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氙CT指导脑血运重建术治疗症状性前循环动脉狭窄及闭塞

    作者:李颖彬;许文静;张燕婷;白小欣

    目的 探讨氙CT脑血流灌注成像技术在脑血运重建术前及疗效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症状性前循环供血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或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血管内支架置入术8例、颈内动脉内膜切除术1例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旁路移植术6例,对比术前与术后2周内氙CT检测的局部脑血流量(rCBF)及术后6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 (1)12例术前靶血管远端血流灌注异常患者平均rCBF值为(30±10) ml/(100 g·min),术后为(32±14) ml/(100 g·min),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3例术前靶血管远端血流灌注正常患者平均rCBF值为(48±6) ml/(100 g·min),术后平均rCBF值为(50±7) ml/(100 g·min),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mRS评分改善8例,稳定7例.15例患者术后mRS评分为[1(0,3)]分,与术前[3(1,3)]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无一例新发神经功能障碍.结论 血运重建术可改善术前存在血流动力学障碍的症状性前循环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的靶血管远端局部脑血流灌注及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而术前氙CT脑血流灌注成像灌注异常可能较灌注正常患者获益更多.

  • 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与脑白质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蒋丝丽;罗华

    目的 探讨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与脑白质病变的关系.方法 收集经头部头颈部减影数字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TA)或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RA)发现颅内外血管狭窄患者465例,并根据检查结果分为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显著狭窄组(MCAS)、非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显著狭窄组(NMCAS)、颅外动脉粥样硬化显著狭窄组(ECAS)及无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组(NCAS).所有患者均完善头颅MRI ,并应用Fazekas量表分别对脑室旁白质病变(p-WM L )及深部脑白质病变(d-WM L )进行测评.比较四组间WM L 情况是否有差异;采用Spears-man相关分析明确各组中血管病变数与WM L的Fazekas评分是否具有相关性;同时分别比较有和无WM L患者MCAS及其他危险因素是否有差异,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WML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MCAS组d-WML及p-WML的检出率高于其他三组,且MCAS组p-WML/d-WML程度较ECAS组及NCAS组更重(P<0.05). MCAS组中血管病变数与p-WML/d-WML程度均呈正相关(分别 r=0.332 、r=0.444 ,均 P<0.05).有p-WML与无p-WML比较、有d-WML与无d-WML比较,MCAS的比例更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MCAS为p-WML(OR=4.99 ,95% CI :2.30~10.85 ,P<0.001)及d-WML(OR=6.47 ,95% CI :2.58~16.22 , P<0. 001)共同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大脑中动脉显著狭窄可能是脑白质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伴大脑中动脉显著狭窄患者的血管病变数越多,脑白质病变越重.

  • 缺血性卒中患者左心室质量指数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相关性

    作者:赵敏;李顺;王猛猛;徐格林

    目的 探讨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与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 从东部战区总医院南京卒中登记系统纳入2017年1-10月间进行超声心动图和DSA检查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对颅外和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程度进行评估,分为动脉轻度狭窄组和动脉中重度狭窄组.LVMI根据美国超声心动图协会标准计算.在颅外和颅内动脉粥样狭窄患者中分别比较动脉轻度狭窄和中重度狭窄组传统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如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脉硬化心脏病、血脂及左心室质量(left ventricular mass,LVM)和LVMI.单因素分析及二元回归分析影响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对LVMI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69例登记患者中,85例(50.3%)为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84例(49.7%)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在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中,中重度狭窄患者年龄比轻度狭窄患者大[(64.3±12.4)岁vs(56.0±13.2)岁,P=0.001],LVMI较轻度狭窄患者高[(43.6±10.3)g/m2.7 vs(36.6±7.2)g/m2.7,P<0.001].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中,轻度狭窄患者LVMI低于中重度狭窄患者[(36.5±7.2)g/m2.7 vs(46.1±13.6)g/m2.7,P<0.001].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LVMI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率呈正相关(r=0.553,P<0.001).二元回归分析发现LVMI(OR 1.13,95%CI 1.05~1.21)、年龄(OR 1.06,95%CI 1.01~1.11)是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重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缺血性卒中患者LVMI与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率正相关,LVMI是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重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 脑梗死患者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及影响因素探析

    作者:李淑娟

    目的:探析脑梗死患者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影响因素,以供临床参考。方法:以2009年12月~2012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3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CTA或MRA等影像学检查判断是否发生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根据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A(无狭窄)、B(狭窄)两组。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合并症等方面的差异,探讨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与A组相比较,B组患者平均年龄较大,体重较重、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较多,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性别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中有约2/3的患者存在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与性别无关,与年龄、体重、合并症等有关,在今后的临床诊疗中应予以重视。

  • 高尿酸血症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素平;吴文法;范红星;吉章阁

    目的 探究高尿酸血症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相关性.方法 对2007年8月至2011年11月218例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同时检测血糖、血脂、血尿酸水平.根据DSA结果,分为狭窄组和无狭窄组,狭窄组再分为轻、中、重度狭窄组,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比较颅内动脉不同狭窄程度之间血尿酸水平.结果 除年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危险因素外,高尿酸血症同样是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OR=1.981,P=0.039).无狭窄组、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血尿酸水平分别是(285.8±61.7)μmoL/L、(301.1±70.2) μmol/L、(349.8±66.1)μmol/L、(389.9±84.9)μmol/L,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尿酸血症是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水平可提示狭窄的严重程度.

  • 中国人脑分水岭梗死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发病机制分析

    作者:董美学;胡玲;黄远军;贺维;王啸;魏有东;李琦;谢鹏

    目的 分析中国人脑分水岭梗死相关危险因素,讨论其病理机制,为制定合理的诊疗及二级预防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纳入了578例脑梗死患者,将脑分水岭梗死分为内侧型、外侧型和混合型3组,比较各组与非脑分水岭梗死之间一般临床资料及脑血管影像资料之间的统计差异.结果 各组资料在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体循环病变(栓塞)、卒中史、饮酒史、低密度脂蛋白(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纤维蛋白原(FIB)、椎基底动脉狭窄、大脑后动脉狭窄等方面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在内侧型、混合型组中发病率增高,外侧型组高脂血症和混合型组吸烟史、体循环病变(低血容量)发生率增高,而混合型组HDL-c有所下降;脑分水岭梗死平均动脉狭窄数明显增多,大脑中动脉狭窄发生率高达56.7%,外侧型组大脑前动脉及内侧型组颈动脉狭窄率均明显增高.结论 中国人脑分水岭梗死主要与大脑中动脉狭窄有关,各型发病机制均有所不同.

  • 支架血管成形术治疗急性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的短期疗效分析

    作者:冯明陶;李锦;张洪剑;许奕;黄清海;刘建民;杨鹏飞;洪波

    目的 分析急诊行支架血管成形术治疗急性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连续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8年2月于我院行动脉取栓治疗的4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接受支架血管成形术治疗的患者,评价支架血管成形术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 共纳入56例患者,其中前循环36例(64.3%)、后循环20例(35.7%).20例术前行静脉溶栓治疗,入院至静脉溶栓时间为(39.9±13.2) min.所有支架均成功释放至指定位置,技术成功率为100%(56/56).55例(98.2%)患者实现了改良脑梗死溶栓2b、3级再通,1例患者再通失败.术后7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为2.0(0.0,6.0)分,较入院前[12.5(6.0,20.0)分]改善(Z=-4.073,P<0.05).术后7例(12.5%)发生颅内出血,其中症状性颅内出血2例(3.6%).39例(69.6%)术后3~5 d行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CTP)检查,支架通畅33例(84.6%)、再闭塞4例(10.3%)、支架内中度狭窄2例(5.1%);17例(30.4%)未行头颅CTP检查.90 d随访显示,34例(60.7%)预后良好(改良Rankin量表评分为0~2分),9例(16.1%)死亡,13例(23.2%)失访.结论 对于急性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急诊行支架血管成形术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术后短期支架内再闭塞不容忽视.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与脑部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相关性

    作者:倪立新;薛飞;袁建新

    目的 探讨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超敏C反应蛋白(his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与脑大动脉粥样硬化性(atherosclerosis,AS)狭窄的关系.方法 对行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的9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具有颅内外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至少1支血管狭窄率>50%)的68例患者为狭窄组,无狭窄或轻度狭窄(狭窄率≤50%)患者26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血浆总Hcy水平、hs-CRP及脑卒中的常规危险因素如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长期吸烟、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同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同醇(LDL-C)水平等进行了分析.结果 狭窄组血浆Hcy及hsCRP水平及升高的比例明显大于对照组;多元回归分析显示Hcy、hsCRP、高血压、糖尿病、吸烟与脑大动脉狭窄密切相关;血浆Hey及hsCRP随大动脉硬化性狭窄程度加重而增高.结论 血浆Hey及hs-CRP水平升高与脑部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密切相关,是脑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病变形成的危险因子.

  • 椎基底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

    作者:马玉苹;徐格林;刘新峰

    近1/4的缺血性卒中发生在椎基底动脉系统.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后循环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除传统的药物和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外,血管内介入治疗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具前景的治疗方法.

  • 脑心通胶囊辅助治疗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及血小板参数的影响

    作者:张娴娴;肖璐;陈兰兰;朱艳;吴健;陈应柱;俞龙;李军

    目的:观察脑心通辅助治疗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和血小板参数的影响.方法:122例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随机分成2组:脑心通组(n=64)和基础治疗组(n=58);脑心通组每日服用拜阿司匹林、立普妥和步长脑心通;基础治疗组每日服用拜阿司匹林和立普妥,服药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膜糖蛋白PAC-1和CD62P表达、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大血小板比率(P-LCR)的改变.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血小板膜糖蛋白PAC-1、CD62P表达,MPV、PDW和P-LCR均显著降低,PLT计数均显著增高,其中脑心通组P均<0.01,基础治疗组P均<0.05.两组治疗后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心通辅助治疗可进一步抑制血小板活化,抗血小板聚集,延缓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发展.

  • 行为护理在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术后的应用

    作者:祝巾玉;杨利娟

    目的:评价行为护理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96例的临床资料,采取平行对照分析法分为2组,各48例,A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B组术后在常规护理同时加强病人的行为护理,比较2组临床护理效果.

  • 脑梗死患者颈内动脉虹吸部钙化形态与血管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曹艳艳;李丽新

    目的 通过CT血管造影(CTA)观察脑梗死患者的颈内动脉虹吸部钙化形态与其该段血管狭窄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例脑梗死患者的颈颅动脉CTA检查结果,所有病例根据CTA的图像将颈内动脉虹吸部钙化形态划分为0~4级,根据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切除术(NASCET)标准对颈内动脉虹吸部血管狭窄分级.比较颈内动脉虹吸部钙化形态与该段血管狭窄的关系.结果 200例脑梗死患者中,0级无钙化组、1级小点状钙化组、2级条状钙化组、3级半月状钙化组、4级环状钙化组发生血管狭窄率分别为5.6%,20.9%,66.7%,93.8%,95.8%.经卡方检验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各组间颈内动脉虹吸部血管狭窄的发生率与钙化的形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内动脉虹吸钙化形态与其该段血管的狭窄呈显著性相关(r=0.715,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的颈内动脉虹吸部钙化形态级别越高,越可以作为预测颈内动脉虹吸部血管狭窄的有效依据.

  •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狭窄与血压变异性的相关性

    作者:余传庆;张梅;朱蕾;余亮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与血压变异性的关系. 方法 选择自2006年11月至2010年6月在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20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连续主动脉弓+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并作动脉血压监测.根据造影结果分组,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206例患者中75例颅内外动脉无狭窄,131例存在脑动脉狭窄,其中42例仅有颅外动脉狭窄,38例仅有颅内动脉狭窄,51例颅内外狭窄并存;颅外动脉狭窄的发生率(71.0%,93例)高于颅内动脉(67.9%,89例).(2)与颅内外动脉无狭窄组比较.单纯颅外动脉狭窄组、单纯颅内动脉狭窄组、颅内外动脉狭窄并存组24h平均收缩压、舒张压标准差,白昼平均收缩压、舒张压标准差,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标准差均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收缩压变异系数与脑动脉狭窄患病率成正相关(r=0.918,P=0.002),而舒张压变异系数与脑动脉狭窄发患病率无明显相关性(P>0.05);24 h平均收缩压与脑动脉狭窄患病率成正相关(r=0.936,P=0.001),而24 h平均舒张压与脑动脉狭窄患病率无明显相关性(P>0.05).(4)多元回归分析显示:24h平均收缩压、收缩压变异系数与颅内外动脉狭窄患病率呈明显正相关.(5)血脂异常是单纯颅内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高龄是单纯颅外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吸烟是单纯颅内动脉狭窄及单纯颅外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是单纯颅外动脉狭窄及颅内外动脉狭窄并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脑动脉狭窄与平均血压标准差、收缩压变异系数独立相关.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吸烟、高龄、糖尿病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危险因素与脑动脉狭窄的分布模式有一定关系.动脉血压变异性是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外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但与狭窄的分布模式无相关性.

  • 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症状性椎动脉开口部狭窄的随访研究

    作者:张英谦;吕强;张卫清;赵炫柱;李兆圣;赵发国;杨芬;宋琛;王姮

    目的 探讨椎动脉开口部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行支架置入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纳入自2006年1月至2013年3月空军总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椎动脉开口部支架置入患者共107例进行随访研究.随访时间截止至2014年12月31日.以支架成功置入,残余狭窄≤30%,前向血流通畅为手术成功.临床终点事件定义为:(1)围手术期并发症:支架置入术后30d以内任何卒中和(或)死亡;(2)支架置入效果:支架置入30 d后责任血管供血区的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支架置入处因再狭窄再次行血管内治疗.主要观察指标为随访期内行数字减影技术或CT血管造影技术检出的再狭窄情况. 结果 支架置入术成功率为98.1%(105/107),失访率5.7%(6/105),中位随访时间23(14,44)个月.随访期内共7例患者发生终点事件,其中围手术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例(1.0%);再发责任血管供血区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4例,死亡1例;因再狭窄再次置入支架2例.1、3、6、12、24、36、48个月累积终点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0%、2.0%、4.1%、5.2%、5.2%、5.2%及11.8%.78例患者完成影像学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4.9±5.9)个月,37.2%患者(29/78)发生再狭窄,其中10.3%患者(3/29)出现临床症状. 结论 支架置入术治疗症状性椎动脉开口部狭窄安全性好,中远期随访结果令人满意,应重视围手术期规范用药及术后卒中的综合防治.

  • 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治疗现状

    作者:黄光坚

    后循环又称椎基底动脉系统,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引起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的主要病因,血管内介入治疗已愈发受到人们关注,成为极具前景的治疗方法.该文就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 代谢综合征与急性脑梗死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廖峻;张志民;黄劼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与急性脑梗死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其分为代谢综合征组(42例)与非代谢综合征组(34例),根据磁共振血管成像或CT血管成像比较2组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发生率.结果:脑梗死合并代谢综合征组患者较脑梗死合并非代谢综合征组患者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发生率更高(P<0.05).结论:代谢综合征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有相关性.

  • Apollo颅内支架植入治疗96例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李静;田沈;王正则;刘千朔;高连波

    目的:评价Apollo颅内支架植入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严重狭窄病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随机将我院92例颅内动脉严重狭窄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支架组和药物对照组,并对支架组患者行Apollo颅内支架植入治疗,评价围手术期的临床疗效,并进行了为期36个月的临床随访。结果颅内支架术的技术成功率是97.8%(44/45),植入支架前后狭窄率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支架植入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5%(2/44)。再狭窄率23.8%(10/42)。随访期间的卒中再发率支架组为6.8%(3/44) ,对照组为17.0%(8/47)。结论 Apollo颅内支架植入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它可以预防卒中复发,改善远期预后。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