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手部伸肌腱损伤漏诊分析

    作者:李延凯

    病例介绍:患者男,39岁,7个月前因不慎被钢板砸伤左腕掌侧,背侧着地,腕掌部见不规则创口,急行桡骨骨折克氏针内固定,指浅、深屈肌腱、拇长屈肌腱、尺桡侧腕屈肌腱断裂吻合,正中神经、尺神经、桡、尺动脉断裂吻合术,术后按期功能锻炼,术后7个月,手指被动活动自如,主动屈曲受限,示中指背伸不能,行肌腱松解术,术中检查见中环指伴肌腱断裂,行肌腱移植,功能良好.

  • 钛网包裹自体松质骨打压植骨修复桡骨节段缺损一例

    作者:殷渠东;顾三军;吴永伟;陆尧

    目的 介绍一种新的利用钛网包裹自体松质骨打压植骨修复桡骨节段缺损方法. 方法 2011年10月,收治l例53岁机器击伤致左桡骨中下段开放粉碎性骨折合并5.4 cm桡骨缺损患者,待伤口愈合和局部皮肤条件改善后,二期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和钛网包裹自体髂骨松质骨打压植骨修复桡骨节段骨缺损. 结果 术后4个月见断端连续性骨痂连接、初步植骨融合表现,局部无压、叩痛,腕关节功能轻度受限,达临床愈合标准;术后6个月断端植骨融合更清晰,腕关节活动度接近正常,Green-O'Brien腕关节功能临床评分90分,为良:术后12个月末次随访,骨折愈合及腕关节功能临床评分无变化. 结论 采用钛网包裹自体松质骨打压植骨修复桡骨节段缺损,不仅成骨快、愈合良好,且简便、安全.

  • 尺骨茎突骨折合并桡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作者:陈石玉;罗建光;戚春潮

    目的 总结尺骨茎突骨折合并桡骨骨折的手术方法 和临床疗效. 方法 2006年1月-2008年4月,收治尺骨茎突骨折56例(合并桡骨骨折48例),采用桡骨骨折手术同时对尺骨茎突骨折进行复位固定,并修补破裂的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riangular fibrocartilage complex,TFCC).男20例,女36例;年龄24~84岁,平均54岁.8例单纯尺骨茎突骨折行腕关节MRI检查提示合并TFCC损伤.根据盛广宽等按尺骨茎突骨折块形状分型:小点状ll例,小片状9例,不规则粉碎状7例,基底部骨折29例.受伤距手术时间1 h~3 d,平均2 d. 结果 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5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24个月,平均14个月.尺骨茎突骨折于术后4~8周愈合,桡骨骨折于术后6~10周愈合.采用Green-O'Bricn功能评定方法 评定,优45例,良8例,差3例,优良率94.64%.其中8例单纯尺骨茎突骨折术后随访7~24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Green-O'Brica方法 评定优7例,良1例,优良率100%.无骨不连、骨折再移位、腕关节尺侧疼痛及腕关节不稳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 手术治疗尺骨茎突骨折可有效减少腕关节尺侧疼痛和腕关节不稳,应及时发现TFCC损伤并对其进行合适处理.

  • 自制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

    作者:余华伟;张怀学

    目的:探讨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可行性和适应症.方法:自1996年起用自制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25例.结果:经平均随访11月,疗效优19例、良5例、可1例,并发症2例.结论:外固定器是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有效方法.它适用于治疗该类骨折及石膏固定再移位,桡骨轴向缩短者.

  • 带关节外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高能量桡骨、胫骨远端骨折

    作者:张怀先;池雷霆

    目的:探讨应用带关节外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胫骨远端高能量损伤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9月~2003年6月,应用单侧带关节外支架跨腕、踝关节外固定结合微创切开复位、骨片钉等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胫骨远端高能量损伤所致重度粉碎性骨折共28例31处(桡骨11例13处,胫骨17例18处).结果:平均随访时间:桡骨6个月,胫骨10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桡骨2.8个月、胫骨5个月,所有病例均无感染、皮肤坏死、神经血管损伤及骨折畸形愈合等并发症,根据Anderson(桡骨)、Edwards(胫骨)评分标准,腕、踝关节功能满意.结论:应用带关节外支架结合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是治疗桡骨、胫骨远端高能量损伤所致的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具有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

  • 跨腕关节支撑钢板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生物力学实验

    作者:林旭;刘跃辉;吴刚;段宏;陈孟诗;黄学进

    目的 比较跨腕关节支撑钢板与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 取16个新鲜前臂标本的桡骨远端,制备AO C3型不稳定性骨折模型.标本随机分为A、B、C、D4组(n=4),A组为钢板固定组,B组为钢板结合克氏针固定组,C组为外固定架固定组,D组为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固定组.每组标本在生物力学实验机上依次进行抗压缩、抗弯曲、抗扭转实验,并收集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生物力学结果显示,在轴向压缩以及弯曲试验中,钢板组稳定性要强于外固定架组(P<0.05);在扭转试验中,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克氏针固定后,可以增加钢板组与外固定架组的抗弯曲和抗扭转的强度(P<0.05).结论 对于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跨腕关节支撑钢板固定在抗压缩和抗弯曲的稳定性上,要强于外固定架,而在抗水平扭转的稳定性上两种方法无差异;结合克氏针固定,可以增加跨腕关节支撑钢板和跨腕关节外固定架,抗弯曲以及抗扭转的稳定性.

  • 创伤性孤立性桡骨头脱位2例报告

    作者:张怡五

    病例1男,27岁.诉被人用木棒击伤左肘部,感疼痛、活动受限2d入院.查体:左肘部皮肤完好,前外侧轻微隆突畸形,局部压痛,关节屈、伸活动度正常,前臂旋前活动正常,旋后稍受限.X线片示左桡骨头前外侧脱位,无尺、桡骨骨折征象.

  • 外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康复护理干预

    作者:孔祥玲;袁敏芬;王俊;傅育红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于外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影响。方法对2007年1月~2012年1月128例采用桥接外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术后给予常规护理的68例患者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干预60例患者为观察组。结果128例患者术后获得6~12月的随访(平均10个月),根据Dienst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χ2=8.553,P=0.030)。结论外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经过康复护理干预,术后患者可早期恢复腕、手关节的功能。

  • 应用跨腕关节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陈旧性骨折的术后护理

    作者:张懿;任东

    桡骨远端骨折是常见的上肢骨折之一.若骨折后早期延误治疗,或因骨折不稳定,手法复位后再移位,往往导致畸形愈合,从而严重影响腕关节功能.

  • 胶合板边料自制小夹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护理

    作者:马月芬;陈敖忠

    桡骨远端骨折是腕部常见的损伤,其发生率约占急诊骨折的17%[1],其治疗方法颇多[2].笔者根据几十年的临床经验,采用徒手整复胶合板边料自制小夹板固定及早期合理的功能锻炼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取得较好效果,现将2000年1月~2004年12月治疗的200例患者报告如下.

  • 综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66例

    作者:王云昆

    自2007年5月~2010年5月,采用传统的整复手法和石膏半托固定,内服外用中药治疗66例桡骨远端骨折,收到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 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55例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李钰

    目的:探讨LCP桡骨远端掌侧锁定接骨板治疗AO分型 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间AO分型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55例,男26例,女29例,年龄31~65岁,平均46.8±11.2岁,应用LCP桡骨远端掌侧锁定接骨板固定.结果:55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2±3.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6~12周,平均8.4±1.2周.按DASH上肢功能评定平均得分为(9.3±3.8)分.综合评定优20例,良30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90.91%.结论:LCP桡骨远端掌侧锁定接骨板是治疗AO分型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 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

    作者:苏城辉;张玉才;赵松涛

    目的:评价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2007年5月到2010年5月采用传统的整复手法和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85例,男33例,女52例;年龄60~86岁,平均74.5岁;滑倒摔伤61例,高处坠落伤8例,车祸伤16例;伤后就诊时间30min~7d..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无神经血管合并损伤病例.随访内容包括︰X线表现,腕关节疼痛程度、功能状况、活动范围、握力.采用Cooney等修订的Green-O Brien的腕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价.结果:随访时间3个月~2年,平均15.4个月;所有患者一期愈合,愈合时间4~8周,平均5.7周;无掌倾角及尺偏角丢失、关节僵硬等并发症.按上述标准评论,优79例,良5例,可1例.结论: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老年远端骨折的方法,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 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尺桡骨双骨骨折45例

    作者:Ridhinath Prasad Mandal;向耀宇;李青;吴迪

    目的 评价应用弹性髓内钉(elastic intramedulary,ESIN)治疗儿童(4~15岁)尺桡骨双骨骨折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4月至2014年6月45例儿童尺桡骨双骨骨折患儿使用ESIN治疗.分析讨论手术技巧、术后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术后随访分别于3个月、6个月,12个月36个月对患儿患肢进行X线拍片及前臂功能评分.结果 随访24 ~ 30个月,45名患儿中愈合程度优38例,良7例.骨折愈合时间3~8个月,出现针尾皮肤激惹9例、术后骨折端轻度侧方移位3例、尺骨折延迟愈合1例.所有病例骨折端侧位对位率>50%,前后位对位率>90%.未出现ESIN折断、神经损伤、术后骨折严重移位、骨不连、严重软组织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应用ESIN治疗儿童尺桡骨双骨骨折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其具有手术技术要不高,创伤小,手术并发症少,不影响儿童骨骼生长、前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 骨折速愈汤对老年桡骨骨折内固定术后血清TXA2、CTX-Ⅰ、OPG水平的影响

    作者:王振继;杨兵;王雅敬

    目的 观察骨折速愈汤对老年桡骨骨折内固定术后血清TXA2、CTX-Ⅰ、OPG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股骨远端骨折患者9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6例,2组均给予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内固定治疗术后给予自拟骨折速愈汤治疗,比较2组术后腕关节功能评分、VAS疼痛评分以及血清TXA2、CTX-Ⅰ、OPG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术后1年临床综合疗效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观察组腕关节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2组腕关节功能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术后1d比较,术后3个月2组血清TXA2、CTX-Ⅰ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OPF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术后3个月观察组血清TXA2、CTX-Ⅰ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OP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骨折速愈汤可促进老年桡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减轻术后疼痛,其作用可能与降低血清TXA2、CTX-Ⅰ水平,升高血清OPG水平有关,从而促进骨折愈合.

  • 劳氏手法闭合复位结合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合并糖尿病的护理

    作者:刘丽丽;王美菊

    目的:探析劳氏手法闭合复位结合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合并糖尿病的护理方式.方法:将50名劳氏手法闭合复位结合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对干预组患者进行全方位护理,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一般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高,护理效果更好.

  • 外固定架结合骨伤熏洗2号方治疗桡骨远端C3型骨折的临床研究

    作者:穆中杰;王昌兴;王芝龙;易向东

    目的:分析运用外固定架结合本院自制中药骨伤2号方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C3型)的临床研究。方法:对2012年2月~2013年12月期间的78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C3型)患者使用Oahofix超腕关节外固定架治疗后结合本院自制骨伤熏洗2号方,每次1剂,每日2次,两周1个疗程,共计1疗程。所有患者出院后在5-6个月进行回访并进行功能评定。结果:根据Dienst评分标准,优:67例;良:7例;可:4例;总优良率为94.87%。结论:外固定支架结合骨伤熏洗2号方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C3型)经济实惠,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复位满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式。

  • 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王东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分型,分析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中外固定架的应用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2003年3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前臂桡骨远端复杂骨折108例.骨折类型基于AOMU I I er法分类的桡骨远端通用的分型:Ⅱ型,关节外骨折、有移位,63例;Ⅳ型,关节内骨折,有移位,44例.Ⅱ型干骺端粉碎性不稳定的关节外骨折、Ⅳ型骨折整复不理想,小切口整复加外固定架+骨移植治疗.远端尺桡关节脱位或半脱住的患者,整复后用克氏针固定.结果:随访3~8年平均5年.根据患者的主诉、前臂远端及腕关节的外形,下尺桡关节的稳定性、腕关节屈伸与前臂旋转功能及X线征象来分析临床疗效.其中优41例(37.96%),良53例(49.07%),可9例(8.33%),差5例(4.62%).优良率为95.36%.7例患者出现尺倾角<100,腕关节僵硬;3例关节面骨折块分离和移位>2mm,其中1例因关节面塌陷,出现创伤性关节炎;3例远端尺桡关节不稳定,前臂旋转功能障碍;1例腕关节内侧皮肤坏死、缺损.结论:根据分型选择应用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不稳定性骨折并发症少、创伤小、疗效满意,能恢复桡骨远端掌倾角、尺倾角及恢复远端尺桡关节的稳定.并预防前臂旋转功能障碍、创伤性关节炎、骨折愈合不良等并发症的发生.

  • T形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形骨折32例的临床报告

    作者:周辉

    目的 总结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以提高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组32例均采用T型钢板固定,其中13例因骨缺损较严重同时植骨.结果 平均随访17个月,疗效优良者27例,优良率84.38%.结论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手法复位较困难,并因外固定难以维持复位而常发生再移位.这类骨折应尽早切开复位内固定,T型钢板固定牢靠,术后配合功能锻炼,可获得较好效果.

  • 前置解剖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175例

    作者:党熙亮;张建;武东升;张劼

    目的:分析应用前置解剖锁定加压钢板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和临床意义。方法:对175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采用前置解剖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获得随访175例,随访时间8~14个月,175例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平均10.2个月。腕关节功能采用改良M bride评分:优108例,良57例,可10例,优良率94.3%。结论:采用前置解剖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疗效可靠,并发症少。

1075 条记录 47/54 页 « 12...44454647484950...535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