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Parkinson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失匹配负波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静;李月春;刘国荣;王宝军;韩春风;李秀娥;耿尚勇

    目的:探讨失匹配负波(MMN)与额叶认知功能测试在评价Parkinson 病(PD)患者认知功能中的作用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28 例早期非痴呆非抑郁PD 患者和31 例年龄、教育年限相匹配的正常对照组分别进行额叶认知功能测试和MMN 测定.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非痴呆非抑郁PD 患者额叶认知测试评分较差,MMN潜伏期延长(P <0.001);波幅虽呈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MMN 潜伏期延长与额叶认知功能障碍程度呈正相关(P <0.01~0.05).结论:MMN 能较客观地反映非痴呆非抑郁PD 患者早期额叶认知功能障碍.

  • Nurrl基因对多巴胺神经元的调控及其与多巴胺系统疾病的关系

    作者:徐评议;刘焯霖;乐卫东

    Nurrl基因位于2q22-q23,全长9.822kb,由8个外显子和7个内含子组成,为一种机体早期应激反应基因。该基因编码产物为598个氨基酸组成的核蛋白受体,是类固醇激素和甲状腺激素核受体大家族中的一种寡核受体。近年来研究表明该基因对诱导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神经元的发生、发育、分化及其成熟后功能维持起重要作用,而Parkinson病及精神分裂症与中枢多巴胺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密切相关。故揭示该基因与中枢多巴胺神经元调控关系,对揭示Parkinson病及精神分裂症等多巴胺失调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 Mdr1基因的C3435T多态性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黄凤楼;刁孟元;俞云峰;张斌

    Mdr1基因及其编码的P-糖蛋白不仅与耐药相关,更与多种疾病如炎症性肠病的易感性、HIV的易感性与治疗、Parkinson病等的发病机制有关.Mdr1基因的多态性与个体对药物的反应性以及某些疾病的易感性密切相关.本文就Mdr1基因的C3435T多态性的临床意义做一简要综述,并对该方面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 帕金森病药物治疗

    作者:陈生弟

    帕金森病治疗包括:症状性治疗,目的是控制症状,改善病残的功能;保护性治疗,目的是阻止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进一步变性,阻止或延缓疾病的进展.本文介绍了治疗帕金森病的各种药物.

  • 人脑正常铁代谢的MR研究进展

    作者:

    脑铁是保障正常神经功能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承担氧运输和电子传递,参与神经递质和髓鞘合成;然而,过量的铁能够引起自由基形成,脂质过氧化,进而损害神经组织.脑铁沉积随着年龄增长而加重,并与老年人运动、认知功能下降密切相关~[1~5].在神经系统慢性疾病中,如Parkinson病(PD)~[4,6,7]、Alzheimer病(AD)~[4,8,9]、多发性硬化(MS)~[4,10-12]等,均有脑铁异常积聚.

  • Alzheimer病与Parkinson病患者记忆损害的比较研究

    作者:王力;程灶火

    目的:测查Alzheimer病、Parkinson病患者的记忆功能,了解这两种疾病病人记忆损伤的特征.方法:采用多维记忆评估量表中的12个分测验对30例原发性Parkinson病患者、30例临床诊断可能的Alzheimer病患者及年龄、性别和教育程度与2个病人组相匹配的2个正常对照组进行外显记忆、内隐记忆及日常生活记忆等记忆功能的评定.结果:AD组在所有的分测验和记忆因子上均差于对照组;PD组在图画再认、数字广度、汉词回忆、图形再生、经历定向等分测验和记忆广度、再认记忆、自由回忆、日常记忆、外显记忆等记忆因子上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经以教育年限为协变量校正后发现,除自由组词、残图命名、数字广度、空间广度、汉词回忆、常识记忆、记忆广度、内隐记忆外,AD组在其余各分测验和记忆因子上均存显著差于PD病人组.结论:AD病人存在着广泛的记忆功能障碍;PD病人存在着工作记忆和策略记忆的障碍;两者的记忆功能障碍存在着明显的不同.

  • 中药龟板对Parkinson病大鼠模型BMP4表达的影响

    作者:赵丹;陈东风;李伊为;黎晖;孟令杰;周健洪;邓汝东;张瑞

    为研究益肾中药龟板对Parkinson病(PD)模型大鼠骨形成蛋白4(BMP4)表达的影响,本研究将6-羟基多巴胺注入大鼠黑质建立PD大鼠模型,对模型大鼠行高、低剂鼍龟板水煎液口服治疗45 d后,采用ELISA和RT-PCR方法进行血清中BMP4酶联免疫试验和脑黑质、纹状体中BMP4 mRNA的检测.结果显示:PD模型组的BMP4表达明显降低.用龟板治疗后可以显著阻碍此趋势,而且高剂量组比低剂量组效果更为明显(P<0.05).本研究结果提示,龟板有明显的促进BMP4及BMP4 mRNA表达的作用.

  • 龟板促进Parkinson病大鼠黑质骨形态发生蛋白信号分子的表达

    作者:易香华;吴静;侯秋科;邓汝东;张赛霞;李伊为;陈东风;黎晖;周健洪;孟冬雪;张海玲

    为了进一步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分化抑制因子(Id)通路在龟板抗PD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本实验用6-羟基多巴胺(6-OHDA,0.2%)于大鼠芹侧黑质致密带沣射2μl造成PD模型,设立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龟板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PD大鼠中脑黑质骨形态发生蛋白IB受体(BMPR-IB),Smad8和Id1阳件细胞数目;用Western-blotting检测BMPR-IA、BMPR-IB、BMPR-Ⅱ、Smad1、Smad5、Smad8和Id1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显示龟板组PD大鼠中脑黑质BMPR-IB,Smad8和Id1的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模型组(P<0.05).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龟板组PD大鼠中脑黑质BM-PR-IB,Smad8和Id1的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而BMPR-IA,BMPR-Ⅱ,Smad1和Smad5没有被检测出.以上结果表明龟板能上调6-OHDA诱导的PD大鼠中脑黑质BMPR-IB,Smad8和Id1的表达,这可能足其抗PD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的分子机制.

  • 人参皂苷Rg1对MPTP所致亚急性帕金森病模型小鼠中脑黑质p-c-Jun与COX-2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永生;李会;张宇新;韦淑萍;张作风;田青友

    本文研究了人参皂苷Rg1(Ginsenoside Rg1,Rg1)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所致亚急性Parkinson病(PD)模型小鼠中脑黑质磷酸化c-Jun(p-c-Jun)与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表达的影响,以期探讨Rg1保护PD中脑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可能的分子机制.实验采用MPTP制备亚急性PD小鼠模型.通过行为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免疫蛋白印迹法,观察PD模型小鼠行为学变化,中脑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COX-2和p-c-Jun表达水平的变化,并观察给予人参皂苷Rg1对上述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模型小鼠出现典型PD样症状.与对照组小鼠相比,黑质区TH阳性神经元数下降约65%(P<0.001),TH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约75%;黑质区COX-2阳性细胞明显增多,p-c-Jun特异性表达于黑质区细胞核内,且COX-2与p-c-Jun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经Rg1(10 mg/kg)处理后,模型小鼠PD样症状减轻,与对照组比较,在MPTP第5次注射后7 d,TH阳性细胞数和TH表达水平仅下降约15%和20%;与模型组比较,黑质区COX-2阳性细胞明显减少,p-c-Jun主要表达于细胞浆,部分表达于细胞核,表达水平也明显降低.以上实验结果表明,人参皂苷Rg1对MPTP诱导的亚急性Parkinson病小鼠中脑黑质细胞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阻抑p-c-Jun核内表达,从而减弱COX-2表达及其介导的黑质区炎症反应.

  • MPTP诱导的小鼠PD模型中相关脑区小胶质细胞反应性差异研究

    作者:张志军;董玉林;刘晓娟;刘娟;夏春林;倪衡建

    为了探讨Parkinson病(PD)小鼠相关脑区的小胶质细胞反应性是否存在差异,本研究采用MPTP诱导的小鼠PD模型,用GSA I-B4-HRP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黑质致密部(SNc)、尾壳核(CPu)、腹侧被盖区(VTA)和额叶联合皮层(FrA)四个部位中小胶质细胞的形态和数量进行了观察;同时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了SNc和VTA中TH阳性神经元的数量,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Pu和FrA内TH蛋白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SNe中TH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和cPu中TH蛋白的含量在MPTP腹腔注射后1 d即大幅度降低(降幅约为68%);在MPTP腹腔注射后3 d起SNc中TH阳性神经元的数和CPu中TH蛋白的含量逐步增加;小胶质细胞在MPTP腹腔注射后1~3 d的反应明显,然后逐渐减弱.VTA中TH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和FrA中TH蛋白的含量在MPTP腹腔注射后降幅不明显(降幅约在15%),小胶质细胞在MPTP腹腔注射后1 d的反应较为明显,其它时段的变化不显著.本研究结果提示:PD模型小鼠SNc和CPu中的小胶质细胞反应明显强于VTA和FrA区,反应性小胶质细胞在SNc中的多巴胺(DA)能神经元损伤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 人野生型和A53T突变型α-突触核蛋白慢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PC12细胞中的转染

    作者:兰丹梅;邬剑军;苏雅茹;陈嬿;蒋雨平;王坚

    为构建长期稳定表达人野生型和A53T突变型α-突触核蛋白的PC12细胞株,我们首先制备了慢病毒表达载体,经测序鉴定正确后转染PC12细胞,然后通过细胞的免疫荧光染色检测α-synuclein-V5融合蛋白,PCR法扩增转基因PC12细胞的SNCA片段后进行测序检测突变基因,以及Western blot法检测PC12细胞α-synuclein的表达,从而鉴定转基因细胞能否稳定表达目的基因.结果显示:经测序,pLenti6/V5-SNCA-WT和pLenti6/V5-SNCA-A53T表达质粒构建成功;免疫荧光染色示基因转染后,超过95%的PC12细胞中有α-synuclein-V5融合蛋白表达;转基因细胞的SNCA片段测序结果显示,慢病毒表达载体成功整合入PC12细胞基因组;Weatern blot法检测结果示转基因PC12细胞能够过表达α-synuclein蛋白.以上结果表明我们已成功构建了人野生型和AS3T突变型α-突触核蛋白慢病毒表达载体,并且成功建立了稳定的过表达人野生型和AS3T突变型α-突触核蛋白的PC12细胞株,这为进一步研究α-突触核蛋白的生理功能及其在Parkinson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 BDNF在Parkinson病小鼠的表达及丙戊酸盐对其影响的研究

    作者:张玉梅;吴雪飞;于德钦;彭岩;封艳辉;李爱萍;宋桂荣;袁博;殷盛明;张万琴;赵杰

    为观察Parkinson病(PD)小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含量的变化及丙戊酸盐(valproate,VPA)对BDNF表达的影响,探讨VPA对PD病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本研究采用C57BL/6小鼠1-甲基-4-苯基-1,2,3,6一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法建立PD模型.小鼠随机分为4组:盐水对照组(NS+NS)、模趔组(NS+MPTP)、模型给药组(VPA+MPTP)和单独给药组(VPA+NS).MPTP造模方法为每日颈部皮下注射MPTP(20 ms/ks),连续8 d.VPA在MPTP造模前1 d开始给药(400 mg/kg,i.P.),共14 d.单独给药组给予VPA.同时用等量的生理盐水代替MPTP.盐水对照组仅给予等量的牛理盐水.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方法观察BDNF的表达,并对检测部位恒定视野内BDNF的阳性细胞进行灰度扫描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与盐水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模型给药组和单独给药组小鼠纹状体、海马、皮质内BDNF的表达均增强.该结果提示,PD小鼠神经元内BDNF增多,可能有利于受损神经元的修复;丙戊酸盐可能通过促进BDNF的表达而保护神经元.

  • STCH对多巴胺能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初步研究

    作者:张介平;吕立夏;李学礼;郑莉;高景霞;李静琪;李姣;徐磊

    本文通过不同手段探讨了STCH(stress and chaperone)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作用.采用RT-PCR榆测STCH的组织表达模式;采用免疫-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获得单一多巴胺能神经元,采用RT-PCR检测STCH在中脑不同亚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表达差异;分别构建STCH过表达pEGFP-N2载体和pSuper-EGFP干扰载体,转染HEK293和SH-SY5Y细胞株,检测细胞对MPP+毒性的反应.结果显示:STCH在海马表达低,肝脏高;在中央灰质区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可检测到表达,在黑质区检测不到;将STCH下扰片段转染争HEK293细胞,细胞死亡明显;转染至SH-SY5Y细胞,对细胞生长无明显影响,但细胞形念发生改变;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STCH的SH-SY5Y细胞对MPP+毒性有抵抗作用,并能抑制MPP+处理细胞中cagpase-12的表达.这些结果提示:STCH对多巴胺能神经元具有潜在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诱导的凋亡途径而实现.该结果为寻找Parkinson病的治疗靶向提供了有益的线索.

  • Genistein对Parkinson病模型小鼠黑质纹状体通路的保护作用

    作者:刘黎星;徐丽;陈文芳

    为了研究大豆异黄酮活性成分genistein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制备的去卵巢(OVX)Parkinson病(PD)模型小鼠黑质纹状体通路的保护作用,我们将OVX PD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MPTP组、genistein预处理组和雌激素预处理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合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T-PER)检测黑质致密带(SNpc)神经元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情况,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ECD)检测小鼠纹状体(Str)多巴胺(DA)及其代谢物二羟基苯乙酸(DOPAC)和高香草酸(HVA)的含量.结果显示:Genistein及雌激素用药组SN内TH阳性神经元数量及THmRNA的表达水平较MPTP组显著升高(P<0.01).MPTP组str内DA及其代谢产物DOPAC和HVA的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genistein及雌激素用药组Str内DA、DOPAC及HVA含量较MPTP组显著升高(P<0.01).上述结果提示genistein对MPTP制备的PD模型小鼠黑质DA能神经元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龟板抗Parkinson病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的作用

    作者:邓汝东;李伊为;陈东风;黎晖;张赛霞;赵丹;孟令杰;周健洪;盂冬雪;张瑞;张海玲

    为探讨补肾中药龟板抗Parkinson病大鼠模型黑质神经元凋亡的作用,本研究用6-羟基多巴胺(6-OHDA,0.2%)于大鼠左侧黑质致密带注射2 μl造成Parkinson病(PD)模型,同时设立龟板组(灌胃补肾中药龟板2 g/次,2次/d,连续12周)、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观察其行为改变,再用HE、TH染色或DIG-dUTP染色观察黑质神经元的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龟板组PD大鼠的旋转行为改善明显,黑质致密部的TH染色阳性神经元增多,DIG-dUTP染色阳性率降低,Bel-2蛋白表达增加和Bax蛋白表达减少.本文结果提示,长期龟板治疗对PD模型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该作用可能与龟板升高Bcl-2和降低Bax的表达有关.

  • 嗅鞘细胞联合神经干细胞脑内移植改善Parkinson病大鼠行为的观察

    作者:曾水林;李升;刘钟;李凤飞;朱建宝;李涛;刘卫国

    为了观察嗅鞘细胞(OECs)联合神经干细胞(NSCs)脑内移植对Parkinson病(PD)的治疗作用,首先将6-OHDA注射至左侧黑质致密部和腹侧被盖区制备PD大鼠.将成功制备的P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0.9%生理盐水对照组、单纯移植 NSCs 或OECs组、OECs+NSCs 共移植组和PD模型对照组.将培养并传至第3代的NSCs、OECs和OECs+NSCs分别移植到PD大鼠的纹状体内,于移植后7、14、30、60 d 检测 PD 大鼠旋转行为变化后处死,取脑做冰冻切片,行BrdU、酪氨酸羟化酶(TH)、p75 免疫荧光和TH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移植后21 d 以内,各组大鼠的旋转行为无明显变化;30 d 和 60 d 时,单纯移植NSCs或OECs组和OECs+NSCs共移植组与生理盐水和模型对照组相比,旋转行为有较明显的改善(P<0.05),其中 OECs+NSCs 共移植组的旋转行为改善更为显著.在移植后30 d 和 60 d,单纯移植NSCs或OECs组在移植区可见少数 TH 阳性神经元,而OECs+NSCs 共移植组的TH 阳性神经元明显多于单纯移植NSCs或OECs组(P<0.05).上述结果表明:OECs能促进胚鼠中脑来源的NSCs向TH阳性神经元分化;单纯移植NSCs或OECs和OECs+NSCs共移植,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PD大鼠的旋转行为,但联合移植优于单纯移植.

  • Parkinson病大鼠模型皮层纹状体末梢与纹状体黑质投射神经元之间突触的形态学变化

    作者:曾宪智;蔡青;高尔静;鲁强;孙晓红;徐群渊

    Parkinson病(PD)患者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丢失可能引发皮层纹状体通路活动的增强.但在皮层纹状体纤维与纹状体黑质神经元(D1R阳性)或纹状体苍白球神经元(D2R阳性)形成突触的连接中究竟是哪一类突触活动增强,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用免疫电镜方法,在超微结构水平上观察了大鼠PD模型的损伤侧和正常侧纹状体内呈D1R或D2R阳性的神经元树突棘与皮层传入纤维末梢形成的不对称突触的形态学特征,对该突触以及其中的穿通型不对称突触的数量进行了定量观察.结果显示:损伤侧纹状体内呈D1R阳性的树突棘的穿通型不对称突触较正常侧增加了61%,但呈D2R阳性的树突棘的穿通型不对称突触数量却没有变化.表达D1R阳性的神经元参与的不对称突触后致密带的长度和突触前末梢的面积也有一定增加,而表达D2R阳性的神经元参与的不对称突触却未观察到此变化.以上结果表明:在损伤后,与基底神经节直接通路中呈D1R阳性的神经元相突触的皮层纹状体纤维非常活跃,这种使其活跃的机制可能对PD状态下的直接通路活动过低起一定的代偿作用.

  • 骨髓基质细胞对离体Parkinson鼠脑片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作者:金莉蓉;洪震;钟春玖;汪洋;沈馨亚

    为探讨骨髓基质细胞对离体Parkinson鼠脑片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建立新生大鼠离体"Parkinson鼠病"模型,取成年大鼠骨髓,培养、分离、纯化骨髓基质细胞,将骨髓基质细胞(MSCs)与离体脑片联合培养,应用高效液相法观察了脑片和培养液中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3,4-二羟苯乙酸(DOPAC)和高香草酸(HVA)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经MPTP代谢产物mpp+损伤的脑片多巴胺含量与正常组、联合培养组相比明显减少(P<0.01),而mpp+组培养液内DOPAC和HVA含量也减少(P<0.05).但联合培养组与正常组相比DA,DOPAC和HVA的变化无显著差异.以上结果提示,联合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对mpp+毒性损伤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该模型也为在脑片上测量单胺类神经递质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 胞二磷胆碱对原代培养的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姜晓燕;龚平生;张卫民;王志成;李晶;赵刚;龚守良

    为了研究胞二磷胆碱(citicoline,CC)对6-羟多巴胺(6-OHDA)诱导的Parkinson病体外细胞模型中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本研究采用 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应用Fluo3/AM荧光染料,并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钙离子[Ca2+]i浓度;罗丹明123检测线粒体膜电位(△ψm);罗丹明123和PI荧光双染,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膜通透性和细胞凋亡;乳酸脱氢酶(LDH)试剂盒检测培养上清中LDH的漏出;TH免疫组化染色鉴定多巴胺能神经元.实验分成三组:(1)对照组:即原代培养细胞;(2)6-OHDA损伤组:即原代培养细胞加6-OHDA;(3)CC保护组:原代培养细胞中分别加2、1、0.1、0.01和0.001 mmol/LCC后,再加6-OHDA.结果显示:与6-OHDA组相比,1、0.1、0.01和 0.001 mmol/LCC组细胞活力增加(P<001);[Ca2+]i浓度下降和△ψm升高(P<0.01);除了0.001 mmol/LCC组外,各CC组LDH漏出率明显低于6-OHDA组(P<0.01).以上结果提示:在体外Parkinson病细胞模型中,CC可能通过保护神经元细胞膜,提高线粒体膜电位,增加细胞活力,降低[Ca2+]i浓度,减少LDH漏出等途径削弱6-OHDA的神经毒性作用,发挥其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 尼古丁对Parkinson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及小胶质细胞的影响

    作者:殷剑;仲林;邹敬宇;汤宽妮;李淼;王璞;李玥;彭岩;于德钦;赵杰;张万琴;孙艺平

    为探讨尼古丁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本研究采用尼古丁(0.25 mg/kg)预处理C57BL/6J小鼠,再给予1-甲基-2-乙基-1,2,3,6-四氢吡啶(MPTP;20 mg/kg)诱导Parkinson病(PD)小鼠模型.通过行为学检测和中脑黑质致密部(SNc)的酪氨酸羟化酶(TH)以及OX-42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了尼古丁对PD小鼠的行为以及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的影响.结果显示:经尼古丁预处理可以明显减轻PD小鼠的行为障碍,增加TH免疫阳性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数量,并且可以抑制SNc内小胶质细胞的增生.本研究结果提示,尼古丁可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而抑制小胶质细胞的增生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32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