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针刺治疗视神经萎缩的选穴规律探讨

    作者:杨嘉玮;李志勇;杨光

    目的:通过对近20年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的文献进行分析,探讨选穴规律,为临床治疗视神经萎缩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文数据库CNKI、万方、VIP 1998-2018年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相关文献,对其中的选穴规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检索出相关文献51篇,涉及经脉14条、腧穴63个,选用腧穴的所属经脉按其应用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足太阳膀胱经(23.29%)、足少阳胆经(14.44%)、足阳明胃经(10.83%);使用频率超过3%的主穴有睛明、球后、风池、攒竹、承泣、太阳、合谷、百会、足三里、上睛明;使用频率超过5%的配穴有太溪、三阴交、足三里、肝俞、合谷、肾俞、光明;经外奇穴使用率为11.55%,经验穴使用率为4.51%;腧穴分布依次为眶周(34.66%)、四肢部(38.81%)、头项部(14.08%)、腰背胸腹部(14.08%).结论: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选穴以足三阳经与经外奇穴为主,其中足太阳膀胱经的使用穴位个数、使用总频次为高;主穴的选择以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与经外奇穴为主,配穴以足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以及足少阴肾经为主;选穴的部位集中在眼眶周围.

  • 针药并用治疗视神经萎缩1例报告

    作者:李鸣;梁凤鸣;黎红梅

    视神经萎缩(optic atrophy)是一种由各种病因引起视神经纤维传导功能障碍的视神经退行性病变,临床表现以视力减退、视乳头呈灰白或苍白色为特征,患者视神经纤维层可出现明显变薄,或伴有不同程度的视野缺损.该病可通过现代医学明确诊断并能对比前后的治疗效果,但治疗方面尚无理想的药物及技术.本病属中医学“青盲”范畴,采用中药与针刺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可改善患者视力、视野,现将针药并用治疗视神经萎缩的1个病例报告如下.

  • 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神经萎缩40例临床观察

    作者:罗丹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神经萎缩经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80例诊断为视神经萎缩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结论:中西结合治疗视神经萎缩的效果明显,患者视力及视野有明显改善.

  • 补益肝肾方合常规西医治疗视神经萎缩33例疗效观察

    作者:龚华

    目的:观察补益肝肾方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标准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33只眼)和对照组(25例32只眼),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补益肝肾方口服.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6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益肝肾方联合西药治疗视神经萎缩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视神经功能.

  • 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神经萎缩58例体会

    作者:谢艳君;谢康明

    对视神经萎缩辨证分8个证型论治,并结合相关西药治疗,结果58例患者,痊愈12例,19只眼;显效17例,24只眼;好转21例,30只眼;无效8例,8只眼.总有效率为86%.对其中自拟方温通饮的机理作了阐述.

  • 针灸、中药联合治疗视神经萎缩34例(39只眼)

    作者:谢文军;谢宇宙;姜尚平;谢康明;谢爽

    运用针灸、中药联合治疗视神经萎缩34例39只眼,显效16只眼,好转20只眼,无效3只眼,总有效率为94.1%.

  • 蝶骨骨纤维异常增殖侵犯视神经1例

    作者:郝艳芳

    病人,男,14岁,因右眼视力模糊1年,加重1个月,诊断为右眼视神经萎缩,右眼视乳头水肿.于2005年2月来我院就诊.专科检查:全身情况好,头颅无畸形,眼睑无水肿,眼球各方向运动正常,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右眼视力为眼前1尺手动,左眼视力正常,鼻外观及鼻腔内均正常,胸透心肺无异常,蝶鞍部MRI显示:颅底骨纤维异常增殖,包绕视神经生长.诊断:蝶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右).

  • 筛、蝶窦多发性骨髓瘤1例

    作者:尚耀东;李琦;陶振峰

    病例报告:病人,女,47岁,1998年8月初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眼睑下垂、眼胀、头痛、视力下降且进行性加重,就诊多家医院眼科,按"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治疗无效.

  • 外伤性假性颈内动脉瘤破裂出血致死1例

    作者:王传永;郭俊

    患者,男,29岁,因头部外伤2月,反复鼻出血1月,于1994年11月25日收住院。患者2月前不慎被车撞伤头部,当时昏迷约10min,醒后即感头痛及左眼视力下降,左鼻腔流血性液体,给予颅脑CT检查示左眶后壁、前颅窝骨折。经抗炎脱水治疗症状逐渐好转。1月前患者左鼻腔出血,量约100ml,经前鼻孔填塞后出血停止,此后每隔5~10d左鼻腔即出血一次,出血量多少不等,多时达1000ml,先后出血6次,出血前多有左前额部胀疼并鼻根部烧灼感。入院查体:青年男性,一般情况可,血压105/75mmHg,左眼眶外上方见长约3cm瘢痕,左眼视力0.1,左眼球活动正常,光反射迟钝,左眼视神经萎缩;右眼正常。左鼻腔嗅沟处有暗红色血凝块,未见明显出血点及新生物,鼻咽部正常。入院后给予输液治疗及对症处理,左鼻腔又先后出现2次大出血,每次出血量约800~1000ml,经前后鼻孔填塞及止血药物治疗效果不佳。12月14日给予行脑血管造影检查,见左前颅凹、蝶骨嵴骨折,蝶窦内密度增高,左颈内动脉虹吸部2~3段交界处可见一直径约0.3cm瘤腔致密影,边缘较规整,无造影剂外漏,结论为颈内动脉C2~C3段假性动脉瘤。请神经外科会诊,拟行手术治疗。患者于12月18日突发左鼻腔及口内大出血,在很短时间内出血约2500ml,经抢救无效死于急性循环衰竭。

  • 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Meta分析

    作者:戴艳丽;刘明;张译心;魏世辉;黄厚斌

    目的:评价针灸疗法治疗视神经萎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ⅥP),万方数据库,查找应用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OA)的随机对照研究(RCT),同时追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2年11月01日.对纳入的研究的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和资料提取,对符合质量标准的RCT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个RCT,合计1180眼.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灸组与对照组相比,在总有效率[OR=3.281,95%CI(2.517,4.278)]、视力改善率[OR=3.287,95%CI (2.193,4.925)]、视野改善率[OR=3.215,95%CI (1.580,6.543)]均有统计学差异;在视野敏感度改善、P-VEP潜伏期缩短和振幅增加方面,针灸组也显示出较对照组更优的趋势.结论:从现有的临床证据来看,针灸治疗OA有效,但文章纳入试验数有限且文献质量较低,需设计更严格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验证.

  • 刘大松老中医眼科临床经验撷英

    作者:秦裕辉;凌艳君

    刘大松(1932~2011),男,湖南洞口县人,湖南省眼科名老中医,系祖传中医眼科第五代传人,自幼随祖父刘乐轩及父亲刘益中习医,耳提面命,勤学苦读,成为享誉一方的眼科名医.刘老一生忙于诊务,临床经验丰富,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良多,特将其治疗外障眼病及视神经萎缩经验报道如下.

  • 电针结合TDP治疗视神经萎缩106例

    作者:张文敏;谢辉

    视神经萎缩是一种常见多发病,病因复杂,病程长,病情重,视神经退行变性,视力严重损害,治疗颇为棘手.其主要表现为视力减退,视野缩小,有色觉障碍,甚至发展为失明,而运用电针结合TDP(神灯)治疗可取得较理想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视神经萎缩 电针 TDP
  • PEHO综合征诊疗新进展

    作者:刘菁;牛悦;童丽丽;宋双双;李艳;孙若鹏;李保敏

    进行性脑病伴水肿,高度失律脑电图和视神经萎缩综合征(PEHO)是一种独特的神经发育障碍.临床特征主要包括严重发育迟缓,早发性癫痫发作,视神经/小脑萎缩,手脚水肿和生命早期死亡.没有视神经萎缩和脑成像异常但符合其他PEHO标准的患者通常被描述为PEHO样综合征.目前,国内对该病的详细报道较少.因此,本文对该病的发病率、病因、疾病特点、相关基因进行总结,希望能够为以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帮助.

  • 计算机视野仪检测青光眼的操作及体会

    作者:王青

    青光眼是一类以特异性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眼病,是一种严重的不可逆性疾病.随着白内障手术的成熟和角膜移值手术的广泛开展,使大量的白内障和角膜病致盲者得以复明.因此青光眼现已成为一种主要的致盲眼病,它不能治愈,药物或手术治疗都只能起控制作用,而视野检查是提供青光眼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计算机视野检查可显示出早期青光眼视功能的损害,并能直观显示出患者青光眼的病情进展和治疗过程中视功能损害的动态变化规律.我院东川门诊眼科从2001年开始使用Hum-phrey电脑视野仪检测视野,其中检测青光眼及可疑青光眼患者共6 331例,占总检测人数的81%,患者年龄6~82岁,为青光眼患者提供了重要的诊断依据.现将我院东川门诊眼科2001~2006年对青光眼患者实施视野检查的操作及体会介绍如下.

  • 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神经萎缩疗效观察

    作者:陈武;詹强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疗效.方法 对视神经萎缩76例(84只眼)患者辨证为肝郁不舒、心脾两虚、肝肾亏损、脾贤阳虚四型,用中药、针灸和西药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视力、视野变化.结果 76例84只眼中,显效19只眼,有效43只眼,总有效率73.8%.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神经萎缩有一定疗效.

  • 中医药治疗视神经萎缩84例临床观察

    作者:蓝梅彬

    目的:探究视神经萎缩患者以血府逐瘀汤加减、针灸穴注、葛根素注射液联合治疗的有效性、可行性.方法:以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梅州市梅县区中医医院门诊诊治的84例视神经萎缩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接诊时间将其分为一般组(血府逐瘀汤加减)、观察组(联合葛根素注射液、针灸穴注),两组人数均为42例,对比治疗前后患者视力变化情况,评估疾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视物能力改善率为92.9%,明显高于一般组81.0%,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一般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视力评分优于一般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葛根素注射液配合针灸以及穴位注射治疗视神经萎缩临床疗效显著,视力恢复理想.

  • 高压氧治疗婴儿继发性视神经萎缩一例

    作者:纪明毅;冯梅秀

    1 临床病例 患婴,女,80 d。因目不追物2月余而就诊,患婴为足月顺产,出生时无窒息史。其母称2个月前患婴出生后数天,曾对其大量使用闪光灯在室内摄影,此后发现其目不追物,即往多家医院就诊。各医院诊断不同,多诊为“视神经萎缩”,亦有认为“脑发育迟缓”可能,综合病史及愈后,应为轻微“视神经萎缩”。检查,神清,头颅无畸形,神经系统病理反射未引出。头颅CT无异常发现。眼底无明显异常,目追物迟钝,不瞬目。无外伤及其它病史。……

  • 化翳汤配合西药治疗眼挫伤致视神经萎缩疗效观察

    作者:厉越

    目的:观察化翳汤配合西药对眼挫伤导致视神经萎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因眼挫伤导致视神经萎缩患者122例(122眼),随机分为2组各61例(61眼).对照组给予西药甲钴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化翳汤治疗,2组均治疗15天.对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视力情况、视野平均敏感度以及视觉诱发电位(P-VEP)进行观察.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5.25%,对照组为50.8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视野平均视敏度均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视野平均视敏度提高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P-VEP均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P-VEP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翳汤配合西药可改善因眼挫伤导致视神经萎缩的患者视力,疗效显著.

  • 眼三针为主治疗视神经萎缩74例临床观察

    作者:张宏;靳瑞;张家维;詹宇坚

    目的:观察眼三针为主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以针刺眼三针(睛明、承泣、上明)为主,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视神经萎缩74例(117眼).结果:显效24眼(20.5%),进步68眼(58.1%),无效25眼(21.4%),总有效率78.6%;观察表明,疗效与病程有关(P<0.005)、疗效与疗程有关(P<0.05).结论:眼三针为主治疗视神经萎缩疗效肯定,其机理与疏通目络气血、宣通目窍有关.

  • 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有效性Meta分析

    作者:张宾;罗晓舟;李克嵩;王澍欣;张宏;陈兴华

    视神经萎缩指各种疾病引起视网膜节细胞及其轴突发生的疾病,一般为发生于视网膜至外侧膝状体之间的神经细胞轴突变性[1].本病在中医学中归属于青盲范畴.建国以来自五十年代便有学者发表针灸治疗本病的相关文献.本研究对目前国内外所公开发表的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的随机对照试验及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质量评价及Meta分析,以期为针灸治疗本病的推广提供循证依据,造福广大罹患此病的人群.1 资料与方法

588 条记录 23/30 页 « 12...20212223242526...293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