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 > 内分泌腺及全身性疾病 >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Diabetes New World 당뇨병신세계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
- 影响因子: 0.46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2-4062
- 国内刊号: 11-5019/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北京市丰台区菜户营58号财富西环名苑2609室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张艳
- 类 别: 内分泌腺及全身性疾病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妊娠前体质量指数和胎次对妊娠糖尿病发病的影响
目的:探讨妊娠前体质量指数(BMI)、胎次与妊娠糖尿病(GDM)发病的关系。方法该研究选择该院2012年2月-2014年12月接受孕产期检查、临床资料完整的孕妇262例,对其采取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实验),并完整记录年龄、孕周、文化程度、妊娠前体质量指数及胎次等临床资料。根据妊娠前BMI将孕妇分为4组:偏瘦组(BMI<18.5 kg/m2),正常组(BMI 18.5~23.0 kg/m2),超重组(BMI23.1~25.0 kg/m2),肥胖组(BMI>25.0 kg/m2)。分析妊娠前体BMI、胎次与GDM的关系。结果超重或肥胖的孕妇发生GDM的风险高于正常和偏瘦组;GDM的影响因素依次为:胎次、BMI、年龄、文化程度,其中BMI和胎次是GDM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妊娠前妇女BMI越大,妊娠胎次越多,发生GDM的风险越高。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娩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48例GDM患者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收治的血糖正常的96例产妇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分娩前血液中Hcy、CysC、hs-CRP、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FINS)及空腹血糖(FBS),并根据公式计算统计两组胎儿不良结局及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体重、SBP、DBP均高于对照组,孕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Hcy、CysC、hs-CRP、HbAlc、FINS、FBS及HOMA-I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⑤观察组胎儿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如胎儿窒息、胎儿窘迫、早产、胎膜早破及羊水过多(P<0.01)。观察组Hcy与HOME-IR呈高度正相关(P<0.01)。结论血清Hcy、CysC、hs-CRP在GDM发病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监测GDM患者病情的有效指标,可有效反映及判断GDM病情的发生发展。
-
纤溶酶对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效果、血纤维蛋白原以及血脂产生的影响
目的:研究将纤溶酶应用到糖尿病及非糖尿病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并对纤溶酶对患者血纤维蛋白原、血脂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该院接收治疗的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65例,将其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该院接收治疗的非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65例,将其作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纤溶酶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纤维蛋白原、血脂变化情况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明显比对照组的78.5%高;治疗前,两组纤维蛋白原没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纤维蛋白原均明显较治疗前低(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糖明显较治疗前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没有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两组TC、TG均明显比治疗前低(P<0.05)。结论纤溶酶在使纤维蛋白原降低、促进血脂代谢改善方面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相较于非糖尿病梗死患者,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应用纤溶酶治疗疗效更佳。
-
血脂检验对糖尿病患者诊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血脂检验对糖尿病患者临床诊断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该院现住院病人150例,设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健康人150例作为对照组。在排除血脂意外的因素都无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抽血测定患者的血脂水平。并对血清中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载脂蛋白含量等项目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TC、TG、LDL-C、Apo A1、Apo B的结果中,研究组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结果虽低于对比组,但不成线性减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检验对糖尿病患者临床诊断具有提示作用,医务工作者能根据血脂水平对患者进行差异性治疗,从而使糖尿病患者得到更好临床治疗。
-
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对糖尿病诊断过程中采取生化检验(糖耐受试验、血糖检测与血脂检测等)后所产生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将75例健康体检人员与该院在2015年3月-2016年2月期间诊治的75例糖尿病患者分别划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实施生化检验(糖耐受试验、血糖检测与血脂检测等),探讨糖尿病诊断过程中实施生化检验所产生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经检验,观察组患者血液里面的LDL-C、GLU及TC与TG指标值分别为(3.27±0.93)、(7.36±0.92)、(7.34±1.63)、(3.01±0.79)mmol/L,都显著高于对照组,该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经对两组人员做糖耐受试验,观察组患者2 h糖耐受试验的结果均值是(13.4±4.1)mmol/L,全部超出了参考值区间(3.8~7.8 mmol/L),表明糖尿病患者在糖耐受方面的能力显著减弱。结论在糖尿病诊断过程中采取生化检验(糖耐受试验、空腹血糖检测与血脂检测等),有着很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推广。
-
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和β2微球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早期的检测价值
目的: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和β2微量球蛋白(β2MG)在糖尿病肾病(DN)的早期诊断和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糖尿病患者153例,按DN分型标准,分为3组:尿蛋白正常组、尿微量白蛋白组、临床尿蛋白组,对照组48例,用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其血清中CySC、HCY、和β2MG的含量。结果尿微量白蛋白组、临床尿蛋白组与尿蛋白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ysC、HCY和β2MG在轻微肾功能损伤时,有较好的反应灵敏度,联合检测可以提高早期肾病检出率,为DN早期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IFG者游离脂肪酸变化的特点及其与胰岛素分泌功能、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目的:针对IFG者(空腹血糖受损患者)游离脂肪酸变化的特点,及与胰岛素分泌功能、胰岛素抵抗的关系进行讨论,为日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选择该院于2013年5月-2015年8月门诊及体检中心检查发现的IFG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设定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NGT者(正常糖耐量人员)120例为对照组,针对两组人员进行详细的临床诊断,并搜集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临床统计,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2 hPG(mmol/L)、TC(mmol/L)、TG(mmol/L)、HDL-c(mmol/L)、LDL-c(mmol/L)等指标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GLU为(6.765±0.452)mmol,NEFA为(0.766±0.288)mmol/L,INS为73.5 pmol/L;对照组患者的GLU为(4.100±0.140)mmol/L,NEFA为(0.333±0.024)mmol/L,INS为46.3 pmol/L。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明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IFG者,其游离脂肪酸(NEFA)变化的特点,与胰岛素分泌功能、胰岛素抵抗的关系非常密切,均可以作为IFG者的临床辅助诊治标准,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为患者的康复、休养提供了较多的支持。建议在日后的临床工作中,针对IFG者开展深入的分析,了解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特别是游离脂肪酸和胰岛素分泌、抵抗的关系,从而为患者提供需要的帮助,健全医疗体系。
-
卡维地洛对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衰竭患者的影响评价
目的:探究卡维地洛对2型糖尿病并发AMI心功能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4月该院收治的117例糖尿病合并A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常规降糖、强心治疗,研究组61例,除降糖强心治疗外给予患者口服卡维地洛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变化及FPG、UA及AngⅡ等指标。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明显改善,但是研究组治疗后患者心功能及UA及AngⅡ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FPG无明显优势。结论卡维地洛应用于2型糖尿病合并AMI患者,能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状态,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糖化血红蛋白对冠心病患者病情的影响及检测价值
目的:研究分析糖化血红蛋白对冠心病患者病情的影响及检测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0月-2015年8月收治的7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A组)与多支病变组(B组),单支病变组的病变血管数=1,多支病变组的病变血管数≥2。检测A组与B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等水平以及进食2 h后血糖水平。结果糖化血红蛋白随着病变血管数的增加而上升,当HbAlc>6.5%时,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进食2 h后血糖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空腹血糖指标A、B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越高与冠心病患者动脉粥样化程度呈越严重,该指标对冠心病患者病情的诊断具有重大价值。
-
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种类及表现情况,帮助提供相关资料去防治老年糖尿病。方法对2016年1-6月收治的5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通过病历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病情况。结果50例糖尿病并发症患者中,有高血压病37例,糖尿病足2例,周围神经病变19例,脑梗塞17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4例,糖尿病肾病12例,同时患有2种并发症的有22例,患有3种及以上的病患有16例。1型糖尿病患者2例,2型糖尿病患者48例。结论通过对5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临床分析可以发现,绝大多数老年糖尿病患者患的都是2型糖尿病,并发症一般表现为高血压病、糖尿病足、周围神经病变、脑梗塞、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等。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预防和治疗减缓老年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终使老年糖尿病患者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
银杏叶提取物辅助性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的疗效分析
目的:对银杏叶提取物辅助性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的疗效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时间段该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划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基于对照组接受银杏叶提取物辅助性治疗,就两个组别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视力改善情况<0.1(2.0%)、0.1~0.3(4.0%)、0.5~0.8(64.0%)、>0.8(30.0%)相较于对照组20.0%、48.0%、30.0%、2.0%显著更优(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2.0%,对照组总有效率72.0%,研究组总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显著更优(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0%显著低于对照组16.0%(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辅助性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效果满意,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视力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
糖尿病并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探究导致糖尿病并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该院从2012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138例糖尿病并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研究该病并发症的相关致病因素。结果糖尿病并发新生血管性青光患者中50~59岁之间的患者多,有47例,占总数的34.06%,其他各年龄段糖尿病并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患者高占比是总人数的1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情2型并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患者有73例,占总患者的52.9%;而糖尿病情1型并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患者有65例,占总患者的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并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与患者的病情发展(病程)和病情类型有关,患者病程愈久患血管性青光眼的可能性愈大;另外糖尿病2型患者更容易患此并发症。
-
血糖控制水平对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控制血糖水平与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对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30例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65例,对照组6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内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以及在并发症方面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7.7%,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为27.7%。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不良反应率更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加强血糖的监测与控制降低了患者的并发症率,能够提高预后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价值。因此,值得大力推广。
-
清热降浊方对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在对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用清热降浊方所起到的效果,以及对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45例,行清热降浊方治疗,对患者的各项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TC (血清总胆固醇)、TG (甘油三酯)、BMI (体重系数)、HOMA2-B以及HOMA2-S等进行记录,并与同期行二甲双胍治疗的45例患者进行指标的对比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指标对比均有所降低,其中行清热降浊方的患者体重指数和体重下降程度优于行二甲双胍的患者,两组数据比较呈现为P<0.05。对两组患者的HOMA2-B以及HOMA2-S进行对比后发现,数据呈现为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应用清热降浊方和二甲双胍的效果差异性不显著,对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过程中,不具有显著价值。
-
合并糖尿病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和未合并糖尿病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其临床特点,有利于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随机选取2014-2015年到该院治疗的98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观察两组患者高血压、心肌梗死和脂肪肝发生率以及血糖和血脂指标检测值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冠心病患者高血压、心肌梗死和脂肪肝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的发生率高于非糖尿病组;两组患者血糖和血脂指标检测值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FPG、TG、TC和LDL-C高于非糖尿病组,HDL-C低于非糖尿病组。结论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该综合考虑两种疾病的相互影响,使患者得到积极有效的治疗,不断提高生活质量。
-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
目的:通过比较低血糖的常规管理方式和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方式(PDCA)对DN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糖的发生率,确定更为有效的管理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前来该院就诊进行血液透析的DN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PDCA组,观察透析过程中患者的病情改变,记录数据并统计。结果PDCA组患者与常规组患者相比,低血糖发生率要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方法能更有效的防止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糖。
-
糖尿病临床诊疗中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检测的应用分析
目的:对在糖尿病临床诊疗中进行糖化血红蛋白(HbAlc)和空腹血糖(FPG)检测的临床价值进行深入探讨。方法将2015年2月-2016年2月该院收治的54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54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受检者均接受HbAlc、FPG两项检测,对两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检测,观察组平均HbAlc是(9.18±1.74)%,平均FPG是(10.32±3.55)mmol/L,均分别高于对照组的(5.17±0.94)%、(4.97±2.20)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线性回归分析,HbAlc和FPG呈正相关性。结论在糖尿病临床诊断中,HbAlc和FPG都是重要的诊断指标,在临床诊疗中有重要作用。
-
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及母婴风险分析
目的:分析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及母婴风险。方法对自2012年12月-2014年10月共35例妊娠期糖尿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年龄、病情、症状等分为观察组(18例)及对照组(17例)并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饮食加胰岛素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指标值及患者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FBG、TBG、HbA1c在治疗前后发生明显变化,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变化值比较对照组有明显区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情况、早产情况、羊水情况、产后出血、产褥感染情况等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加胰岛素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糖情况,并降低患者及婴儿的各类感染及并发症,具有较高的治疗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关于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随机对照试验评价
目的:分析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随机对照试验结果,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检索近10年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研究报告,使用循证医学的方式和原则,制定临床研究报告的信息采集和评价表,对所选研究报告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所检索到并且符合标准的临床研究报告17份报告中,结果显示针刺穴位完全相同,无法明确针刺位置对治疗结果的影响,排除标准、样本量估计、随机方式、盲法、治疗方式、治疗时间、不良反应、随访调查均存在问题。结论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研究报告中,样本数量、研究方式以及结果等标准的采取不统一、不严谨,终得出的结果针刺优于其他疗效还尚有讨论余地,有必要进一步做大量样本、高质量、统一疗法的临床试验研究。
-
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研究该院2015年3月-2016年4月期间随机抽取的120例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为观察组,分离出病原菌做药敏试验分析,同时选择11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易感因素。结果分离出病原菌共120例,其中革兰阴性菌为79株,占比65.83%,革兰阳性菌为38株,占比31.67%,真菌为3例,占比2.5%,其中大肠埃希菌为多病原菌数量,占比35.00%。结论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对于抗菌药物敏感性较少,需要做好及时监测与药敏试验,提升抗菌药物使用规范科学性。
-
门冬胰岛素在妊娠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门冬胰岛素在妊娠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妊娠糖尿病患者共120例,按照抓阄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60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人胰岛素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门冬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并且实验组比对照组降低的程度更大,两组的餐后2h尿C肽均有效升高,并且实验组升高的更多;治疗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IL-6、CRP和PTX-3炎性因子均明显降低,并且实验组治疗后要比对照组更低;研究组的血糖达标时间为(25.6±6.3)d,低血糖发生率为1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9±7.4)和21.7%,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炎性因子,控制血糖水平,值得推广使用。
-
门冬胰岛素30R对新发2型糖尿病门诊强化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新发2型糖尿病门诊强化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其患者的糖尿病教育、临床效果,经济学指标及病人的满意度。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在该院门诊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219例为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门冬胰岛素30R每日2~3次进行强化治疗;将同期新发2型糖尿病进行强化治疗住院患者306例作对照组,给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或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观察两组在糖尿病教育、临床效果、低血糖发生率、经济学指标及病人的满意度方面进行对照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空腹和餐后血糖达标时间为分别为16.2±5.6天和(10.8±7.5)d、(18.1±5.4)d和(12.6±6.7)d,达标胰岛素的剂量为(36.8±15.2)和(37.6±18.4)U,两组达标时间相比较有显著的差异(P<0.05),在剂量方面比较无显著的差异(P>0.05);在糖尿病教育、低血糖发生率、病人的满意度方面进行对照比较无显著的差异(P>0.05);在经济学指标学方面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于新发2型糖尿病门诊强化治疗的临床分析并与强化治疗住院患者的临床比较,两组达标时间相比较有显著的差异,在糖尿病教育、病人的满意度、低血糖方面进行对照比较无显著的差异,在经济学指标学方面两组显著的差异,提示在我国尚处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尚不充分,门冬胰岛素30R对新发2型糖尿病门诊强化治疗不失一种很好选择。
-
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临床分析
目的:该文主要是对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某院在2014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59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与参照组29例,参照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研究组给予地特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低血糖发生率、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体重指数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具有明显的安全可靠性,其中地特胰岛素在控制患者体重方面的效果更为明显,值得在今后的临床中进行大力推广。
-
评价活血化瘀中药足浴对于糖尿病踝肱指数的影响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中药足浴对于糖尿病踝肱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该院住院时采用常规内科和活血化瘀中药足浴治疗的56例糖尿病组患者作为中药足浴组,同时选取采用常规内科和温水泡浴治疗的46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常规内科组,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踝肱指数。结果中药足浴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9.29%,常规西药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3.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中药足浴组患者踝肱指数与常规内科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足浴组患者踝肱指数与常规内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瘀中药足浴能明显改善患者踝肱指数,在治疗糖尿病足患者方面治疗效果较好,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中医治疗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临床分析
目的:就中医治疗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这期间所收治的100例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给予枸橼酸莫沙比利口服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则采用中医治疗法,给予患者四磨汤口服。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治疗之后恶心呕吐、腹部烧灼、便秘、腹痛、饱胀等临床症状相比较于对照组而言,改善情况更加的明显,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在治疗之后的总有效率为94%,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之后的总有效率为76%,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患者的过程中,中医治疗相比较于西药治疗,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减少恶心呕吐、腹部烧灼、便秘、腹痛、饱胀等症状的发生率,提高治疗的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
糖尿病饮食知识教育与饮食治疗依从性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究针对糖尿病患者行饮食知识教育对其饮食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效果。方法择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该社区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50例,参照组患者在遵照常规诊疗规程实施饮食控制和适当运动干预基础上,配合行以科学系统的药物治疗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参照组患者基础上,行个性化饮食知识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饮食知识认知评分和饮食依从性评分。结果针对参照组患者行常规干预,以及针对研究组患者实施饮食知识教育后,两组患者的饮食认知评分和饮食依从性评分均发生显著提升,前后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参照组患者行常规干预,以及针对研究组患者实施饮食知识教育后,研究组患者的饮食认知评分和饮食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患者行饮食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改善和提升患者对饮食健康知识的学习掌握水平,提升患者对健康饮食干预治疗指导的心理依从性,提升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和临床治疗效果表现状态,值得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予以推广运用。
-
糖尿病患者因低血糖入院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因低血糖入院的原因,探讨糖尿病患者居家管理,指导社区的健康管理师进行糖尿病教育。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5年11月该院45例因低血糖而收入院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年龄、病程、治疗方案、发生低血糖的诱因、接受糖尿病专科教育程度、监测血糖的频率、定期复诊及其他原因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与年龄、病程、治疗方案、接受糖尿病专科教育程度、监测血糖及门诊随访的频率等密切相关。结论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随着糖尿病患者病程的延长、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接受胰岛素促泌剂及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更易发生低血糖,糖尿病专科教育的缺失、对血糖监测的畏惧以及未按时门诊随访与低血糖发生密切相关。需要社区的健康管理师积极配合进行回访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患者教育,降低糖尿病患者因低血糖再次入院的风险。
-
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期间在该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00例,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包含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皮下注射胰岛素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胰岛素泵给药方式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显著,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较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显著,且观察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较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胰岛素使用量、血糖水平恢复时间及住院治疗时间差异显著,且观察组患者的胰岛素使用量显著较少、血糖水平恢复时间显著较短、住院治疗时间显著较短,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给药方式治疗糖尿病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且能够较好的避免患者发生低血糖,同时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胰岛素使用量、缩短患者血糖水平恢复到正常标准所需的时间、相对缩短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应用效果显著。
-
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特点以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具体的诊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2月在该院就诊并接收治疗的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15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归纳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总结患者的诊断、治疗措施以及注意事项,记录成册以便于后续患者的治疗。结果该组15例患者治疗10~29 h后血糖水平均得到有效控制,血糖浓度下降至8~12 mmol/L,治疗15~96 h后患者尿酮体检查结果显示为阴性且电解质水平恢复正常、pH>3.5、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20 mmol/L;治疗1~2周后患者胰岛素用量正常稳定,均达到出院标准。结论正确诊断患者病情以及合理应用胰岛素对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医护人员应该根据患者情况给予补液、补液、电解质纠正等多项综合治疗措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甲亢的治疗方法
目的:研究探讨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甲亢的方法。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90例该院的2型糖尿病合并甲亢的门诊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即患者口服甲巯咪唑片和二甲双胍片并注射胰岛素,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饮食和运动计划,观察患者治疗后的血糖以及甲状腺激素水平,同时观察有无不良反应。结果经过治疗患者的血糖和甲状腺激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患者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药物治疗对2型糖尿病合并甲亢的治疗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
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3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24例进行分组研究,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参照组(n=62,给予腹膜透析治疗)和实验组(n=62,给予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6.8%同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2.3%予以统计对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平均动脉压、24 h尿蛋白明显低于参照组,其血白蛋白、血红蛋白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比较,参照组22.6%明显高于实验组6.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有效预防并发症,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全面普及意义。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4月-2016年2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共90例为此次研究对象,作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期患有糖尿病但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人90例,作为常规组,分析两组的单因素,然后logistic回顾性分析多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主危险因素包括了高血压、年龄、总胆固醇、空腹血糖、纤维蛋白原以及低密度脂蛋白(P<0.05),而logistic回顾性分析多因素,主要危险因素的形成有空腹血糖、纤维蛋白原、年龄、低密度脂蛋白(P<0.05)。结论空腹血糖、纤维蛋白原、年龄、低密度脂蛋白是糖尿病患者形成血栓的主危险因素,早日预防、检查,有利于及早控制血栓的形成。
-
血液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疗中的临床应用和价值
目的:探讨血液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疗中的临床应用和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46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来该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人员46例作为健康组,均采用血液生化检验方法,受试者空腹血糖测量、糖耐受测定以及血清甘油水平测定,对比两组受试者的血液生化检验的测定结果。结果病例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平均值为(9.25.2)mmol/L,糖耐受平均值为(13.63.6)mmol/L,血清甘油平均水平(2.341.75)mmol/L,三项生化检验值均超过正常水平,而健康组人员的三项血液生化检验值分别为(5.11.3)mmol/L、(5.41.3)mmol/L、(1.320.28)mmol/L,均在正常范围内。病例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平均值、糖耐受平均值以及血清甘油三脂平均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成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液生化检验指标诊断糖尿病具有高准确度和高敏感性,能够高效便捷地测定糖尿病结果,检测结果可以科学指导医学治疗实践。
-
探讨糖尿病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疗法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疗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抽选2013年1月-2014年2月在该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性脑卒中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均给予常规治疗以及护理,观察组(70例)患者则在上述基础上实施早期强化康复治疗,使用FMA运动量表评估肢体运动功能,使用MBI(Modified Barthel index)评估两组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早期康复治疗后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上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强化康复治疗能有效提升患者康复治疗后的运动能力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
中年人初发糖尿病强化治疗30例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中年人初发糖尿病强化治疗30例结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5月-2014年7月收治的30例中年初发糖尿病患者作为该次分析的对象,经患者允许,现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糖尿病患者各15例。其中实验组患者采用胰岛素泵进行强化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进行常规治疗。两组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后,将其治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糖尿病患者经过治疗后,均未出现死亡病例。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糖尿病患者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达标时间更短,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更低,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胰岛素泵对中年初发糖尿病患者进行强化治疗能够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安全性更高,并且较常规治疗方式更佳。
-
50例低血糖昏迷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低血糖昏迷患者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对该院2013年1月-2016年5月收住院的50例低血糖昏迷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低血糖患者早期治疗效果良好,原发病以糖尿病多见。老年患者发病率较高;与非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组血糖水平低,持续时间短,血清肌酐水平显著增高。结论应加强低血糖的知识宣传,对昏迷患者应常规进行血糖检测,以免延误诊治,造成不可逆损害。
-
2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疾病社区干预观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社区干预措施与临床意义。方法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通过双向转诊到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的72例2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疾病患者为观察对象,依据临床诊治干预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联合社区综合干预组)和对照组(常规诊治护理随访组)各36例,观察社区诊治干预措施的实施方法、临床效果,指导临床对于2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社区干预实践。结果联合社区综合干预组的患者在血糖控制、症状改善等方面好于常规诊治护理随访组,两组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社区干预能很好的控制血糖值,减轻临床症状及并发症危害,使患者的损害降到低限度,值得临床应用。
-
围手术期血糖控制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血糖控制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PCI术的患者180例,根据随机血糖值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正常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控制血糖。观察期间检测甘油三酯,冠状动脉造影,统计30 d内病死率。结果30 d后观察组甘油三酯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动脉造影多支血管病变明显较多(P<0.05);观察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血糖控制有利于维持PCI术患者预后病情。
-
臭氧气浴治疗糖尿病足
目的:探究臭氧气浴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总结临床治疗经验,为相关研究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治疗前做好心理护理,向患者讲解臭氧治疗的原理、方法、效果及注意事项。严格掌握臭氧的注意事项,做好防泄露等措施,对患者进行臭氧气浴治疗。结果5例糖尿病足经臭氧气浴治疗3个疗程后,有效率达90%。结论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或缺血而失去活动能力,合并感染所致的足部疾患。臭氧套袋疗法治疗糖尿病足是利用臭氧对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有很强的氧化作用,同时其有抗炎、镇痛和扩张毛细血管、改善细胞的新陈代谢、改善组织供养的作用,使症状得以缓解,达到治疗目的一种方法。臭氧气浴在糖尿病足治疗中,具有操作方便、简单、安全、可靠,效果好,截肢率低等优势。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借鉴使用。
-
2型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年间来该院进行治疗消化性溃疡的90例患者。其中40例患者为2型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作为研究组;50例患者为单纯消化性溃疡,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比较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根除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此类患者临床表现有一定的差异,而且对于其治疗,不能直接按照单纯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方式进行。应根据患者的特点,制定有效的方案。
-
老年糖尿病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老年糖尿病并发症的常见类型和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3月-2015年9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饮食习惯及临床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60例糖尿病患者中有45例患者的伴随有不同程度的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高血压、肾病等并发症发生;糖尿病患者的伴随有吸烟、饮酒、运动量过少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并发症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是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加强室内或户外运动,严格控制血糖,有效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
针灸理疗治疗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探讨
目的:整理该院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针灸理疗资料,探讨针灸理疗在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中的治疗优势。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52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中医组和常规组,每组各26例患者,对两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并对中医组加用针灸理疗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中医组治疗有效率96.15%,常规组治疗有效率为76.92%,中医组治疗前运动神经传导速度(42.31±2.48)m/s,感觉神经传导速度(35.78±2.85)m/s,常规组治疗前运动神经传导速度(42.35±2.46)m/s,感觉神经传导速度(35.47±2.56)m/s,治疗后中医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48.68±4.54)m/s,感觉神经传导速度(46.72±4.53)m/s,治疗后常规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46.62±3.47)m/s,感觉神经传导速度(43.75±4.52)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病情复杂,患者单纯采用西药治疗效果不明显,加用针灸理疗后,临床效果更加显著,值得推广。
-
空腹血糖联合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和探讨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测定在糖尿病患者临床诊断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方法选取该院自2015年6月-2016年5月期间内在该院进行血糖检测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确定为分析对象,采取随机方式划分成对照组(100例)与观察组(100例),观察组患者实进行FBG和HbA1c配合测定,而对照组患者仅实施FBG测定,然后对比该两组患者临床诊断的阳性率及准确率。结果经检测,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诊断的阳性率分别是19%、18%,两组患者的阳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97,P﹥0.05),观察组患者的准确率是94.7%,显著高于对照组(83.3%),两组患者的准确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16,P﹤0.05)。结论在糖尿病的诊断过程中,可通过FBG联合HbA1c测定来获得准确的血糖信息,该测定方法对于糖尿病的的诊断与早期预防有着很大的临床价值。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分析,从而得出体会。方法依据奇偶数分组法将收集的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均分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60例)则采用常规护理加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后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对比。结果观察组在各项指标中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
心理护理在30例儿童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针对心理护理应用于儿童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收集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的30例儿童糖尿病患者,随机将儿童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有15例。对照组儿童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儿童患者基于此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方法。比较两组儿童患者的血糖指标控制、治疗依从性及儿童患者家人焦虑情况等指标的差异。结果相对于护理前,两组儿童患者在护理后血糖指标的改善比较明显(P<0.05),但在改善幅度方面,观察组儿童患者更为明显(P<0.05);在治疗依从性方面,观察组儿童患者高于对照组儿童患者(P<0.05);在家长焦虑情绪及疾病不确定感方面,观察组儿童患者的评分相对低于对照组儿童患者(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儿童糖尿病患者的过程中,采用心理护理方法的效果比较明显,使儿童患者血糖指标得到明显控制,治疗依从性显著提高,儿童患者家长明显改善存在的不良情绪。
-
探讨老年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探讨老年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4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老年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疼痛、焦虑、抑郁等情况进行详细的观察记录,并对比患者的治疗改善情况。结果患者血压、血糖得到有效控制,不存在心脑血管不良等现象,患者的肢体恢复情况也较为理想,患者均平稳度过围手术期;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呼吸道感染有5例,平均愈合时间为(129.20±9.3)d,术后两周切口Ⅰ期愈合;对比治疗之前,患者的疼痛、焦虑、抑郁评分均有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存在较大安全风险,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使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并有效减少并发症和病死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健康教育在社区糖尿病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究分析健康教育在社区糖尿病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9月期间,在社区卫生服务站接受治疗的12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血糖指标及生活习惯改变情况,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FBG、PBG、HbAlc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观察组的FBG、PBG、HbAlc指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不良生活习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后,观察组的不良生活习惯显著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8.3%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83.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给予全面的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增加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度,改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高血压脑出血合并高血糖患者应用微创血肿清除术的术后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术后康复护理对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5月-2016年5月入院的80例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基础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加施术后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辅助治疗效果与死亡率、并发症与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家属护理满意度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后康复护理对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对临床有借鉴意义。
-
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
目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5月---2016年2月19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血液透析过程中接受全面护理干预。同时,按照1∶1比例选取同期19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血液透析治疗时采用一般护理,比较2组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血液透析并发症发生率(5.26%)显著低于对照组(36.84%);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疗期间,执行全面护理干预,能够显著减少透析并发症,并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健康教育在改善门诊糖尿病病人相关知识掌握度与行为依从性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改善门诊糖尿病病人相关知识掌握度与行为依从性中的作用。方法选取89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门诊健康教育,并对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行为依从性改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干预后该组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优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后患者合理用药、合理饮食、合理运动、控制体重、规范监测血糖、足部护理及按时复诊等行为依从性明显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针对门诊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有效增加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可改善患者行为依从性,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探讨异常妊娠糖尿病合并大出血的临床急救护理
目的:探讨临床急救护理模式对异常妊娠糖尿病合并大出血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与满意度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9月-2016年5月入院的50例异常妊娠糖尿病合并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则加施临床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效果、相关临床指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止血总有效率(96%)明显高于对照组(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出血量(1260±340)与住院时间(9.26±2.84)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1580±390),(13.35±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生儿存活率(56%)明显高于对照组(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急救护理模式对异常妊娠糖尿病合并大出血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对临床有借鉴意义。
-
护理干预在新生儿糖尿病合并肺炎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新生儿糖尿病合并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肺炎患儿16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护理干预)各83例,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和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为(5.6±2.1)d,患儿家属满意度为98.8%,对照组住院时间为(9.3±2.5)d,患儿家属满意度为78.3%(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新生儿糖尿病合并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满意。
-
分阶段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究分阶段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抽取于2014年5月-2015年11月该院收治的80例腹膜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所有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而观察组结合患者病情及高危病患进行无意图期、意图期及准备期等分阶段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总评分为(16.46±2.3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4.12±3.13)分(P<0.05);两组患者CAPD 2月后并发腹膜炎的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CAPD4、6、8月后,观察组患者并发腹膜炎患者的发生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分阶段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并发腹膜炎的发生率。
-
危重症患者高血糖护理与血糖调控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高血糖护理于血糖调控的效果。方法将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ICU病房收治的80例危重症高血糖患者分为观察组(有糖尿病病史)和对照组(无糖尿病病史),两组患者均给予胰岛素治疗,并给予护理与血糖调控。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院内感染发生率和死亡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危重症患者进行合理的高血糖护理可以将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中,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感染率,减少在ICU病房的停留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症的影响评价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症的影响,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抽取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7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2014年6月-2016年6月)作为该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对70例患者实施随机分组(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35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35例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分析比较两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压、血糖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压、血糖水平的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后,实验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压、血糖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常规组35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7.14%,显著高于实验组(11.43%),P<0.05。结论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控制患者血糖和血压。
-
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糖尿病患者康复的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糖尿病患者康复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124例脑卒中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糖尿病患者进行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糖尿病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神经内科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糖尿病患者脑卒中康复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心理状态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科优质护理对脑卒中糖尿病患者康复的护理效果显著,可改善糖尿病患者不良情绪,对糖尿病患者预后有益,值得在脑卒中护理中推广应用。
-
探究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并发低血糖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并发低血糖的应用效果。方法对该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7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全部患者按数字随机分法,分成各为36例的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全面护理干预和常规干预,并对比两组的血糖控制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血糖水平均较护理前获得改善,但是研究组的改善效果更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经过护理后获得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2.22%,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上增加全面护理干预,能够对患者血糖水平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值得推广。
-
护理干预对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手术前后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手术前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76例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利用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干预手段,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和创面愈合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一方面,观察组患者脓肿消失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天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一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4.87%vs71.79%)和并发症发生几率(7.69%vs25.64%)也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整体护理干预手段的实施,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和创面愈合时间都得到优化,值得临床推广。
-
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观察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疾病的临床特点、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对纳入研究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生存质量评分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心律失常、急性感染、心率衰竭等临床特点及并发症方面均比对照组患者高(P<0.05),而在住院时间方面比对照组患者短(P<0.05),生存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表明生存质量比对照组患者要好(P<0.05)。结论护理人员在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期间必须密切关注患者的情况,加强了解,及时采取措施,帮助患者控制病情,恢复健康。
-
优质护理措施对预防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并发症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措施对预防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2月-2014年8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共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经优质护理后,血糖控制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孕产妇及围生儿妊娠期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5%,23.8%,对照组为42.9%,76.8%,观察组孕产妇及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于护理时行优质护理可有效控制血糖,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妊娠期糖尿病并发症,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整体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临床分析整体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分配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其情绪状态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观察组比对照组明显更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足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急诊糖尿病昏迷患者的抢救和护理体会
目的:对急诊糖尿病昏迷患者的抢救和护理的方法予以分析和讨论。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于该院进行治疗的急诊糖尿病昏迷患者4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糖尿病昏迷患者的抢救和护理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讨论,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增加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糖尿病昏迷患者通过小剂量的胰岛素注射或者补糖补液等方式进行抢救,抢救后的治疗有效率为87.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2.5%。结论糖尿病患者经常因为其急性并发症而导致昏迷,一旦发现昏迷应该迅速进行诊断,了解昏迷的原因,及时进行抢救,才能很好的避免患者出现死亡,并且做好护理工作,避免发生感染不良反应。
-
糖尿病眼病患者低血糖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分析糖尿病眼病患者低血糖的原因,并提出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法此次实验研究对象均为该院在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住院治疗的糖尿病眼病低血糖患者,总计80例。按照护理方案不同,分为采取针对性护理模式的实验组以及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模式的参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实验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低血糖发生原因。结果80例患者低血糖发生原因统计结果从高到低依次为饮食不规律、胰岛素使用剂量问题、眼科手术并发症、空腹状态下过多的运动。经统计学分析,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改善情况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眼病低血糖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血糖不佳状况,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利于提高预后效果。
-
优质护理在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6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实验组给予优质护理,参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整体化护理
目的:研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整体化护理。方法随机抽取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病例共计50例,并把该5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5例,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接受整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病灶变化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在治疗效果、病灶变化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三方面均好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接受整体化护理,有助于对血糖水平的控制,对病灶效率与空洞闭合率方面与显著影响,且患者对其护理效果的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肝硬化合并糖尿病伴发感染患者的护理
目的:对该院肝硬化合并糖尿病伴发感染的患者进行病情分析,探讨对该病的护理措施。方法调查统计该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共收治210例肝硬化患者,其中合并糖尿病伴感染的患者有124例,将124肝硬化合并糖尿病伴感染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一般组与实验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恢复效果,并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疗效对比发现,实验组96.77%的总有效率明显超过一般组的8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满意度发现,实验组总满意高达100%,一般组满意度相对较低,仅为77.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感染的患者,要注重肝病血糖的双重护理,加强心理与饮食等基本护理,采取针对性、综合性护理措施,取得良好的疗效,患者较为满意,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
妊娠糖尿病患者分娩期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究和讨论妊娠糖尿病患者分娩期的观察及护理。方法收集该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入院的6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按是否愿意接受临床护理干预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加施临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不良情况发生情况、对护理满意度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在产后出血、胎儿窘迫、肩难产及巨大胎儿等不良反应的单一发生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在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护理非常满意度上,实验组患者明显性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总满意度上,实验组患者明显性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分娩期的影响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护理借鉴意义。
-
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该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5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顺序将其分为两组,采用临床护理的观察组(25例)和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25例),观察并分析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及妊娠结局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
延续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冠脉搭桥术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冠脉搭桥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114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行冠脉搭桥术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围术期优质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试验(6-MWT)、健康调查简表(SF-36)及并发症。结果随访3个月时,观察组LVEF、6-MWT、SF-36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36.84%,明显低于对照组56.14%(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冠脉搭桥术患者的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
-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
目的:进一步总结老年糖尿病患者在临床中的心理特点并对其护理对策加以总结。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2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该组研究对象,通过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对患者普遍存在的心理特点加以总结。为患者试行针对性护理,将护理措施进行归纳和整理。结果125例患者中有75例(60%)患者存在着对自身疾病的不确定和怀疑心理甚至对疾病治疗的态度非常悲观;84例(67.2%)患者出现了程度不同的心理焦虑、抑郁、紧张等负面情绪;67例(53.6%)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内疚心理、孤独心理;41例(32.8%)患者对该次治疗的态度较为积极,依从性较高。另外,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负面心理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提高治疗有效性。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在临床中的心理特点比较复杂,对治疗效果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护理人员需要中分明确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的临床探讨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与普通预混胰岛素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以2014-2015年该科收治的口服降糖药物效果欠佳的8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预混胰岛素制剂和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的方法,以后观察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同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各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2h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5,P>0.05),FPG和HbA1C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4,14.25,P<0.05),两组患者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c=1.36,P>0.05),总有效率和低血糖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χ2=4.51,低血糖发生率χ2=17.58,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和瑞格列奈联合应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物效果欠佳的患者,能平稳降低血糖,疗效较为确切,且能降低低血糖反应的发生率,从而降低胰岛素用量、减少用药物量、且全天无峰值,具有较好的疗效与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二甲双胍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经该院诊断并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5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电脑所产生的随机数分为A组和B组;两组各78例。 A组采用瑞格列奈进行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B组采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治疗3个月后,分别记录两组患者血糖、血脂以及用药后不良发应,并比较。结果治疗3个月后,A组空腹血糖(7.6±2.0)mmol/L;以及糖化血红蛋白(11.6±1.9)%明显高于B组空腹血糖(6.4±1.5)mmol/L;以及糖化血红蛋白(8.9±1.7)%同时A组血糖情况明显差于B组血糖情况以及B组不良反应率(6.41%)明显低于A组不良反应率(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有效的控制血糖、不良反应率低、在治疗效果以及药物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安全保障,值得临床应用。
-
甘精胰岛素与口服药物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讨论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药物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94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仅采取口服药物治疗,观察组采取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控制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小;从血糖控制情况看,观察组空腹血糖(5.37±2.03)mmol/L,餐后2小时血糖(8.84±1.9)mmol/L,糖化血红蛋白水平(5.48±1.45)%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药物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
依帕司他对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依帕司他对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3月期间该院收治的7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采用甲钴胺治疗,观察组采用依帕司地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正中神经运动支、感觉支神经传导数值和氧化应激标志物水平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效果总有效率92.11%,显著优于对照组(71.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正中神经运动支和感觉支神经传导数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腓总神经运动支和感觉支神经传导数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SOD、MDA、8-OhdG水平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53%)显著少于对照组(21.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帕司他对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作用较为理想,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神经传导数值和氧化应激标志物水平,临床疗效安全可靠。
-
试论黄芪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降低尿微量白蛋白的作用
目的:试论黄芪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降低尿微量白蛋白的作用。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这期间所收治的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安慰剂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则采用黄芪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前的24 h尿UA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之后实验组患者由(167.54±63.25)mg变成了(98.26±55.42)mg;而对照组由(167.34±63.25)mg变成了(124.36±54.26)mg,实验组下降程度更为明显,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其它指标均未有太大变化,实验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也未发现血液、肝肾功能以及神经系统的损害,并且在静脉滴注的过程中也为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过程中,应用中药黄芪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作用。
-
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观察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自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该院接受2型糖尿病治疗的患者86例,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的患者采用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对照组采用地特胰岛素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观察糖化红蛋白、空腹血糖、饭后两小时血糖的变化。结果实验组的总体有效率为95.35%,并发症发生率为2.33%;对照组的总体有效率为81.40%,并发症发生率为18.6%。以上两组的数据对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后实验组的糖化红蛋白、空腹血糖、饭后两小时血糖分别为(6.40±0.40)%、(6.50±0.60)mmol/L、(8.10±1.30)mmol/L;对照组的糖化红蛋白、空腹血糖、饭后两小时血糖分别为(6.80±0.60)%、(6.40±0.50)mmol/L、(8.40±1.50)mmol/L。以上两组的数据对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能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糖范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患者康复有极大帮助,值得临床推广。
-
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肾病应用缬沙坦与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针对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肾病,使用缬沙坦与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之后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9月该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70例,采用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此次该院收治的7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列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常规组35例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研究组35例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给予缬沙坦与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良反应、肾功能、UAER(24 h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血压等各项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UAER、DBP(舒张压)、SBP(收缩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r、BUN、血K+含量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UAER、DBP(舒张压)、SBP(收缩压)情况均比常规组更低(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11.42%)显著低于常规组(3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结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且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进一步应用推广。
-
硝苯地平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选定2015年12月-2016年7月该院老年内科收治的11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1:1的比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保持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治疗组55例行硝苯地平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对照组55例仅使用厄贝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糖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不同程度降低,治疗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达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较单用厄贝沙坦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且对血糖控制无不良影响,药物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不同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与新发糖尿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究临床他汀类药物治疗使用不同剂量与新发糖尿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1月-2015年9月收治的5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根据患者的他汀类药物剂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后3、6、9个月进行血糖、血脂水平测定,比较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新发糖尿病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在治疗3、6、9个月的血糖、血脂水平明显优于治疗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对照组新发糖尿病2例,治疗组新发糖尿病6例,治疗组新发糖尿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疾病患者在临床治疗中,长时间服用高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会影响患者机体胰岛素的分泌,导致患者血糖升高,增加新发糖尿病风险,他汀类药物使用剂量与新发糖尿病风险存在正相关关系。
-
探讨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复合加巴喷丁治疗老年糖尿病性神经痛的缓解效应
目的:研究讨论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复合加巴喷丁对老年糖尿病性神经痛治疗的缓解作用。方法选取该院自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80例老年糖尿病性神经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与复合治疗组。参照组给予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单独治疗方案,联合治疗组则实施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复合加巴喷丁治疗方案,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状况及相关评分,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疼痛评分、不良反应、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均有所下降,复合治疗组降幅高于参照组(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复合治疗组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且复合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复合加巴喷丁治疗能有效缓解老年糖尿病性神经痛,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天麦消渴片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对其血糖与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天麦消渴片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对其血糖与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0月-2016年6月收治的82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39),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天麦消渴片治疗,对照组加用吡格列酮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FPG、餐后2 h血糖、HOMA-IR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2%(40/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23%(27/39),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PG、餐后2h血糖、HOMA-I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显著不良反应。结论天麦消渴片治疗2型糖尿病可显著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
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该院7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羟苯磺酸钙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74%,对照组为69.23%,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4 hUAlb、Hcy、CysC、Scr、FBG、MAP、HbA1c、24h 尿蛋白定量、BUN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羟苯磺酸治疗糖尿病肾病,可有效降低尿白蛋白水平,延缓疾病进展,且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
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探索依帕司他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上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来该院治疗的102名DPN患者,根据药物治疗差异平均分为实验组(A组)与对照组(B组),每组各51名。两组病患分别接受依帕司他和甲钴胺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与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变状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进行相应治疗后,实验组治愈的总有效率要远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患空腹及进食后2 h的血糖都出现明显降低(P<0.05),而A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B组,且治疗后A组患者的空腹时血糖水平、进餐后2 h血糖水平及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的传导速度均明显优于对B组患者(P<0.05)。结论依帕司他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上取得确切的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
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白内障术后的黄斑水肿和视力的分析
目的:分析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白内障术后的黄斑水肿发生状况及视力改变情况。方法选取50例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50例非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2组患者均行白内障手术,总结并对比术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黄斑水肿发生率、术后渗漏发生率分别为26.0%、32.0%,对照组术后黄斑水肿发生率、术后渗漏发生率分别6.0%、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随访视力改善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非糖尿病眼底病变者相比,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行白内障手术后,其黄斑水肿、渗漏发生率明显提高,且术后视力恢复状况不如非糖尿病眼底病变者,应做好术后相关治疗配合,充分提高患者预后效果。
-
溃疡型糖尿病足早期扩创治疗的研究
目的:分析探讨早期扩创对治疗溃疡型糖尿病足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定期换药结合早期扩创与单独定期换药的两种治疗方法在治疗溃疡型糖尿病足中的疗效进行对比研究,将2013年2月-2016年2月的溃疡型糖尿病足且不合并脓肿的患者按意愿分为定期换药结合早期扩创治疗方法组和单独定期换药治疗方法组,对比两组愈合的时间。结果定期换药结合早期扩创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的减少溃疡型糖尿病足的愈合时间。结论早期扩创对减少溃疡型糖尿病足的愈合时间有显著的效果。
-
糖尿病足溃疡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观察糖尿病足溃疡分泌物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分析,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该院糖尿病患者足溃疡分泌物分离的292株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结果糖尿病足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56.8%),其次是革兰阴性杆菌(39.7%)和真菌(3.5%);其中革兰阳性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比例多,占42.2%,溶血性葡萄球菌占20.5%;而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为变形杆菌占25.9%,铜绿假单胞菌占24.1%。其药敏结果显示,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对莫西沙星耐药率为0,MRSA占22.5%,未见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达托霉素耐药的革兰氏阳性菌;亚胺培南对革兰阴性杆菌抗菌敏感性较高,其他常用抗菌药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糖尿病足溃疡处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阳性菌为主,万古霉素和莫西沙星有较高抗菌活性。通过对糖尿病足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性进行监测,及时调整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产生。
-
糖尿病健康教育模式研究进展
对现存糖尿病健康教育模式的特点进行探讨,结合各模式特点,选择适合的一种或多种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模式,以达到佳的健康教育效果。
-
胰岛素注射患者门诊期间的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笔注射的健康教育。方法对门诊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病注射方法指导,并定期随访。结果胰岛素注射无硬结,血糖控制良好,达到准确治疗。结论对应用胰岛素笔注射的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作用明显,能够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
-
上海市某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自我管理水平的现况调查
目的:了解上海市某社区2型糖尿病就诊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以及自我管理水平,以期为今后开展社区2型糖尿病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市豫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8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糖尿病知识测试问卷(DKT)、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2-DSCS)、2型糖尿病相关控制指标对其进行调查。结果糖尿病知识得分为(43.17±12.35)分,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得分为(60.85±9.76)分,血糖控制达标率尚不理想。结论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知识得分较低,糖尿病自我管理水平处于中等水平,迫切需要构建社区糖尿病团队式管理模式,实现糖尿病的系统化、规范化、正规化管理。
-
从肝郁、痰湿论治2型糖尿病
近几十年内,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递增,其中2型糖尿病占总人数的90%以上,成为了易患重大疾病之一,给社会以及家庭带来了重大隐患。从其发生条件、加重因素来探讨2型糖尿病,肝郁是2型糖尿病的加重因素,痰湿是2型糖尿病的发生条件。因此治疗2型糖尿病应把调节心理作为关键点,同时配以化痰之法和疏肝解郁之法。
年 | 期数 |
2019 | 02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