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与治疗指南(2007)

    作者: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

    ICU患者是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IFI)的高发人群,且IFI正成为导致ICU患者死亡的重要病因之一.当前,国内外有些学者把IFI称为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IFD),对此尚有争论.为使重症医学工作者对IFI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组织相关专家,依据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进展和临床实践,制定了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和治疗指南,旨在指导与规范我国ICU医生的临床医疗实践工作.

  • 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修订版)

    作者:《中华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诊断标准一、定义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系指真菌侵入人体,在组织、器官或血液中生长、繁殖,并导致组织损伤及炎症反应的疾病.由于IFI的诊断标准一直存在争议,中国侵袭性真菌感染工作组经反复讨论,并参照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侵袭性真菌感染协作组(EORTC/IFICG)和美国真菌病研究组(MSG)有关标准[1],对我国IFI的诊断标准达成共识[2],认为血液病/恶性肿瘤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IFI的诊断应参考宿主因素,并结合临床症状与体征(临床标准)和相关实验室检查(微生物标准)进行分层诊断,分别为确诊、临床诊断及拟诊,其各自标准如下.

  • G试验和GM试验对侵袭性真菌病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作者:于书娴;崔学范;马婷;贾亮亮;黄燕华;华檬

    目的 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G试验)和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单独及联合检测对侵袭性真菌病(IFD)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万方、维普、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收集血浆G试验和血清GM试验用于IFD诊断的特征信息,通过Meta分析拟合SROC曲线,合并诊断效应量,比较G试验和GM试验对IFD的诊断效能.结果 本次Meta分析共纳入13篇文献,累计患者2 226例,其中IFD患者613例,非IFD患者1613例.G试验和GM单独检测的合并敏感度分别为0.74和0.65,合并特异度为0.85和0.86,合并的阳性似然比为4.13和5.36,合并的阴性似然比为0.35和0.39,合并诊断价值比为14.07和13.06,SROC曲线下面积为0.8757和0.8522.G试验和GM试验并联和串联检测的合并敏感度分别为0.88和0.77,合并特异度为0.71和0.81,合并的阳性似然比为3.28和7.35,合并的阴性似然比为0.15和0.25,合并诊断价值比为17.73和64.32,SROC曲线面积为0.8777和0 9490.结论 G试验和GM试验对IFD具有诊断价值,单独检测时两者诊断能力相似,G试验敏感度更高,GM试验特异度稍高;联合检测时对IFD的诊断能力较单独检测高,并联时敏感度更高,串联时特异度较高,二者联合应用可使其应用价值进一步提高.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综合护理

    作者:杨永静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是一组气流受限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的呼吸系统疾病,气流受限呈不完全可逆,进行性发展[1-2].COPD常引起呼吸道黏膜清除功能下降,从而导致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使真菌容易增生.为了探讨COPD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护理对策,现回顾我科从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57例COPD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护理情况,报道如下.

  • 43例老年患者肺部真菌感染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吴驰;黄江

    近年来,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尤以呼吸系统真菌感染为突出[1].我们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43例肺部真菌感染病例进行了临床特点、病原学类型、治疗等分析.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2007年8月~2010年8月在我院内科住院期间发生肺部真菌感染老年患者43例.患者年龄61~90岁,其中男23例,女20例.

  • 肺部常见真菌感染诊断方法及评价

    作者:张齐武;梅波

    引起肺部感染的真菌有多种,而假丝酵母菌、曲霉菌、隐球菌、卡氏肺孢子菌和毛霉菌等5种真菌在临床上较常见,是本文讨论的主要内容.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方法大致包括以各种呼吸道标本涂片、培养为主的微生物学检查、胸部影像学检查、以G-试验、GM-试验、隐球菌乳胶凝集试验等为代表的血清学诊断方法和以巢式多聚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实时荧光PCR及基因芯片为代表的基因诊断方法.

  • 从真菌蛋白酶与哺乳动物壳多糖酶看支气管哮喘与真菌感染

    作者:荣令;殷瑞和;周新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真菌蛋白酶和哺乳动物壳多糖酶可能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发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真菌所致哮喘可能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抗真菌反应.对真菌蛋白酶和哺乳动物壳多糖酶在哮喘中作用及机制的深入研究,有可能为哮喘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酮康唑与特非那定合用致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一例

    作者:张朝晖;杨俊;庄伟华;丁家望;李稳慧;陈平

    患者女性,47岁.因手和脚皮肤化脓性真菌感染,遵医嘱服用酮康唑200 mg每天2次(西安杨森制药公司),特非那定60 mg每天2次(湖北科益药业有限公司),两者合用共24天.于1999年9月26日上午9时患者晕厥四肢抽搐、面色紫绀、小便失禁,不伴恶心、呕吐.未行处理,5 min后自行缓解.24 h内类似发作5次,后转入我院.测体温36.7℃,呼吸20次/min,脉搏72次/min,血压90/60 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清楚,心律齐,心率72次/min,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心电图示:TU融合,QTU间期明显延长(QTU=0.60 s),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见图1A、B.急查血生化示血清钾2.9 mmol/L.立即给予25%硫酸镁2 g静脉注射,随后给予25%硫酸镁15 mg/min持续静脉点滴,异丙肾上腺素从2 ug/min开始,使心率达到100次/min左右,同时给予口服补钾,10 min后转为窦性心律,复查心电图为窦性心律,心率70次/min,QT间期0.48 s.次日复查肝肾功能及血清钾、镁、钙均正常,心电监测未再出现尖端扭转性室速发作.

  • 疡愈液外用治疗糜烂型足癣158例

    作者:薛伟杰;郭晨晖

    目的:探讨疡愈液外用治疗糜烂型足癣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治疗的158例糜烂型患者,用0.9%NS清洗患处,自然晾干后,用棉签将疡愈液涂于患处,30min/次,3次/d,连续治疗10d。结果本组158例患者经过治疗。治愈148例,治愈率为93.7%,显效8例,显效率为5.1%,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7%。经过2~14个月的随访,复发8例,复发率为5.1%。结论疡愈液外用治疗糜烂型足癣治愈率高,复发率小。值得临床推广。

  • 呼吸内科住院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治疗观察

    作者:张志蓉

    目的:对呼吸内住院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以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09年~2013年收治的46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患者的疾病类型以呼吸道疾病为主,有34.78%的患者合并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没有特意性表现,主要的病原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对患者采用氟康唑或者是伊曲康唑进行治疗能够获得较高的总体治疗有效率。结论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主要致病病原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引发的疾病巨大部分为呼吸道疾病,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合理的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原发性急性曲霉菌性肺炎一例报告

    作者:常东;蒋伟;张素霞

    真菌感染常常被认为是继发性感染,多在机体有其它的慢性病,如糖尿病、白血病及长期使用抗生素或免疫抑制剂、激素类药物后,继发局部或全身性真菌感染.而原发性真菌感染较为罕见,至今国内尚未见报道,国外也仅有三篇文献报道.特别是其中的原发性急性曲霉菌性肺炎,发病快、病情重、死亡率高,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近期我院收治了一例原发性急性曲霉菌性肺炎的患者,现将其诊治过程报道如下:

  • 足趾间皮肤鳞状细胞癌1例

    作者:王建;杨科生

    成功治疗足趾间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1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8岁,10年前出现右足第3、4趾间皮肤溃烂,在多家医院诊断为真菌感染,间断外用达克宁、肤炎宁,口服斯皮仁诺等药物治疗,无好转.2010年6月19日经组织病理活检诊断为右足趾间高分化鳞状细胞癌,入我院治疗.入院检查:患者右足第3、4趾间自第3趾近中节外侧、第4趾近中节内侧至趾蹼有一3 cm×6 cm皮肤溃烂创面,创面有少许淡黄色分泌物,表面呈菜花样、灰白色,高出基底0.3 cm,质硬、无触痛.实验室检查:红细胞4.73×1012/L,血红蛋白150 g/L,白细胞9.5×109/L,血小板308×109/L,右足X线片骨关节未见异常.入院诊断:右足第3、4趾鳞状细胞癌.行右足第3、4趾截趾术,术中切除创面,包括创缘2 cm皮肤、皮下组织,自跖趾关节截除趾骨.术中保留第3趾内侧缘正常皮肤,形成一局部皮瓣覆盖创面.术后2周拆线.

  •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真菌感染(文献综述)

    作者:何跃明;吕新生;艾中立

    感染是重症急性胰腺炎后期的主要死因.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真菌感染的发生率近年明显上升,并已成为重症急性胰腺炎后期治疗的主要困难之一.本文重点介绍了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真菌感染的发病趋势、危险因素、治疗及真菌感染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结果的影响.

    关键词: 胰腺炎 真菌感染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真菌感染27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中巧

    目的:了解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患者肺部真菌感染发病情况、相关因素、菌株分布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 ICU)诊断为肺部真菌感染的27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VAP患者126例,其中真菌感染27例,占21.4%;主要致病菌为白色假丝酵母菌(9例)、曲霉菌属(8例)、其次为毛霉菌属(4例);氟康唑为常用的抗真菌药物,有效率80%。结论:VAP患者中真菌感染有所升高,真菌感染患者预后较差,应早期采用有效的干预措施。

  • 24例晚期肺癌合并真菌临床治疗体会

    作者:史广超;段天林;薛战

    目的:探讨晚期肺癌合并真菌临床治疗的体会。方法:对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住院的晚期肺癌合并真菌的24例患者选用抗真菌药物治疗。结果:24例晚期肺癌并发真菌感染患者住院期间均给予氟康唑治疗。其中18例于治疗2周后痰培养证实真菌消失;好转3例,虽痰真菌检查显示为阳性,但临床症状和体征有了明显的好转;2例后改用其它的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终治愈。治疗后所有患者的KPS评分平均提高了10分以上,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结论:晚期肺癌并发真菌患者应及早进行明确诊断,选用抗真菌药物治疗有效的控制感染,从而降低与感染相关的死亡率。

  • 探讨肺结核病继发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耿淑晶

    目的:研究分析肺结核继发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对以后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根据2008年~2013年我院的45例肺结核继发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了研究分析。对患者进行了痰液收集和培养,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1个月后对患者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肺结核继发真菌感染的患者临床中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效果比较理想,特别是对白色球珠菌效果好。结论:肺结核继发真菌患者要求对其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临床需要更加深入的对该疾病进行研究。

  • 皮肤着色芽生菌病临床治疗分析

    作者:王立红

    着色芽生菌病是一种外源性暗色真菌侵入皮肤深部组织所引起的,以疣状增生、化脓、瘢痕性挛缩为特征的慢性深部真菌病。该病是由自然界一组腐生性真菌感染所致。病原菌一般通过外伤处侵入皮肤深部,经过一定的时间由菌丝相转成酵母相硬壁孢子,其孢壁的抗原性和代谢产物的毒性作用引起炎症反应,形成慢性肉芽肿[1]。原发病灶的病原菌可通过淋巴管、组织间隙和自家接种的途径向远处播散,形成新病灶。

  • 观察26例恶性肿瘤合并肺部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作者:曾庆沼

    目的:对恶性肿瘤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治疗方法以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曾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恶性肿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26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并分析其感染因素,从而采取有效方法对其进行治疗,并分析该疾病的临床特点。结果:该疾病在临床上的表现多为不同程度咳嗽、咳痰以及发热,对患者行影像学检查,多表现为3种类型,即肺炎型、支气管肺炎型以及炎性结节型。在经过对症治疗之后,治疗有效率为92.3%。结论:在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治疗时,对患者进行及早诊断,分析疾病的临床特点,并利用抗真菌药物来进行治疗,能够降低深部真菌感染发生,提高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应引起重视。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李标兵

    目的:探讨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7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未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7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住院时间长、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呼吸道侵袭性操作、低蛋白血症、糖尿病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性因素(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多为老年人,往往合并多种疾病,住院时间较长,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的长期使用以及呼吸道侵入操作,合并低蛋白血症、糖尿病等,容易使肺部感染真菌,临床医生应明确这些相关因素,以指导诊断和治疗。

  • 大面积烧伤合并真菌感染分析

    作者:刘琳;闫宏山;张国辉;刘文明;韩东亮;崔光怀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病人感染真菌感染的原因,临床表现,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自2013年5月~2017年9月我们救治的120位大面积烧伤患者(烧伤面积达50% ~90%)中有20位患者创面出现了真菌.多出现在创面,静脉导管.其主要诱因是长时间应用广谱抗生素导致机体内菌群失调和大面积烧伤皮肤脱失,保护屏障遭到破坏.同时创面较大且愈合时间长,导致机体消耗大,抵抗力低下,营养状况比较差和创面包扎治疗提供了温暖湿润的环境,以及长期置留静脉导管也是导致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结果:大面积烧伤病人在一定环境下容易感染真菌.多为白色念珠菌,偶发黄曲霉菌及其他真菌.结论:合理控制抗生素使用,早期服用抗菌药物及清创,暴露创面增加换药次数,勤翻身保持创面干燥及定期通风可有效预防创面真菌感染.

2659 条记录 11/133 页 « 12...891011121314...13213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