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妇产科学 >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中国妇产科临床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중국부과림상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妇产科临床
  •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影响因子: 1.0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4967/R
  • 国内刊号: 崔恒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zgog@163.net
  • 曾用名: 中国妇产科临床
  • 创刊时间: 200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北京大学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妇产科学
期刊荣誉:
  • 盆腔炎性疾病误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29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华军;杨轶洁;郎景和;冷金花;魏守红;刘珠凤;孙大为;朱兰

    目的 探讨不同临床指标在鉴别盆腔炎性疾病(PID)后遗症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EM)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临床误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临床资料,并以同期7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对照,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不同临床指标在鉴别诊断中的作用.结果 无继发痛经、无性交痛、无骶韧带痛性结节、慢性腹痛和初潮年龄≥14岁诊断PID的敏感性分别为72.4%、96.6%、84.6%、65.5%和69.0%,特异性分别为58.3%、20.8%、61.4%、62.5%和54.2%.组合指标中,敏感性较高的为无继发痛经或无性交痛、无骶韧带痛性结节或无性交痛、慢性腹痛或无性交痛、初潮年龄≥14岁或无性交痛、慢性腹痛或无骶韧带痛性结节,其敏感性分别为100%、100%、96.6%、96.6%和96.3%;特异性较高的组合指标有慢性腹痛和无骶韧带痛性结节、慢性腹痛和无继发性痛经、慢性腹痛和初潮年龄≥14岁,其特异性为88.9%、86.1%和83.3%.多变量分析慢性盆腔痛、初潮年龄和骶韧带痛性结节3项指标选入了终方程,回归方程式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可能性=1/[1+e-(5.591-1.75×慢性盆腔痛有/无-0.355×初潮年龄+2.482×骶韧带痛性结节有/无)],以0.5为判别分界点,公式的准确率为82.3%.结论 规范的临床检查有助于减少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误诊.

  • 子宫内膜取样器与子宫内膜分段诊刮结果的对照研究

    作者:刘从容;林洁

    目的 评估子宫内膜取样器获取子宫内膜活检组织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和组织样本的质量.方法 收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和妇科门诊需进行子宫内膜活检的患者157例,在接受常规分段刮宫术(D&C)前利用子宫内膜直接取样器先行获取子宫内膜组织.由专业的病理医师进行评估.结果 以常规D&C标本的病理诊断为标准,子宫内膜取样器的活检诊断准确性为89.8%(141/157),不孕症月经期子宫内膜组和无症状绝经后子宫内膜癌筛查组(筛查组)诊断准确性分别是97.9%(95/97)和100%(17/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肌瘤术前诊刮组(69.0%,11/16)和子宫内膜增生组(55%,11/20)的准确性明显低于常规D&C活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内膜取样器的活检诊断,无一例漏诊.常规D&C和子宫内膜取样器获取样本、筛查组和不孕症月经期子宫内膜组织学质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内膜取样器可用于评价不孕症患者月经期子宫内膜和无症状绝经后子宫内膜癌筛查,但对于高度可疑子宫内膜癌的患者,需慎重对待阴性结果.

  • 子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19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陈蔚琳;金力;郎景和

    目的 分析子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及诊治特点,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1993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病理证实为子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的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9例子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11例术前宫颈外观正常而术后病理切片提示病变,其中9例行全子宫切除术,2例行宫颈锥切术.8例患者术前宫颈外观异常,其中3例表现为宫颈肿物,1例表现为宫颈息肉,4例表现为宫颈紫蓝色结节;6例患者主诉有不规则阴道出血和/或性交后出血;浅表的宫颈紫蓝色结节行结节切除术4例,全子宫切除2例,宫颈肿物及息肉行病灶切除2例.结论 子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伴阴道不规则出血或性交后出血.治疗方式的选择应根据病变的类型、患者的年龄及生育要求采取个体化的手段.

  • 子宫内膜MMP-3表达和子宫腺肌病痛经的关系研究

    作者:韩丹;赵辉;冯力民

    目的 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与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及痛经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45例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36例异位内膜及28例对照组子宫内膜MMP-3的表达.结果 MMP-3在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组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组及对照组(P<0.05).子宫腺肌病中在位内膜增殖期和分泌期表达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P-3在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组中的表达与子宫腺肌病患者痛经有相关性(r=0.557,P<0.05).结论 MMP-3的异常表达可能与子宫腺肌病的发生有关;异位内膜MMP-3的过度表达可能与子宫腺肌病痛经的发生有关.

  • 醋酸曲普瑞林对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细胞VEGF、TNF-α分泌的影响

    作者:禤坚艳;康佳丽;王小霞;余佳;聂妙玲;邓玲红;王冬显

    目的 探讨醋酸曲普瑞林对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泌的影响.方法 取子宫腺肌病患者在位内膜细胞及对照组正常子宫内膜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并给予不同浓度醋酸曲普瑞林处理后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VEGF、TNF-α的含量. 结果 VEGF、TNF-α在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细胞中(213.97±32.51) pg/ml的分泌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细胞[(119.54±17.32) pg/ml](P<0.05);醋酸曲普瑞林呈剂量依赖方式抑制子宫腺肌病在位子宫内膜细胞及正常子宫内膜细胞VEGF、TNF-α的分泌(P<0.05).结论 VEGF、TNF-α在子宫内膜中的异常分泌可能与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发展有关;醋酸曲普瑞林可直接作用于在位子宫内膜细胞,阻碍血管生成,从而抑制子宫内膜的异位种植和生长.

  • 卵巢肿瘤患者血清CA19-9水平升高的临床意义

    作者:商敏;郝增平;张洁文;蔺莉;李忆梅

    目的 探讨血清CA19-9水平在卵巢肿瘤中的升高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收治的377例卵巢肿瘤患者的血清CA19-9水平及相关的临床资料.结果 377例患者中, 血清CA19-9水平升高者89例,阳性率23.6%.主要见于成熟畸胎瘤、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交界性肿瘤及恶性肿瘤患者,其血清CA19-9阳性率分别为27.3%、31.7%、42.9%和28.1%,高于良性肿瘤(19.3%)、卵巢瘤样病变(23.9%)和卵巢转移癌(12.5%),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卵巢成熟畸胎瘤的阳性率为53.3%,高于单侧(1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19-9检测卵巢恶性肿瘤的特异度为76.6%,灵敏度为25%,与CA125联合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5%和59.1%.结论 CA19-9对卵巢畸胎瘤和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诊断及鉴别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CA125联用可提高卵巢恶性肿瘤的检出率.

    关键词: 卵巢肿瘤 CA19-9抗原
  • 线粒体基因D-Loop区单核苷酸变异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胡志萍;张秋芳;郝婷;王静;乔杰;张小为;王颖

    目的 探讨线粒体基因D-Loop区变异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发病及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中心就诊的PCOS患者77例,男性因素或输卵管因素的不孕症患者45例,进行血DNA抽提和线粒体片段的扩增,测序分析PCOS与非PCOS组基因变异的差异,以及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结果 PCOS组与对照组D-Loop区均发现数个单核苷酸变异,其中195C/T、410A/T、491T/C、16094T/C、16173C/T、16185C/A、16225T/C、16313T/C和16321G/A是NC_001807.4线粒体数据库中报道过的多态性位点(SNPs);此外,还出现146T/C、150T/C、152T/C、248A/-、16184C/-、16190C/T、16195C/-、16300T/C、16306T/C、16322T/C和16364T/C 11个SNPs.16184C/-位点在PCOS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而且在月经紊乱组与非紊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结论 线粒体高变区单核苷酸变异位点中,除已报道的SNPs外,其余可能是中国汉族人特有的线粒体多态性位点.其中,16184C/-可能与PCOS的发病和月经周期的紊乱有关.

  • VEGF、ENS、MVD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刘燕;康佳丽;王小霞;聂妙玲;邓玲红;王冬昱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抑素(ENS)及微血管密度(MVD)在子宫腺肌病(AM)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1例AM患者在位及异位子宫内膜及4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VEGF、ENS的表达及MVD值.结果 VEGF、ENS、VEGF/ENS、MVD在AM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内膜及在位内膜(P<0.05);VEGF、ENS、VEGF/ENS、MVD在对照组中的表达均为分泌期高于増殖期(P<0.05),在位内膜中VEGF、VEGF/ENS、MVD的表达仍为分泌期高于増殖期(P<0.05),但ENS在増殖期与分泌期的表达无统计学意义,失去周期性(P>0.05),异位内膜VEGF、ENS、VEGF/ENS、MVD在増殖期与分泌期的表达均无统计学意义,均失去周期性变化(P>0.05);VEGF、VEGF/ENS与MVD分别呈正相关(P<0.05),ENS与MVD呈负相关(P<0.05).结论 VEGF、MVD、ENS在AM异位、在位内膜中呈高表达,提示局部血供丰富和新生血管形成可能与子宫腺肌病的发病有关.

  • 切口保护套在无气腹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张露平;王恩杰;张生澎;冯力民

    目的 探讨国产切口保护套在妇科无气腹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性.方法 分析2006年10月至2009年3月期间无气腹腹腔镜手术中使用国产(36例)与进口切口保护套(48例)的置入与取出的次数、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等各项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的保护套置入次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可一次取出.均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国产组和进口组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时间分别是(103.18±35.24)min和(100.32±35.35)min,术中出血量分别是(80.90±51.26)ml和(87.90±85.20)ml,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国产组和进口组卵巢囊肿剥除术的手术时间(85.71±27.31)min和(77.35±29.21)min,术中出血量分别是(44.64±40.59)ml和(40.29±23.75)ml,两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国产切口保护套在妇科无气腹腹腔镜及小切口手术中的应用具有可行性,安全性好,价格较低,值得推广.

  • 子宫内膜异位症高被引论文被引规律分析

    作者:李静然;魏丽惠;李静静

    目的 从论文引证的角度评价子宫内膜异位症高被引论文的被引用规律.方法 采用<中国知识网全文数据库>以"子宫内膜异位症"为检索词,检索国内医学期刊上公开发表的论文,评价其被引频次、下载频次、类型、作者单位分布及获资助情况等.结果 符合标准的论文共6 305篇.其中被引论文2 225篇,占35.29%.被引频次≥20次的高频被引论文93篇,占1.47%,平均被引频次35.95次,平均下载频次80.26次.高被引论文中,论著66.67%(62/93),述评12.9%(12/93),综述 11.83%(11/93);来源于29种杂志,合著73篇,占78.49%,平均作者数3.29位;基金项目14篇,占15.05%.结论 在子宫内膜异位症论文中,高被引论文所占比率偏低,以论著和述评类论文为主,基金论文所占比率较高.

  • 绝经后妇女直径≤5cm及以下卵巢肿物203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王一婷;韩劲松

    目的 探讨绝经后妇女直径≤5 cm卵巢的处理方法.方法 对1993年8月至2008年7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科手术治疗的203例绝经后妇女伴直径≤5 cm无症状卵巢肿物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61.7±6.9)岁,绝经中位数时间为12年,鸟巢肿瘤左侧占46.8%,右侧占43.3%,双侧占11.9%.52% (105/203)盆腔双合诊可触及,48% (98/203)仅超声提示;发现卵巢肿物时间6.0(1.4~24.0)个月,80.2% 复查无明显增长.全子宫+双附件和行双附件切除术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87.9±25.2)min和(54.9±22.6)min(P<0.01);术中出血分别为50.0(50.0~100.0)ml和27.9(10.0~45.0)ml(P<0.01);术后发热天数分别为(12.5±5.3) d和(6.8±3.2)d(P<0.01),无术中、术后并发症.97.4% (114/117)术前CA125正常.病理结果:卵巢新生物占69.9%,其中上皮来源占39.8%,生殖细胞来源占18.6%,性索间质来源占11.5%;瘤样病变占30.1%.良性肿瘤占98.0% (199/203),恶性肿瘤占1.0% (2/203),交界性肿瘤占1.0% (2/203).结论 绝经后直径≤5 cm卵巢肿物的病例大部分为良性病变,有条件者可进行随访,无随访条件可仅行双附件切除术.

  • 子宫和输卵管腺瘤样瘤33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孙昆昆;沈丹华;陈云新

    目的 探讨子宫和输卵管腺瘤样瘤的发生和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5年3月至2008年12月腺瘤样33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33例腺瘤样瘤中,31例发生于子宫,2例发生于输卵管,肿瘤多位于浆膜下及近浆膜的肌壁间.其中 32例呈结节状生长,结节直径1~5 cm不等,1例妊娠患者肿瘤弥漫性生长伴梗死,临床表现无特殊性.其中子宫腺瘤样瘤中合并子宫平滑肌瘤19例(58%),子宫腺肌病6例(18%),同时合并者2例(6%);合并卵巢畸胎瘤4例(12%),仅表现为腺瘤样瘤3例(9%).镜下肿瘤由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腺腔样结构组成,周围可见增生的平滑肌细胞.免疫组织化学:肿瘤腺腔样成分呈现CK及Calretinin阳性,CD34阴性.结论 子宫和输卵管腺瘤样瘤为间皮起源,子宫为常见部位.CK及Calretinin检测对于腺瘤样瘤的诊断及鉴别有一定的帮助.其生物学行为为良性,预后良好.

  • IGF-I和bcl-2蛋白在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患者子宫内膜中的表达

    作者:吴丹;沈浣;田莉

    目的 通过对子宫内膜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IGF-I)和bcl-2基因蛋白表达的研究,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对子宫内膜增生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PCOS胰岛素抵抗患者子宫内膜中IGF-1及bcl-2的表达.结果 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子宫内膜中IGF-I表达量(203.54±18.29)较非胰岛素抵抗组的表达量(187.22±15.46)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胰岛素抵抗组bcl-2的表达量(200.94±15.43)与非胰岛素抵抗组(188.69±18.7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GF-I与bcl -2在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42,P<0.001).结论 PCOS胰岛素抵抗患者子宫内膜增生的发病可能与IGF-I及bcl-2蛋白的表达有关.

  • 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40例临床分析

    作者:杨越波;李小毛;叶敏娟;丁淼;张永裕

    目的 探讨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00年12月至2004年12月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及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科收治的189例子宫内膜癌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5岁组40例,>45岁组14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45岁组中原发不孕14例(35.0%),>45岁组中原发不孕4例(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5岁组妊娠次数<3次者28例(70.0%);>45岁组妊娠次数<3次者47例(3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肌层浸润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病理分期、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淋巴转移和附件转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5岁组的平均生存时间为(77.7±2.5)个月,平均复发时间为(75.2±2.8)个月;>45岁组的平均生存时间为(76.0±2.2)个月,平均复发时间为(71.4±2.5)个月;两组的生存时间、复发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孕不育是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高危因素,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较少发生肌层浸润,预后与大于45岁的患者相似.

  • TGF-β1、Smad4和Smad7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关系的研究

    作者:赵倩;边爱平;杨俊娟;许雅娟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及其信号通路Smad4和Smad7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7年8月至2008年3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取其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同期子宫畸形患者30例为对照组,取其正常子宫内膜.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组织中TGF-β1、Smad4和Smad7的表达.结果 TGF-β1在异位内膜(181.71±4.90)和在位内膜组(179.05±1.26)的表达与对照组[(92.45±3.26)比较,表达升高(P<0.05)];Smad4和Smad7在异位内膜[(95.58±9.05),(98.83±10.48)]和在位内膜组[(95.09±2.16),(93.51±4.49)]的表达与对照组[(185.37±6.39),(184.56±2.31)]比较,表达降低(P<0.05).三者在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组的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内膜组TGF-β1和Smad4的表达呈负相关(r=-0.349,P<0.05),TGF-β1和Smad7的表达呈负相关性(r=-0.247,P<0.05);TGF-β1、Smad4和Smad7在在位内膜组的增殖期和分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GF-β1、Smad4和Smad7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中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 腹腔镜下标本袋内剥除卵巢成熟畸胎瘤32例临床分析

    作者:赵艳梅;吴俊改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已成为目前治疗良性卵巢囊肿的主要方式[1].但在剥除卵巢成熟畸胎瘤过程中一旦发生囊肿破裂,其内容物在腹腔内扩散可能造成腹膜刺激征和肉芽肿形成[2].对本院采用腹腔镜下卵巢畸胎瘤标本袋内剥除的患者3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腹腔镜下防止术中畸胎瘤内容物扩散的有效方法.

  • 女性尿道旁平滑肌瘤三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坤;韩劲松

    发生于尿道旁的平滑肌瘤比较罕见,发病隐匿,多数为良性病变,常在妇科查体时首次发现,高发于35~50岁的妇女,回顾性分析本院近2年收治的尿道旁平滑肌瘤患者3例,现介绍如下.

  •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在输卵管性不孕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叶红;段华;郭银树

    育龄妇女中各种原因所致不孕约占10%,其中输卵管性不孕的发病率较高,占不孕症病因的30%~40%.随着宫腔镜、腹腔镜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在妇产科领域的应用和普及,宫腹腔镜联合手术为输卵管性不孕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hysterosalpinggography,HSG)广泛应用于不孕症检查中.本文旨在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检查与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在诊断子宫输卵管性不孕中的一致性及宫腹腔镜联合在诊治子宫输卵管性不孕的价值.

  • 子宫肌层U形切除治疗弥漫型子宫腺肌病患者痛经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斌;魏利;谢俊敏

    子宫腺肌病已成为育龄妇女的常见病,由于经期难以忍受的疼痛而困扰患者,以往多切除子宫解决患者的痛苦,但年轻妇女切除子宫后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并且大部分妇女有强烈保留子宫的愿望,为满足其愿望,本文设计了一种治疗弥漫型子宫腺肌病的手术方法以缓解子宫腺肌病患者的重度痛经,现报道如下.

  • 208例羊水指数异常患者的围生儿结局分析

    作者:刘月改;张春荣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对妊娠期羊水过少的认识逐渐深入,羊水过少是引起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年6月至2007年6月208例羊水过少病例,以探讨羊水过少围生儿结局的相关影响因素.

  • Maspin与p53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

    作者:方世兰;严倩;张永欣;陈明霞

    乳腺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mammary-serpin,Maspin)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肿瘤抑制基因,具有抑制肿瘤侵袭转移和血管生成,诱导细胞凋亡的功能.p53作为多种细胞应激与细胞应答的中间环节,在整个机体细胞的生长发育分化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本文旨在探讨两者的异常表达与宫颈鳞癌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为宫颈鳞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寻找新的思路.

  • 原发性卵巢平滑肌瘤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作者:刘艳丽;沈丹华

    一、病例摘要患者,37岁.体检发现盆腔肿物1年,以"子宫肌瘤"收入院.患者糖尿病史5年余,平素月经规律.妇科检查:外阴及阴道无异常,宫颈光滑,子宫前位,如孕18周大小,质中,不活动,双侧附件区触及不满意.

  • 妊娠合并混合性结缔组织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陈哲;刘国莉;梁梅英

    一、病例摘要患者女性,34岁,主因"发现混合性结缔组织病5年,停经23+6周伴血小板进行性下降,双手掌皮疹20余天"于2008年5月23日入院.患者孕3产0,2001年3月物流产1次,2006年7月胎停育大出血行清宫术.

  • 阑尾黏液囊肿误诊为附件肿物一例

    作者:邓洪梅;梁旭东;魏丽惠

    一、病例摘要患者女性,69岁,孕5产4,主因"全子宫切除术后23年,B超发现盆腔肿物9年"于2008年7月8日入院.患者23年前因子宫肌瘤行开腹全子宫切除术,9年前曾因上腹不适、慢性腹泻经腹B超发现盆腔右侧囊性包块11.5 cm×6.1 cm×5.9 cm大小,包膜完整,建议手术治疗,患者未接受,亦未复查.

  • 托泊替康周疗方案治疗复发性卵巢癌

    作者:波蒂;吴燕

    卵巢癌的治疗方法已经确立为手术病理分期及肿瘤细胞减灭术[1].然而,即使手术后无肿瘤细胞残留者,其复发率仍高达40%~60%[2].复发卵巢癌的治疗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托泊替康(topotecan,TPT)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经过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和正规足量的化疗达到临床完全缓解,停药半年后临床上再次出现肿瘤复发的证据[3])的效果已经逐渐被人们所肯定,然而其严重的血液系统毒性大大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应用.周疗方案为托泊替康的临床应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 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及其对手术的影响

    作者:郄明蓉

    随着肿瘤基础和临床研究的进展及整体观念的强化,肿瘤的治疗由既往的单一治疗模式向综合治疗方向发展.综合治疗是指:根据患者的机体状况、肿瘤的病理类型、播散及浸润的范围(临床分期)和发展趋向,有计划地、合理地应用现有的治疗手段,尽可能地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 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进展

    作者:董喆;冷金花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妇科领域常见病,多见于生育年龄妇女,发病率约为6%~10%且有逐年上升趋势,在不孕症及慢性盆腔痛的妇女中,其发病率更高达35~50%[1].内异症具有病变广泛、形态多样的特点,虽为良性疾病,但具有明显的侵袭、转移及复发等恶性生物学行为.内异症所引起的疼痛及不孕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活质量.腹腔镜为目前诊断的金标准,治疗则采取手术及药物等综合治疗.内异症治疗后容易复发,复发已成为内异症临床治疗中较为棘手的问题.现将相关问题综述如下.

  • 深部子宫内膜异位症基础及临床研究现状

    作者:冷金花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生育年龄妇女的常见病,其临床病理特点是分布广泛,形态多样.绝大部分内异症病灶位于盆腔,根据病变的部位和侵润的深度分为腹膜型内异症,卵巢内膜异位囊肿和深部浸润内异症(deeply-infiltrating endometriosis, DIE)[1].DIE是一组侵润到腹膜下深度≥5 mm的内异症病变,可以位于盆腔的任何地方,但绝大部分DIE病变位于后盆腔,常常涉及重要器官如结直肠、输尿管及膀胱.常见的DIE病变包括盆腔后部内异症(宫骶韧带、直肠窝或者阴道直肠隔内异症)、膀胱内异症和输尿管内异症等.DIE与疼痛症状关系密切[2],对药物治疗不敏感,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由于DIE位于腹膜外盆腔深处,常合并盆腔广泛粘连、解剖变异,手术的彻底性以及手术的安全性均受到影响,是内异症治疗的热点和难点.

  • NCCN2009年中国版卵巢癌、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更新简介

    作者:吴小华

    NCCN (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是美国顶级肿瘤中心的学术联盟, 在NCI(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指导下进行工作,代表着美国癌症研究和治疗高水平的癌症中心.NCCN每年制定和定期更新临床实践指南,建立数据库收集临床反馈,根据反馈针对性推动临床应用指南.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李自新教授逝世

    作者:

中国妇产科临床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