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黄芩苷、栀子苷对缺血脑组织神经营养因子含量的影响

    作者:郑加嘉;周泉漫;曾繁涛

    目的观察黄芩苷、栀子苷对缺血不同时段脑组织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含量的影响,探讨黄芩苷、栀子苷抗脑缺血损伤的机制.方法制备脑缺血模型,黄芩苷、栀子苷干预,ELISA法测定脑组织NGF、bFGF、BDNF含量.结果脑缺血12 h和24 h,模型组脑组织神经营养因子含量反应性增加;栀子苷组脑组织NGF含量显著降低;黄芩苷、栀子苷组脑组织bFGF含量均增加;黄芩苷、栀子苷组脑组织bDNF含量均降低.结论黄芩苷、栀子苷对脑缺血损伤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促进星形胶质细胞等产生bFGF是其主要作用途径.

  • 鸡胚背根神经节培养法测定神经生长因子(NGF)活性的条件优化

    作者:董跃伟;黄玉辉;徐天瑞

    目的探索一套稳定可靠的鸡胚背根神经节测定NGF活性的实验条件.方法通过观察培养基、鸡血浆和鸡胚浸液的比例、背根神经节部位、培养时间等条件对NGF刺激神经节生长的影响,从而建立一套该培养法检测NGF活性的优化条件.结果以DMEM为母液,在含20%鸡血浆和15%鸡胚浸液的培养基中,利用伊莎褐鸡胚腰椎背根神经节,在终浓度为30 ng/ml的蛇毒NGF的刺激下,培养36h可以得到较好的实验结果.结论该条件简单实用、分辨率高、重复性好.

  • PC12细胞诱导分化成神经元样细胞的培养机制研究

    作者:傅松文;农梦妮;李柯柯;曾高峰

    目的:研究适宜PC12细胞的培养方法及其在神经生长因子(NGF)作用下的分化效果.方法:PC12细胞培养于F12K培养基中,传代时直接将细胞吹打下来,并用注射器吹散成单细胞悬液;PC12细胞接种于6孔培养板中,并用含NGF 50μg/L的无血清培养基进行诱导分化5d,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特征,Image J软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PC12细胞生长状态良好,且经NGF作用5d后,细胞体积显著增大,突起增多增长,细胞分化率达(72.60±3.61)%.结论:本实验中对PC12细胞培养的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PC12细胞的培养;NGF能够诱导PC12细胞分化成神经元样细胞,可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奠定基础.

  • 复方麝香注射液在大鼠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对BDNF和NGF的影响

    作者:陈伟峰;韩继媛;田兆兴;曹锋生

    [目的]观察复方麝香注射液对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从神经因子环节探讨复方麝香注射液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方法]采用Pulsinelli法建立大鼠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复方麝香注射液干预,再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脑组织NGF、BDNF含量.[结果]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BDNF、NGF表达均增高.模型组于灌注2h上升,6h达高峰,24h回落;复方麝香注射液组BDNF表达明显升高,24h仍维持较高水平,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NGF上升规律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诱导BDNF、NGF表达,有利于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元损伤的保护.复方麝香注射液对抗缺血再灌注损伤是通过促进脑组织产生BDNF为主要途径.

  • 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GF、NSE、BDNF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作者:崔振平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生长因子(NGF)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ACI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入院后均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脑细胞活化剂等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护理,观察组则在生命体征平稳、病情48h内无进展即进行早期综合康复训练治疗;2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采集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清NGF、NSE、BDNF及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运动功能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后2周、4周IL-6、hs-CRP、TNF-α水平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2周、4周NGF、BDNF水平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NSE水平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2周、4周MBI、FMA评分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可有效减轻ACI患者神经系统炎症反应,调节NGF、BDNF、NSE水平,有效发挥脑的可朔性及功能重建,从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运动功能.

  • 大鼠舌下神经压榨伤后外源性NGF促神经再生作用的研究

    作者:范丽苑;王忠朝;王频;余科

    目的 检测舌下神经压榨损伤前后舌下神经核和神经纤维损伤后的修复再生情况,探讨NGF对大鼠舌下神经损伤后神经修复再生的作用.方法 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S组)和治疗组(NGF组),两组动物存活时间分别为7 d和14 d.分别于各时间点取脑干做Nissl染色,取神经干做电镜观察.结果 Nissl染色显示治疗组7 d、14 d损伤侧舌下神经核内运动神经元存活率明显高于NS组,超薄切片观察NGF组神经干形态亦优于NS组.结论 大鼠舌下神经压榨损伤后外源性NGF具有保护受损的舌下神经元及促进神经再生的作用.

  • NGF与CNTF对周围神经再生纤维超微结构影响的计量研究

    作者:李强;伍亚民;李民;刘媛;曾琳;杨恒文;李应玉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和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 CNTF)对大鼠同一坐骨神经再生纤维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用自行研制的梭形双通道桥接管桥接36只大鼠坐骨神经10 mm缺损,根据梭形管的两支内加入的药物不同将动物随机分为A组(两支管内均加入几丁糖)和B组(两支管内加入几丁糖后,再分别加入NGF和CNTF).于术后4、8、16周取再生神经的中段行透射电镜观察,并对8、16周再生神经的有髓和无髓纤维的面积、有髓纤维轴突直径、髓鞘厚度行计量分析.结果 A组两支管内再生神经纤维的种类、数量无显著差异.B组NGF侧再生纤维以有髓纤维为主,且其髓鞘较厚,轴突直径较大,而CNTF侧再生神经有髓和无髓纤维均增加,无髓纤维面积较NGF侧大,两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 NGF对有髓纤维的再生和髓鞘形成的作用较强,CNTF可同时促进有髓和无髓纤维再生,但其促进有髓纤维再生的作用不及NGF.

  • 联合应用NGF和CNTF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楚燕飞;朱刚;陈菁;李兵仓;王宪荣;冯华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神经营养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和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CNTF)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再生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用硅胶管桥接120只大鼠左侧坐骨神经长6 mm缺损,随机分为4组,分别行NGF+CNTF、CNTF、NGF、生理盐水(NS)靶肌肉注射.术后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电生理检测、病理学检查.结果联合应用NGF和CNTF组SFI恢复率、各项电生理及轴突图像分析指标明显优于单独用药组.结论联合应用NGF和CNTF可明显促进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再生与功能恢复.

    关键词: 周围神经 NGF CNTF 损伤
  • NGF、GM-1对脊髓缺血损伤的治疗作用

    作者:刘媛;杨恒文;陈恒胜;伍亚民;廖维宏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节甘酯(GM-1)对脊髓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家兔32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组、NGF组、GM-1组、NGF+GM-1组.采用清醒家兔肾动脉下腹主动脉(IRA)阻断血流,造成脊髓缺血损伤,观测脊髓血流量(SCBF)、运动诱发电位(MEP)和感觉诱发电位(SEP)的变化.结果:NGF+GM-1组在伤后1、4 h的SCBF较NGF组、GM-1组和NS组明显增加(P<0.05).MEP、SEP峰潜时均比伤前延长,但NGF+GM-1组的峰潜时较NGF组、GM-1组和NS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NGF、GM-1联合用药对脊髓损伤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 熄痉汤联合奥卡西平治疗小儿癫痫83例临床疗效分析及对血浆神经肽Y、神经生长因子及γ-氨基丁酸的影响

    作者:王玲;李春燕;陆萍;温吉焕

    目的:观察熄痉汤联合奥卡西平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治疗效果及血浆神经肽Y、神经生长因子及γ-氨基丁酸的影响.方法:选取来自2015年9月~2017年2月来本院就诊的癫痫患儿8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40例,观察组4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奥卡西平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加服熄痉汤治疗,每日1剂,连续治疗6个月.检测2组患儿血常规、肝肾功能,并监测不良反应的情况;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儿外周血中神经肽Y (NPY)、神经生长因子(NGF)、γ-氨基丁酸(GABA)、C反应蛋白(CRP)的含量变化;评价2组患儿认知功能情况变化;观察2组患儿包括癫痫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及脑电图的改变程度的总体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中NPY、NGF、GABA及CRP明显较治疗前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的更加明显(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认知功能显著提高(P<0.05),而对照组患儿的认知功能变化不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7%高于对照组的77.5% (P<0.05),差异显著;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少(P<0.05).结论:采用熄痉汤联合奥卡西平治疗小儿癫痫临床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 熄痉汤 NPY NGF GABA
  • 培元还五汤联合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脑NGF及BDNF蛋白影响分析

    作者:李学杰;黄信全;莫家鹏;胡兴荣

    目的:观察培元还五汤联合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脑可塑性相关蛋白、神经生长因子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患者120例,严格按照缺血性脑卒中气虚血瘀型患者纳入和排除标准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与康复训练,治疗组60例患者加用培元还五汤治疗3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清可塑性相关蛋白NGF、BDNF的含量变化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神经功能缺失程度NIHSS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间差异及治疗前血清NGF、BDNF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清NGF、BDNF的含量、NIHSS评分、FM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NGF、BDNF的含量、NIHSS评分、FM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结论:培元还五汤联合康复训练能够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脑可塑性相关蛋白NGF、BDNF的表达水平,促进患者神经运动功能的恢复.

  • 回春偏瘫方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神经生长因子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幼玲;任培清

    目的:建立缺血性中风后动物模型,探讨回春偏瘫方对缺血性中风模型动物脑内神经生长因子(NGF)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用线栓法造成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再灌注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回春偏瘫方高、中、低剂量,西药尼莫地平组(西药组),连续给药14天,然后取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缺血再灌注大鼠颅内NGF水平、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颅内的表达.结果:治疗组动物脑内NGF、BDNF水平均高于模型组(P<0.05),尤以中剂量组效果佳.结论:回春偏瘫方可增加模型动物脑内NGF、BDNF水平,这可能是回春偏瘫方治疗缺血性中风机制之一.

  • 小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形态学及NGF、BDNF表达的研究

    作者:许险艳;王庆林;李德水;丁小明

    目的 研究缺血再灌注损伤(IRI)不同时间青年大鼠小脑皮质结构的改变和NGF、BDNF表达的变化,进一步探讨NGF、BDNF对小脑IRI的神经营养保护作用.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56只随机分成正常组、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分为IRI 6 h、24 h、2d、4d和7d组,用HE染色和电镜观察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段小脑皮质神经元的形态改变,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NGF、BDNF表达的改变.结果 IRI后2d小脑形态的病理损伤为严重.正常大鼠小脑浦肯野细胞NGF有少量表达,IRI后6h表达增加,2d达高峰,主要表达在浦肯野细胞和颗粒层,分子层少量表达,髓质无表达;正常大鼠浦肯野细胞BDNF有少量表达,IRI后6h表达增加,2d达高峰,主要表达在浦肯野细胞和颗粒层,分子层少量表达,髓质无表达.结论 NGF和BDNF参与了小脑IRI的病理过程,发挥了神经保护作用.

  • 大鼠脊髓全横断后脊髓内NGF、NT3表达的变化

    作者:李群;李明;甘平;保丽玲;王廷华

    目的 探讨大鼠脊髓全横断后不同时相(3、7、14、21天)脊髓内NGF,NT3表达的变化.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及阳性神经元计数,来检测脊髓全横断后不同时相NGF、NT-3的表达.结果 (1)脊髓全横断后脊髓腹、背角NGF阳性细胞数均较正常增多(P<0.05),尤以7天明显;脊髓全横断后脊髓腹、背角NT-3阳性细胞数均较正常增多(P<0.01),尤以7天明显.结论 NGF、NT-3表达的变化可能与脊髓可塑性有关.(2)NGF、NT-3阳性细胞数在各时相均比正常增多,说明NGF、NT-3在脊髓全横断后呈持续性表达增加.

    关键词: NGF NT-3 脊髓全横断
  • 神经生长因子在成年猴脊髓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作者:龙双涟;李朗;孙俊;傅希玥;尹昭;李明;王廷华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在成年猴脊髓的表达分布情况,为成年猴脊髓存在此生长因子的表达提供免疫组织化学证据.方法云南成年健康雄性猕猴5只,平均体重6kg左右,氯氨酮(0.25ml/kg)肌肉注射麻醉后,Zamboni液经心脏主动脉插管灌注固定动物,取T8脊髓节段入4%多聚甲醛后固定(4℃)6小时,在-20℃恒冷切片机下制作20μm厚的连续冰冻切片,间隔取片后分别以抗NGF抗体行免疫组化ABC染色.在Olympus光学显微镜下观察NGF在猴脊髓的表达分布情况.结果1. NGF的免疫阳性反应产物在成年猴脊髓腹角、背角神经元均有分布.2.NGF的免疫阳性反应产物在猴脊髓背角Lissauer束有分布,表达NGF的Lissauer束因染色而呈明显的毛刷状/发束状.3.NGF阳性神经膨体分布于猴脊髓背角Ⅰ、Ⅱ板层.4.NGF的免疫阳性反应产物在成年猴脊髓中央管(X板层)均有分布.结论成年猴脊髓存在NGF的表达,提示其可能在成年猴脊髓的生理过程中发挥作用.

  • NGF/MAG双基因共表达腺病毒修复大鼠周围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

    作者:陈渝;邓忠良;翁政;陈诗谋;童伟

    目的 构建携带NGF及髓磷脂相关糖蛋白(myelin associated glycoprotein,MAG)基因序列的双基因共表达腺病毒(adenovirus expressing NGF and MAG,Ad-NGF-MAG),探讨其在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方法 将NGF和MAG共同克隆至5型腺病毒穿梭质粒pCA13,并在HEK293细胞中包装得到重组腺病毒Ad-NGF-MAG并测序鉴定.取雄性SD大鼠32只,体质量180~200 g;随机分成4组(n=8):对照组(正常对照)、空病毒组(Ad组)、单独表达NGF组(Ad-NGF组)和共表达NGF、MAG组(Ad-NGF-MAG组).Ad组、Ad-NGF组和Ad-NGF-MAG组大鼠制备右侧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后,分别于术侧腓肠肌注射空腺病毒、Ad-NGF及Ad-NGF-MAG (1×108 PFU),隔天1次,共3次.对照组仅暴露右侧坐骨神经后关闭切口,术后对应时间点注射生理盐水10 μL.术后31 d,分别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ciatic nerve function index,SFI)、神经电生理检测;切取坐骨神经标本,行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NGF及MAG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以及组织学观察.结果 实验成功构建重组腺病毒Ad-NGF和Ad-NGF-MAG.32只大鼠术后均成活,切口Ⅰ期愈合.Ad-NGF-MAG组SFI、神经传导速度、诱发电位波幅、潜伏期均明显优于Ad-NGF组和Ad组,但未达对照组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d-NGF-MAG组内MAG mRNA和蛋白表达高,NGF mRNA和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和A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观察显示,对照组神经连续性好,Ad组神经纤维层次混乱,Ad-NGF组神经纤维层次结构清晰,局部断端再生良好,但神经纤维结构紊乱;Ad-NGF-MAG组神经纤维生长有序,神经直径较Ad-NGF组粗,神经纤维结构良好.结论 坐骨神经损伤后修复过程中,腺病毒介导NGF与MAG共表达,既可促进神经纤维生长,又可抑制神经异常分支形成,促进神经结构与功能的恢复.

  • 局部应用NGF-胰岛素复合凝胶对糖尿病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修复的影响

    作者:王敏;薛晓东;谢沛霖;张冀北

    目的 制备NGF-胰岛素复合凝胶并观察其对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的影响. 方法 以卡波姆980为基质,分别加入NGF 4 000 U、胰岛素800 U,制备胰岛素凝胶、NGF凝胶、NGF-胰岛素复合凝胶.观察NGF-胰岛素复合凝胶性状,并行体外药物释放检测.75只SPF级雄性Wistar大鼠,体重200~250 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糖尿病对照组(B组)、局部胰岛素凝胶治疗组(C组)、局部NGF凝胶治疗组(D组)、局部NGF-胰岛素复合凝胶治疗组(E组),每组15只.B、C、D、E组大鼠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55 mg/kg)制备1型糖尿病模型,A组注射相同剂量柠檬酸钠缓冲液.造模成功后,采用恒温水浴箱法于各组大鼠背部制备深Ⅱ度烫伤模型.A、B组创面外敷空白凝胶基质,C、D、E组对应外敷胰岛素凝胶、NGF凝胶、NGF-胰岛素复合凝胶,每天换药1次.烫伤后观察各组大鼠存活情况,于3、7、11、15、21d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并计算创面愈合率,各时间点每组处死3只大鼠取皮肤全层标本行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 结果 制各的NGF-胰岛素复合凝胶清亮透明,保湿性及黏附性良好,易于涂抹及清洗.体外释放检测示NGF-胰岛素复合凝胶释药时间可达24 h以上,且30 d内稳定性良好.各组大鼠均存活至实验完成.烫伤后3d各组创面无缩小,7、11、15、21d时E组创面愈合率高,B组低,与其余各组比较以及E、B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织学观察示各时间点E组肉芽组织和胶原纤维生长均优于其余各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各组CD34、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均于3d开始表达,且随时间延长阳性细胞逐渐增多;各时间点E组微血管密度及PCNA高,B组低,与其余各组比较以及E、B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局部应用NGF-胰岛素复合凝胶可显著促进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

  • NGF促进骨折愈合的适宜浓度初步研究

    作者:莫勇军;杨志;赵劲民;苏伟;沙轲;韦庆军;阳富春;花奇凯;丁晓飞

    目的 通过研究局部应用不同浓度NGF对骨折愈合的影响,进一步探讨NGF促进骨折愈合的适宜浓度.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75只,体重(220.0±2.5)g,随机分成A、B、C、D、E5组(n=15).实验动物建立右胫骨中上段骨折模型,A、B、C、D组分别于骨折断端局部注射含0.006 48×10-2、0.032 40×10-2、0.162 00×10-20.810 00×10-2 μg/g NGF的生理盐水0.3 mL,每天1次,连续注射7 d;E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分别于术后2、4、6周各处死5只大鼠,并于骨折部位取材行大体、X线片观察、生化检测及组织学观察.处死大鼠前取大鼠眼球球后动、静脉血液行血清ALP活性测定.结果 术后各时间点,大体观察表明A、B、C、D组局部新生硬组织大小、硬度、骨折断端骨痂生长逐渐递增,D组明显优于A、B、C、E组.X线片示A、B、C、D组骨折线逐渐模糊,钙化面积逐渐增大,D组骨痂钙化明显快于A、B、C组和E组.组织学观察示D组骨小梁质量及成熟度明显优于A、B、C组和E组.D组术后4、6周成骨区灰度值、骨痂钙含量,2、4周骨痂组织湿重及2周血清ALP含量均显著高于A、B、C组和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周,骨组织形态计量分析显示各组新生骨骨小梁表面成骨细胞指数、骨小梁面积百分比和骨小梁宽度随时问延长而减小;同一时间点A、B、C、D组依次增大,均大于E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部应用NGF对大鼠骨折愈合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NGF(0.810 00×10-2 μg/g)对骨折愈合有显著促进作用.

  • 携带NGF基因腺病毒治疗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

    作者:陈渝;王大勇;王祖贵;翁政;邓忠良

    目的 构建携带NGF基因序列的5型腺病毒(adenovirus expressing NGF,Ad-NGF),探讨其在促进大鼠坐骨神经神修复与再生中的作用. 方法 将NGF基因序列克隆至5型腺病毒穿梭质粒pCA13,并在HEK-293细胞中包装得到重组腺病毒Ad-NGF并测序鉴定.雄性SD大鼠32只,体重180~200 g,随机分为4组(n=8).切断大鼠右侧坐骨神经并缝合,建立坐骨神经损伤模型.模型制备后,A组及C组分别于术侧腓肠肌注射Ad-NGF及不携带NGF基因序列的空腺病毒载体,1×108 PFU/次,隔天1次,共3次;B组及D组分别于术侧腓肠肌注射NGF(200 U/d)及生理盐水(100 μL/d),连续3周.术后第31天检测坐骨神经功能指数、神经电生理检测,取吻合处及其远端1 cm坐骨神经,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技术定量检测大鼠损伤坐骨神经中NGF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并行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透射电镜观察. 结果 实验成功构建了携带NGF基因序列的5型腺病毒Ad-NGF.A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神经传导速度、诱发电位波幅及潜伏期与B、C、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显示,A组NGF mRNA及蛋白表达量与B、C、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示A组坐骨神经再生情况明显优于其他组.透射电镜观察示A组坐骨神经横切面轴突直径、髓鞘厚度、神经纤维个数与B、C、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Ad-NGF提供了一种在周围神经损伤局部获得大量NGF的新方法 ,且可有效促进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的修复.

  • NGF对骨折愈合影响的研究

    作者:贝朝涌;林卓锋;杨志;赵劲民;苏伟;沙轲;韦庆军;花奇凯;薄占东

    目的 探讨NGF对骨折愈合的影响,以及对BMP-2诱导成骨的作用.方法 清洁级雄性6~8周昆明小鼠60只,体重23~25 g,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建立股骨中段不稳定软骨内成骨骨折模型,A、B、C、D组分别于骨折断端局部使用NGF/生理盐水、BMP-2、BMP-2/NGF/生理盐水、生理盐水.各组分别于术后14、21和28 d各处死5只小鼠,并于骨折部位取材行大体、X线片观察、生化检测及组织学观察.处死小鼠前取小鼠眼球球后动静脉血液行血清ALP活性测定.结果 术后各时间点,大体观察A、B、C组局部新生硬组织大小、硬度,骨折断端骨痂生长依次增加,均高于D组.X线片观察A、B、C组骨折线逐渐模糊,钙化面积依次增大,均快于D组.组织学观察A、B、C组骨小梁成熟度依次增加,均优于D组.术后各时间点,A、B、c组成骨面积和成骨区灰度值、血清ALP含量、骨痂组织中ALP含量和钙含量、骨痂湿重均高于D组.术后各时间点各组成骨面积和成骨区灰度值比较、术后14 d各组血清中ALP含量比较、术后14 d和21 d各组骨痂组织中ALP含量比较、术后21 d和28 d各组骨痂组织中钙含量及骨痂湿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d,B、C组与A、D组比较骨痂湿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1、28d,骨组织形态计量分析显示各组新生骨骨小梁表面成骨细胞指数、平均骨小梁面积百分比和平均骨小梁宽度随时间增大依次减小,A、B、C组依次增大,均高于D组,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GF有促进骨折愈合作用,且具有协同BMP-2诱导成骨的作用.

177 条记录 7/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