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褪黑激素与癫癎

    作者:晁东满;程介士

    褪黑激素(melatonin,MEL)是松果腺合成和分泌的一种神经激素,对中枢神经系统活动有一定调节作用.本文就MEL与癫癎发病关系提出讨论,有谓MEL对发病有其所致神经损伤有保护作用,也有说MEL有促癫癎作用。

    关键词: 褪黑激素 癫(疒间)
  • 做好药师与患者的沟通是癫(疒间)用药教育的关键

    作者:张乃文;齐晓涟;王育琴

    目的:药师进一步服务于临床,服务于患者,以保证抗癫(疒间)药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开展全程化药学服务.方法:总结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药师走入功能神经外科病房以来,参与癫(疒间)患者术后的个体化用药教育工作,从中总结与患者及患者家属之间沟通的一些经验.结果:药师进入临床运用适当的方式与患者沟通,拉近了药师与患者之间的距离,使患者更好地掌握了科学的用药知识,并提高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结论:药师走进病房是开展全程化药学服务的新模式,加强与患者间的沟通,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 癫(疒间)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研究

    作者:赵永青;丁成赟;李志梅;黄宇明;武慧丽

    目的:探讨癫(疒间)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有关因素. 方法:80例成年癫疒间患者,前期诊疗不规范,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 结果:癫疒间合并焦虑情绪者25%,合并抑郁情绪者4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越长,发作程度越严重,男性患者更易产生焦虑情绪,而居住在农村的癫疒间患者更易产生抑郁情绪. 结论:癫疒间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明显高于正常人群,性别、病程、发作严重程度和生活居住地是影响癫疒间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独立危险因素.

  • 阿尔茨海默病伴发癫癎的研究

    作者:韩明;蔡则环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伴发癫(疒间)的临床特征. 方法:对45例老年型阿尔茨海默病(AD)与47例健康老人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AD有7例伴发癫(疒间).AD伴发癫(疒间)的患者年龄明显较不伴发癫(疒间)者为轻.AD伴发癫(疒间)的类型均为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药物较易控制. 结论:AD可能伴有癫(疒间)发作,对有发作者应予抗癫(疒间)治疗.

  • 癫(疒间)患者事件相关电位和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的改变及其关系

    作者:穆俊林;张宁;杨庆南;宋景贵;顾仁骏

    目的 探讨癫(疒间)患者事件相关电位(ERP)和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的改变及其相关性方法 对50例癫(疒间)患者进行ERP和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和5-羟色胺(5-HT)水平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癫(疒间)组ERP的N2、P3波潜伏期延长,P3波幅明显降低(均P<0.01),血浆NE、DA和5-HT水平显著降低(均P<0.01).癫(疒间)组ERP的P3波潜伏期与血浆NE、DA和5-HT水平呈负相关(r=-0.33,r=-0.41,r=-0.46,均P<0.01),P3波幅与其呈正相关(r=0.32,r=0.39,r=0.48,均P<0.01)结论 癫(疒间)患者有ERP异常和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降低;并且ERP异常程度与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相关.

  • 左乙拉西坦和托吡酯对癫(疒间)大鼠脑P-糖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狄晴;蒋颖;张颖冬;晏玉奎;徐俊;刘卫国

    目的 研究左乙拉西坦(LEV)和托吡酯(TPM)对癫(疒间)大鼠脑P-糖蛋白(P-gp)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海人酸1.5 μg(3 μl)注射至SD大鼠海马制作癫(疒间)模型(癫(疒间)组),对照组大鼠海马注射3 μl生理盐水(NS).将癫(疒间)组(18只)和对照组(15只)大鼠分别随机分为LEV、TPM和NS亚组(每亚组6只、5只),各亚组大鼠予相应药物(LEV 50 mg/kg、TPM 40 mg/kg、等体积NS)灌胃,每天1次,共30 d.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染色法检测大鼠颞叶、海马P-gp表达水平,采用Leica Qwin图像分析系统中平均整合灰度(MIB)值对P-gp表达水平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癫(疒间)各亚组大鼠颞叶和海马P-gp表达水平(MIB值)均显著高于其相应对照亚组(P<0.05-0.001);对照亚组中,LEV和TPM组与NS亚组间P-gp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癫(疒间)组中,TPM亚组P-gp表达水平显著高于NS亚组(1550.3±371.9 vs 1049.7±282.8,P=0.004);而LEV亚组与NS亚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85.1±340.3 vs 1049.7±282.8,P=0.172)结论 癫(疒间)发作可诱导大鼠脑P-gp高表达; TPM可诱导癫(疒间)大鼠脑P-gp表达,而LEV不诱导P-gp表达,这可能是LEV治疗部分难治性癫(疒间)患者有效的原因之一.TPM和LEV不增加正常大鼠脑P-gp表达.

  • 神经颗粒素在海人酸诱发癫(疒间)大鼠皮质及海马中表达的研究

    作者:田国红;方明;黄流清;赵忠新

    目的 探讨海人酸(KA)诱发癫(疒间)后不同时间大鼠皮质及海马各区神经颗粒素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将5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癫(疒间)诱发组(KA组)和正常对照组.运用免疫荧光染色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大鼠制模成功后6 h、12 h、18 h、24 h、48 h 5个时点皮质及海马各区神经颗粒素表达的变化;蛋白质免疫印记(Western Blot)技术对皮质及海马神经颗粒素作选择性半定量分析,并进行比较.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KA组制模18 h大鼠皮质神经颗粒素表达开始减少(P<0.05),24 h为低(P<0.01),48 h恢复正常;制模12 h海马齿状回神经颗粒素明显下降(P<0.05),18 h低(P<0.01),48 h恢复正常;海马CA1区制模后神经颗粒素持续下降,48 h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CA3区未见显著变化.Western Blot实验印证了这一结果.结论 KA诱发的复杂部分性癫(疒间)发作急性期能引起大鼠皮质及海马神经颗粒素表达减少,在各脑区的变化不同,且有可恢复的趋势,可能与癫(疒间)发作后引起大脑神经元突触可塑性改变有关.

  • 海马神经元激活物致疒间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γ-氨基丁酸受体的表达

    作者:杨美兰;朱遂强;黄宗清;王金祥

    目的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在激活物作用下γ-氨基丁酸(GABAA)受体的表达,进一步探讨癫疒间发病机制.方法将大鼠海马神经元被戊四氮(PTZ)作用后的激活物(实验组)及无血清培养基(对照组)注入大鼠侧脑室后观察其行为、脑电图(EEG)及脑组织GABAA受体表达的变化.结果实验组大鼠注射后15~30 min出现Ⅱ~Ⅲ级惊厥反应,EEG呈短程中高幅尖波、尖慢复合波;对照组的行为及EEG未见异常;各时点实验组大鼠脑组织GABAA免疫反应阳性细胞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GABAA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广泛分布于大脑皮质、海马回、齿状回.结论海马神经元激活物具有明显致疒间作用,其致疒间效应与GABAA受体含量下降有关.

  • 氯化锂-匹罗卡品致(疒间)大鼠脑髓鞘转录因子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李华杰;包仕尧;徐元;张志琳;吴莹

    目的探讨氯化锂-匹罗卡品致疒间大鼠脑髓鞘转录因子1(MyT1)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给SD大鼠先后腹腔注射氯化锂、匹罗卡品,制成癫疒间动物模型;用免疫荧光组化法检测癫疒间大鼠癫疒间发作后不同时间大脑皮质和海马CA1区MyT1阳性细胞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癫疒间后1 d组大鼠海马CA1区MyT1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P<0.05),癫疒间后其他各时间组大鼠脑皮质和海马CA1区MyT1阳性细胞数均有明显的增加,其中癫疒间后7 d组MyT1阳性细胞数多(P<0.01,P<0.05).结论氯化锂-匹罗卡品致疒间大鼠早期大脑MyT1表达增加,并有时程性变化.

  • 动态脑电图在癫(疒间)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刘照;刘卫平;肖波;严新翔;李国良;姜海燕;尹蓉;李蜀渝

    目的研究24 h动态脑电图(AEEG)在癫(疒间)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761例临床拟诊为癫(疒间)及1327例可疑癫(疒间)患者的AEEG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AEEG与常规脑电图检查(疒间)样放电检出率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均P<0.005).230例患者通过AEEG监测证实为癫(疒间)发作.93例患者AEEG监测后发作类型得到了修正.结论 AEEG有助于癫(疒间)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 传统抗癫疒间药物与托吡酯对成年癫疒间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对比研究

    作者:许念桂;朱丹彤;肖波;谢光洁

    目的探讨传统抗癫疒间药物(AEDs)与托吡酯(TPM)对成年癫疒间患者生活质量(QOL)的影响.方法 102例临床确诊的成年癫疒间患者随机分为AEDs组和TPM组,并用QOL IE-30表对102例癫疒间患者和62名正常人(对照组)进行评定.结果 AEDs组较对照组QOL明显降低(P<0.05),表现惧怕发作,对日常生活不满意,情绪差,精力不足,认知功能下降,对长期服用抗癫疒间药物的顾虑较多,社交、工作受限等;而TPM组的QOL虽然低于对照组(P<0.05),但在前5项的评分中明显高于AEDs组(P<0.05).TPM组的发作频率明显低于AEDs组(P<0.05).发作频率对癫疒间患者QOL的影响较大,癫疒间发作越频繁,QOL越差.结论成年癫疒间患者的QOL较正常人显著降低,TPM能提高癫疒间患者的QOL,其改善QOL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控制发作实现的.因此,合适的药物控制疒间性发作是提高癫疒间患者QOL的关键.

  • 托吡酯添加治疗难治性癫(疒间)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杨少青;廖卫平;潘英;王延平;易咏红;黎冰梅;何小诗;邓宇虹;刘晓蓉;方敏华

    目的 探讨托吡酯添加治疗难治性癫(疒间)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115例难治性癫(疒间)患者应用托吡酯小剂量逐渐添加的开放性自身对照研究,第8周达大耐受量后维持1~3年或以上.评定托吡酯的长期疗效、安全性及其与剂量的关系.结果 治疗第8周、6个月、1年、2年和3年发作频率减少百分比的中位数:成人分别为56.0 %、75.8%、76.1%、77.3%、78.1%,儿童分别为32.1%、66.7%、68.9%、70.1%、70.8%.部分性发作的有效率(70.6%)高于全面性发作(37.5%,P<0.05),其中10例(11.3%)无发作>2年.有效组维持剂量成人为(129.3±54.3)mg/d,儿童为(3.1±1.4)mg/(kg·d).1年、2年及3年托吡酯保留率分别为72.2%、62.5%和56.1%.33例(28.7%)出现不良反应,大部分出现在加量期,常见的为胃纳差.因不良反应退出6例(8.2%),因疗效不佳退出16例(21.9%). 结论托吡酯添加治疗难治性癫(疒间)长期有效、安全,对部分性发作效果更佳.剂量个体化可使不良反应轻微和可耐受.

  • 苯巴比妥单药顿服治疗成人癫(疒间)的疗效观察

    作者:彭绍忠

    目的观察每晚顿服苯巴比妥全日量对癫(疒间)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癫(疒间)患者随机分为顿服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顿服组苯巴比妥全日量每晚顿服;对照组苯巴比妥全日量分3次服用.1年后进行疗效、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评价.结果顿服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和80%,差异无显著性(P>0.05);顿服组患者困倦、抑郁、焦虑等不良反应及漏服药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0.01);两组均未见特殊毒性反应.结论苯巴比妥每晚顿服全日量治疗癫(疒间)与全日量分3次服用疗效基本一致,顿服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安全可行.

  • 快速眼动期动态脑电图对儿童癫(疒间)诊断的价值

    作者:陈新;孟庆芳

    目的探讨快速眼动期(REM)动态脑电图(AEEG)对儿童癫疒间(EP)诊断的价值.方法观察100例患儿(拟诊EP 73例,其他发作性疾病27例)的AEEG,并分析比较清醒期、非快速眼动期(NREM)、REM期疒间样放电检出率及分布情况.结果 AEEG清醒期EP波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脑电图(P<0.001);而REM、NREM期EP波检出率显著高于清醒期(均P<0.01), REM期与NREM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清醒及NREM期均有EP波的患儿REM期出现EP波可能性大;REM期EP波出现多的部位为颞区、颞中央区,明显高于其他各脑区EP波的出现率.结论儿童REM期AEEG的EP波的检出率高,对EP的诊断、病灶定位有重要作用.

  • 男性癫癎患者服用抗癎药物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雁;谭兰

    目的研究接受卡马西平(CBZ)、鲁米那(PB)和丙戊酸钠(VPA)单药治疗的成年男性癫(疒间)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及意义.方法应用放免法测定63例男性癫(疒间)患者(22例服用CBZ,18例服用PB,23例服用VPA)及20名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的总甲状腺素(TT4)、游离甲状腺素(FT4)、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结果 CBZ组TT4、FT4和FT3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5),TT3和TSH水平无变化;PB组的TT4和FT4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5),TT3、FT3和TSH水平无变化;且PB组的TT4、FT4降低程度均较CBZ组轻;VPA组各项指标均无变化.结论 CBZ、PB可通过肝酶诱导等多种途径导致甲状腺激素水平发生改变,二者的作用不完全相同;VPA对甲状腺功能无影响,有必要对服用抗(疒间)药物,尤其是CBZ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监测.

  • 托吡酯单用及合并用药治疗各型癫癎的疗效观察

    作者:宫殿荣;陈立云

    目的观察托吡酯(TPM)单用及合并用药治疗各种类型癫(疒间)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有效剂量.方法对87例各种类型的癫(疒间)患者进行TPM单药(48例)、合并用药(39例)治疗.TPM从小剂量开始, 起始量儿童≤20 kg者为6.25 mg/d,>20 kg者为12.5 mg/d,成人为25 mg/d,根据抽搐控制情况调整药物剂量并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单药治疗有效率为79.2%,平均有效维持剂量为(103.9±78.5)mg/d;合并用药治疗有效率为76.9%,平均有效维持剂量为(172.5±105.7)mg/d.除1例因严重胃肠道反应而终止治疗外,其余不良反应症状轻微且短暂,多发生于加药期.结论 TPM单用及合并用药治疗各型癫(疒间)均有效,不良反应少,个别可见矛盾反应.

  • 戊四氮点燃致发育期癫(疒间)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结构的改变

    作者:耿丽娟;李慧;王娟;董洪洋;王增芹;袁宝强

    目的 观察戊四氮(PTZ)点燃后发育期癫(疒间)大鼠海马神经元海马突触素(P38)和突触后致密物质(PSD95)及电镜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 21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S)和实验组(PTZ),用戊四氮建立点燃模型,免疫组化检测大鼠P38及 PSD95阳性细胞的数量及分布,电镜观察海马CA3区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PTZ组大鼠海马区P38及PSD95免疫反应产物表达量较NS组明显减少(P<0.05);电镜下NS组海马CA3区神经元形态及突触结构未见明显异常,PTZ组大鼠神经元细胞及突触结构均有改变.结论 戊四氮点燃所致癫(疒间)对发育期大鼠海马神经元的突触结构有明显损害.

  • 癫(疒间)大鼠海马超氧化物歧化酶与一氧化氮关系的研究

    作者:高春林;王浙东;殷伟平;汤继宏;吴美倩;刘光陵;夏正坤

    目的: 观察癫(疒间)大鼠海马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海马一氧化氮(NO)的变化,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 方法: 通过贝美格制成癫(疒间)发作动物模型,分别取发作5、30 min及注药6、12、24 h的海马组织,硝酸还原酶法、黄嘌呤氧化酶法分别测NO、SOD. 结果: 海马组织SOD于发作5 min时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6 h时仍与对照组存在差异;12 h后差异不显著;海马组织NO在发作5 min迅速升高,30 min组仍高于正常对照组,6 h后与正常对照组比无显著差异.经相关统计学检验,SOD与NO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 -0.849,P<0.01). 结论: 癫(疒间)发作可导致海马自由基清除剂SOD严重损伤,SOD活力降低与NO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 儿童癫痫54例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

    作者:齐中强;张万侠;郑利华

    目的:探讨小儿癫(疒间)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经临床及脑电图诊断为癫(疒间)的54例患儿进行临床观察,并根据发作类型选药;采用丙戊酸钠(VPA)或卡马西平(CBZ)单药治疗,并监测药物浓度及随访脑电图(EEG).结果:临床表现为全身性发作37例,局灶性发作17例.37例单用VPA治疗,6个月后发作获完全控制,VPA平均血药浓度89.2 mg/L;17例单用CBZ治疗,6个月后获完全控制,CBZ平均血药浓度6.37 mg/L.治疗前EEG异常52例,治疗后恢复34例.结论:小儿癫(疒间)的发作形式多种多样,具有反复发作、暂时性的特点.丙戊酸钠或卡马西平单药治疗小儿癫(疒间)具有良好的疗效,血药浓度监测对治疗有指导作用,脑电图不能作为判定疗效的唯一指标.

  • 脑卒中后癫(疒间)34例临床分析

    作者:赵明芳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疒间)的临床特征及发病机制.方法:对437例脑卒中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门诊随访.结果:继发癫(疒间)34例(7.8%),其中急性期(脑卒中1个月内)发作19例,恢复期(1~6个月)发作11例,后遗症期(0.5~2年)4例.其中发生于脑出血患者11例,发生率6.5%;脑梗死患者18例,发生率7.3%;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5例,发生率25.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脑卒中为中、老年新发癫(疒间)的主要病因,脑叶卒中后继发性癫(疒间)发生率明显高于其它部位.

75 条记录 2/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