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小剂量尿激酶联合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76例疗效观察

    作者:李春香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心内科常见的急危重症,临床上,大量该种病人无法接受冠状动脉重建治疗,常规的抗心绞痛效果较差.已有研究采用肝素及尿激酶治疗UA并观察到明显的疗效[1,2 ].然而,目前仍有争议,有学者认为不主张应用常规的溶栓方案治疗UA.我们采用较常规更小剂量尿激酶配合抗血小板及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UA,与常规治疗心绞痛比较,探索小剂量尿激酶联合肝素抗凝治疗法对UA的治疗价值.

  • 小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作者:李萃晔

    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给予尿激酶30万u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滴,30min滴完,连用3d.结果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发病6~72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效果好.

  • 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64例疗效观察

    作者:张清显;王洪丰;李性山

    目的:观察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32例脑梗死病人应用尿激酶30万U溶于生理盐水100m1,30min静脉滴完,每日1次,连续3~5天,对照组32例按常规治疗.结果:临床疗效显示尿激酶溶栓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发病后6~72小时急性脑梗死病人采用尿激酶溶栓,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 灯盏花素与尿激酶联用治疗脑梗塞30例

    作者:李义培;陈书忠

    自1998年以来,我院应用小剂量尿激酶加灯盏花素治疗脑梗塞患者3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文60例患者,按1986年全国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和病例选择。治疗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平均年龄64.5岁;脑CT检查示单灶性脑梗塞22例,多灶性脑梗塞6例,腔隙性脑梗塞2例。其中合并高血压8例,冠心病8例,糖尿病2例,均无尿激酶应用禁忌症,且都是在发病48 h内用药。对照组30例,男22例,女8例;平均年龄65.1岁;脑CT示单灶性脑梗塞20例,多灶性脑梗塞8例,腔隙性脑梗塞2例。其中合并高血压8例,冠心病6例,糖尿病5例。

  • 小剂量尿激酶与异舒吉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并高凝高粘血症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伟刚;葛宝莹;吴军

    近年临床上常以1~1.5×106 U的大剂量尿激酶应用于急性心肌梗塞、脑血栓形成的溶栓治疗. 笔者试用1×105 U的小剂量尿激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并高粘高凝血症, 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

  • 小剂量尿激酶合用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作者:杨嘉君;王永斌;刘诗连;汤恒勇;陈娇

    目的:探讨小剂量尿激酶合用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发病6-72 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尿激酶组和尼莫地平组各40例.全部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尿激酶组还给予尿激酶治疗,尼莫地平组给予尿激酶+尼莫地平,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4及30 d采用NIHSS、BI量表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结果:治疗后14及30 d尿激酶组、尼莫地平组的NIH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尼莫地平组在治疗后30 d明显优于尿激酶组(P<0.05);治疗后14 d、30 d尿激酶组的B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尼莫地平组与对照组比较则有显著差异(P<0.01),且明显优于尿激酶组(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合用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有效改善急性缺血性脑损害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安全性较好.

  • 小剂量尿激酶并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杨嘉君;陈娇;金春锋;林茵;方署平;宋熙文;朱遂强

    目的 探讨小剂量尿激酶并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发病6~72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尿激酶组和尼莫地平组各40例,全部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尿激酶组还给予尿激酶治疗,尼莫地平组还给予尿激酶+尼莫地平治疗,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4、30d采用BI量表及治疗前和治疗后90 d采用mRS量表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结果 治疗后14、30 d尿激酶组的B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尼莫地平组与对照组比较则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明显优于尿激酶组(P<0.05);治疗后90dmRS量表评价尿激酶组、尼莫地平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尼莫地平组与尿激酶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小剂量尿激酶合用尼莫地平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好.

  • 小剂量尿激酶、肝素联合抗凝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观察

    作者:宗立庚;郑云香;王胜云

    1997~1999年,笔者对30例经内科常规治疗无效的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联合应用小剂量尿激酶、肝素抗凝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 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本组男21例,女9例,年龄43~70岁,均为住院患者。全部病例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1979年)关于“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并经心电图、心肌酶检查除外急性心肌梗死(AMI)。入选患者均符合下列条件:①胸痛反复发作;②发作时心电图ST段下移0.1 mV或T波倒置;③应用口服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静脉滴注硝酸甘油48~72小时后胸痛仍反复发作,其中7例静滴肝素钠治疗7天后胸痛仍反复发作。 二、方法:在原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国产尿激酶(南京产)和肝素钠(徐州产),尿激酶10万U溶于生理盐水100 ml中,于30分钟内静滴完毕,同时静脉滴注肝素钠6 250 U(50mg),持续时间约5~6小时,每日1次,疗程10天。治疗过程中监测出、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观察皮肤、粘膜有无出血现象,当凝血酶原时间比治疗前延长2倍以上时停药。 三、疗效判定:胸痛发作症状消失、下移的ST段恢复≥50%或倒置的T波恢复直立则为显效;胸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心电图改善明显为有效;胸痛频繁发作,心电图无变化为无效。 四、结果:通过联合应用小剂量尿激酶和肝素溶栓、抗凝治疗后,20例显效,6例有效,总有效率86.7%,无效4例(13.3%)。本组患者均耐受治疗,未发生出血并发症。 讨论 UAP易导致AMI和猝死。冠状动脉痉挛使管腔狭窄,导致内皮细胞损伤和凝血功能异常。UAP患者同时存在纤溶缺陷,这对血栓形成起重要作用,治疗应采用抗凝和溶栓。 尿激酶是纤溶酶原激活剂,纤溶酶的快速纤溶作用,可将新鲜血栓及其机化物溶解清除,使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而显示其对UAP的高效作用。肝素具有抑制凝血酶原和凝血因子XⅡa、XIa、IXa、Xa及抑制血小板的作用。UAP患者的尿激酶和肝素化,可以促进血栓的溶解并抑制其形成,可使冠脉梗塞减轻或冠脉再通,改善冠脉血流,增加心肌供氧,使损伤的心肌得以逆转和康复。 本文选用小剂量尿激酶多次静滴、肝素定时定量多次静脉滴注的方法,结果表明,两药联用临床疗效较好,该疗法安全、方便,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陈水洪

    目的:分析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某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58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双色球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HISS)评分变化情况,并将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但实验组患者下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血栓的疗效分析

    作者:刘校杰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血栓的疗效,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将我院102例进展性脑血栓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尿激酶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0.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43%,p<0.05.结论: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血栓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应用.

  • 超声激发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老年脑梗死建立侧支循环的疗效分析

    作者:黄锦洲

    目的 分析超声激发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老年脑梗死建立侧支循环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2月-2015年6月收治的15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予以小剂量尿激酶治疗,研究组联合超声激发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有所降低,但研究组降低幅度比对照组大(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比对照组80.00%高(P<0.05).结论 联合治疗老年脑梗死建立侧支循环可取得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进展性脑卒中患者小剂量尿激酶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作者:金凯生

    目的:对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为临床治疗进展性脑卒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11年10月收治的80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以及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组给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疗程为4周.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0%,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4.445,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进展性脑卒中患者小剂量尿激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抑制了脑梗死面积的扩大,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值得临床应用.

  • 断指(肢)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应用尿激酶治疗39例

    作者:黄潮桐;李敬矿;秦金桥;谢广中;陈冬生

    1999年9月~2000年4月,我科应用中、小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断指再植术后发生血管危象39例,成活率达100%.

  • 动脉介入加压灌注治疗低灌注性脑缺血临床分析

    作者:何建华

    目的:探讨动脉介入加压灌注治疗低灌注性脑缺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慢性低灌注性脑缺血患者72例,均给予动脉介入加压灌注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在经灌注治疗后,72例患者的患部脑灌注改善,毛细血管期染色较前明显加深;患者头晕、眩晕、视野模糊、言语不清症状好转,治疗3 d后症状基本消失,头晕无复发;短暂性脑缺血的情况术后未再发作,1周后复查头颅灌注CT,脑实质缺血明显改善,血流灌注速度加快,血流平均通过时间缩短。随访6~12个月,治疗效果满意,未出现病情加重或复发的现象。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颅内动脉血管损伤、血管栓塞、感染及死亡等严重不良反应情况。结论动脉介入加压灌注治疗低灌注性脑缺血安全有效。

  • 小剂量尿激酶封管治疗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插管栓塞的疗效

    作者:叶婷;陈仁贵;赵文琪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因血管条件不好常采用永久性颈内静脉插管,或在内瘘未成熟前临时采用颈内静脉或股静脉插管进行透析治疗.除感染外,中心静脉插管常见的并发症是导管栓塞,其发生率高达25%[1],尿激酶溶栓是治疗导管腔内血栓形成的首选方法[2].2011年8月至2012年2月,我院血液净化科采用小剂量尿激酶封管溶栓法治疗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插管栓塞,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小剂量尿激酶球后注射治疗玻璃体出血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英杰

    目的 观察小剂量尿激酶球后注射治疗玻璃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尿激酶500u溶于1.0ml生理盐水中球后注射治疗玻璃体出血57例57眼,比较治疗前后视力及眼底改变.结果 57眼中治愈29眼(50.88%),显效16眼(28.07%),好转10眼(17.54%),总有效率96.49%.结论 小剂量尿激酶球后注射治疗玻璃体出血疗效好,操作简便、安全.

  • 间断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肺栓塞临床观察

    作者:雷蕾;杨军兰;解好群;崔佳

    目的:评价间断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肺栓塞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42例诊断肺栓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尿激酶(UK)组给予静脉滴注尿激酶,10000 U/(kg·次),每天1次,按100000 U/h 滴注,治疗时间为7 d;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组给予静脉滴注rt-PA,50 mg/2h,只用1次。两组治疗后第8、14天超声心动图评价右心室的功能,CT肺动脉造影评价改善肺血管缺损面积。评价两组不良反应(包括死亡、出血、再发)。结果:治疗8、14 d 两组在改善右心室功能及肺血管缺损面积差异无显著性(P >0.05),UK组出血发生率少于rt-PA组。结论:间断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方案治疗肺栓塞与 rt-PA方案有相同的疗效。

  •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评价

    作者:陈志华

    目的:研究分析使用小剂量尿激酶对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1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小剂量尿激酶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0%,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可以帮助延缓脑梗死的发生,疗效确切,而且治疗后副作用小,患者的出血概率小,比较安全,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和推广.

  • 中分子羟乙基淀粉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脑分水岭梗死的疗效观察

    作者:任岩红

    目的:探讨中分子羟乙基淀粉、小剂量尿激酶联合应用于急性脑分水岭梗死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尿激酶,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尿激酶、中分子羟乙基淀粉.结果:两组治疗前NIHSS量表评分对比P>0.05,研究组治疗3个月后NIHSS量表评分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中分子羟乙基淀粉联用可显著提高脑分水岭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对保障其生活质量、生命安全具有重要价值.

  • 小剂量尿激酶超时间窗治疗脑梗死临床观察

    作者:覃建宏;潘传胜;解庆龙;廖云秋

    目的:探讨小剂量尿激酶超时间窗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4例发病在7~24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对象(治疗组),静脉滴注尿激酶30万u,1次/d,连用3d.观察治疗后1周脑梗死的头颅CT表现情况及治疗后2周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和总有效率,并与同期住院的常规治疗25例患者作对照(对照组).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治疗前后积分差分别为16.81±4.33和10.57±3.26,总有效率分别为79.16%和52%,脑梗死灶的发生率分别为41.67%和72%,平均脑梗死灶面积分别为(14.4±5.6)cm2和(32±18.2)cm2.两组比较显示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小剂量尿激酶超时间窗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187 条记录 8/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