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新型冠脉循环改善剂:银杏叶片

    作者:张宁

    银杏叶片主要是以银杏树的叶片为原料,提取其中具有药理活性的物质:银杏总黄酮类,银杏苦内酯,用来治疗心、脑血管病症的一种新型药物,现将其作用机制及应用简介如下:

  • 银杏叶片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2例

    作者:沈涛

    目的 探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效方法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选择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应用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42例给予银杏叶片2片(每片舍总黄酮醇苷9.6 mg萜类内酯2.4 mg),tid,同时口服依帕司他50 mg,tid;对照组40例口服甲钴胺0.5 mg,tid;肠溶阿司匹林75 mg,qd.疗程8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3.3%,对照组总有效率55.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银杏叶片与依帕司他合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 银杏叶片的稳定性考察

    作者:卢文胜;黄俊龙;候柏

    目的: 考察不同厂家银杏叶片的稳定性,为评价和控制药品质量及确定药品储存条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加速实验方法对银杏叶片进行稳定性试验.结果: 不同厂家的片剂稳定性存在差异,温度与湿度直接影响片剂的外观、色泽和含量.结论: 建议药厂改善生产工艺,提高药品的稳定性;药房和药店应该严格控制药品储存的条件,确保药品质量.

  • 银杏叶片溶出度研究

    作者:万波;林万青

    目的:探讨银杏叶片溶出度测定方法及溶出动力学,为评价和控制药品质量提供方法和参数.方法:采用转篮法,100 r·win-1,自身对照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厂家银杏叶片在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中累积溶出百分率.并进行溶出动力学拟合,提取威布尔分布溶出参数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银杏叶片在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中溶出参数有所区别但无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厂家的银杏叶片溶出参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建议在银杏叶片质量标准中增加溶出度项目;自身对照法做为银杏叶片体外溶出度测定方法操作简便可行.

  • 银杏叶片防治冠心病患者体内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临床观察

    作者:马建林;毛焕元;周本财;郭和平

    53例住院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中药制剂银杏叶片(银可络)和安慰剂治疗1个月,所有患者实验前后分别检测P- Tc、P-LDLc、P-oxLDL、P-SOD、P-GSH-PX、M-Tc、M-LDLc、M-oxLDL、M-Flu、R-MDA、R-SOD水平.结果显示,①实验组用药后P-LPO、P-oxLDL、M-oxLDL、R-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P-SOD、P-GSH-PX、R-SOD、M-Flu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而P-Tc、P-LDLc、M-Tc、M-LDLc水平无明显变化;②对照组实验前后各项指标水平均无明显变化.提示银杏叶片可以明显增加冠心病患者体内抗氧化酶的活性,降低血浆及红细胞膜中脂质过氧化物水平,增加膜的流动性.

  • 口服舒血宁片出现剥脱性皮炎型药疹1例

    作者:徐宗来

    患者,女,54岁,有冠心病史数年,间断服用丹参片等药物治疗,因胸闷、心慌、头晕1周,在本中心门诊就医,给予舒血宁片(别名银杏叶)每片40mg(扬子江药业集团生产)2片,3次/d,丹参片3片,3次/d,VitE50mg,1次/d,3周后突然出现发热、寒战,初起皮损呈麻疹样,迅速融合成片及全身弥漫性红肿,尤以面部及四肢为重,伴皮肤瘙痒,双眼畏光,进食及吞咽困难,停用银杏叶片到中心皮肤科就医,诊断为剥脱性皮炎型药疹.

  • 银杏叶片对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IL-8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毅飞;周燕红

    目的 观察银杏叶片(EGB)对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IL-8表达的影响.方法 利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灌肠制备大鼠实验性结肠炎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TNBS模型组、阳性药物对照组(5-ASA组,100mg/kg)和EGB组(200mg/kg)4组.评估大鼠结肠黏膜大体形态和组织学评分.生化法检测肠组织MPO和GSH-Px活性.采用ELISA法测定肠组织IL-8浓度.结果 EGB能增加肠组织GSH-Px活性,降低 MPO的活性,抑制IL-8的表达.结论 EGB能减轻肠组织过量IL-8表达对实验性结肠炎大鼠的炎症损伤,从而对溃疡性结肠炎起保护作用

  • 银杏叶片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浆内皮素与一氧化氮的影响

    作者:陈静;许喜泳;刘淑华

    观察了银杏叶片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浆内皮素(ET)与一氧化氮(NO)的影响,以探讨银杏叶片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机理.结果显示,银杏叶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可能与其能明显降低血浆ET水平,升高NO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有关.

  • 银杏叶片联合血脂康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红;檀华敏

    目的::观察银杏叶片联合血脂康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液粘度的影响。方法:收集门诊明确诊断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老年患者70例,给予口服银杏叶片24mg,每日3次,同时口服血脂康0.6mg,每日2次。观察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的血液粘度、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面积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血液粘度、IMT 值、斑块面积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银杏叶片联合血脂康胶囊不仅有改善血液粘度作用,还可消退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从而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病率。

  • 辛伐他汀联合银杏叶片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心脏功能和血脂水平的影响

    作者:许玲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银杏叶片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心脏功能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辛伐他汀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30例)加服银杏叶片,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的心脏功能参数和血脂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两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TC、TG、LDL-C、HDL-C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的HDL-C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但TC、TG、LDL-C水平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的EF、CO、EDD、CI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EF、CO、EDD水平均有所改善(P<0.05),但其HDL-C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EF、CO、EDD、CI水平均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的EF、CO、EDD、CI水平差异显著(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银杏叶片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心脏功能和血脂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银杏叶片治疗冠心病对白介素-8、10的影响

    作者:邓昭文;何嘉礼

    目的:研究银杏叶片治疗冠心痛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浓度变化及其对冠心病的影响.方法:选取冠心痛组62人,随机分为对照组(消心痛,30嘲,1次/d口服)与治疗组(银杏叶片加入消心痛,30mg,1次/d口服),治疗前后静脉取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血清IL-8和IL-10表达.结果:时照组治疗前后IL-8与IL-10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IL-8表达下调(P<0.05),IL-10的表达上调(P<0.05);冠心病组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银杏叶片治疗冠心病可能是通过下调IL-8表达,上调IL-10表达,从而调节机体免疫状态与内皮细胞功能,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老年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作者:杨天玉

    目的 了解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5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0%和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疗效显著,银杏叶片是治疗冠心病安全有效的药物,可以减轻或消除冠心病的临床症状,纠正缺血性T改变.

  • 银杏叶片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IL-6、hs-CRP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作者:高世龙;彭俊

    目的 探讨银杏叶片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 1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银杏叶片.结果 治疗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0.7%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L-6及hs-CRP水平分别为(3.3±2.8)pg/L、(6.2±2.7)mg/L低于对照组患者血清IL-6及hs-CRP水平(4.5±3.6)pg/L、(9.4±3.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斑块厚度、斑块大小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叶片能有效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清hs-CRP、IL-6水平,并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起到阻断和逆转作用.

  • 探讨银杏叶片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痴呆的临床疗效

    作者:彭文达;董波;周艳

    目的:探讨银杏叶片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本病患者,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治疗组予阿司匹林肠溶片+银杏叶片治疗。3个月后复查,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痴呆评定表(CDR)、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复查红细胞沉降速度(ES)的结果。结果:治疗组痴呆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CDR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红细胞沉降速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为56.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7%;两组总有效率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片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痴呆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红细胞沉降的速度,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从而有效降低患者的痴呆程度。

  • 辛伐他汀联合银杏叶片治疗高血脂症41例临床观察

    作者:任宁娟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联合银杏叶片治疗高血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原发性高血脂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1例给予辛伐他汀联合银杏叶片治疗,对照组41例给予单独使用辛伐他汀治疗,两组均4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的血脂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后两组TC、TG、LDL-C、HDL-C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辛伐他汀联合银杏叶片治疗高血脂症,临床疗效显著.

  • 银杏叶片联合倍他乐克片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

    作者:刘安平;周金彩;龙红萍;蒋太教

    目的 观察银杏叶片联合倍他乐克片治疗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的影响.方法 116例1级、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2周安慰剂洗脱期后,采用随机单盲法分为B组(倍他乐克片)和G+B组(银杏叶片+倍他乐克片);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作为测量工具,对高血压患者进行QOL问卷测试评分;疗程为24周.结果 2组病例均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并能提高患者QOL,G+B组的QOL评分高于B组(P<0.05).结论 银杏叶片联合倍他乐克片治疗比单纯倍他乐克片治疗能明显改善高血压患者QOL,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 银杏叶片高效液相色谱数字化定量指纹谱和对数指纹谱研究

    作者:李利锋;孙国祥;杨兰萍

    目的 建立银杏叶片片(Ginkgo tablet,GT)数字化定量指纹图谱和对数指纹谱.方法 采用RP-HPLC法,以Agilent Poroshell 120 SB C18色谱柱(4.6 mm×150 mm,2.7μm),0.2%磷酸水溶液-甲醇为流动相,线性梯度洗脱,流速为0.5 mL·min-1,柱温(35±0.15)℃,紫外检测波长为246 nm,进样量为5μL.应用46个数字化参数定量揭示GT-HPLC指纹图谱特征,用整体定量法鉴别14批次GT质量.结果 以槲皮素(quercetin,QC)为参照物峰,确定37个共有指纹峰,建立了GT-HPLC数字化定量指纹图谱和对数指纹谱.用系统指纹定量法鉴定14批GT中质量极好者有4批,质量很好有1批,3批质量好,1批质量良好,质量为中者2批,质量为一般,差或劣的分别各1批.除个别批次外,对数指纹谱鉴定质量普遍升高.结论 本法可清晰定量化揭示银杏叶片HPLC指纹谱超信息特征.对数指纹谱定量意义不显著,还可导致鉴定信息失真,但能消除批间差异和增加指纹共性特征,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 红外指纹图谱超信息特征数字化定量评价银杏叶片质量研究

    作者:孙国祥;李利锋;孟令新;李闫飞;宋爱华

    目的 建立银杏叶片(GT)红外指纹图谱和一阶导数光谱指纹图谱.以红外指纹图谱指数、信息量指数、波动量指数和信息波动量指数以及中红外指纹定量法理论,构建中红外指纹图谱超信息特征数字化定量评价方法,并评价GT质量.方法 采用直接压片法,用傅立叶变换中红外光谱仪测定14批GT样品.结果 依据GT红外指纹图谱超信息特征数字化、红外指纹定量法和一阶导数光谱指纹图谱定性、定量评价鉴定S4和S7为异常样品,S1、S2、S6和S12质量稍低,其余8批质量相对较好.结论 本文利用数字化定量评价方法实现了中药红外图谱叠加信息的有效处理,并立足于整体定量角度建立红外系统指纹定量法,实现利用IRFP快速、简捷、准确地检验中药复杂系统总化学物含量,建立了中红外数字化定量指纹图谱评价中药质量的新方法.

  • 银杏叶片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观察

    作者:郭钦建;董杨

    目的 观察银杏叶片联合对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疗效.方法 选择老年颈动脉As斑块合并脑梗死68例(包括腔隙性梗死),随机分为银杏叶片联合辛伐他汀研究组和单用辛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研究组服银杏叶片1片,每日3次,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行颈动脉超声检查以及对颈动脉As斑块行定量分析(内膜中层厚度).结果 两组间颈动脉As斑块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在6个月后颈动脉AS斑块定量下降(P<0.05),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银杏叶片联合辛伐他汀较长时间(6个月以上)服用对缩小斑块、减轻AS程度,疗效较为肯定.

  • 银杏叶制剂治疗43例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

    作者:雷勇前

    目的 银杏叶片与氟桂利嗪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比较.方法 将83例V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氟桂利嗪,试验组在常规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银杏叶片(舒血宁).以Folstein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社会功能活动检查量表(FAQ)作为疗效评定指标.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MMSE、FAQ评分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 银杏叶片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较氟桂利嗪治疗血管性痴呆有较高的疗效及安全性.

415 条记录 16/21 页 « 12...13141516171819202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