡正确率仅有75.00%.但MELD评分联合PCT评价患者预后的特异性高达100.00%,阳性预测值高达1.00.结论:内毒素和常用炎症指标(WBC,PMN,CRP)不是预测慢性重型肝炎预后的可靠指标.MELD评分与慢性重型肝炎预后明显相关,PCT和年龄均与MELD评分呈正相关.结合MELD评分、PCT和年龄可以预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3个月内的死亡概率.PCT和MELD评分均对预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预后有价值,但PCT不如MELD评分的预测价值大.MELD评分联合PCT可提高对患者预后预测的特异性.

  • 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

    作者:侯周华;谭德明;刘国珍;谢玉桃;李聪智;谢建萍;鲁猛厚;刘征波;沙新平

    目的:调查慢性重型肝炎(CSH)患者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临床特点及抗真菌药物的疗效,以期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对79例慢性重型肝炎并发IFI患者的临床表现、血常规、影像学、真菌学特征、抗真菌治疗方案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氟康唑与伏立康唑抗真菌的疗效.结果:13例(16.5%)患者较长时间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40例(50.6%)患者有侵入性操作史,61例 (77.2 %)使用过1~6种广谱抗生素.73例(92.4%)患者有发热,96.2%的患者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感染部位以肺部(31.6%)、肠道(26.2%)和口腔(14%)多见.70.9%患者可查到真菌,以白色念珠菌(40.9%)和曲霉菌(21.1%)为主.40%真菌性肺炎患者肺部CT可表现相对特异性的晕轮征和新月征.伏立康唑治疗IFI有效率明显高于氟康唑(71.4% vs. 39.0%,P<0.05).伏立康唑治疗肺部曲霉菌感染12例,有效8例,死亡4例,有效率66.7%.结论:大多数CSH患者并发IFI有高危因素.感染部位以肺部和肠道常见,菌种以白色念珠菌和曲霉菌为常见.伏立康唑的疗效好于氟康唑,可提高慢性重型肝炎并发IFI患者的生存率.

  • 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疗效的影响

    作者:张新桥

    目的 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疗效的影响. 方法 将132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66例采用个性化心理护理,对照组66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肝炎相关生化指标(ALT,TBIL,PTA,ALB)的改变情况. 结果 出院时观察组以上临床生化指标下降明显,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病情恢复效果好. 结论 采用个性化心理护理能有效地消除患者负性情绪,提高医疗护理依从性,有助于疾病康复.

  • 肝硬化、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胃黏膜病变与胃泌素、胃动素的关系

    作者:陈应华;陈宇;李佳;林世德;苏毅;邱隆敏

    目的 探讨乙肝后肝硬化活动期(简称肝硬化)、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简称慢重肝)血浆胃泌素、胃动素在胃黏膜病变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电子胃镜检查肝硬化、慢重肝患者的胃黏膜情况;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的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并随着胃黏膜病变程度的加重,血浆胃泌素、胃动素水平有升高趋势.结论 肝硬化及慢重肝患者的高胃泌素、高胃动素血症可能参与了胃黏膜病变的形成.

  • 思美泰治疗慢性重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易长庚;张雪红;尹梅影

    本文对思美泰治疗病毒性肝炎慢性重型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

  • 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肠道菌群、血浆内毒素相关性研究与微生态制剂的调节

    作者:邵祥稳;李克勤;王秀卿;张庆华

    目的:研究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肠道菌群、血浆内毒素变化规律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微生态制剂的调节机制.方法:取5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0.5g新鲜粪便按10倍稀释法稀释致10-10,用滴注法接种于选择性培养基上培养,选择肠道中具有代表性需氧菌和厌氧菌共8种.采用基质偶氮显色法实验定量测定外周血内毒素.给其中30例口服整肠生胶囊,4粒/次,3次/d,共30d.结果:50例拟杆菌、双歧杆菌、乳杆菌明显低于健康组(P<0.01);血浆内毒素明显高于健康组(P<0.001),与杆菌减少呈正相关关系;口服整肠生后,内毒素明显下降(P<0.01),肠道中杆菌增加(P<0.01).结论: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和高内毒素血症,肠道微生态制剂能够调整肠道失调菌群,降低血浆内毒素,对慢性重症肝炎有明显治疗作用.

  • 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60例疗效观察

    作者:易露茜;杨旭;唐晓鹏;寻爱华

    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 PE)是目前常用的人工肝支持疗法,关于PE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国内外尚无一致的看法[1,2],而专门探讨PE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的报告较少。为了正确评价PE对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我们总结分析了我院近2年来应用PE和未用PE治疗的慢性重型肝炎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所有病例均系1998年9月至2000年11月本院住院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按1995年(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讨论修定的标准诊断和分期。PE治疗的病人60例(治疗组),其中早中期和晚期患者各30例,治疗组男53例,女7例;年龄13~63岁,平均(37.69±11.92)岁;治疗前总胆红素266~867.5μmol/L,平均(481.79±147.25)umol/L;凝血酶原时间18~41s(正常对照13s),平均(21.69±6.58)s。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均为阳性(其中重叠戊型肝炎病毒感染3例,重叠丁型肝炎病毒感染1例)。未用PE治疗的病人60例(对照组),其中男57例,女3例;年龄24~74岁,平均(40.89±11.29)岁;治疗前血清总胆红素258~845.8μmol/L,平均(463.07±128.56)μmol/L;凝血酶原时间19~38s,平均(20.09±5.90)s。两组治疗前的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

  • 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慢性重型肝炎60例疗效观察

    作者:顾慧华;田力;薛来英

    慢性重型肝炎是在慢性肝炎或活动性肝硬化基础上发生肝细胞大量死亡造成肝功能衰竭.临床可见血清胆红素迅速上升,而ALT迅速下跌(胆酶分离),胆碱酯酶活性显著降低,凝血酶原活动度降至40%以下,严重肝功能不全,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病死率高,国外为80~90%,国内为50~78%[1,2],我们用前列地尔注射液结合综合疗法治疗慢重肝60例,现报告如下.

  • 520例慢性重型肝炎生化指标单因素与预后的分析

    作者:金洁;邹正升;邢汉前

    目的分析慢性重型肝炎生化指标与预后的关系.方法使用SPASS及STATA软件将302医院三年内收治的520例重型肝炎患者的生化指标与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有无酶胆分离,存活率分别为18.6%及47.1%;TC<1.6mmol/L,存活率20.5,>1.6mmol/L,存活率43.8%%;AST/ALT的比值不断升高,PTA、Buche及ALB的不断降低,存活率逐渐下降.结论血清AST/ALT的比值、总胆红素、PTA、TC、Buche、及ALB是预测慢性重型肝炎预后的重要指标.动态检测这些指标可及时掌握病情变化,使病人得到及时的救治.

  • 十二指肠引流对慢性重型肝炎胆道感染治疗的影响

    作者:范慧敏;张春兰;杨湛

    目的 了解十二指肠引流对慢性重型肝炎胆道感染治疗的影响及慢性重型肝炎胆道感染的细菌分布.方法 在胃镜引导下行十二指肠引流.并对胆汁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结果 慢性重型肝炎的胆汁细菌培养的阳性率高达93.30%;细菌以G-杆菌为主,占,55.93%,其次G+球菌,占27.97%,真菌占16.10%;行十二指肠引流后有针对性地使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的慢性重型肝炎组治愈率74.30%,而未进行十二指肠引流组的慢性重型肝炎治愈率仅51.48%.结论 慢性重型肝炎合并胆道感染时使用十二指肠引流找出病原菌,有针对性地使用抗生素能明显提高慢性重型肝炎的治愈率.

  • 辨色探讨慢性重型肝炎的中医病因病机规律

    作者:王书杰;韦艾凌;毛德文

    从观察面色、肤色变化入手,通过色诊,对慢性重型肝炎分阶段辨证,探讨其病因病机、证型的发展变化规律,为分阶段治疗提供依据.慢性重型肝炎从黄疸到黑疸,面色、肤色发生显著变化,应分早、中、晚三期进行分析,以心脾理论为指导,探讨慢性重型肝炎的病因病机、证型的发展变化规律.

  • 慢性重型肝炎的病机演变规律探讨

    作者:杨薇;杨华升;李秀惠;钱英

    结合临床及对中医经典著作相关论述的分析,提出慢性重型肝炎类似于"急黄",病位在脾胃,主要病机为虚实夹杂、寒热错杂、湿热互结于中焦脾胃,气机壅滞,痞塞不通.本病的传变规律根据体质、基础病变和诱因的不同,可向寒化或热化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传变的结果即<内经>所说的"阳道实,阴道虚".

  • 醋盐水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作者:向秋

    目的:观察醋盐水灌肠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护肝、退黄、促肝细胞生长等综合治疗;治疗组30例,在上述综合治疗上加用醋盐水联合中药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4周后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并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4周后治疗组中症状明显好转,肝功能指标改善,总有效率61.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醋盐水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重型肝炎可以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生化指标,提高临床疗效。

512 条记录 20/26 页 « 12...17181920212223...252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