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TIMI桢数计数的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韩雅君;王伟民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靶血管血流减慢TIMI 2级称之为"慢血流现象".靶血管血流为TIMI0~1级称之为无复流现象(no-reflow).目前报道影响介入术后冠状动脉血流减慢可能因素有术后的残余狭窄、微血管痉挛、再灌注损伤、远端微血栓形成等.TIMI桢数法评价冠状动脉血流的简单、方便、重复性好的方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PCI)冠状动脉血流快慢是评价预后的指标,也是预测再狭窄的指标之一.冠状动脉血流状态不仅与介入治疗后心肌组织灌注相关,同时患者的临床因素也是影响冠状动脉血流的因素之一.

  • 急性心肌梗死血管内抽吸物的研究现状

    作者:颜红兵;李文铮

    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糜烂和血栓形成,从而冠状动脉管腔内部分或完全闭塞所致.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在STEMI再灌注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斑块破裂和远端栓塞导致的无复流现象是其严重并发症之一.

  • β受体阻滞剂服用史与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无复流的相关性

    作者:王锦纹;陈韵岱;王长华;朱小玲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既往服用β受体阻滞剂与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发生无复流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北京安贞医院和解放军总医院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入院的发病12 h内行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 61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为β受体阻滞剂组(入院前服用β受体阻滞剂≥1个月,共257例)和非β受体阻滞剂组(入院前服用β受体阻滞剂<1个月或未服用β受体阻滞剂,共1 358例).无复流定义为置入支架后后一帧冠状动脉影像的血流TIMI分级<3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直接PCI后无复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β受体阻滞剂组患者直接PCI后无复流的发生率低于非β受体阻滞剂组[13.6% (35/257)比21.2%(289/1 358),P=0.01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前服用β受体阻滞剂(OR =0.594,95%CI:0.394~0.893,P=0.012)是直接PCI后发生无复流的保护因素,年龄≥55岁(OR=2.734,95%CI:1.959 ~ 3.817,P<0.001)、中性粒细胞计数(OR=1.257,95% CI:1.169 ~1.351,P<0.001)、入院时血糖水平(OR=1.060,95%CI:1.018 ~1.103,P=0.004)、术前心功能Ⅳ级(Killip分级)(OR=3.383,95%CI:1.924 ~5.948,P<0.001)、再灌注时间≥4h(OR=1.503,95% CI:1.124 ~2.009,P=0.006)是直接PCI后发生无复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长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后无复流的发生率降低有关.

  • Percusurge远端保护装置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冯旭阳;李成祥;王海昌;曹丰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是由于急性血栓形成并阻塞远端血流引起的,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不但要开通闭塞病变,而且要恢复远端心肌灌注.但介入治疗往往引起约13%~80.9%[1,2]的患者术后出现慢血流或无复流现象,远端微循环栓塞系造成该现象重要的原因之一[3,4].影响介入治疗效果.近年问世的各种远端保护装置(distal protection device,DPD)为防治远端栓塞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本研究拟在STEMI急诊PCI中应用Percusurge DPD,评价其在STEMI急诊PCI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纤溶酶预处理对择期冠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作者:孙百陆;孙晓斐

    目的 观察术前应用纤溶酶对急性心肌梗死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超过急诊PCI时间窗(12 h)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6例和试验组64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且均在起病8~12天成功接受PCI手术.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纤溶酶治疗.比较两组临床基线情况、PCI术中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血流分级、校正的TIMI帧数(CTFC)、无复流/慢血流情况、心脏彩超的变化及随访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纤溶酶组术中梗死相关动脉(IRA)开通后TIMI3级血流比例明显增加(分别为92.2%vs 63.6%;P均<0.05),CTFC明显改善[(21.0±5.1)帧vs(30.8±4.1)帧,P<0.001],试验组术中无复流的发生率为5%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4%;术后6个月心脏功能改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减少(P<0.05).结论对超过急诊PCI时间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前进行纤溶酶预处理,可减少术中无复流/慢血流的发生率,改善心肌灌注,改善心功能且减少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 冠脉内注射尼可地尔改善PCI术中无复流现象的临床报告

    作者:罗助荣;黄明方;陈浩

    随着冠心病发病率的升高及再灌注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冠状动脉介入等再灌注治疗。但是,再灌注损伤(例如慢血流/无复流)的存在严重削弱了其疗效。因此,如何保护再灌注后受损心肌、提高疗效成为近年来临床面临的棘手问题。国外曾报道,冠脉注射尼可地尔可显著改善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PCI)术中无复流现象[1],但我国尚未见类似报道。在此,将我院应用尼可地尔改善亚急性期前壁心肌梗死患者PCI术中无复流现象的病例报道如下。

  • 急性动脉阻塞致肌病肾病代谢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慈红波;戈小虎

    肌病肾病代谢综合征是急性动脉阻塞所致的严重并发症,其有效防治是降低死亡率、截肢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就急性动脉阻塞致肌病肾病代谢综合征发病机制作一综述.

  • 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急诊PCI无复流和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宋玉华;李庆民;吴刚;郭环宇

    目的 观察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无复流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08例24h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及对照组70例,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者(首剂负荷量80mg,后40mg/d,口服6个月,继之20mg/d口服)为观察组,常规治疗者(首剂负荷量40mg,后20mg/d口服)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梗死相关动脉术后心肌梗死溶栓实验血流分级,观察两组入院时、术后第1个月及第7个月时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室舒张末期容积、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并观察术后7个月内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①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后梗死相关动脉心肌梗死溶栓试验血流分级提高(P<0.05);②术后1月及7个月,观察组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下降(P<0.01),左室射血分数升高(P<0.05),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及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均减少(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③术后7个月内观察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 在行急诊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策略对于改善术后冠状动脉无复流及心功能优于常规治疗方法.

  • 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中无复流现象的疗效

    作者:杜天敏;张红梅;宋文芳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无复流现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09 年1 月~2013 年4 月收治的72 例ST 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并接受急诊PCI 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观察组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后行PCI 术治疗,对照组行常规PCI 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PCI 术中无复流现象的发生率、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级(TIMI) 血流分级、术后出血发生率及术后30 d 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 的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TIMI血流分级≤2级16例,3级20例,观察组TIMI血流分级≤2 级4 例,3 级32 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后出血发生率为5.6%,观察组术后出血发生率为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后MACE 发生率为22.2%,观察组术后MACE 发生率为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可以减少PCI 术后无复流现象的发生率,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 尼可地尔对PCI术后冠脉无复流及心肌损伤的影响

    作者:王文远

    目的:观察尼可地尔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患者术后冠脉无复流及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1月于我院行PCI术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8例,根据术前用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接受PCI术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在术前7 d加服尼可地尔(5 mg,tid,术前5 h追加剂量为10 mg)治疗.比较两组心肌损伤标志物、无复流发生率及预后情况.结果:术后3 d,观察组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复流现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P=0.04);观察组术后6个月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西雅图心绞痛发作频率量表(SAQ)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克地尔可明显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心肌无复流现象发生率,对再灌注心肌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且预后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急性ST段抬高型下壁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中出现无复流的多因素分析

    作者:周国忠;闫博宇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中出现无复流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收入住院,且行急诊PCI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136例,收集患者临床基线资料、造影和介入治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术中无复流发生率约12.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梗死相关动脉为分叉病变[OR=1.62,95%CI 1.420~1.862,P=0.002]、再灌注时间(>6 h)(OR=1.558,95%CI 1.359~1.793,P=0.001)、入院时收缩压水平(<90 mmHg)(OR=1.267,95%CI 1.140~1.381,P=0.004),术前TIMI血流<1级(OR=1.080,95%CI 1.052~1.142,P<0.001),血栓负荷程度(OR=1.580,95%CI 1.468~2.646,P=0.028),和病变血管长度(OR=1.936,95%CI 1.886~1.992,P=0.017)是预测术中是否出现无复流现象的独立因素。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术中无复流发生率约12.5%。梗死相关动脉是否为分叉病变、再灌注时间(>6 h)、入院时收缩压水平(<90 mmHg)、术前TIMI血流<1级、血栓负荷程度和病变血管长度等因素可预测术中是否出现无复流现象。

  • 冠状动脉无复流现象患者的术前影响因素及预后

    作者:朱升四;周旭晨;刘俊;朱皓;郑晓群;张妍;曲新凯;王俊杰;黄榕翀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出现无复流现象的术前高危因素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行PCI治疗并且术中发生无复流现象91例患者(无复流组)的临床资料,随机抽取同期PCI治疗后前向血流正常的10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PCI术前临床资料和术后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针对PCI术前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做多因素分析,以判断对无复流现象的预测价值.平均回顾性随访(35.8±15.3)个月.结果 无复流组充血性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死亡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分析中无复流组患者吸烟指数≥300(OR=2.81,95%CO:1161~4.38,P=0.007)、术前24 h内空腹血糖≥11.1 mmol/L(OR=3.39,95%CI:1.51~4.89,P=0.000)、术前1个月内无心绞痛发作(OR=2.39,95%CI:1.22~3.78,P=0.009)是发生无复流现象的危险因素.结论 无复流现象提示患者预后差,严重心血管事件明显增加.长期大量吸烟、术前1个月内无心绞痛发作和术前24 h内空腹血糖≥11.1 mmol/L是无复流现象发生的高危因素.

  • 延迟增强心脏磁共振在缺血性心脏病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陈文剑;刘鹏飞

    延迟增强心脏磁共振作为一项无创性检查,能够了解心肌梗死患者的梗死及纤维化范围,同时能够识别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冠心病患者,是冠状动脉造影的重要补充;并且能够诊断心电图等常规检查难以发现的未被认知的心肌梗死以及发现心肌梗死及再灌注治疗中的无复流现象,同时根据延迟强化显示的心肌梗死位置和范围以及无复流现象的出现与否判断患者的预后.新的T1 mapping技术能够在不使用对比剂的情况下量化组织信号强度,为检测弥漫性纤维化提供帮助.

  •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无复流现象的治疗进展

    作者:

    急性心肌梗死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无复流现象的发生导致心肌梗死的延展、心功能恢复障碍、左室重构等合并症,严重影响了介入治疗的效果.因此,改善心肌微循环再灌注.减少无复流现象的发生率成为当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新热点.本文就无复流现象的治疗现状予以综述.

  • 维拉帕米联合替罗非班对PCI术中无复流疗效观察

    作者:李军;鲍玲;杨小月;屈家祥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内注射维拉帕米和(或)替罗非班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无复流现象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4月在实施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时出现靶血管的无复流现象的ACS患者,常规给予硝酸甘油冠脉内注射血流无明显改善共49例,按就诊顺序分为替罗非班组和维拉帕米联合替罗非班组,观察两组PCI术后TIMI血流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用药后TIMI血流均明显改善,维拉帕米联合替罗非班组比替罗非班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 无复流现象与靶血管远端的冠状动脉内微血栓及痉挛有关,冠状动脉内联合注射GPⅡb/Ⅲa受体阻断药替罗非班与钙拮抗剂维拉帕米较单独注射替罗非班疗效更确切,可明显改善术后相关动脉无复流现象.

  • 替罗非班对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无复流的疗效

    作者:杨树国;田玲玲

    本研究观察介入术后出现无复流的ACS患者应用替罗非班后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7年1月~2008年6月共完成冠状动脉介入术225例.其中术中出现无复流现象38例,男27例,女11例,年龄39~86岁,平均年龄(65±7)岁,不稳定型心绞痛8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8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22例.

  • 曲美他嗪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心肌的保护作用

    作者:乔亚京;逯保军;张素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方法,但部分患者尤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PCI术后存在靶血管缓血流或无复流现象,并且出现心脏生化标记物的升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预后.曲美他嗪是一种直接作用于细胞水平对心肌有保护作用抗心肌缺血的药物,通过优化心肌能量代谢来改善心肌供血.我们观察到AMI患者服用曲美他嗪可以降低PCI术后心脏生化标记物的升高,减少术后无复流现象,报道如下.

  • 总胆固醇、超敏C反应蛋白与PCI术无复流现象的关系研究

    作者:郭晓金;孙会

    目的 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总胆固醇(T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无复流现象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30例行PCI术出现无复流现象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为A组,随机选取同期行PCI术未出现无复流现象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40例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A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为(8.45±0.34)mg/L、总胆固醇为(7.69±0.41)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5.63±0.53)mmol/L,均高于B组的(5.26±0.31)mg/L、(6.21±0.45)mmol/L、(4.10±0.51)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总胆固醇、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PCI术出现无复流现象有明显相关性.

  •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无复流现象的处理

    作者:邹琼辉;马伟东;新怡康

    目的 探讨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无复流现象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STEMI患者急诊PCI治疗中无复流现象的发生情况.结果 18例无复流患者给予盐酸地尔硫萆、腺苷、溶栓剂等药物治疗和主动脉内反搏泵(IABP)治疗.18例患者中,术中及住院期间共死亡2例,病死率为11.1%.结论 无复流现象是STEMI患者PCI治疗中常见的合并症之一,有较高的病死率;药物和IABP的综合治疗对无复流患者有一定的疗效.

  •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血栓抽吸联合硝普钠预防无复流的研究

    作者:赵玉君;马潇潇;董秋立;刘少云;王东颖;张海涛;孔立茶;王忠明;胡靖

    目的 评价血栓抽吸导管联合硝普钠预防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无复流的作用.方法 连续入选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于我院就诊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的STEMI患者,初始血管造影TIMI血流≤2级,行血栓抽吸之后,随机分配到A组(经血栓抽吸导管先注射固定剂量100 μg硝普钠,然后注射替罗非班10 μg/kg)和B组(经血栓抽吸导管注射替罗非班10 μg/kg).主要终点为术后校正TIMI计帧数(cTFC)、心肌呈色分级(MBG)、完全ST段回落率(STR).二级终点包括TIMI血流分级、CK-MB峰值、6个月随访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靶血管重建、再次心梗、死亡)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累计入选病例121例,A组60例,B组61例.两组之间的基本临床情况和血管造影特征无明显差异.A组与B组比较:①术后cTFC水平明显低(22±6比28±7,P=0.01);②STR明显高(75.0%比55.7%,P=0.04);③MBG 2~3级比例较高(70.0%比52.6%,P=0.03);④CK-MB峰值明显低(169±55比208±49,P=0.01);⑤随访6个月LVEF水平明显高(62±4比54±5,P<0.0001).胸痛到PCI时间、入门至PCI时间、支架直径、支架长度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应用硝普钠治疗期间无严重并发症.A组6个月的MACE事件发病率显示出降低趋势,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结论 在直接PCI术中经血栓抽吸导管预防性注射硝普钠,不仅改善心肌水平灌注而且减少心梗面积.

246 条记录 4/13 页 « 12345678...121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