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两组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桡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萨伍提江·马木提;阿不都赛丁·热合曼

    目的:对照分析两种治疗方式对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对照分析石膏外固定与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桡骨高度恢复良好。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根据Dienst评分标准:优29例,良11例,可1,差1例,优良率97.6%。对照组分比为11、9、15、5、87.5%。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外固定支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手段,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 用外固定支架治疗上肢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龚高进

    目的:研究对上肢桡骨骨折患者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46例桡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行闭合复位治疗,观察组行外固定支架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骨折部位恢复情况及疼痛感差异性。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61%,观察组达到95.65%,组间差异显著(<0.05)。结论对上肢桡骨骨折采用外固定支架方式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骨折状况,控制桡骨缩短程度及疼痛感。

  • 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不稳定性骨折

    作者:周俊;彭世民

    目的:总结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不稳定性骨折的方法及结果。方法2006年6月~2009年2月,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不稳定性骨折35例,仅对其中随防资料完整的30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30例获得10个月(8~15个月),的平均随防。腕关节功能按Sarmiento标准进行评定,结果优12例,良1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3.3%。并发症包括克氏针退针2例,创伤性骨关节炎1例;无针道感染及针道骨折;无畸形愈合;无骨不连;无腕管综合症。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不稳定性骨折手术时间短、软组织损伤小、固定可靠,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取针简便。

  • 锁定钢板与外固定支架结合锁定钢板治疗C3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比较研究

    作者:蒋允昌;冯虎;袁峰;郭开今

    目的:比较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及外固定支架结合锁定钢板治疗AO分型中C3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6年8月~2010年10月对49例C3型桡骨远端骨折分别采取锁定钢板(A组)及外固定支架结合锁定钢板固定(B组),根据骨缺损情况适当植骨。分别采用VAS评分、改良Gartland和Werley(GW)评分和Batra放射学评分比较两组效果差异。结果随访时间8~26月,平均12.3月。骨折愈合时间3~6月,平均4.2月。A组24例,GW评分:优16例、良4例、可4例;Batra放射学评分:优14例、良8例、可2例。 B组25例:GW评分:优22例、良3例;Batra放射学评分:优23例、良2例。结论对C3桡骨远端骨折,两种方法均能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相对于单纯锁定钢板固定,外固定支架结合锁定钢板能取得更高的解剖复位率及临床优良率。

  • 锁定钢板结合石膏托或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效果比较

    作者:胡才智;姜宗圆;夏江;马涛

    目的:探究锁定钢板结合石膏托或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内固定组和外固定组,两组各45例,内固定组采用锁定钢板结合石膏托进行治疗,外固定组采用外固定架进行治疗。结果固定组和外固定组在手术之后6个月中桡骨高度、掌倾角和尺倾度比较,跃0.05,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在手术后6个月中改良评分系数比较,<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12个月中,两组改良评分系数比较,跃0.05,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锁定钢板结合石膏托在短期的治疗疗效中效果明显,远期治疗效果两种固定方式无明显差异。两组治疗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 弹性髓内钉内固定并植骨治疗桡骨骨不连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覃先云;朱灏;毛志有;肖伟

    目的 探讨弹性髓内钉内固定并植骨治疗桡骨骨不连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桡骨骨不连提供参考.方法 我院2014年9月~2016年1月收治的15例桡骨骨不连患者,对其行切除硬化骨弹性髓内钉内固定并植骨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本组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3.4 y,全部骨性愈合,无并发症.根据Anderson评分标准,优10例,良5例.结论 弹性髓内钉内固定并植骨治疗桡骨骨不连具有组织损伤小、并发症少、内固定强度高、疗效满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合并帕金森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

    作者:蒋宜伟;邓强;周玉英;张虎林;张晓刚;宋敏

    目的 总结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合并帕金森病(PD)的效果,并探讨快捷、有效、并发症少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10 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合并PD 病患者,均采用掌侧入路,斜T 型LCP 固定.结果 10 例患者随访16~30 个月,平均20.6 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2 周(9~16 周).术后功能恢复时间2~6 个月,平均3.6 个月.根据Gartland 与Werley 评分标准,优5 例,良2 例,可2 例,差1 例,优良率为70.0%.结论 对于累及关节内的桡骨远端骨折合并PD,LCP 可以较好地维持骨折复位,尽早地进行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腕关节功能恢复可获得满意效果.

  • 桡骨远端骨折的护理体会

    作者:宋凤琴;王素英;王风兰

    我科门诊于1999年7月至2000年7月收治桡骨远端骨折患者52例,用小夹板固定并配合本科自制的活血接骨膏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总结护理经验如下.

  • 运用2种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作者:余欢;张秀;张晓刚;张虎林;宋敏;戴刚

    目的 观察X线片结合功能评价比较复位后三短一长棒与两长棒2种不同固定方式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三短一长棒外固定架固定组)和对照组(两长棒固定组),每组20例.手法复位后如局部骨折块不稳定者,通过克氏针撬拨复位及固定,骨质缺损严重者局部小切口人工骨材料填充,关节面不平整者切开复位,必要时克氏针固定.测定术前、术后2~4d及术后8 ~12周的桡骨下关节面的尺偏角、掌倾角及桡骨茎突相对于尺骨茎突的短缩值,术后6~8月进行腕关节功能评价.结果 2组治疗前掌倾角、尺偏角和桡骨短缩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2组治疗后掌倾角和尺偏角均显著大于术前,而桡骨短缩程度则明显小于术前,差异均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且治疗组掌倾角和尺偏角增大趋势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治疗组优良率为85.0%,对照组为5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运用三短一长棒外固定架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预后优于两长棒固定,X线检查对预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预后有重要意义.

  • 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30例

    作者:蒋宜伟;宋敏;邓强

    目的:总结经皮克氏针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有效性和适应症.方法:自1998年10月~2003年6月采用经皮克氏针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30例.结果:经平均14.2个月随访,疗效优17例、良11例、可2例,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克氏针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一种有效的方法,具有微创、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特别是对骨折块较大的不稳定性骨折可作为其适应症.

  • 交锁髓内钉在尺、桡骨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穆亮;杨自立;邓旭立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尺、桡骨骨折的疗效。方法64例尺、桡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观察组32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固定,观察组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术后运用Anderson评分标准进行评价,并且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本组随访8-34个月,观察组在肘关节功能丧失、前臂旋前功能丧失、前臂选后功能丧失方面均小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优良率为93.75%,对照组优良率为84.38%。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5%,观察组的发生率为12.5%,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提高,并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提高更明显(P<0.05)。结论前臂交锁髓内钉治疗尺、桡骨骨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

  • 医方履行告知义务的重要性分析

    作者:童云洪

    1案件事实2010年7月17日,张某因外伤后右臂及右腰部疼痛,到江苏省丰县某医院就诊.该医院以张某外伤致右肾裂伤、失血性休克、右桡骨骨折、肋骨骨折,腰椎骨折、左耻骨上支及髋臼骨折、腹膜后血肿为由,将张某收入该院治疗,并于当日在全麻下为张某行右肾破裂修补术,术中为其置人了双J管.2011年2月25日,张某发现其尿液中含血,遂到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查,医院发现张某体内的双J管因长期留置导致过期,致使其发生肾及膀胱结石,造成尿血,张某花费近1万元治疗.

  • 干关节镜技术在腕关节镜治疗腕关节损伤中的疗效评价

    作者:刘波;陈山林;朱瑾;王志新;刘路;刘畅

    目的 探讨干关节镜技术在腕关节镜治疗腕关节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3年1月 —2016年1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59例腕关节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48例,女11例,年龄15~69岁,平均34岁.陈旧舟骨骨折(包括延误诊治的舟骨骨折或舟骨骨折不愈合)32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23例,慢性下尺桡关节不稳定4例.均采用干关节镜技术进行腕关节镜手术治疗.术中对植骨患者的植骨操作时间及需要同时切开患者的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程度进行观察.术后观察骨折愈合和关节稳定情况,并采用Mayo腕关节评分对腕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干关节镜技术进行舟骨镜下植骨操作过程所需时间平均为7 min.桡骨远端骨折及下尺桡韧带重建患者,在同时进行切开操作时,关节周围组织无肿胀,正常解剖层次和视野清晰.患者均获随访6~28个月,平均9个月.所有陈旧舟骨骨折均获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2.6周;所有桡骨远端骨折术中获关节面解剖复位;所有慢性下尺桡关节不稳定患者术后关节稳定性恢复,下尺桡关节冲击试验阴性.所有患者术后复查Mayo腕关节评分平均为95分.结论 干关节镜技术可提高腕关节镜下植骨操作的效率,减少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保持软组织清晰解剖层次,促进关节功能恢复,特别适用于腕关节镜下微创植骨和需要同时进行切开操作的腕关节镜手术中.

  • 掌侧正中微创入路锁定钢板与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祁义民;梁斌;王强;沈海琦;蒋纯志;赵磊;隋吉生;曾逸文

    目的 比较掌侧正中微创入路锁定钢板与外固定支架微创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4年10月-2016年8月收治的51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女30例;年龄41 ~78岁,平均57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微创入路钢板组(采用掌侧正中微创入路锁定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术,25例)和外固定支架组(采用外固定支架闭合复位术,26例).微创入路钢板组AO分型:A2型4例,A3型5例,B1型4例,B2型2例,B3型7例,C1型3例.外固定支架组AO分型:A2型3例,A3型6例,B1型5例,B2型3例,B3型7例,C1型2例.比较两组手术切口总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和术后桡骨高度、掌倾角、尺偏角、视觉视觉评分(VAS)、腕关节主动活动度(掌屈、背伸、旋前、旋后、桡偏、尺偏)、相对健侧握力及腕关节功能Mayo评分.同时观察并发症情况. 结果 两组在手术切口总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桡骨高度、尺偏角、术后3 d VAS,以及术后14个月桡骨高度、掌倾角、尺偏角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微创入路钢板组掌倾角为(9.6±0.6)°,外固定支架组掌倾角为(7.9±0.6)°(P<0.05).术后3个月微创入路钢板组腕关节主动活动度(掌屈、背伸、旋前、旋后、桡偏、尺偏)、相对健侧握力明显优于外固定支架组(P<0.05),但术后14个月腕关节功能Mayo评分微创入路钢板组为(88.7±12.7)分,外固定支架组为(88.7±13.1)分(P>0.05).微创入路钢板组1例出现神经激惹;外固定支架组1例出现钉道周围红肿、皮温增高、切口分泌物增多,1例拆除外固定支架后腕关节僵硬;但两组经治疗后,各症状均得以改善. 结论 微创入路锁定钢板与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均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但微创入路钢板固定术后早期功能康复方面优于外固定支架组,可使患者早期康复.

  • 经桡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背侧不稳定骨折的疗效

    作者:孙玉福;姜文学;王炳祺;姚树源;万东东;许东浩;胡茂忠

    目的 探讨经桡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桡骨远端背侧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09年9月-2012年10月经桡侧入路LCP治疗桡骨远端背侧不稳定骨折21例,其中男14例,女7例;年龄38 ~81岁,平均54.5岁.致伤原因:交通伤12例,跌伤7例,高处坠落伤2例.按AO分型:A3型10例,C1型8例,C2型3例.其中畸形愈合2例(A3型与C1型各1例).均经桡侧入路显露桡骨远端外侧柱、中柱、桡侧缘及其背侧,用LCP固定同时行背侧骨缺损植骨,大限度恢复桡骨茎突高度、尺偏角及掌倾角.采用Ganland-Wedey腕关节评分标准判定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患者均获平均13.5个月(12~24个月)随访.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显示骨折均Ⅰ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7.5周.术后6个月、1年和2年X线片测量:桡骨茎突短缩均≤2 mm,掌倾角8°~ 17°(平均12.5°),尺偏角15°~ 26°(平均20.5°),关节面塌陷、移位矫正均≤2 mm.术后患侧腕关节运动范围:掌屈30°~70°(平均60°),背伸30°~65°(平均55°),桡偏10°~20°(平均17°),尺偏20° ~30°(平均25.5°),前臂旋前60° ~70°(平均65.5°),旋后60° ~80°(平均75.5°).握力测量平均为健侧的75% (60% ~95%).伴有疼痛2例(其中中度疼痛与偶有轻度疼痛各1例).根据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标准:优16例,良2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6%.术后无一例出现桡神经浅支支配区感觉异常,无感染、骨不连、钢板松动、正中神经损伤或肌腱损伤等并发症. 结论 桡侧入路可显露桡骨远端外侧柱、中柱、桡侧缘及其背侧,采用LCP固定同时行背侧骨缺损植骨,有助于骨折解剖复位,是治疗桡骨远端背侧不稳定骨折的有效方法.

  • 计算机辅助治疗AO C型桡骨远端骨折

    作者:韩庆辉;张毅杰;陈雁西;强敏菲;张坤;李浩博;姜雨晨;贾小阳

    目的 探讨计算机辅助术前计划(CAPP)治疗AO 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5年3月收治的17例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其中男8例,女9例;年龄26~81岁,平均63.9岁.致伤原因:交通伤9例,跌伤7例,高处坠落伤1例.均为闭合性骨折,骨折按AO分型:C1型6例,C2型6例,C3型5例.应用一站式CAPP系统进行精确的术前设计,根据术前计划实施个性化内固定手术.记录CAPP耗时、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虚拟术后与末次随访时影像学相关参数,腕关节功能评价采用Gartland-Werley评分.结果 CAPP平均耗时38.1 min,平均手术时间62.1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90.3 ml.术后平均随访14.7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2.8周,未见骨折不愈合或内固定失效患者.虚拟术后与末次随访影像学参数在桡骨高度、下尺桡关节面台阶、掌倾角及尺偏角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差值较小.根据Gartland-Werley评分标准:优8例,良8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为94%.结论 一站式CAPP系统操作便捷、高效,术中实现虚拟手术计划较为精准,可有效辅助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

  • 前侧和外侧联合入路治疗肘关节损伤三联征的疗效评价

    作者:韦旭明;芮永军;宋骁军;刘军;庄胤;周明;孙振中

    目的 探讨前侧入路为主、外侧入路为辅并经内固定加软组织修复治疗肘关节损伤三联征的方法和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8月治疗15例肘关节损伤三联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20 ~61岁,平均38.4岁.致伤原因:交通伤9例,高处坠落伤3例,摔伤3例.桡骨头骨折按Mason分型:Ⅰ型5例,Ⅱ型8例,Ⅲ型2例;尺骨冠状突骨折按Regan-Morrey分型:Ⅰ型4例,Ⅱ型10例,Ⅲ型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8.5d.所有患者先经肘前侧人路,冠状突骨折用Herbert螺钉固定,或经骨隧道套索缝合前侧关节囊固定,桡骨头骨折予Herbert螺钉固定,再经肘外侧切口,予铆钉或经肱骨外上髁钻孔,2-0爱惜邦缝线编织缝合,修复外侧韧带复合体和伸肌总腱.应用肘关节屈伸度、前臂旋转活动度及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评估临床疗效功能,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12 ~ 30个月,平均19.6个月.冠状突骨折均愈合,14例桡骨头骨折获得骨愈合.术前与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屈伸度[(45.1±5.6)°:(129.5±9.3)°]、前臂旋转活动度[(55.4±8.7)°:(140.5±10.3)°]及MEPS评分[(25.1±9.6)分:(91.2±5.2)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症包括异位骨化1例、桡骨头骨折不愈合1例,无肘部血管神经损伤、肘关节不稳、脱位、肘关节僵硬或疼痛. 结论 以经前侧入路为主联合外侧入路,采取内固定加软组织修复治疗肘关节损伤三联征,可有效恢复肘关节功能.

  • 弹性髓内钉与钢板治疗儿童尺桡骨双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张鑫;罗聪;李明;刘星;刘传康;曹豫江;瞿向阳

    目的 比较弹性髓内钉(TEN)与钢板治疗较大年龄(>10岁)儿童尺桡骨双骨折的疗效. 方法 回顾分析2009-2014年儿童尺桡骨双骨折47例(50侧),其中TEN组30侧,钢板组20侧.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开放/闭合复位比例、内固定取出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骨折骨性愈合时间及前臂骨折治疗效果(按Anderson法). 结果 TEN组手术时间为94.3 min,钢板组为120.5 min(P <0.05).TEN组内固定取出时间为210.8 d,钢板组为264.3 d(P <0.05).TEN组开放/闭合复位占66.7%,闭合复位占33.3%,钢板组开放复位为100%(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骨折骨性愈合时间及骨折治疗效果评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治疗较大年龄(>10岁)儿童尺桡骨双骨折时,对于移位不明显的闭合性骨折,可应用TEN内固定;而对于移位较明显的开放性粉碎性骨折,采用钢板内固定能降低骨折畸形愈合的发生率.

  • 单纯掌侧或背侧钢板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田旭;郭强;东靖明

    目的 比较单纯掌侧或背侧钢板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推荐佳的手术方式. 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均为闭合性骨折.15例采用背侧钢板(背侧组),男5例,女10例;年龄48 ~62[(55±7)岁].致伤原因:摔伤13例,交通伤2例.AO分类为C3型10例,C2型5例.27例采用掌侧钢板(掌侧组),男8例,女19例;年龄50 ~ 62岁[(56±6)岁].致伤原因:摔伤24例,交通伤3例.AO分类为C3型17例,C2型10例.比较两组术后腕部的活动范围、影像学参数、并发症、臂肩手功能(DASH)评分以及Gartland-Werley评分. 结果 42例患者均获得11 ~25个月的随访,两组腕部活动范围以及影像学参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artland-Werley评分掌侧组明显低于背侧组[1分:4分,P <0.05],而两组DASH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背侧组4例(27%)发生肌腱粘连,需行肌腱松解术;掌侧组1例(4%)发生正中神经症状(P<0.05). 结论 尽管两种治疗方法DASH评分相近,掌侧钢板Gartland-Werley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要优于背侧钢板.因此,掌侧钢板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较好的方法.

  • Barton骨折的流行病学特点

    作者:殷兵;杨宗酉;陈伟;赵海涛;李彦森;刘松;孙家元;张如云;王海立

    目的 调查Barton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并分析其变化趋势. 方法 利用医学影像计算机存档与传输系统(PACS)及病案查询系统,收集2003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诊治的所有骨折患者资料,筛选出Barton骨折进行回顾分析.将2003-2007年资料定为A组,2008-2012年资料定为B组,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及年龄段分布. 结果 共诊治Barton骨折160例,占尺桡骨远端骨折的1.392%(160/11 496),全身骨折的0.127%(160/126 479).男76例(47.5%),女84例(52.5%),51~60岁年龄段所占比例高(21.9%,35/160).掌侧Barton骨折(58.8%,94/160)多于背侧(41.2%,66/160).A、B两组分别为67例和93例,占同期尺桡骨远端骨折的1.13%(67/5 905)和1.66%(93/5 591),全身骨折的0.103%(67/65 267)和0.152%(93/61 2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男35例(52%),女32例(48%);B组男41例(44%),女52例(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掌侧Barton骨折分别为37例和57例,背侧Barton骨折为30例和36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Barton骨折女性多于男性,掌侧Barton骨折多于背侧,患者性别及骨折类型分布无明显变化.

1075 条记录 48/54 页 « 12...45464748495051...535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6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6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