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感染、炎症、修复

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Infection Inflammation Repair 감염염증수복

  • 主管单位: 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
  • 影响因子: 0.40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2-8521
  • 国内刊号: 11-5225/R
  • 发行周期:
  • 邮发: 100048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感染、炎症、修复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 主编: 盛志勇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藻酸盐银离子敷料在深度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屠海霞;贺立新;曹玉珏;李冬海;赵鹏亮;马彩虹

    目的:探讨藻酸盐银离子敷料辅助治疗深度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深度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82例,平均年龄(41.77±17.56)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创面清创后观察组[创面面积(14.48±5.32)%TBSA]外用藻酸盐银离子敷料换药治疗,对照组[创面面积(13.17±6.48)%TBSA]外用涂有银锌霜皮肤黏膜抗菌剂的纱布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肉芽生长时间、换药次数、植皮成活率、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前和植皮手术前的创面组织细菌培养阳性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换药次数减少[(5.75±1.61)次比(9.10±1.56)次],肉芽生长时间[(13.28±1.84)d比(18.98±2.60)d]、创面愈合时间[(26.83±2.17)d比(33.14±10.56)d]及住院时间[(29.35±2.69)d比(35.41±3.03)d]均缩短,植皮成活率提高[(93.78±4.22)%比(90.24±5.63)%],细菌培养阳性率下降(15.0%比4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藻酸盐银离子敷料治疗深度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有效控制创面感染,提高了植皮成活率,有利于创面愈合.

  •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HBV-DNA与乙肝标志物和肝功能指标关系的分析

    作者:王海滨;张冬青;陈嫚;赵娇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定量检测水平与乙肝标志物和肝功能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2 374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清中HBV-DNA含量,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检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乙肝标志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肝功能指标.结果:2 374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HBV-DNA阳性率为45.4%(1 078例),HBeAg的检出率为29.6%(704例):501例HBsAg(+)、HBeAg(+)、HBcAb(+)模式的患者HBV-DNA检出率达75.4%(378例),1 586例HBsAg(+)、HBeAb(+)、HBcAb(+)模式的患者HBV-DNA检出率为34.3%(544例).与HBV-DNA阴性组比较,HBV-DNA阳性组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α-L-岩藻糖苷酶(AFU)的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且其水平随着病毒复制量的增加而增加.结论:在反映HBV复制方面,HBV-DNA的阳性率明显高于HBeAg,因此应定期进行血清HBV-DNA的定量检测,评估病毒的复制情况,同时检测血清ALT、AST、AFU水平,以尽早发现肝功能的损害,达到早期治疗的目的.

  • 人工真皮和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电击伤深度创面的临床研究

    作者:于新国;朱维平;吕大兵

    目的:观察人工真皮和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电击伤深度创面的疗效.方法:2011年1月-2013年1月30例电击伤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均15例20个创面.两组创面面积为0.5%~4.0%,Ⅲ~Ⅳ度,创面部位相当.两组创面扩创后,手术分两次进行.第1次为人工真皮植入,第2次是在人工真皮血管化后在人工真皮上移植自体刃厚皮,治疗组两次手术均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两组术后均给予抗炎、换药、抗瘢痕、功能锻炼等综合治疗,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质量及创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第1次手术后5~7 d即达到创面人工真皮血管化,行第2次手术,术后7~10d创面封闭;随访1年,皮肤弹性、耐磨性及关节活动度好,瘢痕不明显.对照组第1次手术后10~14 d创面人工真皮达到血管化,行第2次手术,术后10~16 d创面封闭;随访感染创面愈合后皮肤色泽暗红,活动度稍差,对压力有阻力,功能部位明显,皮肤易破溃,瘢痕明显,无感染创面愈合后与治疗组愈合质量无明显差异.治疗组第1次手术后3个创面发生感染,第2次手术后无感染创面出现.对照组第1次手术后6个创面发生感染,第2次手术后4个创面发生感染.结论:人工真皮、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方法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电击伤深度创面,可以提高复合移植后皮片的存活,缩短愈合时间,同时改善愈合质量.

  • 外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口服利奈唑胺治疗严重烧伤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残余创面的临床研究

    作者:苏海涛;李宜姝;朱应来;赵洪伟;阚侃;刘锐;姜成林;李宗瑜

    目的:探讨外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口服利奈唑胺治疗严重烧伤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所致残余创面的效果.方法:选择细菌培养为MRSA的有残余创面的大面积烧伤患者24例,共48处研究创面.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12例.其中一组中每例患者的两个创面再随机分为金扶宁治疗组(创面外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和对照组.另一组中每例患者的两个创面再随机分为利奈唑胺治疗组(口服利奈唑胺治疗)和金扶宁与利奈唑胺联合用药组,每组12个创面.各组残余创面均行浸浴后用凡士林油纱布包扎换药.金扶宁治疗组创面外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金扶宁),每个观察创面每次应用10 g,每日1次换药;利奈唑胺治疗组给予利奈唑胺片(斯沃)600 mg口服,每12 h 1次;联合用药组创面外用金扶宁,同时口服利奈唑胺片;对照组单用凡士林油纱布换药.观察创面愈合时间.创面隔日拍照1次,经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处理,测量相同视野拍照下的肉芽创面占残余创面总面积的比例.治疗1周后对创面分泌物行细菌培养和鉴定.结果:联合用药组创面愈合时间较其他3组明显缩短(P<0.05):治疗第14天肉芽创面占残余创面总面积的比例较其他3组均减少,治疗后1周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少于其他3组,但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外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口服利奈唑胺能显著促进严重烧伤后感染MRSA所致残余创面的愈合.

  • 早期运用烧伤关键性治疗技术及损伤控制性手术措施对提高火药爆炸烧伤患者存活率的作用

    作者:焦献功;卢秋成;蒋章佳;杨磊;刘友红;涂赤辉;周阳;张刚;李锋

    目的:探讨应用烧伤关键性治疗技术加损伤控制技术(DCS)对火药爆炸烧伤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我科2011年1月-2014年12月2 760例火药爆炸烧伤患者的治疗分为2个阶段,前阶段(组1,2011年1月-2012年12月)1 466例患者采用烧伤休克复苏和细胞保护、吸入性损伤综合防治、早期营养支持与代谢调理、早期创面修复、脓毒症综合防治等烧伤关键性治疗技术;后阶段(组2,2013年1月-2014年12月)1 294例患者加用DCS措施,即患者不具备创面早期修复的条件时暂缓手术,先维持生命;手术可分批次进行,采取简单的手术,减轻损伤、控制出血.比较2个阶段患者的全身性感染发生率、内脏并发症发生率及存活率.结果:与前阶段比较,后阶段治疗患者中烧伤面积>50%TBSA患者的全身性感染发生率、内脏并发症发生率(消化道出血、急性肾衰竭、肺功能衰竭、心功能衰竭)、存活率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早期运用烧伤关键性治疗技术加DCS措施对提高火药爆炸烧伤患者的存活率起了重要作用.

  • 肿瘤坏死因子-α削弱谷氨酰胺促大鼠骨骼肌蛋白质合成的途径

    作者:周济宏;洪志坚;胡心宝;解伟光;于攀;李幼生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对谷氨酰胺促大鼠骨骼肌蛋白质合成及对细胞膜谷氨酰胺载体ASCT2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揭示TNF-α影响谷氨酰胺促蛋白质合成的途径.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谷氨酰胺组(Gln组)和谷氨酰胺+肿瘤坏死因子组(Gln+ TNF-α组).所有大鼠均行72 h全肠外静脉营养(TPN).对照组给予普通TPN;Gln组给予添加丙氨酰谷氨酰胺二肽的肠外营养,谷氨酰胺剂量为0.3 g·kg-1·d-1;Gln+ TNF-α组TPN方法同Gln组,并于实验结束前24 h持续静脉滴注TNF-α(5 μg·kg-1·h-1).所有大鼠均于取材前0.5 h一次性静脉注射L-15N亮氨酸1.0 mmol/kg.TPN后72 h分别取血和下肢骨骼肌,测定血浆TNF-α浓度(双抗体夹心ELISA法)、血浆和骨骼肌Gln浓度(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骨骼肌蛋白质分数合成率(质谱仪测定后计算)、载体ASCT2 mRNA(RT-PCR方法)及蛋白(Western Blot法)表达水平.结果:Gln+ TNF-α组血浆TNF-α浓度显著高于其他两组;Gln+ TNF-α组血浆及骨骼肌中谷氨酰胺浓度高;Gln组和Gln+ TNF-α组骨骼肌中蛋白质合成率均高于对照组,并且Gln组高,各组间差异显著(P<0.01).对照组ASCT2 mRNA表达低(P<0.01),而另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3组ASCT2蛋白均有表达,Gln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Gln+ TNF-α组(P<0.01).结论:TNF-α能够升高大鼠血浆及骨骼肌中谷氨酰胺的浓度,削弱谷氨酰胺的促蛋白质合成作用;其途径是抑制谷氨酰胺载体蛋白的合成,降低了骨骼肌细胞对谷氨酰胺摄入,导致组织蛋白质合成下降.

  • Akt/mTOR信号通路介导低浓度过氧化氢对小鼠表皮干细胞的促增殖作用

    作者:亓俊华;聂刚;吴梅;刘晓萍;陈民佳;朱明;袁培松;张娅;宋昱庆

    目的:探讨低浓度过氧化氢(H2O2)对小鼠表皮干细胞(mESCs)体外促增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酶消化法分离培养mESCs.免疫荧光技术鉴定第3代mESCs β1整合素和角蛋白19 (K19)表达,流式细胞术鉴定CD34的表达;以不同低浓度H2O2(0、25、50、100、150和200 μmol/L)处理mESCs 48 h和72h.同时,另一组实验中在用不同浓度H2O2刺激的同时加入或不加入雷帕霉素(50 ng/ml)培养48 h.甲氮甲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Western Blot法检测H2O2刺激小鼠mESCs 48 h Akt/mTOR信号通路关键蛋白mTOR、Akt、P70s6k、eIF4E、4E-BP1、p-mTOR、p-Akt、p-P70s6k、p-eIF4E、p-4E-BP1和细胞增殖相关蛋白CyclinD1、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分离培养的mESCs细胞100%表达β1整合素和K19;流式细胞术检测99.8%的mESCs表达CD34;MTT检测结果显示,48 h和72 h时25 μ mol/L和50 μ mol/L的H2O2可以有效地促进mESCs的增殖(P<0.05),而雷帕霉素能拮抗这一效应;但当H2O2浓度为200 μ mol/L时,则显著抑制mESCs增殖(P<0.05);免疫印迹结果显示低浓度H2O2处理mESCs 48 h后,Akt/mTOR信号通路关键蛋白mTOR、Akt、eIF4E、4E-BP1水平及其磷酸化水平(p-mTOR、p-eIF4E、p-4E-BP1)显著增加(P<0.05或P<0.01),当H2O2浓度为200 μ mol/L时则抑制其表达(P<0.05或P<0.01).此外,50 μ mol/L的H2O2能上调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和PCNA的表达,而雷帕霉素能拮抗这一作用.结论:低浓度的H2O2对mESCs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并且能激活Akt/mTOR通路.而低浓度H2O2对mESCs的促增殖作用至少部分是通过活化Akt/mTOR信号通路介导的.

  • 靶向髓样分化蛋白-2特异性抗炎多肽的优化

    作者:谭燕;吴晓凤;翁珣;闫红

    目的:对原始多肽即靶向髓样分化蛋白-2(MD-2)拮抗多肽T6、T11进行突变多肽库的构建、筛选和功能鉴定,以获得具有更高抗炎活性的多肽.方法:以前期合成的可阻断MD-2与内毒素(LPS)结合但效率不高的原始多肽T6和T11序列为基础,每次随机突变相邻的3~5个氨基酸,保留剩余氨基酸,并同时在肽链的氨基端和羧基端引入额外的两个氨基酸,构建大容量的噬菌体突变肽库;再用全长的MD-2蛋白进行靶向淘选获得特异结合的多肽.后用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验证所获特异多肽的抗炎效果:①用获得的多肽200 μg/ml分别孵育巨噬细胞和人单核白细胞2h,再用内毒素(LPS)1μg/ml刺激6h.以单纯细胞培养液培养的细胞和LPS刺激6h的细胞作对照.②C57小鼠腹腔注射获得的多肽200 μg/ml,1h后腹腔注射LPS 400 μg/ml,6h后取血.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 ml或LPS的小鼠作对照.每组5只小鼠.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细胞培养上清和各组小鼠血清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的表达水平.结果:成功构建出原始多肽T6和T11序列为基础的突变肽库,用全长的MD-2蛋白进行靶向淘选获得特异结合多肽A8、H2、F5、H5、H9,通过细胞实验筛选得到有抑炎效果的多肽2条(A8、H2),可以明显抑制LPS所致细胞分泌TNF-α和IL-6水平的增高.动物实验发现只有1条多肽(H2)可以明显抑制LPS所致小鼠血清TNF-α和IL-6水平的增高.结论:成功构建了突变肽库,并从中筛选出一条具有高效抗炎效应的多肽.

  •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难愈合创面的治疗及护理

    作者:王爱琴;陈雅琴;朱伟琳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发生皮肤损伤时,由于免疫疾病存在往往导致创面难愈且易感染.近期我们收治了3例自身免疫疾病合并难愈性创面的患者,现将治疗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例1.患者女,49岁,因“左上肢皮肤坏死1个月”于2011年2月入院,既往有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史20余年.皮肤受到挤压后、在无破损的情况下发生坏死.创面约3%TBSA,呈黑色焦痂样,溶痂处可见失去光泽的坏死脂肪.因处于SLE活动期,按免疫科医嘱口服醋酸泼尼松龙50 mg/d.入院后进行了2次清创术,由于患者创面基底肉芽组织生长缓慢,不宜直接行自体皮移植手术,用异体皮覆盖创面.后患者因肺部感染复发转回免疫科治疗.定期随访换药,创面面积缩小了2/3,患者终因全身感染死亡.

    关键词:
  • 角蛋白15在表皮干细胞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阿龙;张翠萍;赵洪良;赵换军;谭志军;付小兵

    正常表皮细胞包括表皮干细胞、短暂增殖细胞和其他角质细胞,以表皮干细胞为主的基底层不断增生分化并向上迁移[1].表皮干细胞是表皮基底部具有不断增殖和分化能力的干细胞,对于维持表皮的自我更新和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2].角蛋白是表皮细胞的结构蛋白,是一类具有支撑和保护功能的纤维状蛋白质,它们通过直径为10 nm的微丝在细胞内形成广泛的网状结构.不同分化程度的表皮细胞表达不同的角蛋白,目前已知的角蛋白有49种,包括34种细胞角蛋白和15种毛发角蛋白.Ⅰ型角蛋白也叫酸性角蛋白,包括细胞角蛋白(K9、K10、K12~K20和K23)和毛发角蛋白(Ha1~Ha8).Ⅱ型角蛋白也叫碱性角蛋白,包括细胞角蛋白(K1~K8)和毛发角蛋白(Hb1~Hb6)等.角蛋白15是小分子角蛋白家族成员之一,为Ⅰ型酸性角蛋白,分子质量为52 kD,在表皮干细胞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3].本文就K15的发现、基因表达和调控以及作为干细胞标志的可靠性综述如下.

    关键词:
  • 糖尿病微血管形成障碍所涉及的重要组织结构与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的关系

    作者:潘良利;程飚

    微血管形成障碍是糖尿病一个重要的继发改变.糖尿病患者体内存在不同程度的微血管形成障碍,因而易出现慢性难愈性创面等诸多并发症.随着我国糖尿病发生率的逐渐上升,微血管形成障碍引起的并发症亦不断增加,不仅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国家医疗开支带来了巨大负担.因此迫切需要探索糖尿病微血管形成障碍的机制及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 自噬在创面愈合过程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邹敬江

    创面愈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依靠修复细胞、炎性细胞、细胞外基质、多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协同作用来重建受损的组织,且各种因素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是时间与空间上高度协调的整合过程.自噬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生命现象,被称为“Ⅱ型程序性细胞死亡”,是生物降解胞内蛋白,完成细胞器转化,保持内环境稳定的重要方式.损伤激活自噬,自噬与血管新生和组织损伤后修复密切相关.自噬在以下方面参与创面愈合过程:在炎症期,自噬具有抗感染和负性调节炎症反应的作用,防止过度炎症反应引起组织损伤;在创面血管新生过程中,局部低氧或缺氧、组织低灌注、营养匮乏等可诱导自噬,自噬发挥抗凋亡和抗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促进细胞存活,血管内皮细胞自噬可促进创面血管新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参与自噬,促进内皮细胞管型形成;在创面再上皮化过程中,自噬能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分化,促进上皮各种细胞增殖、迁移;在创面瘢痕改建过程中,成纤维细胞自噬能影响增生性瘢痕形成,自噬通过调控细胞产生转化生长因子-β (TGF-β)和将“异常”细胞外基质排出细胞达到创面瘢痕改建的目的.

    关键词:
  • 通过调控表观遗传修饰以提高细胞再程序化效率的研究进展

    作者:谢欣彤;吴漫茵;林瑶;蔡飒;潘宇;付小兵

    机体发育过程中,干细胞通过程序性分化过程产生具有特定形态和功能的体细胞.细胞再程序化是通过外源性导入转录因子等方法,使之重新获得分化前的多能性(即去分化)或改变其特性进而转变为另一种组织细胞(即转分化)[1].通过转染4种转录因子(Oct4、Sox2、c-Myc和Klf4,OSKM),可诱导成纤维细胞再程序化为具有胚胎干细胞特性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2].Kim等[3-4]通过导入特定细胞分化所需的关键因子直接诱导成纤维细胞再程序化为神经、心肌等细胞.

    关键词:
  • 前臂双蒂逆行皮瓣修复手背部热挤压伤1例

    作者:董肇杨;施闻华;顾晓月;彭媛;蒋秋萍

    我们采用前臂双蒂逆行皮瓣修复手背部热压伤并有感染征象患者1例,报告如下.1 病历简介患者男,26岁,2014年10月25日因在工作中不慎被高温热机器压伤右手(机器温度约140℃,热压时间约30 s)而在外院就诊,手X线片显示无名指骨折.诊断:①右手热挤压伤,0.5%TBSA,Ⅲ度;②右手无名指骨折.创面予以清创、1%磺胺嘧啶银霜外敷包扎处理后入院治疗,因患者拒绝截指手术,于伤后3d转我院继续治疗.入院查体:全身情况较好,创面位于右手背侧及右手第2~5指指背,面积约0.5%TBSA,表皮脱落,基底苍白,质地硬,痛觉消失,创周红、肿,指端红紫伴麻木,手腕部正常(图1,见封三).

    关键词:
  • 剖宫产子宫瘢痕憩室再妊娠足月分娩1例报告

    作者:杨翠丽;王向红;翟红卫;曹晓蕾

    关于前次剖宫产子宫瘢痕憩室的临床意义,目前尚未明确.现将我院收治1例剖宫产子宫瘢痕憩室再妊娠产妇足月分娩的情况报告如下.1 病历简介孕妇,28岁,孕2产1,因宫内孕第2胎足月,瘢痕子宫,无腹痛,于2014年12月16日10:20入院待产.平时月经规律,曾于2009年因“脐带绕颈2周”行剖宫产术,当时子宫肌层缝合方法不明.此次妊娠停经51 d行B超检查提示:胚芽长0.65 cm,可见原始心管搏动,子宫前壁峡部部分黏膜层回声不完整,其前方肌层见部分回声失落区,深约0.51 cm,残余肌层厚约0.23 cm,其前方浆膜层回声连续完整,无回声区上方肌层厚约0.83 cm,无回声区下方肌层厚约1.03 cm(图1).超声诊断:宫内早孕,子宫切口憩室.孕期平顺,孕期查体,耻骨联合上子宫下段处均无压痛.

    关键词:
  • 成功治愈糖尿病足Wagner3级合并慢性骨髓炎1例

    作者:刘贯英;邓晓龙;王敏哲;孙玥;张丽

    收治1例糖尿病足wagner3级合并慢性骨髓炎患者,在外院拟行截趾术,因患者拒绝而转入我院治疗,终保趾成功.报告如下.1 病历简介患者女,45岁,糖尿病病史15年,间断口服二甲双胍,未规律监测血糖.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足第2趾红肿伴疼痛,未予以重视,至1个月前左足第2趾出现局部皮肤破溃,在外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足,给予局部换药、抗感染、降糖等对症治疗,效果欠佳.4日前在外院行左足磁共振检查提示骨髓炎,拟行截趾手术,患者拒绝,来我院进一步治疗.

    关键词:
  • 机械通气治疗吸入性损伤的研究进展

    作者:郭光华;廖新成

    在火灾受害者当中,吸入性损伤具有很高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特别是在密闭环境中,烟雾所致吸入性损伤为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1].1 吸入性损伤的病理生理改变吸入性损伤是热力和(或)烟雾等化学物质引起的呼吸道以及肺实质损害,患者多表现为大面积重度烧伤,常伴有头面部烧伤.热力损伤为物理性损伤,常因吸入蒸气、高热空气等引起;烟雾引起的损伤主要为化学性损伤.火灾发生时,中、低温度(80~160℃)的干热气体主要造成上呼吸道损伤[2],表现为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气道阻力增加,引起通气功能障碍,并且气道黏膜损伤程度影响着患者预后[3].而湿热空气以及烟雾等有毒化学物质除引起上呼吸道损伤和气管损伤外,亦可造成肺实质损伤,表现为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失活,导致肺泡萎缩、肺泡内压消失,液体向肺间质及肺泡内转移,出现肺水肿及肺间质水肿,气体交换受到严重影响,终导致急性呼吸功能衰竭.

    关键词:
  • 烧伤创面感染的新认识

    作者:向军;陆树良

    烧伤后发生的严重感染仍是目前烧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创面处理技术等综合治疗措施日趋成熟,烧伤创面脓毒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但脓毒症病死率并未得到有效控制[1].烧伤创面严重感染是导致全身感染乃至脓毒症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烧伤创面感染再次深入了解.

    关键词:
感染、炎症、修复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2017 01 02 03 04
2016 01 02 03 04
2015 01 02 03 04
2014 01 02 03 04
2013 01 02 03 04
2012 01 02 03 04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