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消化系统疾病 > 中华胃肠内镜电子杂志

中华胃肠内镜电子

中华胃肠内镜电子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Electronic Edition)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00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2095-7157
  • 国内刊号: 111-9296/R
  • 发行周期: 季刊
  • 邮发: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1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胃肠内镜电子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令狐恩强
  • 类 别: 消化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胃低级别瘤变的临床研究

    作者:孟曼;令狐恩强;宛东;朱静;王红斌;杜红;张小斌;孟江云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胃低级别瘤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连续选择2013年10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行胃镜检查,病理证实为胃低级别瘤变患者,APC行内镜烧灼,术后采用Wa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进行疼痛评分,治疗1个月后进行内镜及病理组织学复查。结果50例患者纳入研究,44例返院复查,治疗有效率为81.8%,3例(9.4%)原治疗部位形成溃疡,其余为不同程度瘢痕。所有患者无1例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术后疼痛评分大多分布在2~6分。结论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胃低级别瘤变安全有效、疼痛小、可在门诊进行。

  • 结肠镜下开窗术和阑尾腔内冲洗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

    作者:冯佳;冯子坛;孙蓉;郭丽丽;刘文格;姚欣;于佳;智佳;刘斌

    目的:探讨结肠镜下通过脓肿开窗术和对合并急性阑尾炎者同时行阑尾腔内冲洗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6年8月至2012年12月于我科住院诊断为阑尾周围脓肿患者8例,均有右下腹压痛,2例右下腹可触及包块,术前均经腹部超声检查提示阑尾周围或右下腹包块、渗液。结肠镜检查后于回盲部或阑尾开口周围黏膜隆起处或波动明显、有脓性分泌处行开窗术。术后观察患者临床情况、复查超声并随访。结果结肠镜下发现外压性隆起5例,黏膜隆起界限不清、充血、肿胀伴脓性分泌物3例,均行开窗术。其中1例合并阑尾炎的患者同时行结肠镜下阑尾腔内冲洗术。8例患者术后腹痛症状及腹部压痛均立即明显缓解,术后第4天腹部超声提示1例患者渗液及2例患者包块均未探及,余5名患者包块明显缩小。随访1例患者2年后复发。结论结肠镜下治疗阑尾周围脓肿是安全、有效的,合并阑尾炎的患者同时解除阑尾腔梗阻会有更加明显的效果。

  •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研究进展

    作者:牛海静;胡海清;苏秉忠

    本文针对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定义、病因及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分别进行论述。有典型反流症状而无报警症状时可作出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假设诊断,并可开始经验性质子泵抑制剂(PPIs)治疗。如标准剂量双倍PPIs 8~12周仍未能控制反流症状应该考虑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GERD)。此时,应进行一系列的检查重新评估诊断,如内镜检查(必要时活检)以排除已知的其它上消化道疾病,各型便携式pH监测(必要时联合阻抗监测)以明确反流与症状的关系,来优化药物治疗、内镜或手术治疗。上述所有治疗都应在改善生活方式和控制体重的基础之上进行。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概念,已经从一种持续的黏膜疾病,转变为一种PPI治疗难以消除的反流相关症状,诊断和治疗手段也获得了长足发展。

  • 内镜和临床特征在成人过敏性紫癜早期诊断中的作用

    作者:丛春莉;胡海清;苏秉忠

    目的:以腹痛及便血为表现的成人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临床少见,且易误诊。通过分析成人腹型HSP的临床特点、内镜特征,以提高该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收集确诊为腹型HSP的24例成人患者纳入研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成人腹型HSP患者以青年男性为多,所有患者均出现皮肤紫癜伴腹痛和/或便血,多数患者腹痛程度与腹部体征不相符,表现腹痛程度重,体征轻微。20例行胃镜检查,7例肠镜检查,1例胶囊内镜检查,主要表现为出血点、糜烂、浅溃疡、紫癜等,以十二指肠降部及回肠末段明显。结论成人腹型HSP的临床和内镜特征有助于提高首诊诊断率。

  • 贲门失弛缓症患者24小时食管pH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张游;令狐恩强;彭丽华;王潇潇

    目的:了解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在经口内镜下食管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 POEM)前24 h酸暴露情况。方法采用便携式24 h食管pH记录仪,对85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进行24 h食管pH监测,综合分析胃食管反流的各项pH观察指标。结果85例患者术前24 h食管pH监测提示胃食管反流病发生率为21.18%(18/85),其中有16例患者仅积分符合胃食管反流病,其症状与反流不相关(<95%),男女患者之间比较反流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各项指标诊断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出现病理性酸反流的阳性率分别为:pH<4的总时间(%)阳性率为21.18%,立位pH<4的总时间(%)为15.29%,卧位pH<4的总时间(%)为21.18%,pH<4的反流次数为11.76%,24 h内食管pH<4超过5 min的反流次数为18.82%,长反流持续时间(min)为23.52%。结论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在POEM术前就可能存在胃食管反流病,但其发生的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 贲门失弛缓症的Ling分型对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的手术成功率的影响

    作者:李惠凯;令狐恩强;卢忠生;王向东;杜红;王红斌;孟江云;朱静

    目的:探讨贲门失弛缓症的Ling分型对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手术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分析我院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行POEM手术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资料,对比不同Ling分型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POEM手术成功率。结果在行POEM治疗的161例患者中,Ling Ⅰ型多,占51.1%,Ling Ⅱ型占42.9%,其中Ling Ⅱa型、Ling Ⅱb型和Ling Ⅱc型分别占10.6%、29.8%和8.5%;LingⅢ型少,占5.6%。161例患者中,有156例患者手术成功,5例患者手术失败,手术的成功率为96.9%。其中,LingⅠ型的手术成功率高,为100%;LingⅡ型的手术成功率为95.7%;而LingⅢ型的手术成功率低,为77.8%。LingⅠ型、LingⅡ型与LingⅢ型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Ling分型的贲门失弛缓症POEM的手术成功率不同,Ling Ⅲ型低, LingⅡ型次之,LingⅠ型高。

  •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胃黏膜病变的远期疗效

    作者:吴蓓;令狐恩强;李惠凯

    目的:分析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及早期胃癌(EGC)的远期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解放军总医院2006年11月至2010年8月共治疗的80例胃黏膜HGIN及EGC患者的资料,分析ESD治疗HGIN及EGC的疗效及其病变形态、浸润深度、病理类型对切除效果的影响。评价指标:完整切除率、组织学治愈率、生存率、并发症、复发率。结果内镜下ESD完整切除率93.8%,组织学治愈率98.8%,其中,HGIN、黏膜内癌、黏膜肌层癌、黏膜下癌ESD完整切除率分别是100%、92.3%、92.3%、80%;组织学治愈率分别是100%、100%、100%、90%;HGIN、黏膜内癌、黏膜肌层癌及黏膜下癌不同病理分型间完整切除率无差别,P>0.05;HGIN、黏膜内癌、黏膜肌层癌及黏膜下癌不同病理分型间组织学治愈率有差别,P<0.05。术中明显出血发生率为0%;穿孔发生率0%,术后迟发出血发生率2.5%,52例ESD患者术后随访,复发残留率1.9%(1/52),生存率100%(52/52)。结论1. ESD组织学治愈率,复发率与病变病理类型、浸润深度有关(P<0.05);2.内镜下ESD治疗胃黏膜HGIN和EGC并发症少、生存率高。

  • 两种胶囊内镜肠道准备方法的清洁度的对比研究

    作者:王宏霞;苏秉忠;胡海清;王丽萍;朱虹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检查前肠道准备方法,旨在探索一种简单有效的肠道准备从而提高胶囊内镜的疾病检出率和降低疾病漏诊率。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收治的行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60例,分为酚酞片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酚肽片组采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加酚肽片行肠道准备;对照组采用单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行肠道准备,比较两组患者肠道清洁情况。结果酚肽片组肠道清洁度优良率为96.6%,对照组为70%;酚肽片组清洁度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胶囊内镜检查前采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酚肽片行肠道准备,肠道清洁度优于单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 金属钛夹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1例

    作者:李素娟;胡海清

    上消化道大出血作为内科常见急危重症,一旦发病,如不能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迅速危及患者的生命,并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急诊内镜已成为诊治上消化道出血的首选,胃镜下钛夹治疗具有及时、有效的特点。现就我院1例Dieulafoy病所致的上消化道大出血实施急诊内镜下钛夹止血治疗、术后及术后6个月患者无再出血病例报告如下。

  • 隧道技术切除食管后壁固有肌层肿瘤1例

    作者:卜保国;王寰;屈亚威;朱晓慧;吴丽莎;刘海峰

    患者,男性,61岁。外院胃镜检查时发现食管黏膜下隆起,2014年7月收入我院入院。我院复查内镜检查示:距门齿30 cm可见约1.2×0.8 cm黏膜下隆起(图1),表面光滑,可滑动,超声微探头显示:肿瘤位于食管固有肌层,大小约1.0×0.6 cm,内部回声欠均匀(图2)。内镜下肿瘤切除在丙泊酚静脉麻醉、气管插管下进行,术中内镜注气采用CO2气体。切除方式采用内镜下隧道技术切除。切除过程为:距肿物近端约2 cm处进行黏膜下注射美蓝肾上腺素盐水, Dual刀切开黏膜,作一长约2.5 cm的横形切口(图3),用Dual刀建立黏膜下隧道,过程中对较大血管予以热活检钳处理。内镜进入隧道内,隧道内可见肿物位于固有肌层,向管腔方向突起(图4),继续延长隧道跨过肿瘤, Dual逐步切断与肿瘤相连的肌纤维,直至完全离断(图5),回收肿瘤组织。隧道腔内喷洒2支猪源纤维蛋白粘合剂,7枚钛夹夹闭隧道开口(图6)。病理检查结果报告:平滑肌瘤。术后常规抑酸、抗感染处理,留院观察4d出院。随访2个月,患者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

  • 食管早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穿孔处理的新方法1例

    作者:令狐恩强;张晓彬;杜红;王向东;孟江云;朱静;王红斌

    患者,男性,76岁,外院胃镜及病理报告提示:食管高级别瘤变。2013年6月入我院消化内科,经相关术前检查,在消化内镜中心于气管插管,全身静脉麻醉下行食管高级别瘤变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手术过程如下(图1~8):距门齿30 cm食管中段后壁可见大小约1.8×0.9 cm黏膜粗糙不平、略隆起。碘染后可见不规则淡染。予氩离子凝固标记病变边界,黏膜下注射后,Dual刀切开黏膜,Dual刀、IT刀逐渐剥离黏膜下组织,止血钳及时处理暴露血管,病变大部剥离后,予圈套器圈套切除病变。术中发现创面局部穿孔,可见浆膜层,予钛夹14枚封闭创面。手术时间约38 min。标本大小约2.0×1.1 cm,回收送病理。后病理回报:鳞状上皮黏膜慢性炎,局部上皮中度不典型增生、切缘干净。术后透视未见明显气胸、气腹。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任何并发症,出院。

  • 倒T切口+短隧道+渐进全层肌切开式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1例

    作者:令狐恩强;张晓彬;杜红;王向东;孟江云;朱静;王红斌

    患者,女性,42岁。主因进食哽噎伴胸骨后疼痛6年,外院钡餐、胃镜检查均提示贲门失弛缓症。2014年6月入我院消化内科,经食管测压结果为贲门失弛缓症(Ling I型;芝加哥II型)。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后,消化内镜中心气管插管,全身静脉麻醉下行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手术过程如下:患者右肩抬高位,进镜可见食管管腔扩张,无明显环形结构,贲门距门齿38 cm,内镜通过贲门略有阻力。用注射针于距门齿31 cm处行美蓝生理盐水黏膜下注射(图1),黏膜抬举后以三角刀切开黏膜,切口为倒T型(图2),逐渐剥离黏膜下层至40 cm,建立黏膜下隧道(图3),于距门齿35 cm处向肛侧行渐进全层肌切开(图4、图5),肌切开长度为4 cm。术中止血钳电凝处理暴露血管、止血。观察未见活动性出血后以钛夹6枚夹闭隧道开口(图6)。术后透视未见气胸、气腹及纵隔气肿形成。手术持续时间约24 min。

  • 食道血肿误诊为曲张静脉1例

    作者:杜春;陈平

    患者,男性,76岁,因“黑便伴头晕乏力6月余”,2013年5月24日在我院门诊消化内镜中心行胃镜检查。既往患高血压8年,平时口服尼莫地平及拜阿司匹林,有吸烟史无饮酒史。在胃镜检查时因患者耐受性差及咽部敏感,多次进镜并伴有剧烈呕吐,进镜后见食道腔内少量鲜红色血液附着,食道中下段瘤样曲张静脉及直线型曲张静脉,略迂曲,红色征(-),贲门黏膜光滑,胃窦黏膜花斑样改变,局部糜烂,十二指肠、胃底体未见明显异常,内镜下诊断:食道静脉曲张(重度)慢性萎缩性胃炎,建议住院治疗后复查。3周后,患者于2013年6月15日住院,入院查体未发现明显阳性体征,住院期间围绕门脉高压做检查,如腹部CT检查示肝多发囊肿、肝纤六项、肝炎病毒标记物、白蛋白、球蛋白、凝血功能等检查,均未发现有门静脉高压的表现。拟行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再次进镜观察,可见食道中上段黏膜光滑柔软,血管纹理清晰,扩张度好,下段黏膜粗糙,可见点片状糜烂,齿状线清晰。后以慢性萎缩性胃炎、食管炎、肝囊肿出院。

  • 内镜隧道技术临床应用中的技术要点

    作者:熊英;令狐恩强

    2009年令狐恩强教授在一次食管环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内镜下切除的病例中,意外的在病变口侧至肛侧建立了一条黏膜下遂道,该遂道帮助他安全、快捷的切除了病变。同年,北京消化内镜年会上,令狐教授进行了专题报道“隧道技术治疗食管环周病变”(endoscopic submucosal tunnel dissection,ESTD),内镜隧道技术因此诞生[1]。2010年日本学者报道了经口内镜下食管括约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2],随后有学者报道了经食管黏膜下隧道切除固有肌层来源肿瘤(submucosal tunneling endoscopic resection,STER)[3-5],将隧道技术扩展到更多的使用领域。

  • 凝心聚力,探索中华医学会出版的新模

    作者:罗玲

    中华医学会罗玲副秘书长在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杂志第一届总编辑联席会议的讲话,对《中华胃肠内镜电子杂志》的创刊和未来的发展具有高屋建瓴的指导意义,故将其全文刊出以自勉。

  • 2014美国胃肠病学会年度科学大会纪实

    作者:胡海清

    美国胃肠病学(American College of Gastroenterology, ACG)会年度科学大会于2014年10月17-22日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Pennsylvania)东南部德拉瓦河谷都会区中心老、具历史意义的费城召开,宾夕法尼亚州会展中心位于费城市中心,我有幸代表恩师令狐恩强教授应邀赴美出席大会。

中华胃肠内镜电子分期目录
期数
2017 01 02 03 04
2016 01 02 03 04
2015 01 02 03 04
2014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