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GnRHa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大子宫腺肌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国华;王凤卿;李晓芳;李翔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商品名曼月乐)治疗大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妇科检查子宫体积≥孕3个月或宫腔深度>11 cm的子宫腺肌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1例。对照组给予注射GnRHa 4个周期;研究组注射GnRHa 4个周期后,给予放置LNG-IUS。分别记录两组注射GnRHa前(T0),GnRHa治疗结束(T1),GnRHa治疗后3个月(T3)、GnRHa治疗后6个月(T6)、GnRHa治疗后9个月(T9)、GnRHa治疗后12个月(T12)子宫体积、痛经评分及月经量评分。结果:GnRHa治疗后3,6,9和12个月,研究组的子宫体积、痛经评分及月经量评分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GnRHa治疗结束时及治疗后3个月的子宫体积、痛经评分及月经量评分均明显小于治疗前的水平(P<0.05),但治疗后6,9和12个月的子宫体积、痛经评分及月经量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GnRHa治疗结束时(即放置LNG-IUS时)及治疗后3,6,9和12个月的子宫体积、痛经评分及月经量评分均明显小于治疗前水平(P<0.05)。结论:与单纯注射GnRHa相比,GnRHa联合LNG-IUS能更有效治疗大子宫腺肌病,短期内延长治疗效果,缓解临床症状。

  • 宫腔镜在不孕不育中的临床应用及评价

    作者:陈正云

    宫腔先天性异常或获得性疾病常引起不孕或妊娠丢失.宫腔镜不仅是诊断和治疗上述宫腔疾病的金标准,而且能治疗不孕症显著改善妊娠结局.因此,宫腔镜也是一种有效的助孕手段.但宫腔镜检查是否可作为筛查不孕症妇女宫腔病变的常规手段仍存在争议.对于输卵管近端阻塞性不孕症,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技术是有效的治疗手段.至于辅助生殖技术(ART)联合宫腔镜是否有助于提高ART的疗效,尚需进一步的研究.宫腔镜手术具有的直视、放大、微创、诊断和治疗一体化的优点使其在不孕不育症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宫腔镜技术在子宫内膜疾病诊疗中的拓展应用

    作者:郭奇桑

    近年来,不论是诊断性还是手术性宫腔镜,均出现了许多令人欣喜的革新,使其在子宫内膜疾病诊疗中的应用不断得到拓展.介绍子宫内膜病变的宫腔镜诊断新技术——窄带成像宫腔镜技术,论述子宫内膜疾病的宫腔镜治疗拓展应用,包括子宫内膜癌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宫腔镜下保守性治疗,以及宫腔镜在治疗宫腔粘连性不孕中的应用价值,后探讨了有关子宫内膜癌细胞腹腔转移的相关循证问题.

  • 绝经后宫腔积脓一例

    作者:方华;魏曼;王彬;向梅

    1病例资料患者女,75岁,因下腹痛、腰痛伴发热1个月,发现盆腔积脓10余天,于2013年2月12日急诊以“宫腔积脓”收入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患者1个月前发热伴下腹痛、腰痛,就诊于当地医院给予抗感染治疗1周停药(具体用药不详),患者发热好转,腰痛未见明显好转。自诉10 d前于当地医院检查发现盆腔积脓(未见报告单),因个人原因未行治疗。近20 d饮食差,睡眠欠佳。近10 d未排便,下腹痛、腹胀,小便极少。绝经25年,孕5产5,绝经后宫内节育器未摘除,2个月前脑血栓后右半肢体活动受限。入院查体:体温37.3℃,脉搏96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00/70 mmHg(1 mmHg=0.133 kPa)。反应淡漠,腹稍膨隆,全腹压痛、反跳痛、全腹轻度肌紧张,下腹为重,移动性浊音(+)。妇科检查:宫颈萎缩,宫颈管周围可见大量灰白色脓液,味恶臭,子宫增大如妊娠10周大小,质软。妇科彩色超声检查:子宫前位,大小约11.6 cm×5.8 cm,宫腔线欠清,宫内见11.1 cm ×5.4 cm低回声,形态欠规则,内无血流。宫内节育器下移。超声印象诊断:宫腔积液,宫内节育器下移。辅助检查:血白细胞总数12.7×109/L,中性粒细胞0.963,红细胞计数2.19×1012/L,血红蛋白71 g/L,红细胞比容0.216,血小板计数261.0×109/L,总蛋白32.4 g/L,白蛋白19.8 g/L,球蛋白12.6 g/L,胆碱酯酶1604 U/L,尿素氮13.62 mmol/L,肌酐179.8μmol/L,钾2.02 mmol/L,钠147.4 mmol/L,氯112.0 mmol/L,钙1.77 mmol/L,镁0.57 mmol/L,尿潜血2+,尿蛋白质2+,凝血酶原时间26.2 s,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1.91,凝血酶原活动度33%,纤维蛋白原3.70 g/L,部分凝血活酶时间47.1 s,部分凝血活酶比率1.60,凝血酶时间22.9 s。D-二聚体1241 mg/L。临床诊断:宫腔积脓,严重脓毒症,多脏器功能衰竭。入院后在全身支持治疗基础上,选择头孢替唑+甲硝唑抗感染治疗,同时扩张宫颈,引流脓液约150 mL,脓液送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取出宫内节育器,将一次性导尿管置入宫腔,用甲硝唑反复冲洗宫腔,宫腔持续留置引流管。术后2h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床头彩超提示双侧胸腔积液,腹腔大量游离液体。请相关科室会诊,因患者凝血功能及其他各项检查结果异常,不建议行剖腹探查术。患者肠胀气明显,穿刺时发生肠管损伤可能性大,患者家属拒绝行腹腔穿刺及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治疗,仅给予抗感染、补液等对症治疗,24 h尿量30 mL。10 h后患者出现血压升高,190/92 mmHg,血氧0.93,心率110次/min,呼吸23次/min,患者呼吸困难,24 h尿量仍为20 mL,淡黄色,给予降压对症治疗,住院1 d,患者家属拒绝继续治疗,出院1 d后死亡。

  • 不同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KGF及survivin的表达

    作者:张秀兰;申翠苹;糜若然

    目的:比较子宫腺肌症(AM)、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OEMs)、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survivin蛋白表达的异同.方法:用免疫组化二步法分别检测40例正常子宫内膜、40例AM及34例OEMs患者的在位和异位内膜KGF、survivin的蛋白表达.结果:(1)本次入选对象KGF蛋白、survivin蛋白分别主要表达于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和腺体.(2)KGF表达在增殖期AM、OEMs在位内膜腺体均高于正常组,AM在位内膜高于异位内膜.分泌期AM、OEMs在位内膜腺体均高于异位内膜.增殖期AM在位及异位内膜间质、OEMs在位内膜间质中KGF.表达均高于正常组,AM异位内膜、OEMs在位内膜间质KGF表达均高于OEMs异位内膜.分泌期仅见OEMs在位内膜间质中KGF表达高于OEMs异位内膜.(3)survivin表达在增殖期AM、OEMs异位内膜腺体均高于正常,AM异位内膜腺体高于在位内膜.分泌期AM在位、异位内膜腺体均高于正常,OEMs在位高于异位,AM在位、异位腺体均分别高于OEMs.AM在位内膜间质高于正常,OEMs在位内膜间质高于异位内膜.结论:在位内膜不同于正常内膜,在位内膜特性可能决定了不同类型异位内膜的发生.异位内膜凋亡减少则可能是疾病进展的前提之一.AM与OEMs具有不同的生物化学特征及临床表现,对局部雌孕激素反应不同,但存在相同的发病基础.

  • 子宫翻出六例报告

    作者:王仲兰;高企贤

    子宫翻出系产科少见严重并发症之一,我院近47年间经治6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 61岁,1970年因23年前第4胎在家中自行分娩后发现阴道肿块,后脱出至外阴,致不能离床行走.检查阴道外口有一约10cm×8cm×5cm大小肿块,被膜粉红、湿润、光滑,两侧可见对称小凹陷(输卵管开口),顶端四周感有环带状物包裹,未见宫颈,考虑翻出子宫脱垂.

  • 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的次全子宫切除术35例分析

    作者:王秀玲

    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的次全子宫切除术的报道较少,我院自2002年5月一2003年12月开展此类手术35例,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 阴式大子宫切除术64例

    作者:杨学琪;瞿全新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微创外科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妇产科临床,阴式子宫切除术(TVH)大限度地减少了患者的手术创伤.

  • 阴道子宫积液的超声诊断

    作者:李林;郑津生;齐国欣

    阴道子宫积液主要见于青春期无孔处女膜的女童,临床主要表现为下腹坠痛、膀胱刺激、排便困难等症状,容易造成误诊.而超声检查(US)具有特征性表现,可成为本症主要的检查手段,而目前有关报道较少.本文对21例患者进行总结.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1993年1月~2000年5月经US诊断的21例患者.1例日龄为2天,余20例年龄在10~14岁,平均12岁.均以腹痛就诊.查体下腹部饱满,无压痛和反跳痛.1例13岁女童已不规则来月经多次,且每次量较多伴腹痛,本次月经来潮后腹痛、发热而就诊.余20例均无月经史.1.2方法采用Aloka SSD 630及ATL Apogee 800P 5MHz和7-3 MHz扇扫及凸振式探头.患儿适度充盈膀胱,于下腹部行纵断和横断扫查.

  • 子宫非典型胎盘部位结节一例报告

    作者:刘怡瑾;庞淑洁;刘琦;马平川;朱颖军

    胎盘部位结节是少见的良性滋养细胞疾病,目前对该病的认识尚少.其中病理诊断为金标准,但是现在对病理表现为非典型性的胎盘部位结节的认识也不足.现报道1例子宫非典型胎盘部位结节,旨在提高对此疾病的认识.

  • 非脱垂子宫阴式切除术及腹腔镜辅助阴式切除术的比较分析

    作者:邹心忠

    对于非脱垂子宫的子宫切除术,传统的方法只有开腹手术,随着腹腔镜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普及,可用多种腹腔镜手术方式行子宫切除术,其中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以安全、快捷、微创而被广泛利用.而近几年来,许多医生从微创角度出发,尝试了非脱垂子宫经阴道行子宫切除术(TVH),亦收到良好效果.但在手术适应证和安全性方面,TVH远远小于IAVH,现报告如下.

  • 子宫很娇贵养护要细心

    作者:郑金美

    常见的子宫疾病主要有宫颈炎症、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和不孕、宫颈癌等,而且这些疾病有年轻化的趋势。女性生殖系统有自然的防御功能,在正常的情况下能够抵御细菌入侵。当机体的抵抗力下降,或由于其他原因使防御功能遭到破坏时,就会导致疾病发生,如子宫内膜炎即多发于性活跃期的妇女。随着两性观念的日渐开放,未婚先孕的女性越来越多,反复流产对子宫的伤害很大,产后或流产术后的感染、经期不注意卫生、邻近器官炎症的蔓延等都容易引起子宫内膜炎症。

  • B超、宫腔镜联合诊断及射频治疗子宫疾患216例分析

    作者:李国红;王进胜

    我院2000年10月-2004年5月,在B超及宫腔镜引导下采用自凝刀微创技术射频治疗子宫疾患216例,疗效确切,报告如下.

  • 子宫宫形切除术50例分析

    作者:张玉敏;郭险

    子宫切除术是妇科常用手术之一,由于疾病的具体情况不同,术式也不同.选择我院实施的50例子宫宫形切除术,收效良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2008年1月-2009年3月临床诊断各类子宫疾病需实施子宫切除术患者共99例,选择其中50例为观察组,行子宫宫形切除术;49例为对照组,常规方法行子宫切除术.二组平均年龄分别为(43±4)岁和(47±5)岁.

  • 宫血康促进产后子宫缩复的临床观察

    作者:常雅娟

    2005-04-2006-12,我院观察了宫血康汤在促进产后子宫缩复等方面的作用,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院妇产科1640例正常住院自然分娩的初产妇,无合并症、并发症;足月妊娠,即妊娠满37周至不满42足周间分娩[1],所产新生儿体质量>2 500 g,<4 000 g者.采用前瞻性单盲随机对照法,随机分成2组.宫血康组820例,年龄21~28岁;新生儿平均体质量(3 227.8±0.8)g;空白对照组820例,年龄21~28岁;新生儿平均体质量(3 224.5±1.0)g.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 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溯源追本汤治疗弥漫型子宫腺肌病60例疗效观察

    作者:邢风琴;刘爱民;余香格;张舒新;商彩斌

    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D)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全子宫切除术,对于有保留子宫愿望的患者来说,手术切除子宫是难以接受的.目前,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ial embolization,UAE)做为AD的一种保守治疗方法,多数患者疗效满意,但有一部分患者无效或在治疗6~12个月后复发,失败病例多为弥漫型AD患者.2011-01-2011-06,我们应用UAE联合溯源追本汤治疗弥漫型AD 60例,并与单纯UAE治疗6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 中西医结合治疗人工流产后宫颈或宫腔粘连34例

    作者:陆葳

    宫颈或宫腔粘连称为Asherman综合征,是指人工流产、中期引产或足月分娩后以及诊断性刮宫、子宫内膜切除等手术后发生的宫腔粘连.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经量过少或闭经,故又称为"创伤性宫腔粘连"或"损伤性闭经".2010-04-2011-06,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人工流产后宫颈或宫腔粘连34例,结果如下.

  • 活血为主的中药周期疗法治疗子宫憩室临床观察

    作者:王雅琪;许燕阳;卜亚丽;李瑄

    目的 观察活血为主的中药周期疗法治疗子宫憩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子宫憩室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予活血为主的中药周期疗法治疗,对照组20例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周期性治疗.治疗第1、2、3个月经周期,比较2组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D-二聚体、血小板凝集率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第3个月经周期总有效率95.0%,对照组85.0%,2组治疗第3个月经周期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第1、2、3个月经周期D-二聚体、血小板凝集率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同期(P<0.05).结论 活血为主的中药周期疗法治疗子宫憩室安全、简单、有效.

  • 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35例

    作者:张翠荣;马淑田;张艳辉;陈云书

    2005-01-2008-01,我们采用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35例,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全部35例均为我院妇科门诊患者,年龄33~47岁,平均(38.6±7.0)岁;病程15~60个月,平均(35.6±5.5)个月.全部患者治疗前3个月内均未用激素药物治疗.

  • 妇科消瘤丸联合丹黄祛瘀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龚茜;徐崇艺;郭永红

    子宫腺肌病( adenomyosis,AM)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内,且至少要在内膜基底层下一个高倍镜视野宽度的良性疾病,多见于30~50岁的经产妇,总发病率在5%~70%之间[1-3]。目前西医治疗本病主要以激素与手术疗法为主。2012-01-2013-02,我们采用妇科消瘤丸联合丹黄祛瘀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AM 30例,并与采用丹莪妇康煎膏联合八珍颗粒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338 条记录 5/17 页 « 12345678...161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