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중국부과림상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国妇产科临床
-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影响因子: 1.0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4967/R
- 国内刊号: 崔恒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开腹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后患者妊娠结局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子宫肌瘤切除术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0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有开腹或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史101例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腹腔镜组(50例)和开腹组(51例).比较两组孕妇子宫肌瘤切除术中肌瘤的位置、大小、数目、术后感染、妊娠距手术时间及妊娠后母儿结局.结果 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孕妇的年龄、手术中肌瘤大小、类型、部位和个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手术后妊娠时间[(2.7±1.2)年]与开腹组[(4.3±2.5)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的分娩孕周、阴道分娩、产后出血量、早产、新生儿体质量<2 500 g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均无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及胎盘植入发生.腹腔镜组发生1例子宫破裂.结论 开腹或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对有生育要求的子宫肌瘤患者均安全可行,可获得较满意的母儿结局.
-
甲磺酸溴隐亭治疗垂体催乳素大腺瘤合并不孕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甲磺酸溴隐亭对垂体催乳素(PRL)大腺瘤所致不孕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41例垂体PRL腺瘤不孕女性患者,按肿瘤大小分为研究组(瘤体直径≥1.0 cm) 15例和对照组(瘤体直径<1.0 cm) 26例,采用溴隐亭治疗,1、3、6个月行垂体MRI扫描、血PRL测定及B超监测排卵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6个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PRL正常或低于治疗前50%水平、肿瘤消失或体积缩小>50%的患者分别为12例(80.0%)、12例(80.0%)和13例(86.7%),对照组分别为22例(84.6%)、21例(80.8%)和22例(84.6%),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B超监测有排卵、成功妊娠及足月分娩患者分别为12例(80.0%)、11例(73.3%)和11例(73.3%),对照组分别为23例(88.5%)、22例(84.6%)和20例(76.9%),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随访6~12个月,研究组中肿瘤体积轻度增大1例,对照组无明显改变.结论 溴隐亭对垂体PRL大腺瘤和微腺瘤所致不孕的治疗效果相当,可单独用于治疗PRL大腺瘤合并不孕患者.
-
输卵管堵塞诊治效果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在输卵管堵塞患者中,子宫输卵管四维超声造影(4D-HyCoSy)的诊断效果及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的疗效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M)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行4D-HyCoSy及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的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7例合并EM(不孕合并EM组),38例无EM(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4D-HyCoSy的假阳性率、输卵管再通率、术后自然妊娠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不孕合并EM组4D-HyCoSy诊断输卵管堵塞的假阳性率为21.62% (8/37),与对照组(6.67%,3/4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不孕合并EM组术后再通率为71.43% (10/14),与对照组(37.93%,11/2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不孕合并EM组患者术后6个月自然妊娠率为16.67% (3/18),与对照组(4.76%,1/2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8);不孕合并EM组患者术后下腹痛、阴道出血发生率分别为62.96% (17/27)和77.78% (21/27),对照组分别为73.68% (28/38)和65.79% (25/38),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56、0.295).结论 合并EM的不孕症患者经4D-HyCoSy诊断为输卵管堵塞,应积极进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
-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切除术中电凝和缝合止血对卵巢储备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切除术中电凝止血及缝合止血方式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 纳入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切除术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其中术中行缝合止血者为缝合组,行电凝止血者为电凝组.由两名评估员独立筛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使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19个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切除术的RCT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电凝组抗苗勒管激素(RR=0.58,95%CI:0.36~0.81,P<0.001)、E2(RR=2.93,95%CI:1.92~3.94,P<0.001)、卵巢间质动脉血流收缩期峰值(RR=0.90,95%CI:0.57~1.23,P<0.001)水平较缝合组低;电凝组窦卵泡数(RR=1.89,95%CI:1.22~2.56,P<0.001)较缝合组少;电凝组FSH高于缝合组(RR=-1.38,95% CI:-2.11~-0.65,P<0.001);电凝组LH(RR=-0.41,95%CI:-1.19~0.38,P>0.05)、卵巢大小(RR=2.77,95%CI:-0.54~6.07,P>0.05)与缝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切除术后可能造成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对卵巢创面出血的处理中,电凝止血法导致卵巢储备功能下降较缝合止血法明显,但需要更多的高质量研究证实.
-
骶棘韧带悬吊术治疗中盆腔缺陷为主的脱垂4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骶棘韧带悬吊术治疗以中盆腔缺陷为主的脱垂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4年6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子宫脱垂Ⅲ~Ⅳ期中盆腔缺陷为主行骶棘韧带悬吊术45例盆底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评估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①45例患者的平均年龄(55.6±7.2)岁(38~69岁),均成功施行了阴式子宫切除术及骶棘韧带悬吊术,并酌情同时行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和(或)会阴体修补术,手术时间(125±52) min,出血量(108±59) ml,无术中并发症,术后仅一例短暂尿潴留,3例臀部不适,对症处理均好转;②术后随访10~44个月,术后POP-Q分期与术前相比,除阴道总长度(tvl)外,其余各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POP-Q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例出现阴道前壁无症状复发,无顶端复发病例;③术后盆底功能障碍简表-20 (pelvic floor distress inventory-short form20,PFDI-20)评分较术前显著改善(P<0.001).结论 骶棘韧带悬吊术治疗中盆腔缺陷为主的脱垂疗效肯定,并发症少,但应注意阴道前壁脱垂复发问题.
-
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憩室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妊娠结局分析
目的 探讨输卵管憩室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的关系及其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腹腔镜手术治疗的53例输卵管憩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12~18个月,统计妊娠率、流产率及持续妊娠率.结果 53例患者中,经腹腔镜诊断为内异症者84.9% (45/53),非内异症患者15.1%(8/53);术中荷包缝合输卵管憩室,同时去除盆腔内异症病灶及其他输卵管异常,术后自然妊娠率为83.0% (44/53),自然流产率为3.8% (2/53).其中91.1% (41/45)合并内异症患者术后给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GnRHa治疗者术后一年内自然妊娠率为90.2% (37/41).4例未经GnRH-a治疗的内异症患者术后自然妊娠1例,8例无内异症患者,术后自然妊娠率6例.结论 输卵管憩室可能与内异症和不孕症有关.经腹腔镜治疗及对合并内异症患者术后辅助GnRH-a治疗有利于提高妊娠率.
-
经皮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慢性盆腔痛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经皮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盆腔炎性疾病所致慢性盆腔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2年1-12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妇科门诊95例盆腔炎性疾病所致慢性盆腔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生成的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采用经皮低频脉冲电刺激(电刺激组,30例)、经皮低频脉冲电刺激一奥硝唑片+裸花紫珠片(联合组,32例)及奥硝唑片+裸花紫珠片(奥硝唑组,33例)进行治疗,比较三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 三组患者均完成了3个月的治疗,电刺激组治愈率为23.33% (7/30),联合组为50.00%(16/32),奥硝唑组为0,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刺激组有效率为76.67% (16/30),联合组为96.88% (31/32),奥硝唑组为51.52% (17/33),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刺激组、联合组及奥硝唑组治疗前的疼痛量化评分分别为(2.47±0.94)分、(2.41±0.67)分和(2.48±0.91)分,治疗后分别为(1.33±0.96)分、(0.84±0.95)分和(1.97±0.68)分,三组治疗后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 经皮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药物治疗盆腔炎性疾病所致女性慢性盆腔痛患者的治愈率及有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
生育指数对Ⅰ~Ⅱ期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生育指数对轻度(r-AFSⅠ~Ⅱ期)内异症相关不孕术后自然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3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Ⅰ~Ⅱ期内异症合并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内异症生育指数(EFI)评分标准进行评分,随访其妊娠结局.结果 123例患者中,术后2年累积自然妊娠69例(56.1%),术后6个月自然妊娠34例(27.6%),术后7~12个月自然妊娠28例(22.8%),术后13~24个月自然妊娠7例(5.7%),不同时间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EFI评分8~10分组术后累积自然妊娠率(71.4%,45/63)高于1~4分组(46.5%,20/43)及5~7分组(23.5%,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术后2年累积自然妊娠率与EFI评分呈正相关(r=0.312,P=0.000);与r-AFS分期、是否使用GnRH-a及促排卵治疗均无相关性.EFI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701 (95% CI:0.608~0.794,P=0.000).通过ROC曲线确定的EFI预测术后2年内妊娠的临界值为7.5分,其预测的敏感度为65.2%,特异度为66.7%.结论 EFI对于Ⅰ~Ⅱ期内异症合并不孕患者术后自然妊娠率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
未足月胎膜早破期待治疗时间的影响因素及意义
目的 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期待治疗时间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3年1月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分娩的28 ~ 33周+6未足月胎膜早破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期待治疗时间将其分为48~ 168 h组(52例)和>168 h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孕周、羊水量、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新生儿并发症等.结果 48~168 h组患者的年龄和破膜孕周分别为(30.87±5.45)岁和(31.19±1.53)周,>168 h组分别为(28.18±4.60)岁和(30.32±1.56)周,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8~168 h组新生儿窒息和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率分别为19.23% (10/52)和57.69% (30/52),>168 h组分别为5.00% (2/40)和80.00% (32/4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孕妇年龄、破膜孕周与期待治疗时间呈负相关[OR值分别为0.364 (95%CI:0.146~0.913)和0.673 (95%CI:0.496~0.915)],羊水指数与期待治疗时间呈正相关[OR值=1.258 (95% CI:1.034~1.531)].结论 未足月胎膜早破期待治疗时间与孕妇年龄、破膜孕周及羊水指数有关.期待治疗时间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率高.
-
针对我国妇科美容手术女性外阴测量的初步研究
目的 通过测量女性外阴数值,探讨女性外阴结构与一般人口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对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319例妇科美容手术女性进行外阴测量.每例测量16个参数,并分为未婚和已婚女性,比较测量值与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指数(BMI)的相关性.结果 319例女性外阴测量的主要参数:阴蒂包皮长(25.66±4.42) mm,会阴体长度(24.56±4.2) mm,小阴唇底边长(47.99±5.82) mm,左侧小阴唇宽(19.92±8.46) mm,右侧小阴唇宽(21.26±8.71) mm,大阴唇长(75.71±5.22) mm,大阴唇宽(20.53±4.11) mm,其中小阴唇宽变异度较大(3~45 mm).已婚女性会阴体长度(24.2 mm)下降(P=0.048),而左侧后唇距为(49.5±9.5) mm,右侧后唇距为(51.5±10.6) mm,小阴唇底边长为(49.2±6.1) mm),与未婚女性比较均增大(P=0.005,0.006).小阴唇底边长与身高(β=-0.24,P=0.0177)、体质量(β=0.28,P=0.0009)有关,大阴唇长与体质量(β=0.30,P=0.0003)有关.结论 虽然女性外阴测量数值有较大的变异,但阴蒂包皮长度、会阴体长度取值范围接近,约为小阴唇底边长的1/2.未婚和已婚女性外阴测量参数有一定的差异.部分测量参数与身高、体质量有一定的相关性.
-
maspin和c-erbB-2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maspin和c-erbB-2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25例葡萄胎患者,随访3~27个月,27例发展为侵蚀性葡萄胎,12例发展为绒毛膜癌.采用免疫组化PV9000二步法检测24例正常早期妊娠(对照组)、49例葡萄胎(葡萄胎组)、39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侵葡+绒癌组)maspin和c-erbB-2的表达.结果 葡萄胎组maspin阳性表达率(65.3%,32/49)与对照组(91.7%,22/24)及侵葡+绒癌组(35.9%,14/3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G> 105 U/L、子宫体积>孕周及卵巢黄素囊肿直径>6 cm组maspin阳性率分别为34.6% (18/52)、37.0% (20/54)和36.6% (15/41),均低于无上述高危因素组(P<0.05).葡萄胎组c-erbB-2阳性表达率(53.1%,26/49)与侵葡+绒癌组(74.4%,29/3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体积>孕周组c-erbB-2阳性表达率(74.1%,40/54)与子宫体积≤孕周组(44.1%,15/3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葡萄胎组maspin与c-erbB-2的表达呈负相关(r=-0.270,P<0.05).侵葡+绒癌组FIGO预后评分≥7分组maspin表达较<7分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 maspin和c-erbB-2可作为预测葡萄胎恶变的参考指标,maspin的检测可能对妊娠滋养细胞疾病预后评估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455例闭经患者细胞遗传学分析
目的 探讨外周血细胞染色体检查在闭经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13年1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检查的455例闭经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为原发性闭经组与继发性闭经组,比较两组患者染色体检查结果及临床特点.结果 在455例患者中,染色体异常104例(22.86%),其中原发性闭经患者染色体异常率为24.59% (89/362);继发性闭经患者为16.13%(15/93).原发性闭经组中先天性无子宫和(或)无阴道患者156例,其中染色体正常124例,异常32例.原发性闭经合并内分泌异常者占20.17% (73/362),继发性闭经合并内分泌异常占68.82% (64/93).104例染色体异常患者中,含Y染色体者占30.77% (32/104),X染色体数目异常占46.15% (48/104),X染色体结构异常占19.23% (20/104),常染色体异常占3.85% (4/104).结论 染色体异常是导致闭经的主要原因,不仅重视原发闭经患者的染色体检查,继发闭经患者也不容忽视.
-
磁共振成像对女性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子宫骶主韧带数字化三维重建模型的量化研究
目的 通过磁共振成像(MRI)技术,构建女性重度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子宫骶韧带(USL)和主韧带(CL)的数字化三维重建模型,探讨两种韧带主要MRI测量参数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Ⅲ~Ⅳ期女性POP患者26例为脱垂组,健康女性志愿者18例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盆腔MRI检查,分别测量并比较两组左右侧骶主韧带的位置、起止点距离、宽度、厚度、体积、信号强度(SI)、曲率及USL之间角度、CL之间角度、同侧骶主韧带角度等参数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脱垂组双侧USL均相对于坐骨棘水平发生位置下移(P<0.05);双侧USL的SI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双侧CL相对于弓状韧带的位置显著后移(P<0.05);双侧CL曲率均大于对照组(P<0.05).脱垂组双侧骶主韧带角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轻度和重度子宫脱垂(UP)组中左侧及右侧USL信号强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与UP程度呈负相关(r左=-0.431,P=0.028;r右=-0.420,P=0.032).结论 通过MRI测量USL信号强度将进一步辅助量化诊断UP.USL及CL的起始位置、USL信号强度、CL曲率及骶主韧带角度可以作为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的MRI测量参数.
-
康妇炎胶囊对兔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炎症因子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通过观察康妇炎胶囊对兔盆腔炎性疾病(PID)后遗症模型血清白介素(IL)-4、IL-10、IL-8、转化生长因子(TGF)-p1水平的影响,探讨康妇炎胶囊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机制.方法 将5~6个月龄新西兰雌兔分为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康妇炎组.模型对照组和康妇炎组在逆行宫腔插管灌注细菌法建立盆腔炎性疾病模型成功后,分别灌服蒸馏水和康妇炎胶囊3周.肉眼和HE染色观察各组兔子宫及输卵管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兔血清IL-4、IL-10、IL-8和TGF-β1水平的变化.结果 模型对照组兔腹膜明显增厚,盆腔积液,子宫充血、质脆、弹性差,输卵管管壁粗糙、增厚,与周围组织粘连,或外观略呈串珠样;康妇炎组兔腹膜增厚不明显,无盆腔积液、子宫无明显充血、输卵管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康妇炎组兔血清IL-4、IL-10水平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而IL-8、TGF-β1水平较模型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康妇炎胶囊可能通过下调前炎症细胞因子、腹腔粘连因子和上调抗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调整致炎和抗炎的动态平衡,促使盆腔炎性疾病的愈合.
-
妊娠晚期羊水指数与大羊水暗区垂直深度预测不良妊娠预后的比较
目的 比较妊娠晚期应用羊水指数(AFI)≤5 cm及大羊水暗区垂直深度(MVP)≤2cm诊断羊水过少,在预测不良妊娠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妊娠37~41周+6经彩超诊断羊水过少并分娩的单胎孕妇688例的临床资料.观察胎儿窘迫、羊水胎粪污染、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入重症监护室(NICU)及新生儿脐血pH值.结果 AFI≤5cm组胎儿窘迫、羊水粪染、监护异常、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入NICU率与MVP≤2 cm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FI≤5cm羊水过少孕妇中,妊娠41~41周+6组胎儿窘迫(29.0%和14.9%,P=0.01)及羊水粪染发生率(22.6%和7.9%,P=0.001)较妊娠37~40周+6组高.以MVP≤2 cm为羊水过少诊断标准,得到相同的结果.结论 妊娠41~41周+6孕妇以MVP≤2cm为羊水过少诊断标准,可以避免过度诊断,且不改变妊娠预后.
-
血清胱抑素C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肾功能损害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 (Cys-C)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高病)孕妇肾功能损害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分别采用颗粒增强散射比浊法、酶偶联连续监测法、碱性苦味酸法检测125例妊高病(其中轻度子痫前期51例,重度子痫前期74例)及5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血清Cys-C、肌酐(Cre)及尿素氮(BUN)水平.结果 妊高病组孕妇Cys-C、BUN及Cr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轻度子痫前期组Cys-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Cys-C阳性率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P<0.05).轻度和重度子痫前期组Cys-C阳性率显著高于BUN和Cre (P<0.05).Cys-C诊断妊高病肾功能损害的灵敏度为93.6%,特异度为92.0%,阳性预测值为96.7%.结论 血清Cys-C检测是早期发现妊高病孕妇肾功能损害的一项重要指标.
-
妊娠期室性心律失常269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对孕妇和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269例住院分娩的妊娠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9例孕妇中,妊娠合并偶发性室性期前收缩占69.1% (186/269),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占30.9% (83/269);非器质性心脏病占93.7% (252/269),心功能均为Ⅰ~Ⅱ级;器质性心脏病占6.3%(17/269).17例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孕妇中,剖宫产率、医源性早产和新生儿低体质量儿分别占4.5% (12/269)、4.5% (12/269)和4.1% (11/269),与无室性心律失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合并器质性心脏病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患者的剖宫产和医源性早产率(4.8%,4/83)与偶发室性期前收缩组(2.2%,4/18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妊娠结局与器质性心脏病密切相关;妊娠合并器质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医源性早产和新生儿低体质量儿均明显增加.
-
异常子宫颈细胞学患者中检测人乳头瘤病毒E6/E7 mRNA的意义
目的 探讨异常宫颈细胞学患者中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 E6/E7 mRNA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4 681例妇女行宫颈细胞学检查,≥ASC-US行阴道镜活检及病理学诊断;对78例活检患者采用分支链DNA信号放大技术检测HPVE6/E7 mRNA.结果 4 681例妇女中,宫颈细胞学阳性78例(1.67%,78/4 681).78例患者活检病理诊断:慢性宫颈炎14例,CIN1级36例,CIN2/3级23例,鳞癌5例;HPV E6/E7 mRNA的总阳性率为80.77% (63/78),其中慢性宫颈炎组、CIN1组、CIN2/3组和鳞癌组阳性率分别为42.86% (6/14)、86.11% (31/36)、91.30% (21/23)和5/5,HPV E6/E7 mRNA中位拷贝数分别为1134.81、3788.32、8 943.71和262 662.19.结论 HPVE6/E7mRNA阳性率及拷贝值随宫颈病变级别升高逐渐增高,可作为评估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指标.
-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关系的探讨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80例妊娠28~ 34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其中子痫前期40例,妊娠期高血压40例)作为研究组,4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及血脂等指标.结果 子痫前期组、妊娠期高血压组患者血清TSH和TPOA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FT4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子痫前期组与妊娠期高血压组中亚临床甲减分别占27.5% (11/40)和25.0% (10/40),TPOAb阳性率分别为22.5% (9/40)和20.0% (8/40),均高于对照组(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亚临床甲减患者血清总胆固醇(6.40±0.46) mmol/L、甘油三酯(2.42±0.42) mmol/L和低密度脂蛋白(3.80±0.25) mmol/L,均高于单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可能与亚临床甲减相关,二者可能互为因果,并可能均与血脂代谢异常有关.
-
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直径大于或等于1cm子宫颈息肉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直径≥1 cm子宫颈息肉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0例直径≥1 cm、临床诊断子宫颈息肉,行宫腔镜下电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临床误诊10例,其中术后病理诊断;子宫内膜息肉5例,子宫黏膜下肌瘤2例,子宫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间质肿瘤及子宫颈腺囊肿各1例;100例病理确诊的子宫颈息肉患者中,23例(23%)合并子宫颈管内息肉,29例(29%)合并宫腔内病变,其中子宫内膜息肉18例,子宫内膜单纯型增生9例,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单纯型增生伴中度不典型增生各1例.术后随访3年,共复发4例,术后第1、2、3年的复发率分别为1.0%(1/96)、1.2% (1/85)和2.4% (2/83).结论 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直径≥1 cm子宫颈息肉可以降低漏诊率和误诊率,且可以发现合并的子宫腔内病变,较传统方法有较大优势.
-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NF-κB、TNF-a和ENA-78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核转录因子-cB (NF-κB)、肿瘤坏死因子-a (TNF-a)和中性粒细胞激活肽-78(ENA-78)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蛋白印迹法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分别检测EMs在位内膜(在位组)、异位内膜(异位组)和对照组中NF-κB的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患者血清TNF-a和ENA-78的含量.结果 在位组子宫内膜细胞NF-cB蛋白、血清TNF-a和ENA-78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组子宫内膜细胞NF-cB蛋白和mRNA、血清TNF-a和ENA-78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组与子宫内膜细胞NF-κB蛋白和mRNA和血清ENA-78表达与在位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F-κB、TNF-a、ENA-78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异常高表达,可能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
CIITA、LGMN、CTSB和GILT基因在子宫颈癌免疫逃逸中的作用
目的 通过检测抗原呈递过程中CIITA、LGMN、CTSB、GILT基因表达模式的变化,探讨抗原呈递过程在宫颈癌免疫逃逸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子宫颈鳞癌、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和正常宫颈组织石蜡包埋标本各7例.采用QuantiGene2.0 Reagent System定量检测CⅡTA、LGMN、CTSB和GILT基因的表达,cluster3.0聚类分析其基因表达模式特征.结果 CⅡTA、GILT基因在宫颈癌和CIN组织中呈较高表达,正常宫颈中呈较低表达;LGMN基因在宫颈癌和CIN组织中呈较低表达,而在正常宫颈中表达稍高;CTSB基因表达变异较大,在异常组织中表达可上调或下降,而正常组织中表达中等.结论 四个基因可显示免疫系统抗原呈递的特征,可能区分CIN和宫颈鳞癌,有助宫颈癌的预诊,但由于例数少,有待进一步验证.
-
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Ⅲ型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Ⅲ型子宫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对泌尿和排便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早期子宫颈鳞癌腹腔镜下Ⅲ型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保留盆腔自主神经患者20例(研究组),常规子宫切除术患者2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膀胱及结直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研究组手术时间[(361.3±51.3) min]较对照组[(320.7±39.7)min]延长(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切除宫旁宽度和淋巴结数分别为(468.8±125.4) ml、(3.5±0.1) cm和(19.1±3.3)个,对照组分别为(523.8±135.3) ml、(3.6±0.2) cm和(18.9±5.1)个,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排气时间[(32.54±4.26) min]短于对照组[(47.7±3.6) min],研究组平均留置尿管时间[(10.2±3.3)d)]短于对照组[(16.3±8.6)d](P均<0.01).术后平均随访(19.4±4.6)个月,两组各有1例盆腔淋巴囊肿,研究组术后随访1例泌尿系感染,1例患者腹泻;对照组9例排尿不尽,反复泌尿系感染,3例患者便秘,两组均无复发病例.结论 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Ⅲ型子宫切除术安全、可行,术后患者膀胱及肠道功能恢复快,手术并发症少.
-
宫腔镜术后水中毒昏迷一例
一、病例摘要患者女,32岁,60kg,因人工流产术后停经7个月于2014年5月19日入院,患者7个月前因“胚胎停育”行人工流产术,继发闭经.患者孕2产1,既往无心肺肾及其他慢性病.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阴道畅,宫颈光滑,子宫前位,正常大小,无压痛,双侧附件未及异常.B超提示宫腔少量积液.入院诊断:宫腔粘连.完善相关检查,于2014年5月21日11:30在静脉全麻下行宫腔粘连分解术.
关键词: -
妊娠合并短指症一例
一、病例摘要患者女,26岁,主因妊娠25周常规产前检查于2013年7月6日就诊.患者末次月经2013年1月12日,预产期2013年10月19日,孕1产0,月经规律,周期5~6/30d,既往体健.门诊查体发现患者双手手掌大,掌指比例约为1.5∶1,第2指至第5指中节指骨均缺如,双脚脚趾末节趾骨均缺如,不能跖屈,右足第4趾较其他足趾明显短约1.8 cm,双拇指发育正常.妊娠前行四肢X线片检查提示手指、足趾均短小,患者及家属未予以重视.产科超声检查:患者胎儿(女胎)双手除拇指外均为短指,与同胎龄胎儿相比其手指平均短0.42 cm,双足显影不清晰,故未能判断其是否存在足趾短小;胎盘及羊水未见明显异常.
关键词: -
残角子宫妊娠误诊为子宫内妊娠一例
一、病例摘要患者女,20岁,因停经17周余,下腹痛半天,先兆流产于2010年2月1日入院.患者14岁月经初潮,周期28~30 d,经期5~7 d,末次月经2009年10月23日.孕1产0.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部疼痛,伴少量阴道出血,休息无明显好转.入院后超声提示:胎儿双顶径28 mm,头臀径83 mm,胎儿头颅内见8mm×6mm暗区.胎盘后见12 mm×6 mm不规则暗区,考虑双子宫或不全纵膈子宫畸形?不排除胎儿头颅畸形.患者要求保守治疗.
关键词: -
原发性卵巢纤维肉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一、病例摘要患者66岁,女,主因“腹痛、纳差伴消瘦1年,加重1个月”于2010-12-08入院.患者绝经16年,未规律体检.入院前1年无诱因出现下腹部疼痛,伴腹胀、纳差,厌油腻,1年来体质量下降15 kg.无阴道不规则出血及排液.超声检查提示双侧卵巢囊实性肿物.既往高血压病史,孕4产3.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心肺未及异常,腹平软,无压痛及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阴性.妇科查体:外阴阴道及宫颈未见异常,盆腔可及巨大肿物,如孕4个月大小,活动差,质硬,无明显压痛,子宫及双侧附件与肿物界限不清.三合诊:子宫直肠陷凹及直肠未及明显异常.
关键词: -
子痫前期与遗传易感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子痫前期是一种严重影响母婴健康的疾病,确切发病机制至今不明,遗传易感因素在其发病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凝血与纤溶异常、胎盘发育障碍、氧化应激、脂质代谢异常及炎症因子等相关基因的多态性均与子痫前期的发病密切相关;印迹基因在子痫前期的发病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明确子痫前期的遗传发病机制,可为疾病的预测、预防、治疗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
-
国际泌尿妇科医学会和国际尿控医学会关于盆腔器官脱垂手术效果使用术语联合报告的解读
随着人口老龄化,妇科医生将面临越来越多的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患者,对于POP的治疗方式也在逐步规范,但目前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关于POP的研究中,患者资料信息不完整、纳入和排除标准不统一、研究设计局限等问题,严重影响研究的可信度及临床科研价值.为了更好地规范POP相关问题,Philip等[1]发表于国际泌尿妇科杂志的文章综合了国际泌尿妇科医学会(IUGA)和国际尿控医学会(ICS)命名和标准化委员会、本专题工作组和专业文献的相关规定,提供标准化术语定义POP手术,建立报告手术结果的框架,作者通过复习文献,对IUGA和ICS网站资料进行分析,建立了POP手术结果报告的推荐框架,以便研究者可以将其结果与其他研究相比较,而这一联合报告,建立了报告POP手术结果的标准化术语系统,有利于此领域的临床研究,现对此篇文章进行解读.
关键词: -
肿瘤内异质性及其在妇科恶性肿瘤诊疗中的临床意义
妇科恶性肿瘤与其他恶性肿瘤同样存在肿瘤内异质性,主要表现在原发灶及转移灶的抗原性、免疫性、激素受体、代谢性、基因改变、生长速度及对化学药物反应等方面的差异,尤其是药物治疗反应方面存在异质性及耐药产生等.提示临床上肿瘤化疗模式应采用序贯化疗,有望减少化疗耐药,提高疗效,并减少毒副反应;在肿瘤病理诊断中,进行多点取材,克服取样误差;在随访中也应考虑肿瘤内异质性,进行多种标志物联合测定.
-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输卵管功能异常性不孕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表现为盆腔包块、慢性疼痛和不孕.各期内异症均可导致不孕的发生,其原因尚不完全清楚,推测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影响生殖能力,其中包括盆腔粘连、排卵障碍、卵子质量下降、黄体功能缺陷、受精障碍、自身免疫缺陷及种植失败等.迄今为止,关于内异症对输卵管各部位解剖及功能的影响尚无深入研究.本文通过分析各期内异症对输卵管解剖和功能的影响及临床应对,希望对生殖临床医生有所帮助.
关键词:
年 | 期数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
2013 | 01 0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