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局灶性脂肪肝的影像学诊断
局灶性脂肪肝也称为肝脏局灶性脂肪浸润,是脂肪肝的一种特殊类型及常见形式.各种原因使肝脏脂肪代谢功能发生障碍,致脂类物质的动态平衡失调,脂肪(甘油三酯与脂肪酸)在肝组织细胞内贮积量超过肝重量的5%以上,肝组织细胞脂肪化时,即称为脂肪肝[1],也称为肝脂肪浸润或脂肪变性.关于脂肪肝的诊断,以往必须根据肝穿刺病理检查进行确诊,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超声和CT在其诊断中的应用,使其不再经肝穿刺活检即能得到比较准确的临床诊断结果.
-
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在局灶性脂肪肝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局灶性脂肪肝中的应用,重点评价动态增强扫描的价值.方法:复习相关文献,分析32例局灶性脂肪肝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动态增强扫描的特点.结果:局灶性脂肪肝呈叶、段性,扇形、球状、弥漫结节状分布,肝左叶内侧段多见,增强前后呈相对低密度,动态增强扫描与正常肝组织同步强化,无异常强化类型.结论: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局灶性脂肪肝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用超声造影检查诊断局灶性脂肪肝和肝脏良性肿瘤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用超声造影检查诊断局灶性脂肪肝和肝脏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慢性病医院收治的234例肝脏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这234例患者住院期间,均对其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和超声造影检查,然后对比用这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局灶性脂肪肝和肝脏良性肿瘤的准确性.结果及结论:用超声造影检查诊断局灶性脂肪肝和肝脏良性肿瘤的准确率要高于用常规超声检查诊断这两种疾病的准确率.
-
第二讲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脂肪肝是一种病变主体在肝小叶,以肝细胞弥漫性脂肪变性为主的临床病理综合征.根据起病方式及病程,脂肪肝有急、慢性之分,前者多为小泡性脂肪肝,后者则为大泡性或以大泡性为主的混合性脂肪肝.通常所述脂肪肝主要指慢性脂肪肝,病理上分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和脂肪性肝硬化三种类型,临床上则分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NAFL)两大类.丙型肝炎、Wilson病等所致脂肪肝以及妊娠急性脂肪肝、Reye综合征和局灶性脂肪肝不列入普通脂肪肝范畴.我国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率较欧美国家低,使得NAFL的流行现状相对较重.为此,本文探讨NAFL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
非均匀性脂肪肝89例诊断与分析
脂肪肝按脂肪在肝内分布情况,分为弥漫性均匀性和非弥漫性均匀性[1].均匀性脂肪肝有典型的声像图表现,诊断明确.非均匀性脂肪肝又称局灶性脂肪肝,超声虽为这种病变的诊断提供了手段,但因病灶形态、部位多变,常与肝占位性病变不易区别,易造成漏诊或误诊[2].本次研究对非均匀性脂肪肝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结果进行讨论.现报道如下.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局灶性脂肪肝89例临床分析
脂肪肝是指各种原因使肝脏脂肪代谢功能发生障碍,脂肪在肝细胞内贮积,其贮积量超过肝重量的5%以上或在组织学上有50%以上肝细胞脂肪化.
-
非均匀性脂肪肝的超声诊断
非均匀性脂肪肝也称局灶性脂肪肝或肝脏局灶性脂肪浸润,是脂肪肝的一种特殊类型和常见表现形式.在日常工作中由于部分特殊病例,不易做出明确诊断.本文对78例较典型的非均匀性脂肪肝的声像图进行了分析总结.
-
局灶性脂肪肝的CT诊断价值
对本院2001年10月~2005年4月由CT诊断并经临床、手术、穿刺病理及随访确诊的17例局灶性脂肪肝患者的CT表现及临床资料分析并报告如下,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
彩超引导下肝活检对不明原因的肝功能异常的诊断价值
目的 通过彩超引导下肝活检分析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患者的病因及病理特点.方法 对2013年以来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的患者施行超声引导下肝穿刺,分析肝脏病理情况.结果 32例肝功能异常患者经皮肝穿刺检查明确诊断,其中肝细胞脂肪变性23例,占72.88%,慢性炎症5例占15.62%,肝纤维化2例占6.25%,肝结核1例,转移性肝癌1例.彩超精准检查局灶性脂肪肝与病理结果符合率达90.30%.结论 局灶性脂肪肝是不明原因转氨酶升高的主要的因素,其次是药物性肝炎.彩超引导下肝活检是不明原因的肝功能异常的重要检查方法,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明确诊断及建立适合的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
超声造影在局灶性脂肪肝与肝脏良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局灶性脂肪肝与肝脏良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在我院手术或行肝脏穿刺组织病理检查确诊的肝脏良性肿瘤及局灶性脂肪肝共患者156例(156个主要病灶),均有完整病史、常规超声、超声造影检查,病理结果,回顾性分析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结果.结果:超声造影检查对局灶性脂肪肝与肝脏良性肿瘤诊断的灵敏度为82.61%、特异度为92.73%、阳性预测值为82.61%、诊断准确率为89.74%,明显高于常规超声检查的63.04%、82.73%、60.42%、76.9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灶性脂肪肝的46个病灶表现为与肝组织同步增强及消退,肝血管瘤、肝脏腺瘤、肝局限性结节增生在动脉相、门脉相时表现各有不同.结论:超声造影用于局灶性脂肪肝及肝脏良性肿瘤诊断时灵敏度及特异度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检查,可根据动脉相及门脉相的表现对局灶性脂肪肝与肝脏良性肿瘤进行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