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与临床杂志
Basic & Clinical Medicine 기초의학여림상
- 主管单位: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北京生理科学会
- 影响因子: 0.6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82-358
- 国内刊号: 1001-6325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外周神经损伤大鼠背根神经节中Ephrin B1及RYK 受体表达的变化
目的 研究外周神经损伤后背根神经节细胞中Ephrin B1及其相关受体的表达变化.方法 建立一侧坐骨神经夹伤的大鼠动物模型,通过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受损侧背根神经节细胞中Ephrin B1及其相关受体Eph B1、Eph B2、Eph B3和Eph A4、RYK等的表达,并分析阳性细胞数和不同大小阳性细胞的构成比例.结果 外周坐骨神经受损侧背根神经节细胞中Ephrin B1的表达明显减弱,而Eph B1、Eph B2、Eph B3和Eph A4受体的表达无明显变化,但RYK受体的表达则明显加强.结论 Ephrin B1和RYK受体在一侧外周坐骨神经夹伤后的大鼠背根神经节细胞中表达的变化,说明它很有可能参与了损伤后的功能活动.
-
Notch1在前列腺癌细胞PC3中对其配体Jagged1表达的调控
目的 探讨在前列腺癌细胞PC3中,Notch1和Jagged1对细胞生长的影响,及Notch1对其配体Jagged1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 通过siRNA干扰的方法分别抑制Notch1和Jagged1蛋白的表达,用MTT法检测PC3细胞的生长;分别通过siRNA干扰和转染质粒的方法,抑制和促进PC3细胞中Notch1蛋白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检测Jagged1蛋白水平,用Real-time PCR检测Jagged1 mRNA水平.结果 抑制Notch1和Jagged1蛋白的表达后,PC3细胞的生长减慢;抑制Notch1的表达引起Jagged1的蛋白水平下降而过表达Notch1引起Jagged1的蛋白水平上升,同时,Jagged1蛋白水平与mRNA水平的变化不一致.结论 Notch1和Jagged1对前列腺癌细胞PC3的生长有重要影响.Notch1可以调控其配体Jagged1的表达.
-
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端粒酶抑制基因促胰腺癌细胞凋亡
目的 研究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端粒酶反义RNA促进胰腺癌细胞Can-pan-2凋亡的作用.方法 通过电穿孔法将携带正反义端粒酶RNA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导入PT67包装细胞,G418筛选抗性细胞,获取稳定表达病毒的产病毒细胞株,以病毒上清感染Can-pan-2细胞,G418筛选获得稳定转染细胞集落并扩增培养,PCR鉴定端粒酶RNA基因的表达,TRAP-PCR-ELISA法检测端粒酶活性,免疫荧光化学检测不同处理组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两种逆转录病毒上清的滴度分别为0.95×106 CFU/mL和1.1×106 CFU/mL,PCR法可于约500 bp处观察到目的基因的表达,反义端粒酶RNA作用后,Can-pan-2细胞端粒酶活性和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并出现明显的细胞凋亡.结论 反义端粒酶RNA可抑制胰腺癌细胞端粒酶活性,促进胰腺癌细胞的凋亡.
-
mCD99L2基因沉默对小鼠B淋巴瘤细胞系A20细胞转化为 H/RS样细胞的影响
目的 探究mCD99L2基因沉默对小鼠B淋巴瘤细胞系A20细胞转化为H/RS样细胞的影响.方法 重组SiRNA表达质粒LV-mCD99L2,体外转染内源性mCD99L2表达阳性的A20细胞,筛选出稳定表达LV质粒的细胞株并扩增培养;采用免疫荧光技术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转化前后两组细胞鼠源CD30表达;透射电镜观察转化后细胞超微结构的形态特点;细胞计数方法动态观测培养细胞干扰组A20-LV-mCD99L2和未经干扰组A20细胞的H/RS样细胞(直径≥25 μm)转型率,以人霍奇金淋巴瘤细胞系L428作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 获得了稳定表达LV质粒的单克隆细胞株A20-LV-mCD99L2;免疫荧光标记显示转化细胞CD30(+);流式细胞仪检测A20-LV-mCD99L2细胞CD30阳性率为54.4%;透射电镜观察转化后细胞核增大,可见单核、双核及多核,核仁明显的H/RS样细胞;干扰组H/RS样细胞的转型率明显高于未经干扰组(P<0.01).两组处于S期的细胞无明显差异,两组细胞均未见凋亡峰.结论 mCD99L2基因沉默可诱导小鼠B淋巴瘤细胞系A20细胞转化为H/RS样细胞.
-
中国人胰腺癌细胞系的染色体特征
目的 分析中国人胰腺癌细胞系的细胞遗传学特征.方法 对本实验室建立的中国人胰腺癌细胞系PC1、PC2、PC3、PC4和PC7进行染色体分析,并采用3号、13号、18号、20号染色体涂染探针验证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结果.结果 5株胰腺癌细胞系均为以亚三倍体为主的核型;染色体众数目分别为PC1:58,PC2:56,PC3:61,PC4:53,PC7:54;各细胞系中可见不同比例的双着丝粒染色体、双微体、环状染色体、无着丝粒染色体片段或复杂易位等多种畸变.结论 胰腺癌细胞系的染色体为亚三倍体,而且存在着复杂的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畸变.若要准确识别染色体异常,还需结合其他分子细胞遗传学技术.
-
肾上腺髓质素缓解大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目的 探讨肾上腺髓质素(ADM)对大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18只,分为对照组、低氧组和低氧+ADM组,每组6只.持续皮下注射ADM1-50后,测定平均肺动脉压(mPAP)、右心室肥大指数RV/(LV+S)、肺小动脉病理及形态计量学和体循环平均压(mSBP),放免法测定肺动脉血浆ADM水平,原位杂交测定肺动脉ADMR mRNA的表达.结果 ①低氧组大鼠mPAP,RV/(LV+S),管壁厚度与血管外径比值(MT%)及管壁面积与血管面积比值(MA%)均显著升高(P<0.01);ADM组显著缓解以上变化(P<0.01).②低氧组与低氧+ADM组肺动脉血浆ADM浓度均高于对照组,且低氧+ADM组较低氧组ADM浓度低(P<0.05).③低氧组与低氧+ADM组的ADMR mRNA表达较对照组增强(P<0.01).结论 持续皮下注射ADM对慢性低氧所致的肺动脉高压及肺血管重塑有预防和部分逆转作用.
-
加巴喷丁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小鼠脑皮层组织内差异表达基因的影响
目的 观察加巴喷丁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小鼠脑皮层基因表达差异的影响.方法 12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C)、假手术(S)和模型(M)组,各组再按不同给药分为生理盐水(P)和加巴喷丁(G)两个亚组(终分为C+P、C+G、S+P、S+G、M+P、M+G六组).部分坐骨神经结扎2周后开始腹腔给药,给药4周后留取大脑皮层.通过手术侧足行为学和机械痛阈的改变来确认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成功及观察加巴喷丁的疗效.选择S+P、M+P和M+G三组做基因表达差异检测,并用实时PCR验证部分表达有显著差异的基因.结果 M+P和S+P相比较,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肽Y、Pleiotrophin等基因显著下调.M+G和M+P相比较,上述基因显著上调.结论 加巴喷丁镇痛的脑机制可能与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肽Y、Pleiotrophin等基因的上调有关.
-
Ⅱ相代谢酶基因多态性联合烟酒习惯对肝癌易感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Ⅱ相代谢酶(GSTM1、EPHX1)基因多态性和烟酒习惯及其相互作用与肝癌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重PCR、PCR-RFLP对广西地区105例肝癌患者及151例健康对照的GSTM1、EPHX1基因型进行检测,并调查研究对象的烟酒习惯.结果 GSTM1缺失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分别为64.76%和50.99%(P<0.05);EPHX1 Tyr/Tyr、Tyr/His、His/His三种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分别为27.62%、21.90%和50.48%,对照组则分别为21.19%、34.44%和44.37%,两组间无差异.GSTM1缺失基因型与吸烟、饮酒因素在肝癌的发生中有交互作用,OR分别为3.13(95% CI:1.48~6.61)和4.27(95% CI:1.82~10.02);吸烟者EPHX1基因型为His/His的个体发生肝癌的危险性增加,其OR为2.99(95% CI:1.29~6.91).结论 GSTM1是肝癌的遗传易感因素,Ⅱ相代谢酶基因多态和烟酒习惯的联合在肝癌的发生中起交互作用.
-
抗SARS-CoV病毒N蛋白的单链抗体(scFv)筛选
目的 筛选出抗SARS-CoV病毒N蛋白的单链抗体.方法 利用原核表达所获得的SARS病毒N蛋白,筛选人源单链抗体噬菌体展示库,经特异性的检测,以期得到抗SARS-CoV病毒N蛋白的特异单链抗体.结果 获得了8个抗SARS病毒N蛋白的候选克隆.经测序,获得了编码抗体可变区的基因序列,并进行了原核表达.结论 筛选得到的抗SARS-CoV病毒N蛋白单链抗体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可以用作临床实验或研究SARS病毒过程中快速检测SARS N蛋白或SARS病毒粒子的候选抗体.
-
雷帕霉素对人肾小管上皮-肌成纤维细胞转化的抑制作用
目的 探讨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对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上皮肌成纤维细胞转化(Epithelial-Myofibroblast Transition,EMT)的作用,以及该作用与上皮细胞中锌指蛋白(Snail)基因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 体外培养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C),分为阴性对照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1 μg/L)阳性对照组和TGF-β1+RAPA组.TGF-β1+RAPA组不同浓度的雷帕霉素(0.1 μg/L,1 μg/L,10 μg/L,100 μg/L)与TGF-β1(1 μg/L)共同作用,各组作用时间均为48 h.用间接免疫荧光双染、RT-PCR、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细胞平滑肌细胞肌动蛋白(α-SMA)、E-钙黏素(E-cadherin)表达,同时用RT-PCR方法检测细胞Snail mRNA水平的变化.再选取大作用浓度的雷帕霉素作用不同时间(12 h、24 h、48 h、72 h),用RT-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α-SMA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间接免疫荧光双染、RT-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均表明,TGF-β1阳性作用组较阴性对照组HKC细胞α-SMA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强(P<0.05),而E-cadherin表达则几乎消失,Snail 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强(P<0.05).与阳性对照组相比,雷帕霉素(10 μg/L,100 μg/L)与TGF-β1共同作用组HKC细胞α-SMA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E-cadherin表达则有部分恢复,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而Snail mRNA表达水平比阳性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雷帕霉素以浓度依赖方式抑制TGF-β1诱导的HKC细胞Snail mRNA表达.结论 应用体外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研究表明,雷帕霉素具有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EMT的作用.此作用可能与该药诱导的Snail表达下调有关.
-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外分化为心血管组织
目的 验证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分化为心血管组织的潜能.方法 用5-氮胞杂苷诱导MSC向心肌细胞分化,用VEGF-B诱导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异丙肾上腺素法制成NOD/SCID小鼠心肌损伤模型,经尾静脉注入标记的MSC.免疫荧光法检测MSC的体内、外分化.结果 在体外,经诱导的MSC表达肌凝蛋白重链和肌钙蛋白Ⅰ,表达Ⅷ因子相关抗原和CD31.在体内,标记的MSC表达阳性的肌凝蛋白重链和Ⅷ因子相关抗原.结论 MSC可分化为心肌和血管内皮细胞,是再生医学的理想种子细胞.
-
血浆sES、MMP-9和TIMP-1与冠状动脉扩张的关系
目的 探讨炎症因子可溶性E选择素(sES)、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与冠脉扩张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行冠脉造影的部分患者,根据冠造结果分三组,其中Ⅰ组为冠状动脉扩张,共11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为Ⅱ组,共35例;造影正常者为Ⅲ组,共24例.用ELISA法检测血浆MMP-9及其抑制物TIMP1水平.结果 sES及MMP-9水平在冠脉扩张组明显高于冠脉粥样硬化组及冠脉造影正常组(P<0.05).血浆TIMP1水平在三组中相近.结论 sES、MMP-9/TIMP-1与冠脉扩张相关,它们可能参与了冠脉扩张的发生,在冠脉疾病的进展中起重要作用.
-
大鼠下丘脑外侧区注射去甲肾上腺素抑制小肠肌电活动
目的 研究大鼠下丘脑外侧区(LHA)的去甲肾上腺素(NE)对小肠运动的影响.方法 采用消化道腔外电极记录法及中枢立体定位术,观察在LHA分别注射生理盐水、NE、酚妥拉明(PHEN)、PHEN+NE、普萘洛尔+NE(PP+NE)对大鼠小肠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肌电(MMC)周期时程、活动期/周期比例、活动期每分钟快波数的影响.结果 LHA内注入NE后第1、2个MMC周期时程明显延长、活动期占周期比例缩小、活动期每分钟快波数减少;这种作用被酚妥拉明阻断,但不能被普萘洛尔阻断;LHA内单独注入酚妥拉明后第1、2个MMC周期中活动期占周期比例延长.结论 下丘脑外侧区的NE对小肠肌电活动有抑制性调节作用,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α受体介导的.下丘脑外侧区的α受体可能参与了小肠电活动的抑制.
-
α-Synuclein磷酸化修饰提高MN9D细胞内TH的活性
目的 观察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第129位丝氨酸(Ser129)磷酸化修饰对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活性的影响.方法 应用重叠延伸PCR定点突变法将129位丝氨酸编码碱基TCT突变为天冬氨酸(Asp,D)编码碱基GAT,获得编码模拟磷酸化α-Syn(S129D α-SYN)的DNA序列,插入逆转录病毒真核表达载体(pLNCX2).包装逆转录病毒颗粒并感染多巴胺能神经细胞MN9D.通过实时定量RT-PCR鉴定α-SYN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TH磷酸化水平.结果 pLNCX2-α-SYN(wild type/S129D)质粒测序结果正确,并在MN9D细胞中均过表达.野生型α-SYN过表达组同正常对照组相比TH磷酸化水平降低(P<0.01),而S129D α-SYN组TH的磷酸化水平同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结论 在MN9D细胞中,野生型α-SYN抑制TH的活性,而α-SYN Ser129磷酸化后TH活性明显升高.
-
重症/难治性结缔组织病患者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前后 TCRBV和CDR3的变化规律
目的 探讨结缔组织病患者经造血干细胞移植后T细胞受体BV亚家族(T cell receptor BV,TCRBV)的重建规律.方法 重症/难治性结缔组织病13例,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8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4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1例.分别于动员前、动员后、移植后第2周、1月、3月、6月、12月及18月,共8个时间窗,取外周血,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和基因扫描方法,观察TCRBV和互补决定区3(complementarity determinative region 3,CDR3)表达的动态演变.结果 动员前的TCR BV亚家族和CDR3谱型呈一定程度的偏移性/寡克隆性表达;移植后2周,其偏移性/寡克隆性呈现一过性增强;而后再向多克隆化演变.结论 移植后的TCRBV和CDR3的免疫重建具有自身反应性TCR的优势表达和CDR3的寡克隆性增殖受抑的特点,有向正常人表达类型发展的趋势.
-
肿瘤生物标志物筛选策略的思考
肿瘤特异性生物标志物检测是开展肿瘤早期诊断的有效途径之一.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肿瘤早期诊断、病程及疗效监督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尤其在肿瘤早期标志物及药物靶位的筛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生物标志物的研究现状进行评述.
-
H5N1型禽流感病毒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在全球多个国家肆虐,已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禽流感病毒动物模型的建立可以为研究病毒的突变、传染性和发病机制提供良好的技术平台.本综述概括了H5N1对几种哺乳动物:食蟹猴、雪貂、小鼠、大鼠、沙鼠、家猫等的致病性,为以后理想动物模型的建立和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
-
吡格列酮抗高脂血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高脂血症是导敛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冠状动脉梗阻或狭窄,冠心病及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临床上,冠心病患者多具有高脂血症的病理基础.
-
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合成细胞因子增强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各种心脏疾病严重阶段的共同并发症,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在CHF进程中除了神经激素的异常激活外,以细胞因子升高为标志的免疫激活对CHF的发生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但是,CHF时体内细胞因子的来源至今尚不明确,心肌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状况也不十分清楚,本文将就此进行探讨.
-
曲泰斯斑贴试剂诊断过敏性接触性皮炎
过敏性接触性皮炎(ACD)是由于皮肤接触外界物质后通过免疫机制所致的皮肤炎症反应.斑贴试验是诊断ACD的金标准[1].曲泰斯斑贴试剂具有使用方便,过敏原明确定量等优点,在国外得到广泛的应用[2].为检测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我们于2003年9月-2004年5月对100例门诊患者进行了研究.
-
大鼠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时TGF-β1的变化
TGF-β1与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关系不十分明确.本实验通过观察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血管壁TGF-β1 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探讨TGF-β1异常表达与再狭窄发生、发展的关系.
-
缬沙坦联合丹参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为探索改善糖尿病肾病(DN)病理改变的新方法,我们观察了缬沙坦联合丹参干预前后实验性DM大鼠血、尿及肾组织中内皮素(ET-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变化,结合肾功能指标探讨其肾保护作用,为临床改善DN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
以病例为基础的讨论——生理学与临床结合的桥梁
探讨在生理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开展以病例为基础的讨论课,以寻求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结合点.首先精心设计讨论题目,其次,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把握讨论方向,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后,讨论课后要注意收集反馈信息并加以改进.
-
糖尿病合并脑缺血再灌注导致学习记忆障碍大鼠模型的建立
目的 建立糖尿病合并脑缺血再灌注导致学习记忆障碍大鼠模型.方法 Wistar大鼠7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假手术组,脑缺血组,糖尿病+脑缺血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模型,3 d后双侧颈总动脉夹阻再灌注2次.术后1个月用跳台和Morris水迷宫判断其学习记忆能力,取海马组织,HE染色观察CA1区的细胞分布.结果 电击后5 min模型组的被动回避反应下台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24 h后仍小于其他各组(P<0.05).模型组学会主动回避反应的训练次数显著多于其他3组(P<0.001).模型组在目标象限停留的时间短(P<0.01),游泳的距离也短(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脑缺血再灌注可在短期内造成学习记忆障碍,糖尿病可加重脑缺血造成的脑损伤.
-
马兜铃酸Ⅰ-DNA加合物合成及电喷雾质谱法检测
目的 建立体外合成及检测马兜铃酸Ⅰ(aristolochic acidⅠ,AAⅠ)-DNA加合物的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酶活化法和化学活化法活化AAⅠ后与脱氧腺苷酸反应以合成AAⅠ-DNA加合物,优化各种反应条件,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对合成的AAⅠ-DNA加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两种方法均可制得AAⅠ-DNA加合物,质谱负离子采集模式下测得其准分子离子峰m/z621,电喷雾串联质谱(ESI-MS/MS)谱图提供了丰富的结构信息.结论 AAⅠ活化后能与腺嘌呤形成AAⅠ-DNA加合物,LC/MS/MS技术能够快速方便准确地检测AAⅠ-DNA加合物.
-
猪眼小梁组织眼前节灌流培养和组织块培养
目的 了解猪眼小梁组织的灌流眼前节培养和组织块培养在青光眼研究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恒速眼前节灌流培养和组织块培养法培养猪眼小梁组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同培养方法保存的小梁组织的状态.结果 恒速(0.1 mL/h)灌流猪眼前节,眼压可以稳定在正常眼压范围(10~12 mmHg);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流速增加眼压能逐步升高.灌流培养的组织大体形态保留完好,组织层次清晰,细胞状态好.组织块原位培养的小梁组织,周边组织结构保留完好,细胞状态尚可,但是小梁网间隙不如灌流培养的小梁网间隙饱满.结论 灌流眼前节培养法可作为短期高眼压模型,更接近小梁网的生理状态,小梁网的正常充盈是维持其功能和结构的必要条件.
-
临床保密中的防范原则
在临床医学中,保密一直是医师们尊奉的圭臬和操守.然而,这一伦理原则并不是绝对的,当某个人或某群人由于不了解患者的某种医疗信息,其健康和生命处于某种不确定的、道义上无法接受的伤害时,医师应采取行动以避免或减小伤害,保密原则应让位于防范原则.
-
25G针头穿刺引流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脱离
目的 总结原发性视网膜脱离外路手术中,采用25G针头经巩膜直接穿刺引流视网膜下液体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54例原发性视网膜脱离的外路手术中,23例采用25G针头经巩膜直接穿刺引流视网膜下液体(25GND组),31例采用传统巩膜切开引流(CD组).比较2组的术后并发症、初次手术复位率和功能性预后.结果 全部病例顺利完成视网膜下液体引流,2组的初次手术复位率差异无显著性.与CD相比,25GND明显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χ2=4.729,P<0.05)并改善预后视力(χ2=5.183,P<0.05).结论 25G针头经巩膜直接穿刺引流视网膜下液体,简便、安全、有助于视网膜复位和视力提高.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03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z1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z1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
1999 | 03 04 05 06 Z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