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睾丸良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附8例临床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作者:李永强;李汉忠;王惠君;刘广华;肖河

    目的 探讨睾丸良性肿瘤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年间诊治的8例睾丸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年龄9个月~ 47岁,病理诊断为单侧睾丸畸胎瘤3例,单侧睾丸纤维瘤、表皮样囊肿、腺瘤样瘤、多房性囊肿各1例,双侧皮样囊肿1例.对其中5例行睾丸肿瘤切除术,3例行睾丸根治性切除术.随访9个月至23年,平均8.37年,均无复发.结论 睾丸良性肿瘤并不罕见,值得重视,保留睾丸的肿瘤切除手术是有益的.

    关键词: 睾丸肿瘤 诊断 治疗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睾丸肿瘤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宁艳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睾丸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过病理检查和手术的35例睾丸肿瘤的CDFI和而为等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分析确认,35例睾丸肿瘤的患者中,表皮样囊肿2例,畸胎瘤4例,胚胎癌8例,混合性生殖细胞癌有8例,而精原细胞则有13例.得睾丸肿瘤的各病理类型有不同的声像图特点,共同的声像图的特点均为睾丸的体积增大,形态不正常,实质回音不平均.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患有睾丸肿瘤的诊治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

  • MRI在睾丸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顾文华;宋黎涛;黄松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在睾丸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该院2011年7月—2016年7月15例睾丸肿瘤患者的MRI资料结合手术和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中,精原细胞瘤6例,胚胎性癌、支持细胞瘤各1例,畸胎瘤、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各2例,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3例.精原细胞瘤均表现为T1WI均匀等信号,T2WI均匀低信号并更低信号分隔影,增强扫描分隔强化;胚胎性癌T1WI呈均匀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中等高信号,增强扫描有延迟强化;支持细胞瘤T1WI呈均匀等信号,T2WI呈不均匀等低信号,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畸胎瘤T1WI和T2WI呈高、低不等混杂信号,含有脂肪和钙化,增强后见不均匀轻度强化;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信号不均,T1WI、T2WI呈混杂高、 低信号,增强后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中1例T1WI呈等、稍低信号伴结节状环形稍高信号,T2WI呈不均匀等低信号伴结节状稍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大部轻度强化伴小结节状显著环形强化,2例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均匀低信号,增强后轻度均匀强化.结论 MRI能准确定位睾丸病变,能清楚显示肿瘤的信号特征并做出准确的定性诊断,为临床进一步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 睾丸下降和隐睾发生的机制

    作者:郑新民

    睾丸下降是男性发育的重要方面.因睾丸未能按正常发育过程通过腹股沟管沿着腹膜鞘突下降至阴囊,而停留在下降途中部位,称为隐睾(cryptorchidism),又称睾丸未降或睾丸下降不全.发生率在早产儿为30.3%,新生儿为4%,1岁时为0.8%,成人为0.3%.发生率在生长发育中逐渐降低,至出生6个月后继续下降的机会明显减少.隐睾可导致不育,发展成睾丸肿瘤的几率大大增加,现就睾丸下降和隐睾发生机制叙述如下:

  • 高频彩超诊断睾丸微石症的价值

    作者:钱英

    睾丸微石症(TM)是以睾丸内多发钙化灶为特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该病临床少见,无明显临床症状,患者多在生殖系统疾病检查时发现,近年来研究发现其与睾丸肿瘤,男性不育等有相关性.

  • 17例B超在睾丸肿瘤诊断中的应用及体会

    作者:周瑞琼;郝春鸿

    目的 探讨B超在临床上诊断睾丸肿瘤的应用价值,了解B超的确诊性.方法 对17例经B超检测患者的声像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患者后期的手术证实,B超的确诊率为94.12%,漏诊患者1例.结论 B超是诊断睾丸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因其确诊率高,可作为诊断睾丸肿瘤的首选措施.

    关键词: 睾丸肿瘤 B超
  • 男人不要忽视身上的癌症信号

    作者:李峰

    男性身体健康吗?如果不及时的注意自己的身体,再强壮的身体也容易被疾病吞噬,肿瘤科医院的专家表示,有些癌症信号容易被男人所忽视,需要引起重视.※睾丸改变当睾丸有任何症状时都应请医生检查.例如睾丸增大或萎缩,或者有块,或者阴囊有沉重感等.有时睾丸肿瘤生长极快,所以早期发现是关键.

  • 睾丸绒毛膜癌2例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姜忠彩;刘爱军;宋欣;陈薇

    目的 探讨睾丸绒毛膜癌(绒癌)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方法 对2例睾丸绒癌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组织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者年龄分别41岁和21岁,均以睾丸肿物为首发症状,确诊时均已出现肺部多发转移.例1,镜下见肿瘤组织有较广泛的出血、坏死,出血区边缘见肿瘤组织由细胞滋养叶细胞及合体滋养叶细胞组成.例2,部分区域为精原细胞瘤,部分区域瘤组织呈巢状、条索状排列,可见大而异型、胞质丰富、粉染或空泡状的多核巨细胞并伴有明显出血、坏死.免疫表型:2例绒癌细胞CK和HCG均(+),而CD117、CD30、AFP、inhibin及OCT4(-).结论 睾丸绒癌是罕见的高度恶性肿瘤,易发生肺、脑转移.依据临床和病理组织学特点并结合免疫组化染色可明确诊断.

  • 小儿睾丸卵黄囊瘤6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黄克斌;邹奖励;朱峰;杨鑫

    目的探讨小儿睾丸卵黄囊瘤的临床病理及预后.方法对6例小儿睾丸卵黄囊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以及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瘤组织由多形性瘤细胞排列成网状结构、血管套样或腺样,瘤细胞质内外有透明小体.免疫组化显示瘤细胞AFP、AAT染色(+).结论病理检查容易明确诊断,测定血清AFP水平对确定肿瘤性质、监控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

  • 睾丸混合性生殖细胞瘤1例

    作者:刁鑫伟;张哉根;叶明福

    患者男性,25岁.左侧睾丸肿大伴胀痛7月余.查体:左侧睾丸肿大,直径5 cm,质硬,无弹性,无明显触痛,透光试验(-),B超示左侧睾丸肿瘤.

  • 睾丸混合性生殖细胞碰撞瘤1例

    作者:屈传贵;邴磊;李隐社

    患者男性,33岁.因右睾丸肿块4个月入院.查体:右睾丸触及6 cm大小的肿块,腹股沟淋巴结不肿大.B超示右睾丸结节状实性和囊实性占位.实验室检查:AFP148 ng/ml,HCG<10 mIU/ml,CEA<5 ng/ml.临床诊断:右睾丸肿瘤.行根治性切除术.

  • 睾丸鞘膜恶性间皮瘤1例

    作者:吴倩;张红

    患者男性,52岁.左侧阴囊肿大5月余.患者曾因活动时阴囊不适就诊,诊断"左睾丸鞘膜积液",并行左睾丸鞘膜翻转术,术中见乳头状新生物,术后病理示左侧睾丸鞘膜乳头状腺癌收住.查体:左侧阴囊肿大,质韧,可见一长约15 cm手术切口,未拆线,愈合良好.未触及睾丸、附睾,透光试验(-).

  • 伴类癌成分的睾丸畸胎瘤一例

    作者:朱皓皞;熊晓平

    患者男,45岁.因左侧睾丸肿大20余年,左腹股沟区酸痛不适1个月于2007年7月23日入院.体检:阴囊左侧较右侧明显增大且下坠,左侧睾丸较正常稍大,约4.5 cm×4.0 cm×3.5 cm,质硬,表面光滑,轻触痛,右侧睾丸、附睾无明显异常.彩超示左侧睾丸、附睾占位性病变,性质待定.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AF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未见异常.MRI全腹部及盆腔腹股沟未见肿大淋巴结.临床诊断:左侧睾丸肿瘤.遂行左侧睾丸肿瘤根治切除术(腹股沟切口),高位切除左侧精索睾丸,于精索外筋膜内完整切除.

  • 睾丸弥漫性胚胎瘤一例

    作者:朱杨丽;杨幼萍;张建民

    患者男,27岁.左睾丸进行性肿大3个月,有坠胀感并加剧半个月于2009年3月16日入院.B超检查示左睾丸混合性回声团(睾丸肿瘤?).实验室检查:血甲胎蛋白(AFP)99.65μg/L(正常值0~13.μg/L)、癌胚抗原(CEA)1.75μg/L(正常0~5μg/L)、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1934.87 mU/L(正常0~5 mU/L).遂行根治性左睾丸切除术,术后行化疗.

  • 睾丸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58例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

    作者:杨志蓉;毕成峰;张文燕;杨群培;刘卫平

    目的 观察睾丸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特点,探讨其病理诊断及预后.方法 对58例睾丸DLBCL进行回顾性临床病理研究,包括形态学复习、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染色、EB病毒编码小RNA(EBER) 1/2原位杂交以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58例睾丸DLBCL患者平均年龄62.1岁,中位年龄65岁.多数病程较短,51例(87.9%)就诊时处于临床Ⅰ~Ⅱ期;48例(82.8%)为单侧睾丸受累.12例(20.7%)伴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少有其他器官累及.52例(89.7%)病理形态学表现为中心母细胞样细胞在睾丸间质内弥漫性浸润,并浸润曲细精管.睾丸白膜受侵、血管浸润分别见于14例(24.1%)和10例(17.2%).Hans分型以非生发中心B细胞型为主(48/58,82.8%).缺乏EB病毒感染.所有病例行病变睾丸切除,35例(60.3%)接受了术后化疗和(或)放疗.随访率为82.8% (48/58),其中28例(58.3%)患者死亡;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55.7%、31.6%和27.6%.年龄>60岁、B症状、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高临床分期及未接受术后联合治疗者预后差.结论 睾丸DLBCL确诊时以局部病变为主,低临床分期,有一定的病理形态学特征,多为非生发中心型DLBCL,预后不良;术后联合化疗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 睾丸非特殊类型支持细胞瘤临床病理学和分子特征分析

    作者:赵明;赵丹珲;贺慧颖;张欣;茹国庆;何向蕾;王哲;滕晓东

    目的 探讨睾丸非特殊类型支持细胞瘤(SCT,NOS)的组织形态谱、免疫表型特点和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 收集2008年至2017年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4例)和浙江省人民医院(3例)共7例睾丸SCT,NOS,HE染色观察其组织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EnVision两步法观察钙网蛋白(calretinin)、抑制素、β-catenin、cyclin D1、CD10、广谱细胞角蛋白( CK)、神经内分泌标志物、WT1、Melan A、波形蛋白、SALL4、GATA3、PAX8以及S-100蛋白等标志物的表达,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直接测序法对肿瘤组织进行CTNNB1基因第3号外显子点突变分析.结果 7例肿瘤发病年龄28~65岁(平均约 43 岁),临床上均表现为缓慢增大的无痛性睾丸肿物.瘤体大径 1.5~3.0 cm(平均2.1 cm),切面灰白略呈分叶状.镜下肿瘤界限清楚,无包膜.瘤细胞呈实性片状、梁索状、缎带状以及实性或中空小管状排列,分布于多少不等的纤维性间质之中;其中2例可见明显的硬化性间质,符合硬化性支持细胞瘤的组织学亚型;1例可见明显的间质黏液变性.瘤细胞胞质较丰富,弱嗜酸性或浅染,2例可见多少不等的富于脂质的泡沫状胞质,2例可见散在的多核瘤细胞聚集.瘤细胞核形态温和,未见不典型性,2例可见核分裂象(约1个/50 HPF),未见坏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7/7 弥漫表达波形蛋白和 CD10, 5/7 弥漫异常核质表达 β-catenin,其中 5/5 均弥漫核表达cyclin D1,另2例均为弥漫膜表达β-catenin,而cyclin D1均阴性. 5/7局灶或弥漫表达广谱CK,5/6局灶表达calretinin,3/7局灶表达抑制素,2/6局灶表达突触素,4/5局灶或弥漫表达CD56,4/5弥漫核表达WT1,3/7弥漫表达S-100蛋白.嗜铬粒素A、Melan A、PAX8、GATA3、SALL4等均阴性. PCR和测序分析发现4/7(约57%)可见CTNNB1基因第3号外显子点突变,其中4例CTNNB1突变的肿瘤免疫表型上均表现为β-catenin的弥漫异常核质表达和cyclin D1的核表达.结论 睾丸SCT,NOS在组织学和免疫表型特点上可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较易于误诊.分子遗传学分析半数以上的肿瘤可见CTNNB1 基因第3 号外显子的点突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异常核质表达 β-catenin 和核表达cyclin D1,可助于其诊断和鉴别诊断.

  • 睾丸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OCT4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特征

    作者:陈燕坪;朱伟峰;陈丽芳;卢建平;何同梅;傅文达;许春伟;陈刚

    目的 分析睾丸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OCT4和SALL4等的表达情况,并探讨联合应用OCT4、SALL4和CD20等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在睾丸生殖细胞肿瘤和DLBCL诊断和鉴别诊断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18例睾丸DLBCL石蜡标本,光镜下观察组织学特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20、CD3、CD5、CD10、bcl-6、MUM1、Ki-67、bcl-2、c-MYC、OCT4、SALL4等蛋白的表达,并进行免疫表型的分析.结果 18例睾丸DLBCL中,肿瘤细胞弥漫强表达B细胞标志物CD20、PAX5,均不表达CD21、CD3、cyclin D1、SALL4、CD117及胎盘碱性磷酸酶(PLAP),3例表达CD5,16例表达bcl-2,8例表达c-MYC,7例同时表达bcl-2和c-MYC(7/18),Ki-67阳性指数40%~95%.根据Hans分类,18例睾丸DLBCL中,4例起源于生发中心B细胞(GCB)型,其余14例起源于non-GCB型.2例(>50%以上肿瘤细胞)中等强度表达OCT4(2/18),且同时表达CD5和bcl-2,其中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高临床分期及CD5、OCT4表达预后差(P<0.05).进一步多因素COX模型分析显示临床分期、CD5以及OCT4是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少数睾丸DLBCL可以表达OCT4,应联合OCT4、SALL4和CD20等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避免误诊.OCT4与CD5、bcl-2等同时表达,提示表达OCT4蛋白的睾丸DLBCL的生物学行为更具有侵袭性.

  • 原发睾丸NK/T细胞淋巴瘤六例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史晓兰;谢建兰;周小鸽

    目的 探讨原发睾丸NK/T细胞淋巴瘤(NKTCL)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预后.方法 观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集的6例睾丸NKTCL镜下形态及免疫表型,并进行临床随访,结合文献报道加以分析.结果 本组睾丸NKTCL患者的中位年龄45岁(范围32~65岁),均以单侧睾丸肿大为首发症状(6/6),其中5例(5/6)发生在右侧;发病时病灶均局限于睾丸,处于Ann ArborⅠ期,但进展迅速,2例(2/6)于诊断后2个月死亡,3例(3/6)得到完全缓解,1例(1/6)失访.形态学上,肿瘤细胞弥漫浸润睾丸实质,围绕和浸润生精小管,均可见明显嗜血管生长模式,部分病例(4/6)可见坏死和核碎片.肿瘤细胞多以中等大小为主,胞质少或中等量,核型扭曲.免疫表型与鼻腔NKTCL相同,表达胞质型CD3、CD56、细胞毒性分子和EB病毒编码的小RNA(EBER),所有病例均可见CD5抗原的丢失.结论 原发睾丸NKTCL十分少见,临床呈高度侵袭性,尚无统一的治疗标准,预后差,诊断睾丸淋巴瘤时需考虑NKTCL的可能.

  • 超声造影在诊断睾丸肿瘤中的应用

    作者:曾少明;常江平;张家庭;张琪;梅红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诊断睾丸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泌尿外科疑诊睾丸肿瘤患者 12 例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后经病理确诊 11 例.观察分析其二维声像图、彩色能量图及脉冲多普勒频谱特征.结果本组超声造影诊断睾丸肿瘤准确性 91.7%.结论超声造影在诊断睾丸肿瘤方面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 小儿睾丸肿瘤的护理

    作者:宋捷;周红;陈照兰

    目的 总结小儿睾丸肿瘤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55例小儿睾丸肿瘤围手术期的护理过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卵黄囊瘤17例,畸胎瘤14例,其中有5例行保留睾丸的畸胎瘤摘除术,恶性畸胎瘤1例均无瘤存活.结论 小儿睾丸瘤视病理及分期不同、治疗方法不同,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合理、有效的护理是患儿治愈的重要保证,对于患儿今后生理、心理发育是否有影响有待于进一步随访、探讨.

    关键词: 睾丸肿瘤 小儿 护理
600 条记录 1/30 页 « 12345678...29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