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高效液相色谱及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测定银杏叶片中萜类内酯的含量

    作者:杨艳芳;刘宇;刘焱文

    目的 测定银杏叶片中萜类内酯银杏内酯A,B,C及白果内酯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以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检测,对银杏叶片中的活性成分银杏内酯A,B,C及白果内酯进行测定.结果 银杏内酯A在2.12~10.6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6.0%;银杏内酯B在2.10~10.5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3),平均回收率为94.6%;银杏内酯C在1.97~9.8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2.4%;白果内酯在4.12~20.6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3.6%.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银杏制剂萜类内酯的质量监控.

  • 银杏叶片与复方丹参注射液合用治疗脑梗塞

    作者:林金华;周艳芳;洪中方

    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发病率较高,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祖国医学认为气虚血瘀是缺血性脑梗塞的主要病因,活血通络有良好疗效。丹参、银杏叶具活血祛瘀、通脉舒络作用。笔者临床运用银杏叶片与复方丹参注射液合用治疗脑梗塞,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口服银杏叶片致粒细胞减少1例

    作者:邓晓玲;王平

    患者,女,39岁,因反复面部、眼睑浮肿3 a,再发10 d入院.查体:面部、眼睑浮肿,心肺正常,双肾区无叩痛,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血压20/12kPa.辅助检查:血常规WBC7×109/L,RBC 4.0×1012/L,Hb 100 g/L分类正常;尿蛋白;肝功正常;血胆固醇8.5 mmol/L.临床诊断为慢性肾炎.入院后给予激素治疗,保肾康、百令胶囊调节免疫,保护肾脏,氧化淀粉促进毒物排出,银杏叶活血化瘀,降低血液粘稠度.5 d后,患者浮肿减轻,感周身乏力不适,复查血常规WBC 2×109/L.患者自述以前未服用银杏叶片,也未出现上述情况,遂停用银杏叶,余同前服用.1周后复查血常规正常,考虑该患者粒细胞减少系服用银杏叶所致.

  • 银杏叶片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观察及护理

    作者:王丽芳;刘惠丽

    1 临床资料头颅CT扫描证实的缺血性脑血管病80例中,其中男性54例,女性26例;年龄39~76岁,平均57岁;合并高血压病45例,冠心病35例,糖尿病5例,病例中意识清晰73例,嗜睡6例,浅昏迷1例,失语10例;肌力Ⅱ级19例,Ⅱ~Ⅲ级37例,0~Ⅰ级24例.80例均颈颅多普勒检查,其中基底动脉供血不足43例,大脑中前动脉痉挛29例,脑动脉硬化25例.

  • 银杏叶提取物泡囊与银杏叶片对小鼠活血通络作用比较研究

    作者:周昕琪;孙敬蒙;才秀丽;张炜煜

    目的 对银杏叶提取物泡囊和市售的银杏叶片进行小鼠活血通络作用比较研究,阐明银杏叶提取物泡囊的药效作用特点.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成空白组、银杏叶提取物泡囊高、低剂量组和银杏叶片组,分别以小鼠的耳廓微静脉、微动脉管径、血液流速和血栓形成保护率为考察指标,进行银杏叶提取物泡囊高、低剂量组与市售的银杏叶片进行微循环作用、体内抗血栓作用的比较研究.结果 与市售的银杏叶片进行活血通络药效学比较,银杏叶提取物泡囊能够显著改善小鼠的微循环(P<0.05),能够有效抑制小鼠体内血栓的形成.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泡囊与市售的银杏叶片相比,有显著的活血通络作用.

  • 银杏叶片与达美康治疗2型糖尿病时血液流变性与血脂的变化

    作者:吕军;刘久波;张珍;杨青山;黄平

    2型糖尿病患者,除存在高血糖及高胰岛素血症外,还有血脂异常、高血压及血液流变性异常起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检测82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性、血脂等指标,并用银杏叶片进行治疗,以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性与血脂的关系以及银杏叶制剂的作用及机制.

  • 银杏制剂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作者:何云;袁红波;袁凤仪;黄晓欣;邵淑莲;王建宾

    目的:探讨用具有抗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银杏制剂联合α-1b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作用.方法:用银杏制剂口服、α-1b干扰素肌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个月.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PAF及肝纤维化各项指标显著降低(P<0.05);病理改变(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明显改善;HBeAg阴转率为55.9%;HBVDNA阴转率为60.6%;HBsAg阴转率为16.7%.结论:银杏制剂联合α-1b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有较好的疗效.

  • 尼莫地平联合银杏叶片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

    作者:黎逢光;徐艳;李朝武;聂海岭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联合银杏叶片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VD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1例和联合组42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联合组同时口服尼莫地平及银杏叶片.应用修订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评价疗效,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平均脑血流量(mCBF).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评分无差异;联合组治疗后可显著提高MMSE和ADL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BF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尼莫地平联合银杏叶片治疗VD安全有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VD患者的脑血流量有关.

  • 银杏叶片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董佑忠;刘墨君

    目的观察银杏叶片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方法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银杏叶片组)及对照组(羟苯磺酸钙胶囊组),治疗组病例100例,对照组100例,治疗组口服银杏叶片(含总黄酮醇苷19.2 mg、萜类内酯4.8 mg),1片/次,3次/d,4周为一疗程;对照组口服羟苯磺酸钙胶囊(0.5 g/粒),1粒/次,3次/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0%,基本痊愈率达3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1%,28%).结论银杏叶片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较好,对缺血脑组织有保护作用.

  • 补阳还五煎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0例

    作者:来建琴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煎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95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补阳还五煎剂加味治疗;对照组45例给予银杏叶片(每片含总黄酮醇苷9.6 mg)2片,po,tid.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66.7%)(P<0.05),治疗组心电图总有效率(86.0%)亦明显高于对照组(62.2%)(P<0.05).结论 补阳还五煎剂治疗冠心痛心绞痛疗效确切、安全.

  • 银杏叶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90例

    作者:王成尧;季乃军

    目的了解银杏叶片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3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0例,给予银杏叶片80 mg,tid,PO,对照组45例,给予复方丹参滴丸,10粒·d-1,含服,两组均为1个月为一个疗程,均治疗1个疗程.对两组临床症状的改善、心电图、血脂的变化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症状明显缓解,心电图心肌缺血明显改善,血清总胆固醇平均下降0.50 mmol·L-1(P<0.05),血清三酰甘油平均下降0.25 mmol·L-1,高密度脂蛋白平均升高0.24 mmol·L-1(P<0.05),低密度脂蛋白平均下降0.53 mmol·L-1(P<0.05),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更好.结论银杏叶片是辅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安全有效的药物.

  • 银杏叶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5例

    作者:周晓莉;王英;奚东珠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1997年2月~1999年8月在我院门诊就诊及病房住院的患者120例,男70例,女50例,年龄35~78岁.

  • 伍用银杏叶片治疗肾小球病变40例

    作者:吴本芬

    肾小球病变应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欠佳时,联合应用银杏叶片,可使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临床症状好转.1992~1998年,我们联合应用银杏叶片治疗40例效果满意.

  • 银杏叶片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48例

    作者:蔡铁水;孔海珍;黄平

    目的:观察银杏叶片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9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银杏叶片组)48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原服抗精神病药不变动,均采用BPRS、SANS及TESS量表于治疗前、后第2,4,8周进行疗效及副作用观察.结果:治疗组慢性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有显著改善.结论:银杏叶片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疗效好,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 银杏叶片对人药物代谢酶CYP1A2与NAT2活性的影响

    作者:卢新建;张鉴;初建设;翟蕾

    目的 探讨银杏叶片对人肝脏药物代谢酶CYP1A2和N-乙酰基转移酶(NAT2)活性的影响,预测银杏叶片与常用药物的相互作用,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以咖啡因作为药物代谢酶CYP1A2、NAT2的探针药物,以反相高效液相梯度洗脱法测定30例受试者服用银杏叶前后尿液内咖啡因5种主要代谢物的相对含量,采用代谢物的比值分别评价人肝脏药物代谢酶CYP1A2、NAT2活性的变化.结果 受试者服药前CYP1A2、NAT2平均活性分别为2.976±1.428,0.447±0.172;服用银杏叶片28 d后CYP1A2、NAT2平均活性分别为3.021±1.318,0.391±0.147;服药前后CYP1A2的活性差异无显著性,NAT2的活性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银杏叶片对人药物代谢酶CYP1A2活性无明显影响,但是对NAT2的活性有明显影响;银杏叶片可能不会影响其他经CYP1A2酶代谢的药物临床疗效,但是可以影响与之合用经NAT2代谢的药物临床疗效.

  •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测定银杏叶片中4种萜类内酯含量

    作者:肖飞;谭永霞;王永平;向阳;赵娟

    目的 优化银杏叶片银杏萜类内酯A、B、C及白果内酯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色谱柱:Purispher star-C18(4.6 mm×250 mm,5 μm),以A:B(31:69)[A:四氢呋喃-乙腈-甲醇(5:22:12),B:1%醋酸溶液]为流动相,柱温为室温,流速1 mL·min-1,载气为氮气,压力350 kPa,漂移管温度40 ℃,增阈值6.0.结果 银杏内酯C进样量在0.46~13.8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平均回收率为99.14%(n=5),RSD=1.39%;白果内酯进样量在1.175~35.25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98.75%(n=5),RSD=2.06%.银杏内酯A进样量在0.875~26.25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平均回收率98.71%(n=5),RSD=3.11%;银杏内酯B进样量在0.475~14.25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平均回收率97.80%(n=5),RSD=3.22%.结论 优化后的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稳定性和重复性较好,可用于银杏叶片萜类内酯的含量测定.

  • 银杏叶片萜类内酯含量测定方法改进

    作者:黄敏珠;徐春玲;姚丹丹;王如伟

    目的 改进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收载的银杏萜类内酯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对色谱条件中的流动相系统进行选择和优化,然后按中药质量标准分析方法 验证指导原则进行方法 学研究.结果 采用蒸发光散射-高效液相色谱(ELSD-HPLC)法,甲醇-水(28∶72)系统为流动相,方法 学总回收率为100.42%,脚为3.80%(n=6).结论 建立的ELSD-HPLC法测定银杏萜类内酯专属性强,准确性好,可用于银杏叶片的质量控制.

  • 对照提取物在银杏叶制剂特征图谱中的应用

    作者:黄琴伟;赵维良;严爱娟;张文婷

    目的 建立银杏叶片、胶囊、滴丸特征图谱的评价方法.方法 以对照提取物为参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法,色谱柱为Agilent Poroshell 120 EC-C18(150 mm×4.6 mm,2.7 μm),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1;ELSD检测器:漂移管温度105 ℃;氮气(N2)流速:2.5 L·min-1.结果 以银杏叶对照提取物和银杏叶总内酯对照提取物为参照,确立12个共有峰作为银杏叶制剂的特征峰,建立了银杏叶制剂的特征图谱.结论 该方法简单、重复性良好,可为银杏叶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有效鉴别方法.

  • 口服银杏叶提取物制剂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eta分析

    作者:曾佩佩;黎红丹;刘泰

    目的 评价口服银杏叶提取物EGB761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WanFang和VIP等数据库,查找口服银杏叶提取物治疗MCI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2版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7个研究,共计81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口服银杏叶提取物制剂3,6,12个月在改善MCI患者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MD=1.81,95%CI(0.02,3.60),P=0.05;MD=1.96,95%CI(1.48,2.43),P<0.000 01;MD=1.79,95%CI(0.99,2.58),P<0.000 1];口服银杏叶提取物制剂6,12个月在改善MCI患者画钟试验(CDT)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MD=0.43,95%CI(0.30,0.57),P<0.000 01;MD=0.57,95%CI(0.39,0.75),P<0.000 01];口服银杏叶提取物制剂治疗6及12个月,其预防MCI患者转化为痴呆的疗效优于对照组[RR=0.27,95%CI(0.06,1.27),P=0.10;RR=0.32,95%CI(0.16,0.63),P=0.001].结论 口服银杏叶提取物制剂治疗MCI的临床有效性及预防痴呆的发生率优于空白对照.

  • 银杏叶片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抗脂质过氧化损伤的影响

    作者:刘朝晖;袁明远;刘金丰;冯海林

    目的:探讨银杏叶片(舒血宁片)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抗脂质过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银杏叶片2片,po,tid,4个月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后测定肺功能及SOD,LPO,GSH-Px,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SOD,LPO及GSH-Px值变化亦有差异,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脂质过氧化损伤。结论:银杏叶片对抗脂质过氧化损伤有比较好的效果。

415 条记录 15/21 页 « 12...12131415161718...202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