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耳炎患者胆脂瘤中转化生长因子α的表达水平的临床意义

    作者:沈景秋;许昱

    目的 评估中耳炎患者胆脂瘤内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的水平,探讨其对上皮细胞增生潜在的影响机制.方法 分别取胆脂瘤上皮(22例)、正常外耳道组织标本(10例),将其作成石蜡切片,根据免疫组织化学法(S-P)对两类标本进行染色处理,观察TGF-α的表达水平;借助彩色图文系统定量分析所得的染色结果.结果 TGF-α表达在胞浆内呈阳性,在胆脂瘤上皮组织内则可见中等/强阳性两种反应;由基底层到角质层,32例标本的染色程度明显增强;皮下结缔组织内观察到少量的阳性细胞,多以纤维、巨噬细胞为主;表层内外耳道皮肤组织可见大量的阳性表达:其中有8 例标本处于弱阳性;10 例肉芽组织中,均发现分散的阳性细胞,且血管内皮细胞检测为中等阳性.TGF-α积分吸光度在胆脂瘤上皮检测值为(2.431±0.585),正常外耳道表皮检测为(1.463±0.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脂瘤组织内,TGF-α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组织,推测可调节甚至诱发胆脂瘤上皮的增生.

  • 慢性中耳乳突炎的X线平片与CT诊断

    作者:陈春明

    目的 探讨慢性中耳乳突炎的X线平片与CT征象及诊断价值.方法 对手术证实30例慢性中耳乳突炎患者术前进行X线平片与CT扫描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胆脂瘤9例,表现为中耳腔、上鼓室以及鼓窦内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鼓室、鼓窦壁骨质硬化和破坏,听小骨破坏、移位、消失.肉芽肿型12例,表现鼓室、鼓窦内片状、条状软组织密度影,听小骨破坏不明显.单纯型9例,表现为乳突气房模糊.结论 传统X线检查次于CT,CT是慢性中耳乳突炎较为可靠的诊断手段.

  • 中耳先天性胆脂瘤

    作者:钱怡;胡国华

    先天性胆脂瘤(congenital cholesteatoma,CC)是一个罕见的病种,约占所有胆脂瘤的2%~5%,随着耳鼻喉科医师的重视及诊疗技术的提高,CC的发病率有增加趋势[1].目前,它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胆脂瘤这个术语早是在1838年由Muller提出的.1922年,Cushing介绍了CC这一概念.而在1953年,House[2]第1次正式报道了1例中耳位于砧镫关节的CC.1989年,Levenson等[3]提出了诊断CC的临床标准.

  • 不同术式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作者:邓启华;冯勇军;曾春荣

    目的:对比应用不同术式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差异。方法将该院100例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开放式乳突根治术进行治疗,试验组应用完璧式乳突根治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经过完璧式乳突根治术治疗后,气导听阈(26.89±7.23)dBHL和气骨导差(12.54±3.78)dBHL均明显低于经过开放式乳突根治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气导听阈(41.38±10.56)dBHL和气骨导差(22.57±5.96)dBH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不同术式治疗后,试验组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璧式乳突根治术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的一种术式,可有效修复破损鼓膜,大程度上恢复患者听力,有助于患者疾病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前、后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分析

    作者:官文君;李朝军;汪国庆;邝韶景;熊俊伟;廖璞

    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SOM )患者在乳突切除手术前、后菌群的动态变化特点。方法收集86例CSOM患者手术前、后的分泌物或组织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对胆脂瘤组和非胆脂瘤组进行分析。结果 CSOM 患者乳突切除术前、术中、术后标本培养阳性率分别为75.6%、41.9%、1.2%;术前细菌阳性、真菌阳性、未检出致病菌在术中培养中分别有49.1%、25.0%、28.6%为细菌阳性;术中胆脂瘤组和非胆脂瘤组的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中取材中,脓液与组织、乳突鼓窦区与鼓窦入口区组织的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敏情况依菌种而异。结论术中培养出的细菌及药敏试验与术前不同,胆脂瘤较非胆脂瘤患者在术中更易培养出细菌,有必要对CSOM 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进行动态监测。

  • 核因子-κB在中耳胆脂瘤中的表达

    作者:徐洁;李朝军;李增鹏;杨宇馨

    目的 观察核因子-κB(NF-κB)在中耳胆脂瘤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胆脂瘤上皮细胞高度增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6例胆脂瘤上皮、20例正常外耳道皮肤中NF-κB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 胆脂瘤上皮细胞均出现明显的NF-κB核转位,NF-κB及PCNA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外耳道皮肤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耳胆脂瘤上皮具有高度增殖能力,NF-κB在胆脂瘤组织中的激活可能是中耳胆脂瘤上皮细胞过度增殖的一个原因.

  • 胆脂瘤型中耳炎的手术治疗

    作者:徐洁;李朝军

    胆脂瘤型中耳炎是慢性中耳炎的一种常见类型,它能破坏中耳内结构及周围的颅骨,造成听力下降及严重的颅内并发症.现对于胆脂瘤型中耳炎采取手术治疗已经没有争议,其手术的目的在于:(1)彻底清除病变组织,包括鼓室、鼓窦和乳突腔内的胆脂瘤及病变的骨质和黏膜等;(2)重建听力.但其手术方式多种多样,各有优缺点,疗效不一.

  • 胆脂瘤型中耳炎的手术治疗

    作者:吴慧玲;董盛宇;叶耀耀;林子玲

    目的 探讨胆脂瘤型中耳炎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在耳鼻喉科接受手术治疗的58例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2例患者行开放式乳突根治术,19例患者行开放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27例患者行关闭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结果 经治疗后,36例听力得到改善,19例维持原有听力,3例听力下降.3例因复发行2次手术治愈,所有患者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尽早发现胆脂瘤型中耳炎并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对彻底清除病灶、保留和恢复中耳的传音功能有利.

  •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自体骨粉行外耳道后壁重建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付华;郭欣

    目的 探讨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应用开放式人工听骨植入鼓室成形术中予自体骨粉乳突腔填塞及外耳道重建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该院诊治的90例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配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常规开放式人工听骨植入鼓室成形术结合耳甲腔成形术治疗,观察组在开放式人工听骨植入鼓室成形术中予自体骨粉乳突腔填塞及外耳道重建术治疗,术后进行为期6~36个月随访,评估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听力、外耳道结构恢复情况及干耳率等.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0%,19/20)高于对照组(75.0%,1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语频平均气导听阈、语频平均气骨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语频平均气导听阀、语频平均气骨导差均较术前有所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外耳道结构正常率和干耳率[93.3%(42/45)、100.0%(45/45)]较对照组[66.7%(30/45)、71.1%(32/45)]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放式人工听骨植入鼓室成形术中予自体骨粉行乳突腔填塞及外耳道重建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效果确切,有助于术后听力与外耳道结构的恢复,且干耳率高,能减少术腔痂皮清理次数,可作为理想术式在临床推广应用.

  • 外耳道胆脂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作者:赵李冰;晋云花;刘冰

    [目的]探讨外耳道胆脂瘤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2005年6月期间经手术治疗的46例(48耳)外耳道胆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主要为外耳道胆脂瘤清除术;伴外耳道肉芽者行外耳道肉芽切除术,伴外耳道狭窄者行外耳道成形术.[结果]24例行单纯外耳道胆脂瘤清除术的患者听力恢复正常19例,5例改善;10例伴外耳道肉芽患者行外耳道肉芽切除术和外耳道胆脂瘤清除术后恢复良好,听力恢复正常,无复发;3例伴外耳道狭窄行外耳道成形术后恢复良好;3例行乳突根治术,6例行改良乳突根治术的患者,其中2例术后发生外耳道口狭窄,胆脂瘤无复发;其余患者均恢复良好.随访6月~10年,外耳道胆脂瘤复发4例,再次清理治愈;1侧因侵犯中耳及上鼓室,于1年6个月后行改良乳突根治术治愈.[结论]外耳道胆脂瘤多为自发性,对耳和周围的软组织及骨组织具有破坏性.治疗原则是采用手术早期彻底地清除胆脂瘤.

  • 郎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报道

    作者:刘建诚;王广升

    患者,男,11岁,因右耳后反复肿痛2个月入盐山县人民医院. CT检查示:右颞部外耳道上方软组织肿物并颞骨破坏,考虑肉芽肿,门诊以"乳突胆脂瘤、骨膜下脓肿"收入院并在全麻下行乳突探查术. 术中见外耳道前壁破坏,骨质部分破坏,清除乳突腔内肿物,肿物为鱼肉状,质软;扩大乳突腔,彻底清除肿物及坏死骨.

  • 外耳道胆脂瘤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杨勇;徐刚

    目的:探讨外耳道胆脂瘤(ext ernal auditory canal cholesteatoma,EACC)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 95年1月~2005年6月期间经手术治疗的46例(48耳)EAC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4例行单纯EACC清除术的患者听力恢复正常19例,5例改善;10例伴外耳道肉芽者行外耳道肉芽切除术和EACC清除术后恢复良好;3例行乳突根治术,6例行改良乳突根治术的患者,其中2例术后发生外耳道狭窄.随访2~12年,4例复发,再次清理治愈.结论:EACC对周围软组织及骨组织具有破坏性,治疗原则宜采用手术彻底清除胆脂瘤.

  • 颞下小脑幕入路,内镜辅助显微外科治疗跨幕上下胆脂瘤

    作者:苑玉清;游潮;刘翼;蔡博文;吴波

    目的:探索神经内镜辅助显微外科治疗跨幕上下巨大胆脂瘤的应用价值.方法:经颞下-小脑幕入路显微镜下尽可能切除可见肿瘤部分,辅用神经内镜探查残余肿瘤并切除.结果:常规显微镜下切除肿瘤后,经神经内镜探查,19例(100%)仍有不同程度的残留,辅用内镜后7例(36.8%)全切除(囊内容+囊壁切除),11例(57.9%)次全切除(囊内容+1/2以上囊壁切除),1例(5.3%)部分残留(部分内容+部分囊壁);19例有症状的患者中,16例(94.7%)术后一周内症状即有缓解或恢复,2例(10.5%)无明显变化,1例(5.3%)术后出现同侧动眼神经麻痹,一周内恢复.结论:经颞下-小脑幕入路是切除跨幕上下及环脑干周围巨大胆脂瘤的佳手术入路.内镜辅助显微外科提高了肿瘤的全切率及成功率,且有利于神经功能保护和减少术后并发症.

  • 外伤性外耳道狭窄或闭锁继发胆脂瘤

    作者:李昌林;赵宇;杨慧;李高

    头颅外伤引起颞骨骨折不少见,但外伤导致外耳道狭窄或闭锁并继发胆脂瘤则很少见报导。我科自1995年1月至2000年1月共收治12例12耳这类病人。通过去除外耳道瘢痕,肉芽,胆脂瘤,坏死骨,进而根据病变不同的程度及范围行中耳乳突改良根治术或根治术,鼓室成形术,耳后带蒂颞肌筋膜脑脊液耳漏口填补术等手术,并同期行外耳道成形术,术后经半年以上追踪观察外耳道扩大,狭窄及闭锁消失,大部分病人听力恢复,获得满意效果。

    关键词: 外伤 外耳道 胆脂瘤
  • 骨化性迷路炎的高分辨CT表现(附2例报告)

    作者:尼玛;肖家和;许凡勇;黄华

    骨化性迷路炎(labyrinthitis ossificans)亦称膜迷路骨化(Ossification of the membranous labyrinth),其病因繁杂,可以为许多炎性病变发展的后结果,如脑膜炎,脓毒血症血栓,中耳炎,胆脂瘤等,也可以继发于迷路术和外伤,临床上常有眩晕,感音性或混合性耳聋,以及前庭功能丧失等症状,该病临床相对少见,仅靠常规检查诊断较为困难,影像学检查特别是高分辨CT(HRCT)可以准确显示该病的病理特点,是目前确诊的主要检查手段.

  • 胆脂瘤型中耳炎乳突根治加同期鼓室成形术187例疗效观察

    作者:王建洪;胡珍;梁传余;肖世强;程奇;胡春利;李向东

    目的 探讨胆脂瘤型中耳炎乳突根治加同期鼓室成形术的疗效.方法 对187例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经乳突进路行乳突根治,辅以耳内镜清除病灶,并同时一期完成鼓室成形术.结果 随访>2年,术后外耳道基本正常,鼓膜形态良好,鼓膜成活180耳(96.3%),获干耳180耳(96.3%),听力提高>25dB 86耳(46%)>15dB 85耳(45.5%),无提高16耳(8.5%),总有效率91.5%.术后出现外耳道狭窄3耳,鼓索神经损伤2耳,面瘫1耳,鼓膜穿孔7耳.结论 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行开放式乳突根治,利于清除病灶,辅以耳内镜的应用,病变清除彻底同期听力重建术后疗效满意,并发症少.复发率低,但尚待进一步临床观察.

  • 开放式乳突根治加同期鼓室成形术21例疗效观察

    作者:肖世强;王建洪;程奇;胡春莉;颜光堂;王小琴

    目的探讨乳突根治术后同期行鼓室成形术疗效.方法对21例慢性中耳炎患者经乳突进路行乳突根治术清除病变并同时一期完成鼓室成形手术.结果经1年以上随访观察,术后外耳道基本接近正常,鼓膜形态良好,鼓膜成活20耳(95.2%),获干耳.继发穿孔1耳(1.26%),外耳道狭窄(1.26%),面瘫1例(1.26%).听力提高18耳(86%),无改变3耳(14%),无耳鸣,眩晕等并发症.结论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乳突根治术清除病灶,同期行鼓室成形术,不仅能根治病变,而且同时提高听力,疗效满意,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防止并发症发生.

  • 骨疡型中耳炎伴罕见乙状窦畸形1例

    作者:覃萍;王晋;杨怡静;宋斌

    患者,男,20岁.主诉为双耳反复流脓19年,明显听力下降4年.检查:右耳鼓膜大穿孔,仅前下留有残边约3mm,中耳腔内粘膜肿胀、见淡黄色黏液分泌物,未见肉芽及胆脂瘤组织.左鼓膜紧张部中央型穿孔,中耳腔干燥.电测听检查示:右耳全聋、左耳重度感音神经性聋.乳突X线摄片报告:双慢性中耳乳突炎、右疑有胆脂瘤形成,乙状窦及脑膜板无异常.于2000年12月在局麻下行右乳突根治术,耳内切口,暴露骨性外耳道后壁,见其骨壁坡度大(呈陡斜坡样),外耳道后上棘明显,考虑到患者系硬化型乳突及有可能乙状窦前置,进入鼓窦的方法为皮质下凿人法,即凿人选点在外耳道后壁和上壁的交角,当凿入约2mm时(面积约5mm直径),有骨皮质菲薄(如蛋壳)及皮质下空腔的感觉,随及大量暗红色血液涌出,立即用纱条填塞并用手指加压于此,5分钟后抽出纱条仍出血不止,高度怀疑乙状窦出血,不得不停止手术,碘仿纱条填塞局部,关闭术腔,加压包扎.1周后术耳完全减压,未再出血.

  • 螺旋CT对外耳道病变的诊断价值

    作者:谢晓红

    目的 提高对外耳道病变螺旋CT影像的认识和重视.方法 对经病理证实的34例患者的36耳CT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36耳外耳道病变中,其中外耳道胆脂瘤伴内芽者15耳,外耳道胆脂瘤6耳,外耳道乳头状瘤6耳,外耳道骨瘤1耳,外耳癌2耳.外耳道肉芽5耳,血管瘤1耳.结论 外耳道病变虽较少行CT检查,但CT对外耳道疾病的诊断度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 桥小脑角胆脂瘤34例临床分析

    作者:惠旭辉;毛伯镛;何能前

    目的为了提高桥小脑角区胆脂瘤诊断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34例桥小脑角区胆脂瘤的临床症状、诊断方式、手术入路与疗效.结果28例肿瘤获得全切除,6例为次全切除,2例死亡.21例获得随访,18例恢复良好,1例肿瘤复发.结论CT及MRI检查对胆脂瘤的诊断有重要作用,采用显微手术切除桥小脑角区胆脂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804 条记录 37/41 页 « 12...33343536373839404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