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右美托咪定在肠道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评价

    作者:丁璐;王金保;底妍;吕英冰;张在旺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在肠道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对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就诊于承德医学院择期行肠道手术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麻醉用药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给药前(T0)、泵入右美托嘧啶10 min后(T1)、手术开始即刻(T2)、手术开始后30 min(T3)和手术结束即刻(T4)时记录两组心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脑电双频指数(BIS)值.术后记录两组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术后躁动的发生情况,并测定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T1时心率、BIS值低于对照组;T2~4时心率、平均动脉压(MAP)低于对照组(P<0.05);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术后躁动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T2~4时血清IL-6、IL-8、TNF-α、CRP和CD11b的浓度低于对照组,IL-10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对肠道手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有利于术后苏醒,减少术后躁动,抑制炎症反应.

  • 胃间质瘤临床病理因素与预后分析

    作者:尹光;徐文通;沈勇;刘利成;菅锎宇;杨倚天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 gasric stromal tumor, GST)的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05年7月-2013年9月手术治疗的有完整记录103例GST的临床资料。结果103例随访1~84个月,平均27个月,总体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5%、89%、80%,中位生存期68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部位、是否破裂、Fletcher风险分级、Ki-67指数、是否R0切除和术后是否应用伊马替尼与GST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是否R0切除是影响GST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GST预后与肿瘤生长部位等多种因素相关,能否R0切除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

  • 闭合性腹部创伤并肠管损伤347例诊治分析

    作者:黄显凯;王韬;李英才;张连阳

    目的 探讨闭合性腹部创伤并肠管损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闭合性腹部创伤并肠管损伤34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行肠部分切除或肠修补240例均顺利恢复.行肠外置61例中3例2周内发生肠瘘转为肠造口,其余均于术后2周内行肠外置还纳.行小肠造口46例均于术后3周内行造口还纳.345例治愈,2例因严重多发伤及脏器功能损害死亡.结论 闭合性腹部创伤怀疑肠管损伤者应合理应用医技检查,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实施手术或腹腔镜探查,以尽早确诊.

  • 移动盲肠综合征65例诊治分析

    作者:李可今;张仁祥

    目的:探讨移动盲肠综合征(MCS)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2月-2009年2月收治的65例MCS临床资料,其中阑尾切除术后21例(32.3%).结果:本组65例依据盲肠和升结肠移动度采用不同的固定方法,治愈59例(90.8%),症状未缓解6例(9.2%),其中2例再次行盲肠缩缝术,4例行右半结肠切除后治愈.结论:MCS临床特征不典型,但依据Rosenstein氏反征、气枕征及钡灌肠多可明确诊断.手术是MCS有效的治疗方法.

  • 胃癌调节型双通道空肠代胃消化道重建术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干预

    作者:魏秦蓉;袁淼;姜淮芜

    目的:探讨胃癌调节型双通道空肠代胃消化道重建术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的必要性.方法:将75例行胃癌调节型双通道重建术的胃癌患者术前随机分为两组:A组(心理干预组)38例,B组(对照组)37例.应用Spitzer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总体评分量表,对不同时期的QOL得分进行比较及分析.结果:A组(心理干预组)术后1、3、6、12、24、36个月QOL得分明显优于B组(对照组).结论:提倡在进行胃癌调节型双通道空肠代胃消化道重建术围手术期进行心理护理干预.

  •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作者:蒋磊;孙宏治;王巍;李晴;李强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初期生活质量差异.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3月-2011年2月治疗的结肠癌患者79例,其中腹腔镜组42例,开腹组37例,比较两组的术中情况和术后1周、4周时的生活质量.结果 腹腔镜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恢复工作时间、住院总天数等方面优于开腹组,而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总住院费方面略高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1周疼痛情况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生活质量测定核心量表(QLQ-C30)其他领域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初期疼痛轻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术后肠麻痹发生机制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安丽娅;孙大力;徐鹏远

    术后肠麻痹(POI)几乎发生于所有腹部手术之后,患者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和排气、排便延迟,是术后肠道协调运动的暂时中断。本文介绍了 POI 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措施,指出 POI 患者在术后机体高分解代谢的情况下不能获得足量有效的营养,从而导致肠屏障受损,细菌内毒素移位,引起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终导致患者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增加、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生活质量下降。但目前尚无避免 POI 的方法,所以术后如何改善患者已发生的 POI,值得临床关注。

  • 十二指肠闭合性损伤12例诊治体会

    作者:张新文;胡东山

    目的明确十二指肠闭合性损伤的早期诊断及手术方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12例十二指肠闭合性损伤诊治分析.结果 12例全部治愈,未发生并发症.结论确诊或怀疑为十二指肠损伤的患者应立即行剖腹探查术,术式的选择正确与否,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 胃手术医源性并发症分析

    作者:高泽锋;张毅;冯炳武;申晓静

    目的探讨胃手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40例胃手术后并发食管下段、脾脏、肝脏及肝动脉、门静脉损伤等进行分析.结果解剖不清,操作粗暴,盲目钳夹止血是其并发症的主要原因.结论熟悉解剖知识,严格掌握手术原则,提高操作技巧,规范施行手术是预防医源性并发症的关键.

  • 全胃切除消化道重建方式对术后营养恢复的影响

    作者:沈定丰;赵铭宁

    目的探讨胃恶性肿瘤全胃切除后"P"型Roux-en-Y空肠代胃对术后营养恢复的影响.方法对经病理证实为胃癌并行全胃切除术的患者进行术后随访,随访期为半年.获访病例数64例,根据其手术方式分为Roux-en-Y和"P"型Roux-en-Y空肠代胃两组,观察总结患者术后并发症、进食量和体质量变化的情况.结果获得病例数64例,Roux-en-Y术式24例,"P"型Roux-en-Y空肠代胃术40例.两组在术后进食量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时,"P"型Roux-en-Y空肠代胃术是一种较好的消化道重建术式.

  • 肝内胆管结石外科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昊宇;刘斌

    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手段虽多,但单一的治疗方式不能达到理想的疗效.阐述了肝内胆管结石病的病因、病理特点以及各种治疗方式的进展.认为结合患者具体病情,联合应用多种手术方式,是减少结石残留和预防癌变、提高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总体疗效的关键.

  • 黏胆症诊疗2例报告

    作者:聂传庚;彭淑梅;夏喜刚

    大量胶冻样胆汁充填于肝内外胆管,造成胆道梗阻,导致胆管扩张及胆管炎发作即黏胆症[1]。腹痛、黄疸及肝肿大为其典型临床表现。2009年8月-2012年7月本院共收治2例黏胆症患者,现报道如下。

  • 胆囊癌根治切除新进展

    作者:刘晓欣;刘允怡

    胆囊癌的治疗,主要分为治愈性治疗处理早期而没有扩散的肿瘤和姑息性治疗处理晚期各种肿瘤扩散的患者.由于胆囊癌对化放疗的反应都不理想,外科切除是唯一有效的治愈性手段.

  • 《2018年国际胰腺外科研究小组立场文件:胰腺手术的营养支持和治疗》摘译

    作者:熊佳更

    1 介绍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会导致代谢应激反应,而且与手术创伤的程度呈正比.由于解剖复杂,胰腺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被认为是具挑战的手术之一.在接受这样的手术之后,足量优质的营养物质才能保证组织充分愈合和恢复,维持器官功能.营养不良或手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可能会迅速耗尽营养储备,影响恢复.许多基础疾病,如糖尿病、亚临床器官功能障碍、免疫缺陷以及新辅助治疗的反应等,也可能会损害功能储备,导致肌肉量减少,影响恢复.

  • 结直肠癌肝转移腹腔镜/机器人同期联合切除技术指南(2017修订)

    作者: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微创外科学专业委员会

    肝脏是结直肠癌患者常见的远处转移器官,在临床诊断结直肠癌时,已有15% ~25%合并同时性肝转移[1-2].近年来其诊治理念不断更新,外科技术发展迅速,患者的生存效果显著改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诊治规范化程度的提高,诊治指南对于规范其临床实践过程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的专家共识是,外科手术是此类患者可能获得长期生存的确定性手段;但在具体手术方式决策上,则存在着分期手术、同期联合切除手术以及所谓"肝脏优先"等不同的选择[3].这种选择的多样性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外科医师对于手术安全性的担忧以及不同医疗机构之间技术水平的差异.

  •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大网膜填胸包肾术联合胃底绞索环扎术在门静脉高压症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孙海峰;吴建军;朱任飞;肖旭;陈骏

    目的 探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大网膜填胸包肾术联合胃底绞索环扎术在门静脉高压症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3年6月南通大学附属南通三院收治的59例行脾切除责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大网膜填胸包肾术及胃底绞索环扎术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前后门静脉压力、门静脉内径、肝功能的变化及术后再出血率、生存率等指标.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59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门静脉压力较术前明显下降,急诊手术后上消化道出血停止,无胃瘫、胰瘘等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随访2~5年,再出血1例,死亡1例.结论 责门血管离断术加大网膜填胸包肾术联合胃底绞索环扎术综合了断流术和分流术的优点,达到彻底离断食道下段、责门、胃底周围血管及胃壁黏膜下血管,止血确切,术后并发症少,再出血率低,操作简单,是一种合理可靠、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体会

    作者:汪大海;戴永泽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3年6月黄梅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保胆取石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8例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无并发症发生,1例术后6个月胆囊再次形成结石,1例术后1年出现胆囊萎缩.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保胆取石是可行的、安全的,近期效果满意,远期效果有待观察.

  • Mirizzi综合征合并消化道瘘5例诊治分析

    作者:蒲竞;李久澄;崔兰兰;米泰宇

    目的 探讨Mirizzi综合征合并消化道瘘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2011年11月间经手术证实的5例Mirizzi综合征合并消化道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Mirizzi综合征患者术前经B超、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检查,按Csendes分型法分为Ⅱ型1例、Ⅲ型3例、Ⅳ型1例.术中证实合并消化道瘘,行Roux-肝总管空肠吻合术2例,行肝圆韧带胆管修复术3例,患者住院时间短14 d,长28 d,平均23 d.术后胆漏2例,经腹腔冲洗后自行闭合.结论 Mirizzi综合征在胆道损伤的基础上合并消化道损伤时,术前诊断困难,手术操作复杂,术前应对手术复杂程度有充分的估计及准备,并根据探查结果选择手术方式.

  • 对肝内胆管结石外科治疗的再认识

    作者:邹声泉

    肝内胆管结石系原发性胆管结石范畴,尽管其发病率有所下降,但因地区不同仍有差别。早期肝内胆管结石采用微创外科技术施行肝切除术治疗是正确选择,应保护Oddi括约肌的功能;但对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所致的终末期肝病的外科治疗仍存在诸多问题。应提倡多学科合作医疗模式,进行综合性治疗,并加强肝内胆管结石预防、病因和发病机制等研究,为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努力探索。

  • 19例胰管结石手术经验探析

    作者:张亚辉;易竹君;龚建平;熊彬

    目的:探讨胰管结石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荣昌县中医院2006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19例胰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通过影像学检查(B 超、CT 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得到诊断。19例患者均伴有慢性胰腺炎,3例伴有糖尿病,2例伴有黄疸,1例伴有胆道出血,1例伴有胰头癌。结果19例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其中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吻合5例,胰十二指肠切除9例,单纯行胰体尾部切除术3例,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2例。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胰管结石常用,也是重要和终手段。应根据患者的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分析选择,制订个性化的手术方案,从而保证手术的成功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294 条记录 7/15 页 « 12...45678910...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