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P19细胞向神经元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

    作者:吴燕;丁爱石;马子敏;吴丽颖;李海生;朱玲玲;范明

    目的探讨P19细胞向神经元定向分化发育的可能性. 方法经维甲酸(RA)诱导4 d的P19细胞按神经细胞培养方法培养12 d,分别用NSE、MAP-2和TH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用AchE进行组织化学染色,鉴定分化细胞的特征. 结果经RA诱导的P19细胞培养12 d,大多数细胞转变为类似于神经元的形态,长出突起并相互联络成网.经NSE免疫组织化学显示,12 d培养物中神经元约占89%.P19诱导的神经元培养12 d,神经元突起经MAP-2染色呈阳性反应.TH免疫组织化学显示,神经元中TH染色阳性神经元约占0.8%.组织化学显示,神经元中AchE染色阳性神经元约占71.09%. 结论 P19细胞在体外经定向诱导分化可以产生较高比例的神经元.

  • 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NF-200和神经胶质酸性纤维蛋白免疫阳性细胞

    作者:杨萍;应大君;王宇飞;宋林;李振强

    文献报道,存在于成年动物骨髓中的骨髓基质干细胞能横向分化成身体绝大多数组织的细胞,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其中,微环境因素的影响起决定性作用.我们应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维甲酸(all-trans-retinoic acid,RA),神经生长因子(NGF)等后,观察成年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在离体被诱导分化成NF-200和神经胶质酸性纤维蛋白(glial acidic fibrillary protein,GFAP)阳性细胞的可能性,为进一步了解成年动物骨髓基质干细胞在体内被诱导分化成有功能的神经元的可能性奠定实验基础.

  • 维甲酸信号通路的生物学进展

    作者:刘桂中;赵剑华;王秀琴

    本文阐述了受维甲酸信号调控的基因表达多样性的分子机制,描述了维甲酸受体的特征、维甲酸反应元件的多态性、转录中介因子包括辅活化因子和辅抑制因子在维甲酸受体介导的转录调控中的作用,主要的维甲酸应答基因及维甲酸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 肠癌组织维甲酸受体的测定和维甲酸对其表达的影响

    作者:樊卫;卫洪波;韩晓燕

    目的用放射配体结合分析法测定肠癌组织细胞内维甲酸受体 (retinoic acid receptor, RAR)含量,探讨维甲酸 (Retinoic acid, RA)对肠癌组织内RAR表达的影响.方法取Wistar大鼠160只,随机分4组,每组40只,其中第1、2组二甲基肼诱癌,第3、4组用生理盐水注射;于第7周开始,第2、3组按50mg/kg体重灌服维甲酸,每日1次,共8周.于7,14, 21周每组处死8只,于28周全部处死大鼠.测定RAR的含量.结果第1组肠癌发生率100%,第2组20%,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肠组织细胞核内存在丰富的RAR,而肠癌组织RAR含量明显减少,并主要表现为数量的减少; RA对正常组织、肠癌组织内的RAR表达有显著性影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可以减少二甲基肼诱发肠癌的发生;肠癌组织细胞内存在着RAR表达的异常; RA对肠癌组织的调控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全反式维甲酸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化疗药物敏感性及Survivin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胡宝光;郑宗珩;卫洪波;韩晓燕;魏波;黄江龙

    目的 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化疗药物敏感性及Survivin表达的影响,为ATRA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经不同浓度(10-5、10-6、10-7mol/L)的ATRA作用不同时间(24、48、72 h及第5、9、15天)后结肠癌LoVo细胞的周期变化.将细胞分为ATRA组(10-6mol/L)和对照组(RPMI1640培养液常规培养),每组中分设不同浓度的5-氟尿嘧啶(5-FU,0、2、4、6 g/L)和丝裂霉素(MMC,0、200、400、600 mg/L)组,MTT法测定其活性,用以分析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变化,并利用交互效应分析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应用吖啶橙(AO)和溴化乙锭(EB)染色观察对照组(RPMI1640培养液)、ATRA组(10-6mol/L)、5-FU组(4 g/L)、MMC组(400 mg/L)及ATRA(10+mol/L)+5.FU(4 g/L)组、ATRA(10-6 mol/L)+MMC(400 mg/L)组的细胞凋亡情况.免疫荧光技术测定对照组(RPMI1640培养液)和ATRA组(10-6mol/L)细胞中Survivin基因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ATRA作用24 h后,Go-G1期细胞比例增加,48 h后达高值,其后逐渐下降,而S期+G2.M期细胞比例则下降,48 h后达低值,其后逐渐升高;在相同时间点,10-6mol/LATRA作用明显.与对照组相比,10-6mol/LATRA降低了细胞存活率(P<0.05).对照组各浓度的5-FU细胞存活率明显高于ATRA组(均P<0.05).而对照组加入不同浓度MMC后,在200 mg/L MMC浓度水平,细胞存活率低于ATRA组(0.72±0.02比1.03±0.13,P<0.05),但在400、600 mg/L MMC浓度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52±0.05比0.39±0.02,0.36±0.02比0.36±0.01,均P>0.05).10-6西mol/L ATRA分别与5-FU(2、4、6 g/L)、MMC(200、400mg/L)存在正交互效应.与对照组、ATRA组、5-FU组、MMC组相比,荧光显微镜下ATRA+5-FU组、ATRA+MMC组的细胞出现明显的体积缩小,核固缩,染色质浓集并形成凋亡小体.与对照组相比,10-6mol/L ATRA作用48 h后细胞Survivin基因表达下降(33.33%比27.96%,P<0.05).结论 ATRA增加了结肠癌LoVo细胞对5-FU及MMC的敏感性,并诱导了细胞的凋亡,作用机制可能与通过抑制Survivin基因的表达有关.

  • CSN复合物在ATRA诱导APL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刘淑媛;万腊根;高琳琳;孔蕴源;李欣;张长林

    目的:探索CSN复合物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方法:以NB4细胞为实验对象,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及流式细胞术的CD11b检测以监测ATRA诱导分化;用Westem blot及逆转录荧光定量PCR检测CSN复合物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变化,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APL患者及其治疗缓解后CSN复合物亚基的表达情况.结果:在NB4细胞中ATRA可诱导细胞CD11b表达,细胞在形态上呈明显分化特征;CSN复合物各个亚基的表达水平随细胞分化逐渐下调.APL患者中CSN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白血病患者组(P<0.05),ATRA诱导缓解治疗后达完全缓解的患者中CSN的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结论:CSN复合物在APL中高表达,ATRA可以下调CSN复合物的表达,提示CSN复合物在APL发病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维甲酸和砷剂联合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PML-RARα表达上调不影响预后

    作者:主鸿鹄;秦亚溱;赖悦云;石红霞;刘艳荣;江滨;黄晓军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接受维甲酸和砷剂诱导治疗早期的分子动力学及其临床意义尚不清楚.本研究对32例初治APL进行动态检测,利用实时定量PCR和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检测PML-RARα 转录本水平(PML-RARα/ABL)和细胞遗传学.结果表明,诱导14 d时PML-RARα 转录本水平比治疗前显著升高(40.10%和57.74%,P<0.01),诱导28 d和巩固治疗结束时PML-RARα 转录本分别为:6.97%和0%.在诱导治疗14 d和28 d分别有65.62%和31.25%患者发生PML-RARα 转录本增加.治疗前、诱导14 d和诱导28 dPML-RARα 拷贝数/每个APL细胞为0.9,2.2,1.4(PML-RARα/ABL×2/APL细胞%).中位随访时间为22个月,32例患者均无复发.结论:PML-RARα 表达上调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接受维甲酸和砷剂联合诱导治疗过程中一个普遍现象,对疾病预后无影响.

  • 维甲酸诱导HL-60细胞分化过程中端粒酶活性与 hTERT,c-myc和bcl-2表达的研究

    作者:吴立德;陈元仲;李乃农;吴勇

    为了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HL-60细胞分化过程中端粒酶活性与hTERT,c-myc和bcl-2 mRNA表达的变化规律及其意义,复制HL-60细胞的诱导分化模型,在分化前和分化过程中通过端粒重复序列扩增PCR-ELISA方法测定端粒酶活性,采用RT-PCR方法检测hTERT,c-myc和bcl-2 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在ATRA诱导HL-60细胞分化过程中,端粒酶活性水平逐渐下降,hTERT mRNA表达下调的同时c-myc和bcl-2 mRNA表达亦下调,且hTERT mRNA下调早于端粒酶活性水平下降.结论:全反式维甲酸诱导的HL-60细胞分化过程与端粒酶活性降低和hTERT,c-myc及bcl-2 mRNA表达下降有关.

  • 维甲酸对小鼠骨髓基质细胞粘附分子表达和粘附功能的影响

    作者:麦惠容;黄绍良;魏菁;吴燕峰

    探讨体外维甲酸(RA)对小鼠骨髓基质细胞(BMSC)粘附分子ICAM-1和VCAM-1的表达及人脐血单个核细胞(UCBMNC)对BMSC粘附率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方法检测0.1,1.0和10.0μmol/L RA处理后BMSC粘附分子ICAM-1和VCAM-1的表达,以MTT方法检测3种浓度RA处理后UCBMNC对BMSC粘附率的改变.结果显示,1.0和10.0 μmol/L RA能增加BMSC上ICAM-1的表达及UCBMNC对BMSC的粘附率.RA对VCAM-1的表达无明显影响;RA上调ICAM-1的表达与增加UCBMNC对BMSC的粘附率呈正相关(r=0.7883,P<0.05).结论:体外RA能上调小鼠BMSC上ICAM-1的表达和增加UCBMNC对BMSC的粘附率,两者呈正相关,为阐明BMSC粘附分子与造血干细胞归巢的相关关系及RA促进脐血造血干细胞归巢提供了体外实验依据.

  • 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的高白细胞血症及治疗对策

    作者:郭新红;哈力达·亚森;江明;郝建萍;迪力娜孜·阿布来提;陈瑢

    为了解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过程中高白细胞血症发生情况并探讨白细胞数的高低对ATRA治疗效果的影响,本研究根据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数量的多少,将其分为白细胞数<30×109/L单用ATRA诱导治疗组、白细胞>30×109/L单用ATRA治疗组及白细胞>30×109/L用ATRA和化疗相结合治疗组,以观察疗效.结果表明:39例APL病人在用ATRA治疗过程中23例出现高白细胞血症,高白细胞血症发生率为58.97%.单用ATRA及ATRA+化疗的总缓解率为91.3%.其中外周血白细胞数<30×109/L而单用ATRA治疗组缓解率为100%,血白细胞数>30×109/L而单用ATRA治疗组缓解率为87.5%,血白细胞数>30×100/L而用ATRA+化疗组的组缓解率为90.9%.结论:ATRA与化疗相结合,可有效控制ATRA治疗期间出现的高白细胞血症,降低早期病死率.

  • 维甲酸诱导HL-60细胞分化过程中WT1基因表达及其异构体比例变化的研究

    作者:徐菁;王宏伟;杨涛;覃艳红;李晓红

    目的 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HL-60细胞分化过程中WT1基因及其异构体表达水平及比例变化.方法 采用ATRA诱导HL-60细胞分化,以硝基四氮唑蓝(NBT)还原实验及细胞免疫标记CD11b检测判断细胞分化程度;即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HL-60细胞在诱导分化过程中总WT1、WT1(17AA+)及WT1(KTS+)的表达,并计算出WT1(+/+)、WT1(+/-)、WT1(-/+)、WT1(-/-)四种异构体的比例.结果 ATRA诱导HL-60细胞分化过程中NBT阳性率及CD11b表达阳性率与诱导分化前(0 h)相比均显著增加(P<0.05,P<0.001).随着细胞分化,WT1表达水平由0 h的(4.17±2.21)× 10~(-3)降低至96 h的(7.53±2.30)×10~(-4);17AA+和KTS+两类异构体的比例也逐渐下降,17AA+异构体比例由0 h的0.60±0.05降到96 h的0.42±0.08(P<0.05).KTS+异构体比例由0.53±0.08降至96 h的0.41±0.04(P<0.05);四种异构体的比例变化表现不一致,WT1(+/+)比例由0 h的0.32±0.06降至96 h的0.17±0.03,而WT1(-/-)比例由0 h的0.19±0.04升至96 h的0.34±0.05,另外两类异构体比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TRA诱导HL-60细胞分化过程中总WT1表达水平逐渐降低,分化前异构体以WT1(+/+)为主,而分化后以WT1(-/-)为主,提示WT1基因可能通过调节四种异构体比例而发挥抑制或促进分化的作用.

  • 应用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高危并发症的观察

    作者:唐玉梅;吴波;郑艳;李乃娣;缪成庆;黎亚萍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诱发高危并发症的过程,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初发的确诊10例APL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统一表格进行登记和分析.结果诱导期危及生命的主要并发症是高白细胞症(hyperleukocytosis)和维甲酸综合征(RAS),发生率分别为90%和10%.结论在ATRA治疗中,要密切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和白细胞数等.及时用药,以挽救病人生命.

  • 1例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硬脊膜外血肿致双下肢瘫痪的护理

    作者:郑春荣;孙晓红;崔淑芬;赵晖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导致硬脊膜外血肿(Spinalexlradural hema)双下肢瘫痪较为罕见.我科于1997年3月收治1例APL合并硬脊膜外血肿致双下肢瘫痪患者,经维甲酸,砷剂促分化诱导凋亡治疗30天后,病人双下肢逐渐恢复知觉,由瘫痪转为能扶着站立行走而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脉冲电磁场与运动对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的影响

    作者:刘志浩;陈文华;余波;祁奇

    目的 探讨脉冲电磁场(PEMFs)或(和)运动对维甲酸形成的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的面积骨密度(aBMD)和体积骨密度(vBMD)的影响.方法 将100只3月龄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PEMFs组、运动组、运动+PEMFs组、骨质疏松组和健康对照组,每组20只.除健康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以维甲酸灌胃法建立骨质疏松模型.造模成功后按不同方案对各组大鼠进行干预,分别在治疗第4周、6周、8周检测相应的指标.结果 与骨质疏松组相比,PEMFs组、运动组、运动+PEMFs组的骨密度分别在治疗第6周、第4周、第4周开始增加(P<0.05),运动+PEMFs组第6周、第8周的骨密度与PEMFs组和运动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EMFs和运动均能有效增加骨质疏松大鼠的骨密度,但PEMFs的起效时间晚于运动.

  • 类先天性马蹄足动物模型胚胎病理初步研究及病因学意义

    作者:贾艳丽;杜世新;刘戈飞

    目的 分析在肢体发育不同时段综合多基因相互作用条件下终导致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CF)发生的原因.方法 77只大白鼠从怀孕第10天起,将维甲酸石蜡油混悬液经胃管单次注入,建立CCF动物模型;应用光镜、电镜及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胎鼠后肢芽(后肢)、胸腰段脊髓.结果 动物模型的CCF发病率为61.8%,距骨发育停滞,距骨、跟骨间重叠不良和跟骨内翻,后肢芽及脊髓前角细胞均有凋亡现象.结论 CCF在胚胎发育期即有畸形,且程度随生长发育而逐步加重,后肢芽及脊髓前角细胞在胚胎早期即出现凋亡现象.

  • 三氧化二砷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性白血病观察分析

    作者:徐瑞琴;崔嵩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18例患者使用ATRA+As2O3诱导缓解,再用常规化疗,6-MP,ATRA,As2O3巩固治疗.观察持续缓解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18例患者完全缓解率(CR)88.9%,12例长期存活.结论:As2O3联合ATRA治疗APL患者,疗效良好.

  • 三氧化二砷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8例

    作者:徐瑞琴;崔嵩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方法:18例患者使用ATRA+ As2O3诱导缓解,再用常规化疗,6-MP、ATRA、As2O3巩固治疗.观察持续缓解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18例患者完全缓解率(CR)88.9%,12例长期存活.结论:三氧化二砷联合ATRA治疗APL患者,疗效良好.

  • 全反式维甲酸诱导联合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并发症的护理

    作者:周建芳;金钰梅;马燕萍;陆晓芸;张明妹

    总结了15例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使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联合蒽环类药物化疗期间并发症的护理.本组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8例、维甲酸综合征3例、粒细胞缺乏症5例.经严密观察病情,早期发现和有效处理并发症,14例完全缓解出院,1例死亡.

  • 全反式维甲酸对人基底细胞癌细胞株A-431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作者:陈民

    目的 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人基底细胞癌株A-431增殖及凋亡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ATRA与A-431共同孵育后,通过MTT方法观察ATRA对A-431增殖的影响并计算抑制率,流式细胞仪评估其凋亡情况并比较凋亡率,同时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ATRA对Caspase-3及Caspase-9表达水平的影响.所有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ATRA处理组A-431细胞生长明显受抑并存在显著凋亡,Western免疫印迹提示Caspase-3及Caspase-9表达量远大于对照组.结论 ARTA可显著抑制基底细胞癌细胞株A-431增殖,这种变化与其促进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和Caspase-9过度表达并导致凋亡增加有关.

  • 全反式维甲酸对人卵巢癌细胞株COC2中β-连环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戴颖青;张秦;徐金峰;刘琦;石群立;王建东

    目的 检测全反式维甲酸(ATRA)干预前后人卵巢上皮性癌细胞株COC2中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表达情况,探讨ATRA对卵巢上皮性癌细胞β-catenin的作用.方法 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经1、5、10 μmol/L ATRA干预前后COC2细胞株中β-caten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1)ATRA干预COC2细胞后影响细胞增殖,10 μmol/L ATRA组未见细胞增殖,并见少量细胞碎片.(2)β-caten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有降低,并呈现ATRA浓度依赖性.结论 ATRA作用于卵巢上皮性癌细胞株COC2后可降低细胞中β-catenin的表达,进而抑制细胞增殖,达到抗卵巢上皮性癌的作用.

1093 条记录 3/55 页 « 12345678...545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6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6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