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风湿性二尖瓣病变修复成形术的进展与存在问题
近20多年来,二尖瓣病变修复成形术的发展,是心脏瓣膜外科领域内的重要进展之一.应用现代的二尖瓣综合成形技术,可获得良好的长期效果,其心功能的恢复优于二尖瓣替换手术.
-
宽颏缩小术
2004年2月至2006年8月,我科应用颏截骨成形技术对18例宽颏进行了缩小改型,获得了满意效果.
-
乳房缩小成形术几个热点问题浅析
整形外科是美丽与血运之间的持久战争[1].乳房缩小成形术的发展即是对此好地阐释.1 乳房缩小成形术的发展历史乳房缩小成形术始于1731年,早期以缩小乳房体积为主要目的,随着解剖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乳房缩小成形技术不断改良完善,至20世纪80年代逐渐成熟,直至Lejour技术[2,3]的盛行,在保证乳头乳晕复合体成活的同时,不断追求更高的美学效果及功能的保护.
-
AHA肾动脉血管成形的临床试验指南(2)
3.3.2对血管成形技术的报道3.3.2.1经皮腔内肾动脉血管成形和支架置入文献中已有大量的腔内肾动脉成形和支架置入的报道.报道时应描述操作的细节,特别是与以前的报道有差异的地方.需要注明与特有的操作直接相关的并发症(如指引导管损伤),以便对不同技术加以比较.
-
球囊封堵技术在大脑中动脉支架成形术中止血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经皮腔内血管支架成形术( PTA)的发展,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的支架成形技术正逐渐被神经科医生所认识[1]。但由于大脑中动脉( MCA)壁薄弱,肌层和外膜结缔组织少,狭窄部位往往波及豆纹动脉,且斑块形态复杂,所以在支架置入过程中极易造成靶血管及边支动脉破裂出血。我科2004年至2010年在对68例患者实施大脑中动脉支架成形术过程中,4例出现术中出血,采用了球囊封堵技术成功止血。
-
树脂阴模成形技术在磨牙充填治疗中的应用
在龋齿的充填治疗中,恢复(牙合)面正常的解剖结构非常重要.近年发展的树脂阴模成形技术(custom matrixtechnique)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该技术可精细地复制出(牙合)面的形态,充填后需要很少甚至不需要调(牙合),大大减少了调(牙合)过程中涡轮的使用时间.作者应用该技术进行了近二十例儿童龋齿的充填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
结膜囊成形的研究进展
对各种原因所引起的结膜囊缩窄或闭锁,应用整形外科技术恢复结膜囊腔,使之能够安装义眼,改善容貌,这种手术称为结膜囊成形术或眼窝再造术.Reese和Jones[1]1961年报道了应用颞肌重建眶内容量开始了对结膜囊成形技术的探索.1974年Vistnes和Iverson[2]采用外科手术成功治疗了结膜囊挛缩.以后许多学者对结膜囊成形进行了改进和创造,设计了多种手术方法.根据组织来源可以将结膜囊成形术分为三类,即皮片、黏膜移植结膜囊成形术、局部皮瓣转移结膜囊成形术及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移植结膜囊成形术.
-
数字化钛网颅骨缺损修补术30例临床分析
因创伤及手术等造成颅骨缺损,为达到外形和功能的理想康复,需要行颅骨缺损修补术.颅骨缺损如何得到更加个性化的修复是颅骨修补术的临床应用研究方向.本院2005年以来采用三维成像无模多点成形技术,施行数字化颅骨缺损修补术30例,效果满意.
-
支气管、肺动脉双袖式手术在肺叶切除中的应用
外科手术是治疗肺癌的重要措施,大限度地切除肺肿瘤和大限度地保留有功能的肺组织是必须遵循的原则.然而,肺癌患者以中心型居多,肿瘤常位于叶支气管开口处或侵及支气管开口,肺动脉干.肺叶切除已不可能彻底切除肿瘤,全肺切除对患者心肺功能损害大,多数中心型肺癌患者不能耐受此手术.因此肺动脉、支气管成形技术的开展弥补了单纯肺叶切除术的不足,扩大了手术适应证.我科从2002年4月至2005年2月,应用支气管、肺动脉双袖式手术治疗中央性肺癌10例,取得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
屈光不正的手术治疗
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散光及老视,其手术矫正方法包括角膜屈光矫正手术、眼内屈光矫正手术及巩膜屈光矫正手术.近年来,随着波前像差技术、射频传导角膜成形技术、多焦和可调节人工晶状体技术的发展,手术治疗屈光不正的范围逐渐扩大,术后视觉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
EH型复合材料人工听骨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慢性中耳炎听骨成形术的效果取决于很多因素,如病耳本身的条件,听骨赝复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及造型设计和植入方式,术者的成形技术及熟练程度等.羟磷灰石被认为是目前好的生物材料,它是构成人体硬组织的主要无机成分,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我们采用国产EH型复合人工骨材料术前压模成型制成人工听骨,过程极其方便,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
自体组织在肺动脉成形术中的应用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肺癌)在我国其死亡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第1位.中央型肺癌易直接侵犯或由转移淋巴结侵犯肺动脉,导致患者被全肺切除,有的患者放弃手术,或改为放化疗等治疗.近年来,很多胸外科医生对此类患者行肺叶切除的同时行肺血管成形术,大大减少了全肺切除的比例,减少了术后并发症,且改善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目前大多数学者应用肺血管成形技术,多局限于受侵血管壁的侧壁切除、袖式切除直接吻合成形术.血管受侵范围较大者,切除后常难以直接缝合致手术失败.予替代组织行肺动脉成形术可解决这一难题.我院自2008年6月至2012年10月使用自体组织行肺动脉成形术11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常见的老年性疾病[1-2],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是目前困扰老年腰背痛患者的顽症之一,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既往的卧床、支具、药物治疗,无法有效缓解腰背痛,近几年来随着经皮椎体成形技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不断成熟及完善,凭借其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见效快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为此类患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临床治疗手段.
-
组织工程方法在脊髓损伤支架成形技术中的探讨
组织工程的提出、建立和发展,为终实现脊髓损伤的修复和真正意义上的结构、形态与功能重建开辟了新的途径.支架的生物活性、三维结构和表面微观结构,材料的降解性等众多因素都对细胞增殖,分化和组织形成有明显影响.组织工程的发展也将改变传统的医学模式,使得再生医学得以进一步发展,并终用于疾病的治疗.
-
经皮椎体成形及后突成形在脊柱外科的应用现状
经皮椎体成形技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20世纪80年代首先由法国医生Galibert和Deramond等人[1]报道用于治疗椎体血管瘤,通过经皮穿刺向椎体内注射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强化椎体来达到治疗目的.该技术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美国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在21世纪初被引进到中国.该技术由初用于治疗椎体血管瘤发展到现在广泛用于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骨质疏松病理性压缩骨折,并取得了巨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