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T-7-RGD肽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的影响

    作者:王淑静;刘佳;王飞;姜珊;王怡楠;陈宁;刘琳;赵瑛;张晓丹

    目的:研究改造后肿瘤抑素7肽(T-7-RGD肽)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生物合成技术合成了T-7-RGD肽,高效液相和质谱分析显示纯度为98.67%;通过MTT法、生长曲线法、HE染色等实验初步观察T-7-RGD肤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增殖抑制作用和形态影响.结果:由MTT实验和生长曲线实验得出,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半数抑制率IC50分别为150.34μg/ml和420.81 μg/ml,且呈剂量、时间依赖牲.T-7-RGD肽对A549作用明显,改变了其生长曲线的基本走势,而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只是产生了数量上的改变,生长曲线基本走势没有改变.HE染色后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形态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变化不明显.结论:T-7-RGD肤可抑制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生长,促进其凋亡,而对内皮细胞的作用不明显.

  • cRGD肽二聚体对B16黑色素瘤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及在荷瘤鼠体内分布及显像研究

    作者:张丽;张春丽;马欢;童冠圣;文哲;王强;李思源

    目的 探讨cRGD肽二聚体对B16黑色素瘤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及其在荷B16黑色素瘤细胞小鼠动物模型体内的分布及显像研究.方法 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及作用时间cRGD肽二聚体对B16黑色素瘤细胞体外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直接标记法标记99 Tcm-c(RGD)2.建立荷B16黑色素瘤株动物模型,待肿瘤体积为1.0 ~ 1.5cm3左右时,分别于30min、1h、2h、3h、4h、5h及6h时,进行荷瘤鼠体内生物分布及动态显像研究.结果 cRGD肽二聚体浓度为500mg/L、作用48h时,对B16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室温下、ρ(SnCl2·2H20)=1 g/L、反应时间为30 min时,99Tcm-c(RGD)2的标记率可达(87.42±3.21)%,标记产物经Sephadex G10分离纯化后放射化学纯度大于95%;静脉注射后30min行小鼠全身SPECT显像,肿瘤部位可见明显显像剂聚集,但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对比度较低;延迟至6小时肿瘤仍清晰可见,且随时间延迟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对比度增高,此时肿瘤/血液为2.15±0.24,肿瘤/肌肉为5.07 ±0.03.结论 该结构cRGD肽二聚体对B16黑色素瘤细胞株具有一定的体外抑制作用,且动物体内肿瘤组织摄取率高,显像清晰,证明其可进一步应用于聚合物多肽靶向药物的研发.

  • 131I-c(RGD)2的药代动力学及急性毒性研究

    作者:马欢;郝攀;马超;闫平;刘敏;王荣福;陈雪祺;张春丽

    目的 用131I标记二硫键成环的RGD肽二聚体c(RGD)2,探讨其在裸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急性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评价其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选取5只裸鼠为实验对象,每只经尾静脉注射131I-c(RGD)2(7.4 MBq/200μL),分别于注射后3、6、10、15、30、45、60、120、180及360min断尾取血5μL,测量血液的放射性计数,采用PKSolver软件进行药代动力学分析.另取裸鼠1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每只经尾静脉注射131I-c(RGD)2(7.4 MB/60μL);对照组经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60μL,观察注射后72 h内裸鼠的不良反应和死亡情况.结果 血液药-时曲线符合权重系数为1/CC的开放性二房室分布模型,其中分布相半衰期(t1/2α)为15.364 min,消除相半衰期(t1/2β)为123.125 min.注射131I-c(RGD)2后72 h内,裸鼠无不良反应与死亡.结论 c(RGD)2具有理想的药代动力学特点,且无明显毒性作用,这些均有利于其作为新药应用于临床.

  • RGD双模态探针分子影像学研究进展

    作者:唐琪;苏丹柯;金观桥;王铮

    整合素αvβ3在肿瘤新生血管形成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利用其特异性配体RGD (Arg-Gly-Asp)动态监测整合素αvβ3的表达情况、定性评估肿瘤血管生成,对肿瘤的良恶性判定及预后评估有重要的意义.基于RGD肽的分子影像学检查方法是监测整合素αvβ3表达的无创新技术,在肿瘤的早期诊断与疗效监测、肿瘤靶向药物的研制以及其他非肿瘤疾病的治疗中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本文对RGD双模态分子探针在临床前期应用中的研究价值进行综述.

  • 131I标记RGD环肽在荷瘤小鼠体内分布与显像研究

    作者:刘红洁;王荣福;张春丽;闫平;付占立;张旭初;郭凤琴;刘萌;于明明;邸丽娟;崔永刚;丁义

    目的 研究131I标记含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的小分子环形肽(cRGD肽)在荷瘤小鼠体内的分布与显像,探讨131I-cRGD肽作为肿瘤诊治药物的可能性.方法 利用氯胺T法对cRGD肽行131I标记,建立荷黑色素瘤B16动物模型,分别进行体内分布实验、非标记cRGD肽竞争抑制实验及肿瘤显像研究.结果用统计软件SPSS 12.0进行分析.结果 131I-cRGD肽的标记率达90%,放射化学纯度达99%;荷瘤小鼠体内分布实验显示:给药后在血液、肾脏、膀胱有较高的放射性分布,小肠、肝脏、肌肉呈低水平放射性分布,24 h 肿瘤/肌肉(T/M)放射性比值=6.34, 肿瘤/血液(T/B)放射性比值=1.1.显像结果示:静脉注射131I-cRGD肽后1 h肿瘤开始显影,随时间的延长,影像逐渐清晰,24 h时肿瘤显像清晰.用非标记cRGD肽进行阻断实验,肿瘤的放射性摄取为(0.969±0.151)%/g,与非阻断组(1.40±0.136)%/g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应用氯胺T法可以成功完成131I-cRGD肽标记;尾静脉注射131I-cRGD肽后,肿瘤表现为放射性浓聚,肿瘤对131I-cRGD肽的摄取可被非标记的cRGD肽抑制,表明131I-cRGD肽可与肿瘤新生血管αvβ3受体特异性结合,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肿瘤诊治药物.

  • RGD肽修饰的聚谷氨酸-顺铂复合物的体外评价

    作者:熊晔蓉;涂家生;刘凯双;张梦泽

    目的:本研究以经柠檬酸改性的聚谷氨酸为载体,制备聚谷氨酸-顺铂复合物,接枝环RGD肽,以提高该复合物对肿瘤细胞的靶向性,同时对所得到的高分子-药物复合物体外理化性质和细胞毒作用、细胞摄取进行评价.方法:以改性聚谷氨酸侧链羧基与顺铂稳定配位,再与RGD肽进行化学偶联,得到修饰后的药物复合物,对复合物的载药量等性质进行了考察,同时采用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和MCF-7细胞进行了体外细胞生长抑制和细胞摄取行为的评价.结果:与未修饰的聚合物-药物复合物(23.12%)比较,本研究所制备主动靶向聚谷氨酸-顺铂复合物的载药量略有下降(16.73%),体外释放参数无显著差异,表现出明显的缓释特征.体外细胞毒实验结果表明,两类复合物保留了顺铂对肿瘤细胞的毒性,相比无RGD修饰的复合物,人乳腺癌MDA-MB-231和MCF-7细胞对RGD修饰的复合物摄取增强.结论:RGD修饰的顺铂-聚谷氨酸复合物成功制备,有利于提高针对体内肿瘤的缓释、靶向治疗效果.

  • 人血管内皮抑制肽抑制小鼠及裸鼠移植瘤术后残瘤生长的药效学研究

    作者:李郑武;贾娜;张海涛;李琳娜;王珊珊;李会成;杨德宣;李德山;袁守军

    目的 初步探讨人血管内皮抑制肽在小鼠/裸鼠移植瘤术后残瘤模型中的抗癌药效学作用.方法 建立S180肉瘤昆明小鼠手术后残瘤和人结肠癌Lovo裸鼠手术后残瘤模型,评价人血管内皮抑制肽对小鼠手术后残瘤的抑制效应,选择恩度(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作为阳性对照药.结果 人血管内皮抑制肽给药组对S180肉瘤昆明小鼠手术后残瘤生长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按照肿瘤体积得出的抑制率范围为16.9%~43.9%,按照瘤重得出的抑制率范围为21.2%~45.5%;人血管内皮抑制肽给药组对人结肠癌Lovo裸鼠手术后残瘤生长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按照肿瘤体积得出的抑制率范围为42.0% ~70.3%,按照瘤重得出的抑制率范围为45.5% ~73.8%.结论 人血管内皮抑制肽对小鼠/裸鼠手术后残瘤的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为人血管内皮抑制肽开发和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 放射性标记RGD肽行肿瘤αvβ3受体显像研究的进展

    作者:刘开元;李前伟;刘广元

    恶性肿瘤的持续生长、侵袭转移与肿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在这个过程中整合素αvβ3起着重要的作用.αvβ3主要通过和细胞外基质(ECM)中的一些含RGD的三肽序列配体结合发挥作用,文献报道其在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有强烈表达,而在正常细胞表达极少或缺乏,因此,放射性标记RGD肽作为高特异性的标记物对恶性肿瘤进行核医学显像,能够达到早期诊断和治疗目的.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RGD肽的标记方法和αvβ3受体显像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αvβ3 受体显像 RGD肽
  • RGD肽表面修饰壳聚糖载基因纳米粒子的体外实验研究

    作者:唐锋;管珩;刘昌伟;李拥军;郑月宏;李晓慧;鲍军波;唐丽娜;宋存先

    目的 将Arg-Gly-Asp(RGD)肽偶联到壳聚糖(cH)材料表面,并制备成包载质粒DNA的纳米粒子,以未偶连RGD的壳聚糖载质粒DNA作为对照,进行体外内皮细胞转染,观察其是否能提高对内皮细胞的转染效率.方法 以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盐(EDC)和N-羟基丁二酰亚胺(NHS)为偶联剂,通过酰胺键将RGD肽偶联到壳聚糖表面,对其进行表征,并以未偶连RGD的壳聚糖作为对照,制备载pEGFP-C1质粒DNA纳米粒子,比较2者对Hy926细胞的转染效率.结果 壳聚糖-RGD(CH-RGD)载基因纳米粒子转染Hy926细胞的效率明显高于未偶连RGD的壳聚糖载基因纳米粒子(35.7%vs 14.3%,P<0.001).结论 RGD肽表面修饰壳聚糖载基因纳米粒子可用于体外细胞转染,其对细胞的转染效率明显优于未偶连RGD的壳聚糖.

  • RGD肽探针的制备及其对肿瘤显像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敏;张春丽

    利用放射性核素标志物靶向示踪肿瘤并显像已成为肿瘤早期诊断的一种重要方法。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多肽可与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的整合素αⅤβ3特异性结合,用放射性核素标记RGD肽,利用分子影像技术可示踪肿瘤新生血管,从而在早期确立诊断。文章就近年来国内外RGD肽的修饰、标记方法、纳米技术应用进行阐述,并就利用αⅤβ3受体,综述了RGD肽介导的PET/SPECT显像、磁共振显像、超声显像、光学显像临床应用进展。

  • RGD肽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肖斌;朱永红;邹全明

    RGD肽是一类含有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Arg-Gly-Asp)的短肽,作为整合素和其配体相互作用的识别位点,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及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肿瘤细胞或者新生血管可以特异表达某些整合素如αvβ3,能以一定的亲和力结合RGD肽,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因此,RGD肽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已成为研究热点.放射性核素标记的RGD肽是一类很有前景的肿瘤显像剂.此外RGD肽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且作为载体在肿瘤靶向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核素标记小分子多肽靶向诊治肿瘤新生血管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庞小溪;霍焱;王荣福

    早期诊断、精准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有研究发现肿瘤新生血管不仅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也是肿瘤诊治的重要靶点。特定序列的多肽可以特异地靶向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上的特定分子。放射性核素标记这类小分子多肽所制备的分子探针在肿瘤诊治方面具有优势。本文将以我们的研究成果为主,阐述放射性核素标记小分子多肽RGD及RRL在靶向肿瘤新生血管的显像与治疗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 整合素αvβ3与肿瘤的分子显像及靶向治疗

    作者:程腾;孙丽华

    整合素αvβ3是由2条多肽链组成的跨膜异二聚体糖蛋白.其在正常细胞表面低表达或不表达而在肿瘤细胞及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中高表达,这使得它成为肿瘤分子显像及治疗的靶位点.近年来多种针对整合素αvβ3的显像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包括放射性核素的PET及SPECT显像,MRI 显像、超声显像及光学显像;以整合素αvβ3为靶点的靶向治疗包括单克隆抗体治疗、RGD肽类似物治疗及以整合素αvβ3为靶点的药物投放治疗.整合素ανβ3临床研究对开拓肿瘤诊断及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 RGDY对去势大鼠骨密度和骨形态计量学的影响

    作者:李思静;丁晓颖;戴晨琳;邱明才;刘虹丽;王德心

    目的 探讨抗骨质疏松新药四环素-RGDY对去势SD大鼠骨代谢的影响及其各项参数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4月龄雌性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S),双侧卵巢切除术(OVX)组(O)、阿伦膦酸钠组(A)、四环素组(T)、RGDY组(R)、四环素-RGDY组(TR).S组行假手术,其余各组行OVX,术后次日S、O组每日皮下注射磷酸盐缓冲液(PBS),A、T、R、TR分别按体质量每日皮下给予阿伦膦酸钠、四环素、RGDY、四环素-RGDY PBS溶液,连续给药9周,测定各组大鼠骨密度,取近端胫骨干骺端行骨计量学测定.结果 干预9周后S组体质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子宫质量/体质量比值高于其他各组.A组股骨全段、远端干骺端、腰椎L1~43个部位的骨密度及股骨灰重/干重比值(AW/DW)均显著高于O组,TR组AW/DW显著高于O组.TR组骨小梁体积/骨小梁面积(TBV/TTV)、骨小梁体积/海绵骨体积(TBV/SBV)、平均骨小梁板密度(MTPT)均较O组显著增加,骨小梁面积/体积比(S/V)及MTPS较O组分别下降.TR组四环素单标记表面占骨小梁表面的百分比[Sfract(s)]、四环素双标记表面占骨小梁表面的百分比[Sfract(d)]分别较O组下降,四环素双标记线间的平均距离(DDL)、骨矿化沉积率(MiAR)分别较O组增加.TR组DDL、MiAR显著高于R组,而Sfract(s)显著低于T组.相关分析提示骨计量参数TBV、MTPT与股骨远端干骺端BMD值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1=0.687,P<0.05;r2=0.782,P<0.05).结论 四环素-RGDY可改善干骺端骨小梁的连接性,有效预防大鼠去势后的快速骨丢失.

  • RGD肽修饰纯钛表面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和上皮细胞黏附影响研究

    作者:赵宝红;封伟;王丹宁;邓春富;尚德浩;张翀;刘阳

    目的 探讨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肽修饰纯钛表面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uman gingival fibroblasts,HGF)和上皮细胞(human gingival epithelial cells,HGE)初期黏附行为的影响.方法 应用羰基二咪唑(1,1’-carbonyldiimidazole,CDI)活化法将含RGD的短肽共价连接到纯钛表面,免疫荧光法检测钛表面RGD肽.评价RGD接枝与未接枝纯钛表面对HGF和HGE初期黏附的影响.结果 RGD肽可以通过CDI活化方法接枝到纯钛表面,HGF和HGE在RGD接枝钛表面黏附和增殖的细胞数量显著高于未接枝钛表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生物活性肽RGD接枝纯钛表面可有效促进HGF和HGE在其表面的黏附.

  • RGD肽介导的MR分子探针在体外结直肠癌细胞的显像及对其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作者:宋歌;刘峰君;程英升

    探讨RGD肽介导的MR分子探针在体外结直肠癌细胞的MRI显像及对其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利用纳米技术构建靶向RGD荧光纳米MR探针,利用荧光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该探针与LOVO细胞结合情况;体外磁共振成像(MRI)显像;利用细胞克隆实验测其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其细胞周期、凋亡.结果:荧光相差显微镜示该RGD肤介导的MR分子探针能特异性与LOVO细胞结合;体外MRI成像示靶向RGD组T1信号强度高于非靶向组及对照组(P<0.05);该探针作用24h后的LOVO细胞增殖活性降低,细胞分裂周期发生变化,阻滞在S+G2M期的细胞比例上升,细胞凋亡率与其他两组相比有显著增加(P<0.05).结论:该RGD肽介导的MR分子探针能与结直肠癌LOVO细胞靶向结合,能增强MRI的显像效果,并对肿瘤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RGD肽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梁涛;刘娜;尹东涛;韩冰;王道喜

    目的:研究RGD肽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凋亡及侵袭迁移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RGD肽处理肺癌A549细胞后,MTT检测肺癌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肺癌细胞凋亡及周期分布,Transwell检测其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RGD肽对肺癌A549细胞MMP2、MMP9的表达水平影响.结果:当RGD肽浓度增加至50 mg/L时,肺癌A549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且这种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RGD肽组A549细胞G0/Gl期细胞比例增高,细胞凋亡率由(6.1±0.1)%增至(15.2±0.5)%;在迁移和侵袭试验中,RGD肽组A549细胞的穿膜细胞数分别由123±10和43±10降至45±5和18± 5;RGD肽组A549细胞MMP2、MMP9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结论:RGD肽对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并促进其凋亡,可能与RGD肽改变其周期分布有关,RGD肽可明显抑制A549细胞的迁移及侵袭,可能与其下调MMP2、MMP9的表达相关.

  • RGD肽介导的脑胶质瘤靶向治疗和显像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中亚;赵雁;陶涛

    RGD肽是含有精氨酸-甘氨酸-门冬氨酸(Arg-Gly-Asp)序列的一类短肽,能和细胞表面的整合素受体特异性结合.整合素受体,尤其是αvβ3高表达于脑胶质瘤等肿瘤细胞表面,而在成熟血管内皮细胞呈低表达.因此,在脑胶质瘤的靶向治疗和显像研究中外源性RGD肽与肿瘤细胞表面的整合素受体的竞争性结合得到广泛研究.本文综述了RGD肽介导的脑胶质瘤靶向治疗及显像的典型方法及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 载RGD肽脂质体的优化和初步评价

    作者:王思明;尹翌秋;张鹏飞;孙天霞;齐滨

    采用逆相蒸发法制备了载RGD肽脂质体.以包封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优化工艺条件.确定的优化条件为:卵磷脂和胆固醇的质量比为4∶1,磷酸盐缓冲液的体积为10 ml,RGD肽的加入量为18mg,超声时间为3 min.3批优化制品平均粒径为473 nm,平均包封率为75.35%.RGD肽脂质体在磷酸盐缓冲液中16h累积释放率为48.5%,相较于RGD肽溶液有一定的缓释效果.初步稳定性试验表明,载RGD肽脂质体在4℃保存相对较稳定.

  • RGD修饰的聚乳酸-羟基乙酸骨组织工程材料的研究进展

    作者:陶春;陈琰;钟延强

    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骨组织工程支架在骨损伤修复和再造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但由于PLGA亲水性差,不利于种子细胞在支架上的黏附和增殖.RGD(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Arg-Gly-Asp)肽修饰PLGA支架后,材料的细胞亲和性得到了有效改善,促进了种子细胞黏附和增殖.本文就近年来RGD修饰的PLGA骨组织工程材料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54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