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同温度对小麦粉贮藏过程中黄曲霉生长及黄曲霉毒素累积的影响
研究了小麦粉在不同温度下(12℃、20℃、28℃、36℃、44℃)贮藏过程中黄曲霉生长和黄曲霉毒素积累的情况,并对小麦粉的温度与黄曲霉生长量和黄曲霉毒素积累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为小麦粉贮藏期间真菌危害的早期预测提供依据.实验结果表明,在贮藏期间不同温度小麦粉中黄曲霉生长量和黄曲霉毒素积累量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先快速升高,后基本保持不变.贮藏时间相同时,黄曲霉生长量和黄曲霉毒素积累量随小麦粉温度的升高呈升高趋势.相关分析表明,小麦粉贮藏温度与黄曲霉生长量及黄曲霉毒素积累量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
-
面粉中的“隐形杀手”-呕吐毒素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面为先”,中国美食文化博大精深,魅力无处不在。“面”作为古老的食物之一,至今仍受到无数人的追捧,尤其是北方地区,更是将面作为主食—一日三餐,面为之主。想必大家一定知道面粉,这是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时发现个别小麦粉产品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简称“DON”)超过标准限量值,引起大家的关注。何为DON,有何危害,如何检测呢?
-
刊首语拒绝超标,拒绝“铝”
日前,由国家卫计委、工信部、质检总局等5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调整含铝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的公告》,明确自7月1日起,禁止将酸性磷酸铝钠、硅铝酸钠和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用于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和使用,膨化食品生产中不得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小麦粉及其制品(除油炸面制品、面糊、裹粉、煎炸粉外)生产中不得使用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
-
复合谷物早餐粉挤压工艺及研究
复合谷物早餐不仅食用方便、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还提供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研究表明,粗细粮混搭食用使食物的营养价值大大提高。
然而在对复合谷物早餐粉调查发现,在冲调过程长容易出现结块现象,对产品的食用品质及感官刺激产生不良影响。复合谷物早餐粉结块率是影响其冲调性的重要因素。实验材料,以大米、小麦粉、玉米粉、燕麦粉等谷物及耐高温α淀粉酶做实验材料。其粒度控制在通过60目筛为宜。运用双杆挤压机、混合机机调制器、粉碎机、干燥机、微波灭菌机等设备进行制作。 -
浅谈焙烤食品与酵母
"焙烤食品"可以说是舶来名词,来自英文"baking",即经烘烤加工的谷类食品,通常被理解为面包等西式糕点.焙烤食品营养非常丰富,且不说添加其中的各种营养配料,仅其主原料小麦粉就有着其他谷物望尘莫及的营养优势:小麦粉所含蛋白质是大米的2-3倍,是玉米粉的2倍左右;其含钙量约为大米的4倍,玉米粉的8倍以上;VB1、VB2、尼克酸等含量都是大米的3-4倍.
-
从“增白剂”到“增筋剂”谁来保障面粉安全?
有报道称,我国面包粉、小麦粉的知名品牌产品中含有“偶氮甲酰胺”(俗称“增筋剂”)这一物质,并指出有致癌的风险。上述品牌的生产企业则回应称他们的面粉产品符合国家标准。
-
质量信誉求生存制度管理谋发展--广东穗丰食品有限公司食品安全工作成效良好
广东穗丰食品有限公司坐落于素有潮汕后花园、梅州南大门之称的丰顺县城汤坑镇,是一家集粮食收购、仓储及物流经营,以及小麦粉和非油炸方便面生产加工、农副产品、饲料加工为一体的粮食深加工企业。主要产品有“穗丰麦味园”系列小麦粉和非油炸方便面系列食品。
-
成都两种鸡精调味料被检出不合格
四川省成都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期对该市72家食品生产企业生产的小麦粉、挂面、味精、乳制品、鸡精调味料质量进行了监督抽查。主要抽检了小麦粉的汞、滴滴涕、六六六、镉、无机砷、铅、灰分、脂肪酸值;挂面的铝、酸度、柠檬黄、日落黄、溴酸钾;味精的谷氨酸钠、氯化物、硫酸盐、总砷、铅、锌,鸡精调味料的谷氨酸钠、呈味核苷酸二钠、总氮、其它氮、总砷、铅、柠檬黄、日落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标签;乳制品的脂肪、蛋白质、黄曲霉毒素M、三聚氰胺、总砷、铅等质量安全指标。
-
食药监总局发布食品监督抽检和餐饮服务食品监督抽检结果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小麦粉等11类食品监督抽检情况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
总局组建以来,高度重视食品监督抽检工作,成立了总局抽检监测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组,制定了“统一制定计划、统一组织实施、统一数据汇总分析、统一结果利用”的抽检原则。地方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克服了机构改革尚未完成、抽检工作环节多、任务量较大等一系列客观制约因素,按时保质完成了抽检任务。 -
2013年中国小麦粉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污染调查
目的 了解2013年中国小麦粉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的污染状况.方法 从中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流通环节,以随机抽样的方式采集定型包装或散装小麦粉样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DON含量,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评估.结果 共检测5678份小麦粉,DON检出率为58.74%,超标率为4.60%,平均含量为317 μg/kg,含量范围0~ 56.1 mg/kg.结论 2013年中国小麦粉中DON污染比较普遍,但超标率并不高;各地区污染程度不同,总体上华东、西南和西北地区超标率相对较高,与当地温湿度条件相关;2013年污染水平与2010年和2011年基本一致,但低于2012年监测结果.
-
上海市居民小麦粉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及其乙酰衍生物的暴露评估
目的 了解上海市居民经小麦粉摄入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及其乙酰衍生物3-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Ac-DON)和15-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5-Ac-DON)的暴露总量.方法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2011~2013年上海市售小麦粉中DON、3-Ac-DON、15-Ac-DON的含量分别进行检测,计算三者的总量.并结合上海市居民小麦粉摄入数据,以该化合物组的暂定每日大耐受摄入量(PMTDI)1 μg/(kg BW·d)为参考,对上海市居民经小麦粉摄入的DON及其乙酰衍生物的暴露总量分别进行点评估和概率评估.结果 (1)点评估显示,对于受到DON及其乙酰衍生物不同水平污染(均数、P50、P75、P90和P95)的小麦粉,人群在小麦粉均数和P50摄入水平时,毒素暴露总量皆低于PMTDI(占其18%~83%),而在小麦粉P95摄入水平时,毒素暴露总量皆高于PMTDI(为其1.08 ~ 2.55倍).(2)概率评估显示,总人群、小麦粉食用人群和<15岁人群通过小麦粉摄入的DON及其乙酰衍生物的暴露总量低于PMTDI概率分别为89.99%、87.00%和76.55%.结论 随着小麦粉摄入量的增高,上海市居民的DON及其乙酰衍生物的暴露风险增高;多数人摄入小麦粉是安全的,但有10.01%的人群处于风险状态,其中<15岁人群是DON及其乙酰衍生物暴露的高危人群.
-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粮食中的玉米赤霉烯酮
目的 应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建立粮食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检测方法,并对宁夏市售小麦粉和玉米制品进行分析.方法 样品经乙腈-水(84∶16,V/V)提取,PriboFast 226多功能净化柱净化;以甲醇-10 mmol/L乙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用Atlantis T3色谱柱分离,以电喷雾负离子模式进行质谱测定.结果 分别以小麦粉和玉米制品为加标基质,3个加标水平下玉米赤霉烯酮的平均回收率为85.4%~93.7%,RSD< 9.0%,检出限(S/N=3)为0.08 μg/kg,定量限(S/N=10)为0.2μg/kg.结论 该方法操作快速简单、重现性好,可用于粮食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检测.
-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蔬菜和小麦粉的恶霉灵
目的 建立一种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蔬菜、小麦粉、糙米和西瓜中恶霉灵残留量.方法 前处理用乙腈提取,提取液使用固相萃取柱(2 g/10 ml)净化,终提取液用硅烷化试剂(BSTFA)进行衍生化.气相方法以DB-5ms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 μm)处理,质谱选择离子监测模式(SIM)测定.结果 小麦粉和多种蔬菜的恶霉灵在0.010和0.100 mg/kg两个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率范围为63%~101%,不同样品回收率RSD<10%,方法检出限为0.003 mg/kg,定量限为0.005 mg/kg.结论 该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快速检测蔬菜和小麦粉的恶霉灵残留量.
-
2016-2017年河南省小麦粉中4种交链孢毒素污染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2016-2017年河南省市售小麦粉中4种交链孢毒素的污染情况.方法 采集2016-2017年河南省粮食主产区中9个地市的182份小麦粉样品,按照《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方法进行检测,对检测数据采用卡方检验和相关性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个地区的182份小麦粉样品中均检出4种交链孢毒素,其中交链孢酚(AOH)检出范围为0.50 ~ 14.21 μg/kg,栓出率为10.4%(19/182);交链孢酚单甲醚(AME)检出范围为0.05 ~38.73 μg/kg,检出率为42.9% (78/182);交链孢菌酮酸(TeA)检出范围为0.50 ~134.23 μg/kg,检出率为91.2% (166/182);腾毒素(TEN)检出范围为0.05~17.42μg/kg,检出率为45.6%(83/182).结论 河南省省内流通环节(农贸市场和商店)小麦粉中均存在交链孢毒素的污染,但污染水平与文献报道相比,处于较低水平.
-
菠菜是个宝健康离不了
古代阿拉伯人把菠菜称做"菜中之王".据测定,500克鲜菠菜含胡萝卜素为14.5毫克,且利用率很高.100克菠菜中含维生素C为32毫克,居蔬菜前列.蛋白质含量比白菜高一倍,比小麦粉高两倍.在绿叶菜少的冬季多吃些菠菜即可满足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
警惕面粉增白剂
长期以来,我国面粉生产企业都在使用增白剂,以提高面粉的白度.有关专家认为,长期食用含有过量增白剂的面粉,对人体的累积损害无法估量.面粉增白剂,即过氧化苯甲酰,是一种食品添加剂,面粉生产企业普遍用它作为面粉的增白剂和改良剂,国家在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中规定限量为,每千克小麦粉中不得超过0.06克.
-
饼干“油不得你”
走进超市玲琅满目的休闲食品区,有一类商品的规模随着消费者日益增加的需求,其陈列在不停地“扩张”,这就是在很多人眼中既可做主食又能当零食的饼干.如今的饼干种类越来越多样化,从苏打饼干、夹心饼干、酥性饼干、巧克力饼干等众多品种一直延伸到引起众人热捧的无糖饼干、全麦全谷饼干和一些宣传加了菇粉便有助于胃病恢复的饼干等.但当我们细看配料表时,不难发现,几乎绝大多数的饼干,配料前三位均是小麦粉、油脂与糖.可以说,除了面粉,油脂是与饼干关系为重要的原料.
-
小麦粉卫生指标的调查分析
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日常饮食的要求也越来越精,小麦粉作为我们北方人饮食中的主食,用它制作的馒头更是家家用、人人吃,在购买时消费者往往误认为越白越好,各小麦粉生产厂家为了迎合消费者,扩大产品的消售量,常在小麦粉生产过程中加入稀释过氧化苯甲酰(benzoylperoxide,又称面粉增白剂),以提高小麦粉的白度.
-
小麦粉中过氧化苯甲酰测定方法的改进
过氧化苯甲酰是一种白色或淡黄色细粉,有微苦杏仁气味,能对面粉起到漂白和防腐作用从而改善面粉的外观,在面粉行业中应用十分广泛,但有研究认为其对人体有一定的不良作用.卫生部等6部门联合发文,自2011年5月1日起,禁止在面粉生产中添加过氧化苯甲酰,因此对小麦粉中过氧化苯甲酰的检测更需要准确和迅速.
-
LHJ增溶剂用于小麦粉中过氧化苯甲酰测定方法研究
目的 建立小麦粉中过氧化苯甲酰定量测定方法.方法 取2.5g样品置于25mL具塞比色管中,加5.0mL甲醇、2.5mL碘化钾溶液、5.0mL LHJ增溶剂,混合定容至25.0mL,离心,取上清液过0.22μm滤膜,取10μL滤液进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采用C18色谱柱,以甲醇+乙酸铵(5+9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柱温30℃,波长230nm,紫外线检测器.结果 过氧化苯甲酰在0.002mg/mL~0.100mg/mL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 999,加标回收率在90.6%~102%之间,精密度为0.83%~9.50%,低检出限为0.00 015g/Kg.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精密度高,使用新型增溶剂LHJ测定结果稳定,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和推广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