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肋间神经阻滞与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肋间神经阻滞与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行胸腔镜下手术治疗的肺大泡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所有患者均在局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麻醉下实施手术.术后镇痛中,观察组实施胸椎旁神经阻滞,对照组实施肋间神经阻滞,对所有患者进行床旁随访48 h.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12、24、48 h的疼痛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比较两组随访期间自控镇痛按压次数;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8 h生活质量与睡眠质量.结果 术后6、12、24、48 h,观察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Ramsay镇静评分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内,观察组自控镇痛泵按压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和睡眠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肋间神经阻滞镇痛,胸椎旁神经阻滞应用于胸腔镜术后,其镇痛效果更为理想,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特耐预先镇痛联合肋间神经阻滞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中的使用
目的:探讨特耐预先镇痛联合肋间神经阻滞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中的使用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60例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特耐预先镇痛复合肋间神经阻滞镇痛,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1,2,4,8,12小时疼痛程度.结果:在术后各时间点,观察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吗啡使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特耐预先镇痛复合肋间神经阻滞可以改善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术后镇痛.
-
肋间神经阻滞联合静脉镇痛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肋间神经阻滞复合静脉镇痛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11月在我院行食管癌手术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实施静脉镇痛,观察组实施肋间神经阻滞复合静脉镇痛.结果:对照组术后3d、7d认知功能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肋间神经阻滞复合静脉镇痛能显著改善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减轻患者疼痛,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
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用于开胸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行肋间神经阻滞对胸部手术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拟行胸部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罗哌卡因组:肋间神经应用0.375%罗哌卡因35 mL阻滞,对照组:0.9%生理盐水35 mL。观察两组患者术后4 h、8 h、12 h、24 h、48 h疼痛VAS评分及Prince-Henry(P-H)疼痛评分。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结果:术后罗哌卡因组VAS及Prince-Henry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罗哌卡因组呼吸系统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0.375%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可有效减轻开胸术后胸部疼痛并减少呼吸系统并发症。
-
亚甲蓝用于开胸后综合征的治疗
目的:观察34例开胸综合征治疗效果;方法:0.1%亚甲蓝复合液10ml沿手术切口上、中、下作三支肋间神经阻滞,每周一次,三次为一疗程.结果:优24例、良5例,优良率85%.结论:该方法切实可靠.
-
腹横肌平面阻滞治疗腹部急性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腹横肌平面阻滞治疗急性期下腹部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28例急性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肋间神经阻滞组(IC 组,n =14)和腹横肌平面阻滞组(TP 组,n =14),分别接受 T10、T11、T12椎旁肋间神经阻滞(1次/周,共4次)和患侧腹横肌平面阻滞(1次/周,共4次)。观察两组的阻滞平面范围评分值、结痂时间、4周后通常痛视觉模拟评分和爆发痛视觉模拟评分。结果 TP 组阻滞平面评分值明显高于 IC 组( P <0.05)。TP 组皮肤结痂时间明显短于 IC 组( P <0.05)。TP 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值明显低于 IC 组( P <0.05)。结论腹横肌平面阻滞可以有效控制急性期下腹部带状疱疹所致皮神经疼痛,同时有助于带状疱疹皮损区的愈合。
-
肋间神经阻滞对开胸术后镇痛效果的观察
目的 观察开胸手术关胸前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将120例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A组传统肌肉注射哌替啶镇痛,B组关胸前用0.375%罗哌卡因20 mL行肋间神经阻滞,分别记录拔管清醒后不同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记录术后7d患者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A组比较,B组在术后24 h内镇痛效果明显优于A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 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用于开胸术后镇痛效果好,操作简单,是一种理想的开胸术后镇痛方法.
-
抗病毒联合皮下及肋间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痛
目的:观察抗病毒治疗联合镇痛药物治疗带状疱疹痛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胸部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皮内注射消炎镇痛药+抗病毒治疗;B组:肋间神经阻滞+抗病毒治疗;C组:单纯抗病毒治疗.以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睡眠质量评分(QS)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从即刻开始至观察期(30d)结束,A、B组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睡眠状况也明显改善(P<0.01);而C组患者仅在第14天开始疼痛有所减轻,睡眠状况好转.结论:采用皮内注射或肋间神经阻滞行镇痛治疗、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对带状疱疹患者的疼痛缓解和睡眠质量改善有很好的疗效.
-
开胸手术围术期多模式镇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围术期多模式镇痛与传统术后镇痛方法用于开胸手术的镇痛效果及副作用.方法:36例择期行开胸肺叶切除术的病人,随机分为2组:A组(多模式镇痛组)于麻醉诱导前10分钟静注曲马多1.5 mg/kg,诱导时开始经静脉舒芬太尼病人自控镇痛(PCIA),并于切皮前进行一次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B组于麻醉诱导时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4 μg/kg,并于术后开始PCIA.分别于术后各时间点观察病人的VAS评分、镇静与舒适状态评分、镇痛药的使用剂量、PCA的按压次数、生命体征及副作用,并记录排气时间、计算PCA按压次数比及舒芬太尼使用量.结果:(1)与B组比较,A组静止及活动状态时的VAS评分、舒芬太尼用量、PCA按压次数明显下降,舒适状态评分明显升高,PCA按压次数比上升(P<0.05);(2)两组病人术后生命体征,镇静评分,排气时间,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胸闷等副作用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开胸手术围术期多模式镇痛的效果优于传统术后镇痛方法.
-
肋间神经阻滞联合肋间神经冷冻用于开胸术后镇痛
开胸术后镇痛对病人恢复及避免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肋间神经冷冻镇痛操作简便,疗效确切,对大多数病人能提供很好的术后镇痛,但有个别病人可出现镇痛不完全.本研究联合肋间神经阻滞和肋间神经冷冻镇痛方法用于开胸术后镇痛,取得优异疗效.现报告如下.
-
改良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是困扰中、老年人群常见的痛症之一.由于长期遭受疼痛折磨,患者苦不堪言,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工作和社交能力降低甚至丧失.当前的治疗手段主要有药物治疗、神经阻滞、椎管内治疗等.神经阻滞被认为是目前缓解PHN病人剧烈疼痛有效的方法~([1~3]).以往临床上多用肋间神经阻滞及硬膜外神经阻滞治疗PHN,但上述方法治疗效果不理想且易复发~([4]).本研究主要采用改良胸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躯体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
胸神经阻滞方法研究进展
近年来,胸神经阻滞广泛地应用于胸背部疼痛的治疗,其适应证包括神经病理性疼痛、围术期的疼痛、以及癌性疼痛等.胸神经阻滞的方法包括硬膜外胸神经阻滞、经椎间孔入路的选择性胸神经阻滞、胸椎旁(thoracic paravertebral,TPV)神经阻滞和肋间神经阻滞.传统的胸神经阻滞主要以骨性结构为标志,在盲探下进行穿刺,其失败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放射线以及超声可以对穿刺针的穿刺路径进行动态监测,大大提高了胸神经阻滞的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由于胸椎特有的解剖结构,目前,超声技术主要用于硬膜外胸神经阻滞、肋间以及TPV神经阻滞.本文主要对超声下胸神经阻滞方法、并发症以及优缺点等方面做一综述.
-
肋间神经阻滞改善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疼痛及对认知障碍的临床影响
目的 探究肋间神经阻滞改善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疼痛及对认知障碍的临床影响.方法 将舟山医院从2015-01/2017-01收治的58例老年食管癌开胸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9例采用肋间神经阻滞后接静脉镇痛泵进行镇痛,对照组29例采用常规麻醉负荷后接静脉镇痛泵镇痛.统计记录患者术前、术后3、12、48 h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镇痛泵主动按压次数;测量记录患者手术前1d、术后1、3、5、10d的简易精神状态评分(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舒适评分(bruggrmann comfort scale,BCS)、计算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统计分析认知功能影响因素.结果 术前各数据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血压、心率、镇痛泵按压次数均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POCD发生率、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BCS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为7例(25.0%)低于对照组12例(42.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糖尿病、术中氧饱和度、术后镇痛效果是影响术后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肋间神经阻滞后接静脉镇痛泵能有效改善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生命体征,降低疼痛并提高认知功能;年龄、糖尿病、术中氧饱和度、术后镇痛效果是影响术后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
剖胸术后布比卡因肋间神经阻滞止痛的效果观察
剖胸手术胸部创伤大,术后因切口部疼痛,需要像杜冷丁之类麻醉药多次使用,且维持时间短、效果差.我院1996年3月~2000年2月,剖胸手术660例,其中采用0.375%布比卡因肋间神经阻滞封闭止痛252例,占同期剖胸手术病人的38.2%;其余为非封闭组(408例).封闭组术后绝大多数患者(80%~90%)勿需任何镇痛剂,效果较好.
-
神经阻滞在肺功能障碍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2002年我们对高龄(≥65岁)和肺功能有一定障碍的开胸手术患者采用罗比卡因(或布比卡因)肋间神经阻滞的方法进行术后镇痛,现将12例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
关键词:
-
氯诺昔康与吗啡用于开胸手术后患者自控镇痛的比较
目的:在肋间神经阻滞的基础上,比较氯诺昔康与吗啡用于开胸手术后患者自控镇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择期行开胸手术的患者35例,术前均行肋间神经阻滞,术后随机双盲分为两组,给予患者自控镇痛:M组给予吗啡0.5 mg·mL-1+氟哌利多0.02 mg·mL-1,L组给予氯诺昔康0.32 mg·mL-1+氟哌利多0.02 mg·mL-1.镇痛效果评价采用VA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各时段的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L组明显少于M组.结论:在术前肋间神经阻滞的基础上,通过PCA系统静脉输注氯诺昔康,也能提供开胸手术后满意的镇痛治疗,疗效与吗啡相似.
-
肋间神经阻滞在胸腔镜自发性气胸术后镇痛的应用
目的 探讨肋间神经阻滞在电视辅助胸腔镜(VATS)自发性气胸术后镇痛的应用价值.方法 12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均接受择期患侧单操作孔VATS探查和肺大疱切除术,随机分为3组:A组为单纯肋间神经阻滞组,采用0.375%罗哌卡因5 ml在切口所在肋间及其上下各1个肋间的椎旁阻滞肋间神经;B组为肋间神经阻滞+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组,方案为氟比洛芬酯注射液200 mg+芬太尼20 μg/kg+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16 mg;C组为单纯PCIA,方案同B组.观察并记录3组患者术后2、6、24、48 h(T1~T4)在静息状态和活动状态下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记录B组和C组术后各时段静脉镇痛泵用量,及额外要求注射盐酸哌替啶的患者例数及用量.结果 除A组T3时点静息状态外,A组和B组患者在术后T1~T3时点静息及活动状态的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尤以T1和T2时点为明显;T4时点B组和C组的VAS评分低于A组(P<0.05),但B、C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肋间神经阻滞+PCIA是胸腔镜自发性气胸手术后比较满意的镇痛方案,肋间神经阻滞对胸腔镜自发性气胸手术后24 h内的急性疼痛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单纯PCIA.
-
肋间神经阻滞对肺叶切除术后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肋间神经阻滞对肺叶切除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50例因肺部疾病择期行单肺叶切除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为硬膜外术后镇痛(PCEA),B组为肋间神经阻滞联合PCEA;分别于术前、术后24 h、术后48 h用脉冲振荡肺功能测定仪(IOS)测定肺功能.结果 A组与B组术前肺功能无显著性差异;术后24h两组与术前比较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量(FEV1)降幅较大(P<0.05),呼吸总阻抗(Zrs)、共振频率(Fres)、35 Hz时呼吸阻力(R35)、5 Hz时呼吸电阻(X5)升高显著(P<0.05);术后48 h两组FVC、FEV1、Zrs、Fres、R35、X5较术后24 h有所恢复.但B组恢复较好(P<0.05).结论 术中肋间神经阻滞能改善患者早期肺功能.
-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对开胸手术后早期镇痛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对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对开胸手术后早期镇痛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择开胸手术患者6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3组,各20例。L 25组肋间神经应用0.25%的罗哌卡因阻滞,L 75组肋间神经应用0.75%的罗哌卡因阻滞,对照组肋间神经应用0.9%的生理盐水阻滞。对3组患者术后0 h,6 h,12 h,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术后0 h,6 h,12 h,24 h ,L 75的VAS评分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L 25组患者在0 h,6 h,12 h VAS评分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术后24 h ,L 25组患者的VAS评分与对照组患者并无显著差别;在术后12 h ,24 h ,L 75的VAS评分要显著优于L 25组(P<0.05)。结论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对肋间神经阻滞对开胸手术均具有镇痛作用,但0.75%的肋间神经阻滞效果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