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伊曲康唑在肝移植术后真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中的价值

    作者:申川;周光文;沈柏用;陈皓;彭承宏;李宏为

    在临床肝移植中,由于免疫抑制剂、广谱抗生素等药物的大量使用,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的发生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IFI的发生降低了肝移植患者的存活率,而且大大增加了治疗成本[1].因此,提高真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水平已刻不容缓.我们对2004年至2005年60例肝移植患者术后采用两种不同的预防和治疗真菌感染的对策,根据治疗结果的差异,对伊曲康唑在肝移植术后IFI的预防和治疗中的价值进行了探讨.

  • 血液病合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外科治疗

    作者:葛锦峰;马晓;郑世营;蒋东;马海涛

    目的 总结血液病合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收治血液病合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病患78例,其中男49例,女29例,平均29.6岁.所有患者术前全部接受过相应方案化疗,疗程1~3次不等,平均抗真菌治疗时间4周.58例患者选择常规开胸手术,其中实施肺段切除者2例,肺叶切除者39例,单纯病灶楔形切除者17例;20例患者选择微创胸腔镜手术,其中全腔镜或腔镜辅助下肺叶切除者15例,单纯病灶楔形切除者5例.结果 所有患者皆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25.3 ±35.7) min、术中失血(253.1±42.8)ml.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渗血超过1 000 ml者8例,持续漏气大于7天者6例.外科住院时间(7.8±2.5)天,无术后30天再手术及死亡病例.随访6~ 24个月,术后预防性抗真菌治疗者38例,无真菌扩散或复发者.结论 血液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在内科保守治疗无效时,选择积极的外科手术治疗是安全且有益的.

  • 肺结核患者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李秀萍;王玉清;程国栋;陈海霞;李修荣

    目的:分析肺结核患者真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医院肺结核患者3142例为调查对象,收集痰标本,进行真菌培养和鉴定,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3142例肺结核患者真菌感染150例,感染率为4.77%,其中,浸润性肺结核感染率为4.65%,纤维空洞型肺结核感染率为16.67%,血性播散型肺结核感染率为7.31%;150例真菌中,白色念珠菌占75.33%,热带念珠菌占8.67%,光滑念珠菌占7.33%,克柔念珠菌占5.33,其他占3.33%;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以及光滑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耐药性较低,克柔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耐药性较高,在五种抗真菌药物中,氟康唑耐药性较高。结论真菌感染主要以白色念珠菌感染为主,对药物敏感性较高,临床上要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对患者进行药物选择治疗。

  • 血液病患者真菌感染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研究

    作者:胡以利;望晓波;陈点点;彭纲;程乐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真菌感染的诊断方法及临床治疗疗效,为血液病真菌感染患者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6月120例血液病疑似真菌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试验组70例和对照组50例,分析真菌分布及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数据采用 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0例患者共分离出真菌86株,以假丝酵母菌属和曲霉菌属为主,分别占54.7%、45.3%,假丝酵母菌属和曲霉菌属对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伊特拉康唑、制霉菌素的药敏率较高;经治疗,试验组患者确诊病例的总有效率为58.6%,对照组为3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常规对症联合伊曲康唑的联合治疗方案,能提高临床疗效,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 高负荷剂量卡泊芬净治疗ICU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分析

    作者:王华杰;朱永;苏醒;麦叶;陈东娇

    目的:探讨高负荷剂量卡泊芬净治疗IC U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4月-2015年9月IC U收治78例IC U重症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施行高负荷(首次100mg )剂量卡泊芬净进行治疗,对照组施行常规剂量(首次70mg )卡泊芬净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共检测出115株真菌,观察组真菌清除率为74.6%明显高于对照组53.8%( P<0.05);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87.3%明显高于对照组58.9%(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肝肾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耐受性均良好,均无呕吐、疼痛及腹泻现象发生,在皮疹、贫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负荷剂量卡泊芬净治疗IC U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效果明显,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患者眼部真菌感染的药物敏感性临床分析

    作者:宋玫侠;韩倩;宋玉侠;傅华平;李上

    目的:探讨患者眼部真菌感染的体外药物敏感性临床应用,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医院2012年3月-2014年12月患者眼部标本80份,将标本接种在萨布罗培养基,采用纸片法分析常用抗菌药物对培养阳性真菌的敏感性,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0例标本中真菌培养阳性20例,阳性率为25.0%;共培养出20株真菌,以镰刀菌属为主,共8株占40.0%;镰刀菌属对那他霉素敏感性较高,对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及特比萘芬的敏感性低,均<26.0%。结论在对眼部真菌感染为主要的是曲霉菌属以及镰刀菌属,镰刀菌属对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以及特比萘芬的敏感性低于对那他霉素的敏感性,曲霉菌属对那他霉素、伊曲康唑、氟康唑以及两性霉素B的敏感性低于对特比萘芬的敏感性。

  • 老年肺结核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治疗分析

    作者:林日暇;冯伯荣;林昌锋;徐颖;张玲;温煦

    目的:探讨老年肺结核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为该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60例老年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链霉素+乙胺丁醇治疗,研究组给予帕司烟肼+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3.3%、93.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3.3%、60.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丙氨酸转氨酶、血尿酸指标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研究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于老年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帕司烟肼与左氧氟沙星治疗方案是可行的,能显著提高复治肺结核的阴转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1,3)-β-D-葡聚糖连续监测在抗真菌药物治疗中的评价

    作者:林贵兰;马晓波;房丽丽;郑燕青;郑港森;李珣

    目的 通过连续监测血清(1,3)-β-D-葡聚糖,比较其在抗真菌药物治疗与非治疗患者的变化,分析其在抗真菌药物治疗中的意义,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0月医院118例连续监测G试验阳性患者(2周内至少检测3次),根据是否抗真菌治疗分为治疗组86例与非治疗组32例,比较两组患者间血清(1,3)-β-D-葡聚糖的变化及转阴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组血清(1,3)-β-D-葡聚糖的含量下降较明显(P<0.05),由首次的(2.664±0.607) pg/ml降至第14天的(2.395±0.524) pg/ml;而非治疗组血清(1,3)-β-D-葡聚糖变化不明显;治疗组的G试验转阴率为27.91%,高于非治疗组的15.60%.结论 (1,3)-β-D-葡聚糖检测不仅可用于侵袭性真菌病的辅助诊断,动态监测更可成为临床治疗效果的依据,亦可用于观察判断患者的病情.

  • 重型肝炎患者医院真菌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荆会霞;赵宁;王俊梅;俞玲;王明娟

    目的:探讨重型肝炎患者医院真菌感染情况,并总结预防感染的措施,以降低感染率。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重型肝炎患者医院真菌感染为感染组,另选择100例重型肝炎无真菌感染患者为非感染组,观察并记录患者临床症状,对感染组患者进行真菌培养,探究重型肝炎患者医院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预防控制措施,数据采用SAS 9.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0例重型肝炎医院真菌感染主要感染部位为腹腔和胃肠道,分别占36.99%、25.34%;共分离出真菌141株,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共110株占78.01%;多因素分析显示,住院时间长、抗菌药物使用种类多、接受侵入性操作治疗、合并并发症是重型肝炎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应加强对重型肝炎医院真菌感染患者的预防和控制,以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 眼部丝状真菌感染的诊断与致病菌分离鉴定

    作者:杨惠英;索继江;陈世平;邢玉斌;贾宁;魏华;宋佩茹

    目的分析眼部丝状真菌感染致病菌的种类和致病特征.方法对13例眼部丝状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致病菌分离鉴定,对眼部丝状真菌感染的致病菌、发病原因、早期诊断方法、丝状真菌与酵母菌眼部感染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13例患者中11例为真菌性角膜溃疡,2例为真菌性眼内炎;13例15眼标本真菌培养均为丝状真菌,其中痂病镰刀菌3例、尖孢镰刀菌2 例、烟曲霉2例、谢瓦曲霉1例、黄曲霉1例、链格孢霉1例、尖端单孢子菌1例、总状毛霉1例、链霉菌1例.结论眼部丝状真菌感染仍以镰刀菌、曲霉为主,但有明显的多样化趋势;确定诊断须真菌检查,早期诊断是预后良好的关键.

  • 肺结核患者真菌感染的CT影像特点研究

    作者:韦琳;卢忠武;罗英杰;李力;陆泳梁;唐运军

    目的 探讨肺结核并发真菌感染患者的CT影像学诊断特点及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2011年6月-2016年6月于医院治疗的392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ATS真菌感染专家组发布的成人呼吸与重症监护患者真菌感染治疗指南,从392例肺结核患者中选出合并真菌感染的患者.将患者分为观察组(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和对照组(肺结核未合并真菌感染);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对两组患者进行X线及CT检查,观察两组患者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观察组真菌培养率为100.0%,共检测出85株真菌,其中白假丝酵母、隐球菌、曲霉菌、热带假丝酵母以及光滑假丝酵母分别占38.8%、31.8%、9.4%、8.2%及7.0%;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诊断方法中,CT检查阳性率达72.9%,明显高于X线检查阳性率11.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细菌学培养结果绘制ROC曲线,CT检查的AUC为0.792,X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673,提示CT检查诊断准确性更高;比较两组患者的CT影像学表现,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累及两个肺叶比例达82.4%,远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存在空洞的患者达32.9%,存在胸腔积液及支气管散播的患者达40.0%及60.0%,远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CT 影像学检查阳性率高,密度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都较高,多呈现双肺弥漫性病变,优于常规X线检查,有助于临床上检查肺结核合并感染的诊断.

  • 碳酸氢钠与氟康唑联合治疗口腔真菌感染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蒋俊发;张一兵;石巧云;李文博;张晓明

    目的:探讨联合碳酸氢钠及氟康唑在口腔真菌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有效治疗口腔真菌提供临床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90例口腔真菌感染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接受生理盐水治疗患者为对照组,接受碳酸氢钠治疗患者为碳酸氢钠组,接受联合碳酸氢钠及氟康唑治疗患者为联合组,各30例;对比3组患者治疗效果,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治疗7 d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碳酸氢钠组的30.00%、60.00%,3组间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真菌感染治疗过程中,联合碳酸氢钠及氟康唑可在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同时,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幽门螺杆菌与真菌感染在胃病患者中的病理诊断分析

    作者:廖紫琼;胡南;王玮;司伟;吴传娥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和真菌感染在胃病患者中的病理诊断效果及意义,提高胃溃疡 、胃癌等胃病临床诊断,为其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5年1-9月医院诊治的300例胃病患者临床资料,按疾病类型不同分为胃癌组120例和胃溃疡组180例,在胃镜下获取胃组织黏膜标本,行常规石蜡切片及HE及Giemsa染色,分析两组患者中幽门螺杆菌和真菌感染检出率,对采集的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0例胃癌患者中幽门螺杆菌及幽门螺杆菌混合真菌检出率分别为68.3%及50.8%,显著高于胃溃疡患者的60.6%及34.4%(P<0.05);胃癌患者真菌检出率为35.0%,显著低于胃溃疡患者的5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00例胃病患者中HE染色下幽门螺杆菌为蓝色,单个细菌表现为短杆状;而真菌在HE染色下表现为大波浪形状;胃病患者Giemsa染色幽门螺杆菌表现为紫色,真菌在Giemsa染色下分布比较情清晰.结论 胃病患者在临床诊断时幽门螺杆菌 、真菌及两种病原菌同时感染率较高,应根据检测结果合理治疗.

  • 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真菌感染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研究

    作者:古力巴旦木·艾则孜;袁海龙;曹海洲;陈刚;曲建华

    目的 探讨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真菌感染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为临床白血病治疗提供药物治疗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4年10月医院收治的120例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真菌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所有中性粒细胞<0.5×109/L患者均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血病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首先经验性抗细菌治疗,直至获得准确的病原学培养结果 选用抗菌药物;对疑似真菌感染的患者,先给予氟康唑治疗5~12 d;拟诊或临床诊断以及确诊真菌感染后分层使用抗真菌药物;调查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0例感染患者检出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占60.8%;经抗真菌药物治疗后治疗有效112例,有效率为93.3%;治疗24~48 h后体温下降,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患者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3~5 d后,血白细胞升至1.0×109/L以上,中性粒细胞升至0.5×109/L以上;8例患者因感染性休克死亡,病死率6.7%;16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13.3%.结论 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真菌感染患者,应根据病原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的结果 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并对真菌感染患者采用预防性抗真菌治疗.

  •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

    作者:陈一丹;周隽;喻朝宁;姚远;高耀非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合并真菌感染患者临床资料、病原菌分布及诱发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选取2011年12月-2015年9月医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老年患者769例为研究对象,收集相关的临床资料,对感染患者的送检标本进行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统计患者真菌感染率、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分析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抗真菌治疗效果;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69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中合并真菌感染34例,感染率为4.42%;感染部位以肺部常见,占52.94%,其次为泌尿道和肠道,分别占20.59%和14.71%;共分离出真菌49株,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30株占61.23%,热带假丝酵母菌7株占14.29%,两者共占总菌数的75.52%;年龄、吸烟史、糖尿病史、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及种类是慢性支气管炎合并真菌感染的影响因素;经治疗后,痊愈13例占8.24%,显效10例占29.41%,进步7例占20.59%,无效4例占11.76%;总有效率为67.75%.结论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合并真菌感染以肺部组织常见,致病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治疗中应重视年龄、吸烟史、糖尿病史、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及种类等相关影响因素,采取积极治疗措施,提高治愈率.

  • 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的螺旋CT特征与预后分析

    作者:林彬;陈溶;杜明良;赵春琴;赵琦

    目的 调查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的多层螺旋CT(MSCT)特征及预后演变,为临床诊疗提供指导.方法 选择2012年2月-2015年2月60例拟诊为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者为研究对象,观察MSCT对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的诊断效力,观察其MSCT特征,根据患者预后分为治愈好转组与恶化死亡组,观察并比较治疗前、治疗3周及治疗6周时患者胸部MSCT演变;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MSCT对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的诊断灵敏度93.3%、特异度80.0%、阳性预测率93.3%、阴性预测率80.0%、正确率73.3%、误诊率20.0%、漏诊率6.7%及诊断符合率90.0%;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病灶以双肺多发为主,上叶多见,外周带比例高;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肺部CT征象包括斑片影、实变影、团块影、结节灶、空洞、星月征、枝桠征及晕轮征;血液病与非血液病患者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MSCT征象中,血液病患者实变占25.9%及团块影占59.3%的比例均显著高于非血液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治愈好转组渗出病变的比例显著低于恶化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治愈好转组渗出、结节及空洞病灶的比例均显著低于恶化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MSCT图像具有特征性,并可以评估病情演变及预后.

  • 78例应用抗菌药物继发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作者:李景苏;蔡长春

    目的调查抗菌药物继发院内真菌感染的情况,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方法对2000年出院患者真菌培养阳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应用抗菌药物继发真菌感染占同期真菌感染的60.9%,白色念珠菌为主要致病菌,占60.6%;继发真菌感染多发于老年患者,占感染病例的52.6%;感染部位以肺部感染多;诱发真菌感染的药物以第三代头孢菌素类为主.结论临床选用抗菌药物,应以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为依据,减少3种以上抗菌药物的联合使用,防止频繁更换品种和连续长期使用抗菌药物.

  • 伊曲康唑对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真菌感染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琰;王改锋;王升;郭芳;杨卫东;赵艳秋

    目的 分析伊曲康唑在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真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4年3月-2017年1月收治的218例白血病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感染预防方案对其进行感染预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伊曲康唑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前、完成化疗疗程后的中性粒细胞数、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真菌感染率及死亡率.结果 两组患者化疗完成后,中性粒细胞计数均较化疗前显著降低(P<0.05),hs-CRP、PCT、IL-6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中性粒细胞计数、hs-CRP、PCT及IL-6分别为(40.22±4.56)% 、(14.53±2.46)mg/L、(1.28±0.20)mg/L、(7.26±1.22)ng/ml,对照组以上指标分别为(32.61±4.15)% 、(63.65±6.47)mg/L、(3.14±0.31)mg/L、(16.79±2.35)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真菌感染率为0.92%,显著低于对照组8.26%(P<0.05);对照组死亡率为2.75% 显著高于观察组0.92%(P<0.05).结论 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给予包含伊曲康唑的抗菌药物方案预防患者真菌感染可明显降低真菌感染率,伊曲康唑治疗对大部分真菌感染患者有效.

  •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预防早产儿深静脉置管时真菌感染的价值分析

    作者:闫萍;徐文;付红萍;夏凡;田苗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在预防早产儿深静脉置管时真菌感染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4月医院监护的早产儿12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3例;两组均采取基础措施预防感染,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预防感染;比较两组早产儿感染发生情况 、治疗相关指标及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外周血白细胞(WBC)水平.结果 试验组真菌感染例数少于对照组(χ2=4.881,P=0.027);试验组抗菌药物使用时间 、体温稳定时间 、停氧时间 、摄奶达正常半量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早产儿治疗前后IgA、Ig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试验组IgG水平优于对照组(χ2=0.838,P<0.001);治疗后两组早产儿hs-CRP、WB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WBC水平优于对照组(χ2=0.622,P<0.001).结论 早产儿临床应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可增强早产儿免疫功能,有效降低真菌感染率,并减少抗菌药物使用天数,缩短住院时间.

  • 肝衰竭患者真菌感染临床特点与干预措施

    作者:朱海洋;高红伟;孙会卿;崔士兰;韩仙芝;张淑凤

    目的:探讨肝衰竭患者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与干预措施,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4年5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46例肝衰竭真菌感染患者临床资料,留取感染患者标本送检,采用VITEK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真菌鉴定,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6例真菌感染患者共分离出46株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共25株占54.35%;感染部位以口腔感染和呼吸道感染为主,分别占43.48%和19.57%;对患者分别给予碳青霉烯酶、伏立康唑、氟康唑及制霉菌素等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3~22 d为一个治疗周期,有效率为76.09%。结论在对肝衰竭患者真菌感染进行原发肝脏疾病治疗时,早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方法。

2659 条记录 13/133 页 « 12...10111213141516...13213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