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boratory Medicine 국제검험의학잡지
- 主管单位: 重庆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 影响因子: 1.0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4130
- 国内刊号: 50-1176/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创刊于1980年,原名《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ISSN 1673-4130 CN 50-1176/R),现由重庆市卫生局主管,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主办。2011年4月起改为半月刊,邮发代号国内78-26、国外M 6575。本刊辟有专家述评、专题、论著、临床检验研究、基础实验研究、硕博论坛、综述、调查报告、检验技术与方法、经验交流、质控与标规、仪器使用与排障、检验试剂评价、医学检验教育、检验科与实验室管理、个案与短篇等栏目。专题的稿件主要为约稿。
1-3个月
1 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及时性、真实性和实用性,要求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层次清楚、数据准确,必要时应作统计学处理。
2 署名 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作者单位名称(包括所在科室)、所在城市名及邮政编码列在作者姓名后面;如为多位作者,作者姓名间用“,”隔开;作者来自不同工作单位时,应在作者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数字序号,并在其工作单位名称之前标注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各工作单位之间连排时以“;”分隔。每篇文稿的通信作者一般只列1位,并在摘要前注明电子邮箱地址。
3 摘要 中英文摘要均包括目的、方法、结果(主要结果数据)、结论4个部分;采用第三人称撰写,无引用文献;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内容相符。撰写设有英文摘要栏目的稿件时,应以英文书写文题、单位名称(包括所在科室),以中文拼音书写所有作者姓名、单位所在城市。
4 关键词 所有稿件在论文正文前须注明3~5个关键词(有英文摘要者需列出中英文一致的关键词)。英文关键词应尽量使用最新版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医学主题词表》中所列的词,且必须用全称;中文关键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编译的《中文医学主题词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的专业术语(自由词)可直接作为关键词使用,建议排在最后;多个关键词之间应以“;”分隔。
5 栏目字数要求 论著、综述栏目的论文字数6 000字以上;行业研究栏目5000字以上;临床研究、经验交流、医学检验教育、检验科与实验室管理在4 000字以上;个案与短篇在4 000字以内。
6 中、英文缩略语 4个汉字以下(含4个汉字)的医学名词一般不用缩略语。需用英文缩略语代替名词时,应于该名词在文稿中第一次出现时按序写明中文全称及英文缩略语,如动脉血氧分压(PaO2)。中文缩略语加注在中文全称后,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
7 统计学符号 本刊执行GB/T3358-2009《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同时注意以下要求:(1)均数±标准差用(x±s)表示,其中均数和标准差均用英文小写、斜体;(2)t检验的t用英文小写,斜体;(3)F检验的F用英文大写、斜体;(4)χ2检验的χ用希腊字母小写,斜体;(5)相关系数用r表示,英文小写、斜体;(6)概率用P表示,英文大写、斜体。
8 表和图 分别按表或图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如表1、表2,图1、图2;表题在表格顶端,图题在图片底端;说明性文字应置于表(图)下方的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表(图)中所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表格采用三线表格式。
9 参考文献 依照参考文献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置于方括号中的阿拉伯数字以角标按序标出,并按GB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要求在文末按序著录参考文献。
10 医学名词 以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公布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药典》(法定药物)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物名词》(非法定药物)中的名称,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
11 数字 本刊执行GB/T15835-1999《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测量数据按GB/T 8170 1987《数值修约规则》有关有效数字的规定取有效位数,尽量作统计学处理。公元纪年、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如等于或超过3位数字时,每3位数字为一组,组间空1/4汉字空位,如“9413.16”,应写为9 413.16;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不分组。描述百分数范围时,前一个数字的百分数符号不能省略,如6%~94%不能写成6~94%;表示偏差且有单位者,数据加括号,如(60.3±0.4)mm;附有长度单位的数值相乘时,书写格式为:3 mm×4 mm×5 mm。
12 分点叙述层 请参考本刊各栏目的格式或采用1、1.1、1.1.1、1.1.1.1……;段内分叙时用(1)、(2)、(3)……。
13 计量单位 计量单位的书写请参照中华医学会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版)。
14 医学伦理问题及知情同意 须遵循医学伦理基本原则。当论文的主体是以人为研究对象时,作者应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的委员会(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所制订的伦理学标准,纳入研究者是否知情同意。
15 其他注意事项
(1)本刊可对来稿进行文字修改、删减,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
(2)文稿涉及各级基金资助课题时,应以脚注形式于文稿首页左下方说明,如“××基金资助项目(基金号××)”,并附有关审批证明(复印 件)。
(3)稿件第一作者需提供单位介绍信。稿件切勿一稿多投或内容不变稍改文题、内文而分投,一旦发现一稿多投,将立即退稿;一旦发现一稿两用,本刊将刊登该文系重复发表的声明,并在2年内拒绝该文第一作者的任何稿件;本刊不受理翻译文稿(综述类除外)。
(4)来稿须付稿件处理费100元。稿件确认刊载后,需按通知数额支付版面费。要求刊印彩图者需另付彩图印制工本费。稿件刊登后,向作者邮寄当期杂志1册。
(5)本刊对由院士撰写,或涉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稿件开辟有绿色通道,投稿时请在文章中注明。
(6)凡投稿后3个月内未接到处理通知的作者,系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其他期刊,请先与本刊联系。
(7)投稿请点击:http://www.gjjyyxzz.com。本刊目前实行网上投、审稿,不接收纸质文稿。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影响因子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发文量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总被引频次
热门常见问题
-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官网?
官网:http://www.gjjyyxzz.com。
-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是核心期刊?
《国际检验医学》是核心刊物,是统计源核心。
-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是什么期刊?
《国际检验医学》是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期刊,是一本统计源科技核心。
-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增刊是什么意思?
增刊是杂志社向新闻出版局申请的正常刊期外出版的期刊,很多单位进行职称评定时对增刊是不认可的,需要注意。
-
刊物信息可查
推荐刊物均可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查询正刊
-
严格保密协议
可签署保密协议 ,不透露任何用户信息可跟踪进程,全程协议
-
售后服务保障
1对1服务,7x24小时在线
-
企业信誉保障
15年经验沉淀,实体公司运营
-
鲍曼不动杆菌的外膜囊泡和外排泵在耐药中的作用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院内感染日益增多,严重影响临床住院患者尤其是重症患者治疗的总体效果.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目前已成为临床抗感染治疗的难题,其耐药机制复杂多样,该文拟就细菌外膜囊泡,及其与外排泵的关系做简要综述.
-
卵泡液中hCG、AMH浓度与IVF-ET结局的关系
目的 探讨卵泡液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抗苗勒管激素(AMH)浓度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8-11月在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生殖医学科接受IVF-ET助孕的不孕症患者162例作为研究对象.162例不孕症患者根据是否获卵分为未获卵组29例和获卵组133例,其中有103例患者接受了卵裂期新鲜移植,根据103例患者是否获得临床妊娠分为妊娠组53例与未妊娠组50例.另外将这103份卵泡液又按照hCG浓度分为hCG<25.0 mIU/mL(A组)、hCG 25.0~37.0 mIU/mL(B组)、hCG>37.0 mIU/mL(C组).162例患者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取卵日卵泡液hCG和AM H的浓度并分析卵泡液中hCG、AM H浓度与IVF-ET各种参数及助孕结局之间关系.结果 获卵组与未获卵组卵泡液中的hCG和AMH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组和未妊娠组的两原核(2PN)率、2PN优质胚胎率及卵泡液中的hCG浓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各项指标优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卵泡液中的hCG浓度与IVF-ET结局有相关性,而AM H浓度与IVF-ET结局无相关性.
-
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联合转铁蛋白受体在EB病毒感染所致肝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联合转铁蛋白受体在EB病毒感染所致肝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EB病毒感染所致肝损伤70例(观察组1)、药物性肝损伤70例(观察组2)、HBV肝损伤患者70例(观察组3),同时选取体检健康者70例(对照组),检测4组血清中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和转铁蛋白受体的水平.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和转铁蛋白受体对EB病毒感染所致肝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 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在观察组1血清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观察组2、3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铁蛋白受体在观察组1血清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观察组2、对照组,但是低于观察组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2的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和转铁蛋白受体的AUC分别为(0.86±0.04)和(0.94±0.02),其灵敏度分别为84% 和83%,特异度分别为75% 和54%.观察组1与对照组的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和转铁蛋白受体的AUC分别为(0.77±0.04)和(0.94±0.02),其灵敏度分别为75% 和84%,特异度分别为84% 和98%.结论 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联合转铁蛋白受体可作为病毒感染所致肝损伤早期诊断的潜在标志物.
-
血清AFP、AFP/AFP-L3、PIVKA-Ⅱ及GGT联合检测在肝癌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甲胎蛋白(AFP)、AFP/甲胎蛋白异质体3(AFP-L3)、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Ⅱ诱导蛋白(PIVKA-Ⅱ)及γ-谷氨酰转肽酶(GGT)联合检测在肝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于山东省立医院就诊的肝病患者174例,其中肝细胞肝癌的患者89例作为研究组,年龄为35~81岁,肝硬化未合并肝癌患者85例作为对照组,年龄为30~77岁.另选取该院8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年龄为34~83岁,3组分别进行AFP、AFP/AFP-L3、PIVKA-Ⅱ及GGT检测,分别分析各组AFP、AFP/AFP-L3、PIVKA-Ⅱ及GGT结果及与其他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肝细胞肝癌患者外周血AFP、AFP/AFP-L3、PIV-KA-Ⅱ三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且肝细胞肝癌患者GGT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AFP、AFP/AFP-L3、PIVKA-Ⅱ 及GGT曲线下面积(A U C)分别为0.854、0.713、0.922、0.85.灵敏度分别为73.25% 、43.02% 、82.56% 、82.56%.特异度分别为93.75% 、98.75% 、98.75% 、71.25%.四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70% 、95.00%.联合检测AUC为0.946.AFP阳性与阴性患者在脉管内癌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FP/AFP-L3阳性与阴性患者在肿瘤直径、脉管内癌栓、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VKA-Ⅱ阳性与阴性患者在性别、肿瘤直径、脉管内癌栓、HBsA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GT阳性与阴性患者在肿瘤直径及脉管内癌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检测AFP、AFP/AFP-L3、PIVKA-Ⅱ及GGT可以明显提高肝脏肿瘤的诊断率.
-
北京地区妇科门诊患者沙眼衣原体和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及其基因型相关分析
目的 分析北京地区妇科门诊因生殖道感染就诊的患者沙眼衣原体(CT)和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HPV基因型的分布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妇科门诊患者的宫颈细胞标本1768例,分别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和PCR导流杂交法对CT、HPV病原体进行检测.结果 在1768例患者中,CT阳性率为11.1%(196/1768),HPV阳性率为29.6%(524/1768).HPV感染单一亚型者414例(79.0%),多重亚型者110例(21.0%).524例HPV阳性样本中,有122例C T检测阳性(23.3%),其中单一亚型者48例(39.3%),多重亚型者74例(60.7%),多重亚型患者阳性率明显高于单一HPV感染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PV合并CT感染患者中,多重亚型感染常见的HR-HPV 16型的阳性率为13.0%(35/270),其次为52型11.1%(30/270),58型35.1%(26/270),33型8.1%(22/270).HPV合并CT感染患者多重亚型的阳性率均高于单一HPV感染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CT和HPV感染及HPV基因型的相关分析,进一步证明CT感染对于HPV的感染具有促进作用,预防和积极治疗C T感染对HPV感染的防治应具有积极意义,进而降低H PV感染诱发宫颈癌的可能性.
-
IMP3、P16蛋白、HE4、P53蛋白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3(IMP3)、P16蛋白、人附睾蛋白4(HE4)、P53蛋白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2010年11月至2017年11月该院卵巢浆液性囊腺瘤204例(良性组),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肿瘤42例(交界性组),卵巢浆液性癌64例(恶性组)组织进行IM P3、P16蛋白、HE4及P53蛋白检测并分析临床病理意义.结果 IMP3、P16蛋白、HE4在良性组中的阳性表达率(15.20% 、24.02% 和25.00%)明显低于交界性组(54.76% 、71.43% 和71.43%)和恶性组(73.44% 、85.94% 和7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蛋白在良性组(4.90%)和交界性组(4.76%)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恶性组(42.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M P3、HE4和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在不同分化程度卵巢浆液性癌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E4阳性表达率在盆腔淋巴结有无转移者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灵敏度(92.19%)和特异度(96.88%),显著高于IM P3(分别为42.19% 和60.94%)和P16蛋白单项检测(分别为40.62% 和45.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MP3、P16蛋白、HE4和P53蛋白联合检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0.869显著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的曲线下面积(P<0.05);在四项指标的单独检测中,HE4的ROC曲线下面积0.816大(P<0.05).结论 IMP3、P16蛋白、HE4和P53蛋白联合检测能够提升临床卵巢浆液性癌的诊断率,有望成为卵巢浆液性癌检测良好指标.
-
两种不同输血方式对颅脑手术患者血液氧合指标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自体血液回输与异体输血对颅脑手术患者血液氧合指标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该院进行颅脑手术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输血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自体血液回输组和异体输血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常规指标、凝血功能指标、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血液氧合指标[氧摄取率(ERO2)、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分析炎性因子与血液氧合指标和ICAM-1的相关性,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术后1 d自体血液回输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SvO2、PaO2水平高于异体输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血液回输组TNF-α、IL-6、IL-8、ICAM-1、ERO2水平低于异体输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IL-8与PaO2呈负相关(r=-0.362,-0.358,P<0.05),与ICAM-1呈正相关(r=0.453,0.521,P<0.05),IL-6与PaO2呈负相关(r=-0.321,P<0.05).自体血液回输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异体输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异体输血比较,自体血液回输更有效地改善了颅脑手术患者的血常规指标、血液氧合状况,降低了炎性反应程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
血小板抗体和T细胞亚群检测在诊断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血小板抗体和T细胞亚群检测在诊断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广元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43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ITP患者93例(ITP组),继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sITP)患者50例(sITP组).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血小板抗体(PAIgG、PAIgM、PAIgA)和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血小板抗体和T细胞亚群诊断IT P的作用.结果 IT P组患者PAIgG、PAIgM、PAIgA均明显高于sIT P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CD4+、CD4+/CD8+水平明显低于sITP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8+水平明显高于sITP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TP组患者PAIgG、PAIgM、PAIgA异常率均明显高于sITP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CD4+、CD8+、CD4+/CD8+异常率均明显高于sITP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抗体联合T细胞亚群诊断ITP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32,灵敏度为86.5%,特异度为87.5%.结论 IT P患者存在血小板抗体升高和T细胞亚群紊乱的现象,联合检测血小板抗体和T细胞亚群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患者病情,提高诊断效能,为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支持.
-
术前CEA、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点、分期及预后相关性研究
目的 分析术前癌胚抗原(CEA)、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点、分期及预后相关性,探讨CEA、D-二聚体和FIB术前检测在结直肠癌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该院收治结直肠癌患者158例病理资料,术前检测血浆CEA、D-二聚体和FIB水平,随访并观察所有患者5年生存率,分析血浆CEA、D-二聚体和FIB水平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点、TNM分期及预后关系.结果 术前158例患者血浆CEA、D-二聚体和FIB水平分别为(4.41±0.84)ng/mL、(0.48±0.13)mg/L和(3.72±0.73)g/L.术前血浆CEA、D-二聚体和FIB水平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分化程度无关(P>0.05);术前血浆CEA、D-二聚体和FIB水平均与结直肠癌TNM分期相关(P<0.05),经相关性分析,术前血浆CEA、D-二聚体和FIB水平与TNM分期呈正相关(r=0.67,r=0.81,r=0.64,P<0.05);经单因素分析,术前血浆CEA、D-二聚体和FIB水平均是影响术后5年生存率的危险因素(P<0.05),经多因素分析,术前血浆CEA、D-二聚体和FIB水平是影响术后5年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术前血浆CEA、D-二聚体和FIB水平和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点及分期相关,高水平CEA、D-二聚体和FIB患者5年生存率较低,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多指标联合检测诊断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
目的 研究D-二聚体、纤维蛋白单体(FM)及血栓调节蛋白(TM)在下肢骨折术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分析三者预测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能.方法 选择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下肢骨折手术患者9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静脉有无血栓形成分为血栓组44例和非血栓组49例.采用胶乳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浆中D-二聚体、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中FM、化学发光酶免疫测定法检测血清中TM的表达水平;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s回归;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三者在术后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价值;采用Pearson分析D-二聚体、FM、TM间相关性.结果 血栓组患者D-二聚体、FM和TM表达水平分别为(12.26±8.36)μg/m L、(21.93±16.27)μg/m L、(9.23±2.50)I U/m L均高于非血栓组(6.65±3.12)μg/m L、(9.14±5.52)μg/mL、(6.40±1.19)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69、5.186、7.080,P<0.05).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三者联合检测AUC高于单独检测D-二聚体、FM及T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3.849,3.045,2.596,P=0.002、0.000、0.001);虽三者联合检测AUC高于D-二聚体+FM、D-二聚体+TM及FM+TM,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1.390,1.915,1.294,P=0.072,0.067,0.085);D-二聚体+FM联合检测AUC高于单独检测D-二聚体、FM及TM(Z值分别为2.638,1.713,1.331,P=0.003、0.062、0.075);D-二聚体+TM联合检测AUC高于单独检测D-二聚体、FM及TM,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041,1.087,0.738,P=0.054、0.091、0.105);FM+TM联合检测AUC高于单独检测D-二聚体、FM及TM(Z值分别为2.662,1.746,1.368,P=0.000、0.058、0.077).D-二聚体与TM呈正相关(r=0.318,P=0.002);FM与TM呈正相关(r=0.296,P=0.004).结论 D-二聚体、FM及TM在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患者中表达水平升高,监测血清中三项指标水平的变化对深静脉血栓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
二甲双胍对抗精神药物致精神分裂症体质量增长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对抗精神药物致精神分裂症体质量增长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该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在使用抗精神药物奥氮平治疗后体质量增长率≥7%,按入院顺序编号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片辅助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采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阳性症状量表(SAPS)、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精神症状,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记录两组体质量指数(BMI)、肝脏脂肪含量(LFC)及瘦素(LP)、人脂联素(ADPN)变化,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SANS评分(30.19±1.30)分、SAPS评分(7.24±1.46)分、PANSS评分(37.22±1.3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BG(4.30±0.45)mmol/L、2 hPBG(6.45±0.48)mmol/L、HOMA-IR(3.58±0.17)、TC(4.01±0.26)mmol/L、TG(1.85±0.16)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MI(21.40±1.87)kg/m2、LFC(16.21±0.23)% 、LP(20.12±0.13)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ADPN水平(40.49±0.13)μg/m L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95%)与对照组(6.9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甲双胍可明显改善抗精神药物致精神分裂症体质量增长患者体脂指标、糖脂代谢水平,减轻胰岛素抵抗与脂肪因子水平,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叶酸水平、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宫颈癌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叶酸及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 T多态性与宫颈癌易感性的相关作用.方法 收集82例宫颈癌患者和82例对照者,均为HPV-16阳性,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方法检测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同时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叶酸水平,对二者与宫颈癌易感性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病例组血清叶酸水平(8.63±5.63)μg/L低于对照组(10.84±5.99)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P=0.016);两组人群的MTHFR基因C677T均为杂合型(CT)频率高,病例组人群纯合型(TT)高于野生型(CC),与对照组不一致(χ2=7.529,P=0.023);病例组T等位基因频率高于C等位基因,与对照组不一致(χ2=5.903,P=0.015).与野生型(CC)人群相比,纯合型(TT)人群患宫颈癌的危险性显著增高(OR=3.485,95%CI:1.331~9.122),而杂合型(CT)人群未发现显著影响(OR=1.752,95%CI:0.810~3.789);在叶酸充足人群中,MTHFR基因型为纯合型(TT)的人群患宫颈癌的危险为野生型(CC)人群的2.057倍(95%CI:0.455~9.304),而叶酸不充足且MTHFR基因型为纯合型(TT)的人群患宫颈癌的危险则上升为4.354倍(95%CI:1.195~15.865).结论 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是宫颈癌发生的易感因素,纯合型(TT)可增加宫颈癌发生的危险,尤其在低叶酸水平人群中发生风险高.
-
急性胰腺炎患者腹腔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胰腺炎(AP)患者腹腔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引发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5年5月至2018年2月该院收治的100例A P患者资料,其中2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腹腔感染作为观察组,74例未发生腹腔感染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基本情况、炎性介质分布、胰腺损伤程度、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引发腹腔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发病类型、禁食时间、呼吸衰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48 h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肾衰竭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C反应蛋白(CRP)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淀粉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共分离出5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是造成观察组腹腔感染的主要病原菌.革兰阴性菌均以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为主.两组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真菌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肾衰竭、WBC、N、CRP是SAP患者腹腔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AP患者合并腹腔感染与多种因素相关,临床应积极采取措施,提高治疗的有效性.
-
慢性荨麻疹患者淋巴细胞指标、D-二聚体和炎性因子指标变化及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荨麻疹(CU)患者淋巴细胞指标、D-二聚体和炎性因子指标变化及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接诊的60例CU患者进行研究(观察组),另选6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入选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指标(CD3+、CD3+CD4+)、B淋巴细胞指标CD3-CD19+、D-二聚体、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水平并分析血液学指标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血清CD3+、CD3+CD4+及CD3-CD19+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二聚体、TNF-α及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例CU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法,治愈13例,显效32例,进步8例,无效7例,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5%(45/60),采用自穴位注射治疗,治疗后效果明显优于氯雷他定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U患者T、B淋巴细胞指标能有效反映患者疾病发展情况,D-二聚体、TNF-α及IL-6水平升高,证明其参与了患者的疾病发展,患者治疗后疗效较好,临床作用明显.
-
IM患儿外周血单核细胞TLR2、TLR9及CD19+、CD23+表达水平及意义
目的 探究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外周血单核细胞TLR2、TLR9及CD19+、CD23+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该院儿科初治的IM患儿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IM治疗过程分期分为急性期组、恢复期组,同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40例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参与该研究儿童外周血单核细胞的TLR2mRNA、TLR9mRNA的表达水平,以及外周淋巴B细胞CD19+和CD19+CD23+的阳性表达率进行测定.对比分析各组以上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急性期组CD19+和CD19+CD23+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恢复期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组CD19+和CD19+CD23+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组TLR2mRNA和TLR9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恢复期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组TLR2mRNA和TLR9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患儿的外周血单核细胞TLR2、TLR9及CD19+、CD23+在不同时期的阳性表达率存在差异,这些指标可能参与了IM发病全过程.
-
体外培养法与RNA等温扩增法对脲原体检测能力比较
目的 比较体外培养法与RN A等温扩增法对脲原体的检测能力.方法 2016年1-8月共收集了103份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门诊患者的首次尿标本.标本平均分成3份,分别用于脲原体的检测.第1份采用RN A等温扩增法,第2份采用体外培养法,第3份采用体外培养联合测序法.其中,体外培养联合测序法将作为参考方法,横向评估体外培养法和RN A恒温扩增法对脲原体的检测能力.结果 基于体外培养联合测序法,共有24例标本(23.30%)检测出了脲原体.其中,14例(17.50%)来自于男性,10例(43.47%)来自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40~<50岁脲原体检出率高(5/12,41.67%).与参考方法相比,体外培养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00%(18/24)和100.00%(79/79);RN A等温扩增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83%(23/24)和96.20%(76/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4份检测出脲原体阳性标本中,17例(70.83%)为微小脲原体,7例(29.17%)为解脲脲原体,未检查到微小脲原体和解脲脲原体共同存在的情况.18例培养阳性标本进行了体外药敏测定,其中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的体外敏感性差.结论 与培养联合测序法相比,体外培养法和RN A等温扩增法均表现出了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但从临床应用角度来讲,二者联合使用可能会对脲原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全面的指导.
-
肠道益生菌辅助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系统评价
目的 系统评价肠道益生菌辅助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电子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2018年1期)、EMbase、PubMed、中国知网(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8年1月.并人工检索相关会议论文集及查阅检索到的所有文献的参考文献,完整收集国内外关于肠道益生菌辅助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 T)研究.由2位研究者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14个RCT包括111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益生菌组肝脏生化学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优于安慰剂或空白对照组(P<0.05);(2)益生菌组血脂指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胆固醇(LDL)优于安慰剂或空白对照组(P<0.05);益生菌组高密度脂蛋白(HDL)不优于安慰剂或空白对照组(P=0.74);(3)益生菌组空腹血糖(FBG)、体质量指数(BMI)不优于安慰剂或空白对照组(P=0.12、0.35);益生菌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优于安慰剂或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 肠道益生菌辅助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可改善肝脏酶谱,也可改善血脂和胰岛素抵抗,是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案,但仍需进一步循证医学证据来指导临床实践.
-
卵巢癌患者SOD、Hcy和CA125的变化及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肿瘤相关抗原125(CA125)水平的变化及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5月诊断的住院卵巢癌患者180例(卵巢癌组)、184例卵巢良性疾病患者(卵巢良性疾病组),以及该院体检中心体检健康者155例(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对各组患者血清SOD、Hcy及CA125进行检测并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分析卵巢癌患者术前、术后血清SOD、Hcy和CA125水平的变化并对卵巢癌组进行病理分期,分别检测不同分期间SOD、Hcy、CA125的水平,分析它们的变化.结果 不同组间的血清SOD、Hcy、CA125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35.10、48.56、306.98,P<0.05);对卵巢癌患者术前、术后、健康对照组血清SOD、Hcy、CA125水平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19.24、43.60、246.88,P<0.05);SOD、Hcy、CA125在不同分期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48、29.17、25.69,P<0.05).结论 血清SOD、Hcy和CA125的检测不仅有助于卵巢癌的术前诊断,也有助于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病情观察及术后监测.
-
微滴数字PCR检测含有目的基因的PUC57质粒问题分析
目的 探讨微滴数字聚合酶链反应(ddPCR)检测含有目的基因的PUC57质粒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方法 用ECORⅠ酶37℃孵育含有目的基因的PUC57质粒2 h和4 h,然后65℃孵育20 min,灭活ECORⅠ酶.用伯乐QX200TM微滴式数字PCR分别检测PUC57质粒和经ECORⅠ酶酶切后的PUC57质粒,同时对酶切后的PUC57质粒分多天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含有目的基因的PUC57质粒经ECORⅠ酶酶切2 h和4 h后的检测值与质粒理论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92、-0.403,P>0.05),同时酶切与没有酶切的PUC57质粒检测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194,P<0.05).酶切后的检测值与PUC57质粒理论值相符合.酶切后的PUC57质粒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检测值逐渐降低.结论 用伯乐QX200TM微滴式数字PCR检测含有目的基因的PUC57质粒时要先酶切再检测,酶切时间只需2 h即可将质粒酶切完全,同时酶切的PUC57质粒要尽快检测.
-
广州低龄婴儿侵袭性B族链球菌血清型分布
目的 调查广州地区低龄婴儿侵袭性B族链球菌(GBS)的血清型分布,为GBS疫苗的研发与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乳胶凝集法对确诊病例的临床分离株进行血清学分型;分析不同血清型与GBS感染的发病时间及疾病类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共分离侵袭性GBS 61株,分别检测出Ⅲ型45株(74%)、Ⅰb型11株(18%)、Ⅴ型3株(5%)、Ⅰa型2株(3%);其中Ⅲ型和Ⅰb型分别占早发感染的61% 和30%,晚发感染的82% 和10%.6例早发感染脑膜炎中,Ⅰb型占67%;20例晚发感染脑膜炎中,Ⅲ型占75%.结论 广州地区低龄婴儿侵袭性GBS感染以Ⅲ型和Ⅰb型为主,其中Ⅲ型菌株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可导致大比例的侵袭性疾病.
-
内脂素、CD195、CD30及RORα水平与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低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血清内脂素、细胞因子CD195、CD30及2型固有免疫淋巴细胞(ILC2)的特征性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α(RORα)mRNA水平与桥本甲状腺炎(HT)甲状腺功能减低(简称甲减)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54例HT伴临床甲减患者(HT甲减组),52例HT甲状腺功能正常(HT功能正常组)及选择同期46名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各组研究对象的甲状腺功能指标及血清内脂素、细胞因子CD195、CD30阳性百分比、RORαmRNA表达水平及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变化,分析各组血清内脂素、细胞因子变化和甲状腺功能、自身抗体等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HT甲减组的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和HT功能正常组,总促甲状腺激素(TSH)则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HT功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T功能正常组与健康对照组FT3、FT4、TT3、TT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HT甲减组TRAb、TPOAb、TGAb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HT功能正常组,HT功能正常组TRAb、TPOAb、TGAb也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HT甲减组血清内脂素、CD195和CD30阳性百分比及RORα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HT功能正常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HT功能正常组和健康对照组内脂素、CD195和CD30阳性百分比及RORα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HT甲减组患者血清内脂素、CD30、CD195阳性百分比、RORαmRNA表达水平均与TSH、TRAb、TGAb、TPOAb呈明显正相关(r值分别为0.325、0.348、0.367、0.303;0.263、0.317、0.325、0.272;0.308、0.337、0.351、0.319;0.362、0.345、0.412、0.341;P<0.05),与TT4呈明显负相关(r=-0.297、-0.283、-0.307、-0.334;P<0.05).结论 HT甲减患者的血清内脂素、细胞因子CD30、CD195阳性百分比及RORα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其与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及自身抗体水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调节性T细胞趋化因子受体水平和Th2细胞因子表达,导致自身免疫反应被激活,引起甲状腺细胞破坏,从而终导致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
-
桂北地区9种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了解桂北地区不同年龄、月份患者9种呼吸道病原体的感染和流行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从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31日疑似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5883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9种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结果 5883例血清标本检出阳性2267例,阳性率为38.53%,其中肺炎支原体(MP)1635例,阳性率高(27.79%).其次为副流感病毒(PIVs)240例(4.07%).多重感染阳性251例,占阳性总数的11.07%,主要是MP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9种呼吸道病原体在不同年龄段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支原体(MP)、嗜肺军团菌(LP)和副流感病毒(PIVs)不同月份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8年1月乙型流感病毒(INFB)检出率明显增高.结论 桂北地区引起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是MP和流感病毒,不同年龄、月份的病毒感染谱为临床诊治和流行病学研究提供病原学依据.
-
基于火焰原子发射光谱法血清钠离子候选参考方法的建立
目的 建立基于火焰原子发射光谱法的血清钠离子候选参考方法并评估其基本性能.方法 使用钠离子国家标准物质配制标准曲线校准血清钠离子候选参考方法,用国际标准物质909C评估方法的正确度,用利德曼公司两浓度工作校准品评估方法的精密度,通过参加2016年国际参考实验室外部质量评估计划(Rela)进一步验证方法的性能.结果 钠离子标准曲线线性方程为Y=0.0012407 X+0.0066857,r2=0.9992;正确度评估结果为偏移-0.53%;利德曼公司高低两浓度工作校准品的总不精密度分别为0.57% 和1.23%,两者均小于1.50%;Rela结果在等效限范围内.结论 基于火焰原子发射光谱法的血清钠离子候选参考方法建立成功,为血清钠离子试剂盒的量值溯源提供了保障.
-
3种镇静药物对ICU重症肺炎患者免疫因子的影响及其镇静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3种镇静药物对重症监护病房(ICU)重症患者免疫平衡因子的影响及其镇静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药物类别分为咪达唑仑组、丙泊酚组、右美托咪定组,各组50例,观察比较各组患者给药后不同时间段的免疫指标水平、血流动力学、镇静效果、机械通气时间、IC U停留时间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1)和入院时相比,72 h后免疫指标水平及Ramsay评分均显著下降;丙泊酚组及右美托咪定组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泌低于米达唑仑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入院时相比,3组用药后72 h的血气动脉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咪达唑仑组相比,丙泊酚组和右美托咪定组用药后各个时间点的血气动脉指标明显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3组镇静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3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停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和咪达唑仑组相比,丙泊酚组和右美托咪定组不良反应明显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丙泊酚组相比,右美托咪定组不良反应明显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相同的镇静深度和长期的镇静条件下,咪达唑仑、丙泊酚、右美托咪定对重症患者的免疫影响不同,但镇静效果无明显差异.
-
CTLA-4+细胞在急性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细胞增多在急性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患者肺部细菌性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采集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于该院收治的40例AE-COPD且无肺部细菌性感染的患者及40例平稳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sCOPD)患者的外周血液样本,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流式细胞术测量细胞内及细胞表面CTLA-4+的细胞比例.然后对两组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进行培养,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得培养物中γ干扰素(IFN-γ)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 AECOPD患者调节性T细胞(Tregs)及CD4+细胞中胞内CTLA-4+细胞的比例与sCOPD患者Tregs及CD4+细胞中胞内CTLA-4+细胞的比例大致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ECOPD患者Tregs及CD4+细胞中表面CTLA-4+细胞的比例与sCOPD患者Tregs及CD4+细胞中表面CTLA-4+细胞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组显著高于sCOPD组.结论 CTLA-4阻断剂的加入可以恢复1型辅助性T细胞的免疫功能,降低AECOPD患者肺部细菌性感染的风险.
-
长春市绿园区2015-2017年2~<8岁儿童贫血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长春市绿园区2~<8岁儿童贫血情况,为预防儿童贫血提供参考.方法 2015-2017年长春市绿园区妇幼保健院体检2~<8岁儿童共计26740人,使用Sysmex XE-18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测,分析贫血患病率.结果 2015-2017年长春市绿园区儿童贫血检出人数分别为92、149和57人,比例分别为1.05% 、1.68% 和0.63%,3年贫血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4,P<0.05);男、女儿童贫血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5-2017年2~<8岁不同年龄组儿童贫血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015=122.66,χ22016=36.93,χ22017=27.76,P<0.05).结论 长春市绿园区2~<8岁儿童贫血患病率低于国家要求水平,应加强健康教育,降低贫血患病率.
-
3种全自动血型分析系统在血型鉴定及不规则抗体筛查试验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 探讨强生、达亚美、伽利略3种全自动血型分析系统在鉴定血型和筛查不规则抗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就诊患者328例,应用3种全自动血型分析系统鉴定血型和筛查不规则抗体,分析比较检测结果.结果 3种全自动血型分析系统鉴定A2血型、A3血型、骨髓移植血型不相合转变期血型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全自动血型分析系统筛查抗-M、抗-K、抗-P1、抗-Dia、抗-D抗体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全自动血型分析系统检测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全自动血型分析系统由于性能参数、血型鉴定试剂、不规则抗体筛查试剂的不同,应选择其优势方面结合应用,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保障临床用血安全.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IL-6、TNF-α、INF-γ、VEGF、Fg、hs-CRP水平变化及其与介入治疗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NF-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纤维蛋白黏合胶(F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表达水平变化及其与介入治疗的关系研究.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该院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治疗的4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随机抽取该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人员48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PCI术治疗前后VEGF、hs-CRP、Fg、IL-6、TNF-α、INF-γ 表达水平变化及两组生存率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患者VEGF、Fg指标表达水平[分别为(128.12±23.56)pg/mL、(7.35±1.38)mg/L]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5.56±12.89)pg/mL、(3.89±1.0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患者VEGF、Fg表达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患者hs-CRP、TNF-α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患者IL-6、INF-γ表达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生存时间的延长,生存率在逐渐降低,同一时间,观察组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VEGF、Fg、hs-CRP、TNF-α表达水平,对改善患者病情具有积极作用,效果显著.
-
长期高频血小板献血者凝血功能及健康状况变化研究
目的 研究长期高频血小板捐献者凝血功能及健康状况变化,探讨其应对措施.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6月在南阳市中心血站以高频率(2周/次)连续捐献血小板≥24次的捐献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捐献者首次捐献血小板后(第1次检测)及连续单采血小板达6次(第2次检测)、12次(第3次检测)、24次(第4次检测)后,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各组血小板采集后血常规参数、促血小板生成素(TPO)、叶酸、清蛋白及血栓弹力图相关参数.结果 4次血小板采集后血常规血细胞压积(Hct)、平均血小板容积(M PV)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第3次Hct、MPV及PDW和第4次MPV显著低于第1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次血小板采集后T PO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第3次和第4次显著低于第1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次检测K值、α角及大振幅(MA)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第3次K值、α角及MA均显著低于第1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年内未观察到每两周单采血小板2U的捐献者出血或血栓风险,健康状况良好,但捐献者T PO水平仍需进一步研究.
-
膀胱癌患者ABO血型分布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膀胱癌与ABO血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析该院2016-2017年707例膀胱癌患者临床资料,与该地区健康献血人群进行ABO血型分布比较,同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膀胱癌与ABO血型之间的关系.结果 707例膀胱癌患者血型分布为A型201例(28.43%),B型238例(33.66%),O型194例(27.44%),AB型74例(10.47%).膀胱癌患者ABO血型分布情况与健康对照人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96,P=0.392).未调整相关危险因素之前膀胱癌与ABO血型之间不具有相关性.调整年龄、性别、吸烟史、糖尿病史、高血压史等危险因素之后,非O型血膀胱癌患者与O型血患者比较A OR值为1.529(95%CI:1.045~2.5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膀胱癌与ABO血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试剂盒稳定性评价探讨
目的 评价用于血源筛查的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使用期间稳定性,为改变血液检测策略时选择抗-HCV试剂盒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试剂盒批内检测结果和室内质控检测结果的变异系数(CV)来评价3批次抗-HCV的ELISA试剂盒室批内、日间和批间的差异性,采用箱线图分析室内质控结果批内和日间结果的极值,评价该试剂盒在使用期间的日间稳定性、批内稳定性和批间稳定性等方面性能.结果 3个批号试剂批内CV值分别为8.6% 、7.4% 和8.1%,无极值出现;3批次试剂日间CV值分别为10.3% 、11.1% 和9.9%,有2个批次试剂出现极值;批间CV=10.5%.结论 使用箱线图分析试剂盒室内质控日间、批内和批间的结果,能够评价抗-HCV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盒在使用期间日间稳定性、批内稳定性和批间稳定性三方面性能.
-
血清钙卫蛋白表达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钙卫蛋白的表达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5月该院就诊的70例RA患者,并选择该院同期体检的45例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血清钙卫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RA患者血清钙卫蛋白水平与其临床活动度(DAS28评分)及RA实验室相关参数[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类风湿因子-IgM(RF-IgM)]之间的关系.结果 RA组患者平均血清钙卫蛋白水平[(108.91±113.15)ng/m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8.33±1.98)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疾病活动组RA患者血清钙卫蛋白水平[(19.89±14.29)ng/mL]与健康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1).中疾病活动组RA患者和高疾病活动组RA患者血清钙卫蛋白水平分别为[(77.35±99.79)ng/m L]和[(216.39±85.83)ng/m L],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A患者血清钙卫蛋白水平与28肿胀关节计数(r=0.652,P<0.05),28疼痛关节计数(r=0.633,P<0.05),DAS28评分(r=0.581,P<0.05),RF-IgM(r=0.438,P<0.05)呈正相关,而与CRP、ESR、抗-CCP抗体水平、疾病持续时间和年龄无相关性.在以DAS28为因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RA患者血清钙卫蛋白水平与DAS28评分的相关性高于CRP与ESR.结论 血清钙卫蛋白水平与RA实验特异性指标和临床疾病活动度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对评估和监测RA患者病情有重要的指导和参考意义.
-
CA153、TSGF、HE4和GDF3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糖类抗原153(CA153)、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4(HE4)、人生长分化因子3(GDF3)联合检测在乳腺癌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在该院就诊的148例乳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乳腺癌98例,乳腺良性疾病50例.另外选取同时间段在该院体检的50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并比较3组研究对象血清中的CA153、TSGE、HE4及GDF3水平.分析4种检测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对乳腺癌诊断的意义.结果 乳腺癌组和良性疾病组CA153、TSGF、HE4和GDF3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4种检测指标水平升高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和良性疾病组CA153、TSGF、HE4和GDF3单独及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乳腺癌组联合检测的阳性率高为86.73%.同时4种检测指标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86.73%,准确度为81.31%,明显高于单项检测指标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153、TSGF、HE4和GDF3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对乳腺癌的诊断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
-
人乳头瘤病毒16型和18型E6蛋白单抗制备及其鉴定
目的 开发能够用于检测HPV16、HPV18感染的诊断技术,原核表达HPV16E6、18E6重组蛋白,制备相应的单克隆抗体,为建立HPV的诊断方法提供物质基础.方法 BL21-PET28a-16E6、BL21-PET28a-18E6工程菌株由该实验室前期构建,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HPV16E6、18E6重组蛋白表达,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DS-PAGE)、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对HPV16E6、18E6重组蛋白进行鉴定,His亲和层析柱对目的蛋白进行纯化.以纯化的重组蛋白HPV16E6、18E6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杂交瘤技术制备相应单克隆抗体,间接法测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检测抗体效价,Western blot检测抗体特异性.结果 表达并纯化获得了HPV16E6、18E6蛋白,杂交瘤技术获得HPV16E6-2-G9、HPV16E6-2-F2、HPV18E6-3-H1杂交瘤细胞株,Western bolt结果显示,其分泌抗体可分别与HPV16E6、18E6特异性结合,用HPV16E6-2-G9、HPV18E6-3-H1制备的腹腔积液效价分别可达106.结论 成功制备抗HPV16E6、18E6单克隆抗体,该抗体效价高,特异度好,为建立血清学诊断方法打下了基础.
-
雌激素对健康小鼠体内骨保护素及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
目的 通过检测注射过雌激素的正常美国癌症研究所(ICR)雌鼠血清中骨保护素(OPG)含量和相关生化指标变化及相关性来研究雌激素对骨代谢的影响作用.方法 取42只4~6周龄的IC R小鼠,分成A、B、C、D、E、F、G组,每组6只.G组为对照组,其余6组小鼠在同一天注射等量雌激素.A、B、C、D、E、F组小鼠分别在注射雌激素的第1、3、4、7、14和21天行颈椎脱臼法处死,眼球取血法收集血清.利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血清中OPG值的含量,并使用雅培C8000全自动生化仪分别测定血清中谷氨酰基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丙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氮(BUN)、肌酐(CREA)、尿酸(UA)、钙(Ca)、磷(P)和镁(Mg)表达水平,且对其中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注射过雌激素的小鼠血清中GGT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A、B、C组AL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0.008、0.022).而ALT、AST、CREA、UA、Ca、P和M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LISA结果显示A、B和C组小鼠的OPG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0.017);D、E、F组O P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期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O PG水平与ALP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 实验组健康小鼠在注射雌激素后短期内血清中OPG、GGT、ALP水平明显升高,提示小鼠可能发生了骨性变化且该变化具有时间相关性.
年 | 期数 |
2019 | 01 05 06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
2000 | 02 |
-
未知
-
未知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选择周期: 2个月内
国际检验医学这本期刊的效率很高,投稿后二十几天返修,参照专家给出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提交后,一个月被录用,前后历时两个月的时间,效率很高。
-
未知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选择周期:
审稿很快,文章经两次修改后被录用,第一次修改是外审返回,专家指出了几个问题,修改后送复审,之后对文章的格式进行了修改,然后就被录用了,效率还是很高的,就是版面费比较高,但是还是值得投稿的。
-
未知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选择周期: 2个月内
11月初投稿,半个月后返回审稿意见,小修后返回,12月底录用,历时两个月不到,效率很高。期间和编辑进行交流时,编辑也能及时的处理,很敬业,值得称赞。
-
未知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选择周期:
审稿速度很快,外审专家提出了很多详细中肯的意见,编辑态度很好,校稿很仔细,对文章中的很多细节问题也都进行了修改,个人觉得文章有一定的创新性,最好是有临床实验支撑,还是很好中的。
-
未知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选择周期: 3个月内
我是5月13日投的稿件,6月返修,7月底校稿,8月16日录用,历时三个月的时间。我觉得审稿专家审稿很仔细,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修改后,文章明显有了很大的提升,从中也学习到了很多,还是很满意的。
最近刚被国际检验医学收录了一篇文章,送审了两个外审专家,一个建议修改后发表,指出了几个问题,还有一个专家针对文章中的语句语法提出了修改建议,历经两次修改后被录用。这次投稿从中学习到了很多,大家有文章的话可以投稿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