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DNA同源重组修复的分子机制
电离辐射直接造成生物靶分子细胞DNA的损伤,DNA的损伤类型很多,其中以DNA双链断裂(double strand break,DSB)为严重.DNA DSB的修复较其他类型的DNA损伤更加困难,不修复则可能导致染色体断裂和细胞死亡,而修复不当则可能导致染色体缺失、重排、转位和倒置等,从而易于形成肿瘤等疾病[1].DNA损伤的不完全修复可导致基因组不稳定,机体细胞为了对抗损伤,发展出多个修复系统来保证基因组的完整性,同源重组修复(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repair,HRR)是DNA DSB损伤修复的主要方式,对于保持哺乳动物细胞的基因组完整性十分重要[2].
-
人类DNA修复蛋白hR24Lp具有转录激活作用
hR24L是本实验室首次用遗传互补法克隆出的人类DNA修复基因,它与酵母RAD24L(又称RAD24)基因同源.人类hR24L基因能校正酵母RAD24L突变株的紫外线敏感表型和X线敏感表型,参与DNA切除修复和重组修复.
-
DNA错配修复基因与肿瘤
肿瘤是由基因突变引起,基因突变可由致癌剂引起,也可由DNA代谢过程中的碱基错配引起,为保证遗传物质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细胞有许多防止基因突变的系统.这些系统包括①切除修复②损伤碱基的直接修复③错配修复④重组修复⑤跨损伤DNA合成.错配修复基因能纠正由于DNA重组和复制产生的碱基错配,在细菌中,MMR的缺陷将导致发生异常病变.人类MMR失活也可导致基因变异,从而引起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和其它癌症.近的研究发现MMR系统不仅通过纠正由于DNA重组和复制产生的碱基错配而保持基因组的稳定和真实,而且通过诱导DNA受到严重损伤细胞的凋亡而消除由突变细胞生长而形成的癌变.
-
DNA双链断裂修复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甲状腺癌的研究进展
未及时有效修复的DNA损伤,可导致生物体基因组不稳定,这与肿瘤发生有直接关系.DNA双链断裂DSB是基因突变、染色体断裂的主要原因之一,并对肿瘤的易感性、发生、发展具有一定影响,其修复主要是通过HR和NHEJ两条重组修复途径完成.综述主要目的是探讨国内外近来研究发现的两种DSB重组修复机制中修复基因多态性与甲状腺癌易感性之间的联系.
-
DSB重组修复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DNA损伤未及时有效地修复可导致基因组不稳定,增加肿瘤发生率.DSB是基因突变、染色体断裂的主要原因之一,并对肿瘤发生、发展具有一定影响,其修复主要是通过HR和NHEJ两条重组途径完成的.本文综述了国外近来对DSB重组修复的HR和NHEJ途径;其与肿瘤抑制蛋白如P53、ATM、BRCA1和BRCA2之间的联系;DSB重组修复异常与某些肿瘤及具有肿瘤易感特征的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和Nijmegen断裂综合征等疾病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
线粒体DNA损伤与修复
高等动物线粒体DNA(mtDNA)是共价闭合双链DNA,分为编码区和非编码区。编码区共37个基因 , 共编码22个tRNA,2个rRNA和13条多肽; 非编码区L链上有终止结合序列(TAS),H链起点O H,保守序列节段(CSB)Ⅰ、Ⅱ、Ⅲ,L链启动子(LSP)和H链启动子(HSP)等序列,控制mtDN A的复制和转录。mtDNA双链编码,全部转录,无内含子,有多个拷贝,一个基因执行多个功 能。mtDNA比nDNA (核DNA) 突变率高5-17倍。 mtDNA损伤修复与细胞凋亡、衰老关系十分密切。mtDNA损伤包括DNA单链断裂、双链断裂、 碱基修饰、DNA链间交联等。修复是指DNA化学组成和核苷酸序列重新恢复的一种过程。mtDN A中碱基切除修复(base excision repair,BER)为普遍,并辅以其它方式修复多种损伤。 如通过尿嘧啶DNA糖苷酶、AP核酸内切酶、DNA聚合酶和连接酶等完成尿嘧啶和无碱基位点修 复;利用甲酰嘧啶DNA糖苷酶、8-oxodG DNA糖苷酶(mtODE)、腺嘌呤DNA糖苷酶(ADG)和 h Mut γ(变位酶γ)等对mtDNA氧化损伤进行修复;还有转换修复、 错配和烷化损伤的修复 以及重组修复等。如链内交联被认为是通过重组修复机制修复,酵母线粒体光合酶利用光使 DNA中紫外光诱导产生的环苯嘧啶二聚体单体化,大鼠肝脏线粒体O6-甲基-鸟嘌呤DNA 甲基 转移酶切除 mtDNA中O6-甲基-2′-脱氧鸟嘌呤,一些试剂如链尿菌素、亚硝基脲用于 基 因特异分析中证实了mtDNA 烷化损伤的特异性切除。但线粒体缺乏核苷酸切除修复(NER )机制。有人已利用一些纯化酶,如UDG、AP内切酶、DNA聚合酶和连接酶等构建了mt BER机 制,并用于检测不同DNA损伤和揭示线粒体修复的生化机制。弄清什么类型DNA修复蛋白存在 于线粒体,如何调节,如何抵达线粒体等已不十分遥远,这无疑对线粒体疾病的基因治疗有 重要意义。
-
肿瘤中X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2及其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当前靶向治疗和个体化治疗逐渐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内容,利用肿瘤发生过程中的DNA修复基因缺陷寻找特异性治疗靶点,是目前肿瘤药物研发的热点.目前已知X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2(X-ray repair cross-complementing gene 2, XRCC2)蛋白位于DNA同源重组修复(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repair, HRR)通路的下游,参与搜寻同源部位与DNA的配对过程,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紧密联系,本文拟对XRCC2及其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
DNA链间交联修复与范可尼贫血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范可尼贫血(Fanconi anemia,FA)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临床表现为多样化先天畸形、进行性骨髓衰竭、色素沉着症、恶性血液系统肿瘤及实体瘤倾向.该病典型的特征是对DNA交联剂具有高度敏感性,可产生DNA链间交联(Interstrand Cross-Links,ICL).目前已发现至少15种FA基因,其编码的蛋白参与特有的DNA修复途径-FA途径,任何FA基因突变或缺失均可导致发病,与此同时DNA链间交联修复可通过核苷酸切除修复、易错修复、跨损伤合成、无错修复、重组修复、错配修复多种途径完成.本文主要对FA途径以及FA途径对DNA链间交联修复的调控作用作一综述.
-
矩形瓣口轮匝肌重组修复双侧Ⅲ度唇裂
唇裂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先天性发育畸形之一,在我国唇裂发病率为1.8%[1].其主要的影响在于使患儿的外貌产生缺陷,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法,治疗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外貌缺陷的恢复程度.双侧Ⅲ度唇裂是唇裂中畸形程度严重的,外貌缺陷严重,手术修复的难度也大.使修复的效果更加完美,一直是医者们努力的目标.我们在双侧Ⅲ度唇裂的修复中,特别注重前唇肌肉的重组,即利用两侧唇的肌肉在前唇内充分缝合,修复前唇肌肉,使上唇的外形(尤其是白唇部分)在术后均能获得较理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