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感染、炎症、修复

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Infection Inflammation Repair 감염염증수복

  • 主管单位: 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
  • 影响因子: 0.40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2-8521
  • 国内刊号: 11-5225/R
  • 发行周期:
  • 邮发: 100048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感染、炎症、修复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 主编: 盛志勇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经VEGF165转染的成纤维细胞-脱细胞异种真皮替代物的构建及其对创面愈合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贺立新;马彩虹;曹玉珏;李冬海;刘强

    目的:构建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165转染的成纤维细胞-脱细胞异种真皮替代物,观察其在促进大鼠深度创面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将扩增的VEGF165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在脂质体介导下将重组质粒转染至经传代培养的鼠成纤维细胞(NIH/3T3),再将转染后的NIH/3T3接种于猪脱细胞真皮表面得到成纤维细胞-脱细胞异种真皮替代物;而后将此替代物与自体薄皮片移植于SD大鼠深度创面(实验组),对动物创面愈合情况进行观察.单纯脱细胞异种真皮替代物移植大鼠作为对照组.结果: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VEGF165可成功转染至鼠成纤维细胞,移植后实验组皮片成活率(9376±340)%,对照组皮片成活率(8501±174)%,两者差异有显著性(t=8873,P<001).组织学观察显示,移植第4周实验组毛细血管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结论:成功构建了经VEGF165转染的成纤维细胞-脱细胞异种真皮替代物,且其具有明显的促进动物创面愈合作用.

  • 阴道封闭术对老年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效果观察

    作者:张迎辉;鲁永鲜;王文英;刘昕;刘静霞;沈文洁;赵英

    目的:了解阴道封闭术对老年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相关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在2005年10月-2010年2月期间,采用盆底困扰量表简表(PFDI-20)及生活质量问卷盆底影响问卷简表(PFIQ-7),对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60例因POP-Q Ⅲ~Ⅳ期重度POP实施阴道封闭手术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2个月、6个月及1年对患者进行POP相关症状以及生活质量问卷调查.问卷评分越高对生活质量影响越大,反之则对生活质量影响越小.结果:术后2个月、6个月及1年时分别有56人、53人和52人完成问卷调查,随访率分别为93%(56/60例)、88%(53/60例)和87%(52/60例).PFDI-20与PFIQ-7在术前及术后2个月、6个月及1年时的平均得分依次为(7678±4071)分、(1573±1055)分、(1111±823)分、(1106±820)分和(8241±3249)分、(1788±1812)分、(1293±1474)分、(1277±1464)分,术后评分较术前均有显著下降.结论:阴道封闭手术可以有效缓解老年POP患者的阴道或盆腔不适症状及排尿困扰症状,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门急诊护士睡眠情况调查

    作者:陈莹;张鑫

    为了解门急诊护士群体的睡眠状况,为护理管理者干预护士的身心健康提供参考,对我院36名门急诊护士进行了睡眠状况调查.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门诊和急诊临床护士36名,均为女性,平均年龄(243±31)岁.以问卷调查形式收集资料.利用护士大会时间集体发放问卷,遵循自愿原则集中填写,要求在10~15 min内完成.共发放问卷36份,收回36份,有效回收率为100%,问卷有效率为100%.结果采用CHISS统计学软件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 乌司他丁对主动脉夹层术后急性肺损伤治疗效果的研究

    作者:章淬;穆心苇;牛永胜;陈永铭;程子昊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主动脉夹层术后急性肺损伤(ALI)的治疗作用.方法:将2009年与2010年主动脉夹层术后出现ALI的18例和21例患者分别设为常规治疗组和乌司他丁治疗组.针对ALI,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乌司他丁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乌司他丁300 kU+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3 d.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 d内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吸氧浓度,PaO2/FiO2)、呼吸指数(动脉-肺泡氧分压差/吸氧浓度,PA-aO2/PaO2)的变化,并比较两组呼吸机使用时间、ICU停留时间和住院病死率.结果:乌司他丁治疗组术后第1日、第2日氧合指数较术后当日明显增高,呼吸指数明显降低;但两组患者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ICU停留时间和住院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乌司他丁通过抑制急性炎症反应对主动脉夹层术后ALI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 3DP补片和PHS补片修补腹股沟疝体会(附106例报告)

    作者:曹风俊;姜维明;刘文杰;代继源

    目的:探讨3DP和PHS 补片修补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8月应用3DP和PHS补片行开放性前入路腹膜前修补术的106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6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50±12)min,平均术后住院时间(41±14)d.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发生.术后平均随访20个月(18~26个月),无复发.结论:应用3DP和PHS补片治疗腹股沟疝安全有效,术后恢复快,近期疗效满意.

    关键词: 腹股沟 补片 修复
  • 帕瑞昔布钠对腰椎手术患者舒芬太尼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作者:孙雪峰;吕砚;郝建华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对腰椎手术患者舒芬太尼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腰椎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帕瑞昔布钠组和对照组.两组术中采用相同的麻醉方法.帕瑞昔布钠组术前和第1次给药后12 h静注帕瑞昔布钠40 mg,对照组则静注2 ml生理盐水.术后均采用舒芬太尼自控镇痛.观察术后48 h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舒芬太尼用量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6 h帕瑞昔布钠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时间两组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帕瑞昔布钠组术后12 h、24 h、48 h舒芬太尼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的并发症发生.结论:帕瑞昔布纳用于腰椎手术术后镇痛可以提高舒芬太尼的镇痛效果,减少舒芬太尼的用量.

  •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定量分析对冠心病诊断价值的研究

    作者:唐玲;王瑞霞;欧阳巧洪;董雪雅

    目的:探讨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定量分析法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50例心肌灌注显像目视法结果正常但自动定量分析结果异常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用自动定量分析软件获得左心室心肌前壁、下壁、间壁和侧壁共4个壁的定量数值,并与健康体检者25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患者行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正常对照组与冠心病组心肌各壁定量分析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和P<0001).50例冠心病患者中39例心电图和冠脉造影结果异常(78%),其中定量分析显示单一心肌壁受累的16例患者中心电图和冠脉造影异常者11例(688%),≥2个心肌壁受累的34例患者中心电图和冠脉造影异常者28例(824%).结论: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定量分析方法可作为冠心病临床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

  • 中国人群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病原微生物学特征分析

    作者:姜玉峰;付小兵;陆树良;韩春茂;胡大海;刘宏伟;程飙;章宏伟;冉兴无;谢挺;李强;王凌峰;刘毅;叶祥柏;李鹰;陈华德;王润秀

    目的:研究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病原微生物学特征,为选择正确的创面抗感染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中心横断性病例回顾调查研究的方法,对2007-2008年我国17家医院中因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住院治疗患者的住院病历中有关细菌病原学特征进行记录,分析其规律.结果:共有1 488 201个病案被纳入观察对象,从中获得符合入选标准的2 513例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18 d~96岁,中位年龄58岁.660个病案记录了细菌培养结果,1 853个病案无记录,144个记录显示培养结果为阴性,4个记录无法进行分类.记录革兰阴性杆菌36种,347株;革兰阳性球菌17种,265株;革兰阳性杆菌5种,7株;革兰阴性球菌1种,4株;真菌7种,42株;共计可分类阳性记录66种,66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含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常见致病菌,其次为铜绿假单孢菌、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革兰阳性杆菌、革兰阴性球菌少见.白色念珠菌为常见真菌.结论: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感染病原微生物种类繁多、特征复杂,提示在创面病原微生物的抗感染治疗过程中应加强并重视对创面的细菌培养,这样才能给予针对性强的抗生素或其他方式治疗,从而避免抗生素的联用及滥用,降低抗生素滥用造成的耐药性,以及抗生素过度使用而导致的医药费用的额外增加.

  • 喉癌术后抑郁患者系统化护理的效果观察

    作者:郭静;李黛;赵文睿;郑丽娜;阎静宇

    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采取手术治疗,患者5年生存率较高.但喉切除后,颈部终身性瘘口导致患者外观改变、进食困难、长期带管、失去语言功能、交流障碍等,患者易伴发抑郁.我科对60例喉切除术后应用气管套管并伴发抑郁患者进行早期系统化护理,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 批量烧伤患者现场急救与转运过程中的护理体会

    作者:王宇;王淑君

    各种自然灾害及突发大型伤害事件会导致批量伤亡患者的出现.联合国对批量伤亡的定义是:一个突发情况需处理大量伤员,导致医源不足,因此患病和死亡的可能性将上升.科学的急救方法及合理的转运方式可以降低伤亡率,并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

  • 乌司他丁对烫伤大鼠全身炎症、脏器微血管通透性和组织含水率的影响

    作者:胡森;白慧颖;周国勇;盛志勇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50%总体表面积烫伤大鼠全身炎症、脏器微血管通透性和组织含水率的影响.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烫伤组和乌司他丁组(n=16),两组动物均造成50%总体表面积Ⅲ度烫伤.于烫伤后即刻静脉分别注射生理盐水或乌司他丁40 000 U/kg.于烫伤后4 h取血浆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和髓过氧化物酶,然后处死动物,采用伊文斯蓝法测定心、肝、肺、肾和小肠微血管通透性,干/湿重法测定组织含水率.结果:烫伤后4 h乌司他丁组血浆C反应蛋白含量和髓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低于烫伤组(P均<001).乌司他丁组肺、肾和小肠组织伊文斯蓝含量和含水率均显著低于烫伤组(P<005或P<001).结论:乌司他丁能抑制致死性烫伤休克大鼠血浆促炎症因子水平,减轻组织炎症反应,降低脏器微血管通透性和组织水肿,减少血管内液体丢失,可用于烧伤休克的早期药物治疗.

  • 电针足三里穴对致死性失血性休克延迟补液大鼠生存率和脏器功能指标的影响

    作者:钟毓贤;石现;胡森;刘先奇;姚甲瑞;方涛

    目的:研究电针足三里穴对致死性失血性休克延迟补液大鼠生存率和脏器功能指标的影响,探讨其对液体复苏疗法的替代作用.方法:36只SD雄性大鼠,体重(270±20)g,按全血容量的45%放血制成致死性失血性休克模型.随机分为3组:即刻补液组、非经非穴+延迟补液组和足三里+延迟补液组,每组12只.即刻补液组于失血后10 min即行补液.足三里+延迟补液组于失血后10 min电针足三里穴(3 Hz,38 V,持续刺激25 min,);非经非穴+延迟补液组电针非经非穴部位,其他操作同足三里+延迟补液组.后两组均于失血后3 h实施延迟补液.测定失血前和失血后0、1、3、12、24 h平均动脉压(MAP)及丙氨酸转氨酶(ALT)、肌酐(Cr)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记录24 h生存率.结果:失血后即刻3组大鼠的MAP均显著降低,之后足三里+延迟补液组和即刻补液组MAP明显回升,于3 h后均显著高于非经非穴+延迟补液组(P<005);失血后24 h足三里+延迟补液组与即刻补液组MAP接近正常水平(P>005).失血后3组血浆ALT、CK-MB和Cr等脏器功能指标均较失血前显著升高;足三里+延迟补液组自失血后3 h起各脏器功能指标显著低于非经非穴+延迟补液组(P<005),失血后24 h足三里+延迟补液组与即刻补液组各脏器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足三里+延迟补液组和即刻补液组失血后12 h生存率均显著高于非经非穴+延迟补液组,足三里+延迟补液组24 h生存率低于即刻补液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穴能有效提高致死性失血性休克大鼠MAP,减轻脏器功能损害,提高早期生存率,提示失血性休克现场救治无即刻补液条件时,电针足三里穴能部分替代乳酸林格液的治疗效应.

  • 中西医结合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的临床比较研究

    作者:李炜;罗卫;蔡瑞康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单纯西医治疗组36例采用阿维A口服和复方甘草酸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2例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辩证分为两个证型:毒热型方选清营汤加减,伤阴型方选养血解毒汤加减,并均用中药泡洗.比较治疗4周后两组愈显率,红皮病型银屑病症状开始消退、明显消退、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单纯西医治疗组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愈显率高(969%比750%)、症状开始消退时间[(94±27)d比(146±19)d]和明显消退时间[(185±32)d比(243±30)d]及住院时间[(283±38)d比(391±45)d]短,不良反应更小 (P均<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起效快,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小.

  • 出院患者满意度电话随访中护理问题分析及处理

    作者:董玫;田京发;王晓敏;李秋

    我院随访中心对所有出院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及家属对医院医疗护理等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现将随访中的护理问题回顾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方法由随访中心专职人员对2009年出院患者或患者家属进行电话随访24 061例次,对2010年出院患者或家属电话随访26 577例次, 了解其对医院医疗护理质量、后勤管理、医院环境等各项工作的满意度,分类记录.随访时间在患者出院1~15 d内完成.12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衣霉素诱导内质网应激对树突状细胞成熟分化的影响

    作者:祝筱梅;姚咏明;董宁;张庆红;于燕;盛志勇

    目的:内质网应激(ERS)是真核细胞中普遍存在的适应性应激反应,本研究应用ERS特异性诱导剂衣霉素(TM)体外刺激小鼠脾脏树突状细胞(DC),观察DC功能状态的改变情况.方法:分离正常BALB/c小鼠脾脏DC进行体外培养,给予ERS特异性诱导剂TM刺激,观察不同剂量、不同作用时间TM刺激与DC表面共刺激分子表达及分泌功能间的效应关系.结果:TM刺激后,DC表面共刺激分子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Ⅱ表达有明显上调(P<005),但未引起CD80、CD86表达水平的明显改变;TM刺激后DC分泌功能有所增强.结论:TM激发的药物性ERS不能有效诱导DC成熟分化.

  • 38例临床疑难配血原因的分析及处理

    作者:宋海燕;董丽;崔丹;李慧

    院2009年8月-2010年12月遇到38例输血前疑难配血的情况,现将其原因分析和处理措施总结如下.1 病例和方法11 病例 发生疑难配血38例患者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8~71岁,平均36岁.急性白血病18例,恶性肿瘤7例,骨结核4例,肾移植术前4例,孕妇剖宫产前2例,外伤2例,肺大疱1例.其中18例为治疗用血,20例为手术前常规备血.

  • 激光结合抗生素介入性治疗细菌性椎间盘炎的实验研究

    作者:汪韬;李玉民;管宜可;夏勇;刘牛庆;余国春;韩晓斌;任慧勇;王彦明;黄卫国

    目的:探讨激光结合抗生素介入性治疗对兔细菌性椎间盘炎(BD)的治疗效果.方法:36只雄性新西兰兔,采用侧方入路暴露兔腰椎间盘、在目标椎间盘髓核内穿刺注入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制作兔BD模型,并随机分为6组:模型组、非治疗组、手术治疗组、药物介入治疗组、激光介入治疗组、激光结合药物介入治疗组,每组6只动物.模型组在注入细菌1周后进行腰椎正侧位X线片和MRI检查,并处死取目标椎间盘组织进行细菌培养;非治疗组在注入细菌后不给予特殊治疗;其他各组在目标椎间盘注入细菌1周后,手术治疗组采用开放清创手术治疗,药物介入治疗组在目标椎间盘内注射盐酸万古霉素溶液,激光介入治疗组使用光纤穿刺目标椎间盘、半导体激光照射,激光结合药物介入治疗组在使用激光照射后随即椎间盘内注射盐酸万古霉素溶液.实验动物发生截瘫即处死取材,其他动物在注入细菌6周后处死,对目标椎间盘的大体像和矢状位病理切片进行BD病理学评分.结果:模型组动物MRI结果显示椎间隙狭窄、核磁信号改变,细菌培养阳性率为833%(5/6只).非治疗组动物的尸解和病理切片显示椎间隙狭窄、椎间盘组织溃烂、骨性终板破坏及硬化、硬膜外脓肿形成;手术治疗组表现为椎间隙狭窄、椎体间骨性融合;药物介入治疗组表现为椎间隙狭窄、椎间盘局部组织炎症和局部骨性终板的破坏及硬化;激光介入治疗组和激光结合药物介入治疗组都表现为在椎间盘内出现激光照射髓核后残留的空洞、局部的炎症表现,但激光结合药物介入治疗组局部炎症的表现和组织破坏较激光介入治疗组轻微,髓核部位被纤维组织所取代.手术治疗组的BD评分为(970±095)分,显著性低于其他各组;药物介入治疗组和激光介入治疗组BD评分分别为(1200±156)分和(1260±097)分,两者均显著低于非治疗组;激光结合药物介入治疗组的BD评分为(1070±116)分,显著性低于非治疗组、药物介入治疗组和激光介入治疗组.结论:激光结合抗生素介入性治疗可以阻止兔BD的病理进程.

  • 内毒素耐受和拟胆碱药物对巨噬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作者:吕艺;周国勇;胡森

    目的:探讨内毒素耐受和拟胆碱药物卡巴胆碱对巨噬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泌的调节作用.方法:①分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将其与内毒素(LPS)作用不同时间(0、2、4、8 h);②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RPMI1640常规培养),LPS耐受组(LPS预刺激20 h,再用LPS刺激4 h)和LPS不耐受组(RPMI1640常规培养20 h后,再加LPS刺激4 h);③分离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LPS刺激组及卡巴胆碱+LPS刺激组(卡巴胆碱20 μmol/L预处理后LPS刺激).各组LPS的剂量均为100 ng/ml.收集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及细胞裂解液,用酶联免疫分析(ELISA)方法检测TNF-α浓度.结果:LPS预刺激巨噬细胞20 h后再次用LPS刺激时,其TNF-α分泌量不增加,与空白对照组接近,同时细胞内TNF-α含量也不增加.未经LPS预刺激的巨噬细胞在受到LPS刺激后TNF-α分泌量大幅增加,同时细胞内TNF-α含量也伴随增加,即细胞分泌和贮存的TNF-α量的变化一致.卡巴胆碱预处理巨噬细胞受内毒素刺激后TNF-α分泌量低于单纯LPS刺激组细胞,但细胞内的TNF-α含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与单纯LPS刺激组接近.结论:巨噬细胞建立LPS耐受机制或受到拟胆碱药物作用后,再次受到LPS刺激后均表现为TNF-α分泌的减少,但细胞内TNF-α量变化规律不一致.提示内毒素耐受和胆碱能抗炎所致巨噬细胞炎症反应特性改变的机制不同.

  • 恙虫病61例的护理体会

    作者:王梅华;王燕;张齐

    恙虫病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鼠类为主要传染源,恙虫幼虫(恙螨)为传播媒介.恙虫病以高热、皮疹、焦痂和淋巴结肿大为特征,合并症多.我院曾收治 61例恙虫病患者,现将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12例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

    作者:陈巧灵;赵红梅

    重症肌无力危象是重症肌无力患者病情急骤进展的结果,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和吞咽困难,病势凶险,若不及时抢救,大多因呼吸骤停而死亡.我科在2005年9月-2011年5月共救治了12例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效果良好,现将其急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急性肺损伤肺泡液体清除及调节因素的研究进展

    作者:程中贵;王谊冰;胡森

    急性肺损伤是以炎症和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其病理特点为弥漫性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导致弥漫性肺间质及肺泡水肿,临床表现为难以纠正的进行性低氧血症和呼吸窘迫,肺部影像学上表现为弥漫性渗出性改变,严重时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1].急性肺损伤后肺间质及肺泡内液体的异常聚集是导致进行性低氧血症和呼吸窘迫的主要病理基础.研究表明肺泡液体清除率对于急性肺损伤的预后有重要影响[2].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急性肺损伤肺泡液体清除率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的研究,现对急性肺损伤肺泡液体清除及其调节因素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间充质干细胞在肾损伤修复中的作用

    作者:李凤麒;韩莹;李磊

    综观全球,肾功能衰竭是主要的健康问题之一,它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文献报道,预计到2015年,美国终末期肾病的发生率很有可能继续增加[1].仅2007年,美国投入到终末期肾病的医疗费用是208亿美元,占其医药总预算的58%[2].虽然在过去几年里肾移植治疗已取得显著进展,但供体的严重缺乏以及移植后出现的免疫排斥问题一直都很难取得实质性突破.因此,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是肾脏疾病研究的重点.

  • 甲氧氯普胺片致痉挛性斜颈1例

    作者:石俊杰;战祥萍

    报告甲氧氯普胺片致痉挛性斜颈患者1例.1 病历简介患者男性,20岁.因饮食不洁出现恶心、腹泻、腹痛、腹胀.查体:肠鸣音12 次/min,余无异常.便常规:稀水样便,可见未消化食物,白细胞、红细胞、脓球均阴性.诊断为急性胃肠炎.给予氟哌酸胶囊02 g、甲氧氯普胺片10 mg口服,均每日3次, 3 d后腹泻、恶心、腹胀症状基本消失,停药.

  • 建立创面治疗中心的管理学探讨——(二)建立创面治疗中心的依据

    作者:杨云滨;付小兵;覃国强

    管理学上认为,影响组织机构设计的因素主要有战略因素、规模因素、环境因素和技术因素.围绕以上学说,我们对医院建立创面治疗中心的组织机构设置与病床编制进行了探索.

感染、炎症、修复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2017 01 02 03 04
2016 01 02 03 04
2015 01 02 03 04
2014 01 02 03 04
2013 01 02 03 04
2012 01 02 03 04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