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荣肝汤对二甲基亚硝胺大鼠肝纤维化的干预作用研究

    作者:谢林钦;朱冠保;黄登

    目的:观察荣肝汤对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干预作用.方法:35只Wista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造模组,以0.5%DMN按2 mL/kg体质量腹腔注射4周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后将造模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荣肝汤组,灌胃相应药物3周.7周末处死动物,留取标本,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和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含量;测定肝组织中羟脯氨酸(Hyp)含量.HE染色和天狼猩红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蛋白印迹法检测大鼠肝组织I型胶原和alpha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BIL、ALT、AST水平明显升高(P<0.05),Alb含量显著下降(P<0.05),经荣肝汤干预后,血清学肝功能指标显著改善.HE染色显示模型组肝脏内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肿胀、变性坏死,有明显出血现象;天狼猩红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肝脏胶原增生明显,形成假小叶,胶原面积明显增加.模型组肝组织Hyp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升高[(1412.42±367.68)μg/g VS(530.20±62.37)μg/g,P<0.01],肝组织Ⅰ型胶原抗体、α-SMA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药物干预后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均有所改善,肝组织Hyp含量明显降低[(1092.83±146.19)μg/g].统计分析显示荣肝汤组与模型组比较肝组织胶原面积明显减轻[(358810±235058)×104μm2 VS(358810±235058)×104μm2,P<0.05],肝组织Ⅰ型胶原抗体、α-SM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荣肝汤对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有较好的逆转作用.

  • 丹参滴丸对二甲基亚硝胺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

    作者:王晶晶;裴天仙;郭景玥;郭传敏;申秀萍;张宗鹏;胡金芳

    目的 观察丹参滴丸对二甲基亚硝胺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 除对照组外,其余大鼠采用ip二甲基亚硝胺4周诱导大鼠肝纤维化,造模结束后,ig丹参滴丸175、350、700 mg/kg,设扶正化瘀胶囊为阳性对照组(1500 mg/kg),对照组、模型组给予同体积蒸馏水,1次/d,连续给药4周.末次给药后1 h剖杀动物,测定血清生化(ALT、AST活性及TP、ALB、TBIL含量)、血清胶原(HA、LN、Ⅲ型前胶原、Ⅳ 型胶原)水平、肝组织中蛋白、Hyp的含量.取肝组织固定,进行HE、Masson染色,镜下观察肝细胞组织结构和肝纤维化程度.结果 丹参滴丸能够显著增加血清中TP和ALB水平,降低ALT、AST活性和TBIL水平;能显著降低LN、Ⅳ型胶原含量,明显降低HA含量,对Ⅲ型前胶原含量有一定的降低趋势;肝匀浆检测显示能显著增加肝组织中蛋白含量,对Hyp含量有一定的降低趋势;肝组织病理学HE染色和Masson染色显示,丹参滴丸能够改善弥漫性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炎症反应,能显著抑制胶原增生、减轻肝纤维化程度.结论 丹参滴丸能显著改善大鼠的肝功能、减少肝组织纤维的增生、对二甲基亚硝胺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 024柑桔素抑制二甲基亚硝胺诱导的大鼠肝损伤

    作者:

    关键词: 柑桔 二甲基亚硝胺
  • 木苏丸防治二甲基亚硝胺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作者:高峰;程留芳;王志强;杨云生

    目的观察木苏丸防治大鼠肝纤维化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1%二甲基亚硝胺(DMN)10 mg/(kg·d)腹腔注射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木苏丸治疗组予木苏丸3.125 g/(kg·d)灌胃,观察肝功能、血透明质酸(H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变化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在肝组织中的表达;并观察肝脏显微结构改变.结果木苏丸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碱性磷酸酶(ALP)、MDA、HA明显下降(P<0.01和P<0.05),血清白蛋白(ALB)、SOD明显增高(P<0.01),TIMP-1表达下降(P<0.05),MMP-2的表达无明显改变(P>0.05);光镜下肝纤维化程度减轻.结论木苏丸具有保肝、延缓肝纤维化形成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及其下调 TIMP-1的表达有关.

  • 口服脂肪乳剂对二甲基亚硝胺肝损伤大鼠的干预作用

    作者:龚勤慧;金树根

    用二甲基亚硝胺染毒制作的肝损伤大鼠实验模型,采用脂肪乳剂灌服给药进行防治性处理.结果发现:具有营养作用的脂肪乳剂对大鼠体重和肝脾重量的增加、肝纤维化的改善等均优于具有抗炎和抗纤维化作用的秋水仙碱(P<0.01).

  • 悦肝胶囊对肝纤维化大鼠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金政;李佳;李善花;金美善

    目的:观察悦肝胶囊对二甲基亚硝胺(DMN)模型大鼠肝纤维化形成的影响,探讨悦肝胶囊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模型制备采用DMN4周12天腹腔注射,实验组分别用大、中、小剂量悦肝胶囊干预,干扰素对照.生化测定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HY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及其抑制剂(TIMP-1)的表达情况;通过天狼猩红染色和HE染色观察肝组织胶原沉积情况及病理变化.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悦肝胶囊可有效改善肝组织胶原沉积,降低肝组织HYP含量,抑制肝组织α-SMA和TIMP-1表达,对MMp-1表达影响微弱,无差异.结论:提示悦肝胶囊具有保肝和抗肝纤维化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肝星状细胞(HSC)活化,减少胶原合成,同时促进胶原分解有关.

  • 叶下珠复方Ⅱ号对二甲基亚硝胺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形成的抑制作用

    作者:李常青;李钢;苏俊芳;李小翚

    目的:观察叶下珠复方Ⅱ号抗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的作用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二甲基亚硝胺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用高、中、低三种剂量(100g/kg,50g/kg,25g/kg)的叶下珠复方Ⅱ号水提液进行干预治疗,并与秋水仙碱进行对照,检测大鼠肝功能、肝组织羟脯胺酸(Hyp)、丙二醛(MDA)、血清透明质酸(HA)含量及肝脏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叶下珠复方Ⅱ号高、中、低剂量组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均显著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叶下珠复方Ⅱ号中剂量组大鼠肝组织Hyp、MDA和血清HA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秋水仙碱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叶下珠复方Ⅱ号高、中、低剂量组肝组织纤维化病变明显减轻,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叶下珠复方Ⅱ号对二甲基亚硝胺诱导的肝纤维化形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与抗脂质过氧化损伤、保护肝细胞和抑制胶原纤维合成有关.

  • 鳖甲水煎液对两种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作者:高建蓉;朱有法;张赤志;刘焱文;邵志华;胡祖良;蔡卫民;陶君;陈进文;吴和珍;姚航平;张洪球;唐尹萍;胡春玲

    目的:探讨鳖甲水煎液对两种不同原因引起的大鼠肝纤雏化的预防治疗作用和量效关系,为鳖甲抗肝纤维化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及其活性组分抗纤维化新药研发和临床医疗提供科学依据和研究思路.方法:采用CCl4、DMN两种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对鳖甲水煎液抗肝纤维化的药理作用进行较系统研究,考察各组大鼠病理组织学、肝组织胶原含量、羟脯氨酸、免疫组化细胞因子以及TGF-β1信号通道蛋白Smads的表达、血清透明质酸、肝功能、肝组织氧化指标等.结果:鳖甲水煎液组SSS计分、肝组织胶原含量、纤维化指标、促肝纤维化因子、血清酶学指标显著低于模型组,而抗氧化指标显著上升(P<0.05~0.01),作用相当或优于公认有效的抗肝纤维化药物'一干扰素、扶正化瘀胶囊,预防组及高剂量组效果尤佳.结论:鳖甲水煎液具有显著的抗肝纤维化预防和治疗综合效应,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抗脂质过氧化、改善肝组织病理、改善肝功能、调控细胞因子水平及信号传导通路等而发挥抑制肝星状细胞(HSC)活化增殖及细胞外基质(ECM)合成分泌、促进ECM降解吸收等综合作用,阻断和治疗肝纤维化.

  • 骨髓间质干细胞抑制大鼠肝纤维化形成的可能性受体肝内干细胞存活时间、肝星状细胞活化程度及生存分析的7周观察

    作者:赵东长;雷俊霞;陈蕊;张秀明;许瑞云;李树浓;项鹏

    目的:观察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具有强大的增殖和分化为肝细胞能力的骨髓间质干细胞输注治疗肝纤维化模型大鼠对其肝纤维化形成的影响及肝功能和生存分析,并对治疗组、空白对照组和病理对照组7周内的相关情况予以对照比较.方法:实验于2003-08/2004-10在中山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于病理生理实验室完成.①动物分组:选用雄性6周龄Wistar大鼠5只为供体,供分离骨髓间质干细胞;雌性6周龄Wistar大鼠60只,其中50只被造成肝纤维化模型,在首次用二甲基亚硝胺处理后的第10天,将造模大鼠随机分为2组:骨髓间质干细胞治疗组10只(为受体),于治疗39 d后结束实验,取材分析病理对照组40只.另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仅静脉注射生理盐水).②肝纤维化模型制作:在实验的当天,给予10g/L二甲基亚硝胺溶液(生理盐水配置)1 mL/kg,腹腔注射,每周连续3次,共6周.③骨髓间质干细胞治疗组:每只大鼠输注3×106个骨髓间质干细胞;病理对照组:使用等体积生理盐水代替骨髓间质干细胞.④动物的一般生活状态:每天观察饮食、活动、二便、体质量、皮毛、呼吸情况等.⑤肝脏的组织细胞形态结构:将肝组织以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观察.⑥肝星形细胞及其活化程度检测:前者检测肝脏α-平滑肌肌动蛋白含量,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后者以德国IBAS2.5图像分析软件半定量分析.⑦肝脏胶原分布的相对含量检测:采用Masson三色染色法,从而反映肝纤维化程度.⑧肝脏羟脯氨酸含量测定:采用氯胺T法.⑨血清总胆红素和谷丙转氨酶水平检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⑩血清层粘蛋白和透明质酸水平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11雄性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在雌性大鼠肝内的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基因的表达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12统计学分析:两组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样本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plan-Meier法.结果:雌性大鼠60只进入结果分析.①实验动物生存状况:造模6周后,骨髓间质干细胞治疗组生存率为80%,而病理对照组生存率为10%,空白对照组生存率为100%,说明骨髓间质干细胞治疗可能通过阻止肝纤维化发展,从改而善大鼠的生存率.②肝脏组织学显示,骨髓间质干细胞治疗组的肝脏结构明显改善,炎症减轻、假小叶结构减少或消散.相反,病理对照组出现广泛的肝脏结构重塑,包括增厚的纤维间隔形成和明显的桥接坏死.半定量分析胶原染色,骨髓间质干细胞治疗组较病理对照组显著减低(8.12±1.98,15.71±2.13,t=6.11,P<0.05).③肝脏星状细胞活化的标志α-平滑肌激动蛋白的阳性表达:空白对照组仅见血管壁有少量α-平滑肌激动蛋白的阳性表达,而病理对照组和骨髓间质干细胞治疗组可见在纤维间隔、肝窦和汇管区内明显表达.半定量分析α-平滑肌激动蛋白的阳性染色,骨髓间质干细胞治疗组较病理对照组显著减低(11.06±2.03,18.50±3.87,t=4.47,P<0.05).④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基因的表达:经雄性Wistar大鼠(供体)骨髓间质干细胞治疗39 d的雌性大鼠,肝脏DNA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结果显示,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基因的表达阳性,而空白对照组和病理对照组则无此阳性信号.说明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后,能够在受体肝内存活5周以上.⑤反映肝脏纤维化程度的肝脏羟脯氨酸含量及血清层黏蛋白和透明质酸水平:骨髓间质干细胞治疗组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 05)但明显低于病理对照组(P<0.05),说明骨髓间质干细胞治疗后能够减少肝脏胶原蛋白的含量,从而减少肝纤维化的形成,使肝纤维化得到控制.⑥反映肝功能的血清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水平:骨髓间质干细胞治疗组明显低于病理对照组(P<0.05),接近空白对照组.说明了骨髓间质干细胞治疗有助于改善肝功能状态.结论:①二甲基亚硝胺能成功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建立.②骨髓间质干细胞可改善肝纤维化大鼠的生存状况和肝功能.③骨髓间质干细胞能够减少肝脏胶原蛋白的产生,抑制肝纤维化形成.④肝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活化态的肝星状细胞数量减少可能是骨髓间质干细胞抑制肝纤维化形成的原因之一.⑤雌性大鼠肝脏内存在雄性供体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基因的信号说明骨髓间质干细胞能够在受体肝内存活5周以上.

  • 二甲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肝脏超微结构形态学与血清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含量的变化

    作者:李春辉;潘理会;朴东明;尹正日;许文燮

    背景:肝纤维化的发展伴随诸多的形态学和机能学的改变,二甲基亚硝胺所致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病变类似于人类肝纤维化病变.目的:观察二甲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纤维化发生过程中形态学与血清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含量的动态变化.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延边大学医学院病理教研室实验室.材料:选用80只3月龄Wistar雄性大鼠,清洁级,体质量175~200 g,由延边大学医学院动物中心提供.试剂:二甲基亚硝胺美国Sigma公司产品,α-平滑肌肌动蛋白为Dako公司产品,天狼猩红(Sirius red)为Aldrich chem公司产品,血清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和Ⅳ型胶检测试剂盒为华美生物工程公司产品,兔抗鼠的一抗为Dako,Denmak生物公司的产品.仪器:日本产JEM-1200EX透射电镜;日本产酶联免疫检测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制开发的CMTAS多功能真彩色病理图象分析系统.方法:实验于2004-06/2005-12在延边大学医学院完成.摸球法随机将大鼠分成2组.模型组(n=40):给予腹腔注射10 g/L二甲基亚硝胺(10μL/kg),1周连续注药3 d(1次/d),持续4周;对照组(n=40):在同一时间段内注射同样剂量的生理盐水;分别在实验开始7,14,21,28 d处死大鼠,处死前左心室取血,血清样品被冷冻在-70℃的低温冰箱中备实验用,处死后取其肝组织用于光镜和电镜的样品制备.①用ELISA法测定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血清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含量的动态变化.②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组织化学的天狼猩红染色观察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组织形态学变化及对肝纤维化分级(肝纤维化程度分为0~4级,0级:没有肝纤维化;1级:汇管区有纤维化;2级:汇管区与汇管区之间形成纤维间隔;3级:肝小叶中出现纤维间隔,并且肝的正常结构出现病理改变;4级:形成肝硬化),同时计算胶原纤维的面密度.③采用透射电镜技术、免疫组织化学的α-平滑肌肌动蛋白染色观察肝星状细胞的转化情况及分布特点.④对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胶原纤维面密度的百分比与血清透明质酸、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含量的相关分析.主要观察指标:①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血清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含量的变化.②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形态学变化、肝纤维化的分级情况及胶原纤维的面密度.③肝星状细胞的转化情况及分布特点.④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胶原纤维面密度的百分比与血清透明质酸、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含量的相关分析结果.结果:纳入80只大鼠,实验组34只造模成功,与对照组40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模型组第7天至28天血清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第28天增加程度大.②模型组汇管区在腹腔注射二甲基亚硝胺后第7天出现出血坏死,第14天仍可在汇管区观察到出血、坏死,并且还可见较薄的纤维间隔,第21和28天可见较厚的纤维间隔;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二甲基亚硝胺后第7,14,21,28天胶原纤维面密度的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其中第28天增加的幅度大;对照组大鼠纤维化病理分级与模型组大鼠各时间点相比差异显著(P<0.01),模型组大鼠的第7天较第14,28天组有明显差异(P<0.01).③a-平滑肌肌动蛋白染色有阳性细胞出现,并且在这一阶段在电镜下观察到正处在"转化的肝星状细胞";模型组第21和28天,在电镜下观察到典型的成纤维细胞.④胶原纤维面密度的百分比与血清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含量呈正相关(r=0.707,0.675,0.662,P<0.01).结论:二甲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纤维化发生过程中,在不同时间段内形态学与血清标志物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呈动态变化,并且在不同的时间段内胶原纤维面密度的百分比与血清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含量呈正相关.

  • 软肝胶囊对二甲基亚硝胺所致大鼠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孙登群;孟翔凌;龚仁华;王敬民;蒋世涛

    目的 观察软肝胶囊对二甲基亚硝胺(DMN)所致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 模型组及各给药组腹腔注射DMN 10 mg/kg,正常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每周2次,连续2 d 注射,持续4周,给药自造模之日开始,1次/d.结果 给予软肝胶囊的0.7,1.4,2.8 g/kg 三个剂量组肝功能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较模型组明显降低;2.8 g/kg 剂量组血清HA,LN的值较模型组显著降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其肝脏病变程度均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 软肝胶囊对慢性肝损伤大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细胞色素P4502E1基因在肝脏疾病中的意义

    作者:李靖涛;张明磊;朴云峰

    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P450,CYP)是一组结构和功能相关的基因编码的同工酶,其特征是与CO结合后在450nm处有吸收峰的含血红素的单链蛋白质.其主要功能是对内源性及外源性化合物进行生物转化.一些疏水性外来物质,经CYP转化后形成极性更大的物质,排出体外.某些情况下可能被转化为细胞毒、致癌、致突变作用更强的物质.因此,CYP的生物学效应具有双重性.其中CYP2E1是二甲基亚硝胺D-脱甲基酶,它不仅参与药物的代谢,而且还催化许多前致癌物和前毒物的活化过程.其活性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本文对其在肝脏疾病中的意义作一简要综述.

  • 消黄方对二甲基亚硝胺致肝纤维化大鼠肺组织氧化应激及巨噬细胞激活的影响

    作者:刘成;杨宗国;陈晓蓉

    目的 观察消黄方对二甲基亚硝胺( DMN)诱导的肝纤维化过程中大鼠肺组织氧化应激及巨噬细胞激活的干预作用.方法 腹腔注射DMN 4周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4周末处死全部大鼠.检测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GSH)及丙二醛( MDA)含量;免疫印迹、免疫组化及实时定量PCR检测CD68表达.结果 肺组织SOD活性及GSH含量在DMN染毒2周即降至较低水平,染毒4周维持低水平状态.MDA含量在DMN染毒2周到达较高水平,消黄方显著降低MDA含量并显著升高SOD活性及GSH含量.免疫组化显示正常组CD68在肺泡周呈弱阳性表达,DMN染毒过程中,CD68阳染进行性增强,消黄方组CD68阳染较弱.结论 DMN诱导肝纤维化过程中肺组织氧化应激和巨噬细胞激活紊乱.消黄方显著抑制肺组织氧化应激及巨噬细胞激活.

  • 肝达康对DMN致大鼠肝损伤血清ALT、AST、TBIL、TP及ALB的影响

    作者:柳成刚;王晓丽;姜德友;张硕辛

    目的:研究肝达康对二甲基亚硝胺(DMN)致大鼠肝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5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模型组(n=15)、肝达康预防组(n=15)及秋水仙碱组(n=15).模型组、肝达康预防组和秋水仙碱组以10mg/kg DMN腹腔注射,每日1次,每周连续3天,共4周.以上3组在造模同时给予药物或生理盐水灌胃.于第4周末处死全部大鼠,留取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LT、AST、TBIL、TP、ALB.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ALT和AST活性显著增高,TBIL水平明显升高,ALB和TP含量降低.肝达康颗粒治疗后使ALT和AST活性降低,TBIL水平降低,TP和Alb含量升高.秋水仙碱组可降低ALT和AST活性,使ALB含量升高,但对TP含量和TBIL水平均无调节作用.结论:肝达康对实验性大鼠肝损伤模型具有明显改善肝功能的作用.

  • 蜂胶对二甲基亚硝胺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李光勇;郭艳萍;张涛;姜莹

    目的:观察蜂胶抗二甲基亚硝胺(DMN)所致大鼠肝纤维化作用.方法:5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高、中、低剂量蜂胶乙醇提取物(EEP)给药组,模型组及各EEP组腹腔注射DMN10mg/kg,每周2次,持续6周,各EEP组自造模之日开始给予不同剂量EEP,1次/d.结果:给予EEP组肝功能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AST、ALT含量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血清HA、LN、PCⅢ的含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EEP对肝细胞坏死及肝纤维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蜂胶具有一定的改善肝功能、减轻肝纤维化的作用.

  • 细胞色素P450催化二甲基亚硝胺C-H键羟基化机理的理论研究进展

    作者:郭瑞杰;张然;刘婷婷;赵丽娇;钟儒刚

    细胞色素P450是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微粒体和线粒体内的一类亚铁血红素—硫醇盐蛋白的超家族.它参与内源性物质和包括药物、环境化合物在内的外源性物质的代谢.其代谢机理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同时也存在诸多挑战.通过对不同底物代谢机理的研究有助于人们深入认识P450的结构及其催化机理,还可以为物质的体内代谢提供理论指导.本文主要对P450的催化氧化机制,二甲基亚硝胺在细胞色素P450作用下的代谢机理研究进展及P450的活性氧化物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 八宝丹对二甲基亚硝胺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干预作用研究

    作者:姜娜;平键;陈高峰;周扬;徐列明

    目的 观察八宝丹对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干预作用.方法 9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造模组,以0.5% DMN按2μl/g体质量腹腔注射4周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4周末造模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八宝丹高、中、低剂量组,扶正化瘀组;用药各组灌胃相应药物,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等剂量的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给药4周.8周末处死动物,留取标本.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和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含量;测定肝组织中羟脯氨酸(Hyp)含量;HE染色和天狼猩红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TBIL、ALT、AST水平明显升高(P<0.05),各药物组干预后,血清学指标TBIL、ALT、AST均有所降低;HE染色显示模型组肝脏内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肿胀、变性坏死,有明显出血现象;天狼猩红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肝脏胶原增生明显,形成假小叶,胶原面积明显增加;模型组肝组织Hyp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药物干预后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均有所改善,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明显降低,高、中剂量八宝丹组和扶正化瘀组较模型组肝组织胶原沉积明显减轻(P<0.05),扶正化瘀组与八宝丹高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八宝丹对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有较好的逆转作用,高剂量八宝丹的疗效相对于中低剂量的八宝丹更为突出;八宝丹高剂量组与阳性对照药物扶正化瘀胶囊组对大鼠肝纤维化的干预效果类似.

  • 经典退黄三方抗二甲基亚硝胺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方证比较研究

    作者:边艳琴;宁冰冰;曹红燕;陆雁;刘成;陈高峰;刘佳;刘平;孙明瑜

    目的:通过观察经典退黄三方茵陈蒿汤、茵陈五苓散和栀子柏皮汤对二甲基亚硝胺(dimethylnitrosamine,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效应,探讨该模型的病机.方法:48只大鼠按体质量分层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茵陈蒿汤组、茵陈五苓散组和栀子柏皮汤组,采用DMN腹腔注射4周的方法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从造模第3周开始,各药物组在继续造模的同时予以相应的药物干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以等量生理盐水.4周末结束实验,杀鼠取材,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肝组织病理学、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含量及肝功能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出现显著的肝损伤和肝纤维化,肝组织Hyp含量显著升高(P<0.01),肝功能显著异常(P<0.01).与模型组比较,茵陈蒿汤可显著改善肝功能(P<0.05或P<0.01),显著改善肝组织病理改变,降低肝组织Hyp含量及肝脏胶原增生程度(P<0.01);茵陈五苓散可显著降低血清总胆红素含量(P<0.01),对肝组织病理影响不明显;而栀子柏皮汤显著改变肝脏病理,并对肝组织Hyp含量有降低作用.结论:茵陈蒿汤对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效果优于茵陈五苓散和栀子柏皮汤;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在其形成期的病机以“湿(瘀)热内蕴”为主,且湿(瘀)热并重,与茵陈蒿汤方证高度相关.

  • 消癖丸干预二甲基亚硝胺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效应及其机制

    作者:张笑;宁冰冰;任爽;章李军;张文萌;陈佳美;陈高峰;张华;慕永平;刘平

    目的:探讨消癖丸干预二甲基亚硝胺(dimethylnitrosamine,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采用0.5%的DMN溶液2 mL/kg体质量腹腔注射,每周连续注射3d,每日1次,共4周,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第3周开始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消癖丸组,消癖丸组给予消癖丸煎剂灌胃,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治疗2周后,观察大鼠肝功能、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及肝纤维化相关指标α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和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 1,HO-1)表达的变化.结果:(1)与正常大鼠比较,造模2和4周时模型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逐渐升高(P<0.01或P<0.05),4周时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含量显著增加(P<0.05);与4周模型组比较,消癖丸组血清ALT、AST、ALP、TBil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2)模型大鼠肝组织炎症反应及胶原沉积逐渐加重,4周时部分大鼠肝组织已形成完整包绕的假小叶结构,肝组织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含量显著增加(P<0.01);与4周模型组比较,消癖丸组肝组织炎症、胶原沉积明显减轻,肝组织Hyp含量显著降低(P<0.05).(3)模型大鼠肝组织α-SMA蛋白表达逐渐增加,4周时显著高于2周模型组(P<0.01);聚合酶链式反应分析显示,肝组织α-SMA、TGF-β1、TIMP-1和HO-1 mRNA的表达随着模型的进展逐渐升高(P<0.01);与4周模型组比较,消癖丸组肝组织α-SMA蛋白的表达及α-SMA、TGF-β1、TIMP-1、HO-1 mRNA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结论:消癖丸能够显著抑制DMN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进展,且这一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有关.

  • 茵陈蒿汤对二甲基亚硝胺与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硬化大鼠模型凋亡相关基因影响的比较研究

    作者:孙明瑜;王磊;慕永平;刘成;边艳琴;王晓柠;刘平

    目的:通过"方-效-证"相结合研究,明确茵陈蒿汤对二甲基亚硝胺(dimethylnitrosamine,DMN)或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两种造模方式所致的肝硬化模型大鼠的疗效特点.方法:分别采用DMN和CCl4建立大鼠肝硬化模型,以肝纤维化已经形成并向肝硬化发展的时期(CCl4造模8周后)及其肝硬化成型后(DMN造模4周后)作为干预治疗的切入点,横向比较茵陈蒿汤在不同模型中的药效.基因芯片技术检测肝脏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在DMN模型中,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模型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γ谷氨酰转移酶(gamma-glutamyl transferase,GGT)活性和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含量逐渐升高,均于4周时达到高峰(P<0.01);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含量逐渐降低,4周时降至低(P<0.01);与6周模型对照组比较,茵陈蒿汤组大鼠血清ALT、AST和GGT活性及TBil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血清ALB含量显著升高(P<0.05).在CCl4模型中,茵陈蒿汤显著降低血清ALT、AST和GGT活性(P<0.05),但对血清TBil和ALB含量的改善没有显著作用.茵陈蒿汤能显著改善DMN大鼠肝脏病理改变,降低羟脯氨酸含量,但对CCl4模型则没有显著作用.基因芯片结果表明,在CCl4模型中,茵陈蒿汤显著抑制Fas、Bax和caspase-3的表达,促进Bcl-xL的表达,但不能抑制CCl4诱导的肝细胞凋亡,反而促使酪氨酸激酶受体上调了4.8倍.结论:茵陈蒿汤对DMN和CCl4两种大鼠肝硬化模型都表现出了疗效,但对DMN模型的干预尤其是降低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改善肝组织病理变化及调控凋亡基因等的作用显著优于CCl4模型.

138 条记录 3/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