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Ultrasound Diagnosis 중국초성진단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ISTIC) 中国超声诊断情报中心
- 影响因子: 0.0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8380
- 国内刊号: 11-4485/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乳腺肿块声像图的特征分析与病理对照
目的:探讨87例乳腺肿块声像图的特征分析与病理对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87例乳腺肿块声像图特征,全部病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结果:乳腺良性肿瘤符合率为90.6%,乳腺癌符合率为80%、乳腺囊性增生病符合率为76%.结论:乳腺肿块声像图复杂多样,尤其是乳腺囊性增生病,本组87例乳腺肿块,其中乳腺癌前期病变2例均发生在乳腺囊性增生病的病理基础上并发癌变.乳腺良、恶性肿块根据它的内部回声、形态特点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情况易于鉴别.
-
胆总管超声脂餐法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胆总管超声脂餐法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轻度扩张(内径0.7 cm~1.0 cm)而胆总管内未探及异常回声者行脂餐试验.45~60分钟后超声复查胆总管内径.结果:脂餐后,20例胆总管内径缩小至≤0.7cm,2例胆总管内径无明显变化,行LC效果满意.10例胆总管内径较脂餐前增宽0.1~0.3 cm,行开腹手术,术中见胆总管均有病理性改变.结论:通过胆总管超声脂餐法,可筛选适于做LC的患者,提高LC的成功率,在临床应用上有重要价值.
-
高频超声对急性阑尾炎及其分型的研究
目的:探讨各型急性阑尾炎的高频超声特点.方法:对72例各型急性阑尾炎进行高频超声检查,检查结果与临床病理进行对照研究.结果: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组其阑尾形态规整,外径常为7~12 mm,阑尾壁分层尚清晰,内膜线可见;2.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组其阑尾形态规整,外径常为13~15 mm,阑尾壁分层不清,内膜线消失,阑尾腔为无回声或为充满散在高回声光点的弱回声区;3.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组其阑尾形态不规整,阑尾区呈片状弱回声区或无回声区;④阑尾周围脓肿其阑尾结构不清,病变区见边界不规整的混合性包块回声.结论:高频超声对诊断急性阑尾炎及其分型具有较重要的价值.
-
超声介入消痔灵治疗腹部囊肿不保留硬化剂冲洗法
目的:保留硬化剂疗法与不保留硬化剂消痔灵冲洗法以随机分配原则治疗腹部囊肿62个.结果:半年治愈率,前组为41.4%,后组为90.9%;不良反应发生率前组为55.17%,后组为15.15%,两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残余囊液稀释硬化剂浓度是保留法囊肿消失的根本原因;消痔灵不保留冲洗法能够清除囊壁表面附着的粘液和囊内的沉渣;避免了硬化剂渗漏的不良反应.
-
乳腺实性肿块超声诊断与病理学结果对照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乳腺实性肿块的临床意义.方法:以高频二维声像图为基础,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将137例乳腺实性肿块的超声诊断结果分成四组与病理学结果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纤维腺瘤组与病理符合率93%;乳腺癌组与病理符合率81%;乳腺增生组与病理符合率87%;其他组超声诊断未明确,病理学结果良性肿块69%,恶性肿块31%.结论:根据高频二维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乳腺实性肿块的良恶性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将乳腺实性肿块的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学结果对照分析,能对乳腺实性肿块的良恶性特征更进一步加深认识,不断提高超声诊断技术.
-
胰腺外伤的超声诊断体会
目的:总结17例胰腺外伤的超声诊断体会,并与手术结果相对照.方法:患者一般取仰卧位或半坐位,B超常用剑下横切上下及轴向扫描,发现异常再行彩超CPA和CDFI检查.结果:8例发现胰腺肿大,边缘欠清,腺体回声均匀分布;2例发现胰腺周围有窄带状积液;3例出现胰尾脾门区小网膜孔部少量液性暗区;4例胃肠气体及内容物干扰显示不清.结论:对于非空腹状态下诊断胰腺疾病时要密切结合临床资料、检验、CT、MAR等其他影像技术,才能提高诊断率.
-
超声在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肝癌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在冷循环射频消融(Cool-tip radio frequence ablation,RFA)治疗肝癌中的应用.方法:在超声的引导和观察下进行肝癌的冷循环RFA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肿瘤的声像图改变,解决治疗中出现的问题,以探寻佳的治疗方案.结果:术中患者症状较轻,术后无出血和漏胆等严重并发症,肿瘤毁损区域的声像图表现为片状强回声,血流信号消失,部份患者的AFP不同程度降低.结论:冷循环 RFA治疗肝癌安全,并发症少,但对较大肿瘤的治疗效果有限.
-
多脾综合征伴先天性室间隔缺损1例
患者,男,28岁.因外伤后腹部疼痛前来检查.超声所见:肝脏位于左中上腹腔,左叶体积明显增大,回声点分布均匀,肝内血管走向清,肝静脉与下腔静脉汇合处清晰;胆囊位于上腹部中线区;胰腺较短;于右中下腹腔内见4小块脾脏图像(图1),大小不等,大者约2 cm×4 cm,形态不规则,其内缘处见血管进入.继之心脏检查:见室间隔膜部有一0.4 cm的回声失落区,将彩流取样容积置于此处见分流束.其它内脾综合征伴室间隔缺损.
-
B超对外伤性脾破裂的超声诊断
我院自1988年10月~2002年10月,对116例外伤性脾破裂进行了实时超声显像诊断,大部分均经手术证实,讨论如下.
-
超声对慢性期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肝胆改变的探讨
目的:探讨长期住院的慢性期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肝胆B超影像学改变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本院732名住院患者普查肝胆B超时,抽取其中72例老年患者(≥60岁)与门诊普查未患精神疾病的老年人,及60岁以下慢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研究.结果:研究组肝胆B超影像学改变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影响住院治疗慢性期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肝胆超声影像学改变的原因较多,其中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是主要原因.临床上,在采取综合治疗的同时,要定期进行肝胆B超检查,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
-
高频超声诊断乳腺增生性肿块
目的:探讨乳腺增生症肿块的超声图像特征,提高其诊断正确率.方法:乳腺增生症30例,为2002年在我院手术治疗的住院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45岁.使用仪器为SSA-370A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11 MHz.总结30例乳腺增生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超声图像特征,并把超声提示意见和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30例乳腺增生症,局限性低回声区伴多个囊性回声5例;局限性低回声结节型11例;乳腺内多个囊性回声型3例;一例扩张乳管内见团块样回声;10例无局限性异常回声所见.超声正确提示乳腺增生症14例.结论:超声医师应加强乳腺增生症的病理知识、图像认识,结合临床并综合声像图所见提供诊断意见,便于临床治疗决策.
-
婴幼儿腹部巨大囊性包块的超声鉴别
目的:本文选择的婴幼儿腹部巨大囊性包块,占腹腔体积1/3以上或全腹.由于婴幼儿腹腔体积较小,瘤体较大,腹腔内正常结构受挤压,造成诊断困难,来源及部位不易判断.为提高诊断准确率,通过研究婴幼儿腹部巨大囊性包块的鉴别来判断其部位及来源.方法:21例均为我院近两年儿科住院患者,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年龄自出生后3天~5岁,男14例,女7例.所用仪器为ATL公司生产的HDI-3000型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 MHz.结果:21例超声确诊16例,误诊或诊断不明确者5例.其中先天性输尿管畸形、狭窄、闭锁等原因所致重度肾积水9例,确诊8例;积水原因不明1例;较大囊性畸胎瘤8例,确诊6例,误诊为胰腺囊肿1例;盆腔大量包裹性积液1例;大网膜囊肿或肠系膜多发囊肿4例,确诊2例,未提示来源1例,误诊为腹水1例.结论:超声是诊断婴幼儿腹部囊性包块的重要方法.婴幼儿腹腔囊性包块临床因触诊不清,包块不具体,主要依靠超声检查和诊断.超声对于囊性包块容易发现,但对巨大囊性包块占满全腹腔或腹腔1/3以上者,其来源、病因不易诊断,还容易误诊为腹水,盆腔包裹性积液.再加之囊性包块物理性质相同,声像图表现类似,多种病因一种表现,因此,深入分析囊性包块的特征,寻找病因及部位,通过对病因、部位和腹水,盆腔积液等的鉴别,提高诊断水平.
-
彩超鉴别胃病变良恶性的临床价值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胃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78例患者行胃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其中27例胃有病变者,观察其病灶大小、形态、回声特征及血供情况,测定病变内动脉阻力指数(RI).结果:胃癌组病灶内血流丰富,显示率100%,RI平均0.55;良性病灶组病灶内几乎无血流信号,显示率(1/15)6.6%.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胃良恶性病变有鉴别诊断价值.
-
超声在腹部外伤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评价
目的:寻找超声在腹部外伤中的快速诊断规律,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以腹部外伤就诊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对53例阳性患者的声像图进行分析.结果:超声对内脏出血的检出率100%.超声检查结果与内脏破裂程度及部位完全符合45例占85%,提供间接征象7例占13%.结论:超声在腹部外伤内脏破裂出血有独特的价值,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意义.
-
颈总动脉超声检测与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程度的研究
目的:了解不同程度心肌缺血冠心病患者颈总动脉超声测值之间的差异.方法:52例有明确心绞痛症状但无心肌梗死病史患者(一般CHD组)、35例有心肌梗死病史患者(MI组)和35例正常人.用HP Sonos 5500彩超仪+高频探头分别检测他们的颈总动脉内径、内中膜厚度(IMT)、斑块发生率和部分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 颈总动脉内径:一般CHD组0.69 cm±0.07 cm,MI组0.70 cm±0.08 cm,两组间无显著差异,而正常组为0.62 cm±0.08 cm,与前两组差异显著;2. IMT:一般CHD组0.87 mm±0.23 mm,MI组0.89 mm±0.26 mm,正常组0.66 mm±0.15 mm,统计学处理结果与1相同;3. 收缩期高血流速度:一般CHD组为66.70 cm/s±18.01 cm/s,MI组为58.79 cm/s±15.67 cm/s,正常组75.44 cm/s±15.78 cm/s,三组间均有显著差异;4. 血流阻力指数:MI组(0.73±0.05)>一般CHD组(0.71±0.07)>正常组>(0.68±0.04);5. 斑块探测率:一般CHD组为53.85%(28/52),MI组为62.86%(22/35),正常组为11.43%(4/35);结论:本研究表明颈总动脉的IMT、斑块发生率与心肌缺血程度、病程长短以及左室收缩功能有关联.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能简便、准确地对颈总动脉进行检测,为判断动脉粥样硬化、进而诊断冠心病提供有价值的指标.
-
超声心动图对二尖瓣置换术切除与保留瓣下结构的近期临床观察
目的:超声评价二尖瓣置换术切除(MVR)或保留瓣下结构(MVRP)的近期临床观察.方法:共分三组:A组65例,为完全切除瓣叶及其腱索;B组25例,为完全切除前叶及其腱索,但保留后叶及其腱索;C组25例,为仅切除前叶,但保留前叶腱索和后叶及腱索.应用GEsys5超声心动图仪于术前、术后10天、3个月及6个月分别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SED)、左房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率(FS%)、每搏输出量(SV)及肺动脉压力(PPA).结果:术前三组间EDD、SED、LAD、EF、FS、SV及PPA均无显著性差别.术后10天A组患者各项指标较术前无显著性差别;B组患者EDD、SED及PPA较术前有明显减小(P<0.05 ),而EF和FS无明显差别;C组患者EDD、SED、EF、FS及PPA均较术前有显著性差别(P<0.01).术后3个月三组各项指标均较术前有显著性差别(P<0.01 ).术后6个月与3个月比较无显著性差别.结论:与传统的MVR相比,MVRP术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恢复更迅速和明显.
-
多普勒组织成像对Ⅱ型糖尿病左心室心肌重量和左心功能的探讨
目的: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对Ⅱ型糖尿病患者(DM)左室心肌重量和左心室功能的检测,了解其敏感性.方法:研究对象为70例(DM)患者和60例正常人,采用心尖四腔切面,选取室间隔中段,左室侧壁中段,二尖瓣环-室间隔交界处,二尖瓣环-侧壁交界处为取样点,分别显示各部位组织运动情况,测量心肌收缩期峰值速度(VS),心肌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舒张晚期峰值速度(VA),以及VE/VA比值,常规检测二尖瓣血流频谱与脉冲多普勒参数作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M组室间隔中段,侧壁中段二尖瓣环VE,VE/VA均与二尖瓣血流频谱E/A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多普勒组织成像(DT1)对DM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异常的诊断灵敏度,高于脉冲多普勒二尖瓣血流频谱.VS与FS亦有一定相关.结论:DT1技术可以定量评价DM患者的左心室功能并且比常规脉冲多普勒有关参数更加敏感.
-
尿毒症性心肌损害的超声表现
目的:探讨超声对尿毒症性心肌损害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选择进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共68例为病例组,根据Nanda 和张元林等超声标准将尿毒症性心肌病患者分3组:B组(Ⅰ型 24例);C组(Ⅱ型 28例);D组(Ⅲ型 16例).选择3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A组).对病例组和正常对照组超声检查结果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尿毒症性心肌损害患者的左房(LADs)扩大占83.8%(57/68),左室(LVDd)扩大占55.9%(38/68);室间隔(IVSd)肥厚占64.7%(44/68),左室后壁(LVPWd)肥厚占61.8%(42/68).大部分收缩功能参数FS、EF减低;E/A值减小占95.6%(65/68).(2)尿毒症各组间的LADs、LVDd、IVSd、LVPWd、E/A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则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毒症各组间有逐渐增加超势.(3)收缩功能参数FS、EF大多数在正常范围之内,A组、B组间无差别,C组、D组间亦无差别,但C组、D组测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小,而且C组、D组与A组、B组间有差别(P<0.05).(4)心包积液检出率32.4%(22/68),多为少至中等量.结论:超声心动图在尿毒症性心肌损害中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
解剖M型超声对正常人心房功能的分析研究
目的:运用解剖M型超声对正常人左、右心房和房间隔的运动进行研究,分析正常左、右心房及房间隔功能特点.方法:取心尖四腔心切面,清楚显示左、右心房和房间隔,固定图像;随机选取正常人50例,男30例,女20例;测量相关参数,计算心房壁收缩增厚变化率(AΔt%),心房缩短率(AFS).结果:心房壁运动与心室壁运动类似,有厚度变化收缩期末期,厚度薄,舒张期增厚,至舒张末期厚.测量结果表明,左右心房壁收缩期末期厚度无差异,增厚率亦无差异;心房大横径比值、心房短轴缩短率左房大于右房(P<0.05);房间隔厚度略薄于左、右心房壁厚度,增厚率亦小于左、右心房壁.结论:解剖M型超声为心房功能检测提供了新方法,可更深入对心房功能及病变进行研究.
-
彩超对中老年椎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二维彩色多普勒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进行病因分析诊断的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进行椎动脉的彩超检查及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因椎动脉本身病变引起症状为27例占84.4%,单侧血管病变为20例占62.5%,双侧血管病变7例占21.8%.结论:椎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病因诊断确有实用价值.
-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对正常左室心肌运动特点分析
目的: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定量分析正常人左室心肌收缩和舒张的运动特征,探讨其评价心肌运动的价值.方法:应用QTVI技术对30例正常人的室壁运动进行观察,将心尖部位左室三个切面测得的六个室壁三个节段之间的运动速度进行比较,对同一部位不同切面上的速度进行比较.结果:室壁基底段运动速度快,中间段次之,心尖段慢;左室同一水平游离壁的运动速度高于室间隔的运动速度.结论:QTVI技术作为定量定性评价局部心肌收缩运动的新方法,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超声观测冠心病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冠心病患者的颈动脉的形态结构改变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冠心病患者76例,对照组42例,选用高频线阵探头观测有无颈动脉粥样斑块;测量颈总动脉后壁的内膜-中层厚度(IMT);用脉冲多普勒逐段探测颈动脉血流频谱,测量频谱参数:收缩期大血流速度(MAX),舒张末期血流速度(MIN),血流速度积分(TAMX),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结果:研究显示:冠心病组IMT值较对照组明显增大,P<0.01;冠心病组左、右颈外动脉PI值、RI值分别较对照组PI值、RI值明显增高(P<0.01、P<0.05);另外,冠心病出现粥样斑块的颈动脉条数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多,P<0.01.结论:认为冠心病患者IMT值明显高于正常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阳性率明显增高,可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病变;再度证实颈动脉粥样斑块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颈外动脉PI值、RI值的异常提示冠心病患者的外周血液循环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
-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血管疾病的探讨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CDFI对42例临床拟诊血管疾病的患者进行检查.结果:42例检查血管58条,发现病变血管48条,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30条,继发深、浅静脉瓣功能不全10条;急性动脉栓塞5条;动脉硬化性闭塞症7条;血栓闭塞性脉管炎5条;右肱动、静脉瘘1条,腹主动脉瘤1例.结论:CDFI可区分动静脉疾病,确定病变部位、病灶情况,判断病情缓急,诊断快捷无创,可作为血管疾患之首选检查方法.
-
超声对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诊断及探讨
目的:通过总结手术证实的30例婴幼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HPS)的超声诊断结果,对超声诊断标准进行探讨.方法:应用高频超声检测胃幽门管的解剖结构,行幽门长轴扫查停帧测量幽门管的长度(PL)及幽门肌厚度(PMT),旋转探头90°,测量幽门管直径(PD),并计算出幽门肌指数(PI),幽门容积(PV).结果:30例患儿年龄42.9±27.1天,17~120天,男性23例,女性7例,男女比例3.3:1;超声测量数据:PL(18.63±2.20) mm,PD (15.0±1.11) mm,PMT(4.13±0.65)mm,PI(0.28±0.04)PV(294.76±97.7)mm3.结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超声诊断指标为PL≥15mm,PD≥13mm,PMT≥3mm,以幽门肌肥厚的诊断意义重要,国内及国外文献都认为幽门肌肥厚≥4~5mm,是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标准,而根据本组病例的手术结果,幽门肌厚度≥3mm就可以诊断本病.
-
超声检查输尿管末端疾病
目的:探讨输尿管末端疾病的超声检查.方法:膀胱适度充盈,显示双侧输尿管末端开口,多切面、多体位探查.结果:正常输尿管开口征即"螃蟹眼征"不显示或显示不清楚.结论:输尿管末端疾病多伴有输尿管扩张、肾盂积水,但是对于输尿管上段不扩张,肾盂不积水时,输尿管末端疾病也是很多见的.
-
肾功能减退患者肾脏超声回声强度值定量分析研究
目的:用肾脏超声回声强度(Echo Intensity,EI)值的定量分析来评价肾功能减退程度及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评价肾功能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方法:分年龄段测量病例组肾实质及肾集合部EI值,并与正常值进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正常值为标准,评价诊断实验结果,计算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拟然比、阴性拟然比.结果:儿童组中,正常组与病例组EI值比较,t值=5.95,P<0.05;成人组中,正常组与病例组EI值比较,t=19.02,P<0.05;老年组中,正常组与病例组EI值比较,t值=15.97,P<0.05,正常组与病例组EI值有明显差异,病例组EI值明显高于正常组.结论:肾脏超声EI值升高,高于正常值时,可以判断肾功能减退.
-
直肠超声对前列腺肿瘤良恶性判断的意义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对前列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以提高前列腺恶性结节术前诊断符合率.方法:前列腺患者44例(65个结节),其中前列腺癌13例(15个结节)、肉瘤2例(2个结节)、增生26例(45个结节)、囊肿1例(1个结节)、结核2例(2个结节).应用Toshiba SSA-270A型超声仪、直肠探头,检查44例个前列腺患者,分析良恶性结节的声像图特点,并进行统计学计算及分析.结果:前列腺恶性结节具有以下特点:结节多位于外腺区(70.6%);结节多呈实质低回声(直径<2cm者)(81.8%);恶性结节钙化率仅为29.4%;多引起前列腺包膜的破坏(73.3%);前列腺外腺对称性消失(80%).结论:经直肠超声能鉴别前列腺结节的良、恶性,且在良、恶性鉴别上单凭一项特征判断其性质是不准确的,只有在前列腺结节中同时存在多项支持其性质的征象,才能更好地预报恶性结节,提高正确诊断率.
-
异位节育器穿入膀胱并断裂1例
患者,女,34岁.因小腹疼痛10余年,病情加重伴阴道分泌物异味就诊,行彩超经腹检查,探头频率2~4 MHz,于阴道、子宫颈移行处前壁可见一呈锐角的条状强回声,穿入膀胱后壁近颈处;宽度为7.3 mm;界限清晰,局部膀胱壁稍增厚,欠光滑,膀胱顶部前壁内可见14 mm×8 mm条状强回声,伴声尾,二者重力浮动试验均呈阴性.超声诊断:异位节育器穿入膀胱并断裂嵌顿.后经手术证实.
-
B超诊断输尿管结石的分析
输尿管结石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本文报道的25例输尿管结石均经临床确诊,并对输尿管结石的扫描手法及声像图特点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
超声彩色多普勒在移植肾术后监测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与CDFI监测移殖肾术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3.5 MHz探头,平卧位,常规检查法,观察移殖肾的形态结构和各级血流信号.结果:21例移殖肾形态如常,包膜光滑,皮髓质分界清,组织结构清晰,肾各级动静脉血流充盈灌注良好.结论:移殖肾术后的并发症均可引起移殖肾的大小、形态及血流的相应病理改变.超声监测移殖肾结构及血流病理改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具有重要价值.超声具有安全、简便、实时的优点,对移植肾术后监测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
脂肪肝患者眼动脉血流参数检测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彩超对正常人群体检中超声诊断脂肪肝患者眼动脉血流参数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120例脂肪肝患者眼动脉血流参数(A峰、B峰峰值流速,B/A值 ,RI)与120例正常人作对照观察分析其变化.结果:重度脂肪肝患者眼动脉血流参数均有明显变化.结论:重度脂肪肝与其它导致缺血性眼病的全身性疾病一样会引起眼动脉血流参数的改变,超声诊断脂肪肝的同时,应尽早行眼动脉血流参数的检查及其合并症的相关检查,以达到早期预防和治疗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的目的.
-
高频超声对甲状腺肿块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甲状腺肿块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用高频探头对189例甲状腺肿块进行颈前区探查,并对超声图像进行分析.结果:不同性质的甲状腺肿块在高频超声下有各自不同的超声图像特点,以甲状腺囊肿的符合率高.结论:高频超声对甲状腺肿块在术前的鉴别诊断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可作为首选检查.
-
老年甲状腺高频超声体检资料分析
目的:通过对90例老年甲状腺高频超声体检资料的分析,获得老年甲状腺正常测值,了解老年甲状腺结节的发生率.方法: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高频探头测量老年甲状腺的大小,记录有无结节,结节的大小、回声和分布等.对资料进行医学统计分析.结果:≥60岁的90例老年人,正常甲状腺38例,前后径是:右侧(11.95±2.51)mm,左侧(13.26±2.36)mm;左右径是:右侧(14.05±2.62)mm,左侧(14.92±2.73)mm;上下径是,右侧(43.16±4.58)mm,左侧(45.08±4.77)mm;峡部厚度是(2.42±0.92)mm;甲状腺结节52例,结节发生率为57.8%,均无明显症状和体征.结论:1.本组资料提供了老年组正常甲状腺各径线的测值.2.本组资料显示老年甲状腺结节发生率高达57.8%,属于亚临床疾病,作者认为有必要随访和进一步研究,有助于研究老年甲状腺结节的发生、发展和转轨.3.高分辨率彩超是研究甲状腺体积和结节性甲状腺疾病的佳检测手段.
-
氯胺酮对缺血再灌注兔脑血流及CO2收缩反应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氯胺酮对缺血再灌注兔脑血流、CO2收缩反应性的影响,探讨其在脑复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四血管阻断法制作兔全脑缺血-再灌流模型,随机分假手术组、缺血组和氯氨酮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探测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过度通气法测定脑血管CO2收缩反应. 结果:假手术组脑缺血前Vm和CO2收缩反应性均无显著变化(P>0.05).缺血组再于灌注2h、6h、24h所测Vm、脑血管CO2收缩反应性均明显低于缺血前及同时间点假手术组(P<0.01).氯胺酮组脑缺血前后Vm无显著变化(P>0.05),但CO2反应性明显低于缺血前和同时间点假手术组(P<0.01).结论:氯胺酮可以增加脑缺血再灌注兔脑血流,但未能改善其脑血管CO2收缩反应性,提示氯氨酮可能有一定脑保护作用.
-
超声诊断颈部淋巴结结核的显像及分析
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超声声像图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我院2001年1月~2002年9月期间,超声诊断为颈部淋巴结结核55例,后确诊45例颈部淋巴结结核,6例为颈部急性淋巴结炎,2例为淋巴瘤,1例为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1例为颈部脂肪瘤.使用Medison-6000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5.0~7.5 MHz.采用直接扫查法.结果:45例临床确诊为颈部淋巴结结核的患者,超声检查肿大淋巴结数目大于两个,多位于胸锁乳突肌周围,淋巴结之间有粘连、融合现象.根据声像图的不同表现分为三型:干酪脓肿型,增殖结节型,混合型.结论:超声声像图中的三型表现基本与病理分型中的化脓性结核、增殖型结核、混合型结核相符.急性淋巴结炎,肿大淋巴结数目为1~2个,位于颌下淋巴结群,无粘连、融合现象.颈部淋巴瘤的超声表现似增殖结节型结核,可有粘连,应结合病史,必要时取病理活检.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肿大淋巴结内回声不均,有部分液化,但无钙化,淋巴结形态呈圆形.
-
正常输卵管的经阴道超声显像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正常输卵管经阴道超声检查方法要点、声像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34例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附件正常或仅子宫颈潴留囊肿者,平均年龄38.43±12.34(20~76)岁,按年龄分为五组.其中47例双侧输卵管显示者同时行经阴道彩超检查.结果:通过本文总结的4种输卵管识别法的综合应用,134例经阴道超声检查正常输卵管显示率为81%,正常输卵管管径为5.605±1.153(4~8)mm.正常输卵管显示率及管径大小随年龄增大而下降,但育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正常输卵管显示的难易程度受年龄、子宫位置及采用的阴道探头类型等因素影响;正常输卵管经阴道超声检查声像表现为自宫角向外侧延伸的管状低回声暗带,起始段走向较平直,中、远端管道呈弧形走向包绕同侧卵巢或与卵巢相背而行;本组47例正常输卵管血供彩色血流图显示率为50%(47/94).彩色血流图表现为沿输卵管长轴分布的线状、短棒状或星点状红、蓝彩图.静脉血流频谱呈单向平稳型,动脉血流频谱则因受检者所处月经周期不同而异.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正常输卵管显示率较经腹超声检查(3.3%)显著提高.正常输卵管声像显示清晰,为附件疾病的定位诊断提供了重要的超声解剖依据,对提高附件疾病的超声诊断准确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彩超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临床意义
脐带因素一直是导致分娩期急性胎儿宫内窘迫的常见而又难以防范的高危因素之一.正确预测脐带异常并准确评估其对分娩的潜在风险,是目前产科急待解决的难点之一.任何影响脐带血运通畅的因素均可导致胎儿窘迫,多种因素中以脐带缠绕引起胎儿窘迫为常见.其发生率20%~25%左右,又以胎儿脐带绕颈多见.如能早期诊断,恰当处理,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我院于2001年12月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绕颈,测定脐动脉S/D比值与分娩情况Apgar评分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
B超诊断"甲亢"母亲孕期并发胎儿持续性心动过速1例
患者,女,28岁,孕2产0.曾因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5年余,于2年前怀孕5月后自然流产一胎.近几年一直服用药物他巴唑,一年前经化验T3、T4正常后停药半年即怀孕.本次受孕约5月余,自我感觉未见异常,例行到当地卫生机构产前检查,发现胎儿心率170次/分,临床医师怀疑胎儿宫内窘迫,建议住院输氧观察治疗,用Aioka-370,探头频率3.5 MHz,B超检查所见:胎儿头位,BPD 6.5 cm,FL 4.6 cm,胎儿脑中线无偏移,侧脑室无扩张,胎儿脊柱四肢正常,颈部未见压迹,M超探测胎心率持续维持在180~185次/分(图1),律齐,胎盘附于后壁子宫,内回声均匀,羊水4.2 cm,内透声良好,余(-).B超诊断:1.宫内单活胎头位妊娠(孕龄相当于26W±25d);2.胎儿心动过速;3.胎盘、脐带未见异常声像图.住院2天供氧后复查B超,胎心率一直大于160次/分,孕妇为农村妇女,因经济原因出院,嘱其复查,T3、T4分别为57 nmoI/L、157 nmoI/L,孕30 W、36 W均复查B超,所见胎心率仍持续在170~180次/分,节律齐,该产妇孕37 W时在当地卫生院产下一女婴约2.5 kg,新生儿生命体征均正常,随访其心率在100~130次/分,至今未见婴儿有何异常,各项生长发育尚属正常.
-
彩色多普勒能量图诊断未破裂型异位妊娠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能量图诊断未破裂型异位妊娠声像图特征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对25例可疑异位妊娠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能量图进行观察.结果: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对异位妊娠的妊娠囊周围环状血流及着床处局灶性纡曲血流信号有很好的显示率.且频谱多普勒为低阻型类滋养动脉血流频谱,或怪异型动脉频谱.其检出未破裂型异位妊娠22例,占88%;误诊3例占12%.结论:彩色多普勒能量图是一项无创早期诊断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的好方法.
-
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探讨
目的:通过39例胎儿畸形的诊断,探讨发现胎儿畸形的方法.方法:经过尸检和B超证实的39例胎儿畸形,应用Aloka 1700彩色超声仪,凸阵腹部探头.结果:脊柱异常10例、脑膜脑膨出1例、脑积水12例、无脑儿7例、其余各类畸形计18例,其中15例为2种以上复合畸形同时存在.结论:超声是检查胎儿畸形中的首选方法,可达到及时发现及时终止妊娠的目的.
-
超声诊断少女巨大子宫肌瘤并脱落子阴道1例
患者,女,17岁,未婚,自觉下腹部不适胀大二月余来院就诊.妇科检查:下腹部包块如孕5个月大小.贫血外貌,15岁初潮,平素月经不规则,量多.
-
卵泡膜细胞瘤的彩超诊断与临床病理分析对照
目的:探讨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声像图及血流动力学特征.方法: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对18例卵巢卵泡膜细胞瘤进行检查,并与手术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声像图呈实性肿块12例(66.67%),囊实性6例(33.33%),肿块周边和内部均见斑片状、条状或星点状血流信号显示,动脉峰值流速45 cm/s~115 cm/s,RI:0.37~0.75.超声与病理良、恶性诊断结果相比较,超声诊断假阳性和假阴性各1例,良恶性诊断符合率88.89%.病理类型:纯卵泡膜瘤11例、颗粒-卵泡膜细胞瘤6例,均为良性,仅1例黄素化胞膜细胞瘤为低度恶性.18例中合并子宫内膜增生10例,子宫肌瘤8例,血HCG升高8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临床实验室资料相结合是提高卵泡膜细胞瘤诊断水平的有效方法.
-
经阴道彩色超声监测不孕症患者宫内膜生长及血流灌注
目的:探讨不孕症患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宫内膜的生长情况及血流灌注与受孕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阴道超声对64例药物治疗中的不孕症患者86个排卵周期宫内膜及血流灌注情况进行监测.结果:86个排卵周期中21个周期受孕,受孕率24 .41%.排卵期受孕的佳宫内膜厚度为1.31±0.24 cm, 且呈三线型;血流灌注好,从卵泡发育期到排卵期宫内膜血流越来越丰富且RI及S/D值越来越低,到排卵期RI为 0.60±0.04, S/D为2.80±0.24;受孕组的宫内膜厚度、类型及血流灌注情况明显优于非受孕组.结论:不孕症患者治疗过程中宫内膜生长及血流灌注对受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B超检测双氧水子宫输卵管造影的分析
目的:探讨在B超检测下行双氧水子宫输卵管造影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18例不孕女性于月经干净后3~7天,用1.5%双氧水15 ml宫腔内注射后观察在子宫输卵管、盆腔内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全部显示清晰,88例输卵管或盆腔有异常,22例在检查过程中疏通输卵管,118例受检者有不同程度的腹痛.15例有恶心呕吐,无感染及大出血.结论:在B超检测下行双氧水子宫输卵管造影方法简单、经济、安全,能准确地判断输卵管通畅与否,及盆腔有无粘连,同时对疏通输卵管有一定的作用.
-
宫外孕的B超诊断与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对宫外孕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0例经手术治疗并被证实为宫外孕的超声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0例中超声检出95例,误诊5例,诊断符合率达95%.结论:宫外孕的声像图具有特征性表现,超声的应用可大大提高宫外孕诊断率.
-
超声对早期未破裂型宫外孕的诊断
目的:探讨B超对未破裂型宫外孕的诊断价值及探查方法.方法:应用岛津SDU-450型,Agilent尖端影像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5~5.0 MHz.充分充盈膀胱,常规检查子宫、双附件及盆腔.结果:附件区异常回声肿块,一侧输卵管局限性增粗,结合临床病史、体征等综合资料是B超诊断未破裂型宫外孕的必备条件;本组诊断未破裂型宫外孕64例,临床证实53例,误诊11例,误诊率18%.结论:B超对未破裂型宫外孕的诊断有其独到之处,可及早诊断,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及时治疗,防止其破裂大出血,部分病例可避免手术治疗.
-
正常胎儿的静态三维超声诊断
随着二维超声在产科领域的广泛应用,静态三维超声成像将起着重要的作用,以弥补二维成像的不足,现将静态三维超声诊断总结如下.
-
芬太尼透皮贴剂(多瑞吉)治疗超声聚焦术后皮肤疼痛疗效观察
多瑞吉透皮贴剂属于强阿片类药物,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镇痛效果稳定持久,使用方便.高强度超声聚焦是肿瘤局部治疗的新技术,通过汇集的超声产生高热达到治疗目的.部分患者在超声聚焦治疗后皮肤因受热出现疼痛反应,我们对多瑞吉与术后镇痛针剂进行比较,观察到多瑞吉在镇痛治疗中具有特殊作用.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病变的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测下肢深静脉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下肢深静脉病变 156例315条下肢深静脉进行CDFI检查.结果:CDFI可迅速清晰地显示下肢深静脉的解剖图像,其中检出38例39条下肢深静脉有血栓形成,98例126条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122例150条为下肢静脉曲张.结论:CDFI是诊断下肢深静脉病变的简便、快速而准确的好方法.
-
医学超声成像中伪Chirp编码激励技术的仿真研究
与传统的脉冲回波成像技术相比,编码激励技术能够提高超声图像的信噪比.本文首先对医学超声诊断系统中的发射声强进行了分析,得出了采用编码激励技术提高超声图像信噪比的上限.然后介绍了基于伪Chirp编码激励的超声成像系统,并进行了仿真.仿真试验表明伪Chirp激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