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顺铂耳毒性小鼠模型的建立

    作者:李永奇;曾祥丽;丁大连;蒋海燕;Richard SALVI

    [目的]建立一种可靠的、重复性好的顺铂耳毒性小鼠模型,为进一步从分子学和基因方面研究顺铂的耳毒性机制提供可能.[方法]20只听力正常的健康小鼠,随机平分为2组,A组小鼠先行200 mg/kg呋塞米腹腔注射,1 h后腹腔注射1.0 mg/kg顺铂;B组小鼠先行200 mg/kg呋塞米腹腔注射,1 h后腹腔注射0.5 mg/kg顺铂.6只同年龄小鼠做正常对照组.治疗后第10天所有小鼠行听觉脑干电反应(ABR)测听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检查,之后取双侧耳蜗,分别行全耳蜗基底膜铺片和环氧树脂包埋半薄切片,观察内外毛细胞、血管纹和螺旋神经节细胞等的病变.[结果]2组小鼠治疗后各频率ABR平均听阈都提高,DPOAE值都降低,其中A组的ABR平均听阈显著提高,各频率振幅明显降低,高频区DPOAE消失;B组的ABR平均听阈稍提高,高频(16、20、32 kHz)振幅轻度降低,低频(4、8、12 kHz)振幅无变化,高频DPOAE稍下降,低频DPOAE无变化.全耳蜗基底膜铺片结果A组蜗底外毛细胞全部破坏,蜗尖大部分外毛细胞破坏;B组仅蜗底外毛细胞大部分被破坏,蜗尖外毛细胞形态和数目接近正常,两组内毛细胞均无明显减少.半薄切片结果显示A、B两组小鼠的耳蜗血管纹和螺旋神经节细胞的形态和数目都接近正常.[结论]1.0 mg/kg顺铂联合200 mg/kg呋塞米单次腹腔注射法可引起小鼠内耳组织显著损伤,主要表现为耳蜗外毛细胞损失.

  • 顺铂对豚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的影响

    作者:李兰;潘宏光;岳丽杰

    目的 观察顺铂对豚鼠听力的影响及豚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spiral ganglion cell,SCG)毒性作用的关系.方法 将20只耳廓反应灵敏的豚鼠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连续5 d腹腔内注射顺铂3 mg/(kg·d),对照组连续5 d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3 mg/(kg·d),给药后11 d检查耳蜗电图,然后处死动物,制作耳蜗标本,其中实验组中4只4耳做透射电镜观察、6只12耳做吖啶橙荧光染色,观察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动物耳蜗神经复合动作电位(CAP)阈值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实验组潜伏期延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形态学检查见实验组髓鞘层变薄,结构稀疏,部分可见融合,细胞膜破裂,胞浆内线粒体结构模糊,粗面内织网脱颗粒,核内结构减少.结论 顺铂对豚鼠耳蜗螺旋神经节有明显的损害作用,是顺铂致耳毒性,引起听力下降的机制之一.

  • 依替米星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178例

    作者:陈建华;周辉;余滋中;钟文俊

    目的:评估依替米星对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86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78例因前列腺液培养致病菌株对氨基糖甙类药物敏感而使用依替米星0.2 g/d,连续给药4周.治疗中共有144例患者接受肾功能和听力水平监测,并在治疗结束后1个月复查.对照组108例仅对氨基糖甙类药物敏感但拒绝使用该药,给予对症处理.两组同时口服α1受体阻滞剂,辅助前列腺热疗、前列腺按摩等.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84.3%,较对照组的58.3%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治疗期间未见明显耳、肾毒性等.结论:依替米星治疗敏感致病菌导致的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是安全、有效的.

  • 丹参酮ⅡA对放射性内耳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谭佩欣;杜莎莎;任陈

    目的 探索丹参酮ⅡA注射液对豚鼠放射性内耳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20只豚鼠(40耳)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单纯照射组(RT组)、照射及药物处理组(RT+D组)及单纯药物组(D组),在放射线照射前2 d开始对RT+D组及D组豚鼠进行丹参酮ⅡA处理,连续腹腔注射7 d,而对Con-trol组及RT组豚鼠在相应时间点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在放射线照射前后不同时间点[照射前或丹参酮处理前(d0)、照射完毕第7天(d7)以及第8周(d8w)]进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技术(DPOAE)及听性脑干反应(ABR)等听力学检测,并在后一次听力学检测完毕后处死实验动物并进行耳蜗组织学检查.结果 放射线照射后RT组(F=1134.064,P<0.001)及RT+D组(F=664.185,P<0.001)DPOAE幅值均有显著下降,但RT+D组DPOAE幅值下降幅度较RT组小(P<0.001),RT组(F=12.228,P=0.002<0.05)豚鼠ABR阈值有显著上升,而RT+D组(F=2.867,P=0.102>0.05)豚鼠ABR阈值在放射线照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织学检查发现RT+D组豚鼠Corti器毛细胞、血管纹及螺旋神经节细胞损害程度较RT组轻.结论 丹参酮ⅡA注射液对豚鼠放射性内耳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 治疗剂量阿米卡星在早产豚鼠的耳毒性实验研究

    作者:许红梅;王绍映

    目的:探讨治疗剂量阿米卡星对早产豚鼠耳蜗毒性损伤程度.方法:足月新生豚鼠、成年豚鼠各36只,早产豚鼠22只,对照组同期豚鼠各6只.按人类等效治疗剂量给予阿米卡星,每日一次共给予14天,分别在实验7、10、14 d及实验的第28、60 d处死5~8只、取耳蜗作光镜或/和电镜检查.结果:电镜显示在给药的第3 d早产豚鼠已出现毛细胞听毛倒伏和部分脱落,第5 d见毛细胞脱落,较足月新生、成年豚鼠严重.光镜显示同时间毛细胞缺失数早产组>新生组>成年组(P<0.05或P<0.01);实验第28 d缺失数继续增多,第60 d无恢复.结论:即使给予等效人类治疗剂量的阿米卡星,早产豚鼠耳毒性出现早且更严重.

  •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耳毒性的药物防治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龙敏;陈蓉;王颖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临床上治疗革兰阴性杆菌的重要药物,由氨基糖和非糖部分的苷元结合而成.

  • 金纳多对奈替米星致耳毒性模型豚鼠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研究

    作者:陆文铨;刘皋林

    目的:研究金纳多注射液对奈替米星导致豚鼠耳毒性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将48只豚鼠随机分成生理盐水对照组、奈替米星组、金纳多预防组和金纳多治疗组,以不同方式给药4wk后,比较各组豚鼠的耳廓反射阈、脑干诱发电位、Ⅲ波时间、血清铁离子浓度和SOD活性以及耳蜗毛细胞扫描电镜图.结果:4wk后金纳多预防组和金纳多治疗组的耳廓反射阈、脑干诱发电位、Ⅲ波时间分别为(33.75±4.20)dB、(25.63±3.71)dB、(3.91±0.18)ms和(27.27±4.54)dB、(32.95±4.30)dB、(4.30±0.16)ms,2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金纳多注射液能预防和治疗奈替米星引起的豚鼠耳毒性,而且预防给药对耳毒性的改善作用大于治疗给药.

  • 抗生素的耳毒性及其防治

    作者:陈亮;刘天亮

    由于抗生素在临床上应用十分普遍,出现了不合理使用甚至滥用的不良现象,致中毒性耳聋时有发生,给患者带来了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增加了经济压力.在临床应用中加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充分做好中毒性耳聋的预防工作,采取积极有效的补救措施,对于大限度减少或避免耳毒性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治疗剂量阿米卡星在新生豚鼠药代动力学及耳毒性研究

    作者:许红梅;王绍映

    目的:明确新生豚鼠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耳毒性有无更高敏感性.方法:以扫描电镜及光镜观察人类等效治疗剂量下阿米卡星(AMK)对36只新生及成年豚鼠耳蜗毛细胞的影响,并用TDx检测新生及成年组豚鼠血浆AMK药代动力学.结果:(1)药代动力学:新生及成年豚鼠组均为二室开放性模型,峰浓度及达蜂时间无显著性差异,但新生组豚鼠清除率较成年组明显降低(分别为0.0044±0.0011和0.0088±0.0014L/min.kg,P<0.01),消除半衰期明显延长(分别为70.89±13.38和43.24±8.03min,P<0.01),曲线下面积明显增大(分别为11461.5±4317.2和8165.9±3212.5,P<0.01).(2)耳蜗毛细胞形态学:新生组豚鼠损伤出现早且严重;停药后毛细胞缺失数继续增多.结论:AMK对新生、成年豚鼠耳蜗均有不同程度损害,并随用药时间延长而加重.新生豚鼠的敏感性高可能与该药从体内排出慢、易蓄积有关.

  • 二十二碳六烯酸对豚鼠顺铂所致耳毒性的影响

    作者:郭文杰;陈焱;王跃锜;蔡佩玲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二十二碳六烯(DHA)全身给药对顺铂所致豚鼠耳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健康豚鼠24只分为正常对照组、DHA加顺铂组、顺铂组,DHA加顺铂组连续给予植物油稀释后的DHA灌胃,500 mg?kg -1? d-1,共30 d。在灌胃22 d时,开始生理盐水稀释后的0.25 mg/mL的顺铂溶液腹腔注射,连续9 d ,正常对照组和顺铂组只给予相同剂量植物油灌胃。结果顺铂造模后,顺铂组和DHA加顺铂组 ABR阈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DHA加顺铂组明显低于顺铂组。DHA加顺铂组外毛细胞残存数明显高于顺铂组,组织形态优于顺铂组,螺旋神经节细胞形态顺铂组差于DHA加顺铂组。结论 DHA 灌胃给药对临床顺铂化疗耳毒性并发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阿米卡星在幼年豚鼠耳毒性的研究

    作者:许红梅;王绍映

    目的明确幼年动物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耳毒性有无更高敏感性.方法按人类等效治疗剂量给予阿米卡星65mg*kg-1*-1,每天1次,分别在实验的3、5、7、10、14d给药,在给药的7、10、14d次日及实验的第28天处死9只、取耳蜗作光镜或/和电镜检查.结果电镜显示在给药的第5天幼年、成年豚鼠已出现听毛损伤,幼年组重于成年组.光镜显示实验第28天(停药后第14天)毛细胞缺失数继续增多,幼年组毛细胞缺失数高于成年组.结论即使等效人类治疗剂量的阿米卡星对幼年豚鼠、成年豚鼠耳蜗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用药时间越长,损伤越明显.幼年组较成年组重;停药后毛细胞缺失数继续增多.即使相当人类治疗剂量AMK对幼年豚鼠耳蜗均有不同程度损度,并随用药时间延长而加重.

  • 庆大霉素作用下豚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bcl-2及Bax的表达

    作者:李明栋;刘兆华

    目的探讨bcl-2蛋白家族与庆大霉素诱导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对豚鼠进行庆大霉素连续肌肉注射,150mg/kg×10d,分别于停药后1、3、7、14d各处死豚鼠8只,取耳蜗,做平行蜗轴的石蜡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连续用药后不同时间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bcl-2及Bax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bcl-2表达增强,3d时表达达到高峰,7d时有所下降,14d时bcl-2表达明显减弱;Bax的表达在3d时达到高峰,7d时表达较3d时下降,14d时Bax表达减弱.结论庆大霉素作用下,bcl-2和Bax表达发生变化,bcl-2蛋白家族参与了庆大霉素诱导的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凋亡.

  • 脂质体顺二新癸酸反右旋环己二胺铂药理学研究进展

    作者:朱亮;刘玉清;王国钦

    顺式二氯二氨铂(顺铂,Cisplatin)于本世纪60年代被发现有抑瘤作用,其高度的活性及广谱性使之成为人类抗癌剂中应用为广泛的一种[1].然而,它的肾毒性、神经毒性、耳毒性较大.并且,许多原先对它敏感的肿瘤会在治疗过程中产生耐药性[1].这就使得全球范围内都在致力寻找具有更高治疗指数和对耐顺铂的肿瘤有效的铂类似物,并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其中,脂质体包裹的顺二新癸酸反右旋环己二胺铂(L-NDDP)的合成和应用就是一例.与顺铂相比,L-NDDP毒性小、疗效好,与顺铂没有交叉耐药性[1,2].目前,国外对它已经完成了一期临床试验,而国内还未见有关报道.本文在此对其药理学研究作一回顾.

  • 卷曲霉素和丁胺卡那霉素在老年耐药结核治疗中的对比观察

    作者:苗雅;聂桂英

    目的 观察和评价卷曲霉素和丁胺卡那霉素联合化疗方案在耐多药结核病(MDR-TB)治疗中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 将116例MDR-TB患者均衡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8例.化疗方案:治疗组用卷曲霉素联合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左氧氟沙星、对氨基水杨酸钠、丙硫异烟胺,对照组用丁胺卡那霉素,联合用药同治疗组.结果 共有97例患者完成化疗疗程,治疗组49例,对照组48例.痰菌阴转率治疗组71.4%;对照组52.1%,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病灶吸收总有效率治疗组88.8%,对照组64.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耳毒性肾毒性轻微,且易纠正,总药物不良反应率治疗组为10.2%,对照组为14.6%,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卷曲霉素治疗MDR-TB疗效优于丁胺卡那霉素,副反应小于丁胺卡那霉素,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复方诺氟沙星滴耳剂的制备及疗效观察

    作者:徐志远

    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为临床常见病,现临床应用的滴耳剂多具有耳毒性.为寻找较为理想的滴耳剂,现配制了复方诺氟沙星滴耳剂并在临床试用上取得满意疗效.1 处方及制备方法

  • 氨基甙类抗生素耳毒性机制研究现况

    作者:徐彬;张秀云

    氨基甙类抗生素(aminoglycoside antibiotics,A-mAn)由于性质稳定、抗菌谱广、抗菌杀菌力强、使用方法简便、价格便宜等优点,成为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较为常用的一类广谱抗生素;但应用不当,可导致严重的耳毒性副作用,引起平衡功能失调及中毒性耳聋(aminoglycoside antibiotic induceddeafness,AAID),重者使患者终身失听[1].

  • 使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患者的延伸高频测听

    作者:杨利;任小华;王玉冰;钱利

    目的:探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的耳毒性在延伸高频范围(9kHz~16kHz)内的早期表现.方法:对40名语频听力正常的患者进行分组测试延伸高频听阈,实验组为20名曾使用链霉素的患者,对照组为未接触过耳毒性药物的同龄人,并分析结果.结果:实验组延伸高频听阈平均值为27.97dBSPL,对照组为19.14dBSPL,实验组听阈较对照组高,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且两组各频率听阈值均随频率提高而增加.结论:药物耳毒性与延伸高频听阈有关,耳蜗毒性早期主要发生在高频范围,利用延伸高频测听可以预警并监测药物的耳毒性.

  • 听力损失的进展及氨基糖甙类耳毒性的发展趋势

    作者:王宇辉;杨世丽

    近年来国内外听力损失的发展趋势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日趋严重,不同国家原因不同.氨基糖甙类药物耳毒性致聋不仅位于国内药物致聋的首位,而且逐渐发展为国内各种致聋因素排位之首,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并采取果断的措施.

  • 耳毒性药物使用时的听力学监测现状

    作者:李菊兰;梁传余;蒋涛

    我国有听力语言障碍的残疾人1770万,其中聋哑儿有600万,7岁以下的聋儿可达80万.每年大约有3~4万新生聋儿出生,其中药物致聋约占50%左右.任何对内耳结构(包括耳蜗、前庭、半规管和耳石器)起毒性作用潜能的药物均称为有耳毒性[1].药物的耳毒性不仅引起耳鼻喉科医生的重视,临床各科均对此有广泛的兴趣.耳毒性药物引起的听力损失是感音神经性聋的常见病因之一.如果使用此类药物时,使用先进的听力学监测手段,可减少甚至避免听力损失的发生,同时达到药物治疗的预期效果.

    关键词: 耳毒性 听力学 监测
  • 丁胺卡那霉素对新生儿耳毒性的研究

    作者:卢光进;刘皖君

    [目的]探讨丁胺卡那霉素对新生儿的耳毒性.[方法]选取疑有感染性疾病而需用抗生素的足月新生儿34例,根据丁胺卡那霉素用药剂量及方法分为4组,另设6例作对照.[结果]全部对象听觉脑干诱发反应(ABR)波及波间潜伏时均值正常,每天1次用药组21例中有3例异常,而每天2次用药组13例中有5例异常,其差别有极显著意义.随访4例异常者,其中3例恢复正常.[结论]34例中有8例ABR异常,每天2次用药者的异常率是每天1次用药的3倍.提示使用丁胺卡那霉素治疗<7天,每天1次用药,发生听力损害的可能小,即使发生,也是可逆的.

246 条记录 12/13 页 « 12...567891011121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