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硅凝胶乳房假体植入的MRI评价

    作者:杨晓萍;陈俐君;刘光耀;于晓辉;张茜

    硅凝胶乳房假体(以下简称假体)已经被广泛用于隆胸或乳房切除术后的乳房重建。据统计,2011年在英国有10000名女性因隆胸手术或乳房切除术后进行了乳房假体植入[1]。假体有潜在破裂的危险,而MRI对评价乳房假体的形态、乳房假体破裂、包膜外硅胶渗漏有很高的准确性及观察者之间的一致性,所以,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建议所有假体植入者至少在植入后第3年应行MRI筛查,并且之后每2年筛查一次[2]。由此,本研究拟通过分析假体的MRI表现,尤其是假体植入差或假体破裂的影像特点,旨在对体内植入假体的MRI有较全面的认识。

  • 术中超声导丝定位辅助切除不可触及乳腺病灶

    作者:张殿龙;曹铭谦;沈维红;王晓兰;吴晓飞;刘涛;吴彬;聂琛

    近年来,超声检查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乳腺疾病的筛查。随着高分辨率、高频彩色超声设备的不断发展进步,乳腺内的一些微小病灶得以通过超声检查被早期发现。这些微小病灶多数缺少临床症状且不可被触及,在临床处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在近年的临床实践中,在乳房病灶微小、深在、可疑且不可触及时,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可以准确定位病灶,指导手术。乳腺病灶的导丝定位技术在国内外已经被广泛应用。但是,在手术中进行导丝定位并同时进行手术的报道较少。

  • 肉芽肿性乳腺炎25例临床分析

    作者:廖华;丁波泥;李小荣

    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一种较少见的乳腺良性炎性疾病,病因不明,1972年由Kessler等[1]先报道。本病临床及影像学检查均易误诊为乳腺癌,只能依靠病理学检查确诊[2],其发病率近年有增高趋势,治疗颇为棘手。笔者以局部扩大切除术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25例,取得较好疗效。

  • 腔镜下乳腺保留乳头乳晕全乳切除术

    作者:陈中扬;徐力堃;赵丽梅;邓群娣;史玉;何建行

    美国癌症协会预估2015年美国女性人群中乳腺癌多,约231840例,预计死亡40290例,新发原位癌60290例[1]。目前乳腺癌的研究采用各种分子方法、基因检测,但乳腺癌综合治疗中手术的地位仍不可替代。国内全乳切除术仍应用广泛,患者整个乳房被切除让患者在遭受疾病打击的同时身体和心理上的再次受挫,近年来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与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活检)是乳腺癌手术史的里程碑,而乳腔镜手术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乳腺手术理念和操作方法。笔者从2010年11月开展乳腔镜保留乳头乳晕全乳切除术( nipple-sparing mastectomy,NSM)研究,由于各种条件限制笔者仅对乳腺行腔镜手术,对腋窝仍进行开放手术,因此本文不涉及腋窝的处理,现报告如下。

  • 乳腺癌保留乳房肿瘤整形术合并同期健侧乳房对称性整形手术10例分析

    作者:刘安阳;王会元;王晓辉;张小丽;李海潮;罗斌

    保留乳房手术已成为早期乳腺癌的标准治疗方法。保留乳房手术加放射治疗可获得与乳房全切同样的局部复发率及生存率[1-2]。但是,若肿瘤扩大切除组织超过乳腺体积的20%[3],或肿瘤位于内下象限等美容敏感区域,常常出现难以接受的乳房畸形,比如局部凹陷、乳头偏斜等,严重影响保留乳房手术的效果。近年来,为减少局部复发及术后乳房畸形,乳房整形技术在保留乳房手术中得到应用,使切除组织增加的同时并能较好的维持乳房形态,但由于切除量明显大于传统的保留乳房手术,有时会使双侧乳房明显不对称,常需要健侧乳房行对称性手术加以纠正。2009年10月至2014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普通外科由同一医师应用肿瘤整形技术完成了91例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其中10例(2011年6月至2014年7月)即刻进行了健侧乳房的对称性整形手术。现将这10例患者的手术方法及术后效果总结与分析如下。

  • 类固醇激素治疗后手术切除与直接扩大切除治疗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对比分析

    作者:韩思佳;金晓明;刘臻;许永庆;邢飞;尹剑桥

    近几年,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 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GLM)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患者多伴有乳腺小叶上皮样组织细胞和多核巨细胞组成的肉芽肿,伴或不伴微小脓肿形成[1] ,目前,治疗GLM的方法包括手术治疗、激素治疗、免疫抑制药物等,其中,临床上常采用激素治疗和手术治疗.笔者回顾性分析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46例GLM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了类固醇激素治疗后手术切除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40例分析

    作者:周英;张正伟

    皮下积液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常见并发症,但目前尚无可靠方法进行预防。现对本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108例施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发生皮下积液的40例患者资料进行讨论。

  • 应用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即刻乳房重建

    作者:栾杰;张保宁;穆大力;宣立学;穆兰花;辛敏强;刘霞

    目的 总结乳腺癌切除同时应用腹壁下动脉穿支(DIEP)皮瓣行即刻乳房重建的手术经验,探讨DIEP皮瓣即刻乳房重建的适应证及优点.方法 2003年4月~2009年6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乳腺中心接受乳腺癌切除术患者21例(根治术6例,改良根治术15例),术前应用多排螺旋CT(MDCT)血管造影及多普勒血流仪探明穿支位置,乳腺癌切除的同时,解剖腹壁下动脉穿支,形成腹壁下动脉穿支蒂皮瓣,与患侧胸背血管吻合,进行即刻乳房重建.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至6年.21例患者中,20例皮瓣全部存活,1例出现皮瓣远端1/3脂肪液化;胸部受区出现1例血肿;无腹壁膨隆、腹壁疝、切口脂肪液化等供区并发症;再造乳房外形满意,形态自然.结论 乳腺癌切除同时,采用DIEP皮瓣进行即刻乳房重建,可以使患者免受乳房缺失的痛苦,同时具有受区组织条件好、皮瓣组织量丰富、供区损伤小及并发症少的优点,是一种理想的即刻乳房重建方法.

  • 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乳房切除加一期假体植入术的应用

    作者:盛湲;施俊义;方国恩;毛岸荣;李喆;李莉;胡薇

    目的 研究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乳房切除加一期假体植入术(NSM-IBRWI)应用于早期乳腺癌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1999年6月至2006年10月,对13例患者的14只乳房实施NSM-IBRWI手术,主要采用沿乳晕上或下的180.弧形切口,完整切除乳房,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在胸大肌下或皮下植入硅凝胶假体,同时乳腺癌患者另取胸大肌外缘切口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结果 13例患者共植入14只假体,其中1例患者(单侧)因假体植入皮下后引流液2个月以上不减少而导致伤口无法愈合,被迫取出假体.手术成功率为92.9%(13/14).术后6个月自我满意度良好者9例,一般者3例(其中不对称2例,疼痛1例),较差者1例(假体取出者).13例中有原位癌1例,浸润性导管癌10例.所有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27个月.1例患者(T1N1M0)术后9个月出现肺、骨转移,继而出现脑转移,术后15个月死亡,其余10例患者均无病生存至今.术后主要问题是伤口不愈合、不对称和疼痛.结论 NSM-IBRWI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早期乳腺癌的新方式,它可与保乳手术取长补短.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乳糜漏一例

    作者:马传栋;步晓秋;王忠锐

    乳糜漏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罕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为0.36%~0.84%[1].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于2016年10月收治1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乳糜漏患者,现报告如下.

  • 不同手术方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潘驰;张亚男

    乳腺癌目前治疗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随着乳腺癌的诊断以及治疗水平的提高,患者生存时间已明显延长。因此,乳腺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影响乳腺癌术后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有:手术方式、外表的改变、疲劳、受教育的程度、疼痛、家庭与配偶、年龄、治疗后3~6个月对未来的担忧等[1-2]。本文主要探讨手术方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并对如何评价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进行探讨。

  • 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乳房切除术后复合体坏死的研究

    作者:蔡英;张亚男

    随着乳腺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 nipple areola complex,NAC)的乳房切除术( nipple-sparing mastectomy,NSM)在乳腺癌患者中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近年研究发现在选择适合的乳腺癌患者的前提下, NSM术后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率都很低[1-7]。 NSM联合乳房再造术可以达到良好的美学效果,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但术后并发症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NAC坏死,严重影响了手术效果,失去了保留乳头手术的意义,甚至会造成乳房重建的失败。目前报道的NSM术后NAC坏死率从0至48%,但大多数研究报道的坏死率为10%~15%[8-15]。本文就 NSM 术后 NAC 坏死的相关问题作一综述。

  • 《乳腺外科手术图谱》书讯

    作者:

    本书为Townsend和Ever医生所著《外科手术图谱系列》的分册之一,原书由国际出版集团Elsevier出版。本书以彩色图谱的形式详细阐述了乳腺外科操作和主要手术的过程及术前术后注意事项,包括乳腺病灶切除活组织检查、淋巴结活组织检查、乳房切除术、乳房重建、扩大切除术及辅助放疗等相关手术技术,内容全面、实用。本书专注于手术过程的描述,配以循序渐进的图示,并且有大量影像图、术中图与绘制解剖图相结合。书中特别介绍了几种可改善乳腺癌患者预后的技术,包括术中切除肿瘤、边缘切除、精确的前哨淋巴结识别和切除、可预防淋巴水肿的腋窝逆行淋巴造影以及乳房重建的新技术。本彩色图谱就广泛的乳腺外科手术学领域提供了逐步全程指导,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多项选择,可供外科医师和医学生复习及练习外科技术,提高并精通手术之用。

  • 乳腺癌根治术的发展及现状

    作者:武正炎

    乳腺癌手术历史悠久,学者们经过10多个世纪的探索,直到19世纪后期美国Johns Hopkins医院的William S Halsted创立了乳腺癌根治术,对乳腺癌的外科治疗首次提出了系统的理论,并规范了手术方法.

  • 保留乳头改良根治术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作者:马榕;王建丽;张凯;高海东;孙靖中

    乳腺癌保留乳头改良根治术(nipple preserving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是在保留胸肌的改良根治术基础上,进一步保留乳头、乳晕,有利于术后一期或二期乳房再造,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1].

  • 全腔镜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技术

    作者:范林军;姜军

    乳腺癌的改良根治与保乳手术是可手术乳腺癌主要的两种手术方式,但是对于某些较早期的乳腺癌采用改良根治不但对外观影响较大,还可能会有过度治疗之嫌;而采用保乳手术又可能增加局部复发率,如有导管内扩散的导管内癌,病灶不大但有多中心病灶者等.

  • 早期乳腺癌的外科治疗策略

    作者:狄根红;吴炅;余科达;陆劲松;沈坤炜;沈镇宙;邵志敏

    目的 分析早期乳腺癌的外科治疗方式,探讨早期乳腺癌的外科治疗策略.方法 收集2173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手术方式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比较不同手术的治疗效果和美容效果.结果 全部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1岁(18~91岁).未绝经患者1155例(53.2%).0~Ⅰ期患者547例,Ⅱ期患者1626例.行根治性全乳切除1817例(83.6%),保乳手术229例(10.5%),术后一期再造55例(2.5%).年轻和未停经患者、0~Ⅰ期患者和非浸润性癌患可选择保乳或再造;病理类型对选择保乳还是再造有影响(P=0.004).全组中位随访14个月(3~64个月),保乳和全乳切除的无复发生存率(P=0.2435)、无病生存率(P=0.1395)和总生存率(P=0.9406)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一期再造也未带来负面影响,随访期内1例复发,1例转移.保乳手术美容效果优良度为90.0%;乳房再造美容效果可接受度94.5%.结论 有保乳意愿者,排除绝对禁忌并解决相对禁忌后方可保乳,保乳手术能同时满足治疗和美容目的.不适合保乳者,全乳切除后可行一期再造,能重塑乳房外形且不影响预后.在选择秩序上,保乳应先行考虑.将改良根治术、保乳手术和乳房再造有机统一,合理选择,更利于早期乳腺癌患者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治疗.

  • 未扪及肿块的乳腺癌病灶定位与手术方法

    作者:唐金海;徐晓明;郑凯尔;秦建伟;赵祥生;张彤

    目的 探讨仅影像学表现为恶性钙化而乳房未扪及肿块乳腺癌的病灶定位方法、手术方法及其治疗效果.方法 对61例乳房体检不能触及肿块、影像学检查也未发现肿块,仅X线钼靶片或超声检查显示恶性钙化病灶或局部血流丰富的乳腺癌(T1~2NOM0)患者,术前应用全数字化平板乳腺机(FFDM),对钙化病灶进行坐标法立体定位、术中精确切除病灶、术后应用FFDM法复检标本,同时行广基带血管腺体组织瓣Ⅰ期乳房内成形保乳手术(单发病灶者)或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多中心病灶者).结果 50例行保乳手术的患者,坐标法定位病灶的准确率为100%(50/50).对病灶切缘阴性、FFDM复检无病灶残留者,其广基带血管腺体组织瓣乳腺Ⅰ期成形结果按JCRT标准,达优率为86.0%(43/50);Compliance差值为1.5 cm.11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均为外弥漫性恶性钙化多中心病灶者.61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6~5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9个月).全组仅1例远处转移,无局部复发患者.结论 对不能扪及肿块的乳腺癌病灶,应用FFDM坐标法定位,准确可行.对单发病灶者,在定位下行保乳手术,同时行广基带血管腺体组织瓣Ⅰ期乳房内成形术,疗效满意.

  • 早期乳腺癌根治术后不同剂量分割方案的放射治疗

    作者:吴君心;惠周光;李晔雄;余子豪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根治术后或改良根治术后不同剂量分割放射方案的疗效.方法 367例早期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患者,根据术后放射治疗的不同剂量分割方案分为3组:常规分割组149例,2 Gy/次, 每日1次,每周5次,总DT 50 Gy;隔日照射组177例,3 Gy/次,每周3次,总DT 45 Gy;快速照射组41例, 第1天和第3天DT 5 Gy/次,第15天和第17天DT 6.5 Gy/次,总DT 23 Gy.共有257例接受了化疗和(或)内分泌治疗.结果全组5年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7.4%和89.6%.常规分割组、隔日照射组和快速照射组的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0.8%、86.5%和84.6%(P=0.16);局部区域复发率分别为2.7%、2.8%和2.4%,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隔日照射可取得和常规分割照射同样的疗效;快速照射缩短了疗程时间,其疗效和毒副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不同放疗计划方式下内乳区非计划性受照剂量的比较研究

    作者:王玮;孟英涛;宋远芳;孙涛;徐敏;邵倩;张英杰;李建彬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患者不同放疗计划方式间内乳区非计划性照射的剂量学参数差异.方法 138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接受胸壁±锁骨上放疗的患者均未接受内乳区放疗,依据放射治疗肿瘤协作组(RTOG)标准勾画患侧内乳区,按照计划方式不同分为三维适形放疗(3D-CRT)组、野中野正向调强放疗(F-IMRT)组和逆向调强放疗(I-IMRT)组.比较3组间内乳区受照剂量、不同肋间内乳区相关剂量体积参数的差异,分析内乳区受照剂量与心肺受照剂量的相关性.结果 3D-CRT组、F-IMRT组和I-IMRT组内乳区中位受照剂量分别为33.80、29.65和32.95 Gy,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2.412,P=0.299).3组间同一肋间内乳区受照剂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D-CRT组、F-IMRT组和I-IMRT组内乳区受照剂量≥45 Gy的患者分别占10.42%、2.04%、9.76%,3组内乳区受照剂量在不同剂量区段的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均P>0.05).同一计划方式下,第2、3肋间内乳区的Dmean、V20、V30、V40、V50均明显高于第1肋间(均P<0.05).3D-CRT计划方式下,内乳区Dmean与心脏Dmean呈正相关(r=0.338,P=0.019),与肺Dmean无相关性.F-IMRT和I-IMRT方式下,内乳区Dmean与心脏受照剂量均无相关性,而与患侧肺Dmean及V20均呈正相关(F-IMRT方式:r=0.366,P=0.010;r=0.318,P=0.026;I-IMRT方式:r=0.427,P=0.005;r=0.411,P=0.008).结论 3D-CRT、F-IMRT和I-IMRT计划方式下,均有部分患者内乳区受照剂量可达到治疗量.相较于3D-CRT,F-IMRT和I-IMRT进一步降低了危及器官受照剂量,但内乳区为非计划靶区时,3种计划方式对内乳区的剂量覆盖没有差异.

525 条记录 8/27 页 « 12...567891011...262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