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90岁高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例

    作者:姚玉梅;沈红梅

    临床上,患者年龄≥90岁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较为罕见,目前尚缺乏标准治疗;本文报道1例病理诊断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年龄90岁,予以R-COP方案化疗后病情到控制,延长了生存期,为临床高龄淋巴瘤患者治疗提供参考.

  • 胃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易误诊为胃癌1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张俊;魏建国;许春伟;吴永芳;王怀涛;王海艳;张博;邵云;李晓兵

    目的:探讨胃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对所获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诊断为胃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例病例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胃镜检查发现胃窦见直径约6.0 cm以前壁和大弯侧为主、浸润生长的、周边不规则的溃疡型隆起,中央污秽苔,并见紫蓝色血痂,诊断为胃体窦交界部溃疡型癌。后经我院活检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证实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类型考虑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结论:胃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及病理类型少见,易误诊为低分化癌,应加强对胃淋巴瘤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的认识并仔细分析病情,以避免或减少误诊误治。

  • 原发性胃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孤立侵犯乳腺

    作者:黄平晓;唐承璐;邵立华;吕小红

    1 临床资料患者女,45岁.因“间断腹痛4个月,再发伴呕血4小时”入院.既往史:3年前因左股骨颈骨折行手术;吸烟10年,每日10支;父亲死于贲门癌.患者4个月前(2012年1月5日)起无明显诱因间断性出现上腹部或剑突下疼痛,多于进食后发作,无放射痛,伴反酸、嗳气,无恶心、呕吐、畏寒和发热,期间多次在门诊给予抑酸、解痉和镇痛处理可缓解.2012年5月10日门诊胃镜示胃多发结节样隆起性病变性质待查,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阳性,即HP(++);病检示镜下见黏膜固有层内见大量异型增生淋巴样细胞,可见嗜上皮现象,胃体黏膜相关淋巴瘤不除外.

  • 复发/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靶向药物及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潘奕彤;吴剑秋;汤唯艳;汤依群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一种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尽管CD20单抗的使用已明显改善患者预后,但仍有部分患者在治疗后复发或发展为难治性疾病.近年来,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抗体-药物耦合物(ADC)等靶向药物以及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1/PD-L1)抗体、嵌合型抗原受体基因修饰的T细胞(CAR-T)等免疫治疗在淋巴瘤中取得了瞩目效果,有望在复发/难治性(R/R)DLBCL的治疗中取得进展.

  •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bcl-2、bcl-6、CD10、MUM1蛋白表达与亚分类

    作者:陈愉;赵彤;蔡庆发;吴炳绪;陈美燕;林雨冬

    目的 探讨bcl-2、bd-6、CD10、MUM1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ina,DLBCL)中的表达及与亚分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标本中bcl-2、bcl-6、CD10、MUM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bcl-2、bcl-6、CD10、MUM1在60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率分别为55.0%(33/60)、48.3%(29/60)、46.7%(28/60)、58.3%(35/60),其中GCB占55.0%(33/60),non-GCB占45.0%(27/60).GCB、non-GCB中bcl-2的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在non-GCB中,bcl-6+与bcl-6-的病例bcl-2表达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该组病例GCB所占的比率超过non-GCB,bcl-2在DLBCL亚分类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

  • 输尿管原发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周旭;袁俊斌;刘龙飞;祖雄兵;齐琳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位居全球常见癌症的前十位[1-2],原发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个亚型.在过去的5年里,原发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远低于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平均水平[3].淋巴瘤发生于泌尿道和男性生殖器官是罕见的,原发于输尿管的更少,只有零星报道[4].

  • EB病毒在老年性EBV阳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潜伏感染类型

    作者:陈少红;叶子茵;杨静;伍丽琼;王小拍;叶瑶;杜洪

    目的 探讨EB病毒(EBV)在老年性EBV阳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EBV+DLBCL)中的潜伏感染类型.方法 在前期的基础上,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IHC)分析检测13例EBV+DLBCL病例EBV潜伏感染类型.结果 qRT-PCR显示,相对于阴性对照组,7例表达LMP1(7/13,53.8%),3例阴性(3/13,23.1%),3例由于RNA质量问题,未能决定其表达量;1例表达EBNA2(1/13,7.7%),9例阴性(9/13,69.2%),3例由于RNA质量问题,未能决定其表达量.IHC显示,9例表达LMP1 (9/13,69.2%),4例阴性(4/13,30.8%);1例表达EBNA2(1/13,7.7%),12例阴性(12/13,92.3%).综合分析,7例EBV+DLBCL患者EBV潜伏感染类型为Ⅱ型(7/13,53.8%),2例潜伏感染类型为Ⅰ型(2/13,15.4%),1例为Ⅲ型(1/13,7.7%),3例由于qRT-PCR未能决定其目的基因表达量,归为Ⅱ/Ⅲ或Ⅰ/Ⅱ/Ⅲ型.结论 本文显示,EBV在老年性EBV+DLBCL中的潜伏感染类型大部分为Ⅱ型,但因本研究病例数量有限,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验证.

  • 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观察

    作者:陈荣辉;彭玉龙;张露;曹永新;邓惠君;黄连涛

    目的:探析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东莞东华医院收治的40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化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年和治疗后3年的无进展生存率、总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效果显著,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 额叶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一例

    作者:袁卉;郝吉庆

    1 病例介绍患者,女,52岁.2016-12-30因“头痛、头昏1月余”入院.查体:神清,精神稍差,表情淡漠,言语清楚,反应迟钝,对答尚切题,智力及近期记忆力减退,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哕音,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压痛及反跳痛(-),四肢肌张力正常,双下肢无浮肿,NS(-).入院辅检:血常规示:淋巴细胞大致正常.2016-12-31头颅MRI示:双侧额叶及胼胝体膝部异常信号,考虑淋巴瘤;左侧上颌窦炎(见图1、图2).入院诊断:颅内占位性病变.完善入院相关检查,明确诊断,排除手术禁忌,于2017-1-5在全麻下行右额开颅双侧额叶及胼胝体病变切除术.

  • 复发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经美罗华联合化疗治疗后CD20表达缺失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作者:周新华;赵彤;邓永键;丁彦青

    目的 探讨CD20阳性淋巴瘤经美罗华治疗后CD20表达缺失的特性.方法 报道1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经美罗华联合化疗后CD20表达缺失病理,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1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确诊后,CD20阳性,进行3个疗程美罗华联合化疗,颈部肿大淋巴结不断缩小,第4个疗程开始时,淋巴结再次肿大,经再次组织活检免疫标记,CD20转为阴性.结论 经美罗华治疗后复发或不敏感的病例建议重新取组织活检进行病理诊断、免疫标记,必要时进行分子遗传学检测,以免误诊,且对复发病因的寻找和调整药物进一步治疗有积极指导作用.

  • 益气除痰方联合化疗干预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血清轻链的检测

    作者:翟林柱;罗智杰;彭颂国;朱可;余榕键;林丽珠

    [目的]评价益气除痰方联合一线化疗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疗效,并对DLBCL患者进行血清总轻链(sTLC)检测.[方法]选取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经病理学确诊并行一线化疗的DLBCL患者46例.其中,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5例为试验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21例为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接受益气除痰方联合CHOP±R方案治疗,对照组患者仅接受CHOP±R方案治疗.收集上述46例DLBCL患者在化疗前、1程化疗后、2程化疗后、3程化疗后及4程化疗后共5次血标本,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sTLC(κ或λ)、IgG、IgA、IgM水平,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血清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1)试验组25例患者中以痰瘀互结型为多,占64.0%.(2)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客观有效率、总体生存(OS)和无进展生存(PFS)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白细胞下降等骨髓抑制的毒副反应较轻(P<0.05).(4)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清sTLC检测发现κ、λ曲线总体均呈逐渐下降趋势(P<0.001),在4程化疗后达到低点.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对λ轻链曲线下降的影响更为显著(P=0.041).[结论]初治的DLBCL患者在CHOP±R方案化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除痰方,可以减轻骨髓抑制的毒副反应,并且其肿瘤负荷的下降可能更加明显.

  • miR-26a-5p在弥漫性大B淋巴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刘秀敏;潘云;李正金;李耀康;王敏;高波

    目的 探讨miR-26a-5p的表达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以及在其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保存的16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和41例DL-BCL石蜡包埋组织,应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RT-PCR)方法检测miR-26a-5p的表达水平,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10、MUM1、Bcl-6、Ki-67在DLBCL中的表达,分析miR-26a-5p与DLBCL临床病理特征和相关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 miR-26a-5p在DLBCL中低表达.41例DLBCL中,有27例Ki-67呈阳性,miR-26a-5p的表达与Ki-67的表达呈负相关;Ⅰ~Ⅱ期有20例,Ⅲ~Ⅳ期有21例,miR-26a-5p的表达与Ann Arbor分期呈负相关.结论 miR-26a-5p在DLBCL中可能发挥抑癌基因的作用,miR-26a-5p的低表达可能是DLBCL进展恶化的标志.

  • 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患者 Th17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钟伟杰;李庆山;许昕;邓家德;凌艳英;杜庆华;朱志刚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DLBCL)患者Th17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与预后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将60例DLBCL患者按照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分为低中危组32例和中高危组28例,另选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外周血中Th17细胞比例,ELISA检测外周血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 IL)-17、IL-21、IL-23、转化生长因子-β( TGF-β)的表达水平,分别比较各组之间Th17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并分析其与IPI评分的相关性;分析随访的54例患者Th17细胞水平与生存率的关系。结果(1)中高危组Th17细胞、IL-17、IL-21均低于对照组和低中危组,IL-23低于对照组,TGF-β高于对照组和低中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DLBCL患者Th17细胞、IL-17、IL-21与IPI评分呈负相关,TGF-β与IPI评分呈正相关,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3)高Th17细胞者和低Th17细胞者3年生存率分别为82.1%和45.0%,Th17细胞水平对DLBCL患者生存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21)。结论 DLBCL患者Th17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与IPI评分密切相关,Th17细胞与IPI评分呈负相关。 Th17细胞对预后有影响,可能在DLBCL的发生发展中起着抑制作用。

  •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陈新妹;韩慧霞;周冠同;林辉;巫雁丹

    目的 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学表型特征.方法 收集我院1998年3月至2008年12月间48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和免疫表型测定.结果 48例发病年龄26~78岁,以中老年人男性为主,主要发生于颈淋巴结、锁骨上、腹股沟及腋窝及鼻、咽、肠、睾丸、扁桃体等;37例中心母细胞型,9例免疫母细胞型,2例间变大细胞型;48例DLBCL中CD20肿瘤细胞均阳性,均不表达CD3和CyclinD1.结论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诊断需将临床特征、组织形态及免疫学表型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提高确诊率.

  • HBV与LDH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化学治疗效果的影响--附144例报告

    作者:胡利娟;刘相富;胡小山;周旻

    目的:探讨HBV与乳酸脱氢酶(LDH)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化学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以144例初治 DLBCL 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 HBsAg (+)66例,LDH-H (LDH 水平正常为 N、高于正常为 H)77例。将其分别按血清 HBsAg 是否(+)、LDH 水平是否正常分为4组:HBsAg (-)/LDH-N 组45例,HBsAg (-)/LDH-H 组33例,HBsAg (+)/LDH-N 组22例,HBsAg (+)/LDH-H 组44例。所有患者采用 CHOP 方案治疗4~6个疗程,分析 HBV、LDH对化学治疗总有效率的影响。结果HBsAg (+)者化学治疗总有效率为62.1%(41/66);HBsAg (-)者化学治疗总有效率为82.1%(64/78),HBsAg (-)者总有效率高于 HBsAg (+)者(P <0.01)。LDH-H 者化学治疗总有效率为64.9%(50/77);LDH-N 者化学治疗总有效率为82.1%(55/67),LDH-N 者总有效率高于 LDH-H 者(P <0.05)。分组结果显示:①HBsAg (-)/LDH-N 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4%(38/45);②HBsAg (-)/LDH-H 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8%(26/33);③HBsAg (+)/LDH-N 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3%(17/22);④ HBsAg (+)/LDH-H 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4.5%(24/44),4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4组总有效率的两两比较结果显示 HBsAg (-)/LDH-N 组总有效率高于 HBsAg (+)/LDH-H 组(P =0.002),其余各组的两两比较结果尚未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感染 HBV 与高 LDH 可能对 DLBCL 的化学治疗效果有负面影响,两者可能起协同作用。

  • MGMT和hMLH1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免疫亚型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陈军;谭晓虹;覃思繁;林思彤

    目的:探讨MGMT和hMLH1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免疫亚型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100例初治DLBCL患者肿瘤组织中MGMT和hMLH1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与DLBCL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MGMT及hMLH1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国际预后指数(IPI)、病理免疫亚型密切相关(均P <0.05).MGMT在non-GCB亚型中的表达与生存率有关(P<0.05);hMLH1在GCB亚型及non-GCB亚型中的表达均与生存率有关(均P <0.05).MGMT与hMLH1表达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结论:MGMT和hMLH1检测有助于判断DLBCL临床亚型和预后.

  • GST-π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周文献;谢伟敏;刘燕;陆永奎;谭爱花;王洪学;农丽;贾昱娴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组织中的表达状况及其与临床特征和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3例初治DLBCL患者肿瘤组织中GST-π的表达状况,分析该基因的表达状况与DLBCL临床特征、疗效等的关系.结果:GST-π在不同性别、年龄、B症状、结外病变间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临床分期GST-π表达率为Ⅰ期55.6%、Ⅱ期58.3%、Ⅲ期64.3%、Ⅳ期75.0%,各分期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国际预后指数(IPI) GSTπ表达率为低危组61.1%、中低危组70.6%、高中危组70.6%、高危组63.7%,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ST-π表达阳性组和阴性组,初治完全缓解(CR)率为28.6% vs 66.7%,总有效(RR)率为47.6% vs 90.5%,GS-Tπ表达阳性组CR率及RR率显著低于GST-π表达阴性组(P<0.05).结论:GST-π表达与性别、年龄、B症状、结外病变、临床分期、IPI无相关;近期疗效GST-π阴性组优于阳性组.

  • 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阿霉素耐药细胞株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作者:黄云;孙洁;柯晴;梁碧琦;谭晓虹;岑洪

    目的:建立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阿霉素(ADM)耐药细胞株,为研究DLBCL耐药机制提供模型.方法:以体外低浓度梯度递增法诱导筛选人DLBCL耐ADM细胞株Pfeiffer/ADM.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绘制生长曲线,计算倍增时间.CCK-8法检测Pfeiffer/ADM对不同药物的耐药系数(RI)及脱药1个月后的耐药稳定性.在含补体的血清中,CCK-8法比较两细胞株对利妥昔单抗(RTX)介导的补体依赖性细胞毒性(CDC)的差别,荧光定量PCR (qRT-PCR)法检测两株细胞中多药耐药基因1(MDR1)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经过约7个月的诱导,成功构建耐ADM细胞株Pfeiffer/ADM;显微镜下Pfeiffer和Pfeiffer/ADM细胞形态无明显差别,亲代加药后死亡细胞更多,而耐药株生长依旧良好;Pfeiffer和Pfeiffer/ADM的倍增时间分别为(32.28±1.18)h和(31.41±2.03)h,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CCK-8法测得Pfeiffer/ADM对ADM、依托泊苷(VP-16)和长春新碱(VCR)的耐药指数(RI)分别为12.87、13.18、16.95;脱药1个月和冻存复苏后,Pfeiffer/ADM依旧能保持耐药性,其对ADM的IC50值分别为0.52 mg/L、0.49 mg/L;两细胞株对于不同浓度的RTX介导的CDC效应无明显差别(P>0.05);Pfeiffer/ADM细胞的MDR1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Pfeiffer细胞株(P<0.05).结论:成功建立具有多药耐药性的DLBCL Pfeiffer/ADM细胞株,化疗耐药的Pfeiffer/ADM细胞与RTX无交叉耐药性,该细胞是研究DLBCL获得性耐药的机制和逆转耐药的理想模型.

  • MDR1基因C3435T多态性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化疗效果及血液学毒性的影响

    作者:黄谷瑜;柯晴;谭晓虹;岑洪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MDR1基因C3435 T多态性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DLBCL)患者化疗效果及血液学毒性的影响。方法117例初治DLBCL患者均采用环磷酰胺、长春新碱、阿霉素、泼尼松方案或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长春新碱、阿霉素、泼尼松方案化疗,21 d为1周期,化疗4~8周期。化疗后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患者 MDR1基因 C3435T 多态性;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化疗疗效、生存时间及血液学毒性。结果117例患者中,检出CC基因型47例(40.2%),TT基因型17例(14.5%),CT基因型53例(45.3%),C和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是62.8%和37.2%。与CC基因型组比较,CT+TT基因型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 PFS)长、严重贫血和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低(P均<0.05),而两组患者化疗后总缓解率、完全缓解率、总生存时间、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MDR1基因C3435T多态性可能影响DLBCL患者的化疗效果及血液学毒性,CC+CT基因型患者的PFS长、发生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的可能性低。

  • 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观察

    作者:

    目的:观察利妥昔单抗联合环磷酰胺、长春新碱、表柔比星及泼尼松(CHOP方案)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利妥昔单抗+CHOP方案对4例DLBCL患者进行联合化疗,21 d为1个周期.结果:随访14个月,4例患者均处于完全缓解中,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DLBCL,疗效好,不良反应小.

236 条记录 10/12 页 « 12...45678910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