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胃肠道间质瘤46例诊治分析

    作者:赵建国;翟会侠;吕震;杨华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7年10月收治的胃肠道间质瘤4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46例均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月~5年30例,复发7例,转移3例,再次手术7例.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并发胰瘘1例、细菌性腹膜炎1例、切口裂开1例,均治愈.结论 外科手术和分子靶向治疗是胃肠道问质瘤的主要治疗手段.对复发和转移者应争取再次手术,同时联合分子靶向治疗.

  • 胆源性胰腺炎的手术时机探讨

    作者:刘雷;卢海明;宁海波;李祺熠

    目的 探讨轻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手术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2月~2007年12月收治的49例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将49例按入院后的手术时间分为早期手术组(A组)和延期手术组(B组).结果 早期手术组较延期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两组病死率无差别.早期手术和延期手术胆总管探查率分别为95.2%和39.3%,胆总管探查阳性率分别为45.0%和90.9%.结论 早期手术和延期手术均是安全的.佳手术时机是炎症发作消退、血清淀粉酶降至正常后首次住院期内.

  • 胃肠道间质瘤26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贵和;束宽山;孙学工;左佰海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2006年收治的26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CD117的阳性率为96.1%,CD34的阳性率为80.7%.全组均行手术治疗,手术切除率100%.未发生手术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CD117和CD34标记阳性是诊断胃肠道间质瘤有价值的血清学指标;肿瘤大小和核分裂象是判断胃肠道间质瘤良、恶性的重要指标;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

  • 上腹部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19例临床分析

    作者:胡登奎

    目的 探讨上腹部手术后发生胃排空障碍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1月间行上腹部手术后出现功能性胃排空障碍1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均发生于术后4~15 d,全部病例经非手术治疗于术后12~41 d均恢复胃动力、痊愈出院,平均恢复时间为16.8 d.结论 上腹部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是多因素的,确诊则有赖于临床表现、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采取非手术疗法可治愈胃排空障碍,从而避免再次手术.

  • 绞窄性肠梗阻的治疗体会

    作者:王道岭;郭锦涛;罗丽

    目的 探讨绞窄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2005年5月至2008年5月收治的32例绞窄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治愈30例,死亡2例,死亡原因为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 绞窄性肠梗阻在手术治疗肠梗阻中的发病率较高,但有部分是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发生了肠绞窄,为避免肠绞窄的发生,应在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果断剖腹探查.

  • 肛管直肠损伤34例诊治分析

    作者:陈继贵;刘敏;路直美;张宇星;陈超;徐俊;王倩;杨睿;熊非;罗会华

    目的 探讨肛管直肠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收集1994年10月至2008年10月我院经治的34例肛管直肠损伤的病历资料,对其受伤原因,诊治经过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全组行非手术治疗5例,手术治疗29例.其中,单纯腹部手术6例,腹部手术加延期肛门括约肌修复手术5例,单纯肛门括约肌修复术5例,取异物手术6例,清创引流7例.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8 %.结论 详细询问受伤经过、仔细观察病情、及时肛门指诊和进行控制感染的手术与保护肛门功能的手术是肛管直肠损伤诊断与治疗的基本原则.

  • 绞窄性肠梗阻的早期诊断与手术时机(附108例报告)

    作者:王芳元;王代宏;汪涛;查文良

    目的 探讨绞窄性肠梗阻的早期诊断和手术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08年10月间收治的108例绞窄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术前诊断绞窄性肠梗阻69例(63.9 %),其中肠坏死34例(31.4 %),余均为嵌顿疝和剖腹探查时确诊.治愈101例(93.5 %),死亡7例(6.5 %).结论 早期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是提高本病治疗效果有效手段.加强围手术期处理,积极防治并发症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诊治(附25例报告)

    作者:陆炯炯;杨甲梅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the pancreas,SPTP)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经手术切除病理确诊的25例SPTP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术前诊断SFTP 2例.行胰腺体尾部切除11例,其中6例联合脾切除;行肿瘤切除6例;行胰腺节段切除4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4例.术后发生胰漏3例,占全组病人的12%.病人术后恢复良好,全部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40.4个月.本组有3例分别于术后20个月、48个月及93个月发生肝转移,均经手术切除,术后再分别随访14个月,12个月,7个月,均无复发.结论 SPTP是一种少见的多见于年轻女性的低度恶性胰腺肿瘤.术前确诊率低,手术切除是有效的方法.

  • 胰腺节段切除术治疗胰腺良性肿瘤14例

    作者:谢先才;陈文军;郑文芳;尹国华

    目的 探讨胰腺节段切除在胰腺良性肿瘤中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 对2001年1月至2009年5月期间行胰腺节段切除治疗的14例胰腺良性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术后病人胰腺功能无明显变化,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无新发糖尿病,无肿瘤复发,无胰腺假性囊肿形成.术后胰瘘发生率为14.3%(2/14).结论 胰腺节段切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可保存器官功能的手术方式,适合于胰腺良性肿瘤病人,可以保存病人胰腺内、外分泌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六例报告

    作者:解乃昌;吴向华;覃新干;张海添;李绍森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0年4月间手术治疗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6例均获完整切除和病理诊断.其中,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例,胰体尾切除术2例,胰体尾切除术加脾切除术1例,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加脾切除术1例.术后发生胰漏1例,继发Ⅰ型糖尿病1例.术后随访1~16个月,无一例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病人以青年女性多见,肿瘤边界清,体积大.腹部B型超声、CT检查是重要诊断手段.手术切除率高,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或胰体尾切除术时还有可能实施保留其他脏器功能的手术.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外科治疗

    作者:万云乐;闵军;陈亚进;王捷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m 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the pancreas,SFTP)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3年11月至2010年6月间24例经术后病理学确诊的SPTP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中男性7例,女性17例,女性占70.83%,女性中位年龄为25.3岁.肿瘤病灶位于胰头部5例,胰颈体部8例,胰体尾部11例,全部病例无特征性临床表现.术前血清淀粉酶和消化肿瘤标记物检查均为阴性.24例均获手术治疗,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胰漏3例,术后随访期间未见复发、转移现象.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多见于青年女性,属具有恶性潜能的胰腺肿瘤.外科手术切除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与治疗(附20例报告)

    作者:李晓刚;陆平;杨嵘;李波;王明春;毛文源;罗开元

    目的 探讨20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外科治疗的方法 、安全性以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20例胰体尾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均顺利完成胰体尾切除术;手术时间1.5~5 h,平均3.2 h;出血量100~500 ml,平均270 ml.20例无胰瘘、血糖升高及腹腔感染等术后并发症发生,1例出现脾包膜下血肿,经保守治疗痊愈.随访6~24个月,平均15.5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外科手术是治疗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首选方式,病人预后良好.

  • 闭合性肠系膜损伤的诊治分析

    作者:姚宁;姜朝晖;方晓明;方旭东

    目的 探讨闭合性肠系膜损伤的外科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我院1997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闭合性肠系膜损伤5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均行手术治疗,治愈50例,死亡3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裂开3例,吻合口漏2例.结论 闭合性肠系膜损伤术前诊断困难,尽早剖腹探查和手术止血是挽救生命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 近肝门肝外伤的治疗体会(附115例报告)

    作者:朱忠杰;张磊;张咸宁;李琳

    目的 探讨近肝门肝外伤的外科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们于1997年5月~2007年10月间收治的近肝门肝外伤11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术后发生再出血9例,再手术2例.感染6例,胆漏10例,胰漏2例.本组死亡16例,死亡率为13.91%.其中,术后死于失血性休克、凝血功能障碍和多脏器功能衰竭12例,因脑挫裂伤死亡4例.结论 迅速控制人、出肝血流,合理处理肝内、外血管及胆管损伤,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 肝中叶外伤处理体会(附12例报告)

    作者:王宗山;张涛;苏冬;丁明胜

    目的 探讨肝中叶严重损伤的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5月~2008年3月收治的肝中叶外伤1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12例均急诊手术,除1例于术中死亡外,余者均成功获救.住院时间14~26 d,平均18 d,均痊愈出院.结论 肝中叶严重损伤伤情复杂,应积极手术探查,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可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经肛门瘘管游离前庭内翻拖出切除术治疗后天性儿童直肠舟状窝瘘

    作者:王成栋;吴晔明;吕凡;严志龙;洪莉

    目的 不伴有肛门闭锁的儿童直肠舟状窝瘘是较为少见的儿童肛直肠疾病,可以是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的一种类型或由于出生后肛门前间隙感染形成,手术是治疗的唯一手段,目前报导的手术方式各异,但各种术式有一定的术后瘘管复发率.本文介绍经肛门瘘管游离后经前庭瘘管内翻拖出结扎+肌层黏膜分层缝合的手术方式治疗儿童直肠舟状窝瘘.方法 收集1999年9月至2006年9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和2008年10月至2015年7月上海新华医院同一手术组采用相同手术方式(经肛瘘管游离后前庭处内翻拖出结扎+直肠肌层黏膜分层缝合)治疗儿童直肠舟状窝瘘16例,患儿年龄1~15岁,中位年龄4岁,术前均行肠道准备(手术前一晚清洁灌肠,手术日晨开塞露灌肠),术后禁食1~3 d,术后5~8 d出院.结果 所有患儿保持随访,随访时间10个月至15年,16例术后无一例瘘管复发,无大小便失禁,无肛门直肠狭窄,临床效果满意.结论 经肛瘘管游离后前庭处内翻拖出结扎+直肠肌层黏膜瓣覆盖分层缝合治疗儿童直肠舟状窝瘘是一种操作简单的手术方式,加上手术前后的肠道准备和肛门护理,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 小儿肠系膜淋巴管瘤手术方式探讨

    作者:马春淼;杨合英;王家祥;岳铭;郭立华;秦攀;苟丽;张大;高建

    目的 探讨肠系膜淋巴管瘤的手术方式.方法 收集我院2006年至2011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管瘤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手术方式.结果 9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2例行完整瘤体切除术,3例行劈开瘤体分块完全切除术,4例行瘤体并肠管切除肠吻合术.8例术后恢复顺利,近期并发症1例为乳糜腹,远期并发症1例为粘连性肠梗阻,经保守治疗后治愈.随访3~59个月均无瘤体复发,生长发育正常.结论 肠系膜淋巴管瘤的生长方式有两种,局限性生长和浸润性生长.手术切除为首选治疗方式,根据生长方式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对于浸及肠系膜根部的淋巴管瘤,采用瘤体劈开,分块完全切除效果良好.

  • 经肛门Swenson术及Soave术治疗巨结肠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许芝林;王龙;李琰;赵铮;安群;王强;史兴晔;李超

    目的 探讨分析巨结肠经肛门改良Swenson术、经肛门Swenson术(即完整保留直肠肛管黏膜及肌层)及经肛门Soave术三种术式的临床效果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结合我科巨结肠经肛门行改良Swenson术505例经验,加上统计国内外文献巨结肠经肛门Swenson术456例及经肛门Soave术1443例的大宗病例,将其各种并发症加以统计并予以分析.结果 经肛门改良Swenson术的污粪发生率为0.6%、经肛门Swenson术为3.5%、经肛门Soave术为6.4%;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分别是0.4%、0、2.1%;失禁发生率为0.2%、0.4%、0.4%;结肠小肠炎发生率为1.2%、0.4%、7.2%;便秘复发率为1.2%、0.9%、4.1%.三种手术方式并发症数据进行3×2行列表x2检验,两两比较分析,经肛门Swenson术组和改良Swenson术组组间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x2=1.6546,P=0.1983);而经肛门Soave术组与经肛门Swenson术组和改良Swenson术组的组间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x2=56.3752、P<0.0001和x2=78.1408、P<0.0001.结论 三种经肛门手术均降低了手术创伤,但经肛门改良Swenson术和经肛门Swenson术术后并发症较少,临床效果更好.

  • 小儿胰腺肿瘤的诊断与治疗(附15例报告)

    作者:张军;李龙;李胜利;刘树立;刁美;黄柳明;刘钢

    目的 探讨小儿胰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15例胰腺肿瘤,男8例,女7例;年龄45 d至17岁(平均11.3岁).临床表现:腹痛9例,2例合并黄疸;腹部包块6例.B超和CT检查均为胰腺占位性病变.手术方式:腹腔镜胰腺肿瘤切除术6例;胰腺体尾部切除术4例;肿瘤剔除术4例;Whipple术1例.结果 本组患儿无围手术期死亡.病理:胰腺实性乳头状瘤8例,胰腺母细胞瘤4例,胰腺血管瘤1例,胰腺无功能性内分泌癌1例,胰腺癌1例.术后随访1年至8年,患儿全部存活.14例未见复发和转移,1例胰腺癌化疗后2年肝转移,行转移瘤局部切除术后治愈.结论 小儿胰腺肿瘤罕见,临床多见胰腺实性乳头状瘤和胰腺母细胞瘤.腹腔镜和开腹根治性手术均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胰腺癌根治性手术后易复发,需长期随访.

  •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手术治疗儿童肝母细胞瘤

    作者:张靖;何小兵;邹炎;余家康;李成昌;石军;周少毅

    目的 探讨对不能切除的小儿肝母细胞瘤实行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临床可行性、疗效及作用.方法 8例常规不能切除的肝母细胞瘤经TACE治疗20次,再行Ⅱ期外科手术切除,比较分析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和血AFP的变化、术中情况及随访远期疗效.结果 TACE术后4~6周复查,和术前相比.肿瘤体积缩小67.68%~95.91%,平均缩小87.91%(t=3.754,P=0.007),血AFP下降94.46%~99.97%,平均98.45%(t=2.931,P=0.022),无明显的化疗毒性反应,所有患儿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术后病理显示肿瘤明显坏死.随访8~24个月,所有患儿均获无瘤生存.结论 TACE治疗肝母细胞瘤安全有效,无严重并发症,能使部分不能Ⅰ期手术的患儿重新获得手术机会,并对减少术中肿瘤细胞的扩散和术中出血、改善预后有较大作用,可作为无远处转移肝母细胞瘤的术前辅助治疗.

294 条记录 11/15 页 « 12...78910111213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